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of 3 or 4-Substituted Pyridine-2, 6-Di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1
作者 尹显洪 杨满芽 +2 位作者 史华红 陈小明 古练权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95-395,共1页
关键词 CDA Synthesis of 3 or 4-substituted Pyridine-2 DPA Di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下载PDF
Mechanism of Excited State Double Proton Transfer in 2-Amino-3-Methoxypyridine and Acetic Acid Complex
2
作者 Qing-Chi Meng Guang-Hua Ren, +1 位作者 Song-Qiu Yang Tian-Shu Chu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9期87-89,共3页
The excited-state double-proton transfer (ESDPT) mechanism of 2-amino-3-methoxypyridine and acetic acid com- plex is studied by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and time-dependent DFT with CAM-B3LYP functional.... The excited-state double-proton transfer (ESDPT) mechanism of 2-amino-3-methoxypyridine and acetic acid com- plex is studied by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and time-dependent DFT with CAM-B3LYP functional. The complex is connected through two different types of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After photo-excitation, both hydrogen bonds get strengthened, which can facilitate the ESDPT reaction. The scanned potential energy curve along the proton transfer coordinate indicates that the ESDPT reaction proceeds in a stepwise patte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P CAM PT MOP Mechanism of Excited State Double Proton Transfer in 2-amino-3-Methoxypyridine and Acetic acid Complex
原文传递
Syntheses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s of 2-Amino-3-Methylbutanoic Acid Their Mixed Ligand Complexe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3
作者 Temitayo O. Aiyelabola Iyanuoluwa E. Okunade +1 位作者 Johan H. L. Jordaan Daniel P. Otto 《Advances in Biological Chemistry》 2020年第3期67-85,共19页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ordination compounds of 2-amino-3-methylbutanoic acid were synthesized with chromium(III) and oxovanadium(IV) ions. M:L;1:2. Adducts of these complexes using 1,10-p...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ordination compounds of 2-amino-3-methylbutanoic acid were synthesized with chromium(III) and oxovanadium(IV) ions. M:L;1:2. Adducts of these complexes using 1,10-phenantroline and ethylenediamine were further synthesized, M:L, (1:2). These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electronic, infra-red spectrophotometry,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easurement and percentage metal analyses. The zones of inhibition and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of the compounds against eight microb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d an octahedral geometry for the Cr(III) complexes, indicative of additional coordination of two water molecules. On the other hand a square pyramid geometry was obtained for the binary oxovanadium complex and its 1,10-phenantroline adduct. However</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for the oxovanadium ethylenediamine adduct a 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y was proposed. The result for the antibacterial studies indicated that both mixed ligand complexes of 1,10-phenantroline exhibited goo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in some cases better activity than the standard, streptomycin.</span></span></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Compounds 2-amino-3-Methylbutanoic acid Mixed Ligand Complexes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1 10-Phenantroline ETHYLENEDIAMINE
