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of novel D-seco-taxoids derived from 1-deoxybaccatinⅥ 被引量:1
1
作者 Jun Chao Shao Zhi Hua Ye Hai Xia Lin Dian Long Wang Na Ha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273-1276,共4页
New D-seco-taxoids were synthesized from 1-deoxybaccatinⅥ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1H NMR,13C NMR, ESIMS and X-ray crystallography.The key step of the synthesis involved the opening of the oxetane ring u... New D-seco-taxoids were synthesized from 1-deoxybaccatinⅥ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1H NMR,13C NMR, ESIMS and X-ray crystallography.The key step of the synthesis involved the opening of the oxetane ring under acid and basic conditions in order to obtain new multidrug resistance(MDR) reversal agents and new synthetic precursors of paclitaxel analog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XOIDS 1-deoxybaccatinⅵ Oxetane ring PACLITAXEL
下载PDF
Fe(Ⅵ)氧化降解1-萘酚的实验研究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2
作者 杨杰 陈中锴 +3 位作者 张静 王嘉琪 张国凯 李亚男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2-659,共8页
以1-萘酚(1-NAP)为目标污染物,采用Fe(Ⅵ)对其进行氧化降解,考察了降解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自由基分析,利用GC-MS鉴定了中间产物,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预测了反应位点,并推测了反应路径。实验结果表明:在Fe(Ⅵ)与1-NAP(100 mg/L)的... 以1-萘酚(1-NAP)为目标污染物,采用Fe(Ⅵ)对其进行氧化降解,考察了降解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自由基分析,利用GC-MS鉴定了中间产物,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预测了反应位点,并推测了反应路径。实验结果表明:在Fe(Ⅵ)与1-NAP(100 mg/L)的质量比为6∶1、反应液pH为9.0(硼砂缓冲溶液)的优化条件下,于12℃反应360 s,1-NAP降解率可达91.4%;Fe(Ⅴ)/Fe(Ⅳ)和·OH对1-NAP降解的贡献率分别为23.9%和14.5%。DFT计算结果表明,7、9、10号碳原子以及11号氧原子的亲电反应福井函数(f^(-))值较高,说明这些位点更易被Fe(Ⅵ)包围。Fe(Ⅵ)氧化降解1-NAP的机理包括单氧转移、双氧转移、·OH攻击以及单电子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1-萘酚 中间产物 降解路径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CH-1降解羽毛产物对Cr(Ⅵ)的还原作用
3
作者 李茹桥 刘颖 +2 位作者 陈清旺 吴嘉沛 陈金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5期117-123,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方法以减少重金属六价铬Cr(Ⅵ)的毒性。采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H-1发酵羽毛,制备出富含半胱氨酸的羽毛发酵液(Feather Fermentation Broth,FFB)。实验结果显示FFB能够有效地将有毒的六价... 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方法以减少重金属六价铬Cr(Ⅵ)的毒性。采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H-1发酵羽毛,制备出富含半胱氨酸的羽毛发酵液(Feather Fermentation Broth,FFB)。实验结果显示FFB能够有效地将有毒的六价铬还原为相对无害的三价铬。通过对FFB的β-角蛋白酶酶活性、半胱氨酸浓度以及对六价铬Cr(Ⅵ)的还原率的测定。我们发现FFB中β-角蛋白酶酶活性在21 h左右达到最大值,而半胱氨酸含量在36 h达到最高值,Cr(Ⅵ)的还原效果最佳时间也是36 h。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经过高压高温处理,FFB对Cr(Ⅵ)的还原力并未受到影响,表明还原过程不依赖于生物酶的作用。进一步实验,将FFB上清原液浓缩5倍后处理重铬酸钾溶液,发现浓缩液的还原效果是原始上清液效果的1.5倍。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CH-1能较好地降解羽毛废弃物,水解产物中含大量半胱氨酸,对Cr(Ⅵ)具有显著的还原能力。综上所述,本研究提供了一种使用枯草芽孢杆菌CH-1无公害处理羽毛废弃物的新策略,并为其在循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精确计算方法。这一发现对于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环境中有毒六价铬的安全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还原 羽毛水解产物 枯草芽孢杆菌CH-1 角蛋白酶活性 半胱氨酸 环境治理
原文传递
