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3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05%环孢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中重度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1
作者 蓝肖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98-0101,共4页
分析过敏性中重度干眼症患者应用0.05%环孢素滴眼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起始时间分别是2022.6月、2023.6月,这时间段中我院收治的过敏性中重度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80例,依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单一应用玻璃酸... 分析过敏性中重度干眼症患者应用0.05%环孢素滴眼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起始时间分别是2022.6月、2023.6月,这时间段中我院收治的过敏性中重度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80例,依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单一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的组别为对照组,有40例病患,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0.05%环孢素滴眼液的组别为研究组,有40例病患,对疗效、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疾病指数(OSDI)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疗效比较上,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BUT以及SIT指标评分相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SIT以及BUT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FL评分以及OSDI评分在治疗前的对比差别不显著,P>0.05,治疗过后OSDI以及FL评分均是研究组更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的组别为研究组,两组相比P<0.05。结论 使用0.05%环孢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中重度干眼症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较高,会促进患者临床症状表现的消退,加快疾病恢复的速度,值得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5%环孢素滴眼液 治疗 过敏性中重度干眼症 疗效
下载PDF
0.05%环孢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贵明 苏杭 毛祖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39-141,145,共4页
目的 观察0.05%环孢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龙岩眼科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环孢素联合组... 目的 观察0.05%环孢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龙岩眼科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环孢素联合组和玻璃酸钠组各58例。玻璃酸钠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环孢素联合组在玻璃酸钠组基础上联合0.05%环孢素滴眼液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与治疗4、12周后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情况,治疗前后干眼症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FLS)评级及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分。结果 环孢素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玻璃酸钠组(94.83%vs. 81.03%,χ^(2)=5.199,P=0.023)。治疗4、12周后,2组BUT随着治疗时间增加而延长,SIt随着治疗时间增加而升高,且环孢素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玻璃酸钠组(P<0.05或P<0.01)。治疗12周后,2组干涩感、异物感、疼痛或刺激感和烧灼感或流泪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环孢素联合组低于玻璃酸钠组(P<0.05或P<0.01);环孢素联合组FLS评级0级和1级占比高于玻璃酸钠组,2级和3级占比低于玻璃酸钠组(P<0.05或P<0.01)。治疗4、12周后,2组SWLS评分随着治疗时间增加而升高,且环孢素联合组高于玻璃酸钠组(P<0.05或P<0.01)。结论 0.05%环孢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术后 干眼症 0.05%环孢素滴眼液 玻璃酸钠滴眼液
原文传递
单用0.05%环孢素滴眼液、OPT与两者联合治疗干眼症患者的疗效对比
3
作者 陈小瑾 严展军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79-282,共4页
