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甲基-2,5′-(乙烯基)-二-8-羟基喹啉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特性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培全 曾和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9,共6页
设计合成了8-羟基喹啉衍生物3和4以及它们的金属锌配合物5和6,化合物3和4经质谱(MS)、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表征,并测定了它们的荧光性质,与2-甲基-8-羟基喹啉(λmax=390nm)比较表明,化合... 设计合成了8-羟基喹啉衍生物3和4以及它们的金属锌配合物5和6,化合物3和4经质谱(MS)、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表征,并测定了它们的荧光性质,与2-甲基-8-羟基喹啉(λmax=390nm)比较表明,化合物3和4的荧光红移80~150nm;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70687(5)nm,b=0.96203(6)nm,c=1.22109(8)nm,α=86.735(4)°,β=87.840(4)°,γ=74.333(4)°,V=0.79801(9)nm3,Z=2,Dc=1.367Mg.m-3,μ=0.089mm-1,F(000)=344,wR1=0.0552,wR2=0.1581。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确认了2-甲基-8-羟基喹啉甲酰化是在5位。测定了化合物5和6的荧光光谱及其荧光寿命,结果表明,化合物5和6发光的峰值为620nm和623nm,能够发出橙色的荧光,与2-甲基-8-羟基喹啉锌(λmax=515nm)比较,发生了明显的红移。化合物5和6的寿命分别为1.57ns和1.77ns,呈单指数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2 5′-(乙烯基)--8-羟基喹啉 锌配合物 荧光光谱
下载PDF
2,7'-(乙烯基)-二-8-羟基喹啉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袁国赞 曾和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41,共5页
合成了2,7'-(乙烯基)-二-8-羟基喹啉(C20H14N2O2),利用IR,UV,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利用X射1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了目标产物的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晶体(C20H14N2O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747... 合成了2,7'-(乙烯基)-二-8-羟基喹啉(C20H14N2O2),利用IR,UV,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利用X射1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了目标产物的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晶体(C20H14N2O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7473(10)nm,b=0.8323(11)nm,c=1.3124(17)nm,α=102.054(2)°,β=95.030(2)°,γ=109.753(2)°,V=0.7401(17)nm3,Z=2,Dc=1.410Mg/m3,μ=0.093mm-1,F(000)=328,R1=0.0427,wR2=0.1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7′-(乙烯基)--8-羟基喹啉 晶体结构 荧光光谱
下载PDF
5-[2-(8-羟基喹啉-2-基)乙烯基]-2-甲基-8-羟基喹啉的合成、抗氧化活性及促进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培全 曾和平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5-1039,共5页
设计合成了5-[2-(8-羟基喹啉-2-基)乙烯基]-2-甲基-8-羟基喹啉(5),用IR,UV,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利用DPPH·法和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分别测定了目标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及调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目... 设计合成了5-[2-(8-羟基喹啉-2-基)乙烯基]-2-甲基-8-羟基喹啉(5),用IR,UV,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利用DPPH·法和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分别测定了目标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及调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目标产物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低浓度时对鼠骨髓间质干细胞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2-(8-羟基喹啉-2-基)乙烯基-2-甲基-8-羟基喹啉 抗氧化活性 骨髓间质干细胞
下载PDF
2-(5'-苯基呋喃乙烯基)-8-羟基喹啉铜、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
4
作者 赵国良 陈哲 +1 位作者 季小洋 孙芳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410-414,共5页
以呋喃甲醛、溴苯和2-甲基-8-羟基喹啉为原料,设计合成了配体2-(5'-苯基呋喃乙烯基)-8-羟基喹啉(HL,C_(21)H_(15)NO_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该物质的结构.采用溶液法合成了2个配合物CuL_2和... 以呋喃甲醛、溴苯和2-甲基-8-羟基喹啉为原料,设计合成了配体2-(5'-苯基呋喃乙烯基)-8-羟基喹啉(HL,C_(21)H_(15)NO_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该物质的结构.采用溶液法合成了2个配合物CuL_2和ZnL_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此外,在室温条件下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固体荧光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苯基呋喃乙烯基)-8-羟基喹啉 配合物 晶体结构 发光性质
下载PDF
