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bius 3D的舌癌IMRT计划的初步应用与探讨
1
作者 毕帆 石慧烽 +1 位作者 胡海生 涂文勇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8期53-57,111,共6页
目的 研究独立三维剂量验证系统Mobius 3D在舌癌放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计划中二次验算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在2021年1—12月收治的50例舌癌放疗患者... 目的 研究独立三维剂量验证系统Mobius 3D在舌癌放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计划中二次验算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在2021年1—12月收治的50例舌癌放疗患者的定位CT图像,分别在Monaco 5.11和Eclipse1 5.5计划系统进行9野等分IMRT计划设计,计划达到临床要求后分别将计划传入Mobius 3D中进行剂量二次验算。统计两种计划系统在传输过程中靶区和危及器官的体积变化和剂量差异,二次验算剂量前后行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并使用γ通过率综合评估计划,验证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应用的可行性。结果 Monaco传输至Mobius中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体积差异均小于Eclipse,最大变化差异ROI均为左腮腺(0.7%和1.34%)。经二次验算,两种计划系统的靶区和剂量差异均在0.6%内,但Eclipse计划系统二次验算剂量结果差异大于Monaco计划系统。Monaco计划系统与Mobius 3D二次验算后,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54)的Dmean验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lipse计划系统与Mobius 3D二次验算后,PTV60、左腮腺和右腮腺的Dmean在验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结构和计划的γ通过率均值均大于97%,在整体计划γ通过率中,Monaco的通过率略高于Eclipse。结论 使用独立三维剂量验证Mobius 3D系统对舌癌IMRT计划进行二次验算具有可行性,结果准确清晰,使用简便,可将该系统作为计划二次核查使用,提高调强计划剂量验证的效率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适形放疗 三维剂量验证 Mobius 3d 二次验算 γ通过率
下载PDF
3D打印钛合金植入物结构对6 MV X线剂量的影响
2
作者 管凯 陈贞霞 +4 位作者 史训莹 赵晓岚 陈凯琪 郑凤标 王爱民 《医疗装备》 2023年第20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钛合金(Ti_(6)Al_(4)V)植入物结构对6 MV X线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造3D打印钛合金植入物,并使用激光抛光处理其表面;使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6 MV X射线照射植入物,通过指型电离室辅以静电计测量... 目的探讨3D打印钛合金(Ti_(6)Al_(4)V)植入物结构对6 MV X线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造3D打印钛合金植入物,并使用激光抛光处理其表面;使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6 MV X射线照射植入物,通过指型电离室辅以静电计测量植入物前后表面的剂量,同时将植入物样及水箱扫描导入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利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算法,计算植入物前后表面剂量,分析植入物厚度、网格密度及抛光处理对射线剂量的影响。结果当钛合金植入物位于电离室前表面时,测得的平均剂量随植入物厚度的减小和网格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剂量变化(降低)幅度随植入物厚度的减小和网格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植入物经激光抛光处理后,植入物后方的剂量变化幅度减小。而当植入物位于电离室后表面时,测得的平均剂量和剂量变化与植入物的网格密度和厚度无明显关系。此外,比较植入物前方和后方的平均剂量发现,植入物前方的剂量值通常高于后方的剂量值。结论钛合金植入物网格密度增加、厚度减小时,对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变小;若对钛合金植入物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则影响会进一步减小,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医师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优化放射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3d打印钛合金 植入物 放射剂量
下载PDF
3D NAND flash存储器总剂量效应研究
3
作者 朱晓锐 唐越 +3 位作者 邓玉良 殷中云 陈剑锋 方晓伟 《微处理机》 2023年第2期19-22,共4页
针对大容量NAND flash在空间环境应用时容易由总剂量诱发故障的问题,设计相关实验对3D NAND flash存储器样片进行辐照测试,研究其总剂量效应的发生规律。采用钴60γ射线源作为辐照源,以10 krad(Si)~80 krad(Si)条件进行辐照实验,找到3D ... 针对大容量NAND flash在空间环境应用时容易由总剂量诱发故障的问题,设计相关实验对3D NAND flash存储器样片进行辐照测试,研究其总剂量效应的发生规律。采用钴60γ射线源作为辐照源,以10 krad(Si)~80 krad(Si)条件进行辐照实验,找到3D NAND flash存储器的编程功能以及擦除功能开始出现故障时对应的总剂量程度,以及读取功能仍然正常的总剂量条件。研究重点关注位于上下边缘的层对总剂量的敏感度,以及由其导致的不同层之间的错误比特数“U”型曲线。围绕试验结果,对不同的辐照场景下主控芯片的设计及应用情况做了详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NAND flash存储器 总剂量试验 错误比特数 参数退化
