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钢/316L复合管固液复合制坯工艺研究
1
作者 桂海莲 胡晓彤 +7 位作者 刘浩 张琛 李强 胡建华 陈建勋 苟毓俊 双远华 张鹏岳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172-178,共7页
双金属复合管在石油运输行业中应用前景广阔,结合性能是考察复合管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能在轧制成形过程中得到高品质的复合管材,在复合管制坯过程中要求实现界面处的冶金复合。以20钢和316L为原材料,基于结合温度及元素扩散情... 双金属复合管在石油运输行业中应用前景广阔,结合性能是考察复合管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能在轧制成形过程中得到高品质的复合管材,在复合管制坯过程中要求实现界面处的冶金复合。以20钢和316L为原材料,基于结合温度及元素扩散情况,采用固液复合方式,并且结合界面的温度模型及通过Pro CAST软件模拟,获得了外模最佳预热温度为1050—1100℃。通过现场试制界面处实现了冶金复合,在最佳温度范围既保证了固态20钢和液态316L之间能达到冶金复合,又能使元素有充分的扩散时间而增强了界面结合强度,同时又可以防止因元素过渡扩散而导致316L腐蚀性能下降。该方法为后续复合管连轧提供了优良的管坯,可实现高品质复合管的现场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复合 复合管坯 热传导 界面 结合强度 扩散 20钢/316L 模型
下载PDF
Q345E与20钢异种钢管氩电联焊工艺研究
2
作者 李亚军 刘静 +3 位作者 马俊文 谢思维 刘旭勉 肖莉 《金属制品》 CAS 2024年第1期66-68,共3页
采用氩电联焊对Q345E和20钢异种钢管进行焊接试验及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Q345E和20钢异种钢管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X射线探伤不低于Ⅱ级,抗拉强度分别为542 MPa和536 MPa,-20℃冲击功不低于33 J,侧弯试样弯曲面焊缝... 采用氩电联焊对Q345E和20钢异种钢管进行焊接试验及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Q345E和20钢异种钢管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X射线探伤不低于Ⅱ级,抗拉强度分别为542 MPa和536 MPa,-20℃冲击功不低于33 J,侧弯试样弯曲面焊缝和热影响区没有裂纹,满足NB/T 47014—2011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45E 20 氩电联焊 力学性能
下载PDF
20钢熔化衬垫自动焊工艺研究及力学性能分析
3
作者 罗瑞强 贾世进 +5 位作者 姜佳成 梁潇茹 刘金平 吴闯 马明豪 陈鹏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20钢因其优异的焊接性而应用于核工业领域,全位置自动焊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核电管道安装效率。但是,常规的全位置自动焊技术因焊缝会出现凹陷等质量问题而限制其进一步应用,为此将针对20钢进行研究,采用熔化衬垫自动焊工艺来实现焊接。... 20钢因其优异的焊接性而应用于核工业领域,全位置自动焊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核电管道安装效率。但是,常规的全位置自动焊技术因焊缝会出现凹陷等质量问题而限制其进一步应用,为此将针对20钢进行研究,采用熔化衬垫自动焊工艺来实现焊接。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时,衬垫被放置在焊前填充金属的位置,经过打底焊后,衬垫会与焊缝根处完全熔合,成为焊缝的一部分。针对20钢自动焊工艺的研究和接头性能的分析,表明使用熔化衬垫可以解决全位置管道自动焊在仰焊位置上出现凹陷的问题,并且获得的焊接接头符合核电建造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 熔化衬垫 自动焊工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SVM的含缺陷20钢弯管爆破压力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郄彦辉 郭涛 +1 位作者 周凌志 王昱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5,共7页
