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1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耻感评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1
作者 杨翠翠 王玉冰 +1 位作者 徐晶晶 罗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53-2259,共7页
背景青少年1型糖尿病(T1DM)患者病耻感与其健康结局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尚缺乏针对该群体病耻感的测评工具。目的对T1DM病耻感评估量表(DSAS-1)进行汉化,并检验其在我国青少年T1DM人群中的信效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202... 背景青少年1型糖尿病(T1DM)患者病耻感与其健康结局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尚缺乏针对该群体病耻感的测评工具。目的对T1DM病耻感评估量表(DSAS-1)进行汉化,并检验其在我国青少年T1DM人群中的信效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194例青少年T1DM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Brislin经典回译模型对DSAS-1英文版进行直译、回译与文化调试,最终形成青少年DSAS-1中文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青少年DSAS-1中文版、青少年糖尿病优势与韧性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糖尿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结构效度,量表内部一致性采用Cronbach'sα系数表示。通过与心理韧性、亲子关系、生活质量量表的相关分析佐证青少年DSAS-1中文版对病耻感的检测作用。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94份。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均表明青少年DSAS-1中文版分为“区别对待”“抱怨和评论”与“身份问题”3个维度,结构效度良好(因子载荷均>0.55,累积方差贡献率=67.98%),收敛效度[平均方差提取量(AVE)均>0.5]、区分效度佳(各维度相关系数均小于AVE平方根)。信度检验结果显示,量表内部一致性佳(Cronbach'sα系数=0.930)。青少年DSAS-1中文版总分与青少年糖尿病优势与韧性量表(r=-0.425,P<0.001)、亲子关系量表(r=-0.302,P<0.001)和糖尿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r=-0.408,P<0.001)总分均呈负相关。结论青少年DSAS-1中文版信效度较好、简单易行,可为我国青少年T1DM患者的病耻感提供可靠的量化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青少年 病耻感 效度 信度 1型糖尿病病耻感评估量表
下载PDF
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IgY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检测
2
作者 苏海涛 翟玥 +1 位作者 宋秀玲 徐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09,共7页
目的:制备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卵黄抗体(IgY),探讨该抗体的生物学活性,阐明其抗HSV-1的能力。方法:制备HSV-1灭活疫苗,采用鸡胸多点注射法免疫高产蛋鸡,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法提纯IgY,采用间接ELISA法、十二烷基硫酸钠-... 目的:制备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卵黄抗体(IgY),探讨该抗体的生物学活性,阐明其抗HSV-1的能力。方法:制备HSV-1灭活疫苗,采用鸡胸多点注射法免疫高产蛋鸡,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法提纯IgY,采用间接ELISA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和蛋白浓度定量试剂盒测定IgY效价、纯度及蛋白水平,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IgY中和病毒的能力,测定病毒阻断率,以Vero细胞为病毒感染靶细胞,测定不同抗体浓度(0.01560、0.03125、0.06250、0.12500、0.50000、和1.00000 g·L^(-1))作用后细胞病变效应(CPE),根据CPE程度测定IgY体外抗HSV-1能力。结果:制备的IgY效价随免疫时间逐渐升高,达到1/1024000后保持稳定;IgY轻链重链条带清晰;IgY平均蛋白水平为11.544 g·L^(-1);IgY对HSV-1的阻断率可高达77.90%;HSV-1致CPE程度随抗体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当IgY浓度达到0.50000g·L^(-1)及以上时,25%以下细胞(甚至无细胞)发生病变。结论:成功制备出抗HSV-1的IgY,该抗体对HSV-1具有明显的中和阻断能力和体外抑制活性,可用于药物及诊断方法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1型 卵黄抗体 中和病毒 体外抗病毒能力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儿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3
作者 王晓佳 龚爱红 +1 位作者 齐晟宏 刘兰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研究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危险因素,并建立DKA风险预测模型,以期降低该类患儿DKA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 目的研究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危险因素,并建立DKA风险预测模型,以期降低该类患儿DKA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217例T1DM患儿,其中169例发生DKA患儿为DKA组,48例未发生DKA患儿为非DKA组。分析T1DM患儿发生DKA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T1DM患儿发生DKA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结果217例T1DM患儿中DKA发生率为77.9%(169/2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1DM患儿入院随机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高(hemoglobin A1c,HbA1c)、血酮高、甘油三酯高与发生DKA密切相关(分别OR=1.156、3.203×10^(15)、20.131、9.519,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C-统计量为0.95,列线图模型预测T1DM患儿发生DKA的风险与实际发生DKA的风险平均绝对误差为0.004,说明模型整体预测能力较好。结论高入院随机血糖、高HbA1c、高血酮、高甘油三酯与儿童青少年T1DM发生DKA密切相关,应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T1DM发生DKA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儿童 青少年