下载PDF
IMP质子治癌3D剂量探测系统 被引量:6
4
作者 郭忠言 肖国青 +11 位作者 詹文龙 徐瑚珊 胡正国 毛瑞士 孙志宇 李加兴 王金川 李琛 陈立新 赵铁成 张金霞 李存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219-222,235,共5页
文章描述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IMP)正在研制的IMP质子治癌装置3D剂量测量系统。该系统主要由2D剖面探测器、辐照深度和剂量探测器、射程调整器等组成。其中,多级双维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MPPAC)使用C3F8作为工作气体,工作... 文章描述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IMP)正在研制的IMP质子治癌装置3D剂量测量系统。该系统主要由2D剖面探测器、辐照深度和剂量探测器、射程调整器等组成。其中,多级双维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MPPAC)使用C3F8作为工作气体,工作气压为700Pa,阳极电压为+700V。对3组分α粒子测得位置分辨为0.54mm(FW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gg峰 质子治癌 3d剂量测量
下载PDF
基于点云分布的光学发射层析系统响应矩阵计算方法
5
作者 靳海晶 李华 +5 位作者 宋建波 闫学文 何良 李德源 芦莹 庞国宝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1-397,共7页
为满足放射治疗的三维剂量实时测量验证需求,基于闪烁体发光的三维剂量测量技术被提出。该技术利用闪烁体受辐射发光的原理,将三维剂量分布转换为三维光分布,并通过相机和光学发射层析技术进行三维光分布的测量与重建。基于光学发射层... 为满足放射治疗的三维剂量实时测量验证需求,基于闪烁体发光的三维剂量测量技术被提出。该技术利用闪烁体受辐射发光的原理,将三维剂量分布转换为三维光分布,并通过相机和光学发射层析技术进行三维光分布的测量与重建。基于光学发射层析的三维重建需要使用迭代算法,而系统响应矩阵是迭代重建的重要参数。本文基于小孔成像模型提出了基于点云分布的系统响应矩阵计算方法,该方法将体素转化成随机点云,计算点云投影至像素内的数量作为体素对像素的响应。在模拟成像的对比中,相较于传统的基于投影面积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抑制了模拟图像上的条纹状误差,提升了模拟成像的均匀性和梯度均匀性,改善了模拟精度,有利于提升三维重建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剂量验证 光学发射层析 系统响应矩阵 小孔成像模型 点云
下载PDF
食管癌不同部位病灶的3D-CRT及IMRT治疗计划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锋 蔡晶 +3 位作者 谢国栋 何晓军 吴建亭 赵永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21期12-15,共4页
目的比较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食管癌放疗剂量学的差异。方法应用IMRT治疗计划系统治疗食管颈段与胸上、胸中段及胸下段癌患者各10例,分别采用3D-CRT及IMRT,比较2种计划PTV靶区各项参数及各项正常组织受照射体积、剂... 目的比较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食管癌放疗剂量学的差异。方法应用IMRT治疗计划系统治疗食管颈段与胸上、胸中段及胸下段癌患者各10例,分别采用3D-CRT及IMRT,比较2种计划PTV靶区各项参数及各项正常组织受照射体积、剂量、平均肺受量(MLD)及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结果颈段及胸上段组,靶区适形度指数(CI)及靶区计划体积(PTV)剂量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中段组,IMRT较3D-CRT在CI、靶区剂量不均匀指数(HI)、肺组织保护方面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下段组,靶区CI、PTV剂量学及HI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不同部位的食管癌中,IMRT的靶区CI明显优于3D-CRT;胸中、下段癌的HI,IMRT明显优于3D-CRT;食管颈段及胸上段癌、胸下段癌在肺及脊髓保护方面,IMRT未见明显优于3D-CRT;食管胸中段癌,IMRT的肺组织保护明显优于3D-CRT,但在脊髓及心脏保护方面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剂量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直肠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三维剂量预测研究
7
作者 刘润红 刘可 +2 位作者 黄强 徐孝明 许惠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4期41-46,52,共7页
目的基于3DRes-UNet深度学习网络预测直肠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三维剂量精度,以指导临床放疗工作。方法选取168例直肠癌VMAT放疗计划为研究对象,将数据集按7∶1∶2随机分为训练集120例、... 目的基于3DRes-UNet深度学习网络预测直肠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三维剂量精度,以指导临床放疗工作。方法选取168例直肠癌VMAT放疗计划为研究对象,将数据集按7∶1∶2随机分为训练集120例、验证集16例和测试集32例。将训练集的CT影像和危及器官及靶区的掩码输入网络进行训练,在测试集上将预测的剂量与临床批准的放疗剂量进行对比,评价放疗剂量的预测精度。