为快速、精确预测含局部减薄缺陷的弯管爆破压力,首先验证显式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模拟精确性,然后以168组不同缺陷尺寸下20钢弯管爆破压力的有限元模拟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建立含局部减薄缺陷20钢弯管爆破压力预测的支持向量机(SVM)模型;... 为快速、精确预测含局部减薄缺陷的弯管爆破压力,首先验证显式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模拟精确性,然后以168组不同缺陷尺寸下20钢弯管爆破压力的有限元模拟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建立含局部减薄缺陷20钢弯管爆破压力预测的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其次利用交叉验证(CV)、遗传算法(GA)、粒子群算法(PSO)分别优化SVM模型;最后分析对比用于预测弯管爆破压力的3种优化SVM模型与ASME B31G-2009、DNV RP-F101、SHELL 92等3种通用规范的计算误差。结果表明:CV-SVM、GA-SVM、PSO-SVM等3种模型的预测误差均小于3种规范的计算误差,其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2.33%、-3.4%和1.94%;说明SVM模型用于预测弯管爆破压力时操作简单、计算时间短、预测精度高、工程实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SVM) 局部减薄缺陷 20钢弯管 爆破压力 交叉验证(CV) 遗传算法(GA) 粒子群算法(PSO)
原文传递
内部爆炸作用下20钢柱壳的变形及相变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满江 赵志豪 +3 位作者 董新龙 付应乾 俞鑫炉 周刚毅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8,共12页
研究冲击波作用下金属微观组织变化对于理解柱壳结构在高应变率下的变形及破坏极为重要。实验通过对20钢金属柱壳在内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爆炸回收碎片截面进行微观分析,探讨冲击波作用下材料的组织演化、相变特征,同时使用有限元方法对... 研究冲击波作用下金属微观组织变化对于理解柱壳结构在高应变率下的变形及破坏极为重要。实验通过对20钢金属柱壳在内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爆炸回收碎片截面进行微观分析,探讨冲击波作用下材料的组织演化、相变特征,同时使用有限元方法对柱壳膨胀断裂过程中的热力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钢柱壳近内表面满足α→ε相变热力学条件的有限深度区域内,α晶粒内可见明显的平行滑移线分布特征;电子背散射衍射揭示了平行滑移线区域内组织碎化,且存在{112}<111>和{332}<113>两种孪晶,同时平行滑移线的碎化组织区域中存在密排六方晶格(HCP)的ε相结构,而试样原始组织及爆炸后除试样壁厚内部(0~3.0 mm)区域外均未见ε相结构残留。分析认为:冲击过程中发生了α→ε相变;相变引发的材料性能改变将可能影响断裂破坏过程;考虑冲击波作用下金属材料动态相变对结构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对这类柱壳变形及破坏的精密物理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钢柱壳 爆炸膨胀 微观分析 相变
下载PDF
20号碳钢在模拟NaCl三元复合驱注入段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6
作者 于鑫 牛瑞霞 +4 位作者 王超 钱慧娟 张丽 张和悦 高清河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0,33,共6页
通过实验室模拟现场NaCl三元复合驱注入段溶液体系,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动电位极化曲线的方法,结合扫描电镜表面分析技术和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研究了20号碳钢在注入段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注入段溶液中含有大量硫酸盐还原菌(SRB)... 通过实验室模拟现场NaCl三元复合驱注入段溶液体系,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动电位极化曲线的方法,结合扫描电镜表面分析技术和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研究了20号碳钢在注入段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注入段溶液中含有大量硫酸盐还原菌(SRB),少量的铁细菌(IB)和腐生菌(TGB);碱、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使碳钢的整体腐蚀速率较小;由于Cl-作用,在浸泡初期碳钢的腐蚀速率达到最大,随着腐蚀产物以及生物膜的形成,碳钢的腐蚀速率减小,在浸泡后期,由于生物膜厚度不均匀以及FeS形成,碳钢腐蚀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号钢 NaCl三元复合驱 注入段溶液 微生物
下载PDF
油田20号钢弯头的失效原因
7
作者 朱凯峰 苏锋 +1 位作者 崔鹏 李轩鹏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112,118,共7页