目的 探讨与对比单用0.05%环孢素滴眼液、优化脉冲光技术(Optimal Pulse Technology,OPT)与两者联合治疗干眼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干眼症病例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 目的 探讨与对比单用0.05%环孢素滴眼液、优化脉冲光技术(Optimal Pulse Technology,OPT)与两者联合治疗干眼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干眼症病例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A组100例、B组100例与联合组100例,A组给予单用0.05%环孢素滴眼液治疗,B组给予单用OPT治疗,联合组给予0.05%环孢素滴眼液联合OPT治疗。三组均治疗观察12周,判定患者的治疗疗效与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与B组(P<0.05)。三组治疗后的泪液分泌试验与泪膜破裂时间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与对照组对比也有显著增加(P<0.05)。三组治疗后的干眼症问卷评分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干眼症问卷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与对照组对比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0.05%环孢素滴眼液联合OPT治疗干眼症能促进提高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提高泪液分泌试验结果与泪膜破裂时间,促进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5%环孢素滴眼液 优化脉冲光技术 干眼症
下载PDF
0.05%环孢素滴眼液用于治疗干眼患者对其泪液分泌及眼表环境的动态影响分析
4
作者 李炳康 《北方药学》 2024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以干眼患者泪液分泌及眼表环境的动态影响指标为观察标准,评价应用0.05%环孢素滴眼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于我院接受诊疗的78例干眼患者,对照组及研究组均实施电脑随机法进行等额分组,各39例,对照组使... 目的:探讨以干眼患者泪液分泌及眼表环境的动态影响指标为观察标准,评价应用0.05%环孢素滴眼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于我院接受诊疗的78例干眼患者,对照组及研究组均实施电脑随机法进行等额分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研究组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0.05%环孢素滴眼液治疗。两组患者共接受治疗3周。观察治疗效果、泪液分泌及眼表环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泪液分泌及眼表环境两组对比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临床中采取0.05%环孢素滴眼液治疗干眼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泪液分泌及眼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病 0.05%环孢素滴眼液 泪液分泌 眼表环境
下载PDF
纳米级LiNi_(0.05)Mn_(1.95)O_(4)正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钱志慧 朱琴 +3 位作者 马姣 郭昱娇 向明武 郭俊明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6,84,共8页
为有效抑制尖晶石锰酸锂的Jahn-Teller效应,改善其在高倍率充放电循环中容量衰减快的问题,采取熔盐燃烧法和不同焙烧温度成功制得LiNi_(0.05)Mn_(1.95)O_(4)样品。实验结果表明,Ni掺杂和不同的焙烧温度没有改变LiMn_(2)O_(4)的晶体结构... 为有效抑制尖晶石锰酸锂的Jahn-Teller效应,改善其在高倍率充放电循环中容量衰减快的问题,采取熔盐燃烧法和不同焙烧温度成功制得LiNi_(0.05)Mn_(1.95)O_(4)样品。实验结果表明,Ni掺杂和不同的焙烧温度没有改变LiMn_(2)O_(4)的晶体结构,随焙烧温度升高,结晶性增加,颗粒尺寸增大,逐渐由纳米级变为亚微米级。在优化焙烧温度650℃下制备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优,5C下初始放电比容量及5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100.8 mA·h/g和80.0%,更高倍率(10C)下500次循环容量仅衰减7.5%。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大锂离子扩散系数(3.26×10^(-16)cm^(2)/s)和较小表观活化能(25.67 kJ/mol)。Ni掺杂和不同的焙烧温度抑制了LiMn_(2)O_(4)材料的Jahn-Teller效应,提高了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型LiMn_(2)O_(4) Ni掺杂 熔盐燃烧法 JAHN-TELLER效应 焙烧温度
下载PDF
CuO掺杂(K_(0.48)Na_(0.52))_(0.96)Li_(0.04)Nb_(0.87)Sb_(0.08)Ta_(0.05)O_(3)压电陶瓷的性能研究
6
作者 周飞 曹莎莎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1-95,共5页
通过传统的固相烧结技术制备了(K_(0.48)Na_(0.52))_(0.96)Li_(0.04)Nb_(0.87)Sb_(0.08)Ta_(0.05)O_(3)-xCuO (x=0,0.005,0.01,0.015,0.020,0.025,0.030)压电陶瓷,探讨CuO掺杂量对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0.005时,陶瓷为斜方... 通过传统的固相烧结技术制备了(K_(0.48)Na_(0.52))_(0.96)Li_(0.04)Nb_(0.87)Sb_(0.08)Ta_(0.05)O_(3)-xCuO (x=0,0.005,0.01,0.015,0.020,0.025,0.030)压电陶瓷,探讨CuO掺杂量对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0.005时,陶瓷为斜方相与四方相两相共存,但在更高的掺杂量下则转变为斜方相。居里温度T_(C)和斜方相-四方相转变温度T_(O-T)随着CuO掺入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陶瓷的铁电压电性能受CuO掺杂量的影响显著。当x=0.015时,陶瓷的压电常数和平面机电耦合系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d_(33)=228 pC/N、k_(p)=35.86%,机械品质因数Q_(m)=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K_(0.48)Na_(0.52))_(0.96)Li_(0.04)Nb_(0.87)Sb_(0.08)Ta_(0.05)O_(3) 电性能
