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血清25(OH)D3的候选参考测量程序的建立及性能评价
1
作者 李敏 于洪远 李会强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phase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 vitamin D3,25(OH)D3]的候选参考测量程序。方法采用同位素标准溶液为内标,液液萃取进行... 目的建立基于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phase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 vitamin D3,25(OH)D3]的候选参考测量程序。方法采用同位素标准溶液为内标,液液萃取进行前处理,正离子电喷雾模式进行监测。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C62-A和EP15-A3等文件,对方法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定量限、检测下限、相对基质效应等进行验证。采用候选参考测量程序和质谱常规程序检测40份临床血清样本,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候选方法的分析时间为15 min,通过色谱的等度洗脱可有效分离同分异构体3-epi-25(OH)D3,特异度好。测定参考实验室室间比对(RELA)样本,偏倚低于1.5%。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0.75%~2.31%和1.28%~2.01%。定量限和检测下限分别为0.85 ng/ml和1.84 ng/ml。在2.5~22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无相对基质效应和携带污染。质谱常规程序与候选参考程序的相关性较好(r=0.982),但低浓度样本处的偏差超出卫健委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的允许总误差±25%。结论成功建立了基于LC-MS/MS技术的血清25(OH)D3的候选参考测量程序,分析性能符合要求,可用于临床常规方法的量值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3 候选参考测量程序 性能评价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PP-4、UA、P、25(OH)D_(3)水平变化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2
作者 殷小红 李亚 +1 位作者 马卫国 白晶晶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二肽基肽酶-4(DPP-4)、尿酸(UA)、孕酮(P)、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并分析其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作为... 目的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二肽基肽酶-4(DPP-4)、尿酸(UA)、孕酮(P)、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并分析其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300名健康绝经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清DPP-4、UA、P、25(OH)D_(3)水平及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C)、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DPP-4、UA、P、25(OH)D_(3)水平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DPP-4水平为(183.41±21.49)I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82±13.04)IU/L,UA、P、25(OH)D_(3)水平分别为(252.83±21.69)μmol/L、(1.23±0.18)nmol/L、(21.21±3.72)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34±25.77)μmol/L、(1.70±0.22)nmol/L、(32.74±3.5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OC、PINP、β-CTX、BALP分别为(8.02±1.18)μg/L、(225.34±34.02)ng/mL、(0.75±0.09)ng/mL、(21.76±3.05)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7±0.84)μg/L、(175.06±26.71)ng/mL、(0.45±0.06)ng/mL、(15.80±2.4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DPP-4与OC、PINP、β-CTX、BALP均呈正相关(P<0.05),UA、P、25(OH)D_(3)与OC、PINP、β-CTX、BALP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PP-4水平升高,UA、P、25(OH)D_(3)水平降低,且均与骨代谢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临床上应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骨质疏松 二肽基肽酶-4 尿酸 孕酮 25羟维生素d_(3) 骨代谢
下载PDF
运动发育迟缓儿童血ALP、25(OH)D3表达及其与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李军勤 闫敬雪 黄广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究运动发育迟缓儿童血碱性磷酸酶(ALP)、血25-羟维生素D3[25(OH)D3]表达及其与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78例运动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研究组,另选78名发育正... 目的探究运动发育迟缓儿童血碱性磷酸酶(ALP)、血25-羟维生素D3[25(OH)D3]表达及其与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78例运动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研究组,另选78名发育正常的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入院时血ALP、25(OH)D3表达及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水平。对研究组儿童进行常规治疗和随访,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的血ALP、25(OH)D3表达、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及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水平变化,并探究其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儿童的血ALP和25(OH)D3水平分别为(177.26±12.98)U/L、(25.11±3.19)nmol/L,均低于对照组[(233.21±23.16)U/L、(32.05±2.46)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在大动作、个人社交、精细运动、语言、适应性行为等方面评分分别为(74.35±14.26)、(66.29±13.54)、(62.59±11.48)、(52.99±12.64)、(55.42±13.28)分,均低于对照组[(96.55±13.27)、(88.87±12.05)、(99.26±12.33)、(88.26±13.29)、(96.66±14.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的移动性、控制性及总分分别为(22.15±2.28)、(21.06±2.59)、(45.56±4.59)分,均低于对照组[(33.26±4.26)、(30.66±4.11)、(70.26±11.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TGMD-3总分与其血ALP和25(OH)D3水平呈正相关(r=0.832、0.775,P<0.05)。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儿童治疗后的血清ALP和25(OH)D3水平均显著升高,大动作、个人社交、精细运动、语言、适应性行为等方面的评分,移动性、控制性及总分方面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血清ALP和25(OH)D3水平较发育正常儿童明显降低,且与其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在治疗过程中,提高ALP和25(OH)D3水平可能对促进儿童的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应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25-羟维生素d3 运动发育迟缓 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水平