下载PDF
One-pot synthesis of 2-(1-acyloxypentyl)benzoic acids
4
作者 Zhen Li Min Yi Hua Zhang Yi Sheng Lai Si Xun Pe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15-917,共3页
A one-pot synthesis of 2-(1-acyloxypcntyl) benzoic acids by trapping the carboxylatc/alkoxide dianion with acylating reagents following Grignard addition with n-BuMgBr to 2-formylbcnzoic acid was described. Compared... A one-pot synthesis of 2-(1-acyloxypcntyl) benzoic acids by trapping the carboxylatc/alkoxide dianion with acylating reagents following Grignard addition with n-BuMgBr to 2-formylbcnzoic acid was described. Compared with routine synthetic method, this novel procedure has the advantage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higher y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e-pot synthesis 3-n-Butyl-1(3H)-isobcnzofuranone 2-(1-Hydroxypcntyl)benzoic acid 2-(1-Acyloxypcntyl)-benzoic acids
下载PDF
Yb(NTf_2)_3催化苯甲酸酯化反应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丽琼 张正波 +1 位作者 李小永 聂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9-222,共4页
报道了三 (双 (三氟甲基磺酰亚胺 ) )镱———Yb(N(SO2 CF3) 2 ) 3(简称Yb(Ntf2 ) 3)催化苯甲酸与乙醇、异丙醇、叔丁醇和二甘醇的直接酯化反应。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等对苯甲酸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到Yb(NTf2 ... 报道了三 (双 (三氟甲基磺酰亚胺 ) )镱———Yb(N(SO2 CF3) 2 ) 3(简称Yb(Ntf2 ) 3)催化苯甲酸与乙醇、异丙醇、叔丁醇和二甘醇的直接酯化反应。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等对苯甲酸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到Yb(NTf2 ) 3催化合成苯甲酸乙酯的最佳条件是催化剂采用摩尔分数为 8% ,n(酸 )∶n(醇 ) =1∶7,回流 6h ,不分水 ,产率为 99%。考察了醇结构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NTf2)3 催化反应 苯甲酸 酯化反应 苯甲酸乙酯 催化剂 三(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镱
下载PDF
3-硝基-2-氨基苯甲酸的合成 被引量:8
6
作者 田志高 刘安昌 +1 位作者 谭珍友 刘芳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6-108,共3页
以邻苯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经硝化、脱水、酰胺化、霍夫曼重排4步反应合成了3-硝基-2-氨基苯甲酸,总收率19%,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探讨了酰胺化和霍夫曼重排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脲素)∶n(3-硝基邻苯二甲酸酐... 以邻苯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经硝化、脱水、酰胺化、霍夫曼重排4步反应合成了3-硝基-2-氨基苯甲酸,总收率19%,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探讨了酰胺化和霍夫曼重排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脲素)∶n(3-硝基邻苯二甲酸酐)=2.0∶1.0,于50℃~60℃反应5 h^6 h,酰胺化反应收率85%~91%。n(NaC lO)∶n(3-硝基-2-甲酰胺基苯甲酸)=1.2∶1.0,于60℃反应3 h,重排反应收率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硝基-2-氨基苯甲酸 邻苯二甲酸酐 霍夫曼重排 合成
下载PDF
2,4,6-三溴-3-羟基苯甲酸的合成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石洋 陈玲 冯豫川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797-802,共6页
2,4,6-三溴-3-羟基苯甲酸是一种高灵敏度替代酶法测定Trinder反应中苯酚的理想色原剂,合成方法多种.文中以间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经溴代、重氮、水解三步反应合成2,4,6-三溴-3-羟基苯甲酸,并采用IR、1H NMR和13C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2,4,6-三溴-3-羟基苯甲酸是一种高灵敏度替代酶法测定Trinder反应中苯酚的理想色原剂,合成方法多种.文中以间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经溴代、重氮、水解三步反应合成2,4,6-三溴-3-羟基苯甲酸,并采用IR、1H NMR和13C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合成过程中硫酸用量、亚硝酸钠用量及温度对重氮硫酸盐合成的影响,以及水解过程中酸浓度及重氮硫酸盐滴加速率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在最佳合成条件下,产率可达93.4%,纯度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6-三溴-3-羟基苯甲酸 间氨基苯甲酸 溴代 重氮
