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覃斐章 简洁 +1 位作者 黄建春 黄仁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3-545,共3页
目的观察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YLS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媒组,阳性药地尔硫卓组,YLSC低剂量组(2.50 mg/kg)、YLSC高剂量组(5.00 mg/kg)。缺血30 min... 目的观察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YLS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媒组,阳性药地尔硫卓组,YLSC低剂量组(2.50 mg/kg)、YLSC高剂量组(5.00 mg/kg)。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复制大鼠I/R模型。观察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LVEDP和±dp/dtmax的变化,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Na+-K+-ATP酶(Na+-K+-ATPase)、Ca2+-ATP酶(Ca2+-ATPase)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YLSC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HR、MAP和±dp/dtmax,升高LVEDP(P<0.05或P<0.01);YLSC还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MDA的释放,增加SOD、Na+-K+-ATPase和Ca2+-ATPase的活性(P<0.05或P<0.01)。结论 YLSC能改善I/R大鼠的心功能,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保护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 心肌缺血再灌注 血流动力学 抗氧化 ATP酶
下载PDF
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的分离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5
2
作者 简洁 黄仁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920-8921,8993,共3页
[目的]研究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的分离方法及晶体结构。[方法]利用液液萃取、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目标物的分离,并通过IR、NMR、ESI-MS、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鉴定晶体结构。[结果]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 [目的]研究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的分离方法及晶体结构。[方法]利用液液萃取、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目标物的分离,并通过IR、NMR、ESI-MS、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鉴定晶体结构。[结果]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主要参数:a=10.881 3(16)nm,b=9.795 4(14)nm,c=13.347 3(19)nm,V=1 382.2(3)nm3,Z=4,Dc=1.414mg/m3,F(000)=616,μ=0.100/mm。[结论]从玉郎伞[Millettia Pulchra Kurz var.Laxior(Dunn)Z.Wei]的60%(体积分数)乙醇水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并鉴定了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 分离 晶体结构
下载PDF
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对垂体后叶素致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覃斐章 简洁 +1 位作者 焦杨 黄仁彬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5-148,共4页
目的:观察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YLSC)对垂体后叶素(Pit)致心肌缺血大鼠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溶媒组,阳性药对照组,YLSC低、中、高剂量组(1.25,2.50,5.00 mg.kg-1)。各组... 目的:观察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YLSC)对垂体后叶素(Pit)致心肌缺血大鼠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溶媒组,阳性药对照组,YLSC低、中、高剂量组(1.25,2.50,5.00 mg.kg-1)。各组尾静脉给予相应药物后,观察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大鼠Ⅱ导联心电图的变化,伊文思蓝和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双重染色确定心肌缺血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生化标志物MB型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cTnI)和肌红蛋白(MyoG)的含量。结果:YLSC能剂量依赖性的减少大鼠15 s,30 s,1 min,5 min的ST段抬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同时能剂量依赖性的缩小模型组心肌缺血面积(P<0.05或P<0.01),减少心肌标志物CK-MB,cTnI,MyoG的漏出(P<0.05或P<0.01),改善心肌水肿、出血和炎细胞渗出的状况。结论:YLSC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大鼠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 心肌缺血 垂体后叶素
原文传递
