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0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JNK-p62/SQSTM1信号通路探讨糖肾煎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晏玲 胡爱民 +1 位作者 张利芳 牛晓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8-1182,共5页
目的 基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62/螯合体(SQSTM1)信号通路探讨糖肾煎对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DN组、糖肾煎低、中、高[生药5、10、20 g/(kg·d)]剂量组(糖肾煎-L、M、H组)、二... 目的 基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62/螯合体(SQSTM1)信号通路探讨糖肾煎对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DN组、糖肾煎低、中、高[生药5、10、20 g/(kg·d)]剂量组(糖肾煎-L、M、H组)、二甲双胍组[100 mg/(kg·d)]。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通过喂养高脂高糖饲料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进行DN模型构建。药物干预结束后,检测大鼠血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负荷后2 h血糖(P2 h B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素-伊红(HE)、六胺银(PASM)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透射电镜(TEM)观察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和足细胞变化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LC)3、p-JNK、JNK、p62/SQSTM1、肾病蛋白(Nephrin)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DN组FBG、P2 h BG、SCr、BUN水平及p62/SQSTM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LC3-Ⅱ、Nephrin蛋白表达和p-JNK/JNK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观察到肾小球缩小、管丛系膜明显扩张,并有基底膜增生增厚等现象;TEM下观察到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细胞排列紊乱、形态改变、足突融合等现象。与DN组比较,糖肾煎-L、M、H组和二甲双胍组FBG、P2 h BG、SCr、BUN水平及p62/SQSTM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LC3-Ⅱ、Nephrin蛋白表达和p-JNK/JNK明显升高(P<0.05);并且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细胞足突融合等情况均获得一定程度减轻。结论 糖肾煎对2型DN大鼠足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JNK-p62/SQSTM1信号通路,提高足细胞自噬,从而起到肾脏保护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肾煎 2型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62/螯合体(SQSTM1)信号通路
下载PDF
益生元在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许海波 陈薇 江罗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益生元在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 目的探讨益生元在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另给予混合型菊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肾功能指标及炎症指标等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胃肠损伤(AG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二次住院率等预后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指标均低于治疗前,ALB、Hb、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CRP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ALB、HbA1c、Hb、CRP、IL-6、TNF-α、SCr、BUN、eGF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B、eGFR均高于对照组,HbA1c、CRP、IL-6、TNF-α、SCr、BU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G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二次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胃肠道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元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紊乱,减少毒素蓄积,延缓肾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益生元 肠道菌群紊乱 炎症指标 肾功能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指标检测及其与eGFR相关性的研究
3
作者 傅丽敏 谢安妮 郭炯浩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G)指标检测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20年07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96例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G)指标检测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20年07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96例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根据观察组患者eGFR情况可将其分为三组,eGFR<60 ml·min-^(1)·1.73 m^(-2)(n=18),90 ml·min-^(1)·1.73 m^(-2)>eGFR≥60 ml·min-^(1)·1.73 m^(-2)(n=32),eGFR≥90 ml·min-^(1)·1.73 m^(-2)(n=46),分别为A、B、C组,另外,以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38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CysC、尿RBP、尿β2-MG水平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诊断价值;Pearson相关性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eGFR与各指标相关性。结果:A组CysC、尿RBP、尿β2-MG明显高于B组,B组各指标明显高于C组,C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尿RBP、尿β2-MG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诊断价值,联合各指标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灵敏度为94.79%,特异度为76.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GFR与CysC、尿RBP、尿β2-MG均存在负相关关系(r=-0.445、-0.481、-0.325、-0.43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ysC、尿RBP、β2-MG是eGF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CysC、尿RBP、尿β2-MG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损伤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且各指标与eGFR存在显著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尿Β2微球蛋白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陆勇良 林秋伟 +3 位作者 韦广 何赣维 汤展 刘成彬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24-127,共4页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 mg qd与...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 mg qd与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 qd降压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200 mg qd与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 qd降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肾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相关因子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Ⅱ、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较好地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减缓患者肾功能衰竭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硝苯地平控释片 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 临床效果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
5
作者 陈君颖 游含宇 叶玉琼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2期52-54,64,共4页