4′,5-二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黄酮通过Bclaf1诱导肝癌细胞线粒体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孙曼卿 付景皓 +2 位作者 程颢颐 陈佳欣 张学武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6-1082,共7页
目的探讨4′,5-二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黄酮(4′,5-dihydroxy-7-piperazine methoxy-8-methoxy flavone,DMF)通过Bclaf1诱导肝癌细胞线粒体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DMF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FITC双染流... 目的探讨4′,5-二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黄酮(4′,5-dihydroxy-7-piperazine methoxy-8-methoxy flavone,DMF)通过Bclaf1诱导肝癌细胞线粒体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DMF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FITC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DMF作用后人肝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JC-1荧光探针探究DMF对肝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免疫荧光检测DMF对人肝癌细胞中Bclaf1表达情况和定位;CRISPR-Cas9技术敲除Bclaf1基因;Western blot检测DMF作用后人肝癌细胞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Bclaf1表达情况。结果DMF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DMF作用后肝癌细胞凋亡率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比值降低,Cleaved caspase 3、Cyt-c表达量增多。Bclaf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在细胞质中有少量分布;DMF作用后Bclaf1的表达量降低,将Bclaf1敲除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MF+sgRNA组线粒体凋亡现象明显,Bcl-2/Bax比值更低。结论DMF抑制Bclaf1的表达,诱导肝癌细胞线粒体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5-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黄酮 肝癌 线粒体凋亡 Bcl-2相关转录因子1
原文传递
二{2-{2-{9-乙基-6-[2-(8-羟基喹啉-2-基)乙烯基]咔唑-3-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光谱特性 被引量:8
6
作者 方晴 曾和平 +1 位作者 张卫民 张培全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4-818,共5页
合成了新的N-乙基咔唑衍生物:3,6-二[2-(8-羟基喹啉基)乙烯基]咔唑(4)及其锌配合物(5);化合物4经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表征其结构,并测定了它的荧光光谱.结果显示:化合物4的荧光发射为蓝绿色光(500nm),其发射光谱随... 合成了新的N-乙基咔唑衍生物:3,6-二[2-(8-羟基喹啉基)乙烯基]咔唑(4)及其锌配合物(5);化合物4经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表征其结构,并测定了它的荧光光谱.结果显示:化合物4的荧光发射为蓝绿色光(500nm),其发射光谱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荧光光谱向长波方向移动(即发生红移);同时,考察了化合物5的荧光性质,其荧光发光峰值为600nm,与2-甲基-8-羟基喹啉锌相比,发生了明显的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8-羟基喹啉 3 6-[2-(8-羟基喹啉基)乙烯基]咔唑 荧光性质
下载PDF
新型8-羟基喹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室内毒力及防效检测
7
作者 袁兰 陈秋梅 +3 位作者 刘亚婷 茶永仙 王洪洋 吴相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设计合成了6个8-羟基喹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该类衍生物对晚疫病原菌的室内生长抑制和防效.结果表明:C2、C5及C6化合物对致病疫霉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C 50值分别为2.97、2.40μg·mL^(-1)和9.26... 设计合成了6个8-羟基喹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该类衍生物对晚疫病原菌的室内生长抑制和防效.结果表明:C2、C5及C6化合物对致病疫霉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C 50值分别为2.97、2.40μg·mL^(-1)和9.26μg·mL^(-1).选择抑菌最优的C5化合物进行晚疫病防效评估,马铃薯离体叶片接种发现C5可有效防控致病疫霉菌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硫代氨基甲酸酯 马铃薯晚疫病 杀菌剂 毒力
下载PDF
5,7'-(亚甲胺基)-二-8-羟基喹啉的合成及其理论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亚东 曾和平 +2 位作者 靖慧莲 袁国赞 欧阳新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25-1231,共7页
以4-甲基苯磺酸作催化剂、用三乙胺调节pH值约为9的条件下,由5-甲酰基-8-羟基喹啉和5-氨基-8-羟基喹啉合成了新的5,7'-(亚甲胺基)-二-8-羟基喹啉,利用IR,UV,1HNMR,MS确认了分子结构,比较研究了其光致发光特性,运用Gaussian98量子化... 以4-甲基苯磺酸作催化剂、用三乙胺调节pH值约为9的条件下,由5-甲酰基-8-羟基喹啉和5-氨基-8-羟基喹啉合成了新的5,7'-(亚甲胺基)-二-8-羟基喹啉,利用IR,UV,1HNMR,MS确认了分子结构,比较研究了其光致发光特性,运用Gaussian98量子化学程序包,采用B3LYP密度泛函(DFT)的方法,在6-31G(d,p)水平上对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结构优化;并对目标化合物的稳定结构通过计算预测其振动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亚甲胺基)--8-羟基喹啉 合成 量子化学