下载PDF
0.05%环孢素滴眼液(Ⅱ)对中重度干眼患者角膜神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余兰慧 熊蕊 +1 位作者 艾丽珍 古学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2-688,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中重度干眼患者使用0.05%环孢素(CsA)滴眼液(Ⅱ)治疗前后角膜上皮下神经(SBN)数量及形态的改变,探讨国产CsA对干眼的治疗效果和对SBN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12/2022-01来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中重度干... 目的:通过观察中重度干眼患者使用0.05%环孢素(CsA)滴眼液(Ⅱ)治疗前后角膜上皮下神经(SBN)数量及形态的改变,探讨国产CsA对干眼的治疗效果和对SBN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12/2022-01来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中重度干眼患者20例20眼,接受国产CsA治疗,完成3mo随访。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mo进行临床评估。观察临床症状、体征、SBN形态数量的变化。结果:治疗3mo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TBUT、SchirmerⅠ、CFS均得到显著改善。共聚焦显微镜数据分析显示,治疗3mo后,SBN密度由13.49±5.43mm/mm^(2)增加至14.93±5.34mm/mm^(2)(P<0.001),神经弯曲度评分由2.86±0.92分减少至2.31±0.75分(P<0.001),串珠结构数量由1.45±0.67个/100微米减至1.07±0.45个/100微米(P<0.001),树突细胞(DC)数量由5.83±3.28个/帧减少至3.67±2.24个/帧(P<0.001)。DC数量与分支神经数量、神经弯曲度评分、神经串珠结构数量呈正相关(r s=0.27,P=0.045;r s=0.407,P<0.01;r s=0.486,P<0.01)。结论:神经损伤与干眼引起的角膜炎症相关,而0.05%CsA滴眼液(Ⅱ)能有效抑制炎症,改善SBN形态和数量;通过共焦显微镜观察角膜SBN可以作为干眼治疗疗效评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干眼 0.05%环孢素滴眼液(Ⅱ) 角膜上皮下神经 树突细胞
下载PDF
锰离子氧化沉淀法实现锂离子电池LiNi_(0.8)Co_(0.05)Mn_(0.15)O_(2)材料的回收和利用
8
作者 王兆程 王义钢 +2 位作者 盛传超 何平 周豪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61-1672,共12页
以浓盐酸为浸出剂,以NaOH和NH_(4)HCO_(3)为沉淀剂,利用Mn^(2+)在碱性条件下的氧化反应改变离子的沉淀次序进而分步回收的方案,探究了浓盐酸酸浸处理三元正极材料LiNi_(0.8)Co_(0.05)Mn_(0.15)O_(2)的最佳条件。在分步沉淀过程中,Mn^(2+... 以浓盐酸为浸出剂,以NaOH和NH_(4)HCO_(3)为沉淀剂,利用Mn^(2+)在碱性条件下的氧化反应改变离子的沉淀次序进而分步回收的方案,探究了浓盐酸酸浸处理三元正极材料LiNi_(0.8)Co_(0.05)Mn_(0.15)O_(2)的最佳条件。在分步沉淀过程中,Mn^(2+)被氧化为不溶于非还原性酸的MnO(OH)_(2),并在酸性条件下回收。Ni、Co则在碱性条件下利用NaOH回收,而Li则利用NH_(4)HCO_(3)回收。该方法中Mn的回收率达到85.1%,产品纯度达到98.6%;Li的回收率达到95.0%,产品纯度达到99.3%。由回收材料重新合成的三元正极组装的软包电池的首圈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75 mAh·g^(-1),可以以超过99.5%的库仑效率稳定循环50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LiNi_(0.8)Co_(0.05)Mn_(0.15)O_(2)三元材料 湿法回收 锰氧化反应
下载PDF
MWCNTsX/Bi2(Te0.95Se0.05)3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9
作者 刘源 刘俊 +3 位作者 刘畅 胡馨月 柳婕 李梦轲 《材料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94-102,共9页
本文采用热压烧结法,通过在N型Bi2(Te0.95Se0.05)3热电材料中掺杂少量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制备出了不同掺杂比例的MWCNTsX/Bi2(Te0.95Se0.05)3复合热电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热电特性分析装置等设备,对制备样品的微结... 本文采用热压烧结法,通过在N型Bi2(Te0.95Se0.05)3热电材料中掺杂少量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制备出了不同掺杂比例的MWCNTsX/Bi2(Te0.95Se0.05)3复合热电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热电特性分析装置等设备,对制备样品的微结构、形貌及热电特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少量MWNCTs的掺杂并未改变MWCNTsX/Bi2(Te0.95Se0.05)3复合热电材料的晶格结构,同时,少量掺杂还可在复合热电材料微结构中产生适量的晶界和生长缺陷。并且,均匀分散的MWNCTs还形成了三维导电通道,可显著增强晶格对声子和低能电子的散射,提升了材料的电导率,降低了其热导率。但对比研究也发现,过多MWNCTs的掺杂反而不利于MWCNTsX/Bi2(Te0.95Se0.05)3复合热电材料热电特性的提升。测试表明,在温度为T = 316 K时,掺杂MWNCTs质量比为x = 0.003的复合材料样品具有最大的ZT值,约为1.39,这比未掺杂的Bi2(Te0.95Se0.05)3样品的最大ZT值0.93提高了近50%。论文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提升Bi2Te3类热电材料的热电优值,拓展其商业化应用范围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Te0.95Se0.05)3 MWCNTS 复合材料 热电特性