下载PDF
早产儿BPD的危险因素及血浆BMP-7 miR-15b 25-(OH)D_(3)对其诊断价值分析
4
作者 马萌萌 赵学辉 杨洁 《安徽医学》 2024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 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及血浆骨形成蛋白-7(BMP-7)、微小核糖核酸-15b(miR-15b)、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36例... 目的 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及血浆骨形成蛋白-7(BMP-7)、微小核糖核酸-15b(miR-15b)、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36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伴有BPD,将其分为BPD组(n=45)和非BPD组(n=91)。分析早产儿BPD的单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BPD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BMP-7、miR-15b、25-(OH)D_(3)对早产儿BPD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有无脓毒血症及血浆BMP-7、miR-15b、25-(OH)D_(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长、血浆BMP-7、miR-15b水平偏高、血浆25-(OH)D_(3)水平偏低是早产儿BPD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25、2.208、2.280、2.517,P<0.05)。血浆BMP-7、miR-15b、25-(OH)D_(3)联合诊断早产儿BPD的曲线下面积为0.947,高于血浆BMP-7、miR-15b、25-(OH)D_(3)单独检测(0.822、0.849、0.824,P<0.05)。结论 早产儿BPD的危险因素与机械通气时间长、血浆BMP-7、miR-15b水平偏高、血浆25-(OH)D_(3)水平偏低有关,且血浆BMP-7、miR-15b、25-(OH)D_(3)联合检测对早产儿BPD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骨形成蛋白-7 微小核糖核酸-15b 25羟基维生素d3
下载PDF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PCT、25-OHD3水平表达及其同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5
作者 方莉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D3,25-OHD3)水平表达及其同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62名,为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D3,25-OHD3)水平表达及其同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62名,为对照组,给予血清PCT、25-OHD3检查。根据患儿病情,将观察组划分为:轻度组(n=38)、重度组(n=26),比较血清指标差异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观察组PCT高、血清25-OHD3低(P<0.05)。轻度组PCT水平低、血清25-OHD3高(P<0.05)。与支气管肺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析:PCT呈正相关,血清25-OHD3呈负相关(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多伴随血清PCT高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25-OHD3低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血清降钙素原 25-羟维生素d3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25-(OH)D_(3)、CD4^(+)/CD8^(+)、免疫球蛋白水平与疾病复发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林 朱国琴 +1 位作者 葛婷婷 赵丽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9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白细胞分化抗原4/白细胞分化抗原8(CD4^(+)/CD8^(+))、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G)与疾病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HSP...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白细胞分化抗原4/白细胞分化抗原8(CD4^(+)/CD8^(+))、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G)与疾病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43)、中度组(n=32)和重度组(n=25),比较三组外周血25-(OH)D_(3)、CD4^(+)/CD8^(+)、免疫球蛋白水平;随访6个月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5-(OH)D_(3)、CD4^(+)/CD8^(+)、免疫球蛋白与疾病复发的关系。结果重度组外周血IgA水平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25-(OH)D_(3)、CD4^(+)/CD8^(+)、IgG水平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介于9.127~24.936之间,P<0.05);随访6个月后,复发组外周血IgA水平高于未复发组,25-(OH)D_(3)、CD4^(+)/CD8^(+)、IgG水平低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介于2.464~3.435之间,P<0.05);25-(OH)D_(3)、CD4^(+)/CD8^(+)、IgA、IgG联合预测HSP患儿疾病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高于单一指标检测(Z值介于2.033~3.487之间,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25-(OH)D_(3)≤19.81ng/mL、CD4^(+)/CD8^(+)≤0.86、IgA>1.98g/L均为HSP患儿疾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11.936(3.343~42.619)、4.554(1.261~16.443)、7.869(2.086~29.674)。