重楼皂苷Ⅵ通过调控SNRPD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茂蓉 张辉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79-85,共7页
目的探讨重楼皂苷Ⅵ通过调控小核核糖核蛋白D1(SNRPD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①21只雄性裸鼠,采用皮下注射人肝癌Huh7细胞建立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溶剂)、5 mg/kg重楼皂苷Ⅵ组、10 mg/kg重楼皂苷Ⅵ... 目的探讨重楼皂苷Ⅵ通过调控小核核糖核蛋白D1(SNRPD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①21只雄性裸鼠,采用皮下注射人肝癌Huh7细胞建立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溶剂)、5 mg/kg重楼皂苷Ⅵ组、10 mg/kg重楼皂苷Ⅵ组,每组7只。连续腹腔注射给予相应干预10 d,观察各组裸鼠瘤体体积变化。②将人肝癌Huh7和JHH7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重楼皂苷Ⅵ组,采用重楼皂苷Ⅵ(0~15μmol/L)给予相应干预后,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情况,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SNRPD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重楼皂苷Ⅵ和SNRPD1蛋白的潜在靶向结合情况。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10 mg/kg重楼皂苷Ⅵ能抑制Huh7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重楼皂苷Ⅵ能抑制人肝癌Huh7和JHH7细胞的增殖(P<0.05)、细胞克隆形成(P<0.05)及诱导细胞周期的阻滞(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重楼皂苷Ⅵ潜在靶向SNRPD1蛋白;Western blot和RT⁃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重楼皂苷Ⅵ可以下调SNRPD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但不能下调SNRPD1 mRNA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重楼皂苷Ⅵ能下调SNRPD1的下游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重楼皂苷Ⅵ可能通过调控SNRPD1发挥抗肝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重楼皂苷 抗肿瘤 小核核糖核蛋白D1 细胞周期 中药研究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川续断皂苷Ⅵ调控Notch1信号通路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及骨改建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光辉 周碟 王茜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川续断皂苷Ⅵ在大鼠正畸牙移动、牙槽骨改建以及Notch1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40只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川续断皂苷Ⅵ组、抑制剂组和抑制剂+川续断皂苷Ⅵ组,每组10只,另设对照组。川续断皂苷Ⅵ组大鼠在双侧... 目的探讨川续断皂苷Ⅵ在大鼠正畸牙移动、牙槽骨改建以及Notch1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40只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川续断皂苷Ⅵ组、抑制剂组和抑制剂+川续断皂苷Ⅵ组,每组10只,另设对照组。川续断皂苷Ⅵ组大鼠在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牙龈黏膜下注射川续断皂苷Ⅵ10 mg/kg,抑制剂组大鼠在同样位置注射γ-外分泌酶抑制剂(DAPT)溶液0.6 mL/kg,抑制剂+川续断皂苷Ⅵ组大鼠在同样位置注射DAPT溶液0.6 mL/kg,1 h后再注射川续断皂苷Ⅵ10 mg/kg,1次/2 d,共注射7次。测量各组大鼠第一磨牙移动距离,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学改变,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数,RT-PCR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牙周组织中Nfatc、CTSK、MMP-9、Notch1、Jagged1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和抑制剂组大鼠牙周膜纤维排列紊乱,宽度增加,骨吸收陷窝少,抑制剂组表现的更明显;川续断皂苷Ⅵ组和抑制剂+川续断皂苷Ⅵ组牙周膜纤维排列较规则,增宽不明显,骨吸收陷窝增多,川续断皂苷Ⅵ组大鼠以上各变化更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川续断皂苷Ⅵ组大鼠第一磨牙移动距离增长,破骨细胞数增多,Nfatc、CTSK、MMP-9、Notch 1、Jagged 1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川续断皂苷Ⅵ组比较,抑制剂+川续断皂苷Ⅵ组大鼠第一磨牙移动距离缩短,破骨细胞数减少,Nfatc、CTSK、MMP-9、Notch 1、Jagged 1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川续断皂苷Ⅵ组大鼠第一磨牙移动距离增长,破骨细胞数增多,Nfatc、CTSK、MMP-9、Notch 1、Jagged 1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川续断皂苷Ⅵ可加速正畸牙移动,增加牙周组织中破骨细胞数量,促进牙周改建,其可能是通过激活Notch1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骨改建 川续断皂苷 Notch1信号通路
