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岩土地震工程领域进展综述
1
作者 马星宇 王兰民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48,共23页
通过参会交流和对口头报告论文的研读,对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岩土地震工程与场地响应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大会大师报告、特邀报告相关进展和分会口头报告相关进展两个方面,涉及专题:强震动记录排序,地震危险性... 通过参会交流和对口头报告论文的研读,对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岩土地震工程与场地响应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大会大师报告、特邀报告相关进展和分会口头报告相关进展两个方面,涉及专题:强震动记录排序,地震危险性评估,区域尺度的地震滑坡评价及应用;隧道与地下基础设施的抗震设计、风险评估与管理;液化场地的地下结构;岩土隔震;面向结构保护和基于抗震超材料的创新地基相互作用概念;浅基础抗震设计中的挑战;面向建筑物和桥梁的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与韧性应用;地震输入、场地效应和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历史发展与对其易损性曲线的影响;抗液化结构;场地响应谱分析的实践、知识和技术的现状与讨论;采用土工合成材料的岩土地震工程;土体非线性对建筑环境的影响-观测与预测等。以期与读者全方位分享本届盛会该领域的主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岩土地震工程 场地响应 液化 土结相互作用 土工合成材料 土体非线性 地震滑坡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下载PDF
从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看钢柱脚节点的近期研究
2
作者 王斌 唐懿 陈鹏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8,共9页
钢柱脚节点是钢框架结构体系中重要的连接部位,其承担着将结构上部荷载传递到基础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抵御水平地震作用所引起的弯矩与剪力。由于柱脚节点性能对上部结构的整体响应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针对钢柱脚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近年... 钢柱脚节点是钢框架结构体系中重要的连接部位,其承担着将结构上部荷载传递到基础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抵御水平地震作用所引起的弯矩与剪力。由于柱脚节点性能对上部结构的整体响应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针对钢柱脚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2024年6月30日至7月5日,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在意大利米兰召开,来自世界82个国家和地区的4250位专家和学者介绍了他们在地震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次大会共组织了161场专题报告,其中与钢柱脚抗震性能相关的研究内容分布在不同的专题中,主要包括传统钢柱脚的优化设计,柱脚连接形式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和抗震韧性提升柱脚等方面内容。对本次大会中所发表的关于钢柱脚抗震性能的研究进行分类,对设计理论、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钢柱脚节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外露式柱脚 埋入式柱脚 抗震韧性提升柱脚
下载PDF
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地震动模型相关研究综述
3
作者 刘名吉 胡进军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
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于2024年6月30日至7月5日在意大利米兰成功举行,本文综述了此交会议关于地震动模型的相关研究。地震动模型是评估地震危险性和进行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工具。文中重点介绍了地震动数据库的更新、非遍历地震动模型... 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于2024年6月30日至7月5日在意大利米兰成功举行,本文综述了此交会议关于地震动模型的相关研究。地震动模型是评估地震危险性和进行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工具。文中重点介绍了地震动数据库的更新、非遍历地震动模型的发展、地震动模型的不确定性,以及竖向地震动模型的重要性。这些研究不仅提高了地震预测的准确性,也为地震工程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地震动模型 新进展 地震动数据库 模型的不确定性 竖向地震
下载PDF
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有关报告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兰民 夏坤 +2 位作者 董林 刘琨 王谦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1-394,共14页