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对大鼠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覃斐章 简洁 +2 位作者 林兴 梁杏梅 黄仁彬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42-245,共4页
目的:研究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YLSC)对体内外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含0.5%DMSO的生理盐水),YLSC低、中、高剂量组(2.5,5,10 mg.kg-1),阳性药阿司匹林组(10 mg.kg-1)。尾静脉... 目的:研究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YLSC)对体内外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含0.5%DMSO的生理盐水),YLSC低、中、高剂量组(2.5,5,10 mg.kg-1),阳性药阿司匹林组(10 mg.kg-1)。尾静脉注射相应药物1周后,腹主动脉采血,分别加入二磷酸腺苷(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血小板聚集,测定大鼠体内外血小板聚集率;同时观察YLSC对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YLSC能显著抑制ADP和胶原诱导的大鼠体内、外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0.05或P<0.01),最大抑制率分别为38.4%,42.5%,对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抑制作用;YLSC能显著延长大鼠血浆TT,APTT(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对PT无显著影响。结论:YLSC具有对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YLSC 血小板聚集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原文传递
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对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及L-型钙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映新 黄媛恒 +2 位作者 覃斐章 林兴 黄仁彬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13-217,共5页
目的:研究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YLSC)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内钙超载的拮抗作用及对L型钙电流(ICa-L)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乳鼠进行心肌细胞培养,实验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H2O2组:上机前加入终浓度为0.3 mmol.L-1的H2O2;... 目的:研究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YLSC)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内钙超载的拮抗作用及对L型钙电流(ICa-L)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乳鼠进行心肌细胞培养,实验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H2O2组:上机前加入终浓度为0.3 mmol.L-1的H2O2;③预先给予低、中、高不同终浓度YLSC药物处理组:分别给予100,200,400μmol.L-1YLSC的无血清培养基,孵育24 h,上机前加入终浓度为0.3 mmol.L-1H2O2,以Fluo-3/AM荧光指示剂负载,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分别于加入H2O2后15 min内检测细胞内[Ca2+]i的变化;分离昆明种小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YLSC对ICa-L的影响。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诱导的模型组细胞内[Ca2+]i增加60.43%±7.75%,而高、中、低YLSC预处理组[Ca2+]i分别增加38.39%±13.87%,14.49%±2.94%,-28.1%±1.52%,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②YLSC可使心室肌细胞ICa-L的电流-电压(I-V)关系曲线上移,能改变ICa-L的激活和失活特征,使ICa-L的激活曲线和稳态失活曲线左移。结论:YLSC对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有较好的阻断作用,能显著减轻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内[Ca2+]i超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 激光扫描共聚焦 细胞内钙浓度 全细胞膜片钳 L型钙电流
原文传递
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抑制流感病毒诱导A549细胞炎症反应和铁死亡的作用及机制
6
作者 任智先 周倍贤 +3 位作者 王林鑫 李菁 张荣平 潘锡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0-1078,共9页
目的 研究四方蒿中提取出的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HDF)对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使用H1N1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制作流感病毒感染模型,检测5-HDF的细胞毒性及其对感染病毒后的炎症和铁死亡相关指标及... 