下载PDF
Crystal Studies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Novel D-seco-taxoids Derived from 1-Deoxybaccatin Ⅵ 被引量:1
6
作者 XIE Cheng-Hu WANG Dian-Long +1 位作者 CUI Yong-Mei LIN Hai-Xia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9期1511-1518,共8页
Two novel taxoids were synthesized from 1-deoxybaccatin Ⅵ and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ic techniques. The influences of oxetane ring on molecular conformations and bioactivity w... Two novel taxoids were synthesized from 1-deoxybaccatin Ⅵ and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ic techniques. The influences of oxetane ring on molecular conformations and bioactivity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oxetane 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formation and bioactivity of the diterpenoid core. In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3, the six-membered A ring exhibits the 1,4-di-planar conformation, the eightmembered B ring adopts a boat-chair conformation, and the six-membered C ring exhibits a slightly distorted half-chair conformation. However, in D-seco-taxoid 4, the six-membered C ring exhibits a boat conformation with the release of ring strain for the D-ring op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 structure CONFORMATION 1-deoxybaccatin OXETANE bioactivity
下载PDF
g-C_(3)N_(5)纳米棒光电性能分析及对Cr(Ⅵ)和亚甲基蓝去除的研究
7
作者 崔向东 刘思乐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9-168,共10页
为了实现Cr(Ⅵ)和染料废水的绿色高效降解,通过KBr诱导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催化活性的一维富氮石墨相氮化碳纳米棒(1D g-C_(3)N_(5)),采用XRD、FT-IR、TEM、UV-vis DRS、PL、TPC和EIS等表征技术对1D g-C_(3)N_(5)的晶型、基团、形貌... 为了实现Cr(Ⅵ)和染料废水的绿色高效降解,通过KBr诱导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催化活性的一维富氮石墨相氮化碳纳米棒(1D g-C_(3)N_(5)),采用XRD、FT-IR、TEM、UV-vis DRS、PL、TPC和EIS等表征技术对1D g-C_(3)N_(5)的晶型、基团、形貌、光化学性质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可见光下光催化去除Cr(Ⅵ)和降解亚甲基蓝(MB)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通过KBr诱导形貌调控的方法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拓宽了光谱吸收范围,提高了可见光吸收和转化能力,有效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表现出较低的表面/界面电阻值。与块状g-C_(3)N_(5)相比,1D g-C_(3)N_(5)的光催化活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可见光照射60 min,1D g-C_(3)N_(5)对Cr(Ⅵ)的去除率和MB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97.6%和98.8%,且循环使用5次后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活性基团实验结果表明,光催化降解MB体系的主要活性基团是·O_(2)^(-)和h^(+),Cr(Ⅵ)的去除得益于e-的作用。通过能带结构计算提出了1D g-C_(3)N_(5)光催化还原Cr(Ⅵ)和去除MB的光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Br诱导 1D g-C_(3)N_(5) 光催化 Cr() 亚甲基蓝
下载PDF
N,N-二(1-甲基-庚基)乙酰胺萃取U(Ⅵ)和Th(Ⅳ)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金永东 伍维蓉 陈文浚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7,22,共6页
