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D^2型光敏性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溶性蛋白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姜静 刘伟华 +2 位作者 石锐 张月学 李集临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8-72,共5页
小麦D2型细胞质与特定的核结合,对长光照(≥15小时)反应敏感,表现为雄蕊雌化,花粉败育。本实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雌化的雄蕊横切面,发现有类似于胚珠的结构,但没有胚珠组织,也没有花药壁和花粉粒的结构。同时应用单向SD... 小麦D2型细胞质与特定的核结合,对长光照(≥15小时)反应敏感,表现为雄蕊雌化,花粉败育。本实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雌化的雄蕊横切面,发现有类似于胚珠的结构,但没有胚珠组织,也没有花药壁和花粉粒的结构。同时应用单向SDS-PAGE技术,对(C)-N26(D2型细胞质)小麦和N26(B型细胞质,核基因组相同)小麦的细胞质可溶性蛋白、叶绿体可溶性蛋白、线粒体可溶性蛋白多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短光照条件下(≤14.5小时)(C)-N26小麦和长光照条件的N26小麦细胞质可溶性蛋白、线粒体可溶性蛋白和叶绿体可溶性蛋白多肽的SDS-PAGE图谱无差异。而(C)-N26小麦在长光照和短光照条件下SDS-PAGE图谱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总趋势是长光照条件下蛋白多肽减少。故推测小麦D2型光敏性细胞质雄性不育,在长光照条件下,雄蕊雌化与不育表型的表达可能与核基因、线粒体基因和叶绿体基因的表达阻遏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D^2-型 细胞质 雄性不育 可溶性蛋白
下载PDF
An improved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CBB R-250) staining to proteins in gels 被引量:2
2
作者 ZHOUZhi-Dong LIUWang-Yi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1-258,共8页
An improved CBB staining with higher sensitivity than that of the typical CBB staining was reported.The main improvement was using a fixing step of 25% trichloroacetic acid(TCA) before CBB staining.For most proteins s... An improved CBB staining with higher sensitivity than that of the typical CBB staining was reported.The main improvement was using a fixing step of 25% trichloroacetic acid(TCA) before CBB staining.For most proteins studied,the sensitivity of the improved CBB staining was about twice as high as that of the typical method.For basic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proteins such as ribosomal proteins,the sensitivity of this improved staining method was about 3.5-28 times that of the typical method.It was speculated that the improved procedure would be suitable for exact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roteins fractionated by SDS-PAGE,especially for basic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proteins.On the other hand,this new modified method might be also applied to 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such as biological researches and nuclear sc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CBB R-250 凝胶
下载PDF
向日葵种子蛋白质的微量提取和双向电泳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董贵俊 张卫东 刘公社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6,共5页
从向日葵干种子的中轴(包括胚芽、胚轴及胚根)和子叶的微量样品中提取蛋白质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提取的蛋白质进行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为基础的单向和双向电泳分析,获得清晰的电泳图谱。结果显示:向日葵胚中轴与子叶样品... 从向日葵干种子的中轴(包括胚芽、胚轴及胚根)和子叶的微量样品中提取蛋白质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提取的蛋白质进行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为基础的单向和双向电泳分析,获得清晰的电泳图谱。结果显示:向日葵胚中轴与子叶样品中的蛋白质存在明显差别,而子叶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的蛋白质图谱比较相似。通过进一步的双向电泳对比分析可知,胚中轴与子叶的蛋白质相似性系数为0.785,两种组织均具有特异性蛋白质;胚中轴特异蛋白质有18种,子叶特异蛋白质有10种。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组织特异性蛋白质鉴定及研究子叶和胚中轴的发育机理,以及开展向日葵种子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同时对农业生产中种子纯度鉴定、种子生活力检验及种子发芽实验亦可能具有研究和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种子 蛋白质 微量提取 双向电泳
下载PDF