目的 研究四方蒿中提取出的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HDF)对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使用H1N1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制作流感病毒感染模型,检测5-HDF的细胞毒性及其对感染病毒后的炎症和铁死亡相关指标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采用乙醇回流提取和硅胶色谱法从四方蒿中提取分离获得5-HDF,并采用NMR和MS鉴定其结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5-HDF对A549细胞的毒性;H1N1流感病毒以0.1的感染复数感染A549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HDF对感染H1N1流感病毒后A549细胞中TRAIL和IL-8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phospho-p38 MAPK(Thr180/Tyr182)、phospho-NF-κB p65(Ser536)、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SLC7A11、GPX4等炎症、细胞凋亡和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水平。通过鼻腔接种50μL半数致死量(LD50)的H1N1流感病毒液复制小鼠H1N1流感病毒感染模型,以体质量变化率、肺解剖结果、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为指标,考察5-HDF(30 mg/kg、60 mg/kg)体内抗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结果 MTT结果显示5-HDF在0~200μg/mL对A549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P>0.05)。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5-HDF能抑制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中phospho-NF-κB p65和phospho-p38 MAPK的活化,降低促炎因子IL-8的表达,且5-HDF能上调SLC7A11和GPX4等抗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水平,并抑制凋亡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及凋亡因子TRAIL的表达(P<0.05)。5-HDF灌胃给药7 d,可提高H1N1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小鼠体质量降低,降低因感染H1N1流感病毒而异常升高的肺指数,并减轻其肺组织病变程度(P<0.05)。结论 本研究推测5-HDF具有一定的抗小鼠H1N1流感病毒感染作用,可能通过增加SLC7A11和GPX4的表达并抑制phospho-NF-κB p65和phospho-p38 MAPK的活化,降低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的表达,来减弱流感病毒H1N1感染A549细胞所引起的铁死亡、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蒿 5-羟基-6 7-甲氧基 铁死亡 抗炎 流感病毒
下载PDF
4′,5-二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黄酮通过Bclaf1诱导肝癌细胞线粒体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7
作者 孙曼卿 付景皓 +2 位作者 程颢颐 陈佳欣 张学武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6-1082,共7页
目的探讨4′,5-二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黄酮(4′,5-dihydroxy-7-piperazine methoxy-8-methoxy flavone,DMF)通过Bclaf1诱导肝癌细胞线粒体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DMF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FITC双染流... 目的探讨4′,5-二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黄酮(4′,5-dihydroxy-7-piperazine methoxy-8-methoxy flavone,DMF)通过Bclaf1诱导肝癌细胞线粒体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DMF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FITC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DMF作用后人肝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JC-1荧光探针探究DMF对肝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免疫荧光检测DMF对人肝癌细胞中Bclaf1表达情况和定位;CRISPR-Cas9技术敲除Bclaf1基因;Western blot检测DMF作用后人肝癌细胞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Bclaf1表达情况。结果DMF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DMF作用后肝癌细胞凋亡率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比值降低,Cleaved caspase 3、Cyt-c表达量增多。Bclaf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在细胞质中有少量分布;DMF作用后Bclaf1的表达量降低,将Bclaf1敲除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MF+sgRNA组线粒体凋亡现象明显,Bcl-2/Bax比值更低。结论DMF抑制Bclaf1的表达,诱导肝癌细胞线粒体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5-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 肝癌 线粒体凋亡 Bcl-2相关转录因子1
原文传递
中药臭灵丹中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对人鼻咽癌CNE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曹长姝 沈伟哉 +2 位作者 李药兰 王辉 高明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4-261,共8页
