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浓度或24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最低抑菌浓度引导下万古霉素在肥胖患者中的个体化给药
1
作者 张慧芳 范亚新 +5 位作者 周芳庆 崔泽林 朱冠华 陈梦婷 张菁 王瑞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4,共8页
目的 比较谷浓度和24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最低抑菌浓度(AUC_(24h)/MIC)引导下万古霉素在肥胖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肥胖患者的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2024年上海市2所三甲医院因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 目的 比较谷浓度和24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最低抑菌浓度(AUC_(24h)/MIC)引导下万古霉素在肥胖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肥胖患者的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2024年上海市2所三甲医院因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并使用万古霉素静脉治疗的成年肥胖[体重指数(BMI)≥30 kg/m~2]患者,根据患者入组时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的方法分为谷浓度和AUC_(24h)/MIC监测组,比较万古霉素两种TDM监测靶标下肥胖患者的肾毒性及疗效。结果 共纳入22例肥胖患者,其中谷浓度监测组12例,AUC_(24h)/MIC监测组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用药前肌酐清除率、基础疾病、感染类型、病原菌类型及合并用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UC_(24h)/MIC监测组患者入住ICU的比例更高,但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万古霉素疗程、细菌清除率和综合有效率没有显著差异。万古霉素谷浓度监测组的平均日剂量显著低于AUC_(24h)/MIC监测组[(1.63±0.59) g对(2.29±0.72) g,P=0.026],两组患者的平均疗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3±10.28) d对(14.90±6.92) d,P=0.911]。与谷浓度监测组相比,AUC_(24h)/MIC监测组万古霉素初始峰浓度[(30.99±16.22)mg/L对(19.41±5.42)mg/L,P=0.025]和总体峰浓度[(33.67±16.53)mg/L对(22.08±3.96)mg/L,P=0.045]都更低,但两组患者初始谷浓度[(11.03±8.66)mg/L对(6.33±4.45)mg/L,P=0.139]、总体谷浓度[(13.75±9.74)mg/L对(9.74±4.24)mg/L,P=0.218]接近。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万古霉素相关性肾损伤,但谷浓度监测组有41.7%的患者达到了谷浓度≥15 mg/L的肾毒性阈值。结论 在当前万古霉素常规治疗剂量下,肥胖感染患者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AUC_(24h)/MIC引导下的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可在较低浓度或暴露量下实现目标参考值,在降低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浓度 24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最低抑菌浓度 治疗物监测 肥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