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诗歌的“下沉”与“上升” 被引量:5
1
作者 罗振亚 《中国文艺评论》 2017年第4期39-47,共9页
21世纪诗歌在整体上表现出题材、思想的"下沉"和艺术水准、品位的"上升"趋向。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构诗意,并以理意和理趣的介入加强了诗歌本体的骨质硬度;技巧愈加娴熟,风格辨识度趋高,多以叙述作为连接诗歌和世... 21世纪诗歌在整体上表现出题材、思想的"下沉"和艺术水准、品位的"上升"趋向。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构诗意,并以理意和理趣的介入加强了诗歌本体的骨质硬度;技巧愈加娴熟,风格辨识度趋高,多以叙述作为连接诗歌和世界关系的基本手段,语言自然清朗而亲切;众多个人化的诗人创作构成了诗歌多元的敞开与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诗歌 精神向度 日常化 叙述 个人化
下载PDF
21世纪诗歌叙事的演进与困惑
2
作者 罗麒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98,共5页
21世纪的诗歌叙事对20世纪90年代诗歌实现了本质性超越,它不仅解构冷艳清高的精英吟唱,甚至清除了后者从身边事物寻找哲理和意义的"睿智身段";其具体表现是故意停留在事件本身中,呈现为一种从叙事到叙事的"不前进"... 21世纪的诗歌叙事对20世纪90年代诗歌实现了本质性超越,它不仅解构冷艳清高的精英吟唱,甚至清除了后者从身边事物寻找哲理和意义的"睿智身段";其具体表现是故意停留在事件本身中,呈现为一种从叙事到叙事的"不前进"的叙事结构,并且叙事技巧日趋"后现代"与多元化,或进行"无逻辑"叙事,或使多种文体、语体进入诗歌成为抒发情感的艺术手段。21世纪诗歌叙事存在着"狂欢化"的隐忧:"诗味儿"丧失,"身体叙事"导致的精神退化,经典化焦虑的加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诗歌 叙事结构 “狂欢化”隐忧
下载PDF
21世纪诗歌中乡土写作的表意困境
3
作者 张凯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62-68,共7页
21世纪诗歌中的乡土写作存在表意的困境,这种困境隐含在其所构建的主体语象之内。“村庄”语象尽管诠释了诗人们充满噬痛感的表达,但它本身嵌构在城乡悖论的单维空间之内,并未跳出原有的表意维度;“火车”语象则在鲜明的现实感中生成,... 21世纪诗歌中的乡土写作存在表意的困境,这种困境隐含在其所构建的主体语象之内。“村庄”语象尽管诠释了诗人们充满噬痛感的表达,但它本身嵌构在城乡悖论的单维空间之内,并未跳出原有的表意维度;“火车”语象则在鲜明的现实感中生成,这使其更多地成为一种工具性的载体,来连接空间意义上的乡村与城市,由此限制了其表意体系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诗歌 乡土写作 诗歌语象 村庄 火车
下载PDF
从“诗”到“出场符号”——论21世纪诗歌符号学转向的一个面向 被引量:6
4
作者 罗小凤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9-215,共7页
21世纪以来,面对新媒体和“符号社会”的双重语境,中国新诗出现一种新的倾向,即新诗成为一种“符号”,而且从“再现符号”转变为“出场符号”,成为表征身份、地位和文化标识并被进行符号化制造与消费的“符号”,呈现出当下新诗符号学转... 21世纪以来,面对新媒体和“符号社会”的双重语境,中国新诗出现一种新的倾向,即新诗成为一种“符号”,而且从“再现符号”转变为“出场符号”,成为表征身份、地位和文化标识并被进行符号化制造与消费的“符号”,呈现出当下新诗符号学转向的一个面向,由此导致的娱乐化、狂欢化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诗歌发展的迷误,需要进行糾偏与自我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诗歌 消费社会 景观社会 符号学转向