中药臭灵丹中黄酮类化合物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3,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e,HTMF)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增殖作用,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为探讨HTMF对人鼻咽癌CNE细胞凋亡的影响,用MTT法检测HTMF对CN... 中药臭灵丹中黄酮类化合物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3,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e,HTMF)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增殖作用,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为探讨HTMF对人鼻咽癌CNE细胞凋亡的影响,用MTT法检测HTMF对CNE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倒置显微镜观察HTMF作用于CNE细胞后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准m)值的改变,并用JC-1荧光染料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显示,分离自臭灵丹的HTMF呈浓度、时间双重依赖性显著抑制CNE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化.提示: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对人鼻咽癌CNE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激活Caspase9,进而活化Caspase3诱导CNE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羟基-6 7 3’ 4’-甲氧基(HTMT) CNE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
原文传递
5,7-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勇 李林玺 +2 位作者 赵东保 张卫 刘绣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361-1366,共6页
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研究了5,7-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IS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ISO对B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ISO和BSA形成化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二者的结合常数为7.41&#... 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研究了5,7-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IS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ISO对B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ISO和BSA形成化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二者的结合常数为7.41×1011L/mol,结合位点数为1.98.ISO与BSA作用的活性部位为其分子内的7-OH和5-OH,且7-OH活性强于5-OH,并且随着ISO浓度增大,BSA的构象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下载PDF
5-甲基-7-甲氧基异黄酮绿色合成工艺研究
10
作者 吴可军 张鑫 +2 位作者 岑坚 唐伟 钱洪胜 《化工时刊》 CAS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以3,5-二羟基甲苯为原料,经Hoesch反应得到2,4-二羟基-6-甲基脱氧安息香,再经环合反应得到5-甲基-7-羟基异黄酮,使用绿色合成试剂碳酸二甲酯经甲氧基化反应得到5-甲基-7-甲氧基异黄酮,并获得最佳工艺条件,最优条件下三步反应总收率达47... 以3,5-二羟基甲苯为原料,经Hoesch反应得到2,4-二羟基-6-甲基脱氧安息香,再经环合反应得到5-甲基-7-羟基异黄酮,使用绿色合成试剂碳酸二甲酯经甲氧基化反应得到5-甲基-7-甲氧基异黄酮,并获得最佳工艺条件,最优条件下三步反应总收率达4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基-7-羟基异黄 5-甲基-7-甲氧基异黄 合成
下载PDF
13-甲氧基-6-羟基钩勿烷-5,8,11,13-四烯-7-酮的首次全合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成路 邱叶红 +1 位作者 马英格 潘鑫复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33-936,共4页
以α 环柠檬醛 ( 2 )为A环合成子 ,以间甲氧基苄基氯 ( 3 )为C环合成子 ,经缩合及分子内环化反应得关键中间体 6.经1HNMR测试发现化合物 6为全顺式结构 .化合物 6经氧化得双羰基化合物 7.将 7用t BuOK/t BuOH处理后得到烯醇式结构的化合... 以α 环柠檬醛 ( 2 )为A环合成子 ,以间甲氧基苄基氯 ( 3 )为C环合成子 ,经缩合及分子内环化反应得关键中间体 6.经1HNMR测试发现化合物 6为全顺式结构 .化合物 6经氧化得双羰基化合物 7.将 7用t BuOK/t BuOH处理后得到烯醇式结构的化合物 8.最后将异丙基通过Fridel Crafts反应一步引入得到目标产物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甲氧基-6-羟基钩勿烷-5 8 11 13-四烯-7- 全合成 三环二萜 构效关系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利用模式动物线虫进行木榄提取物3’,4’,5’-三羟基-7-羟基-5-甲氧基黄酮生物活性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亚欧 叶波平 王大勇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0-26,共7页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体内具有的特殊天然活性成分的生物活性。方法研究从红树植物木榄中提取到的一种生物活性成分-3’,4’,5’-三羟基-7-羟基-5-甲氧基黄酮(3’,4’,5-’trihydroxy-7-hydroxy-5-methoxy flavone),并通过引入模式生物线虫...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体内具有的特殊天然活性成分的生物活性。方法研究从红树植物木榄中提取到的一种生物活性成分-3’,4’,5’-三羟基-7-羟基-5-甲氧基黄酮(3’,4’,5-’trihydroxy-7-hydroxy-5-methoxy flavone),并通过引入模式生物线虫研究体系对其生物活性进行分析,评测此种提取物对于线虫寿命、生长发育、生殖速度及数量、运动行为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该黄酮类物质明显缩短线虫寿命,可能部分是通过该提取物对于细胞凋亡进程的促进而介导的。此外,高剂量的提取物能够显著影响线虫的生殖与运动行为,但未发现该类物质的致畸作用。结论在未来开发该种提取物作为可能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时,必须注意到这种潜在的临床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5’-羟基-7-羟基-5-甲氧基 红树提取物 线虫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异黄酮衍生物的合成——Ⅲ.7,8-二甲氧基-3′-N,N-二乙胺基甲基-4′-羟基和2-甲基-7-甲氧基-3′-N,N-二乙胺基甲基-4′-羟基异黄酮的合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德有 高志军 纪庆娥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9-13,共5页