通过理化性能检测、组织分析、腐蚀形貌、产物膜分析、流体和冲刷腐蚀数值模拟等手段,并结合现场服役工况,系统分析了某油田20号钢弯头短期内3次腐蚀穿孔的原因。结果表明:CO_(2)吞吐过程导致弯头部位出现CO_(2)腐蚀,生成的腐蚀产物膜... 通过理化性能检测、组织分析、腐蚀形貌、产物膜分析、流体和冲刷腐蚀数值模拟等手段,并结合现场服役工况,系统分析了某油田20号钢弯头短期内3次腐蚀穿孔的原因。结果表明:CO_(2)吞吐过程导致弯头部位出现CO_(2)腐蚀,生成的腐蚀产物膜疏松多孔,同时介质中固体颗粒的存在导致弯头外弧侧出现冲刷腐蚀。在CO_(2)腐蚀和冲刷腐蚀的共同作用下,弯头外弧侧FeCO3产物膜破坏,金属基体裸露,外弧侧壁厚迅速减薄最终发生穿孔。最后,给出了避免或减缓此类弯头失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号钢 弯头 腐蚀穿孔 冲刷腐蚀 CO_(2)腐蚀
下载PDF
20钢在油气田中CO_(2)与H_(2)S共存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及机理
8
作者 宋成立 宋晓俊 +3 位作者 陈庆国 李坤 贾海东 李广山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65,共6页
利用高温高压动态反应釜模拟油气田CO_(2)和H_(2)S共存环境的实际工况,通过腐蚀试验分析了20钢在不同CO_(2)分压(0.01,0.05,0.21,0.50 MPa)和H_(2)S分压(0.0003,0.003,0.01,0.05 MPa)下的腐蚀行为以及CO_(2)和H_(2)S分压对均匀腐蚀和点... 利用高温高压动态反应釜模拟油气田CO_(2)和H_(2)S共存环境的实际工况,通过腐蚀试验分析了20钢在不同CO_(2)分压(0.01,0.05,0.21,0.50 MPa)和H_(2)S分压(0.0003,0.003,0.01,0.05 MPa)下的腐蚀行为以及CO_(2)和H_(2)S分压对均匀腐蚀和点蚀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H_(2)S分压为0.003 MPa条件下,当CO_(2)分压为0.01,0.05 MPa时,20钢主要发生均匀腐蚀,随着CO_(2)分压的继续增大,点蚀越来越严重;在CO_(2)分压为0.05 MPa条件下,当H_(2)S分压为0.0003 MPa时,20钢表面腐蚀轻微,随着H_(2)S分压的增大,腐蚀加剧,但仍主要发生均匀腐蚀;H_(2)S和CO_(2)分压对20钢的均匀腐蚀速率和点蚀速率均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H_(2)S分压对均匀腐蚀的影响程度较大,而CO_(2)分压对点蚀的影响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和H_(2)S共存环境 均匀腐蚀 点蚀 分压 20
下载PDF
某20#钢腐蚀穿孔失效原因分析
9
作者 王鑫 刘峰 +5 位作者 仝宏韬 白双锋 宋卿源 刘攀 隋永强 侯健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3年第11期91-97,共7页
目的 某船20#钢管投运不久后管段出现严重的腐蚀穿孔,通过对失效管段进行研究,以分析其失效原因。方法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碳硫分析仪、金相显微镜等对材料材质进行材质符合性分析及金相组织分析。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 目的 某船20#钢管投运不久后管段出现严重的腐蚀穿孔,通过对失效管段进行研究,以分析其失效原因。方法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碳硫分析仪、金相显微镜等对材料材质进行材质符合性分析及金相组织分析。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蚀坑微观形貌,并结合X射线衍射仪及显微拉曼光谱仪,对失效部位周围的腐蚀产物进行成分分析。通过电化学测试及微生物鉴别培养,进一步确定腐蚀的发生原因及机理。结果 材料符合性分析说明,此20#钢管束成分符合标准要求。通过形貌观察发现,20#钢蚀坑边缘呈阶梯状,具有明显的攀爬现象,蚀坑周围呈黑色。X射线能谱仪分析结果表明,20#钢腐蚀穿孔处内表面异常存在大量硫元素。通过拉曼分析及XRD分析发现,硫元素主要以硫酸盐及硫化物的形式存在。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含硫化物的溶液中,20#钢的腐蚀速率明显提升。进一步对腐蚀产物进行微生物培养,发现了硫酸盐还原菌的存在。结论 微生物腐蚀是引起20#钢管束穿孔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钢 腐蚀失效 硫酸盐还原菌(SRB) 电化学分析 微生物腐蚀 拉曼光谱仪
下载PDF
新时代10年我国电工钢及20辊轧机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卓 《电工钢》 2023年第1期28-32,共5页