下载PDF
论21世纪诗歌对“雅”传统的再发现与重构 被引量:3
5
作者 罗小凤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92-103,共12页
“雅”是中国古代诗人在“崇雅”意识影响下构建的一种重要的古典诗学传统,却在新诗诞生后被淡化甚至缺失,导致新诗发展趋向俗化。21世纪以来的一批诗人和学者意识到“雅”缺席带来的新诗发展困境,重新考察古典诗传统中的“尚雅”意识... “雅”是中国古代诗人在“崇雅”意识影响下构建的一种重要的古典诗学传统,却在新诗诞生后被淡化甚至缺失,导致新诗发展趋向俗化。21世纪以来的一批诗人和学者意识到“雅”缺席带来的新诗发展困境,重新考察古典诗传统中的“尚雅”意识并主张对之进行重启,形成了对“雅”传统的再发现和重构,这对新诗俗化趋向的纠偏和新世纪诗歌新质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21世纪诗歌 再发现 重构
下载PDF
21世纪诗人陌生化写作与异质“文学性”的建构
6
作者 刘波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4,共7页
21世纪以来,随着个人化写作更趋私密,诗人们在单一叙事性或抒情性观念支配下的诗学实践也变得相对封闭,尤其是对接现实经验后,“文学性”逐渐弱化,而更具陌生化的诗意就成为诗人创作的内驱动力。在观念调整之后,有些诗人开始强调陌生化... 21世纪以来,随着个人化写作更趋私密,诗人们在单一叙事性或抒情性观念支配下的诗学实践也变得相对封闭,尤其是对接现实经验后,“文学性”逐渐弱化,而更具陌生化的诗意就成为诗人创作的内驱动力。在观念调整之后,有些诗人开始强调陌生化手法的运用:词语的重新构图与戏剧化呈现,以“脱序”书写来构成新的诗歌生产机制,同时还以反讽与戏谑式表达构建异质性的诗意。在语言与技艺层面之外,还有些诗人钟情于对各种经验的变形,以形成更丰富与复杂的“文学性”审美图景。这些观念与写作模式的变革,其意图在于以陌生化写作来建构异质性的诗歌美学,并赋予未来诗歌以更开放的探索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诗歌 陌生化写作 文学性 异质诗学
下载PDF
“乱象”中的突破及其限度:21世纪诗歌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罗振亚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0-95,共6页
判定21世纪中国诗歌已经完全被边缘化或进入空前复兴期这两种学术指认,都分别看到了诗坛的部分"真相",而遮蔽了诗坛的另外"真相"所在。如今诗坛实际上充满着喜忧参半的矛盾"乱象",但它一直在寻找突破的... 判定21世纪中国诗歌已经完全被边缘化或进入空前复兴期这两种学术指认,都分别看到了诗坛的部分"真相",而遮蔽了诗坛的另外"真相"所在。如今诗坛实际上充满着喜忧参半的矛盾"乱象",但它一直在寻找突破的机遇和方式,并以其"行动"的力量昭示出一种希望:一是诗人们在突破过程中学会了承担,使写作伦理大面积地得以复苏;二是诗人们注重艺术环节的打造与生活经验向诗性经验的转化,使诗作处理生活的艺术能力普遍有所提高;三是以诗学风格、创作主体、传播载体与地域色彩的多元展现,实现了诗的自由本质,使个人化写作精神落到了实处。21世纪诗歌的突破是有限度的,整体感觉平淡,经典文本匮乏,诗歌写作本身存在的失衡现象,和艺术的泛化问题、潜伏的传播方式危机问题等纠结一处,决定它仍然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诗歌 “乱象” 亮点 “问题”
原文传递
21世纪诗歌:“及物”路上的行进与摇摆 被引量:6
8
作者 罗振亚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共7页