合成了异黄酮衍生物1528和1519.1528的合成是由1,2,3-三羟基苯经Hoesch反应,制得2,3,4-三羟基-4′-硝基脱氧安息香。参照合成1441方法,合成了7,8-二甲氧基-3′-N,N-二乙胺基甲基-4′-羟基异黄酮(I).1519的合成是由2,4-二羟基-4′-硝基... 合成了异黄酮衍生物1528和1519.1528的合成是由1,2,3-三羟基苯经Hoesch反应,制得2,3,4-三羟基-4′-硝基脱氧安息香。参照合成1441方法,合成了7,8-二甲氧基-3′-N,N-二乙胺基甲基-4′-羟基异黄酮(I).1519的合成是由2,4-二羟基-4′-硝基脱氧安息香与醋酸钠在醋酐中缩合,再水解制得2-甲基-7-羟基-4′-硝基异黄酮,参照合成1441方法合成了2-甲基-7-甲氧基-3′-N,N-二乙胺基甲基-4′-羟基异黄酮(Ⅱ)。药理实验证实,它们抗缺氧作用不如1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化合物 耐缺氧作用 7 8-甲氧基-3′-N N-二乙胺基甲基-4′-羟基异黄 2-甲基-7-甲氧基-3′-N N-二乙胺基甲基-4′-羟基异黄
下载PDF
具有杀虫活性1-(3-甲氧基-4-羟基苯基)-7-(4-羟基苯基)-1,6-庚二烯-3,5-二酮天然化合物的首次全合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初升 马小红 刘红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92-296,共5页
以香草醛和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通过汇聚合成的策略,经7步反应首次完成了由姜科植物Etlingera elatior的根茎中分离得到具有杀虫活性天然产物1-(3-甲氧基-4-羟基苯基)-7(4-羟基苯基)-1,6-庚二烯-3,5-二酮的全合成,总收率20.8%,合成的关... 以香草醛和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通过汇聚合成的策略,经7步反应首次完成了由姜科植物Etlingera elatior的根茎中分离得到具有杀虫活性天然产物1-(3-甲氧基-4-羟基苯基)-7(4-羟基苯基)-1,6-庚二烯-3,5-二酮的全合成,总收率20.8%,合成的关健步骤是α,β-不饱和甲基酮区域选择性酰基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 1-(3-甲氧基-4-羟基苯基)-7(4-羟基苯基)-1 6-庚二烯-3 5- 全合成
下载PDF
异黄酮衍生物的合成Ⅱ.7-氯和6-氯-7-甲氧基-3′-(N,N-二乙胺甲基)-4′-羟基异黄酮的合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德有 高志军 纪庆娥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22-26,32,共6页
合成了7-氯和-6-氯-7-甲氧基-3′-(N,N-二乙胺甲基)-4′-羟基异黄酮(1478和1481)。它们的合成是由间-氯苯酚或3-羟基-4-氯苯酚与对-硝基苯乙酰氯反应,制得取代的脱氧安息香。它们与原甲酸乙酯环合得到取代的-4′-硝基异黄酮,再将化合物... 合成了7-氯和-6-氯-7-甲氧基-3′-(N,N-二乙胺甲基)-4′-羟基异黄酮(1478和1481)。它们的合成是由间-氯苯酚或3-羟基-4-氯苯酚与对-硝基苯乙酰氯反应,制得取代的脱氧安息香。它们与原甲酸乙酯环合得到取代的-4′-硝基异黄酮,再将化合物中的硝基用锌粉还原成氨基,再经重氮化和水解,得到取代的-4′-羟基异黄酮。它们经Mannich反应,最后制得7-氯和6-氯-7-甲氧基-3′-(N,N-二乙胺甲基)-4′-羟基异黄酮。它们耐氧作用不如已合成的7-甲氧基-3′-(N,N-二烷胺甲基)-4′-羟基异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化合物 耐缺氧作用 7--3′-(N N-二乙胺甲基)-4′-羟基异黄 6--7-甲氧基-3′-(N N-二乙胺甲基)-4′-羟基异黄
下载PDF
17β-羟基-3-甲氧基雌甾-1,3,5(10),8-四烯-11-酮的14位差向异构体转化条件初探
16
作者 庄军 赵楠 翁玲玲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4-195,共2页
目的 探讨 17β -羟基 - 3-甲氧基雌甾 - 1,3,5 (10 ) ,8-四烯 - 11-酮的 14位差向异构体转化条件。方法 在不同酸性、碱性条件及不同温度下观察对 17β -羟基 - 3-甲氧基雌甾 - 1,3,5 (10 ) -四烯 - 11-酮的互变影响。结果 反应液... 目的 探讨 17β -羟基 - 3-甲氧基雌甾 - 1,3,5 (10 ) ,8-四烯 - 11-酮的 14位差向异构体转化条件。方法 在不同酸性、碱性条件及不同温度下观察对 17β -羟基 - 3-甲氧基雌甾 - 1,3,5 (10 ) -四烯 - 11-酮的互变影响。结果 反应液酸碱性和反应温度与 17β -羟基 - 3-甲氧基雌甾 - 1,3,5 (10 ) ,8-四烯 - 11-酮互变有关。结论 在合成 17β羟基 - 3-甲氧基雌甾 - 1,3,5 (10 ) ,8-四烯 - 11-酮中 ,应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羟基-3-甲氧基雌甾-1 3 5(10) 8-四烯-11- 中间体 雌甾衍生物 差向异构体 构型 转化
下载PDF
天然产物5,7-二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的合成
17
作者 任宛莉 陈东玲 +1 位作者 金叶 李洪启 《化学研究》 CAS 2009年第4期10-13,共4页
以4-羟基苯乙酸和3,5-二甲氧基苯酚为原料,通过一条包括苄基化、酰氯化、酯化、氢化、Fries重排、以及Vilsmeier-Haack反应等6步反应的路线合成了天然产物5,7-二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目标产物的总收率为33%.利用1HNMR、13C NMR及元素... 以4-羟基苯乙酸和3,5-二甲氧基苯酚为原料,通过一条包括苄基化、酰氯化、酯化、氢化、Fries重排、以及Vilsmeier-Haack反应等6步反应的路线合成了天然产物5,7-二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目标产物的总收率为33%.利用1HNMR、13C NMR及元素分析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甲氧基-4′-羟基异黄 4-羟基苯乙酸 3 5-甲氧基苯酚 FRIES重排 Vilsmeier-Haack反应