新时代10年我国20辊轧机技术进步很快,关键部件有了突破性进展。为客观分析国产轧机这十年的发展情况,及与国外轧机的优劣势对比,重点介绍了国外20辊轧机在中国的应用情况、10年间我国电工钢产量和质量的变化及20辊轧机的发展情况,并对2... 新时代10年我国20辊轧机技术进步很快,关键部件有了突破性进展。为客观分析国产轧机这十年的发展情况,及与国外轧机的优劣势对比,重点介绍了国外20辊轧机在中国的应用情况、10年间我国电工钢产量和质量的变化及20辊轧机的发展情况,并对20辊轧机的主要特点及关键指标进行分析,同时就现阶段我国国产20辊轧机性能与进口同类机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辊轧机 电工钢 国产轧机
下载PDF
20钢断后伸长率及冷弯性能不合格原因分析与控制
11
作者 牛跃威 杨志刚 +2 位作者 黄伟丽 陈四平 东根来 《河北冶金》 2023年第8期56-62,共7页
利用直读光谱仪、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20钢的断后伸长率和冷弯性能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硫化物夹杂是影响冷弯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断后伸长率主要受硫化物夹杂和贝氏体组织的影响。通过适当增大20钢凝固过程中的水量... 利用直读光谱仪、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20钢的断后伸长率和冷弯性能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硫化物夹杂是影响冷弯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断后伸长率主要受硫化物夹杂和贝氏体组织的影响。通过适当增大20钢凝固过程中的水量,调整轧制后的层流冷却方式,降低冷却速度,组织中的硫化物夹杂等级和表层贝氏体组织深度得到了控制,提高了20钢的断后伸长率和冷弯性能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 断后伸长率 冷弯性能 硫化物 贝氏体组织
下载PDF
某油田污水氯离子对20#钢的腐蚀影响分析
12
作者 刘阳 关芳艳 《全面腐蚀控制》 2023年第2期69-72,共4页
某油田联合站内污水罐局部腐蚀严重,采用浸泡实验和电化学实验模拟现场污水环境研究氯离子对污水罐(20#钢)的影响。浸泡实验结果表明,氯离子浓度在100~140g/L之间时,氯离子浓度越大,20#钢局部腐蚀越严重。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某油田联合站内污水罐局部腐蚀严重,采用浸泡实验和电化学实验模拟现场污水环境研究氯离子对污水罐(20#钢)的影响。浸泡实验结果表明,氯离子浓度在100~140g/L之间时,氯离子浓度越大,20#钢局部腐蚀越严重。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上均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局部腐蚀坑,且腐蚀坑处的EDS结果显示Fe元素占比最大,达到了46.78%。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氯离子浓度在100~140g/L之间时,氯离子浓度越大,20#钢腐蚀电流密度越大,20#钢极化电阻RP值和钝化膜电阻Rt值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钢 氯离子 腐蚀 极化曲线 阻抗谱
下载PDF
20^#钢在聚丙烯酰胺驱油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7
13
作者 项民 张琦 王为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4-147,共4页
采用电化学测试和SEM、XRD、XPS等多种表面分析技术,对2 0 # 钢在聚丙烯酰胺驱油溶液中的腐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2 0 # 钢在聚丙烯酰胺驱油溶液中的腐蚀为活性溶解腐蚀;浸泡后2 0 # 钢表面产生了大量的腐蚀坑和腐蚀沟,形成的腐... 采用电化学测试和SEM、XRD、XPS等多种表面分析技术,对2 0 # 钢在聚丙烯酰胺驱油溶液中的腐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2 0 # 钢在聚丙烯酰胺驱油溶液中的腐蚀为活性溶解腐蚀;浸泡后2 0 # 钢表面产生了大量的腐蚀坑和腐蚀沟,形成的腐蚀产物为FeOOH ,Fe3 O4和Fe2 O3 ;腐蚀产物晶粒细化,结构趋于非晶态;2 0 # 钢的腐蚀还会引起聚丙烯酰胺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20^#钢 驱油溶液 腐蚀行为 表面分析技术 腐蚀产物 电化学测试 FEOOH FE2O3 Fe3O4 活性溶解 晶粒细化 SEM XRD XPS 腐蚀坑 钢表面 非晶态 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Cl^-浓度和局部垢沉积下20钢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晓明 张锋 +5 位作者 刘明璐 周飞龙 廖柯熹 王传平 陶玉林 崔姗姗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6,共5页