结果临床剂量与预测值相比,靶区的D2、D98、D50、均匀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形性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膀胱V_(50)、Dmean预测剂量小于临床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_(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股骨头V_(40)预测剂量小于临床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_(30)、V_(50)、D_(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股骨头Dmean预测剂量小于临床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_(30)、V_(40)、V_(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盆V45和Dmean预测剂量均小于临床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V_(30)、V_(40),Dmean、D_(0.1c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差异图显示靶区预测结果与临床结果差异很小,危及器官差异范围为-10~10 Gy。预测与临床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基本重合。结论该3DRes-UNet模型可有效预测直肠癌术后VMAT三维空间剂量,以达到指导临床放疗工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三维剂量 深度学习
下载PDF
Graves眼病3D-CRT、IMRT和VMAT放疗剂量分布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单改仙 任晔 +4 位作者 王莹 苏晓明 戴卓捷 徐锋超 王宗烨 《实用医药杂志》 2017年第12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分别采用3D-CRT、IMRT和VMAT三种照射技术设计Graves眼病放疗计划,对其剂量分布及其相关参数进行比较,以指导临床选择更优的放射技术治疗Graves眼病。方法从医院临床数据库中随机抽取20例诊断明确且接受放射治疗的Graves眼病(双侧)... 目的分别采用3D-CRT、IMRT和VMAT三种照射技术设计Graves眼病放疗计划,对其剂量分布及其相关参数进行比较,以指导临床选择更优的放射技术治疗Graves眼病。方法从医院临床数据库中随机抽取20例诊断明确且接受放射治疗的Graves眼病(双侧)患者,采用精确定位技术,通过螺旋CT扫描获取定位图像,得到球后靶区及其周围组织的三维数据,然后均采用三维适形照射技术(3D-CRT)、逆向调强照射技术(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照射技术(VMAT)进行治疗计划的设计,比较计划靶区(PTV)和危及器官双侧晶体(L-LEN和R-LEN)的剂量分布图、剂量体积直方图和相关的剂量学参数。结果对于计划靶区PTV的Dmax、Dmin、Dmean、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三种照射技术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双侧晶体的参数Dmin、Dmean和Dmax,三种照射技术之间比较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MAT照射技术在剂量学的分布上整体优于3D-CRT照射技术和IMRT照射技术,它不仅有较好的靶区适形度,而且正常组织晶体的受照剂量也很低,为患者临床放射治疗Graves眼病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三维适形放疗 逆向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剂量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计划剂量预测的研究
9
作者 何钰 邓春娥 刘润红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3期29-33,4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深度残差网络(3D Res-Unet)模型深度学习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计划剂量精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2021年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中心治疗的1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VMAT放疗计划,将数据集按7...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深度残差网络(3D Res-Unet)模型深度学习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计划剂量精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2021年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中心治疗的1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VMAT放疗计划,将数据集按7∶1∶2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训练集108例,验证集15例和测试集31例,以临床批准的剂量作为“金标准”,对3D Res-UNet预测的放疗剂量与临床的放疗剂量进行比较。结果:深度学习与临床“金标准”之间的靶区适型度指数(CI)和平均剂量(D_(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5、-0.124,P<0.05)。危及器官(OAR)膀胱40%处方剂量所覆盖的靶区体积(V_(4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0.510,P<0.05),直肠V5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2.121,P<0.05)。左股骨头V_(30)预测剂量小于临床剂量(t=0.415,P<0.05)。右股骨头V_(30)预测剂量小于临床剂量(t=-3.102,P<0.05)。骨盆D_(mean)预测剂量高于临床剂量(t=1.224,P<0.05)。小肠V_(40)预测剂量高于临床剂量(t=0.461,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剂量差异图显示,预测结果与临床结果差异很小,预测与临床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基本重合。结论:3D Res-UNet模型可有效预测子宫内膜癌术后VMAT计划三维空间剂量,可指导临床放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容积旋转调强治疗 三维剂量 深度学习 剂量预测