目的 评估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应用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市中医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全部病历资料,按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jection ... 目的 评估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应用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市中医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全部病历资料,按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jection Rate, UACR)予以分组,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40,UACR<20μg/min)、微量蛋白尿组(n=40,UACR在20~200μg/min之间)、大量尿蛋白组(n=40,UACR>200μg/min),每组4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均接受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查,分析效果与临床意义。结果 大量尿蛋白组的D二聚体高于微量蛋白尿组、正常蛋白尿组、对照组,且4组D二聚体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浆D二聚体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水平呈正相关(r=0.253)。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水平越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血浆D二聚体可以作为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进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水平 2型糖尿病肾病 临床意义
下载PDF
HbA1c、LDL-C、HDL-C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李婷婷 张媚琰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4期67-71,共5页
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糖尿病肾病将其分为合并肾病组(n=35)和未合并肾病组(n=85)。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检测两组Hb A1c、LDL-C、HDL-C。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Hb A1c、LDL-C、HDL-C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HbA1c、LDL-C、HDL-C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合并肾病组糖尿病病程长于未合并肾病组,吸烟史占比高于未合并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肾病组HbA1c、LDL-C水平均高于未合并肾病组,HDL-C水平低于未合并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HbA1c、LDL-C、吸烟史、糖尿病病程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HDL-C是保护因素(P<0.05)。HbA1c、LDL-C、HDL-C联合检测的AUC最高。结论:HbA1c、LDL-C、HDL-C联合检测应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联合检测 2型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凝血功能变化及高凝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陈业富 李水娇 陈绮婷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高凝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自化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T2DN患者75例进行研究,依据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将T2DN组患者分为高凝状态组(FIB≥4g/L,31例)和非高...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高凝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自化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T2DN患者75例进行研究,依据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将T2DN组患者分为高凝状态组(FIB≥4g/L,31例)和非高凝状态组(FIB<4g/L,44例),采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DN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液透析时间及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酐(Sc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是T2DN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液透析时间长,D-D、TC、Scr及CRP水平高均是T2DN患者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2DN患者可凝血功能紊乱,且随着肾功能损伤加剧逐渐形成高凝状态,透析时间、D-D、TC、Scr及CRP与高凝状态密切相关,定期监测上述指标对改善或控制T2DN患者凝血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凝血功能 高凝状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联合桂枝茯苓丸、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IV期的蛋白尿的随机对照研究
8
作者 张杰 董翠婷 +4 位作者 刘园园 肖宗清 张成银 常玲玲 吴汉利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829-1835,共7页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桂枝茯苓丸、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IV期患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于2021年9月~2022年9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就诊的诊断为2型糖尿病肾病IV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桂枝茯苓丸、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IV期患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于2021年9月~2022年9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就诊的诊断为2型糖尿病肾病IV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症状评分、实验室指标、疾病疗效等指标变化。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治疗组29例、对照组28例。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eGFR)、糖化血红蛋白(HbA1c)、D-二聚体、尿NGAL、低密度脂蛋白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经治后,尿NGA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 0.05),其余指标与治疗前均无差异(P < 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桂枝茯苓丸、达格列净治疗可减轻DKD IV期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蛋白尿、NGAL、糖化血红蛋白、D-二聚体、低密度脂蛋白,保护肾小管及肾小球、改善机体高凝状态及血糖,延缓肾功能下降,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桂枝茯苓丸 达格列净 2型糖尿病肾病IV 随机对照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NLR、Cys-C、MCP-1的影响
9
作者 胡杨 李利萍 +5 位作者 颜建军 张楠 程木子 张丽莎 张文静 程玲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胱抑素C(CysC)、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一科收治的早期...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胱抑素C(CysC)、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一科收治的早期T2DN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排秩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对照组予以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予以利拉鲁肽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2组疗效、血糖指标、双肾主动脉(MRA)和叶间动脉(IRA)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NLR、Cys-C、MCP-1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尿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清NLR、CysC、MCP-1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7.27%(χ^(2)/P=9.290/0.002)。治疗12周后,2组HbA_(1c)、FPG、2 h P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P=4.222/<0.001、6.064/<0.001、6.648/<0.001);2组IRA、MRA的Vdmin、Vsmax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t/P=3.733/<0.001、6.800/<0.001,2.598/0.011、2.043/0.043);2组IRA、MRA的PI、RI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P=4.194/<0.001、3.933/<0.001,3.265/0.001、6.171/<0.001);2组UAER、NLR、Cys-C、MCP-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P=14.534/<0.001、2.609/0.010、9.795/<0.001、6.618/<0.001);Pearson分析,NLR、Cys-C、MCP-1与UAER均呈正相关(r=0.513、0.764、0.685,P均<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P=0.910/0.340)。结论利拉鲁肽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早期T2DN具有良好疗效,可有效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调节NLR、Cys-C、MCP-1水平,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利拉鲁肽 西格列汀 肾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胱抑素C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下载PDF
