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4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苯吡菌胺关键中间体3′,4′-二氯-5-氟-1,1′-联苯-2-胺的合成
1
作者 黄晓瑛 尚宇 +2 位作者 王威 王列平 毛明珍 《世界农药》 CAS 2024年第1期38-41,49,共5页
为获得联苯吡菌胺关键中间体3′,4′-二氯-5-氟-1,1′-联苯-2-胺的适合工业化生产工艺路线,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以3,4-二氯溴苯和2-溴-4-氟苯胺为原料,经格氏和Suzuki偶联2步反应合成了3′,4′-二氯-5-氟-1,1′-联苯-2-胺,其结构经... 为获得联苯吡菌胺关键中间体3′,4′-二氯-5-氟-1,1′-联苯-2-胺的适合工业化生产工艺路线,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以3,4-二氯溴苯和2-溴-4-氟苯胺为原料,经格氏和Suzuki偶联2步反应合成了3′,4′-二氯-5-氟-1,1′-联苯-2-胺,其结构经1H NMR、MS表征确证,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下,3′,4′-二氯-5-氟-1,1′-联苯2-胺合成总收率61.9%,纯度98%。该工艺成本低,收率高,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氯-5-氟-1 1′-联苯-2-胺 合成 联苯吡菌胺
下载PDF
虫草素及其代谢物3′-脱氧肌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2
作者 胡楠 蒋振伟 +5 位作者 钱敏燕 张雯婷 陈陆俊 郑晓 应汉杰 蒋敬庭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5-351,共7页
目的建立血浆虫草素及代谢物3’-脱氧肌苷(3′-Deo)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以2-氯腺苷(2-Chl)为内标,甲醇沉淀蛋白,色谱柱为Kinetex C18(3 mm×100 mm,2.6μm),流动相为水(5 mmol... 目的建立血浆虫草素及代谢物3’-脱氧肌苷(3′-Deo)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以2-氯腺苷(2-Chl)为内标,甲醇沉淀蛋白,色谱柱为Kinetex C18(3 mm×100 mm,2.6μm),流动相为水(5 mmol·L^(-1)乙酸铵)-甲醇溶液,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研究大鼠灌胃虫草素(10 mg·kg^(-1))后血浆虫草素及3′-Deo药动学。结果虫草素和3′-Deo分别在0.5~100和1~2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分别为0.5和1 ng·mL^(-1)。大鼠灌胃虫草素后,血浆虫草素浓度较低,主要转化为3′-Deo。虫草素和3′-Deo的峰浓度(C_(max))分别为(5.4±3.4)和(142.0±50.0)n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360 min))分别为(658.4±459.3)和(18034.9±4981.1)ng·min·mL^(-1)。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虫草素与3′-Deo血药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素 3′-脱氧肌苷 药动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狭缝引导配体13′UTR通过miR-34a-5p/SIRT1轴调节内皮细胞表型
3
作者 欧涛 胡志琴 +5 位作者 高原 伍华燕 陈凯茵 徐金东 方咸宏 单志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72,共11页
在高等生物的进化过程中,mRNA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序列显著增加,提示3′UTR在生物功能调节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发现狭缝引导配体1(slit guidance ligand 1,SLIT1)3′UTR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中水... 在高等生物的进化过程中,mRNA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序列显著增加,提示3′UTR在生物功能调节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发现狭缝引导配体1(slit guidance ligand 1,SLIT1)3′UTR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中水平降低,但其对肥厚心肌中血管功能调节的作用机制不清楚。利用腺病毒介导在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s)中过表达SLIT13′UTR,检测HAECs中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s,e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表达。分别采用划痕实验和基于Matrigel胶的管腔形成实验检测HAECs的迁移和成管腔能力。结果发现,过表达SLIT13′UTR会升高HAECs中p-eNOS、eNOS和VEGFA水平(P<0.01),并促进HAECs迁移和成管腔能力(P<0.01)。生物信息学预测提示,SLIT13′UTR上有多个微RNA(miRNA)的潜在结合位点,反义RNA纯化技术(RNA antisense purification,RAP)筛选和利用Ago2抗体进行RNA结合蛋白质免疫沉淀(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结果显示,SLIT13′UTR与miR-34a-5p存在结合作用,而过表达SLIT13′UTR的HAECs中miR-34a-5p水平显著降低(P<0.05)。Western印迹结果证实,miR-34a-5p可逆转过表达SLIT13′UTR对去乙酰化酶SIRT1的上调作用(P<0.05)。在HAECs中转染miR-34a-5p和si-SIRT1,可一致地抑制过表达SLIT13′UTR引起的p-eNOS、eNOS和VEGFA增加(P<0.05,P<0.01),及促进HAECs迁移和成管腔的能力(P<0.01,P<0.001)。因此,SLIT13′UTR可以特异性吸附miR-34a-5p,通过miR-34a-5p/SIRT1轴发挥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缝引导配体1 3′非翻译区 血管内皮细胞 微RNA