结论HSP患儿外周血25-(OH)D_(3)、CD4^(+)/CD8^(+)、IgA、IgG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四者联合对疾病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25-羟基维生素d_(3) 免疫球蛋白 疾病复发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肌少症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静 赵红敏 +2 位作者 穆立芹 张宇 田惠玉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肌少症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315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肌少症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315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97例)和非肌少症组(218例),分析25(OH)D3及UACR与肌少症的相关性。结果肌少症组25(OH)D3水平低于非肌少症组,UACR水平高于非肌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少症组四肢骨骼肌量指数(ASMI)与UACR呈负相关(P<0.05),与25(OH)D3呈正相关(P<0.05);UACR预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969(0.955~0.983),截断值为31.180 mg/g(灵敏度为92.8%,特异度为100.0%);25(OH)D3预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931(0.917~0.945),截断值为25.077 ng/mL(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82.1%)。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肌少症的发生与血清25(OH)D3及UACR密切相关,应注意相关指标的筛查并进行相应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肌少症 25-羟维生素d3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相关性
下载PDF
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滴度关系及联合检测意义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许静 聂丽敏 刘娜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 vitamin D3,25-(OH)D3]、抗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滴度预测治疗反应性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石家庄市... 目的探讨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 vitamin D3,25-(OH)D3]、抗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滴度预测治疗反应性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肾内科100例PMN患者,检测血清25-(OH)D3水平,根据血清25-(OH)D3水平分为正常组、降低组、缺乏组,比较各组基线资料,分析血清25-(OH)D3与患者24 h尿蛋白、抗PLA2R抗体滴度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治疗反应性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抗PLA2R抗体滴度,分析血清25-(OH)D3联合抗PLA2R抗体滴度预测治疗反应性的价值。结果缺乏组24 h尿蛋白[(8.07±1.81)g比(6.28±1.76)g、(4.95±1.10)g]、抗PLA2R抗体滴度[(30.25±5.76)RU/mL比(23.96±4.85)RU/mL、(18.43±4.05)RU/mL]高于降低组、正常组,降低组24 h尿蛋白[(6.28±1.76)g比(4.95±1.10)g]、抗PLA2R抗体滴度[(23.96±4.85)RU/mL比(18.43±4.05)RU/mL]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25-(OH)D3水平与24 h尿蛋白、抗PLA2R抗体滴度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经治疗,完全缓解患者血清25-(OH)D3水平[(23.64±6.95)μg/L比(18.03±6.17)μg/L、(11.88±3.74)μg/L]高于部分缓解、未缓解患者,部分缓解患者血清25-(OH)D3水平[(18.03±6.17)μg/L比(11.88±3.74)μg/L]高于未缓解患者(P<0.05);完全缓解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19.25±3.01)RU/mL比(24.86±3.25)RU/mL、(41.34±8.44)RU/mL]低于部分缓解、未缓解患者,部分缓解患者抗PLA2R抗体滴度[(24.86±3.25)RU/mL比(41.34±8.44)RU/mL]低于未缓解患者(P<0.001);血清25-(OH)D3联合抗PLA2R抗体滴度预测PMN患者治疗反应性为完全缓解的曲线下面积为0.913(95%CI:0.855~0.970),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79.10%。结论血清25-(OH)D3水平与PMN患者24 h尿蛋白、抗PLA2R抗体滴度呈负相关,且血清25-(OH)D3联合抗PLA2R抗体滴度在预测PMN患者治疗反应性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膜性肾病 25羟维生素d3 磷脂酶A2受体 预测
下载PDF
血清Hcy、NT-ProBNP、25-(OH)D3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关系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9
作者 胡华丽 杨玲玲 栗春香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429-43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功能的关系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8月平舆县人民医院老年CHF患者150例,并根据治疗后...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功能的关系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8月平舆县人民医院老年CHF患者150例,并根据治疗后恢复情况分为预后优良组65例和预后一般组8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cy、NT-ProBNP、25-(OH)D3水平及入院时心功能指标[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入院时血清Hcy、NT-ProBNP、25-(OH)D3水平与NYHA分级、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VEF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预后恢复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优良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低于预后一般组,血清25-(OH)D3水平高于预后一般组(P<0.05);不同心功能指标老年CHF患者血清Hcy、NT-ProBNP、25-(OH)D3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清Hcy、NT-ProBNP、25-(OH)D3水平与NYHA分级、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呈正相关(P<0.001);血清Hcy、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血清25-(OH)D3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P<0.001);入院时血清Hcy、NT-ProBNP、25-(OH)D3水平联合诊断老年CHF的AUC大于各单独指标诊断(P<0.05)。