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徐家汇观象台记录的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参数计算
1
作者 钟卫星 赵艳红 +3 位作者 唐本勇 张林 教聪聪 叶青 《四川地震》 2023年第3期22-25,共4页
地震学者对1933年叠溪大地震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资料匮乏,学术界至今对该地震的震源位置、震级、发震时间3要素有不同看法。本文利用上海徐家汇观象台1933年四川叠溪大地震三分向记录,通过对叠溪地震事件图纸的重新分析校核,利用IASP9... 地震学者对1933年叠溪大地震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资料匮乏,学术界至今对该地震的震源位置、震级、发震时间3要素有不同看法。本文利用上海徐家汇观象台1933年四川叠溪大地震三分向记录,通过对叠溪地震事件图纸的重新分析校核,利用IASP91全球走时模型对发震时间、震中距和震级3要素重新行计算和反演,得出的定位结果为:发震时刻为1933年8月25日7时50分15秒、震中距为16.25°、震级为M_(S)7.49。该结果和其他研究学者在发震时刻和震中距上偏差较大,发震时刻相差17 s,震中距相差1°左右,两者偏差较大,究其原因是采用的方法不同,前人是基于宏观资料、现场调查以及后续小震反演得到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3M7/12地震 单台定位 徐家汇观象台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1933年叠溪Ms7.5级地震发震构造再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岳桥 李建 +1 位作者 李海龙 李建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7-276,共10页
青藏高原东缘1933年叠溪7.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至今仍然难以琢磨,前人或将其归因于NW向松坪沟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或南北向岷江断裂左旋走滑活动,但地表同震破裂、地震地质、地震等烈度图等调查和研究结果都不支持这种走滑型断层的地震... 青藏高原东缘1933年叠溪7.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至今仍然难以琢磨,前人或将其归因于NW向松坪沟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或南北向岷江断裂左旋走滑活动,但地表同震破裂、地震地质、地震等烈度图等调查和研究结果都不支持这种走滑型断层的地震成因。本文基于叠溪地震区构造地貌和湖相地层断层调查,结合古地震和历史地震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与2013年四川芦山Ms 7.0级地震类似的发震构造模型,即隐伏断坡型逆冲断层发震构造模型,认为在叠溪震区10~15km深部隐伏一条西倾的逆冲断坡,其向东逆冲作用导致了叠溪地区频繁的地震活动。这个发震模型有待深部地球物理测深资料和地表大地测量资料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37.5地震 岷江断裂 逆冲断坡 发震构造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四川较场弧形构造与1933年叠溪地震发震构造的再讨论 被引量:22
3
作者 黄祖智 唐荣昌 刘盛利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较场弧形构造是四川众多弧形构造带之一。本文对该弧形构造的特征及其西翼发育的松平沟断裂的新活动性作了进一步论证 ,确认松平沟断裂属全新世活动断裂。该弧形构造西翼靠弧顶部位 1933年曾发生过叠溪 7 5级地震。前人对该次地震的发... 较场弧形构造是四川众多弧形构造带之一。本文对该弧形构造的特征及其西翼发育的松平沟断裂的新活动性作了进一步论证 ,确认松平沟断裂属全新世活动断裂。该弧形构造西翼靠弧顶部位 1933年曾发生过叠溪 7 5级地震。前人对该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众说纷纭。作者通过近年来在现场的多次考察 ,并对该次地震的等烈度线形态、地表震害展布特征、建筑物沿松平沟断裂的左旋位错、震后地表发育的北西向地震地裂缝等现象的进一步研究认为 ,1933年叠溪 7 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仍为较场弧形构造西翼的松平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1933 较场 弧形构造 地震 松平沟断裂 发震构造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利用精定位小震资料反演1933年叠溪M71/2地震震源断层面参数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峰 张效亮 +2 位作者 贾启超 刘华国 龚飞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5-573,共9页