下载PDF
儿童暴发性1型糖尿病不同时期的血糖管理
4
作者 郑燕 陈晓春 周悦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1期66-68,共3页
总结1例儿童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儿不同时期的血糖管理经验,包括酮症酸中毒期、酮症缓解期、感染期及“蜜月期”4个阶段的不同的血糖管理目标及方法。该患儿顺利度过酮症危险期及血糖波动紊乱期,住院20 d后病情好转,血糖控制平稳出院。
关键词 暴发性1型糖尿病 儿童 血糖 管理
下载PDF
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对1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5
作者 万海艳 罗雪梅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4089-4094,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对1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的40例1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干预组(20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对1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的40例1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干预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可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son人文关怀理论 1型糖尿病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张春慧 董文文 +2 位作者 郭永攀 张广超 宋方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21-0124,共4页
糖尿病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血糖,而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较低,因血糖控制不佳极易出现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影响其生存质量,因此血糖控制不佳带来的不良后果也不容忽视。该文从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糖尿病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血糖,而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较低,因血糖控制不佳极易出现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影响其生存质量,因此血糖控制不佳带来的不良后果也不容忽视。该文从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影响因素2方面进行综述,明确这个群体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今后开展相关针对性干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1型 儿童青少年 血糖控制 综述
下载PDF
1型糖尿病患儿照顾者电子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于健 王玉冰 +3 位作者 王洪 周美景 徐晶晶 林征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5期524-528,共5页
目的了解1型糖尿病(T1DM)患儿照顾者电子健康资源使用偏好,调查照顾者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制定针对性互联网+干预方案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2022年1-9月在南京某三甲综合医院及三甲儿童医院内分泌... 目的了解1型糖尿病(T1DM)患儿照顾者电子健康资源使用偏好,调查照顾者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制定针对性互联网+干预方案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2022年1-9月在南京某三甲综合医院及三甲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81名T1DM患儿照顾者,采用自制问卷及中文版电子健康素养量表对照顾者日常网络健康资源使用行为偏好及其电子健康素养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仅66名(36.46%)照顾者电子健康素养量表得分合格,量表总均分为(29.47±4.88)分。其中,决策能力维度得分最低,为(3.54±0.76分)。179名(98.90%)照顾者表示自己常用的电子健康信息查阅工具为智能手机,倾向于在疾病相关官方网站寻求健康信息者较少(16.6%),仅有68名(37.6%)照顾者表示常用在线医疗咨询/远程指导类电子健康资源服务类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年龄(95%CI:-3.672~-0.75,P=0.003)、常用的电子健康信息查阅工具种类(95%CI:0.056~2.304,P=0.040)、常用的电子健康信息查阅渠道种类(95%CI:0.147~1.639,P=0.019)是其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T1DM患儿主要照顾者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明确照顾者电子健康使用偏好基础上,进一步基于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分级干预方案或可充分发挥互联网+慢病管理干预措施在患儿疾病管理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照顾者 电子健康素养 互联网+ 疾病管理