原文传递
3′-吲哚-3-氧化吲哚与苯基溴化物的多样性转化及其产物对肿瘤细胞A549和HepG2的抑制作用
4
作者 卓宇晴 崔宝东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3′-吲哚-3-氧化吲哚作为一类重要的合成子,实现其C3-位和吲哚C2-位选择性转化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以3′-吲哚-3-氧化吲哚与不同的苯基溴化物为起始原料,在金属钯和无机碱等条件的参与作用下,分别合成得到了3-(2-溴苄基)-3-(3′-吲哚... 3′-吲哚-3-氧化吲哚作为一类重要的合成子,实现其C3-位和吲哚C2-位选择性转化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以3′-吲哚-3-氧化吲哚与不同的苯基溴化物为起始原料,在金属钯和无机碱等条件的参与作用下,分别合成得到了3-(2-溴苄基)-3-(3′-吲哚基)氧化吲哚(3a~3d,收率75%~90%)、螺[5,6-二氢苯并咔唑-11,3′-氧化吲哚](4a~4d,收率45%~60%)、螺[5H-茚并吲哚-10,3′-氧化吲哚](6a~6c,收率42%~48%)、(2-苯基-1H-吲哚-3-基)氧化吲哚(8a、 8b,收率51%和69%),产物结构由^(1)H NMR、^(13)C NMR、高分辨质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对合成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考察了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发现部分化合物对肿瘤细胞A549(3a, IC_(50)=25.285μmol/L)和HepG2(3a, IC_(50)=21.806μmol/L;3d, IC_(50)=32.732μmol/L;4d, IC_(50)=26.923μmol/L)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吲哚-3-氧化吲哚 C—H活化 串联反应 一锅合成 螺环氧化吲哚
下载PDF
多酶一锅法合成硫酸基供体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PAPS)
5
作者 岳继恒 储梦萍 +1 位作者 储建林 何冰芳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3年第6期632-641,共10页
以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等为原料,来源于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的ATP硫酸化酶(ATPS)和来源于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的APS激酶(APSK)构建的多酶催化体系可合成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PAPS)。同时,在... 以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等为原料,来源于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的ATP硫酸化酶(ATPS)和来源于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的APS激酶(APSK)构建的多酶催化体系可合成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PAPS)。同时,在酶法合成PAPS的反应体系中引入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来源的无机焦磷酸水解酶(PPase),消耗反应过程中的副产物PPi,使得反应向生成PAPS的方向进行,大幅提高多酶法合成PAPS的产率。本研究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8a-sumo-ATPS、pET-28a-APSK和pET-28a-PPase,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重组酶,研究酶学性质和优化多酶催化反应合成PAPS的反应条件,以提高PAPS的产量水平,最终PAPS的累积量为14.47 g/L。该工艺可大幅降低PAPS的制备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 ATP硫酸化酶 APS激酶 无机焦磷酸水解酶
下载PDF
缩短 shRNA 的 3′尾与靶标 mRNA 的配对降低脱靶效应
6
作者 尹雪 姚东宝 梁好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0-320,共11页