为研究克拉美丽气田采出水中不同Cl-浓度和局部垢沉积协同作用对管线钢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管线20钢和模拟采出水,进行动态反应釜腐蚀挂片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表面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腐... 为研究克拉美丽气田采出水中不同Cl-浓度和局部垢沉积协同作用对管线钢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管线20钢和模拟采出水,进行动态反应釜腐蚀挂片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表面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腐蚀介质在静态下,不同Cl-浓度和局部垢沉积对20钢的腐蚀影响程度依次为Cl-浓度> Ca2+浓度> HCO3-浓度> SO42-浓度> pH值;随着介质流速(0~2.4 m/s)逐渐增大,腐蚀速率随之增加,最大为0.095 mm/a,增幅为14.46%;从腐蚀形貌看,腐蚀介质在流动状态下,试样表面以均相腐蚀为主,Cl-和局部垢沉积作用形成少量点蚀坑,结合EDS谱和XRD谱分析可知,产物成分为FeCO3、FeOOH、Fe2O3、CaSO4、CaC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20 CL^-浓度 局部垢沉积 正交试验 流速
下载PDF
形变20钢热浸镀铝的镀层组织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林建强 刘海龙 +4 位作者 宋诚忠 刘印良 刘建华 张瑞军 钟长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21,共2页
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形变20钢热浸镀铝的镀层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
关键词 形变20 热浸镀铝 镀层 组织
下载PDF
20钢在不同模拟条件下的保温层下腐蚀行为 被引量:15
16
作者 姜莹洁 巩建鸣 唐建群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6-70,共5页
在实验室模拟保温层下腐蚀的装置中,于60~120℃对包裹保温层的20钢钢管在质量分数为0.01%~3%的NaCl溶液中分别进行120h的浸润和浸泡腐蚀试验,并通过失重法、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等研究了20钢的保温层下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温... 在实验室模拟保温层下腐蚀的装置中,于60~120℃对包裹保温层的20钢钢管在质量分数为0.01%~3%的NaCl溶液中分别进行120h的浸润和浸泡腐蚀试验,并通过失重法、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等研究了20钢的保温层下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20钢的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高于100℃时在其表面形成致密腐蚀膜,抑制了腐蚀的进一步发生;在80℃恒温条件下,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腐蚀先加剧后减缓;由于高温下高浓度NaCl溶液在钢表面及保温层间大量结晶,破坏了原有电化学腐蚀系统中氧含量的平衡,使腐蚀速率大幅度下降;干湿交替环境下的腐蚀较冷热交替和恒温环境的腐蚀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 保温层下腐蚀 模拟 NACL 温度
下载PDF
含H_2S/CO_2脱硫胺液中Cl^-对20#钢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曾德智 王哲 +3 位作者 商剑峰 刘元直 龙德才 张乃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133,共5页
为评估Cl^-累积作用对脱硫净化装置安全运行的影响,利用高温高压釜在室内对20#钢材质进行5组不同Cl^-质量浓度(465~40 000 mg/L)条件下的腐蚀试验,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腐蚀产物的微观形貌与组成。结果表明,... 为评估Cl^-累积作用对脱硫净化装置安全运行的影响,利用高温高压釜在室内对20#钢材质进行5组不同Cl^-质量浓度(465~40 000 mg/L)条件下的腐蚀试验,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腐蚀产物的微观形貌与组成。结果表明,在110℃条件下,随Cl^-质量浓度增加,20#钢在脱硫胺液环境中基体表面腐蚀产物膜的形态发生变化,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当Cl^-质量浓度为20 000 mg/L时,腐蚀速率达到峰值0.801 mm/a,腐蚀产物主要由FeS、FeCO_3和FeS_2组成。研究表明,Cl^-通过加速金属阳极的溶解、破坏腐蚀产物的完整性、降低酸性气体的溶解度3方面作用影响腐蚀过程。在脱硫装置高温工况下,20#钢存在较大的腐蚀安全隐患,建议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中Cl^-质量浓度控制在500 mg/L以内,而酸气负荷大的单元和设施不宜采用20#钢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净化厂 甲基二乙醇胺(MDEA) 20#钢 Cl- 腐蚀速率 腐蚀产物膜