1933年叠溪发生71/2级强震,关于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存在较大争议,有些学者认为NW向松坪沟断裂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另有学者认为近NS向岷江断裂南段才是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本文根据成丛小震发生在大震断层面附近的原则,利用1990—201... 1933年叠溪发生71/2级强震,关于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存在较大争议,有些学者认为NW向松坪沟断裂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另有学者认为近NS向岷江断裂南段才是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本文根据成丛小震发生在大震断层面附近的原则,利用1990—2014年精定位小震目录,根据万永革等(2008)提出的震源断层面拟合方法,反演了叠溪地震震源断层走向、倾角和位置。断层走向和倾角分别是172.8°和82.9°,倾向偏向西。本文结果更支持岷江断裂南段为叠溪地震发震构造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3地震 岷江断裂 发震构造 断层反演 小震精定位
下载PDF
古城沧桑──访叠溪地震遗迹 被引量:1
5
作者 易文光 曾淑莲 《水利天地》 1995年第4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地震 地震遗迹 小海子 强烈地震 古城 都江堰 1933 洪水 天然地震 乘直升飞机
下载PDF
发震构造呈复杂空间关系下相互影响发震的机理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郭安宁 郭增建 +2 位作者 张津 赵乘程 张炜超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6-202,共7页
对发震构造呈复杂几何关系(发震构造在平面投影呈非平行关系)下彼此发震影响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从发震的"垂震底继"影响关系研究了1933年迭溪地震M7.5和1976年松潘MS7.2地震对后来发生汶川M8地震的龙门山地震构造的孕震能量... 对发震构造呈复杂几何关系(发震构造在平面投影呈非平行关系)下彼此发震影响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从发震的"垂震底继"影响关系研究了1933年迭溪地震M7.5和1976年松潘MS7.2地震对后来发生汶川M8地震的龙门山地震构造的孕震能量叠加的加震作用;同时也指出汶川8级地震对周边断裂的减震作用,计算并指出了其影响减震的距离。研究对CPSHA中对发震构造呈复杂几何关系时,如何确定地震带内各潜在的震源空间分布函数fi,mj提供了大震加减震的判断理论依据。还讨论了汶川地震孕震模式的更复杂性,针对某些用巴颜喀拉块体向东南方向移动挤压龙门山孕震构造,进而解释汶川地震的逆冲性所带来的矛盾的观点,对其孕震的复杂性提出了问题所在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震构造 相互影响 2008汶川地震 1933地震 1976松潘地震 汶川地震孕震模式 巴颜喀拉块体
下载PDF
茂县新磨特大滑坡-碎屑流的发育特征与运移机理 被引量:19
7
作者 曾庆利 魏荣强 +2 位作者 薛鑫宇 周元泽 尹前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3-206,共14页
2017年6月24日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体积近800×10~4m^3的灾难性特大型滑坡-碎屑流灾害。通过现场调查、遥感解译和资料分析,本文对灾害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崩滑危岩体及运移堆积特征,降雨及地震对崩滑的触发作用等进行了研究,探讨... 2017年6月24日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体积近800×10~4m^3的灾难性特大型滑坡-碎屑流灾害。通过现场调查、遥感解译和资料分析,本文对灾害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崩滑危岩体及运移堆积特征,降雨及地震对崩滑的触发作用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碎屑流运动性的主要效应及其致灾机理,并评价了类似灾害的监测预警新方法。研究认为:(1)新磨村位于1933年叠溪MS7.5地震前已经存在的大型老滑坡堆积体上,多次历史强震和历年降雨循环使滑源区砂板岩坡体表层卸荷带失稳剥离,内部岩体完整性和强度进一步损伤劣化,滑源区在2003年之前已经发育了多条宽大裂缝,并存在显著滑前变形前兆,新磨滑坡本质上是一次后地震机制的灾难性高速岩质滑坡-碎屑流。(2)新磨基岩顺层滑坡体积约150×10~4m^3,但有约600×10~4m^3沟道老崩坡积体被刮铲、裹携。滑坡体高位撞击使老堆积体内"土拱效应"快速丧失并获得加速,"刮铲-裹携效应"促进了滑坡-碎屑流的流动性和扩散性,但大规模的裹携也限制了碎屑流运移得更远。这种冲击加载-刮铲裹携的破坏机制与1986年新滩滑坡、2000年易贡滑坡和2004年贵州纳雍左营滑坡等类似。(3)滑坡-碎屑流产生的地震信号分析可再现整个滑坡、冲击、运移、停积等全过程,震前InSAR形变资料分析则揭示了显著的变形前兆,两者结合应是未来这类超视距崩滑-碎屑流灾害早期识别、评价和预警的新方法。(4)鉴于滑后新磨流域仍然存在大量新老裂缝及其切割而成的危险块体,建议立即开展详细的灾害调查、风险评价和监测预警工作,避免类似灾害重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碎屑流 冲击加载效应 裹携效应 InSAR变形监测 崩滑地震信号 同震及震后滑坡 1933年叠溪ms7.5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