巴豆提取物诱导小鼠小肠组织中蛋白质差异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新 张宗友 +5 位作者 时永全 兰梅 韩全力 吴汉平 金建平 樊代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 建立和优化蛋白质分子差异展示的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初步观察巴豆提取物诱导小鼠小肠组织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为进一步筛选其中介导巴豆生物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巴豆提取物灌胃制备小鼠慢性胃肠运动... 目的 建立和优化蛋白质分子差异展示的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初步观察巴豆提取物诱导小鼠小肠组织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为进一步筛选其中介导巴豆生物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巴豆提取物灌胃制备小鼠慢性胃肠运动增强模型 ,提取其小肠组织中总蛋白质 ,优化蛋白质分子差异展示的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并用其分析模型动物小肠组织中蛋白质 ,双向电泳凝胶银染法显示其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结果 建立了小鼠慢性胃肠运动增强模型 ,优化并运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展示出模型动物小肠组织中有差异蛋白质的表达。结论 巴豆提取物可以诱导小鼠小肠组织中蛋白质差异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豆 小肠 双向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 银染 中药
下载PDF
海滨木槿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翠云 姜彦成 +3 位作者 乔桂荣 刘明英 蒋晶 卓仁英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30-35,共6页
为建立一套适合海滨木槿叶片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以海滨木槿无性系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裂解液法、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改良酚抽法分离纯化蛋白质,选用24 cm pH 3~10的IPG胶条,并对不同上样量、等电聚焦程序、平衡时间等电... 为建立一套适合海滨木槿叶片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以海滨木槿无性系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裂解液法、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改良酚抽法分离纯化蛋白质,选用24 cm pH 3~10的IPG胶条,并对不同上样量、等电聚焦程序、平衡时间等电泳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改良酚抽法提取蛋白质,上样量为每IPG胶条1 000μg,总聚焦功率90 kV.h,平衡时间15 min,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可得到蛋白质点数目多、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体系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可重复性,可满足海滨木槿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木槿 耐盐 蛋白质 双向电泳
下载PDF
小麦—簇毛麦染色体代换系、易位系特异蛋白组分的双向电泳比较分析(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范宝莉 李纯正 彭永康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7-301,共5页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栽培小麦(AABBDD)、染色体代换系(6V/6A)、易位系(6VS/6AL)、(6VS/6DL)和簇毛麦(VV)的叶片全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栽培小麦、代换系和两个易位系中检测到超过350个蛋白组分,它们的分子量范围是10-110 KD,等电点在4...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栽培小麦(AABBDD)、染色体代换系(6V/6A)、易位系(6VS/6AL)、(6VS/6DL)和簇毛麦(VV)的叶片全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栽培小麦、代换系和两个易位系中检测到超过350个蛋白组分,它们的分子量范围是10-110 KD,等电点在4.5-8.6之间。栽培小麦、6V/6A、6VS/6AL、与6VS/6DL之间的双向电泳谱型极为相似,但与簇毛麦不同。在代换系、两个易位系和簇毛麦中检测到了特异蛋白组分16 KD/pI5.0,而在栽培小麦中未检测到该组分,这些结果表明16 KD/pI5.0蛋白可能定位于簇毛麦V染色体短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代换系 双向电泳 簇毛麦 白粉病 特异蛋白 易位系
下载PDF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肾组织中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世仁 陈光磊 +1 位作者 宁晓暄 陈威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61-963,共3页
目的:制备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大鼠模型,建立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组织和正常大鼠肾组织的双向电泳图谱,从而展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介导马兜铃酸毒性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奠定基础.方法:应用马兜铃酸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马兜铃酸... 目的:制备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大鼠模型,建立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组织和正常大鼠肾组织的双向电泳图谱,从而展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介导马兜铃酸毒性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奠定基础.方法:应用马兜铃酸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模型,提取其肾组织中总蛋白质,采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模型组和正常组肾组织中蛋白质进行差异展示.结果:成功制备了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并建立了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肾组织的双向电泳图谱,发现了差异蛋白质.结论:马兜铃酸导致大鼠肾组织中蛋白质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介导了马兜铃酸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大鼠 肾组织 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