下载PDF
1型糖尿病的治疗进展及未来
8
作者 周晶 肖新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5,I0001,共8页
近年来,1型糖尿病的治疗进入了新时代,各种新的治疗方式层出不穷,其中包括人工胰腺、新兴的药物疗法、干细胞疗法和人工智能等。本篇文章讨论了这些技术在糖尿病领域近5年的新进展,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 近年来,1型糖尿病的治疗进入了新时代,各种新的治疗方式层出不穷,其中包括人工胰腺、新兴的药物疗法、干细胞疗法和人工智能等。本篇文章讨论了这些技术在糖尿病领域近5年的新进展,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人工胰腺 干细胞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儿童神经纤维瘤病1型颅内肿瘤性病变的治疗进展
9
作者 刘美伶 周亚兵 王晓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9-406,共8页
神经纤维瘤病1型(neurofibromatosis 1,NF1)好发于儿童,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之一,是基因缺陷使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导致的多系统损害。NF1的外显率几乎是100%,主要临床特征为皮肤牛奶咖啡斑和周围神经多发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病1型(neurofibromatosis 1,NF1)好发于儿童,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之一,是基因缺陷使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导致的多系统损害。NF1的外显率几乎是100%,主要临床特征为皮肤牛奶咖啡斑和周围神经多发神经纤维瘤。NF1在颅内能引起肿瘤性病变,后者按照病理学依据可分为低级别肿瘤、高级别肿瘤和类似肿瘤病变。合并NF1的颅内肿瘤多为低级别肿瘤,视路胶质瘤最为多见,其次是脑干胶质瘤,其余部位和类型的肿瘤也有所发生;高级别肿瘤并不常见。而类似肿瘤病变即不明明亮物体虽不是肿瘤,但却是NF1儿童最常见的具有部分肿瘤性质的颅内异常病变。这些肿瘤性病变可通过观察、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等方式处理,不同病变的最佳处理方式不同,其预后也有所不同。目前针对儿童NF1颅内肿瘤性病变的治疗方式还有所争议。该文就此种病变的特点和治疗进展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大众对NF1肿瘤性病变的认知水平,提供针对性的诊疗方案,推进NF1患者完善神经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1型 颅内肿瘤性病变 儿童 治疗
下载PDF
大鼠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参与三叉神经痛慢性化
10
作者 罗骁 万通 +4 位作者 丁卓峰 侯新冉 王健 郭曲练 宋宗斌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是慢性疼痛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观察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中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并探究其引起中枢敏化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眶下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是慢性疼痛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观察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中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并探究其引起中枢敏化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眶下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infraorbital nerve,ION-CCI)组。分别于造模前1 d及造模后第1、3、7、10、14天进行大鼠面部机械痛阈、热敏潜伏期测定。疼痛行为学检测完成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延髓背角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对GFAP、补体3(complement 3,C3)/S100A10、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进行免疫荧光共定位分析。取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并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二氢红藻氨酸(dihydrokainic acid,DHK)组。DHK组加入1 mmol/L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抑制剂DHK,使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ura-2/AM对2组细胞进行钙荧光染色,连续观察高钾刺激下2组细胞的钙波活动差异。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3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ION-CCI组大鼠机械痛阈和热敏潜伏期均明显低于sham组(均P<0.05)。ION-CCI组延髓背角存在大量GFAP表达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荧光强度明显强于sham组(P<0.05)。GFAP和C3/S100A10共定位于延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与sham组比较,ION-CCI组C3的荧光强度和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HK组C3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在第60秒给予高钾刺激后,空白对照组和DHK组的钙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加,且空白对照组的钙荧光峰值和钙荧光升高幅度均高于DH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其可能通过影响钙波活动参与三叉神经痛的中枢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 延髓背角 钙波