新世纪以来,一系列大悲大喜的事件,使新世纪诗歌创作加强了与现实之间的深层"对话",逐渐走出低谷,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了时代与人生的中心。但是,对"物"的本质的偏离、误读和艺术水准的下滑、滞后,也令21世纪诗歌在&qu... 新世纪以来,一系列大悲大喜的事件,使新世纪诗歌创作加强了与现实之间的深层"对话",逐渐走出低谷,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了时代与人生的中心。但是,对"物"的本质的偏离、误读和艺术水准的下滑、滞后,也令21世纪诗歌在"及物"之路上的行进显得步履凌乱,不够稳健。只要诗人们有针对性地取长补短,调整好"及物"与"不及物",把握诗歌创作中的"度",21世纪诗歌就会健康地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诗歌 “及物” “不及物”
原文传递
沉潜与反思——评罗麒《21世纪中国诗歌现象研究》
9
作者 卢桢 《诗探索》 2019年第1期166-172,共7页
新世纪诗歌发展已逾二十年,按照普遍的认知,它和20世纪90年代诗歌形成了内在的接续关系,虽未沉淀出足以区别于前代的独立风格,也尚无引领风气之先的领袖诗人出场,但它仍呈现出较为集中的文化症候。特别是宽松而自由的写作生态、多元媒... 新世纪诗歌发展已逾二十年,按照普遍的认知,它和20世纪90年代诗歌形成了内在的接续关系,虽未沉淀出足以区别于前代的独立风格,也尚无引领风气之先的领袖诗人出场,但它仍呈现出较为集中的文化症候。特别是宽松而自由的写作生态、多元媒介的传播方式、日益国际化的交流氛围使得汉语诗歌写作热潮不断,事件林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诗歌 中国诗歌 21世纪中国诗歌现象研究》 打工诗歌 地震诗歌
原文传递
商业空间的诗学化——旅馆主义写作的技术冒险
10
作者 刘永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65-67,共3页
旅馆主义是诗人曾曙光在2009年创立并发起的一场新诗运动,提倡一种懒散的、方外的、充满春意的、喜洋洋的文学表达模式。旅馆主义写作第一次明确地践行了商业空间的诗学化,这一新鲜的"表达模式"是对当下社会情绪和时代心态的... 旅馆主义是诗人曾曙光在2009年创立并发起的一场新诗运动,提倡一种懒散的、方外的、充满春意的、喜洋洋的文学表达模式。旅馆主义写作第一次明确地践行了商业空间的诗学化,这一新鲜的"表达模式"是对当下社会情绪和时代心态的诗学把握。文章从旅馆作为商业空间的永恒性与作为生活空间的临时性之间的错层、契约自由的诗意化、态度诗学与消费主义的技术纠结三个方面对旅馆主义写作进行了细致的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馆主义写作 商业空间 诗学化 消费主义 21世纪诗歌
下载PDF
非裔美国诗歌传统中的圣诗(英文)
11
作者 劳瑞·雷米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105,共11页
圣诗(被奴役的非裔美国人在南方种植园工作过程中创作的诗歌)很少被归入抒情诗的范畴;与此同时,其作为非裔美国诗歌传统之源泉的重要价值常被忽略。尽管如此,圣诗对现当代非裔美国诗歌却有着广泛影响,因此对圣诗在非裔美国诗歌中地位和... 圣诗(被奴役的非裔美国人在南方种植园工作过程中创作的诗歌)很少被归入抒情诗的范畴;与此同时,其作为非裔美国诗歌传统之源泉的重要价值常被忽略。尽管如此,圣诗对现当代非裔美国诗歌却有着广泛影响,因此对圣诗在非裔美国诗歌中地位和对非裔美国经典诗歌涵盖范围的再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聚焦圣诗典故和引用模式的基础上,本文指出被奴役的非裔美国人所创作的诗歌种类繁多且形式上颇具创新。究其本质,非裔美国诗歌源自大量流散文本;在写作手法和动机等方面,这些文本与先锋派诗歌创作实践整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裔美国诗歌 20、21世纪美国诗歌 族裔美国诗歌 圣诗 形式创新的诗歌与诗学 黑人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