基于对microRNA和短发夹RNA(shRNA)的3′尾功能的理解,提出了一种仅通过缩短shRNA的3′尾与靶标序列的互补长度来降低脱靶效应的方法。此方法可以在不损伤shRNA基因沉默效率的前提下达到降低shRNA脱靶效应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shRNA的基... 基于对microRNA和短发夹RNA(shRNA)的3′尾功能的理解,提出了一种仅通过缩短shRNA的3′尾与靶标序列的互补长度来降低脱靶效应的方法。此方法可以在不损伤shRNA基因沉默效率的前提下达到降低shRNA脱靶效应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shRNA的基因沉默特异性。此策略不受反义链3′区域序列的限制,可以显著改进RNA干扰设计的规则,一定程度上简化shRNA药物设计中的序列限制,拓宽其作为治疗和诊断工具在医疗中的用途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发夹RNA RNA干扰 基因沉默 3′ 脱靶效应
下载PDF
18种观赏植物F3′5′H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曾慧兰 高阳 卢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103-109,共7页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18种观赏植物类黄酮-3′5′-羟化酶基因(flavonoid-3′5′-hydroxylase,F3′5′H)的mRNA和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域、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同源性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绝大...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18种观赏植物类黄酮-3′5′-羟化酶基因(flavonoid-3′5′-hydroxylase,F3′5′H)的mRNA和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域、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同源性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观赏植物的F3′5′H为亲水性稳定蛋白质,以α螺旋为主、无信号肽的跨膜蛋白质;大多数定位于内质网膜上;其三级结构模型为5ylw.1.A铁锈醇合成酶,为单链蛋白,属于细胞色素P450基因家族;同源保守氨基酸序列为“LPPGP”“AGTDTS”和“PFGAGRRIC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观赏植物 氨基酸序列 类黄酮-3′5′-羟化酶
下载PDF
红苞凤梨AbF3′5′H基因上游调控因子筛选
8
作者 林东璞 臧要强 +2 位作者 张霄鹏 周徐子鑫 马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9,共11页
颜色是观赏植物最重要的性状之一,也是当前观赏园艺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为研究红苞凤梨红蓝色彩的呈现机制,初步分析金边红苞凤梨(Ananas comosus var.bracteatus)不同组织中花青素种类与含量,用AbF3′5′H基因启动子构建诱饵载体,利... 颜色是观赏植物最重要的性状之一,也是当前观赏园艺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为研究红苞凤梨红蓝色彩的呈现机制,初步分析金边红苞凤梨(Ananas comosus var.bracteatus)不同组织中花青素种类与含量,用AbF3′5′H基因启动子构建诱饵载体,利用酵母单杂交(Y1H)文库筛选其上游调控转录因子;并采用酵母单杂交验证技术,验证筛选出的转录因子与AbF3′5′H启动子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花青素的种类组成和相对比例决定了组织的颜色性状,AbF3′5′H是花青素合成途径种类分支的关键基因,在花青素种类组成与相对比例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AbBTB/POZ、AbHSP81-1和AbGLOX能够与AbF3′5′H的启动子结合而调控其转录,可能在红苞凤梨花青素合成代谢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揭示红苞凤梨花青素合成代谢调控机理,研究红苞凤梨呈色机理,培育叶色新品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苞凤梨 F3′5′H基因 花青素 酵母单杂交 调控因子
下载PDF
Genome-Wide Analysis of the F3′5′H Gene Family in Blueberry(Vaccinium corymbosum L.)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Regulation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9
作者 Xiaolan Guo Jinbin Hu +2 位作者 Shimei Yang Delu Wang Jianbing Wang 《Phyt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SCIE 2023年第9期2683-2697,共15页
The F3′5′H gene fami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abiotic stress,and hormone signaling.In this study,14 F3′5′H gene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blueberry genome.The chromosomal di... The F3′5′H gene fami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abiotic stress,and hormone signaling.In this study,14 F3′5′H gene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blueberry genome.The chromosomal distribution,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F3′5′H domain,conserved motifs,cis-acting elements,and intron/exon compositions were analyzed.The functional prediction analysis of these VcF3′5′Hs indicated that their biological functions included light response and other secondary metabolites.The results of qRT-PCR showed that VcF3′5′Hs(especially VcF3′5′H4)were highly expressed at the ripening stage.