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于2017年1月9—13日在智利圣地亚哥市召开。大会主题为:"快速恢复—地震工程新挑战"。经中国地震局批准,在国际合作司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自己有幸赴智利圣地亚哥市参加了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本... 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于2017年1月9—13日在智利圣地亚哥市召开。大会主题为:"快速恢复—地震工程新挑战"。经中国地震局批准,在国际合作司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自己有幸赴智利圣地亚哥市参加了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本论文对会议概况做了简介,对其中3个大会特邀报告、2场辩论会和12个专题分会报告内容进行了综述,并与读者分享了我个人的体会和思考。论文综述涉及的3个大会特邀报告题目分别为"快速恢复:地震工程的下一个挑战"、"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抗震设计中对快速恢复的探索——智利的实践"和"长持时地震动对土液化灾害的作用";2场辩论会主题分别为"性态设计:是承诺还是陷阱?"和"抗震设防要求规定:概率性与确定性";12个专题分会主题包括:结构倒塌概率的评估,改善发展中国家住房地震安全的非技术战略,近期破坏性地震(包括2015年尼泊尔地震)的现场调查与分析,深基础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面破坏与液化,地震引起的天然斜坡滑坡,岩土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城市层面的地震危害性、危险性与地震风险管理,快速恢复,地震风险经济与保险,城市的未来:今天规划明天的地震风险,管理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工程 世界大会 快速恢复 会议综述
下载PDF
从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看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研究趋势 被引量:72
5
作者 吕西林 全柳萌 蒋欢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共9页
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是指地震后不需修复或者稍加修复就可恢复使用功能的结构,目前已成为地震工程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受到了全球地震工程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2017年1月在智利圣地亚哥召开的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是指地震后不需修复或者稍加修复就可恢复使用功能的结构,目前已成为地震工程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受到了全球地震工程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2017年1月在智利圣地亚哥召开的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的主题为"可恢复功能-土木工程的新挑战"。本文从摇摆及自复位结构、带可更换构件的结构两方面对本次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展示的有关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的国际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按照结构体系的不同,介绍了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桥梁结构中的研究现状。大量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了可恢复功能结构优良的抗震性能。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 研究进展 摇摆结构 自复位结构 可更换构件
下载PDF
从第17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看桥梁抗震研究的近期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红旭 黄勇 郭恩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38,共13页
2021年秋,在日本仙台召开的第17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汇集了世界地震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会议关于桥梁抗震研究的参会文章约有120篇,主要涉及桥梁减隔震装置、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桥墩抗震性能、桥梁地震易损性和桥梁相关试验等方面... 2021年秋,在日本仙台召开的第17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汇集了世界地震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会议关于桥梁抗震研究的参会文章约有120篇,主要涉及桥梁减隔震装置、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桥墩抗震性能、桥梁地震易损性和桥梁相关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内容。文中将第17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中桥梁抗震研究文章进行分类汇总,并与上一届会议文章的规模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介绍了第17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中桥梁抗震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而总结归纳了桥梁抗震研究近期进展,对未来桥梁抗震研究可能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预测和分析。文中的研究,有利于桥梁抗震领域研究学者快速掌握桥梁抗震研究的近期进展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桥梁抗震研究 地震 研究进展 研究综述
下载PDF
第17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岩土地震工程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柴少峰 王兰民 +2 位作者 蒲小武 许世阳 马星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2-1344,共13页
第17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于2021年9月27日至10月2日在日本仙台召开。考虑新冠疫情,此次大会的举办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笔者线上参加了会议。论文简要介绍此次大会的概况,通过分析大会相关交流报告和论文内容,对岩土地震工程研究领... 第17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于2021年9月27日至10月2日在日本仙台召开。考虑新冠疫情,此次大会的举办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笔者线上参加了会议。论文简要介绍此次大会的概况,通过分析大会相关交流报告和论文内容,对岩土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砂土液化灾害、地震作用下斜坡破坏、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面破坏及场地地震安全、地面运动5个分会专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与国内同行分享本次大会在岩土地震工程及其我国有重大需求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岩土地震工程 新进展 斜坡破坏 土结相互作用 地面运动