下载PDF
双掺杂策略助力单晶LiNi_(0.9)Co_(0.05)Mn_(0.05)O_(2)材料
10
作者 陈彦恒 张志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64,共6页
锂离子电池中,由超高镍LiNi_(0.9)Co_(0.05)Mn_(0.05)O_(2)组成的层状正极材料是实现高能量密度的关键。高镍含量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成本优势,商业化需求量很大。高压运行是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然而,高... 锂离子电池中,由超高镍LiNi_(0.9)Co_(0.05)Mn_(0.05)O_(2)组成的层状正极材料是实现高能量密度的关键。高镍含量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成本优势,商业化需求量很大。高压运行是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然而,高压循环下不可逆的容量衰减使正极材料难获得高效的容量保持率。以Al_(2)O_(3)和TiO_(2)为掺杂物质,经高温固相烧结合成Al/Ti共掺杂的单晶正极材料LiNi_(0.9)Co_(0.05)Mn_(0.05)O_(2)。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Al/Ti共掺杂的调节机制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Al/Ti共掺杂可有效抑制不可逆相变,促进Li^(+)的传输,稳定材料的层状结构。这项工作揭示共掺杂的关键作用,说明Al/Ti掺杂如何调控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为开发高性能层状正极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单晶LiNi_(0.9)Co_(0.05)Mn_(0.05)O_(2) Al/Ti共掺杂 层状结构
原文传递
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_(0.9)Co_(0.05)Mn_(0.05)O_(2)的制备与改性
11
作者 孔德昊 李卫 +2 位作者 特古斯 吴含 廖波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8期4-7,14,共5页
采用La掺杂和固态电解质Li_(1.3)Al_(0.3)Ti_(1.7)(PO4)_(3)包覆对LiNi_(0.9)Co_(0.05)Mn_(0.05)O_(2)进行改性,研究掺杂和包覆对LiNi_(0.9)Co_(0.05)Mn_(0.05)O_(2)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La掺杂可以降低LiNi_(0.9)Co_(0.05... 采用La掺杂和固态电解质Li_(1.3)Al_(0.3)Ti_(1.7)(PO4)_(3)包覆对LiNi_(0.9)Co_(0.05)Mn_(0.05)O_(2)进行改性,研究掺杂和包覆对LiNi_(0.9)Co_(0.05)Mn_(0.05)O_(2)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La掺杂可以降低LiNi_(0.9)Co_(0.05)Mn_(0.05)O_(2)材料的离子迁移阻抗,提高Li^(+)扩散系数,稳定材料的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及循环性能,当La掺杂量为0.1 wt%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80.1 mAh·g^(-1),经过1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3.34%,远高于未掺杂样品的86.20%。Li_(1.3)Al_(0.3)Ti_(1.7)(PO4)_(3)包覆可以抑制LiNi_(0.9)Co_(0.05)Mn_(0.05)O_(2)材料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减少循环过程中生成的HF对材料的损害,稳定材料的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当包覆量为1 wt%时,1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74.74%,远高于未包覆材料的6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_(0.9)Co_(0.05)Mn_(0.05)O_(2) 掺杂改性 固态电解质 包覆改性
下载PDF
局部使用0.05%环孢素A滴眼液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陈景 吴赛男 +1 位作者 齐晓暄 张青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7期10674-10679,共6页
研究目的:评估0.05%环孢素A滴眼液每日两次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四次连续使用3个月治疗干眼症的疗效。研究方法:门诊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14例干眼患者,使用0.05%环孢素A滴眼液每日2次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4次,连续使用3个月... 研究目的:评估0.05%环孢素A滴眼液每日两次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四次连续使用3个月治疗干眼症的疗效。研究方法:门诊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14例干眼患者,使用0.05%环孢素A滴眼液每日2次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4次,连续使用3个月。