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revealed that VcF3′5′H4 may be located i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Co-exp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VcF3′5′H gene family was related to anthocyanin.This research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blueberry F3′5′H family and helps verify the role of these genes in regulating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UEBERRY F3′5′H ANTHOCYANIN gene expression CO-EXPRESSION
下载PDF
3,3′-偶氮1,2,4-三唑的合成
10
作者 徐通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73-75,共3页
以高锰酸钾、3-氨基-1,2,4-三唑和盐酸为原料,经氧化、水洗以及无水乙醇重结晶合成了3,3′-偶氮1,2,4-三唑,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究了影响合成偶氮三唑的因素,优化了反应条件,最后确定适宜反应条件为:n(3-氨基-1,2,4-三... 以高锰酸钾、3-氨基-1,2,4-三唑和盐酸为原料,经氧化、水洗以及无水乙醇重结晶合成了3,3′-偶氮1,2,4-三唑,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究了影响合成偶氮三唑的因素,优化了反应条件,最后确定适宜反应条件为:n(3-氨基-1,2,4-三唑)∶n(高锰酸钾)为1∶1.1,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50℃。收率达到7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偶氮1 2 4-三唑 高锰酸钾 3-氨基-1 2 4-三唑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基因组3′末端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被引量:73
11
作者 丁春宇 张大丙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2-319,共8页
用3′RACE和RT-PCR扩增并克隆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Ⅰ型毒株C80和Ⅰ型变异株E63的3′末端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80株和E63株基因组3′末端均包含1 359 nt的3D、终止密码子TGA、长314nt的3′UTR,而poly(A)尾分别含18... 用3′RACE和RT-PCR扩增并克隆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Ⅰ型毒株C80和Ⅰ型变异株E63的3′末端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80株和E63株基因组3′末端均包含1 359 nt的3D、终止密码子TGA、长314nt的3′UTR,而poly(A)尾分别含18个A和19个A。由2株DHV 3D核苷酸序列所推导的3D蛋白均含453个氨基酸,均包含KDELR、DxxxxD、GxxCSGxxxTxxxNS、YGDD和FLKR等小RNA病毒RNA聚合酶的特征基序,该结果进一步证实Ⅰ型DHV属于小RNA病毒科的成员。两株DHV与小RNA病毒科9个已知属之间3D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6%-37%,介于属间3D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范围(18%-60%)之内;此外,Ⅰ型DHV的3′UTR在小RNA病毒科是最长的。用3D蛋白进行进化分析的结果表明,Ⅰ型DHV可能属于小RNA病毒科的一个独立的病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3D基因 3′UTR POLY(A) 3′RACE
下载PDF
用酯交换法合成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环己酯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应喜 刘霞 蔡晓霞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13,共3页