下载PDF
第11届国际土动力学和地震工程会议及第13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砂土液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38
8
作者 孙锐 袁晓铭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20,共6页
最近国际上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方面召开了两次重大学术会议,即2004年1月在美国Berkeley召开的第11届国际土动力学和地震工程学术会议(11thSDEE)以及和2004年8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13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13thWCEE),对这两次会议... 最近国际上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方面召开了两次重大学术会议,即2004年1月在美国Berkeley召开的第11届国际土动力学和地震工程学术会议(11thSDEE)以及和2004年8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13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13thWCEE),对这两次会议中有关砂土液化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力求反映液化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液化 综述 11国际土动力学和地震工程会议(11^th SDEE) 13世界地震工程会议 (13^th WCEE)
下载PDF
第16届欧洲地震工程大会:岩土地震工程研究进展与动向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兰民 夏坤 +3 位作者 刘琨 王谦 贾鹏 柴少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33-1152,共20页
第16届欧洲地震工程大会于2018年6月18—22日在希腊塞萨洛尼基市召开,笔者全程参加了本次大会。本文简要介绍了大会的概况,通过对大会相关交流报告和论文的分析,重点对地震危险性、工程地震和强地面运动,土动力学,场地效应与小区划研究... 第16届欧洲地震工程大会于2018年6月18—22日在希腊塞萨洛尼基市召开,笔者全程参加了本次大会。本文简要介绍了大会的概况,通过对大会相关交流报告和论文的分析,重点对地震危险性、工程地震和强地面运动,土动力学,场地效应与小区划研究,岩土地震工程等4个主题分会和"欧洲—中国地震工程与风险合作"1个专题分会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欧洲抗震设计规范(Eurocode8)推广应用与修订、韧性城市、新近地震启示、大尺度地震工程试验装备和土-基础-结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动向。可为我国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6 欧洲地震工程大会 岩土地震工程 土动力学 研究进展与动向
下载PDF
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在京召开
10
《矿产勘查》 2008年第11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地震工程 防震减灾工作 减轻地震灾害 交流与合作 中国政府 防震减灾能力 大会 当今世界 地震活动 开幕式
下载PDF
27票一骑绝尘——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申办纪实
11
作者 张丽 《中国会展》 2008年第22期28-31,共4页
2008年10月13日,对于中国的地震工程领域的科学家们来说,是一个令其热血沸腾的日子。这一天,由国际地震工程协会主办、中国地震工程联合委员会承办的以"创新。
关键词 地震工程 大会 科学家 申办 世界 中国台湾 工程力学 承办 协会 绝尘
下载PDF
世界强震动数据中心发展现状与展望
12
作者 解全才 马强 +3 位作者 钱亮 陶冬旺 王江 娄良琼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近年来,全球主要地震多发国家加大了强震动观测台网的建设,布设的数字强震仪和烈度仪等数量显著增加,获取的强震动记录迅速增长。各国或地区建立了不同的强震动数据库、例如美国的NGA数据库、CEMSD数据库、欧洲的ESM数据库、法国IPGP数... 近年来,全球主要地震多发国家加大了强震动观测台网的建设,布设的数字强震仪和烈度仪等数量显著增加,获取的强震动记录迅速增长。各国或地区建立了不同的强震动数据库、例如美国的NGA数据库、CEMSD数据库、欧洲的ESM数据库、法国IPGP数据库、意大利ITACA数据库、日本NIED数据库和新西兰GeoNet数据库等。基于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18WCEE)探索世界地震数据中心专题及相关文献,详细梳理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强震动数据中心的台网建设、数据处理、数据共享及数据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通过与国外强震动数据中心的对比分析,找出我国强震动数据中心发展存在的差距,指出我国未来需要重视的工作和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地震数据中心 强震动数据 数据处理 数据共享
下载PDF
国际译联第18届世界大会将在上海举行
13
作者 乡天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世界大会 18 上海 国际 World FIT 中国结 理事会 录像片 纪念章
下载PDF
高品质纺织 高品质生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鼎力相助第83届世界纺织大会
14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F001-F00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2004年5月23日~27日 第83世界纺织大会 学术交流 技术论坛
下载PDF
中国译协正式启动申办国际译联第18届世界大会的筹备工作
15
