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1P)不同受体亚型(S1P1、S1P2、S1P3)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中的变化差异。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在心肌梗死后1、4、8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心脏非...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1P)不同受体亚型(S1P1、S1P2、S1P3)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中的变化差异。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在心肌梗死后1、4、8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心脏非梗死区、梗死区、正常对照心肌组织S1P1、S1P2、S1P3的m RNA相对表达。结果:心梗后心室重塑阶段,S1P1 m RNA的表达水平在非梗死区与梗死区的下降程度不一致,1周组非梗死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在梗死区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梗死区降低趋势更为明显。S1P2 m RNA在术后各组的非梗死区与正常对照心肌之间的表达比较,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且各时间点之间无差异,而在梗死区其表达变化较为显著(P<0.01)。S1P3 m RNA在心梗后1周表达显著增强(P<0.01),4周表达出现降低,这种表达抑制在梗死区更为明显(P<0.01和P<0.05)。结论:心室重塑阶段的S1P1、S1P2、S1P3 m RNA表达在非梗死区与梗死区变化不同步且各有特点,这种差异表达可能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1P)不同受体亚型(S1P1、S1P2、S1P3)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中的变化差异。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在心肌梗死后1、4、8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心脏非梗死区、梗死区、正常对照心肌组织S1P1、S1P2、S1P3的m RNA相对表达。结果:心梗后心室重塑阶段,S1P1 m RNA的表达水平在非梗死区与梗死区的下降程度不一致,1周组非梗死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在梗死区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梗死区降低趋势更为明显。S1P2 m RNA在术后各组的非梗死区与正常对照心肌之间的表达比较,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且各时间点之间无差异,而在梗死区其表达变化较为显著(P<0.01)。S1P3 m RNA在心梗后1周表达显著增强(P<0.01),4周表达出现降低,这种表达抑制在梗死区更为明显(P<0.01和P<0.05)。结论:心室重塑阶段的S1P1、S1P2、S1P3 m RNA表达在非梗死区与梗死区变化不同步且各有特点,这种差异表达可能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中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