以N ,N 二 (1 甲基 庚基 )乙酰胺 (DMHAA)为萃取剂 ,煤油作稀释剂 ,研究了水相硝酸浓度、盐析剂浓度、萃取剂浓度对U(Ⅵ )和Th(Ⅳ )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并对其萃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DMHAA可以有效地从硝酸溶液中萃取UO... 以N ,N 二 (1 甲基 庚基 )乙酰胺 (DMHAA)为萃取剂 ,煤油作稀释剂 ,研究了水相硝酸浓度、盐析剂浓度、萃取剂浓度对U(Ⅵ )和Th(Ⅳ )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并对其萃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DMHAA可以有效地从硝酸溶液中萃取UO2 +2 和Th(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1-甲基-庚基)乙酰胺 萃取 铀() 二(Ⅳ) 萃取剂 核燃料后处理 分离
下载PDF
Ch-1菌还原碱性介质中Cr(Ⅵ)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
9
作者 柴立元 王云燕 +1 位作者 赵堃 舒余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4-1099,共6页
通过研究Ch-1菌还原碱性介质中Cr(Ⅵ)过程Cr(Ⅵ)浓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初始pH值和细菌接种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建立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动力学方程,计算相应的反应表观活化能,得到了按细菌接种量划分的Ch-1菌还原Cr(Ⅵ)的反应控制区域图。研... 通过研究Ch-1菌还原碱性介质中Cr(Ⅵ)过程Cr(Ⅵ)浓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初始pH值和细菌接种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建立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动力学方程,计算相应的反应表观活化能,得到了按细菌接种量划分的Ch-1菌还原Cr(Ⅵ)的反应控制区域图。研究结果表明:当初始pH值为8~10时,Ch-1菌还原Cr(Ⅵ)的反应速率基本相同,当pH<8和pH>10时,反应速率逐渐减小。Ch-1菌还原Cr(Ⅵ)的反应为零级反应,但细菌接种量减少,反应速率减小,反应表观活化能增大。细菌接种量分别为50%,30%,20%,10%和5%时对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57.521 1,51.630 6,45.976 4,24.002 5和7.326 5,表观活化能分别为6.89,14.75,19.24,33.54和72.52 kJ/mol;Cr(Ⅵ)的细菌还原反应随着细菌接种量的增加逐渐由内扩散控制区转入混合控制区,当细菌接种量减少至近9%时,转入化学反应控制区,并由此确定了Ch-1菌还原Cr(Ⅵ)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30℃,pH值10,细菌接种量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1 Cr()还原 反应动力学 表观活化能
下载PDF
外控电势对Ch-1菌株生长及Cr(Ⅵ)还原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荣 柴立元 王云燕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16-1121,共6页
为进一步优化Ch-1菌株对碱性含铬废水的处理及铬渣的解毒效果,以细菌总数和6价铬的还原率为指标,详细考察了外控电位对Ch-1菌株生长及Cr(Ⅵ)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极材料对细菌生长及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不锈钢电极和铂电极体系对细菌... 为进一步优化Ch-1菌株对碱性含铬废水的处理及铬渣的解毒效果,以细菌总数和6价铬的还原率为指标,详细考察了外控电位对Ch-1菌株生长及Cr(Ⅵ)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极材料对细菌生长及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不锈钢电极和铂电极体系对细菌生长及活性的影响基本相同,而采用石墨电极细菌的培养效果欠佳.静态培养和动态培养Ch-1菌株时,Cr(Ⅵ)的最终还原率与初始Cr(Ⅵ)浓度无关,24h时Cr(Ⅵ)的还原率均达到了100%;但就还原过程而言,动态培养对Cr(Ⅵ)的还原速率明显优于静态培养,外控电势能够增强或抑制Ch-1菌株的生长及活性,0^-900mV的负电位可以促进细菌的生长,而400mV以上的正电势对Ch-1菌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在-800^+200mV的电势范围内,Ch-1菌株还原6价铬的能力得到增强,在此范围外其还原能力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控电势 Ch-1菌株 生长 活性 Cr()还原
下载PDF
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乏燃料溶解液及1AF料液中Pu(Ⅵ)的含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定明 张永申 +2 位作者 刘联伟 张丽华 李辉波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9-516,I0004,共9页
钚是乏燃料后处理过程最重要的产品。乏燃料溶解液和1AF料液中Pu(Ⅵ)的含量影响钚的收率,因而需要准确测量。采用吸收光谱法研究建立了1AF料液中Pu(Ⅵ)的分析方法,方法检测下限为5.8 mg/L,两次重加回收率分别为103%和96%,采用燃耗为45 0... 钚是乏燃料后处理过程最重要的产品。乏燃料溶解液和1AF料液中Pu(Ⅵ)的含量影响钚的收率,因而需要准确测量。采用吸收光谱法研究建立了1AF料液中Pu(Ⅵ)的分析方法,方法检测下限为5.8 mg/L,两次重加回收率分别为103%和96%,采用燃耗为45 000 MWd/t(以U计)的乏燃料溶解液和1AF料液进行了总钚含量测量方法的验证,测量结果与混合K边密度计-X射线荧光法测量结果吻合,相对偏差不大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 吸收光谱 1AF料液 定量分析