下载PDF
2-氨基-5-芳基-1,3,4-噻二唑的合成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玉婷 周英 尹大伟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3,共3页
实验以不同取代苯甲酸与氨基硫脲、三氯氧磷为原料,经改进合成一系列5-芳基-2-氨基-1,3,4-噻二唑。讨论了工艺条件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三氯氧磷为12mL,n(取代基苯甲酸):n(氨基硫脲)=1.0:1.2,反应加水量15 ... 实验以不同取代苯甲酸与氨基硫脲、三氯氧磷为原料,经改进合成一系列5-芳基-2-氨基-1,3,4-噻二唑。讨论了工艺条件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三氯氧磷为12mL,n(取代基苯甲酸):n(氨基硫脲)=1.0:1.2,反应加水量15 m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20 min,收率均在85%以上。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得以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5-芳基-1 3 4-噻二唑 合成 改进 取代苯甲酸 氨基硫脲
下载PDF
2-[3-(1H-1,2,4三唑)偶氮]-5-磺甲氨基苯甲酸光度法测定铜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小玲 樊学忠 +1 位作者 张锐睿 周先树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4,共3页
探讨了新显色剂 2 [3 (1H 1,2 ,4三唑 )偶氮 ] 5 磺甲氨基苯甲酸 (简称TRA CH2 SO3H)与铜离子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 ,建立了TRA CH2 SO3H测定铜的新显色反应体系。结果表明 :在pH6 0~ 7 3范围内 ,铜与试剂形成稳定的... 探讨了新显色剂 2 [3 (1H 1,2 ,4三唑 )偶氮 ] 5 磺甲氨基苯甲酸 (简称TRA CH2 SO3H)与铜离子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 ,建立了TRA CH2 SO3H测定铜的新显色反应体系。结果表明 :在pH6 0~ 7 3范围内 ,铜与试剂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峰位于 5 5 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3 75× 10 4 ,铜的浓度在 0~ 6μg/ 10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合金中铜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1H-1 2 4-三唑)偶氮]-5-磺甲氨基苯甲酸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新显色剂3,5-二(1-羧基-4,5-二甲氧基-2-苯氨基偶氮基)苯甲酸与铜(Ⅱ)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乔永生 樊月琴 +1 位作者 孟双明 刘慧君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25-1127,共3页
研究了新显色剂3,5-二(1-羧基-4,5-二甲氧基-2-苯氨基偶氮基)苯甲酸(CDMOBAABA)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在TritonX-100存在下,于pH9.5的NH3-NH4Cl缓冲介质中,CDMOBAABA与铜(Ⅱ)形成棕红色配合物。试剂与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50nm和5... 研究了新显色剂3,5-二(1-羧基-4,5-二甲氧基-2-苯氨基偶氮基)苯甲酸(CDMOBAABA)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在TritonX-100存在下,于pH9.5的NH3-NH4Cl缓冲介质中,CDMOBAABA与铜(Ⅱ)形成棕红色配合物。试剂与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50nm和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43×105L·mol-1.cm-1。铜(Ⅱ)含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用于铝合金样品中铜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吻合,相对标准偏差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1-羧基-4 5-二甲氧基-2-苯氨基偶氮基)苯甲酸 分光光度法 铜(Ⅱ) 显色反应
下载PDF
新显色剂2-(5-羧基-1,3,4-三氮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与铁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莉莉 葛昌华 +2 位作者 韩金明 胡辉辉 林秀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3期369-371,共3页
研究了新显色剂2-(5-羧基-1,3,4-三氮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简称CTZDBA)与铁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CTZDBA与Fe(Ⅲ)形成稳定的络合比为2∶1的紫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60nm,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 研究了新显色剂2-(5-羧基-1,3,4-三氮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简称CTZDBA)与铁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CTZDBA与Fe(Ⅲ)形成稳定的络合比为2∶1的紫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60nm,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21×104L.mol-1.cm-1,Fe(Ⅲ)质量浓度在(0~0.8)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所拟方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纯铝和铝合金样品中微量的铁,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羧基-1 3 4-三氰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酸-4-β-D-2’,3’,4’,6’-四乙酰葡萄糖甙-1-D-2’,3’,4’,6’-四乙酰葡萄糖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雯 刘宏民 肖志昂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10-12,共3页