下载PDF
Predicting 3D Radiotherapy Dose-Volume Based on Deep Learning
10
作者 Do Nang Toan Lam Thanh Hien +2 位作者 Ha Manh Toan Nguyen Trong Vinh Pham Trung Hieu 《Intelligent Automation & Soft Computing》 2024年第2期319-335,共17页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diseaseswith highmortality.One of the principal treatments is radiotherapy by using radiation beams to destroy cancer cells and this workflow requires a lot of experience and skill ...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diseaseswith highmortality.One of the principal treatments is radiotherapy by using radiation beams to destroy cancer cells and this workflow requires a lot of experience and skill from doctors and technicians.In our study,we focused on the 3D dose prediction problem in radiotherapy by applying the deeplearning approach to computed tomography(CT)images of cancer patients.Medical image data has more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than normal image data,and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data preprocessing and augmen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3D dose prediction problem.We proposed four strategies to clarify our hypothesis in different aspects of applying data preprocessing and augmentation.In strategies,we trained our custom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odel which has a structure inspired by the U-net,and residual blocks were also applied to the architecture.The output of the network is added with a rectified linear unit(Re-Lu)function for each pixel to ensure there are no negative values,which are absurd with radiation doses.Our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dataset of the Open Knowledge-Based Planning Challenge which was collected from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treatedwith radiation therapy.The results of four strategies showthat our hypothesis is rational by evaluating metrics in terms of the Dose-score and the Dose-volume histogram score(DVH-score).In the best training cases,the Dose-score is 3.08 and the DVH-score is 1.78.In addition,we also conducted a comparison with the results of another study in the same context of using the loss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image 3d dose prediction data preprocessing augmentation
下载PDF
3D打印头膜对X射线治疗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慧娟 王斌 +5 位作者 薛涛 孙云川 刘光波 刘志坤 周丽霞 王珮烨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4期177-180,共4页
目的研究3D打印头膜对X射线治疗剂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我院使用的3D打印环氧树脂头膜(密度为1.076 g/cm^(3))和国产热塑头膜(密度为1.12 g/cm^(3)),采用EBT3免洗胶片测量比较在6 MV X射线,100 cm源皮距,10 cm×10 cm照射野条件下覆... 目的研究3D打印头膜对X射线治疗剂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我院使用的3D打印环氧树脂头膜(密度为1.076 g/cm^(3))和国产热塑头膜(密度为1.12 g/cm^(3)),采用EBT3免洗胶片测量比较在6 MV X射线,100 cm源皮距,10 cm×10 cm照射野条件下覆盖两种头膜时模体表面、模体下0.5、1.0、1.5 cm处的剂量,研究3D打印头膜对X线治疗剂量的影响。3D打印头膜的形态结构分为无孔和有孔两种,其中有孔膜网孔直径分别为0.2、0.4 cm,孔间距均为0.15 cm。结果头膜的使用主要影响X射线治疗剂量的建成区,其中0.15 cm厚度下网孔直径均为0.4 cm的3D打印头膜和热塑头膜表面剂量分别为38%、40%;网孔直径均为0.4 cm的3D打印头膜0.15、0.20 cm厚度下的表面剂量分别为38%、49%;0.15 cm厚度下的3D打印头膜在无孔、网孔直径分别为0.2、0.4 cm时表面剂量分别为50%、44%、38%。结论放疗中头膜的使用对患者体表的吸收剂量存在较大影响,不同材质头膜的密度值越大,表面吸收剂量越大;相同材质头膜的膜厚度越大,孔径越小,表面吸收剂量越大。使用3D打印技术可个体化制作不同材质、厚度、孔径的头膜,相较于国产热塑头膜,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头膜 热塑头膜 个体化 表面剂量