下载PDF
2-(2-喹啉偶氮)-4-甲基-1,3-二羟基苯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铀(Ⅵ)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艳 李德良 +2 位作者 台希 胡秋芬 杨光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43-745,共3页
研究了2-(2-喹啉偶氮)-4-甲拳1,3-二羟基苯(QAMDHB)与铀的显色反应。在pH7.8三乙醇胺-盐酸缓冲介质中,Triton X-100和氟离子存在下,QAMDHB与铀(Ⅵ)、氟离子反应生成l:1:l紫色三元稳定络合物,络合物的λmax=562nm,ε=8.0&... 研究了2-(2-喹啉偶氮)-4-甲拳1,3-二羟基苯(QAMDHB)与铀的显色反应。在pH7.8三乙醇胺-盐酸缓冲介质中,Triton X-100和氟离子存在下,QAMDHB与铀(Ⅵ)、氟离子反应生成l:1:l紫色三元稳定络合物,络合物的λmax=562nm,ε=8.0×10^4L·mol^-1·cm,铀含量在0~20μg/10mL内符合比耳定律。环境水样中的铀用TBP萃淋树脂固相萃取柱分离和富集后测定,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8%~2.4%之间,标准回收率在97%~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2-(2-喹啉偶氮)-4-甲叁1 3-二羟基苯 固相萃取
下载PDF
微丝相关蛋白HSPC300/hHBRK1与肌球蛋白Ⅵ相互作用的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祝敏 虞红珍 +3 位作者 王豫 汪思应 徐勤枝 周平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51,共6页
为鉴定微丝相关蛋白HSPC300/hHBRK1在肝脏组织的功能,采用GSTpull-down结合质谱技术,检测该蛋白在肝脏中的结合蛋白,结果提示,肌球蛋白Ⅵ与HSPC300/hHBRK1共沉降,Western印迹杂交证实了质谱的结果.构建HSPC300/hHBRK1原核表达载体,诱导... 为鉴定微丝相关蛋白HSPC300/hHBRK1在肝脏组织的功能,采用GSTpull-down结合质谱技术,检测该蛋白在肝脏中的结合蛋白,结果提示,肌球蛋白Ⅵ与HSPC300/hHBRK1共沉降,Western印迹杂交证实了质谱的结果.构建HSPC300/hHBRK1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并获得了His-hHBRK1融合蛋白.利用免疫共沉淀证实hHBRK1与肌球蛋白Ⅵ存在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检测显示hHBRK1与肌球蛋白Ⅵ在肺癌95D细胞的胞浆共定位,提示其相互作用可能是直接结合.肌球蛋白Ⅵ参与细胞迁移、高尔基分泌泡的运输和维持高尔基体稳定性等作用.hHBRK1与肌球蛋白Ⅵ相互作用,为微丝相关蛋白HSPC300/hHBRK1参与细胞迁移和胞内物质运输提供了进一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K1/HSPC300 微丝 肌球蛋白 蛋白质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川续断皂苷Ⅵ对3T3-L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小宇 祝爱珍 +2 位作者 刘成成 朱锦灿 刘革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研究川续断皂苷Ⅵ(asperosaponinⅥ,ASAⅥ)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及成脂分化影响,以进一步了解其药理作用。方法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靶细胞,通过噻唑蓝(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川续断皂苷Ⅵ对3T3-L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不同浓度(0... 目的研究川续断皂苷Ⅵ(asperosaponinⅥ,ASAⅥ)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及成脂分化影响,以进一步了解其药理作用。方法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靶细胞,通过噻唑蓝(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川续断皂苷Ⅵ对3T3-L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不同浓度(0、10、25、50μmol·L-1)川续断皂苷Ⅵ干预3T3-L1细胞的成脂诱导分化,油红O染色检测3T3-L1细胞分化程度;试剂盒测定各组培养液中葡萄糖及游离脂肪酸含量;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α,C/EBPα)mRNA表达水平。结果 MTT法测定表明不同浓度川续断皂苷Ⅵ对3T3-L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不同,其中10μmol·L-1浓度组作用24 h后促增殖作用最明显,随着川续断皂苷Ⅵ浓度增加,促增殖效应降低;川续断皂苷Ⅵ能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3T3-L1细胞成脂,减少细胞内脂滴聚集,抑制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减少游离脂肪酸形成,下调成脂过程中PPARγ和C/EBPαmRNA表达。结论川续断皂苷Ⅵ具有促进3T3-L1细胞增殖作用,并通过下调PPARγ和C/EBPα基因抑制3T3-L1细胞成脂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续断皂苷 3T3-L1前脂肪细胞 成脂分化 细胞增殖 间充质干细胞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
下载PDF