下载PDF
番泻叶提取物诱导小鼠结肠组织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新 张宗友 +4 位作者 时永全 兰梅 马征 金建平 樊代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 建立和优化蛋白质分子差异展示的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初步观察番泻叶提取物诱导小鼠结肠组织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为进一步筛选其中介导番泻叶生物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奠定基础 .方法 应用番泻叶提取物灌胃制备小鼠慢性胃... 目的 建立和优化蛋白质分子差异展示的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初步观察番泻叶提取物诱导小鼠结肠组织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为进一步筛选其中介导番泻叶生物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奠定基础 .方法 应用番泻叶提取物灌胃制备小鼠慢性胃肠运动增强模型 ,提取其结肠组织中总蛋白质 ,优化蛋白质分子差异展示的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并用其分析模型动物结肠组织中蛋白质 ,双向电泳凝胶银染法显示其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结果 建立了小鼠慢性胃肠运动增强模型 ,优化了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技术并用其展示出模型动物结肠组织中有差异蛋白质的表达 .结论 番泻叶提取物可以诱导小鼠结肠组织中蛋白质差异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泻叶 提取物 结肠 蛋白质 差异表达 胃肠动力药
下载PDF
抗菌药物研究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郑旭东 肖春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49-453,共5页
为了加快药物研发进程,解决日益严重的微生物耐药问题,众多新的技术方法被应用到抗菌药物研究领域:在发现药物靶点方面,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在药物筛选方面,超微量抗生素,克服微生物耐药机制、抑制... 为了加快药物研发进程,解决日益严重的微生物耐药问题,众多新的技术方法被应用到抗菌药物研究领域:在发现药物靶点方面,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在药物筛选方面,超微量抗生素,克服微生物耐药机制、抑制其毒力形成以及提高宿主免疫力等发挥辅助性作用的药物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同时抗菌药物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噬菌体领域,能够直接杀伤病原微生物的噬菌体、噬菌体蛋白以及可以携带抗菌药物或致死性基因的噬菌体载体被成功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探索新的筛选策略以及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方面所应用的一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靶点 二维电泳 基因芯片 超微量抗生素 噬菌体
下载PDF
头孢曲松耐药菌通过调整能量代谢相关蛋白产生耐药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建义 陈萍 王三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开发与利用,细菌在对抗药物过程中逐渐发展出各种不同的耐药机制.近年来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已逐渐用于细菌耐药性机理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对细菌外膜蛋白的作用进行分析.本文采用2-D native/SDS PAGE方法从蛋白质复... 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开发与利用,细菌在对抗药物过程中逐渐发展出各种不同的耐药机制.近年来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已逐渐用于细菌耐药性机理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对细菌外膜蛋白的作用进行分析.本文采用2-D native/SDS PAGE方法从蛋白质复合物角度分析接近生理条件的胞浆蛋白在头孢曲松耐药性中的作用.结果发现8个耐药性相关蛋白质,通过对蛋白质功能分析,揭示了细菌通过调整能量代谢相关蛋白产生耐药性的新机制.进一步对相关菌株的次抑菌浓度和生存率分析,提示MalP和SucC等关键蛋白质可作为设计和开发新型抗菌分子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头孢曲松 能量代谢 2-d native/SDS page 生存率
原文传递
高温发酵工艺酵母应激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筑凤 郭坤亮 王昌禄 《酿酒科技》 2010年第11期25-27,共3页
为研究酱香型白酒中的有益微量成分及其产生机理,优化高温发酵工艺,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酵母高温发酵过程中应激反应产生的活性酵母细胞衍生物(LYCD)进行了蛋白质组水平的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和酒精应激导致蛋白表达差异明显,对其... 为研究酱香型白酒中的有益微量成分及其产生机理,优化高温发酵工艺,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酵母高温发酵过程中应激反应产生的活性酵母细胞衍生物(LYCD)进行了蛋白质组水平的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和酒精应激导致蛋白表达差异明显,对其中8个差异点进行质谱鉴定,肽质指纹分析发现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在应激反应中特有大量表达,细胞色素c过氧化物酶、肌动蛋白、乙醇脱氢酶、烯醇酶等表达量明显增加。说明高温发酵酵母可通过酶系防御体系和氨基酸生物合成等发挥应激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高温发酵 活性酵母细胞衍生物 双向电泳 质谱 蛋白质组