下载PDF
1例1型糖尿病合并硬膜外脓肿患儿的护理方案及经验总结
11
作者 李美娜 王旭梅 +1 位作者 赵丹 刘静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63-167,共5页
目的总结1型糖尿病合并硬膜外脓肿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型糖尿病合并硬膜外脓肿患儿的临床诊治过程,介绍其护理方案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该患儿以间断头痛、发热为主诉,既往有8年的1型糖尿病病史。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控制血... 目的总结1型糖尿病合并硬膜外脓肿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型糖尿病合并硬膜外脓肿患儿的临床诊治过程,介绍其护理方案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该患儿以间断头痛、发热为主诉,既往有8年的1型糖尿病病史。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控制血糖、硬膜外脓肿穿刺等治疗,并完善术前护理,加强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实施术后个体化管理。经上述治疗及护理后,患者硬膜外脓肿治愈,血糖稳定。结论针对1型糖尿病合并硬膜外脓肿患儿,应动态监测血糖,加强患儿硬膜外引流管及皮肤的护理,减轻疼痛,做好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及胰岛素泵的宣教是护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硬膜外脓肿 儿童 护理经验
下载PDF
1型糖尿病患儿主要照顾者CHO饮食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调查
12
作者 刘静 吴利平 +3 位作者 陈利平 刘晓琴 代红梅 陈海燕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调查1型糖尿病(T1DM)患儿主要照顾者碳水化合物计数法(CHO)饮食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为进一步提高T1DM患儿饮食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8—10月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318名T1DM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 目的调查1型糖尿病(T1DM)患儿主要照顾者碳水化合物计数法(CHO)饮食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为进一步提高T1DM患儿饮食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8—10月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318名T1DM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学方法包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共调查318名主要照顾者,孩子年龄以7~12岁为主,占42.8%;孩子性别以女性为主,占50.3%;长期居住地以农村为主,占60.4%;首诊糖尿病患儿占75.8%;饮食管理方法采用CHO占22.3%;费用支付以自费为主,占54.4%。本调查结果显示248名(78.0%)调查对象知晓CHO,知晓途径:医务人员206名(83.1%)、相关健康教育手册及书籍110名(44.4%)、网络媒体宣传53名(21.4%)、家属或病友及周围人46名(18.5%)。210名(66.0%)主要照顾者接受过CHO饮食健康教育。210名调查对象CHO饮食知信行总分为(29.62±3.97)分,其中知识得分(1.78±1.31)分,信念得分(12.90±1.73)分,行为得分(14.95±2.6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主要照顾者不同的调查对象,CHO饮食知信行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时长不同的调查对象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管理方法不同的调查对象,知信行总分及知识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主要照顾者是调查对象CHO饮食知信行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1DM患儿主要照顾者对CHO的认知不足,但认可度及实践意愿较强;患儿糖化血红蛋白<7.5%、主要照顾者为父母的调查对象,CHO饮食知信行水平较高;主要照顾者在掌握CHO方面存在计算过程繁琐复杂、实操难度大、理解能力受限等困难,科室管理者应根据主要照顾者相关CHO饮食健康教育需求,在糖尿病专科医生、专科护士和营养师等指导下,构建一套多元化的健康教育体系,以满足其对CHO饮食健康教育需求,从而提高主要照顾者糖尿病饮食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儿童 碳水化合物计数法 主要照顾者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跑台运动对不同性别1型糖尿病小鼠代谢和慢性神经炎症的影响
13
作者 谢艳丽 魏思昂 张国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5577-5583,共7页
背景:运动在糖尿病防治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有氧运动已经成为1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跑台运动对不同性别1型糖尿病代谢和慢性神经炎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目的:研究跑台运动对不同性别1型糖尿病小鼠代谢和慢性神经炎... 背景:运动在糖尿病防治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有氧运动已经成为1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跑台运动对不同性别1型糖尿病代谢和慢性神经炎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目的:研究跑台运动对不同性别1型糖尿病小鼠代谢和慢性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按照性别分组为雄性组和雌性组,每组各20只,随后按照80 mg/kg连续注射链脲佐菌素3 d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在雄性组和雌性组中各随机选取10只进行6周跑台运动设为糖尿病+运动组,另外10只设为糖尿病组。