结论血清Hcy、NT-ProBNP、25-(OH)D3水平与老年CHF患者左心功能密切相关,其联合水平检测具有预测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同型半胱氨酸 N端脑钠肽前体 25羟维生素d3 预后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3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潘辉 彭婧 +1 位作者 高瀚 乔小妮 《中外医疗》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 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能为改善其认知功能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在... 目的 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能为改善其认知功能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治疗的192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是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分为障碍组(n=118)和正常组(n=74),对老年COP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分析D3[25(OH)D3]水平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依据25(OH)D3水平分为25(OH)D3正常组(n=85,25~30 ng/mL)和25(OH)D3低组(n=107,<25 ng/mL),比较不同25(OH)D3水平患者的MoCA评分情况。结果 障碍组患者的年龄>75岁、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吸烟史、独居、社会低水平支持、运动<4次/周、睡眠<8 h/d、病程长、COPD分级为Ⅲ~Ⅳ级、尿酸水平低、PaO_(2)水平低、PaCO_(2)水平高、25(OH)D3水平低、不规律服药的发生率较正常组高,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75岁、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吸烟史、病程长、COPD分级为Ⅲ~Ⅳ级、PaO_(2)水平低、PaCO_(2)水平高、25(OH)D3水平低均是老年COP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2.942、1.922、1.412、1.782、2.012、1.793、1.673、2.301,P<0.05)。老年COPD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与年龄、吸烟史、病程、COPD分级、PaCO_(2)呈现负相关,与文化程度呈现正相关(P<0.05)。与25(OH)D3正常组比较,25(OH)D3低组的各项MoCA评分及总分均降低,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多出现25(OH)D3水平降低,且可影响患者认知功能水平,临床中应对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患者加强监测,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 血清25-羟维生素d3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OH-D3、BMP2、RBP4及超声骨密度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昭 韩璐璐 +6 位作者 马静静 宋宁宁 姚明言 王生海 李志红 郭畑灿 宋茜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超声骨密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A组,40例DN... 目的分析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超声骨密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A组,40例DN微量尿蛋白患者为B组,40例DN大量尿蛋白患者为C组,4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4组骨代谢指标[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I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骨密度指标(股骨近端骨密度)、血清25-OH-D3、BMP2、RBP4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3、BMP2、RBP4与骨代谢指标、骨密度指标相关性。结果C组PINP水平为(24.53±6.02)μg/L,低于B组、A组、对照组[(28.97±5.11)、(32.59±5.81)、(33.54±5.46)μg/L],β-CTX水平为(420.15±42.86)μg/L,高于B组、A组、对照组[(387.65±49.87)、(326.87±42.07)、(336.58±36.1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股骨近端骨密度为(0.71±0.11)g/cm2,低于B组、A组、对照组[(0.86±0.17)、(0.88±0.21)、(0.90±0.18)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25-OH-D3、RBP4水平分别为(7.26±2.09)、(4.92±1.33)μg/L,低于B组[(12.38±2.84)、(7.42±2.21)μg/L]、A组[(12.99±3.01)、(7.67±2.06)μg/L]、对照组[(10.36±2.47)、(5.97±1.59)μg/L],BMP2水平为(40.07±5.81)μg/L、高于B组、A组、对照组[(37.11±5.29)、(34.05±6.27)、(33.25±6.1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25-OH-D3、RBP4与PINP、股骨近端骨密度呈正相关(P<0.05),与β-CTX呈负相关(P<0.05);BMP2与PINP、股骨近端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与β-CTX呈正相关(P<0.05)。结论DN患者随病情进展,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下降,血清25-OH-D3、BMP2、RBP4水平与骨密度、骨代谢有关,早期通过测定以上因子水平可敏感反映DN患者骨质变化,以便对骨质疏松尽早预防和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25-羟维生素d3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视黄醇结合蛋白4 骨代谢 骨密度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3 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电图参数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永慧 王小玲 +2 位作者 原文龙 王蕾 屈艳玲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265-27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心电图参数变化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心电图参数变化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实施PCI治疗的193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72h内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38例、对照组155例,对比两组患者入院12h内的25-(OH)-D3、hs-CRP、血清电解质、血常规指标、血脂指标、心肌酶学指标,并对患者PCI术后实施连续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校正Tp-e间期(Corrected Tp-e interval,Tp-ec)、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指标与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心律失常组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心律失常组患者的血清hs-CRP、Tp-ec测定值、Qtd测定值、碎裂QRS波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组患者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YO)、K+、Mg 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cTnI、CK-MB、K+、hs-CRP、Tp-ec、Qtd增高,碎裂QRS波阳性会显著增大STEMI患者PCI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P<0.05);血清25-(OH)-D3水平增高会降低STEMI患者PCI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P<0.05)。