分别在基线、用药后1.5个月和用药后3个月时评估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包括中国干眼问卷量表(CDEQ)、泪液分泌II试验(Schirmer’s II test)、下方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ICSS)、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FBUT)、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TBUT-av)、泪河高度(TMH)和眼红指数(ORI),研究结果做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连续治疗一个半月后,与用药前相比,CDEQ (P = 0.658),Schirmer’s II test (P = 0.076),TMH (P = 0.473),NTBUT-av (P = 0.211)和ORI (P = 707)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BUT (P = 0.008)和ICSS (P = 0.003)与用药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连续治疗三个月后,与用药前相比,CDEQ (P = 0.007),Schirmer’s II test (P = 0.009),FBUT (P = 0.008)和ICSS (P < 0.001)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TMH (P = 0.182),NTBUT-av (P = 0.080)和ORI (P = 0.337)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三个月与治疗一个半月时相比,仅有ORI (P = 0.041)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研究结论:局部使用0.05%环孢素A滴眼液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能有效提高干眼症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并改善主观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5%环孢素A 0.3%玻璃酸钠 干眼症
下载PDF
Ti_(0.95) Co_(0.05) N/N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的研究
13
作者 鲜香兰 韩丽娜 +1 位作者 董鹏 张英杰 《有色设备》 2023年第1期78-85,共8页
氮化钛(TiN)因其具有资源丰富、无毒、低成本和高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可作为一种新型、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而其较差的离子和电子传导率无法满足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因此,本论文通过设计制备出氮掺杂碳材料负载钴(5%)掺... 氮化钛(TiN)因其具有资源丰富、无毒、低成本和高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可作为一种新型、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而其较差的离子和电子传导率无法满足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因此,本论文通过设计制备出氮掺杂碳材料负载钴(5%)掺杂TiN纳米颗粒(Ti_(0.95) Co_(0.05) N/NC),通过调节二聚氰胺(DCDA)加入量调控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优化孔结构及其电导率。其中Ti_(0.95) Co_(0.05) N/NC-1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在100 mA·g^(-1)电流密度下循环120圈后,比容量仍然高于530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0.95)Co_(0.05)N/NC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 比容量
下载PDF
Li(Ni_(0.8)Co_(0.15)Al_(0.05))O_(2)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水热-高温固相法合成及参数控制
14
作者 郭小毓 吕光哲 +2 位作者 张文康 徐有申 仝斌斌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8,共5页
文章采用水热-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i(Ni_(0.8)Co_(0.15)Al_(0.05))O_(2)阴极材料,采用SEM/XRD/TG-DSC对先驱体NCA-OH及NCA阴极材料的粉体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提高,NCA-OH/NCA颗粒尺寸逐渐增大,先驱体一次颗粒由细小的... 文章采用水热-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i(Ni_(0.8)Co_(0.15)Al_(0.05))O_(2)阴极材料,采用SEM/XRD/TG-DSC对先驱体NCA-OH及NCA阴极材料的粉体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提高,NCA-OH/NCA颗粒尺寸逐渐增大,先驱体一次颗粒由细小的纳米片精细结构转变为纳米针状,NCA颗粒由花瓣状转变为纳米棒状。随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先驱体NCA-OH晶相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较高温度可导致NCA的(003)晶面结晶度有所降低。另外,随反应时间的延长,I 003/I 104的峰强比逐渐增大,表明NCA正极材料层状结构中Li/Ni离子混排程度逐渐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水热-高温固相法 Li(Ni_(0.8)Co_(0.15)Al_(0.05))O_(2)阴极材料 峰强比
下载PDF
纳米磁性Ag_(2)S/CoFe_(1.95)Y_(0.05)O_(4)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5