血清SFRP-4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病理阶段的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洪海娟 郑峰 +1 位作者 戴静华 臧秀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025-1030,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FRP-4)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KD)患者中不同病理阶段的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140例T2DKD患者为T2DKD组,140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T2DM组,另选... 目的探究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FRP-4)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KD)患者中不同病理阶段的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140例T2DKD患者为T2DKD组,140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T2DM组,另选择同期于该院体检的1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3组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并比较不同肾损伤程度T2DKD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依据预后情况,将140例T2DKD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87)和预后不良组(n=53),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T2DK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RCS)分析T2DKD患者的SFRP-4表达水平与T2DKD患者预后不良的剂量-反应关系。依据独立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随着肾损伤程度的增加,T2DKD患者T2DM病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SFRP-4逐渐增高(P<0.05),白蛋白(Alb)逐渐降低(P<0.05)。FPG、Scr、BUN、尿β2-MG和SFRP-4是T2DK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CS结果显示,SFRP-4与T2DKD患者预后不良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随着SFRP-4表达水平的增高,T2DKD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逐渐升高。利用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结论随着肾损伤程度的增加,T2DKD患者的SFRP-4表达水平逐渐增高。SFRP-4是T2DK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不良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随着SFRP-4表达水平的增高,T2DKD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逐渐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分泌卷曲相关蛋白-4 2型糖尿病肾病 预后
下载PDF
IGF-1在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1
作者 黄丽 潘佳玥(综述) 杨杨(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3-256,共4页
2型糖尿病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代谢性疾病之一,据预测到2040年糖尿病患者将增加到6.42亿,而其中30%~40%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种由7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胰岛素具有同源性,具有类胰岛素作用,又在细胞增... 2型糖尿病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代谢性疾病之一,据预测到2040年糖尿病患者将增加到6.42亿,而其中30%~40%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种由7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胰岛素具有同源性,具有类胰岛素作用,又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机体的代谢、胚胎发育、肿瘤发生和发展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IGF-1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且通过胰岛素相关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紧密联系。环状甘氨酸—脯氨酸(cGP)是IGF-1的代谢产物,参与IGF-1的调节,cGP/IGF-1代表有生物活性的IGF-1。现综述IGF-1在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可能作用,为其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2型糖尿病肾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环状甘氨酸—脯氨酸
下载PDF
残余胆固醇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预测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付群 贺慧甜 +1 位作者 代莹莹 吴文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RC)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2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共755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Spearman...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RC)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2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共755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RC、NLR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之间的相关性,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进行数据筛选、降维,进一步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立发生DN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RC、NLR及两者联合预测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结果Spearman秩相关结果显示,RC、NLR分别与UACR呈正相关(r=0.362、0.301,P<0.05)。LASSO-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收缩压(SBP)、尿素(Urea)、RC、NLR是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RC、NLR及两者联合预测DN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6、0.669、0.752,敏感度分别为0.693、0.649、0.712,特异度分别为0.646、0.667、0.679;两者联合预测DN的AUC分别高于RC、NLR(Z=2.594、5.115,P<0.05)。结论RC、NLR均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风险预测指标,且两者联合预测时诊断效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胆固醇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2型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基于目标执行理念的家庭赋权健康宣教模式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吴芳芳 金艳 黄云娟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2期26-30,共5页
目的 分析基于目标执行理念的家庭赋权健康宣教模式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早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T2DN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 目的 分析基于目标执行理念的家庭赋权健康宣教模式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早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T2DN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目标执行理念的家庭赋权健康宣教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估)、饮食行为依从性(采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测评量表评估)及服药依从性(采用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结果 干预期间,对照组失访3例,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干预。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PG、2 hPBG、HbA1c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但观察组各项血糖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各项评分、饮食行为依从性及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的相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目标执行理念的家庭赋权健康宣教模式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饮食行为依从性及服药依从性,进而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目标执行理念 健康教育 家庭赋权干预