以 3(3′ ,5′二叔丁基 4′羟基苯基 )丙酸甲酯 (简称 3,5甲酯 )与环己醇为原料 ,二丁基氧化锡为催化剂合成了 3(3′ ,5′二叔丁基 4′羟基苯基 )丙酸环己酯酯。考查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物料配比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 以 3(3′ ,5′二叔丁基 4′羟基苯基 )丙酸甲酯 (简称 3,5甲酯 )与环己醇为原料 ,二丁基氧化锡为催化剂合成了 3(3′ ,5′二叔丁基 4′羟基苯基 )丙酸环己酯酯。考查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物料配比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反应的最佳条件为 :3,5甲酯投料量 2 9.2 g ,反应温度 130~ 14 0℃ ,催化剂0 .3g ,反应时间 5h ,3,5 甲酯与环己醇摩尔比 1∶1.1。在此条件下 ,产物收率在 98%以上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核磁氢谱对产品进行组成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法 合成 3-(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环己酯 3-(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
下载PDF
1,3-二(3′-溴苯基)-5-(4′-氯苯基)苯的合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格 杨琼辉 +1 位作者 陶全华 王跃川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0-291,299,共3页
以苯乙酮、溴素为原料 ,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 ,按n (苯乙酮 )∶n (溴素 )∶n (AlCl3) =1.8∶2 .3∶4.2制得间溴苯乙酮 ,产率为 6 5 % ;间溴苯乙酮与催化剂四氯化硅按n(间溴苯乙酮 )∶n(四氯化硅 ) =1∶1在无水乙醇中经缩合反应制得 1,3... 以苯乙酮、溴素为原料 ,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 ,按n (苯乙酮 )∶n (溴素 )∶n (AlCl3) =1.8∶2 .3∶4.2制得间溴苯乙酮 ,产率为 6 5 % ;间溴苯乙酮与催化剂四氯化硅按n(间溴苯乙酮 )∶n(四氯化硅 ) =1∶1在无水乙醇中经缩合反应制得 1,3 二 (3′ 溴苯基 )丁烯 2 酮 1(A) ,产率为5 2 % ,以此为中间体与对氯苯乙酮在四氯化硅催化下按n(A)∶n (对氯苯乙酮 )∶n (四氯化硅 )=1.0∶1.0∶2 .5经缩合反应 ,合成了 1,3 二 (3′ 溴苯基 ) 5 (4′ 氯苯基 )苯 (B) ,产率为 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二(3′-溴苯基)-5-(4′-氯苯基)苯 1 3-二(3′-溴苯基)丁烯-2-酮-1 四氯化硅 催化 缩合
下载PDF
异黄酮衍生物的合成——Ⅲ.7,8-二甲氧基-3′-N,N-二乙胺基甲基-4′-羟基和2-甲基-7-甲氧基-3′-N,N-二乙胺基甲基-4′-羟基异黄酮的合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德有 高志军 纪庆娥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9-13,共5页
合成了异黄酮衍生物1528和1519.1528的合成是由1,2,3-三羟基苯经Hoesch反应,制得2,3,4-三羟基-4′-硝基脱氧安息香。参照合成1441方法,合成了7,8-二甲氧基-3′-N,N-二乙胺基甲基-4′-羟基异黄酮(I).1519的合成是由2,4-二羟基-4′-硝基... 合成了异黄酮衍生物1528和1519.1528的合成是由1,2,3-三羟基苯经Hoesch反应,制得2,3,4-三羟基-4′-硝基脱氧安息香。参照合成1441方法,合成了7,8-二甲氧基-3′-N,N-二乙胺基甲基-4′-羟基异黄酮(I).1519的合成是由2,4-二羟基-4′-硝基脱氧安息香与醋酸钠在醋酐中缩合,再水解制得2-甲基-7-羟基-4′-硝基异黄酮,参照合成1441方法合成了2-甲基-7-甲氧基-3′-N,N-二乙胺基甲基-4′-羟基异黄酮(Ⅱ)。药理实验证实,它们抗缺氧作用不如1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酮化合物 耐缺氧作用 7 8-二甲氧基-3′-N N-二乙胺基甲基-4′-羟基异黄酮 2-甲基-7-甲氧基-3′-N N-二乙胺基甲基-4′-羟基异黄酮
下载PDF
异黄酮衍生物的合成Ⅱ.7-氯和6-氯-7-甲氧基-3′-(N,N-二乙胺甲基)-4′-羟基异黄酮的合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德有 高志军 纪庆娥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22-26,32,共6页
合成了7-氯和-6-氯-7-甲氧基-3′-(N,N-二乙胺甲基)-4′-羟基异黄酮(1478和1481)。它们的合成是由间-氯苯酚或3-羟基-4-氯苯酚与对-硝基苯乙酰氯反应,制得取代的脱氧安息香。它们与原甲酸乙酯环合得到取代的-4′-硝基异黄酮,再将化合物... 合成了7-氯和-6-氯-7-甲氧基-3′-(N,N-二乙胺甲基)-4′-羟基异黄酮(1478和1481)。它们的合成是由间-氯苯酚或3-羟基-4-氯苯酚与对-硝基苯乙酰氯反应,制得取代的脱氧安息香。它们与原甲酸乙酯环合得到取代的-4′-硝基异黄酮,再将化合物中的硝基用锌粉还原成氨基,再经重氮化和水解,得到取代的-4′-羟基异黄酮。它们经Mannich反应,最后制得7-氯和6-氯-7-甲氧基-3′-(N,N-二乙胺甲基)-4′-羟基异黄酮。它们耐氧作用不如已合成的7-甲氧基-3′-(N,N-二烷胺甲基)-4′-羟基异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酮化合物 耐缺氧作用 7-氯-3′-(N N-二乙胺甲基)-4′-羟基异黄酮 6-氯-7-甲氧基-3′-(N N-二乙胺甲基)-4′-羟基异黄酮
下载PDF
山葡萄花色苷生物合成结构基因F3′H和F3′5′H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权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7-10,共4页