新荧光试剂1-(3-甲氧基水杨醛缩氨基)-8-羟基-3,6-萘二磺酸钠荧光熄灭法测定痕量铬(Ⅵ)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伯兴 唐咏 +1 位作者 柏竹平 方禹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4期56-59,共4页
本文用荧光熄灭法研究了1-(3-甲氧基水杨醛缩氨基)8-羟基-3,6-萘二磺酸钠(MSHND)-Cr(Ⅵ)体系的测定方法及条件。在pH=4.0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体系中,检测限为0.7ng/10mL,线性范围为3.... 本文用荧光熄灭法研究了1-(3-甲氧基水杨醛缩氨基)8-羟基-3,6-萘二磺酸钠(MSHND)-Cr(Ⅵ)体系的测定方法及条件。在pH=4.0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体系中,检测限为0.7ng/10mL,线性范围为3.0~20.0ng/10mL。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单快速,用于测定地表水中痕量Cr(Ⅵ),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HND 荧光熄灭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南红药胶囊中的三七皂苷R_1、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Ⅱ和重楼皂苷Ⅰ的含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铭 袁杰 张新艳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2257-2261,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云南红药胶囊中三七皂苷R_1、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Ⅱ和重楼皂苷Ⅰ的含量,为云南红药胶囊质量的全面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采用Diamonsil C_(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云南红药胶囊中三七皂苷R_1、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Ⅱ和重楼皂苷Ⅰ的含量,为云南红药胶囊质量的全面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采用Diamonsil C_(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2 min,18.0%A;12~19 min,18.0%A→25.0%A;19~27 min,25.0%A→45.0%A;27~34 min,45.0%A→55.0%A;34~40 min,55.0%A→18.0%A),检测波长为203 nm。流速0.9 m L·min^(-1),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三七皂苷R_1、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Ⅱ和重楼皂苷Ⅰ5个成分分别在7.32~146.40、4.70~94.00、3.85~77.00、6.97~139.40、11.09~221.80 mg·L^(-1)内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7.12%~99.86%,RSD≤1.37%(n=6)。结论该研究建立的HPLC法同时测定云南红药胶囊中的5个成分,样品处理方法简便,方法专属性强,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为云南红药胶囊质量的全面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药胶囊 三七皂苷R1 重楼皂苷Ⅶ 重楼皂苷 重楼皂苷Ⅱ 重楼皂苷Ⅰ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Collagen-Ⅵ-alpha-1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刘峰 俞梦春 高亚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探讨Collagen-Ⅵ-alpha-1(COL6A1)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和22例正常脑组织中COL6A1的表达,并对其表达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结果COL6A1在胶质母细胞... 目的探讨Collagen-Ⅵ-alpha-1(COL6A1)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和22例正常脑组织中COL6A1的表达,并对其表达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结果COL6A1在胶质母细胞瘤中阳性表达率为88.57%(31/35),而在正常脑组织中仅为9.09%(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L6A1的表达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KPS评分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不同体积的肿瘤及是否完整切除患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L6A1阳性表达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短于阴性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 COL6A1可能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胶质母细胞瘤诊断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gen--alpha-1 胶质母细胞瘤 生存期