下载PDF
基于Anscombe变换域BM3D滤波的低剂量CT重建 被引量:10
12
作者 毕一鸣 马建华 +4 位作者 刘楠 路利军 余晓锷 冯前进 陈武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16-220,共5页
针对低剂量CT图像质量退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域数据恢复的低剂量CT优质重建方法。新方法首先通过非线性Anscombe变换将满足Poisson分布的投影域数据转化Gaussian型分布,然后利用针对Anscombe变换的Gaussian型数据进行自适应Block-... 针对低剂量CT图像质量退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域数据恢复的低剂量CT优质重建方法。新方法首先通过非线性Anscombe变换将满足Poisson分布的投影域数据转化Gaussian型分布,然后利用针对Anscombe变换的Gaussian型数据进行自适应Block-Matchingand 3D filtering(BM3D)滤波,最后通过对Anscombe逆变换数据执行传统的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CT重建。由于Anscombe变换数据的方差已知,且所用BM3D滤波无需人工设置滤波参数,使得方法可实现自适应低剂量CT图像重建。仿真和临床低剂量CT数据的实验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建鲁棒性,其重建图像的噪声和伪影可同时得到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 Anscombe变换 投影域数据恢复 基于块匹配的混合(BM3d)滤波
下载PDF
胸上段食管癌3D-CRT与IMRT的剂量学比较
13
作者 孙光志 王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4期58-60,共3页
目的对胸上段食管癌3D-CRT与IMRT进行剂量学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2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实际治疗中采用3D-CRT计划。同时,为患者设计IMRT计划进行对比。结果 IMRT与3D-CRT GTV ... 目的对胸上段食管癌3D-CRT与IMRT进行剂量学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2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实际治疗中采用3D-CRT计划。同时,为患者设计IMRT计划进行对比。结果 IMRT与3D-CRT GTV mean(cGy)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V Dmean、两肺受照射平均剂量(cGy)、V30、V20,心脏V40、V30,脊髓Dmax(cGy)等指标,IMRT均低于3DC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V1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V5对比,IMRT高于3D-C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在胸上段食管癌治疗中具有更好的剂量适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上段 食管癌 3d-CRT IMRT 剂量 肿瘤靶区
下载PDF
CT球管参数设定对腰椎骨折3D打印模型影响的体模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梦强 张萌 +4 位作者 许英浩 刘金丰 胡小露 雷鸣 赵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66-1171,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CT球管参数设定对腰椎骨折3D打印模型的影响,探讨适合腰椎骨折术前3D打印模型的低剂量CT扫描参数。方法:利用东芝640层CT对L1-L2椎体棘突骨折腰椎模型进行扫描,A、B两组的扫描管电压分别为120、100 kV,管电流均依次设定为... 目的:分析不同CT球管参数设定对腰椎骨折3D打印模型的影响,探讨适合腰椎骨折术前3D打印模型的低剂量CT扫描参数。方法:利用东芝640层CT对L1-L2椎体棘突骨折腰椎模型进行扫描,A、B两组的扫描管电压分别为120、100 kV,管电流均依次设定为160、140、120、100、80、60、40、20 mA。由两位高年资影像诊断主治医师对骨折线的可发现、可诊断和整体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另由两位高年资骨科主治医师对3D打印模型清晰度、手术指导情况进行主观评价,均采取3分评价法,评分≥2分为可接受。结果:两位医师对骨折线及3D打印模型的主观评价一致性均较好,各组3D打印模型评价均为3分。管电流为20 mA时,A、B两组L2棘突骨折线评分均为1分,图像质量差,其余骨折线评分均为2分或3分。不同参数L1-L5双侧椎弓根左右径宽度均值范围为9.42~10.19 mm,不同参数腰椎3D打印模型L2-L5双侧椎弓根上下径长度均值范围为12.15~12.52 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管电流为20 mA,B组管电流为40 mA时,噪声最低,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最高,分别为11.7、15.31、95.72和8.62、30.97、165.10;随着辐射剂量降低,噪声降低,SNR、CNR升高。