作者 刘庆旺 陈士昆 +1 位作者 徐迈 孟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2-217,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CoFe_(1.95)Y_(0.05)O_(4)尖晶石催化剂,在制备Ag_(2)S的过程中采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制备了异质结Ag_(2)S/CoFe_(1.95)Y_(0.05)O_(4)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UV-Vis DRS)、...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CoFe_(1.95)Y_(0.05)O_(4)尖晶石催化剂,在制备Ag_(2)S的过程中采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制备了异质结Ag_(2)S/CoFe_(1.95)Y_(0.05)O_(4)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UV-Vis DR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对所制备Ag_(2)S/CoFe_(1.95)Y_(0.05)O_(4)进行结构和形态的表征。在可见光照射下降解甲基橙(MO)水溶液,考察制备的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Ag_(2)S/CoFe_(1.95)Y_(0.05)O_(4)降解甲基橙水溶液的一级动力学常数分别是Ag_(2)S和CoFe_(1.95)Y_(0.05)O_(4)的2.87倍和4.39倍。此外,通过外加磁场可快速从溶液分离出Ag_(2)S/CoFe_(1.95)Y_(0.05)O_(4)复合材料。循环降解实验表明,Ag_(2)S/CoFe_(1.95)Y_(0.05)O_(4)复合材料在光降解过程中具有稳定的降解能力和晶体结构,可循环利用并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法 Ag_(2)S/CoFe_(1.95)Y_(0.05)O_(4) 掺杂 光催化降解
原文传递
高强导电Cu-3Ti-0.1Mg-0.05B-0.05La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性能
16
作者 王虎 莫永达 娄花芬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5-300,共6页
采用真空熔铸和冷开坯工艺,通过优化形变热处理工艺,调控基体晶粒尺寸、第二相的析出及分布状态,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Cu-3Ti-0.1Mg-0.05B-0.05La合金.结果表明,经过400℃/2 h一次时效处理后,Cu-3Ti-0.1Mg-0.05B-0.05La合金的显微硬度可... 采用真空熔铸和冷开坯工艺,通过优化形变热处理工艺,调控基体晶粒尺寸、第二相的析出及分布状态,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Cu-3Ti-0.1Mg-0.05B-0.05La合金.结果表明,经过400℃/2 h一次时效处理后,Cu-3Ti-0.1Mg-0.05B-0.05La合金的显微硬度可达356 HV,此时导电率为14.5%IACS.透射电镜分析表明,Cu-3Ti-0.1Mg-0.05B-0.05La合金第二相的析出演变规律为富Ti相→颗粒状β′-Cu_(4)Ti相→颗粒状β′-Cu_(4)Ti相+片层状β-Cu_(4)Ti相→片层状β-Cu_(4)Ti相,其中颗粒状β′-Cu_(4)Ti相是最重要的强化相,片层状β-Cu_(4)Ti相会导致合金强度下降,但可以提高导电率.采用二次时效能够进一步优化Cu-3Ti-0.1Mg-0.05B-0.05La合金的综合性能,在合金强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显著提升了合金的导电率.450℃/8 h一次时效+50%冷轧+400℃/1 h二次时效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硬度和导电率分别达到了341 HV和20.5%I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3Ti-0.1Mg-0.05B-0.05La合金 微观组织 超细晶 强化相 显微硬度 导电率 二次时效
下载PDF
纳米复合SDC-Li_(0.05)ZnO电解质材料性能研究
17
作者 杨鑫磊 杨帆 +1 位作者 张毅飞 孙万里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0-913,共4页
掺杂氧化铈在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TSOFC)的电解质中被广泛研究并应用,而其在还原氛围中的本征电子电导和低温下(300~600℃)较低的离子电导率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离子导体SDC和半导体Li_(0.05)ZnO构建半导体离子型纳米复合SDC-... 掺杂氧化铈在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TSOFC)的电解质中被广泛研究并应用,而其在还原氛围中的本征电子电导和低温下(300~600℃)较低的离子电导率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离子导体SDC和半导体Li_(0.05)ZnO构建半导体离子型纳米复合SDC-Li_(0.05)ZnO材料体系,并将其作为LTSOFC的电解质,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实验表征。结果表明:SDC电解质通过引入半导体Li_(0.05)ZnO,利用电子-空穴复合机理有效抑制了电子电导,同时提升了284%的功率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TSOFC) SDC-Li_(0.05)ZnO 半导体离子型 纳米复合电解质材料
下载PDF
术前0.05%聚维酮碘消毒时间对白内障手术病人的影响
18