下载PDF
血清骨硬化蛋白及戊糖素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关系
14
作者 周敏 杨爱霞 +2 位作者 郭雪娟 刘莉 赵文化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63-56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戊糖素(PTD)与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T2DN患者277例,根据是否并发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85例和非肌少症组192例。采用... 目的探讨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戊糖素(PTD)与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T2DN患者277例,根据是否并发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85例和非肌少症组19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OST、PTD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T2DN并发肌少症患者血清SOST、PTD水平与肌少症指标[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握力、步速和5次坐起时间]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OST、PTD水平对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肌少症组血清SOST、PTD水平高于非肌少症组(t=7.777、7.854,P均<0.001)。血清SOST、PTD水平与T2DN并发肌少症患者ASMI、握力、步速呈负相关(SOST:r s=-0.734、-0.725、-0.762;PTD:r s=-0.720、-0.732、-0.755,P均<0.001),与5次坐起时间呈正相关(r s=0.722、0.729,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密度增加、ASMI增加、握力增加、步速加快为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875(0.779~0.982)、0.716(0.598~0.857)、0.509(0.366~0.707)、0.824(0.780~0.870)],5次坐起时间增加、SOST升高、PTD升高为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427(1.159~1.757)、1.056(1.023~1.090)、1.019(1.006~1.031)];血清SOST、PTD及二者联合诊断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3、0.796、0.897,二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SOST、PTD水平单独诊断的AUC(Z=4.277、3.825,P均<0.001)。结论血清SOST、PTD水平与T2DN并发肌少症密切相关,二者升高是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血清SOST、PTD水平对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骨硬化蛋白 戊糖素 肌少症 相关性
下载PDF
血UA、Smad1蛋白、尿mALB含量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达格列净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刘孟雪 缪佳 盛雪鹤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70-176,共7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uric acid,UA)、Smad同源物1(recombinant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 1,Smad1)蛋白、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albumin,mALB)含量,并分析三者与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效果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uric acid,UA)、Smad同源物1(recombinant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 1,Smad1)蛋白、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albumin,mALB)含量,并分析三者与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糖尿病肾病组(n=170),另取同期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单纯糖尿病组(n=120),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血UA、Smad1蛋白、尿mALB检测,对比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上述3项指标水平。所有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采用达格列净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依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142)与无效组(n=28),对比有效组与无效组血UA、Smad1蛋白、尿mALB含量,分析3项指标与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效果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3项指标对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UA、Smad1蛋白、尿mALB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t=8.843、12.097、8.858,P<0.05);治疗3个月后,17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有效142例(83.53%),无效28例(16.47%);无效组血UA、Smad1蛋白、尿mALB水平高于有效组(t=3.508、4.622、3.563,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UA、Smad1蛋白、尿mALB水平与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效果呈负相关(r=-0.261、-0.336、-0.265,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UA(95%CI:1.001~1.021)、Smad1蛋白(95%CI:1.167~1.610)、尿mALB(95%CI:1.011~1.048)水平升高是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无效的危险因素(OR=1.011、1.371、1.029,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显示,血UA(95%CI:0.622~0.793)、Smad1蛋白(95%CI:0.685~0.841)、尿mALB(95%CI:0.630~0.803)水平对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效果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707、0.763、0.716),联合检测(95%CI:0.734~0.881)预测价值更高(AUC=0.808)。结论血UA、Smad1蛋白、尿mALB水平与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效果密切相关,可用于预测其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血尿酸 Smad同源物1蛋白 达格列净
下载PDF
血清C肽、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纤维胶凝蛋白3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预测价值研究
16
作者 何阶德 梁航 +2 位作者 黄朦 邓洪浩 刘红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C肽、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纤维胶凝蛋白3(Ficolin-3)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35例,其中单纯T2DM患者73例(T2DM组),DN患者62例(DN组),并选取同... 目的:探讨血清C肽、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纤维胶凝蛋白3(Ficolin-3)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35例,其中单纯T2DM患者73例(T2DM组),DN患者62例(DN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肾功能及血清C肽、Beclin1、Ficolin-3水平。分析肾功能与C肽、Beclin1、Ficolin-3的关系,以及血清C肽、Beclin1、Ficolin-3对DN的预测价值。结果:DN组Scr、BUN高于T2DM组和对照组,且T2DM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DN组eGFR低于T2DM组和对照组,且T2DM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DN组血清C肽水平高于T2DM组和对照组,且T2DM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DN组血清Beclin1、Ficolin-3水平低于T2DM组和对照组,且T2DM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C肽水平与Scr、BUN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均P<0.05)。血清Beclin1、Ficolin-3水平与Scr、BUN呈负相关,与eGFR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C肽、Beclin1、Ficolin-3对DN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结论:2型DN患者血清C肽水平升高,Beclin1、Ficolin-3水平降低,三者联合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血清C肽 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 纤维胶凝蛋白3 肾功能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血栓素-B_(2)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水平变化及与白蛋白尿进展的关系分析