结论:采用低管电压、低管电流CT扫描能够满足3D打印模型的临床需求和腰椎骨折诊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3d打印 低管电压 低管电流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单发脑转移性癌IMRT与3D-CRT剂量学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振 张军宁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8期1345-1348,共4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用于单发脑转移性癌治疗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相较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是否具有剂量学优势。方法取10例单发脑转移性癌患者行体位固定、CT扫描及靶区勾画,分别对每例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全脑2野对穿+3野局部加量)...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用于单发脑转移性癌治疗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相较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是否具有剂量学优势。方法取10例单发脑转移性癌患者行体位固定、CT扫描及靶区勾画,分别对每例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全脑2野对穿+3野局部加量)及5野调强放疗(IMRT)计划设计,分析两种放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两种放疗计划的靶区适形度、均匀指数,靶区剂量、靶区覆盖情况及各个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结果 IMRT计划与3D-CRT计划相比显著提高了PTV-G和PTV-C的适形指数(P<0.05),而在靶区均匀指数(HI)方面,IMRT计划与3D-CRT计划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危及器官,IMRT计划显著降低了脑干、视交叉和脑垂体的最大受照射剂量(P<0.05)。结论对于单发脑转移性癌,IMRT和3D-CRT两种计划均能满足合适的靶区覆盖率,均能达到放射治疗的要求,IMRT计划相对于3D-CRT计划有更好的靶区适形性。IMRT计划还可以降低脑干、视交叉和脑垂体的受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发脑转移性癌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剂量分布
下载PDF
3D打印在中药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范凯燕 杨帆 +2 位作者 林启凤 于丽萍 陈燕忠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688-691,共4页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成型技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起源、工作原理、常用的打印技术以及国内外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并就3D打印在中药个体化给药、贵重药材及挥发油制剂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3d打印 制药领域 个体化给药 贵重药材 挥发油
下载PDF
放疗3D剂量验证系统中光场相机点扩散函数获取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学文 李华 +2 位作者 何良 乔霈 李德源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8,共6页
基于闪烁光场成像的放疗新型3D剂量测量中,需利用点扩散函数将每一个二维平面的真实闪烁光数据从重叠图像中提取出来。利用刀口法,结合光场数字重聚焦以及聚焦测距法,实验获取光场相机不同重聚焦位置处的点扩散函数,并给出棋盘格标定板... 基于闪烁光场成像的放疗新型3D剂量测量中,需利用点扩散函数将每一个二维平面的真实闪烁光数据从重叠图像中提取出来。利用刀口法,结合光场数字重聚焦以及聚焦测距法,实验获取光场相机不同重聚焦位置处的点扩散函数,并给出棋盘格标定板在参数α=0.6时的重聚焦面聚焦在α=0.7位置处的高斯离焦点扩散函数表达式,研究光场相机点扩散函数的规律,通过测量几个必要值便可由函数拟合得到所有点扩散函数,减少光学分层成像中因分层数量增加引起的标定工作量。将结果引入图像处理,通过反卷积运算可获得每一个二维重聚焦面的真实闪烁光数据,有助于3D剂量的实时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剂量验证 光学分层成像 点扩散函数 刀口法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体模在放疗剂量验证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海涛 李吉友 王宁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1年第4期454-458,共5页
基于3D打印技术在放疗中用于剂量验证的个体化三维体模,极大限度地模拟人体的解剖结构、轮廓外形、肿瘤解剖结构及其他危及器官等组织的解剖结构,制作出合理有效的剂量验证模体。根据需要获取有效的病人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重建... 基于3D打印技术在放疗中用于剂量验证的个体化三维体模,极大限度地模拟人体的解剖结构、轮廓外形、肿瘤解剖结构及其他危及器官等组织的解剖结构,制作出合理有效的剂量验证模体。根据需要获取有效的病人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重建需要测量的部位及其周围的人体组织、器官,并将其制作成三维空壳组件。然后3D打印进行组装、填充等效组织,从而制作出体模。用CT对体模进行扫描并将数据传至TPS系统中,将先前做好的治疗计划移植到体模上。将制作好的体模按照病人的定位信息摆放好,进行照射并测量数据。三维空壳组件是完全按照病人数据进行重建,轮廓差异不大,空壳当中填充的是CT值与空壳体积的平均CT值一致的组织辐射等效材料,CT影像数据表明体模的辐射等效性与病人实际组织近似,并且等效剂量分布符合常规治疗范围,可为调强放射治疗的精确设计提供一种可靠的剂量验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个体化 剂量验证 组织等效材料 体模