结论:STEMI患者血清25-(OH)-D3水平降低、hs-CRP增高、PCI术后Tp-ec、Qtd增高、出现碎裂QRS波会增大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3 超敏C反应蛋白 动态心电图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恶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及25-(OH)D3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郗隽 张瑞 郑恬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286-1290,共5页
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及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西电集团医院收治的14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24 h尿蛋白定量(24UAE... 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及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西电集团医院收治的14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24 h尿蛋白定量(24UAE)水平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8例(24 UAE<30 mg)、微量蛋白尿组52例(30 mg≤24 UAE<300 mg)和大量蛋白尿组44例(24 UAE≥300 mg),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病程、心率(HR)]、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 GFR)、UACR]及25-(OH)D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N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大量尿蛋白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为(10.79±2.44)年、BUN为(9.37±3.05)mmol/L、Scr为(203.65±21.79)mmol/L、UACR为(326.19±32.50)mg/g,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的(6.23±1.78)年、(5.16±1.18)mmol/L、(70.15±11.23)mmol/L、(9.16±2.40)mg/g和微量蛋白尿组的(7.05±1.82)年、(5.70±1.36)mmol/L、(78.59±14.03)mmol/L、(160.28±22.79)mg/g,e GFR(41.16±9.70)m L/(min·1.732)、25-(OH)D3(10.02±1.55)ng/m L,明显低于正常蛋白尿组的(102.36±18.77)m L/(min·1.732)、(17.26±3.35)ng/m L和微量蛋白尿组的(85.60±14.29)m L/(min·1.732)、(14.26±2.78)n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BUN、Scr、UACR、e GFR及25-(OH)D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ACR水平与BUN、Scr呈正相关(P<0.05),与e GFR呈负相关(P<0.05),25-(OH)D3与BUN、Scr呈负相关(P<0.05),与e GFR呈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BUN、Scr、e GFR、UACR及25-(OH)D3均为DN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UACR水平随DN患者肾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25-(OH)D3随肾损伤程度的加重而降低,UACR和25-(OH)D3水平与DN患者肾脏功能损伤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损伤程度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 25-羟基维生素d3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25(OH)D_(3)、Cys-C、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赖树初 邱培杰 +2 位作者 黄丹敏 王泽微 王旭芬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6期2314-231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胱抑素(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9月普宁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分为...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胱抑素(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9月普宁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分为病变组(n=62)和非病变组(n=28)。病变组患者根据病程分为<5年组(n=18),5~10年组(n=24),>10年组(n=20),同期选择体检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D_(3)、Cys-C、Hcy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上述指标与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比较25(OH)D_(3)、Cys-C、Hcy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结果病变组患者的25(OH)D_(3)水平为(13.98±4.09)ng/mL,明显低于非病变组的(16.21±4.14)ng/mL和对照组的(28.31±4.21)ng/mL,非病变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患者的Cys-C、Hcy水平分别为(5.21±0.38)mg/L、(15.31±2.98)μmol/L,明显高于非病变组的(3.91±0.41)mg/L、(10.31±2.84)μmol/L和对照组的(2.01±0.37)mg/L、(6.31±2.01)μmol/L,而非病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组患者的25(OH)D_(3)水平为(15.09±2.15)ng/mL,明显高于5~10年组的(13.01±1.98)ng/mL和>10年组的(6.91±0.59)ng/mL,5~10年组明显高于>10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组患者的Cys-C、Hcy水平分别为(4.98±0.57)mg/L、(10.31±2.61)μmol/L,明显低于5~10年组的(6.91±0.59)mg/L、(15.09±2.75)μmol/L和>10年组的(8.29±0.62)mg/L、(19.41±2.70)μmol/L,5~10年组明显低于>10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5(OH)D_(3)与周围神经病变呈负相关(r=-0.621,P=0.001),而Cys-C、Hcy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呈正相关(r=0.421、0.371,P<0.05);血清25(OH)D_(3)诊断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度为63.46%、特异性为50.00%,Cys-C诊断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度为73.08%,特异性为60.00%,Hcy诊断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度为80.77%、特异性为70.00%,均明显低于上述指标联合检测诊断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度96.15%、特异性为9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780,明显高于血清25(OH)D_(3)、Cys-C、Hcy单独检测(分别为0.632、0.740、0.