下载PDF
白背飞虱可能与吡蚜酮抗性相关的蛋白质组学
12
作者 凌善锋 肖汉祥 +3 位作者 简清梅 Nhuan P.Nghiem 张润杰 李燕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5,共4页
运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了白背飞虱吡蚜酮抗性相关的蛋白质。在所有的蛋白点中,22个蛋白点被PMF成功识别。这些蛋白点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细胞功能,主要包括:(1)碳水化合物转运和新陈代谢;(2)蛋白质新陈代谢和分子伴侣;(3)能量的产生... 运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了白背飞虱吡蚜酮抗性相关的蛋白质。在所有的蛋白点中,22个蛋白点被PMF成功识别。这些蛋白点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细胞功能,主要包括:(1)碳水化合物转运和新陈代谢;(2)蛋白质新陈代谢和分子伴侣;(3)能量的产生和转化;(4)转录和翻译;(5)无机离子转运和新陈代谢;(6)氨基酸转运和新陈代谢;(7)脂质新陈代谢。绝大多数蛋白都没有报道与吡蚜酮抗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吡蚜酮抗性 双向电泳 质谱
下载PDF
小鼠垂体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的计算机分析
13
作者 张晓元 廖艳阳 梁宋平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8-123,共6页
以小鼠垂体蛋白质为材料 ,用固相 p H梯度等电聚焦和 SDS- PAGE获得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以已知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外标和内标做为参照物 ,经过 PDQUEST软件对凝胶图像进行计算机分析 ,获得了小鼠垂体蛋白质组的等电点、相对... 以小鼠垂体蛋白质为材料 ,用固相 p H梯度等电聚焦和 SDS- PAGE获得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以已知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外标和内标做为参照物 ,经过 PDQUEST软件对凝胶图像进行计算机分析 ,获得了小鼠垂体蛋白质组的等电点、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含量等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垂体 2-dpage图谱 计算机分析 蛋白质组
下载PDF
伤寒沙门菌野生型与粗糙型菌体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分析与研究
14
作者 康颖倩 王和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840,共3页
了解伤寒沙门菌野生型与粗糙型菌株的菌体蛋白质组成特点,探讨伤寒沙门菌粗糙型变异的遗传学基础。分离提取伤寒沙门菌野生型与粗糙型菌株的菌体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2D-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计算机分析与比较两菌株... 了解伤寒沙门菌野生型与粗糙型菌株的菌体蛋白质组成特点,探讨伤寒沙门菌粗糙型变异的遗传学基础。分离提取伤寒沙门菌野生型与粗糙型菌株的菌体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2D-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计算机分析与比较两菌株的蛋白质组成特点及其相关性。伤寒沙门菌野生型与粗糙型具有相似的蛋白质电泳图谱,相似系数为78%。多数蛋白质斑点分布于pH3.0~6.4之间,并且分子量小于30kDa。两菌株的蛋白质电泳图谱之间的主要差异共计36处,多数差异蛋白质的分子量小于20kDa。伤寒沙门菌粗糙型与野生型菌体蛋白质组成的差异显示,粗糙型变异绝不仅仅是O抗原多糖的缺失,也可发生菌体蛋白质组成的改变与缺失。伤寒沙门菌粗糙型保留了同其亲代野生型菌株一致的绝大多数菌体蛋白质组成,在2D-PAGE中形成伤寒沙门菌特征性的基本蛋白质图谱,有助于对粗糙型菌株进行蛋白质分子同源性与变异性的分析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page 伤寒沙门菌 粗糙型 蛋白质图谱
下载PDF
Effect of high salinity on cell growth and protein production of Antarctic ice microalgae Chlamydomonas sp. ICE-L
15
作者 郑洲 缪锦来 +5 位作者 阚光峰 金青 丁燏 刘芳明 王守强 王以斌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2010年第1期81-90,共10页
Antarctic ice microalgae Chlamydomonas sp.ICE-L can survive and thrive in Antarctic sea ice.In this study,Chlamydomonas sp.ICE-L could survive at the salinity of 132‰ NaCl.SDS-PAGE showed that the density of 2 bands... Antarctic ice microalgae Chlamydomonas sp.ICE-L can survive and thrive in Antarctic sea ice.In this study,Chlamydomonas sp.ICE-L could survive at the salinity of 132‰ NaCl.SDS-PAGE showed that the density of 2 bands(26 and 36 kD) decreased obviously at the salinity of 99‰ NaCl compared to at the salinity of 33‰ NaCl.The soluble proteins in Chlamydomonas sp.ICE-L grown under salinity of 33‰ and 99% NaCl were compared by 2-D gel electrophoresis.After shocking with high salinity,8 protein spots were found to disappear,and the density of 28 protein spots decreased.In addition,19 protein spots were enhanced or induced,including one new peptide(51 kD).The changes of proteins might be correlated with the resistance for Chlamydomonas sp.ICE-L to high sali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arctic ice alga Chlamydomonas sp.ICE-L soluble proteins 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gel electrophoresis(2-d page analysis high-salinity press.