下载PDF
珍珠梅黄酮衍生物通过Bcl-2相关转录因子1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18
作者 程颢颐 陈佳欣 +2 位作者 白春华 张学武 李晓莞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7,共9页
目的探讨珍珠梅黄酮衍生物4′,5-二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黄酮(4′,5-dihydroxy-7-piperazinemethoxy-8-methoxyflavonoids,DMF)通过Bcl-2相关转录因子1(Bclaf1)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CK8、划痕、Transwell和W... 目的探讨珍珠梅黄酮衍生物4′,5-二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黄酮(4′,5-dihydroxy-7-piperazinemethoxy-8-methoxyflavonoids,DMF)通过Bcl-2相关转录因子1(Bclaf1)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CK8、划痕、Transwell和Western blot检测DMF对人肝癌细胞HepG2、Hep3B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分子对接检测DMF对人肝癌细胞中Bclaf1的作用;敲除人肝癌细胞中Bclaf1后,通过CCK8、划痕、Transwell和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DMF对敲除Bclaf1的人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影响;构建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检测DMF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DMF通过Bclaf1抑制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机制。结果DMF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并抑制侵袭转移相关蛋白MMP2、MMP9表达;Bclaf1在肝癌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DMF与Bclaf1稳定结合,抑制Bclaf1表达。敲除Bclaf1后DMF进一步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体内实验结果显示,DMF抑制肿瘤生长,下调肿瘤组织中Bclaf1、MMP2、MMP9的表达。结论DMF可以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其作用机制与抑制Bclaf1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梅 4′ 5-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 肝细胞癌 侵袭转移 Bcl-2相关转录因子1
原文传递
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促进大鼠成骨细胞成骨性分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明甲 文益民 +2 位作者 吴晓燕 柴晓亮 周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0-734,共5页
目的探讨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MHIF)促进成骨细胞成熟矿化是否与NO/cGMP/sGC信号通路相关。方法检测成骨细胞经不同浓度(0,10^(-4),10^(-5),10^(-6),10^(-7),10^(-8) mol·L^(-1)) MHIF处理后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确定最适药物浓... 目的探讨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MHIF)促进成骨细胞成熟矿化是否与NO/cGMP/sGC信号通路相关。方法检测成骨细胞经不同浓度(0,10^(-4),10^(-5),10^(-6),10^(-7),10^(-8) mol·L^(-1)) MHIF处理后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确定最适药物浓度。使用一氧化合成酶阻断剂N-单甲基-L-精氨酸(L-NMA)处理成骨细胞,观察MHIF对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影响,一氧化氮(NO)和3`-5`-环鸟苷-磷酸(cGMP)的含量;应用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中蛋白可溶性的鸟氨酸环化酶和蛋白激酶G的表达水平。结果经10^(-6 ) mol·L^(-1) MHIF处理后成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的含量升高,预先使用L-NMA处理成骨细胞后,MHIF提高成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的作用受到抑制,MHIF提高一氧化氮合酶(NOS)、NO、cGMP、sGC和PKG表达均受到抑制。结论 MHIF可通过NO/cGMP/sGC信号通路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成熟与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甲氧基-4’-羟基异黄 成骨细胞 骨钙素 N-单甲基-L-精氨酸
下载PDF
(±)-7,8-(2,2-二甲基吡喃)-4′-甲氧基黄烷酮的全合成 被引量:9
20
作者 薛吉军 张应鹏 +1 位作者 陈雪松 李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45,共3页
以 2 ,4-二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 ,经过异戊烯基取代、脱氢闭环、羟醛缩合、催化环化等步骤完成了天然产物 7,8-( 2 ,2 -二甲基吡喃 ) -4′-甲氧基黄烷酮 ( 1 )的首次全合成 ,中间体查尔酮 5也是天然产物 .
关键词 7 8-(2 2-二甲基吡喃)-4′-甲氧基黄烷 3′ 4′-(2 2—二甲基吡哺)-2′-羟基-4-甲氧基查尔 全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