观察小鼠血清性激素、肝脏组织氧化应激、脑组织炎性因子、肝脏病理和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学变化。结果与结论:(1)与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运动组延缓1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升高(P<0.05),血清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明显下降(P<0.01),血清雌二醇、孕酮和雌激素和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蛋白显著升高(P<0.01,P<0.05)。(2)与雄性1型糖尿病小鼠相比,雌性1型糖尿病小鼠雌二醇水平显著较高,促黄体生成素水平较低(P<0.05)。(3)与雄性糖尿病+运动组小鼠相比,雌性糖尿病+运动组小鼠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低(P<0.05)。(4)与1型糖尿病组小鼠相比,运动训练小鼠的逃逸潜伏期持续更短(P<0.01);在雄性小鼠中,运动锻炼显著提升了1型糖尿病小鼠在目标象限所花的时间和平台穿越次数(P<0.01或P<0.05),在雌性小鼠中,运动锻炼显著提升了1型糖尿病小鼠在目标象限所花的时间(P<0.05)。(5)相关性分析表明,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孕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β呈正相关(P<0.05或P<0.01),而雌二醇、孕酮与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β呈负相关(P<0.05或P<0.01)。(6)上述结果证实,跑台运动对糖尿病小鼠代谢指标和慢性神经炎症调节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性激素是跑台运动对糖尿病小鼠代谢、炎症和认知反应的一个重要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1型糖尿病 代谢 慢性神经炎症 性别差异 氧化应激 性激素 水迷宫检测 认知 肝功能障碍
下载PDF
猪细环病毒1型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14
作者 杨敩校 刘芊麟 +5 位作者 陈丙生 蒋小玲 王建舫 董虹 肖兴 周双海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抗体的血清学方法。【方法】以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为包被抗原,筛选和优化抗体检测反应条件来建立一种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之后进行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并进行初步临床...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抗体的血清学方法。【方法】以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为包被抗原,筛选和优化抗体检测反应条件来建立一种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之后进行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并进行初步临床应用检测。【结果】确定了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各项最佳反应条件;对8种猪源病毒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显示只有猪细环病毒1型阳性血清为阳性,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5%,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显示出良好的重复性。对来源于北京和湖南地区的400份猪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阳性率为75.25%,PCR阳性率为71.00%,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这两个地区存在较多的的猪细环病毒1型感染。【结论】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和重复性都良好的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可用于猪细环病毒1型抗体的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环病毒1型 衣壳蛋白 间接ELISA 抗体 检测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在氧化三甲胺促进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15
作者 李天翔 李素娟 +3 位作者 郝翔宇 祝志波 郑梦 郭建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4-43,共10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在氧化三甲胺(TMAO)促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分子对接预测TMAO与AT1R可能的相互作用。将21只6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MAO组、TMAO+替米沙坦组,每组7只。TMAO组在饲料中加1%胆碱...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在氧化三甲胺(TMAO)促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分子对接预测TMAO与AT1R可能的相互作用。将21只6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MAO组、TMAO+替米沙坦组,每组7只。TMAO组在饲料中加1%胆碱复制高TMAO血症模型。TMAO+替米沙坦组采用替米沙坦10 mg/(kg·d)灌胃治疗。12周后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TMAO含量;油红O染色确定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斑块内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浸润;构建AT1R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加入TMAO(200μmol/L)或TMAO(200μmol/L)+替米沙坦(1μmol/L)作用0、5、10、15、30和60 min,检测AT1R下游信号通路ERK、PKC磷酸化活化情况。