下载PDF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钱方 章军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7-200,共4页
参照一些植物蛋白的提取方法,初步确定了铜绿微囊藻总蛋白的提取方法。即TCA-丙酮法,并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路线,即双向凝胶电泳(2-DPAGE)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分析,建立了铜绿微囊藻在对数生长期... 参照一些植物蛋白的提取方法,初步确定了铜绿微囊藻总蛋白的提取方法。即TCA-丙酮法,并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路线,即双向凝胶电泳(2-DPAGE)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分析,建立了铜绿微囊藻在对数生长期的蛋白质组分子解剖图谱。将铜绿微囊藻接种于BG-11培养基28℃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提取藻种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从2.DPAGE图谱中随机选取110个蛋白质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PMF)鉴定,检索发现21个确定为数据库中收录的蓝藻的基因或蛋白,其中10个为数据库中收录的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CC6803或微囊藻的基因或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铜绿微囊藻 双向电泳 肽质量指纹图谱
下载PDF
Proteomic Comparison of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Profiles from Human Lung Squamous Carcinoma and Normal Bronchial Epithelial Tissues 被引量:16
17
作者 CuiLi XianquanZhan +9 位作者 MaoyuLi XiaoyingWu FengLi JianlingLi ZhiqiangXiao ZhuchuChen XuepingFeng PingChen JingyunXie SongpingLiang 《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8-67,共10页
Differential proteome profiles of human lung squamous carcinoma tissue compared to paired tumor-adjacent normal bronchial epithelial tissue were established and analyzed by means of immobilized pH gradient-based two-d... Differential proteome profiles of human lung squamous carcinoma tissue compared to paired tumor-adjacent normal bronchial epithelial tissue were established and analyzed by means of immobilized pH gradient-based 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2-D PAGE) and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ell-resolved, reproducible 2-DE patterns of human lung squamous carcinoma and adjacent normal bronchial epithelial tissues were obtain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0.75-mg protein-load. The average deviation of spot position was 0.733±0.101 mm in IEF direction, and 0.925±0.207 mm in SDS-PAGE direction. For tumor tissue, a total of 1241±88 spots were detected, 987±65 spots were matched with an average matching rate of 79.5%. For control, a total of 1190±72 spots were detected, and 875±48 spots were matched with an average matching rate of 73.5%. A total of 864±34 spots were matched between tumors and controls. Forty-three differential proteins were characterized: some proteins were related to oncogenes, and other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cell cycle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ifferential proteomic approach is valuable for mass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involved in lung carcinogenesis. These data will be used to establish human lung cancer proteome database to further study human lung squamous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lung squamous carcinoma tissue normal bronchial epithelial tissue 2-d page MALDI-TOF-MS PROTEOME
下载PDF