下载PDF
2,2'-联吡啶催化Cr(Ⅵ)氧化1,3-丁二醇的动力学
18
作者 单金缓 张记英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1,共6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2,2'-联吡啶催化Cr(Ⅵ)氧化1,3-丁二醇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Cr(Ⅵ)是准一级,对1,3-丁二醇是一级.在保持准一级的反应条件([1,3-丁二醇]0[Cr(Ⅵ)]0)下,该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H+]和[bipy]的增加...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2,2'-联吡啶催化Cr(Ⅵ)氧化1,3-丁二醇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Cr(Ⅵ)是准一级,对1,3-丁二醇是一级.在保持准一级的反应条件([1,3-丁二醇]0[Cr(Ⅵ)]0)下,该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H+]和[bipy]的增加而增加,增大反应体系的离子强度,速率常数略有增大.提出了该实验的反应机理:Cr(Ⅵ)和2,2'-联吡啶先形成活化络合物,活化络合物又和一分子的1,3-丁二醇反应,该反应和Cr(Ⅵ)直接氧化1,3-丁二醇的反应构成速控步,随后经过几步快速反应生成产物.依此机理能较好地解释实验现象,并且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催化常数和热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联吡啶 1 3-丁二醇 催化作用 Cr() 动力学 还原反应
下载PDF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CE129 Ⅵ型分泌系统主要亚单位基因hcp1、hcp2缺失株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雪燕 张琪 +5 位作者 田延 王亨 张伟 石宝兰 张建军 朱国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1-385,共5页
为获得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CE129 Ⅵ型的hcp1、hcp2基因缺失株,本研究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对APEC野生株CE129的Ⅵ型分泌系统(T6SS)hcp1和hcp2基因进行敲除,获得hcp1、hcp2基因单缺失株CE129△hcp1、CE129△hcp2和双缺失株CE129△hcp1... 为获得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CE129 Ⅵ型的hcp1、hcp2基因缺失株,本研究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对APEC野生株CE129的Ⅵ型分泌系统(T6SS)hcp1和hcp2基因进行敲除,获得hcp1、hcp2基因单缺失株CE129△hcp1、CE129△hcp2和双缺失株CE129△hcp1△hcp2。将hcp1、hcp2基因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pBR322和pACYC184中,构建相应的基因回补株CE129△hcp1/phcp1、CE129△hcp2/phcp2和CE129△hcp1△hcp22/phcp1phcp2。通过PCR特异性检测和基因测序显示,上述突变株与回补株均成功构建,且均能够稳定遗传。上述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的成功构建,有助于深入了解APEC CE129菌株T6SS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APEC的致病机理及其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同源重组系统 型分泌系统 hcp1 hcp2
下载PDF
高炉渣制备Ca-Mg-A1类水滑石吸附水中Cr(Ⅵ) 被引量:5
20
作者 陶茂林 何志兰 +1 位作者 杨敬一 徐心茹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70,75,共6页
以高炉渣为原料,通过酸浸取-除铁-共沉淀工艺制备了类水滑石介孔材料Ca-Mg-A1/LDH,并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对水中Cr(Ⅵ)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Ca-Mg-A1/LDH具有良好的结晶度,比表面积达87.98 m2/g。在30℃、初始Cr(Ⅵ)的质量浓度为20 m... 以高炉渣为原料,通过酸浸取-除铁-共沉淀工艺制备了类水滑石介孔材料Ca-Mg-A1/LDH,并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对水中Cr(Ⅵ)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Ca-Mg-A1/LDH具有良好的结晶度,比表面积达87.98 m2/g。在30℃、初始Cr(Ⅵ)的质量浓度为20 mg/L、初始pH为2、吸附剂用量1 g/L的静态吸附条件下,Ca-Mg-A1/LDH对Cr(Ⅵ)吸附量为19.0 mg/g,Cr(Ⅵ)去除率为95.0%。Ca-Mg-A1/LDH对Cr(Ⅵ)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2级动力学方程,属于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Ca-Mg-A1/LDH对模拟工业废水中Ni(Ⅱ)、Cu(Ⅱ)、Cr(Ⅵ)的吸附容量分别可达14.0、19.2、23.0mg/g,且吸附过程同时符合Thomos模型和Yoon-Nelson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Ca-Mg-A1类水滑石介孔材料 吸附 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