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6例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薛冀苏 幸思忠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2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的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126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26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单...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的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126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26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单因素非条件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与合并高血压、总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以及体质量指数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与合并高血压、总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体质量指数相关(P<0.05)。结论合并高血压、总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体质量指数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 LOGISTIC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RP、FIB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瑜 夏伟 +1 位作者 尹江涛 陈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CRP、FIB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相关性。方法:对我院住院的48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及54例冠心病患者的年龄、性别、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 目的:探讨CRP、FIB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相关性。方法:对我院住院的48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及54例冠心病患者的年龄、性别、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统计学差异。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CRP、FIB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过程中,炎症反应及血液高凝状态显著。故血浆CRP及FIB的检测对于临床提示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及判断此类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 炎症反应 高凝状态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原文传递
利拉鲁肽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志刚 《黑龙江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842-844,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内... 目的:观察分析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联用常规治疗措施与利拉鲁肽,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FBG(空腹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CRP(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及IL-6(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91.67%VS 75.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FBG、HbAlc水平在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血清IL-6、TNF-α及CRP水平在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加降低(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以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老年患者的血糖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取得的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大力的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老年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sP-selectin、sE-selectin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5
4
作者 刘艳秋 高美华 +2 位作者 李红林 解长银 章海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45-124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在糖尿病前期、单纯糖尿病期、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时期的水平变化及其促进2型糖尿病发生的机制。方法:32例正常对照组、3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32例单纯糖尿病期患者及3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在糖尿病前期、单纯糖尿病期、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时期的水平变化及其促进2型糖尿病发生的机制。方法:32例正常对照组、3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32例单纯糖尿病期患者及3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s P-选择素、s E-选择素的水平,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血压(BP)、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结果:糖尿病前期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s P-选择素、s E-选择素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s P-选择素、s E-选择素水平与FBG、FINS、TG、Hb A1C、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0.01);s E-选择素与LDL-C呈负相关(P<O.05)。结论:s P-选择素、s E-选择素在糖尿病前期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是逐渐升高的,表明s P-选择素、s E-选择素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s P-选择素、s E-选择素与HOMAIR相关,提示s P-选择素、s E-选择素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 可溶性P-选择素 可溶性E-选择素
下载PDF
DM2并发CHD患者血浆vWF和血清hs-CRP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发达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38-439,共2页
目的:探讨DM2并发冠心病(CHD)患者血浆血管性白血病因子(vWF)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6例DM2并发CHD患者进行了血浆vWF和血清hs-CRP检测,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DM2并发CHD患者血浆... 目的:探讨DM2并发冠心病(CHD)患者血浆血管性白血病因子(vWF)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6例DM2并发CHD患者进行了血浆vWF和血清hs-CRP检测,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DM2并发CHD患者血浆vWF和血清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血浆vWF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928,P<0.01)。结论:DM2并发CHD患者血浆vWF和血清hs-CRP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大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6年第7期112-113,共2页
目的临床治疗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7月于南开区学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就医的糖尿病患者278例,根据是否并发冠心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142例与对照组(糖尿病组)136例。入... 目的临床治疗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7月于南开区学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就医的糖尿病患者278例,根据是否并发冠心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142例与对照组(糖尿病组)136例。入院前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身检查,保证其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择选其中并发冠心病的患者142例,待治疗完成后,回顾对比两组患者与糖尿病及冠心病关联的指标资料,包含血压、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从而获得一些重要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年龄、体重(BMI)、舒张压(DBP)、TC和HbAlc等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BP)、空腹胰岛素(FINS)、HDL-C、LDL-C等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多种,即如发病周期、"三高"问题以及血尿酸等指标,而治疗也从多个方面入手,即如患者通过一些药物加大自身血脂、血压的管控,健康饮食,从而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发病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