为阐明山葡萄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意义,以山葡萄双优果实为材料,应用HPLC-MS/MS技术,研究其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花色苷生物合成结构基因F3′H和F3′5′H的表达。结果表明:转色至采收,共检测出花色苷花翠素类7种、花青素类5种、花葵素类... 为阐明山葡萄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意义,以山葡萄双优果实为材料,应用HPLC-MS/MS技术,研究其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花色苷生物合成结构基因F3′H和F3′5′H的表达。结果表明:转色至采收,共检测出花色苷花翠素类7种、花青素类5种、花葵素类1种。F3′H花后1周为上调表达,至转色为下调表达,转色后至采收为上调表达;F3′5′H自花后至转色为下调表达,转色后至采收为上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花色苷 结构基因 F3′H F3′5′H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香猪CYP3A29基因3′-UTR结构变异及其与肌肉雄激素水平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小芬 冉雪琴 +3 位作者 牛熙 李升 黄世会 王嘉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99-3209,共11页
【目的】探究猪特有的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3A亚族成员29(cytochrome P4503A 29,CYP3A29)基因3′-UTR区核苷酸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SV)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解析该结构变异与香猪肉质性状形成的关系。【方法】以香猪、大白猪为... 【目的】探究猪特有的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3A亚族成员29(cytochrome P4503A 29,CYP3A29)基因3′-UTR区核苷酸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SV)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解析该结构变异与香猪肉质性状形成的关系。【方法】以香猪、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应用UCSC、miRBase、PITA、RBPsuite等软件预测CYP 3 A 29基因3′-UTR区结构变异区间所包含的重复元件、miRNA和RBP结合位点;采用PCR方法对结构变异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计算群体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及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变异对CYP 3 A 29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ELISA法检测香猪肌肉组织中CYP3A29蛋白含量和雄激素(T、DHT)水平,并使用SPSS 17.0软件对T、DHT含量与不同基因型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YP 3 A 29基因3′-UTR的结构变异区全长303 bp,该变异区存在1个长为241 bp的短散在元件(short interspersed element,SINE),属于Pre0_SStRNA家族,位于Chr3:6819917―6820161,含有33个miRNAs和13个RBPs结合位点。基因分型显示,该结构变异在香猪、大白猪群体中呈现出丰富的多态性,表现为II基因型(插入型)、ID基因型(杂合型)、DD基因型(双缺失)。基因型群体分布频率显示,香猪中的D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大白猪,该结构变异在香猪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在大白猪中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结果显示,CYP 3 A 29基因ID基因型个体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II和DD基因型(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香猪不同基因型个体CYP3A29基因含量与肌肉组织中T浓度呈显著相关(P<0.05),与DHT浓度不相关(P>0.05)。香猪ID基因型个体T浓度显著高于DD和II基因型(P<0.05),DD基因型个体DHT浓度显著高于ID和II基因型(P<0.05)。【结论】CYP 3 A 29基因3′-UTR区长度为303 bp的结构变异在香猪群体中具有多态性,以缺失型D等位基因为主,即该结构变异在香猪中缺失SINE元件,导致CYP 3 A 29基因表达上调,进而影响香猪肌肉组织中T浓度。CYP 3 A 29基因3′-UTR结构变异与香猪肉质性状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猪 CYP 3 A 29基因 结构变异 雄激素 肉质
下载PDF
二噻吩并[2,3-b:3′,2′-d]噻吩与二噻吩并[3,2-b:2′,3′-d]噻吩单醛与双醛的合成(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东锋 徐莉 王华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8-473,共6页