端粒酶被认为是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耙标 ,对端粒酶有强抑制活性的对羟基苯甲酸 4 β D 2’ ,3’ ,4’ ,6’ 四乙酰葡萄糖甙 1 D 2’ ,3’ ,4’ ,6’ 四乙酰葡萄糖酯的合成进行了研究 .通过采用丙酮法和相转移催化进行比较 ,可知... 端粒酶被认为是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耙标 ,对端粒酶有强抑制活性的对羟基苯甲酸 4 β D 2’ ,3’ ,4’ ,6’ 四乙酰葡萄糖甙 1 D 2’ ,3’ ,4’ ,6’ 四乙酰葡萄糖酯的合成进行了研究 .通过采用丙酮法和相转移催化进行比较 ,可知相转移催化法收率更高 ,以葡萄糖计总收率可达到 2 1% .所得的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所证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4-β-D-2' 3 4' 6’-四乙酰葡萄糖甙-1-D-2' 3 4' 6’-四乙酰葡萄糖酯 端粒酶抑制活性 合成 抗癌药物
下载PDF
去乙酰酶抑制剂N-(2-氨苯基)-4-[N-(吡啶-3-甲氧羰基)氨甲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伯玉 吴仲闻 +4 位作者 马保顺 刘振德 石乐明 鲁先平 李志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5-287,共3页
以3 羟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采用碳酰二咪唑(CDI)法在0~10℃下搅拌反应,合成中间体4 [N (吡啶 3 甲氧羰基)氨甲基]苯甲酸(Ⅰ),收率为83 9%;然后与氯甲酸乙酯及三乙胺在0~10℃下搅拌反应,制得酸酐活性中间体(Ⅱ);它不经分离直接与邻苯... 以3 羟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采用碳酰二咪唑(CDI)法在0~10℃下搅拌反应,合成中间体4 [N (吡啶 3 甲氧羰基)氨甲基]苯甲酸(Ⅰ),收率为83 9%;然后与氯甲酸乙酯及三乙胺在0~10℃下搅拌反应,制得酸酐活性中间体(Ⅱ);它不经分离直接与邻苯二胺在室温条件下反应10h即得目标产物:N (2 氨苯基) 4 [N (吡啶 3 甲氧羰基)氨甲基]苯甲酰胺,经硅胶柱层析提纯后,收率为45 0%,总收率为37 8%,合成具有一定绿色化学特性;经质谱、核磁和红外等谱学方法鉴定了目标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乙酰酶抑制剂 4-[N-(吡啶-3-甲氧羰基)氨甲基]苯甲酸 N-(2-氨苯基)-4-[N-(吡啶-3-甲氧羰基)氨甲基]苯甲酰胺 活性酸酐 绿色化学合成
下载PDF
4-[(3-酰氨基-4-取代苯基-2-氧-吖丁啶基-1)甲基]-环己甲酸和-苯甲酸的合成及抑制β-内酰胺酶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述凡 毛文仁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40-344,共5页
本文设计,并以反式-4-氨甲基环己基田酸和4-氨甲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11种新标题化合物,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证实。初步抑酶活性测定表明,对腊样芽胞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单环β-内酰胺 吖丁啶 酶抑制剂
下载PDF
有机中间体3-[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酸的合成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晓燕 李永祥 +2 位作者 李京海 王中洋 袁军 《化工中间体》 2013年第1期39-41,共3页
以间羟基苯甲酸和3,4-二氯三氟甲苯为原料,考察了碱、反应时间、脱水剂和溶剂对合成3-[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酸的影响。最终总收率可达82.7%,为进一步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除草剂 -[-氯--(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酸 合成 乌尔曼反应
下载PDF
2-(3′-苯甲酰基苯基)丙酸的合成研究
16
作者 郑红莲 陈兆斌 +1 位作者 夏炽中 卫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06-608,共3页
以苯甲酸为原料 ,铁粉做催化剂 ,在 1 4 0~ 1 50℃下滴加Br2 ,然后在 1 50℃下回流反应 1h ,再在 1 60℃回流反应 6h ,反应混合物用碳酸钠的水溶液碱化后 ,再用c(HCl) =2mol/L的盐酸酸化 ,得苯甲酸溴代的产物 ,将溴代物在常压下升华 1 ... 以苯甲酸为原料 ,铁粉做催化剂 ,在 1 4 0~ 1 50℃下滴加Br2 ,然后在 1 50℃下回流反应 1h ,再在 1 60℃回流反应 6h ,反应混合物用碳酸钠的水溶液碱化后 ,再用c(HCl) =2mol/L的盐酸酸化 ,得苯甲酸溴代的产物 ,将溴代物在常压下升华 1 6h ,除去 2 溴苯甲酸 ,收集不升华的 3 溴苯甲酸 (Ⅰ )。将Ⅰ与氯化亚砜在 50~ 60℃反应 ,然后减压蒸馏 ,收集 1 32℃ / 2 4kPa的馏分 ,为 3 溴苯甲酰氯 ,它被滴加到苯与升华过的无水三氯化铝组成的混合液中 ,在 55~ 56℃下回流 ,经Friedel Crafts反应制成苯基 3 溴苯基甲酮 (Ⅱ )。将Ⅱ在对 甲苯磺酸存在下 ,与乙二醇在 78~ 80℃下反应 2 4h ,进行羰基保护 ,制得 2 苯基 2 (3′ 溴苯基 ) 1 ,3 二氧杂环戊烷 (Ⅲ ) ,然后将Ⅲ制成格氏试剂 ,与α 溴化丙酸乙脂在 50~ 60℃下反应 1 5h ,并进一步用盐酸和醋酸混合物与酯类产物一起加热回流 8h ,使酯类水解 ,得产物 2 (3′ 苯甲酰基 苯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苯甲酰基-苯基)丙酸 合成 研究 苯甲酸 3-溴苯甲酸 苯基-3-溴苯基甲酮