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降低,而Cys-C、Hcy水平升高,且其水平与病情显著相关,上述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25-羟维生素d_(3) 胱抑素 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孕早期UtA-PI、血清25-(OH)D_(3)及PLGF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昀筱 刘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6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子宫动脉搏动指数(UtA-PI)、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及胎盘生长因子(PLGF)与子痫前期(PE)的关系。方法90例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妇,根据PE发病情况分为对照组(未发生PE)、早发型PE组与晚发型PE组,每组30例。三组孕... 目的探讨孕早期子宫动脉搏动指数(UtA-PI)、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及胎盘生长因子(PLGF)与子痫前期(PE)的关系。方法90例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妇,根据PE发病情况分为对照组(未发生PE)、早发型PE组与晚发型PE组,每组30例。三组孕妇于孕11~13+6周超声监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并采血测定血清25-(OH)D3、PLGF水平。对比三组孕妇孕早期血清25-(OH)D3、PLGF水平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UtA-PI、子宫动脉阻力指数(UtA-RI)及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期末血流速度比值(UtA-S/D)],分析血清25-(OH)D3、PLGF水平与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早发型PE组孕妇孕早期血清25-(OH)D3、PLGF分别为(22.59±4.07)nmol/L、(300.74±20.05)pg/ml,晚发型PE组分别为(16.82±3.14)nmol/L、(233.55±16.58)pg/ml,对照组分别为(31.22±4.16)nmol/L、(405.31±28.64)pg/ml,三组孕妇孕早期血清25-(OH)D3及PLGF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PE组、早发型PE组血清25-(OH)D3、PLGF水平低于对照组,晚发型PE组低于早发型P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PE组孕妇孕早期UtA-PI、UtA-RI及UtA-S/D分别为(1.14±0.15)、(1.18±0.15)、(3.45±0.28),晚发型PE组分别为(1.25±0.24)、(1.25±0.21)、(3.93±0.31),对照组分别为(0.95±0.11)、(0.95±0.11)、(3.18±0.22),三组孕妇孕早期UtA-PI、UtA-RI及UtA-S/D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PE组、早发型PE组UtA-PI、UtA-RI及UtA-S/D高于对照组,晚发型PE组高于早发型P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tA-RI、UtA-PI、UtA-S/D与血清25-(OH)D3、PLGF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孕早期UtA-PI、血清25-(OH)D3及PLGF与PE有密切联系,通过检测其水平变化,可以辅助PE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早期 子宫动脉搏动指数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 胎盘生长因子 子痫前期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3、趋化因子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的影响及预测价值
16
作者 李娜娜 王红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9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趋化因子对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的影响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11月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KD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治疗2周后,根据CAL的发生情况将其... 目的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趋化因子对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的影响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11月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KD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治疗2周后,根据CAL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组(21例)和未发生组(6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25(OH)D3、脂源性细胞因子水平,分析KD患儿发生CAL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血清25(OH)D3、脂源性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对KD患儿CAL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KD急性期占比、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抵抗占比及治疗前降钙素原、网膜素-1、趋化因子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IVIg前发热持续时间长于未发生组,血清25(OH)D3低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降钙素原(OR=2.759,95%CI:1.053~4.185)、血清25(OH)D3(OR=0.310,95%CI:0.128~0.754)及趋化因子(OR=3.364,95%CI:2.063~7.125)均为KD患儿发生CAL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25(OH)D3联合趋化因子预测KD患儿CAL发生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二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降钙素原、血清25(OH)D3及趋化因子均为影响KD患儿CAL发生的相关因素,且血清25(OH)D3、趋化因子两者联合对KD患儿CAL发生的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25-羟维生素d3 脂源性细胞因子 冠状动脉损害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女性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分析