作者 李晓艳 韦静慧 侯亚迪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3期1796-1799,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0.05%聚维酮碘(PVI)消毒时间对白内障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8月—2021年10月108例(108只眼)行白内障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4例(54只眼)术前采用0.05%PVI消毒结膜囊30 s,观察组5... 目的:探讨术前0.05%聚维酮碘(PVI)消毒时间对白内障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8月—2021年10月108例(108只眼)行白内障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4例(54只眼)术前采用0.05%PVI消毒结膜囊30 s,观察组54例(54只眼)术前采用0.05%PVI消毒结膜囊2 min,比较两组病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角膜上皮损伤发生情况、眼表功能、安全性。结果:0.05%PVI冲洗前,观察组病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40.74%)与对照组(51.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后,观察组病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41%(4/54),对照组为12.96%(7/54),两组均较冲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角膜上皮损伤发生率(5.56%)与对照组(9.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泪膜破裂时间(BUT)长于对照组(P<0.05),泪河高度(LRH)、泪液分泌试验Ⅰ(ST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出现感染性眼内炎、眼睑水肿及眼睑瘙痒的总发生率(5.56%)与对照组(9.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病人术前应用0.05%PVI消毒2 min可显著改善眼表功能,且不会增加角膜上皮损伤状况及细菌培养阳性率,同时不降低病人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5%聚维酮碘 感染性眼内炎 消毒时间 白内障 手术
下载PDF
0.05%地奈德乳膏治疗婴幼儿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19
作者 何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85-0087,共3页
探讨并分析婴幼儿群体的湿疹及皮炎使用0.05%地奈德乳膏治疗进行治疗的作用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住院的湿疹皮炎婴幼儿80例,随机(信封法)分为使用柔润保湿霜的对照组(n=40)和使用0.05%地奈德乳膏的研究组(n=40)... 探讨并分析婴幼儿群体的湿疹及皮炎使用0.05%地奈德乳膏治疗进行治疗的作用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住院的湿疹皮炎婴幼儿80例,随机(信封法)分为使用柔润保湿霜的对照组(n=40)和使用0.05%地奈德乳膏的研究组(n=40)。观察对比疗效、不良反应及EASI评分。结果 研究组疗效更高(P<0.05);研究组EASI评分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婴幼儿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儿接受0.05%地奈德乳膏治疗能有效增强治疗疗效,促进患儿病情及临床症状改善,使皮损程度显著减轻,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5%地奈德乳膏 婴幼儿 湿疹皮炎 皮肤病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0.05%环孢素滴眼液联合0.1%玻璃酸钠眼液治疗干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20
作者 袁苑 李文俊 +2 位作者 刘辉 张茜 张细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073-0076,共4页
在对干眼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其采用0.05%环孢素滴眼液联合0.1%玻璃酸钠眼液治疗,分析二者联合使用对干眼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以自愿为原则将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期间经临床确诊为干眼患者为本次纳入研究对象的标准,... 在对干眼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其采用0.05%环孢素滴眼液联合0.1%玻璃酸钠眼液治疗,分析二者联合使用对干眼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以自愿为原则将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期间经临床确诊为干眼患者为本次纳入研究对象的标准,抽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且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患者,共计100例,根据电脑抽号法分为研究组(0.05%环孢素滴眼液与0.1%玻璃酸钠眼液)与对照组(n=50,0.1%玻璃酸钠眼液)。将两组接受不同治疗后的差异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的满意度(82.00%)相比,研究组(96.00%)更高,且研究组有效性更明显。此外,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更为显著,其中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CSF)检查指标更低,而泪液分泌检查(SIT)、泪膜破裂时间检测(BUT)更高,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两组治疗前后在睑板腺形态上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等情况明显更少,即:研究组的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 0.05%环孢素滴眼液联合0.1%玻璃酸钠眼液治疗可有效促进干眼患者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5%环孢素滴眼液 0.1%玻璃酸钠眼液 干眼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