下载PDF
N-(取代苯氧乙酰基)-3-氨基-二氢噻吩-2-酮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
17
作者 孙晓红 刘源发 +4 位作者 李淑娟 杨清翠 靳如意 马海霞 薛兆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共4页
酰胺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药用活性,为了进一步研究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文中用3-氨基-二氢噻吩-2-酮盐酸盐与取代苯氧乙酸反应,得到N-(取代苯氧乙酰基)-3-氨基-二氢噻吩-2-酮衍生物。产物结构经IR、1H NMR和元素确证。对5种病原菌的... 酰胺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药用活性,为了进一步研究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文中用3-氨基-二氢噻吩-2-酮盐酸盐与取代苯氧乙酸反应,得到N-(取代苯氧乙酰基)-3-氨基-二氢噻吩-2-酮衍生物。产物结构经IR、1H NMR和元素确证。对5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合成中采用三氯氧磷为缩合试剂,采用一锅反应,简便易行,缩合试剂价廉易得、反应收率高,产物纯度较高,为此类新化合物的合成和筛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氨基-二氢噻吩-2-酮 酰胺 苯甲酸 噻吩酮 合成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氯通道阻断剂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在内皮素-1对体外培养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中的影响
18
作者 胡维琨 谢二娟 +2 位作者 张虹 李贵刚 刘荣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41-545,共5页
目的观察氯通道阻断剂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NPPB)在内皮素-1(ET-1)对体外培养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设7组,对照组、1g·L-1二甲基亚砜(DMSO)组、200pmol·L-1ET-1组、200pmol·L-1ET-1+1g·L-1DMS... 目的观察氯通道阻断剂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NPPB)在内皮素-1(ET-1)对体外培养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设7组,对照组、1g·L-1二甲基亚砜(DMSO)组、200pmol·L-1ET-1组、200pmol·L-1ET-1+1g·L-1DMSO组和200pmol·L-1ET-1+50、100、200μmol·L-1NPPB3个实验组。采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牛角膜内皮细胞形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分析法观察细胞增殖,计算细胞存活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平均光吸收值。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时相的变化,计算细胞增殖指数。结果 NPPB能够使细胞形态发生异常,细胞内分裂相减少。50、100μmol·L-1NPPB使培养牛角膜内皮细胞MTT光吸收值、细胞存活率和PCNA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吸收值较200pmol·L-1ET-1组均显著降低,并具有浓度依赖性。而NPPB浓度达到200μmol·L-1时,细胞趋于死亡。经100μmol·L-1的NPPB处理后,与对照组和200pmol·L-1ET-1组相比,出现明显的凋亡峰,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则明显降低,增殖指数明显下降。结论 NPPB浓度依赖性抑制ET-1对培养BCECs的增殖作用,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 氯通道 增殖 角膜内皮细胞
下载PDF
N-(2-氨基苯)-4-[N-(吡啶-3-甲氧基碳酰)氨甲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19
作者 李伯玉 刘振德 +4 位作者 马保顺 吴仲闻 鲁先平 石乐明 李志良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7-368,共2页
以3-羟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采用1,1’-碳酰二咪唑(CDI)法合成中间体4-[N-(吡啶-3-甲氧基碳酰)氨甲基]苯甲 酸,然后与氯甲酸乙酯及三乙胺反应,制得活性中间体,该活性中间体不经分离直接与邻苯二胺在室温条件下反应即得 目标产物。经质谱... 以3-羟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采用1,1’-碳酰二咪唑(CDI)法合成中间体4-[N-(吡啶-3-甲氧基碳酰)氨甲基]苯甲 酸,然后与氯甲酸乙酯及三乙胺反应,制得活性中间体,该活性中间体不经分离直接与邻苯二胺在室温条件下反应即得 目标产物。经质谱、核磁和红外等鉴定了目标分子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氨基苯)—4—[N—(吡啶—3—甲氧基碳酰)氨甲基]苯甲酰胺 合成 抗癌药物 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
下载PDF
2-氟-3-三氟甲基苯甲酸的合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雪 冯殿隆 《医药化工》 2008年第7期15-16,共2页
2-氟-3-三氟甲基苯甲酸是一个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同时又是制备含氟液晶的一个重要化合物,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以邻氟三氟甲基苯、丁基锂、二氧化碳为原料来合成,该合成方法操作简便,收率高达86.5%。
关键词 2-氟-3-三氟甲基苯甲酸 含氟中间体 丁基锂 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