17
作者 谢文娟 马海绒 +4 位作者 刘思佳 李丽娜 张本娟 林文慧 李晓宇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比较口腔扁平苔藓(OLP)女性患者与健康女性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差异,分析血清25-(OH)D_(3)水平与OLP发病机制间的可能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病科的... 目的 比较口腔扁平苔藓(OLP)女性患者与健康女性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差异,分析血清25-(OH)D_(3)水平与OLP发病机制间的可能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病科的150例口腔扁平苔藓女性患者为OLP组,选择同期来自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女性150例为健康对照组。抽取两组受试对象5 ml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D_(3)水平。结果 OLP组血清25-(OH)D_(3)水平(15.45±6.26)n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2.95±9.88)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LP组维生素D缺乏及严重缺乏患者比例(61.3%/16.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2.0%/4.7%),维生素D充足患者比例(5.3%)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维生素D的缺乏或不足可能参与口腔扁平苔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25-羟维生素d3 免疫调节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3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廖镜波 朱丹华 吴伟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9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3水平[25 hydroxyvitamin D3,25(OH)D3]与2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依据25(OH)D3水平分为正常组[30 ng/mL≤25(OH)D3≤100...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3水平[25 hydroxyvitamin D3,25(OH)D3]与2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依据25(OH)D3水平分为正常组[30 ng/mL≤25(OH)D3≤100 ng/mL](n=31)、不足组[20 ng/mL≤25(OH)D3<30 ng/mL](n=44)、缺乏组[25(OH)D3<20 ng/mL](n=45)。分别对3组患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组患者胱抑素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足组与缺乏组UACR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结果分析显示25(OH)D3与UACR值呈负相关(r=-0.640,P<0.05),25(OH)D3与胱抑素C呈负相关(r=-0.587,P<0.05)。结论25羟维生素D3缺乏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胱抑素C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25羟维生素d3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 胱抑素C
下载PDF
感染性疾病早产儿血清25-(OH)D3、IL-12、HN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9
作者 程巧林 王丹虹 +1 位作者 卢田甜 刘敏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8期2691-269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白介素(IL)-12、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水平对感染性疾病早产儿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海口市人民医院诊治的226例感染性疾病早产儿作为感染组,根据新生儿感染情况将其...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白介素(IL)-12、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水平对感染性疾病早产儿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海口市人民医院诊治的226例感染性疾病早产儿作为感染组,根据新生儿感染情况将其分为重度感染组117例和轻度感染组109例,同时选取同期80例未发生感染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清25-(OH)D3、IL-12、HNL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25-(OH)D3、IL-12、HNL水平对感染性疾病早产儿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早产儿血清25-(OH)D3水平为(11.74±2.56)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5.65)nmol/L,而血清IL-12和HNL水平分别为197.95(123.18,254.83)ng/L、160.17(111.06,194.35)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18(40.76,93.34)ng/L、54.75(38.39,72.1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感染组早产儿的血清25-(OH)D3水平为(10.53±2.38)nmol/L,明显高于重度感染组的(13.04±2.08)nmol/L,而血清IL-12和HNL水平分别为230.15(167.45,283.29)ng/L、175.85(135.83,225.73)ng/mL,明显低于重度感染组的172.83(104.59,230.17)ng/L、130.43(84.37,174.66)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IL-12、HNL水平预测感染性疾病早产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0.877、0.864;当截断值为14.76 nmmol/L、112.81 ng/L、89.56 ng/mL时,灵敏度为89.82%、79.65%、81.86%,特异度为71.25%、88.75%、87.50%;联合预测感染性早产儿AUC为0.96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61%、93.75%。结论感染性疾病早产儿血清25-(OH)D3水平下降、IL-12和HNL水平升高,与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感染性疾病早产儿的生物标志物,三者联合应用价值优于单独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早产儿 25羟基维生素d3 白介素-12 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