结果分子对接预测到TMAO与AT1R之间的存在直接结合位点。3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占比、斑块内MCP-1和IL-6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AO组较对照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占比增加(P<0.05),斑块内MCP-1和IL-6表达升高(P<0.05),而替米沙坦组较TMAO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占比下降(P<0.05),斑块内MCP-1和IL-6表达降低(P<0.05)。3组主动脉组织的AT1R、p-ERK1/2、p-PKC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AO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替米沙坦组较TMAO组下降(P<0.05)。在转染AT1R质粒的293T细胞中,TMAO组(200μmol/L)不同时间点的p-ERK1/2、p-PKC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 min比较,作用15和30 min时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作用10和15 min时p-PKC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而替米沙坦(1μmol/L)作用后,各个时间点的p-ERK1/2和p-PKC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AO加重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可能包含了其对AT1R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Lenke 1型和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足底压力特征
16
作者 黄一鸣 吴茂东 +2 位作者 赵秦 苏清伦 丁侨侨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分析Lenke 1型和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足底压力特征。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0例AIS患者作为侧弯组,其中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10~18岁,平均年龄13.60岁;体质量32.70~71.80 kg,平均体质量51.86 kg;... 目的分析Lenke 1型和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足底压力特征。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0例AIS患者作为侧弯组,其中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10~18岁,平均年龄13.60岁;体质量32.70~71.80 kg,平均体质量51.86 kg;身高141.00~174.00 cm,平均身高159.60 cm;身体质量指数(BMI)14.90~24.30 kg/m^(2),平均BMI 20.22 kg/m^(2);Lenke 1型7例,Lenke 5型13例;左侧弯14例,右侧弯6例。选择同时期的20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10~18岁,平均年龄14.45岁;体质量45.00~66.80 kg,平均体质量53.94 kg;身高155.00~173.00 cm,平均身高162.30 cm;BMI 16.90~25.40 kg/m^(2),平均BMI 20.48 kg/m^(2)。分别测量AIS患者凹、凸侧和健康人足部峰值压力(PP)、平均压力(MP)、总压力(SMF)和各个分区的压力百分比;计算双足对称性指数(SI);计算Cobb角同足底压力整体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侧弯组Lenke 1型和Lenke 5型AIS凹侧足底PP值大于凸侧和对照组[(1.93±0.27)N vs(1.69±0.30)N vs(1.68±0.23)N。P<0.05];凹侧足底的第一、二、三跖骨及足后跟外侧区的压力小于对照组[(10.96±2.50)%vs(14.56±4.51)%、(17.18±4.74)%vs(13.01±2.94)%、(15.00±8.26)%vs(3.84±3.90)%。P<0.05];侧弯组SIPP、SIMP、SISMF均大于对照组(17.88±15.21 vs 9.41±7.55、21.69±7.97 vs 15.72±8.23、23.60±10.83 vs 14.09±8.36。P<0.05)。结论Lenke 1型和Lenke 5型AIS患者足底压力同健康人存在差异,行走时凹侧足底压力大于凸侧;AIS患者局部足底压力分布存在异常,应防止压力性溃疡的发生。AIS患者SIPP、SIMP、SISMF均大于健康人,AIS患者双侧足底压力对称性差异大于健康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nke 1型 Lenke 5 足底压力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原文传递
快乐饮食计划联合心理干预对1型糖尿病患儿抑郁情绪调适和血糖控制的研究
17
作者 陶虹 胡云 +5 位作者 杨利 龚艳艳 邹兰 陈柳君 邓迎迎 黄玉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研究快乐饮食计划联合心理干预对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儿抑郁情绪和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7月接收的80例T1D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 目的研究快乐饮食计划联合心理干预对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儿抑郁情绪和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7月接收的80例T1D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普通血糖控制联合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快乐饮食计划,干预时间为2个月;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抑郁情绪;采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QLSCA)比较两组患儿的血糖指标、生活质量。结果干预2个月,两组CDI、HbA1c评分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两组QLSCA各维度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乐饮食计划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T1DM患儿中,能够调适患儿的抑郁情绪,降低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快乐饮食计划 心理干预 抑郁情绪 血糖控制