17
作者 蒋琳 陆璧 +1 位作者 张彦 李梦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究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与血栓素-B2(TXB2)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水平变化及与白蛋白尿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19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100例无肾脏损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与血栓素-B2(TXB2)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水平变化及与白蛋白尿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19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100例无肾脏损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随访,检测记录患者的血清VASH-1、Sirt1、TXB2水平,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白蛋白尿分层研究,分析VASH-1、Sirt1、TXB2水平与患者白蛋白尿进展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血清VASH-1、Sirt1水平降低,TXB2水平升高(均P<0.05)。与进展组患者相比较,维持组患者的血清VASH-1、Sirt1水平升高,TXB2水平降低(均P<0.05)。进展组和维持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研究组患者是否发生白蛋白尿进展为因变量,以患者的血清VASH-1、Sirt1、TXB2水平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血清VASH-1、Sirt1、TXB2水平均会对患者发生白蛋白尿进展产生影响(均P<0.05)。采用ROC曲线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VASH-1、Sirt1、TXB2水平对白蛋白尿进展的预测价值,其AUC值分别为0.943、0.758、0.894(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VASH-1和Sirt1的水平下降,TXB2的水平上升,其水平变化与白蛋白尿的进展有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白蛋白尿进展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 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血栓素-B2 2型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尿
下载PDF
TLR4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路感染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18
作者 唐业勤 王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尿路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02月-2023年02月该院收治的T2DM肾病合并尿路感染者85例(记为感染组)及同期未合并尿路感染的T2DM肾病患者81例(记为未感染组)、...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尿路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02月-2023年02月该院收治的T2DM肾病合并尿路感染者85例(记为感染组)及同期未合并尿路感染的T2DM肾病患者81例(记为未感染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尿路感染者的中段尿液并予以病原菌培养和鉴定,测定其肾功能、炎症因子指标,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TLR4基因多态性,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法分析T2DM肾病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85例T2DM肾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中,中段尿样本共检出94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55株(58.51%)、革兰阳性菌34株(36.17%)、真菌5株(5.32%),其中大肠埃希菌39株(占41.49%);感染组血清血肌酐(Scr)、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尿素氮(BUN)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核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蛋白3炎性小体(NLRP3)均高于未感染组、对照组(P<0.05);感染组的TLR4 rs10759932位点TT+T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T频率、rs11536889位点GG+GC基因型、等位基因G频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T2DM肾病患病年限、留置尿管史、NF-κB、NLRP3水平及TLR4基因rs10759932位点、rs11536889位点基因多态性为T2DM肾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2DM肾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且TLR4基因多态性与T2DM肾病患者尿路感染易感性存在密切关联,可予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肾病 尿路感染 易感性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雷公藤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19
作者 罗志立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11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达格列净联合雷公藤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通过雷公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进行治疗。比... 目的 研究达格列净联合雷公藤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通过雷公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清肾纤维化指标、免疫功能、肾功能指标。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清肾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免疫功能(CD4+、CD8+)、肾功能指标[尿蛋白排泄率(UAER)、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19%高于对照组的54.05%(P<0.05)。治疗后,两组LN、HA、PCⅢ、Ⅳ-C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LN、HA、PCⅢ、Ⅳ-C分别为(91.68±10.16)、(176.15±20.27)、(127.11±14.92)、(95.32±10.27)ng/m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03.56±12.56)、(206.19±23.62)、(145.75±15.82)、(110.64±13.25)ng/ml(P<0.05)。治疗后,两组CD4+、CD8+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D4+、CD8+分别为(48.97±5.24)%、(19.82±2.52)%,均优于对照组的(42.79±4.99)%、(24.86±3.61)%(P<0.05)。治疗后,两组UAER、CysC、Scr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UAER、CysC、Scr分别为(106.25±7.91)μg/min、(114.53±15.49)μmol/L、(1.31±0.06)mg/L,优于对照组的(172.51±5.79)μg/min、(122.49±12.48)μmol/L、(1.59±0.11)mg/L(P<0.05)。结论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通过达格列净联合雷公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治疗指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雷公藤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C肽及空腹血糖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郑亚杰 魏晓霞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C肽、空腹血糖(FBG)联合检测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糖尿病肾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32例)和单纯糖尿病组(58例);另选取40例... 目的探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C肽、空腹血糖(FBG)联合检测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糖尿病肾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32例)和单纯糖尿病组(58例);另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入院时的血清HbAlc、C肽、FBG水平。分析血清HbAlc、C肽、FBG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糖尿病肾病组、单纯糖尿病组、对照组的血清HbAlc、FBG水平依次降低,血清C肽水平依次升高(P<0.05)。血清HbAlc、C肽及FBG联合检测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AUC为0.893,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HbAlc、FBG水平异常升高,血清C肽水平异常降低;血清HbAlc、C肽、FBG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C肽 空腹血糖 2型糖尿病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