下载PDF
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诊断胸部创伤的研究
19
作者 潘伟 魏小东 +2 位作者 池保安 方旭涛 李翠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在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2022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118例高度怀疑肋骨骨折患者,所有病例均采用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分析不同低剂量... 目的:探讨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在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2022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118例高度怀疑肋骨骨折患者,所有病例均采用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分析不同低剂量胸部CT扫描及肋骨三维重建的图像质量,对比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与肋骨三维重建及两者联合检查对胸部创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CT扫描管电流为50 mA时,支气管、血管边缘、肺实质、小叶间隔、纵膈、肋骨边缘锐利度清晰度均较差,软组织伪影较多,噪声较多,影响诊断;管电流70 mA时,支气管、血管边缘、肺实质、小叶间隔、纵膈、肋骨边缘锐利度清晰度均一般,有部分软组织伪影,噪声少量,不影响诊断。管电流50 mA时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70 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69,P<0.05);118例胸部创伤患者中,经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检测显示:肋骨骨折112例,肋软骨骨折7例,检测到388处肋骨及肋软骨骨折,其中355处(占91.49%)肋骨骨折和33处(占8.51%)肋软骨骨折。118例胸部创伤患者中,76例(占64.41%)合并肺挫伤和撕裂伤,41例(占35.75%)合并胸腔积液,10例(占8.47%)合并胸椎骨折,6例(占5.08%)合并脾挫伤和裂伤,5例(占4.24%)合并纵隔和皮下气肿,肋骨骨折最直接的影像征象为可见透亮低密度影。胸部CT扫描一般能较好显示断端错位,如只有一侧肋骨断裂,另一侧完整,三维重建图像则显示一侧肋骨可见线样影;三维重建共检出肋骨及肋软骨骨折395处,其中肋骨骨折363处(占91.90%),肋软骨骨折32处(占8.10%);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共检出肋骨及肋软骨骨折410处,其中肋骨骨折375处(占91.46%),肋软骨骨折35处(占8.54%)。与术中检查到的418处肋骨损伤比较,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诊断肋骨及软肋骨骨折的准确率为92.82%(388/418),肋骨三维重建诊断肋骨及软肋骨骨折的准确率为94.50%(395/418),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诊断肋骨及软肋骨骨折的准确率为95.69%(410/418),两种检查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62,P<0.05)。结论: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可用于胸部创伤的诊断,其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 低剂量扫描技术 肋骨三维重建 胸部创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熔融沉积3D打印技术制备地高辛分剂量片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永恒 林威 +1 位作者 周文志 杨帆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目的采用熔融沉积3D打印技术(FDM)制备地高辛分剂量片,对制备方法和质量进行可行性评估,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药物制备依据。方法以临床常需分剂量的药物地高辛片(0.25 mg规格)为模型,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小儿常用规格0.041、0.070 mg的... 目的采用熔融沉积3D打印技术(FDM)制备地高辛分剂量片,对制备方法和质量进行可行性评估,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药物制备依据。方法以临床常需分剂量的药物地高辛片(0.25 mg规格)为模型,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小儿常用规格0.041、0.070 mg的分剂量片。将地高辛市售药品磨粉,与泊洛沙姆188、PEG4000按比例混匀制备成打印粉末,通过计算机设计分剂量片的打印参数,采用FDM技术热熔挤出成型,以外观、崩解时限及硬度为指标优化3D打印的处方工艺。结果最佳处方为PEG4000∶泊洛沙姆188∶地高辛∶硬脂酸镁=71.57∶17.89∶5.54∶5.00(质量比),在打印温度56℃、打印速度15 mm/s、层厚0.8 mm时,地高辛分剂量片完整美观。0.041、0.070 mg规格片的含量误差分别为(100.00±2.44)%、(98.59±2.86)%,硬度为(26.17±2.38)、(55.47±4.32)N,60 min溶出限为(99.7±0.8)%、(98.1±1.3)%,含量均匀度分别为2.68、4.27,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采用FDM技术制备地高辛分剂量片质量保证,制备工艺简单,为个体化给药提出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熔融沉积 地高辛 分剂量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