《对外大传播》 2005年第4期5-5,共1页
中国译协通过其业务主管部门中国外文局提交的《关于申办2008年国际译联第18届世界大会的请示》已于近日获中央批准。此前.上海市有关方面也已回函同意将上海作为举办国际译联第18届世界大会城市。
关键词 世界大会 18 筹备工作 国际 申办 业务主管部门 2008年 中国外文局 上海市
下载PDF
第五届计算力学世界大会(WCCM-V)简介
16
作者 林家浩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152,共2页
1会议概况 WCCM-V(Fifth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Mechanics,第五届计算力学世界大会)于2002年7月7~12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由维也纳技术大学主办,并由该校校长H.A.Mang教授出任会议的组织委员会主席.这是国际计算力学界... 1会议概况 WCCM-V(Fifth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Mechanics,第五届计算力学世界大会)于2002年7月7~12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由维也纳技术大学主办,并由该校校长H.A.Mang教授出任会议的组织委员会主席.这是国际计算力学界4年一度的盛会,也是该学术界最重要的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计算力学世界大会 WCCM-V 工程模型化 弹性力学 研究方向
下载PDF
第四届世界生物力学大会简介
17
作者 龙勉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0-431,共2页
“第四届世界生物力学大会”(4^(th) World Congress onBiomechanics)于2002年8月3~11日在加拿大卡尔加里(Calgary,Canada)召开。会议主办单位为卡尔加里大学,参会人数约1600人。参加会议的主要国家包括:美、英、德、日、加、意、法、... “第四届世界生物力学大会”(4^(th) World Congress onBiomechanics)于2002年8月3~11日在加拿大卡尔加里(Calgary,Canada)召开。会议主办单位为卡尔加里大学,参会人数约1600人。参加会议的主要国家包括:美、英、德、日、加、意、法、中国和中国香港等50余国家和地区。会议交流的论文篇数约为1680篇(含口头报告及墙展)。中国中科院力学所、中日友好医院、四川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世界生物力学大会 会议内容 心脑血管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生物医学图像
下载PDF
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简介
18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2-232,共1页
关键词 世界数学家大会 空间科学 第36 国际学术会议 简介 SPACE 学术组织 空间研究 双星计划 嫦娥工程
下载PDF
2015年IUGG大会与世界华人地质大会的震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洁浩 顾左文 +3 位作者 王粲 冯丽丽 高金田 王振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3-708,共6页
2015年6月22日-7月2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了第26届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大会。2015年6月14-18日于中国台湾台北召开了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这两次大会展示了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的新进展。在这两次大会上震磁... 2015年6月22日-7月2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了第26届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大会。2015年6月14-18日于中国台湾台北召开了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这两次大会展示了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的新进展。在这两次大会上震磁研究的学术报告表明,震磁研究是地震预测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震磁研究的结果显示,局部地区岩石圈磁异常变化含有震磁前兆信息,是研究预测区域地震活动性的重要依据。今后应当加强地震活动区的震磁观测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6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大会 第八世界华人地质大会 震磁研究 岩石圈磁异常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土壤液化判别研究进展综述
20
作者 耿铭屿 李兆焱 +1 位作者 张升 袁晓铭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9,共11页
土壤液化是一种常见于地震中的次生灾害,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等生产生活都造成过严重破坏。国内外液化判别方法都是源于地震液化灾害现场数据,受到原位测试方法和场地区域性等条件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 土壤液化是一种常见于地震中的次生灾害,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等生产生活都造成过严重破坏。国内外液化判别方法都是源于地震液化灾害现场数据,受到原位测试方法和场地区域性等条件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计算算法的兴起和发展,其在土壤液化研究方面显示出了特有的优势。以土壤液化判别相关研究成果及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部分报告为基础,本文阐述了研究土壤液化判别方法的机器学习算法,分析了相关机器学习算法的基本原理,列举了机器学习算法在土壤液化研究中的应用,展示了机器学习算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具备灵活、稳定和泛化性强等诸多优异性能,提出了当前机器学习算法存在的缺陷,展望了机器学习算法在土壤液化研究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机器学习算法 土壤液化 液化判别 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