下载PDF
H1型经颅磁刺激线圈结构设计对刺激效果的影响
18
作者 吴雅祥 廖绍伟 +1 位作者 刘仲武 余红雅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无创、无痛、低成本实现大脑刺激的工具,在治疗许多精神疾病方面有效。H1型线圈是一种TMS线圈。为实现深部脑组织刺激,基于现有的H1型线圈,本研究提出一种由四匝线圈组成的一...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无创、无痛、低成本实现大脑刺激的工具,在治疗许多精神疾病方面有效。H1型线圈是一种TMS线圈。为实现深部脑组织刺激,基于现有的H1型线圈,本研究提出一种由四匝线圈组成的一种简化的H形线圈,使用有限元分析计算球形头部模型内电场分布,并利用大脑内深度20 mm处最大的电场强度E_(max)(20)与大脑表面最大电场强度E_(max)(0)的比值P(20)和E_(max)(0)研究H形线圈结构设计对刺激深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H形线圈的刺激效果由线圈中两组线圈的结构、位置共同决定,通过调整线圈结构,最优的H1线圈对应的P(20)和E max(0)分别为75.54%和32.97 V/m。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实现在大脑表面最大电场强度较小的同时,刺激颅内深部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H1型线圈 线圈结构 刺激深度
下载PDF
儿童肥胖与1型糖尿病风险关联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9
作者 张文 武静 赵波涛 《微循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肥胖与1型糖尿病(T1DM)风险的关联。方法:使用儿童肥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集为暴露因素,以单核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IVs),T1DM为结局变量,进行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评估儿童肥胖与T1DM之间的因果关系... 目的:探讨儿童肥胖与1型糖尿病(T1DM)风险的关联。方法:使用儿童肥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集为暴露因素,以单核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IVs),T1DM为结局变量,进行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评估儿童肥胖与T1DM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共选出了6个SNP,剔除rs10400700(MR keep:FALSE),剩余5个SNPs作为IVs。逆方差加权法支持儿童肥胖与1型糖尿病之间的因果关系(OR=1.20,95%CI:1.09-1.31);MR-Egger回归法不支持儿童肥胖与T1DM之间的因果关系(OR=1.43,95%CI:0.63-2.23);简单中位数法支持儿童肥胖与T1DM之间存在因果关系(OR=1.26,95%CI:1.11-1.41);加权中位数法支持儿童肥胖与T1DM之间的因果关系(OR=1.26,95%CI:1.12-1.40);简单众数法和加权众数法支持儿童肥胖与T1DM之间的因果关系。结论:MR研究支持儿童肥胖与T1DM风险增加存在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肥胖 1型糖尿病 孟德尔随机化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血清25-羟维生素D 3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
20
作者 许东伟 刘洋 +3 位作者 王丽娜 田飞 赵岩 陈志红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分析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儿童青少年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探讨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内分泌消化科的T1DM儿童青少... 目的分析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儿童青少年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探讨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内分泌消化科的T1DM儿童青少年129例,设为T1DM组;根据HbA1c水平将T1DM组分为两亚组:血糖控制良好组(A组,HbA1c<7.5%)和血糖控制不良组(B组,HbA1c≥7.5%)。收集健康儿童青少年33例,设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入组儿童青少年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清钙、磷、25-(OH)D_(3)、HbA1c水平。结果T1DM组儿童青少年BMI及血清钙、磷和25-(OH)D_(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5.665~-3.679,P<0.05),A组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高于B组(t=3.857,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_(3)水平降低是T1DM儿童青少年血糖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OR=1.141,95%CI=1.051~1.239,P<0.05)。结论T1DM儿童青少年血清25-(OH)D_(3)水平低于健康青少年,且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与血清25-(OH)D_(3)水平降低有关;T1DM儿童青少年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D,并加强其血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维生素D缺乏 糖基化血红蛋白A 骨化二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