胎脑黑质脑内移植对PD鼠纹状体内D_2R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辉 蔡文琴 张可成 《功能性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 1997年第2期12-14,共3页
为了研究胎脑黑质脑内移植后对PD鼠纹状体神经元D2R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核酸斑点杂交技术对纹状体内D2RmRNA进行了连续定量观察,发现胎脑黑质移植物能够使PD鼠纹状体内过度表达的D2RmRNA水平恢复正常。本研究结... 为了研究胎脑黑质脑内移植后对PD鼠纹状体神经元D2R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核酸斑点杂交技术对纹状体内D2RmRNA进行了连续定量观察,发现胎脑黑质移植物能够使PD鼠纹状体内过度表达的D2RmRNA水平恢复正常。本研究结果提示:D2RmRNA过度表达及PD鼠旋转行为被矫正的程度可能反映出胎脑黑质移植物对宿主形成神经再支配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脑黑质 脑内移植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蛋白质组研究中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的计算机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志远 万晶宏 +2 位作者 王利红 钱小红 贺福初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建立蛋白质组研究中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2-DPAGE)图谱的计算机分析方法。方法:利用ImageMaster2... 目的:建立蛋白质组研究中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2-DPAGE)图谱的计算机分析方法。方法:利用ImageMaster2-D分析软件。结果:我们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蛋白质组的2-DPAGE图谱进行了计算机分析,识别了1000以上的蛋白斑点(其中肉眼可视斑点为400左右),同时获得了所识别斑点的等电点、相对分子质量、斑点面积、D值、D%、斑点体积及相对体积等参数。结论:建立了蛋白质组研究中图像分析体系,为今后蛋白质组2-DPAGE数据的分析与比较、数据库的建立、蛋白质的功能预测以及大规模斑点的模式识别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 page 图像分析 HEPG2细胞
原文传递
A comparative proteomics approach to detect unintended effects in transgenic Arabidopsis 被引量:2
20
作者 Yanfei Ren Jun Lv +3 位作者 Hua Wang Linchuan Li Yufa Peng Li-Jia Qu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629-639,共11页
Recently, as part of biosafety assessments, unintended effects have been given much attention. In this study, we applied a proteomics approach to elucidate the unintended effects of random T-DNA insertion in transgeni... Recently, as part of biosafety assessments, unintended effects have been given much attention. In this study, we applied a proteomics approach to elucidate the unintended effects of random T-DNA insertion in transgenic plants. Separated proteins extracted from 12 transgenic Arabidopsis thaliana with different T-DNA insertion sites and from wild-type (ecotype Col-o) were analyzed. In the transgenic plants, 102 significantly altered protein spots were detected, in which 59 were up-regulated and 43 down-regulated. MALDI-TOF MS analysi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se expression level-altered proteins were involved in energy transfer, oxidative respiration and photosynthesis. However, none of these proteins was a toxic protein or allergen. Using plants with or without cold treatment, a natural environmental stress, as controls, we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the altered proteins was even less in those transgenic plants than those triggered by the cold treatment, suggesting that the transgenic events had a weaker impact on the plants than the environmental stresses. Interestingly, the phosphinothricin acetyl transferase (PAT), the BAR-encoded protein, was detected in nine out of twelve different T-DNA insertion lines at five different insertion site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act of transgenic events on the host plants is from the transgene itself, i.e., from the predictable intended effects, rather than unintended effects. This study also suggests that the proteomics approach has the potential to detect the unintended effects in transgenic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SAFETY PROTEOMICS Arabidopsis thaliana 2-d page MALDI-TOF unintended effe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