原文传递
热处理避免和消除20钢厚壁高压管应变时效脆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梦丽 王威强 +2 位作者 李爱菊 崔好选 陈忠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3,共7页
以Charpy V型缺口冲击吸收能量为应变时效脆化评价指标,研究采用工程中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对应变时效脆化避免和消除的效果,使用光学显微镜、SEM和TEM观察试样组织形貌,探讨了各种热处理下的材料微观组织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的20钢厚壁高... 以Charpy V型缺口冲击吸收能量为应变时效脆化评价指标,研究采用工程中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对应变时效脆化避免和消除的效果,使用光学显微镜、SEM和TEM观察试样组织形貌,探讨了各种热处理下的材料微观组织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的20钢厚壁高压管轧制过程中已发生应变时效脆化,后续的预制更加加重了管子的应变时效脆化程度;不同热处理方法避免和消除应变时效脆化效果不同,其中以正火加高温回火效果最佳;变形度对恢复材料的冲击性能影响显著,预变形后是否时效对热处理的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20 应变时效脆化 性能恢复
下载PDF
20^#钢激光熔覆-重熔Ni基涂层及其高温磨损行为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小彬 臧晨峰 刘常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应用激光熔覆法,采用镍基NiCrSiB粉末,在20#钢表面制备了熔覆涂层,并用激光重熔涂层。观察了熔覆-重熔层的形貌,检测了其相组成和高温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得熔覆-重熔层组织均一、致密,与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经重熔处理后,熔... 应用激光熔覆法,采用镍基NiCrSiB粉末,在20#钢表面制备了熔覆涂层,并用激光重熔涂层。观察了熔覆-重熔层的形貌,检测了其相组成和高温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得熔覆-重熔层组织均一、致密,与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经重熔处理后,熔覆层表面的裂纹显著减少;熔覆-重熔层的硬度提高到基体的5倍,高温磨损率约为基体的1/3。熔覆-重熔层耐磨能力的增强除因其与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和硼化物、硼碳化物等析出相的强化作用外,也是重熔减少微裂纹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钢 激光熔覆 NICRSIB 重熔 高温磨损
下载PDF
稀土加入量对20#齿轮用钢渗碳层组织及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于玉城 王振玲 +2 位作者 王树城 王振廷 闫牧夫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4,32,共4页
以煤油为渗碳剂,稀土为催化剂,在920℃对20#低碳钢渗碳5 h,渗碳后随炉缓冷,研究了稀土加入量(0%,1%,2%,3%,4%)对渗碳层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稀土催渗机理。研究表明:渗碳层中的过共析层组织主要由珠光体和少量碳... 以煤油为渗碳剂,稀土为催化剂,在920℃对20#低碳钢渗碳5 h,渗碳后随炉缓冷,研究了稀土加入量(0%,1%,2%,3%,4%)对渗碳层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稀土催渗机理。研究表明:渗碳层中的过共析层组织主要由珠光体和少量碳化物组成,随着稀土加入量的增加,珠光体有细化趋势,渗层的厚度、硬度和耐磨性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稀土加入量为3%时,渗层珠光体最为细小,渗层最厚,硬度最高,耐磨性最好。由此可见,稀土可显著增加渗碳层厚度,细化渗层组织及改善渗碳层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碳 20#钢 稀土催渗 显微组织 耐磨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