二噻吩并[2,3-b:3′,2′-d]噻吩单醛与双醛的制备首先通过两种方法产生芳基负离子:1)溴代并三噻吩在四氢呋喃中与正丁基锂发生的溴锂交换;2)用LDA对二噻吩并[2,3-b:3′,2′-d]噻吩去质子化作用.其后经无水DMF猝灭制备出目标化合物.并利... 二噻吩并[2,3-b:3′,2′-d]噻吩单醛与双醛的制备首先通过两种方法产生芳基负离子:1)溴代并三噻吩在四氢呋喃中与正丁基锂发生的溴锂交换;2)用LDA对二噻吩并[2,3-b:3′,2′-d]噻吩去质子化作用.其后经无水DMF猝灭制备出目标化合物.并利用正丁基锂对二噻吩并[3,2-b:2′,3′-d]噻吩进行去质子化,从而制备相应的单醛与双醛产物.通过红外、核磁、质谱、高分辨质谱以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基化 二噻吩并[2 3-b:3′ 2′-d]噻吩 二噻吩并[3 2-b:2′ 3′-d]噻吩 溴锂交换 去质子化作用
下载PDF
5, 7, 3′-三乙酰橙皮素对A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Jak2/Stat3信号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任丹阳 徐涛 +5 位作者 黄成 李荣 王亚丽 于明哲 黄艳 李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研究5,7,3'-三乙酰橙皮素(5,7,3'-triacetylhesperetin,TAHP)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Jak2/Stat3信号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AA模型;MTT法检测FLS的增殖反应;Hoechst 33258... 目的研究5,7,3'-三乙酰橙皮素(5,7,3'-triacetylhesperetin,TAHP)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Jak2/Stat3信号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AA模型;MTT法检测FLS的增殖反应;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FLS的凋亡;RT-PCR法检测FLS中Jak2、Stat3、Bcl-2、Bax及Caspase-3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FLS中p-Stat3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TAHP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FLS的增殖(P<0.05);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提示TAHP可以明显地促进FLS的凋亡;同时TAHP(50,250μmol·L-1)可以明显降低Jak2、Stat3及Bcl-2表达,而上调Bax及Caspase-3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AHP可降低p-Stat3的表达、上调Caspase-3表达。结论 TAHP可以抑制FLS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FLS 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Bax及Caspase-3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 3′三乙酰橙皮素 佐剂性关节炎 JAK2/STAT3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细胞凋亡 Caspase3
下载PDF
我国分离的盖塔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和3′非翻译区分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翟友刚 王焕琴 +1 位作者 付士红 梁国栋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0-275,共6页
对我国海南省和河北省分离到的3株盖塔病毒(GETV)(M1、HB0215-3和HB0234)进行衣壳蛋白基因和3′UTR区序列测定,并分析比较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遗传特征。首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和3′UTR片段,纯化后连接... 对我国海南省和河北省分离到的3株盖塔病毒(GETV)(M1、HB0215-3和HB0234)进行衣壳蛋白基因和3′UTR区序列测定,并分析比较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遗传特征。首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和3′UTR片段,纯化后连接到载体中进行测序,然后用Clastal X和DNASTAR软件对测定的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用MEGA软件绘制系统发生树。3株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分别由801、804和804个核苷酸组成,分别编码267、268和268个氨基酸,3株病毒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6%-100%和97.8%-100%,与其他GETV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在95.4%-99.6%之间。3株病毒3′UTR分别由411、401和401个核苷酸组成,发现中国株存在10个(45-54位)核苷酸缺失和2个(64位、148位)特有的核苷酸位点。进化分析表明盖塔病毒之间的进化关系与分离年代相关,中国境内流行的盖塔病毒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塔病毒 衣壳蛋白基因 3′非翻译区 核苷酸序列 系统发生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