下载PDF
铜(Ⅱ)-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被引量:7
9
作者 宋桂兰 卢燕 +2 位作者 李燕 孟平蕊 刘冬雪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42,共4页
在pH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用2,2’-联吡啶作活化剂,Cu(Ⅱ)对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具有强烈催化作用且使体系的荧光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建立了反... 在pH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用2,2’-联吡啶作活化剂,Cu(Ⅱ)对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具有强烈催化作用且使体系的荧光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确定此反应对试剂和铜均为一级反应,测得反应速率为2.36×10^-6mol·L^-1·min^-1,求得表观活化能为72.86kJ/mol。以341nm为激发波长,443nm为发射波长,其荧光增强强度与铜量在0.04~7.2μg/L范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10^-8g/L。采用巯基棉富集分离,用于钢样及铝合金中微量铜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80%~4.40%;与认定值比较,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 7-(2 6-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 抗坏血酸
下载PDF
N-乙基-3-[2-(8-羟基喹啉基)-乙烯基]咔唑的合成及理论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欧阳新华 曾和平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10-1415,共6页
设计合成了N-乙基-3-[2-(8-羟基喹啉基)-乙烯基]咔唑.以UV-Vis,1HNMR,FT-IR,元素分析和MS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定了产物的光致发光(PL)性质.运用Gaussian98量子化学程序包,采用B3LYP密度泛函(DFT)的方法,在6-31G(d,p)水平上对分子的几何... 设计合成了N-乙基-3-[2-(8-羟基喹啉基)-乙烯基]咔唑.以UV-Vis,1HNMR,FT-IR,元素分析和MS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定了产物的光致发光(PL)性质.运用Gaussian98量子化学程序包,采用B3LYP密度泛函(DFT)的方法,在6-31G(d,p)水平上对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结构优化;预测目标产物的振动光谱,结果表明与实验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基-3-[2-(8-羟基喹啉基)-乙烯基]咔唑 光致发光 振动光谱 设计合成 乙烯基 喹啉 理论研究 咔唑 羟基 乙基
下载PDF
5-[2-(5-乙基-1,3,4-噻二唑)偶氮]-8-羟基喹啉的合成及其与铜(Ⅱ)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小红 刘云海 +2 位作者 彭道锋 丁健桦 罗明标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2-35,共4页
合成了新型偶氮显色剂5-[2-(5-乙基-1,3,4-噻二唑)偶氮]-8-羟基喹啉(ETADQ),研究了它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5.0~7.0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试剂与铜离子迅速形成一种稳定的黄色络合物,10rain后吸光度达到最大值... 合成了新型偶氮显色剂5-[2-(5-乙基-1,3,4-噻二唑)偶氮]-8-羟基喹啉(ETADQ),研究了它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5.0~7.0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试剂与铜离子迅速形成一种稳定的黄色络合物,10rain后吸光度达到最大值,络合物的摩尔比组成为1:1,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4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8.1×10^4L·mol^-1·cm^-1。铜离子在3.0×10^-6~2.2×10^-5mol/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85。用于测定矿石和合金样品中的微量铜,相对标准偏差为0.79%~4.52%,结果与认定值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2-(5-乙基-1 3 4-唑)偶氮]-8-羟基喹啉 合成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5-[2-(5-甲基-1,3,4-噻二唑)偶氮]-8-羟基喹啉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云海 曹小红 +1 位作者 丁健桦 罗明标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7,共3页
合成了新型偶氮显色剂:5-[2-∈(5-甲基-1,3,4-噻二唑)偶氮]-8-羟基喹啉(简称MTADQ),并研究了它与铜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pH5.8~7.8的水溶液中该试剂与铜离子形成一种稳定的黄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0 nm处,表观摩尔吸光... 合成了新型偶氮显色剂:5-[2-∈(5-甲基-1,3,4-噻二唑)偶氮]-8-羟基喹啉(简称MTADQ),并研究了它与铜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pH5.8~7.8的水溶液中该试剂与铜离子形成一种稳定的黄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0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9.5×104L·mol-1·cm-1,配合物的组成比为1:1.铜离子质量浓度在0~1.2 mg/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尔定律.已用于测定矿石样品中的微量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2-(5-甲基-1 3 4-唑)偶氮]-8-羟基喹啉 合成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5,7-二溴-8-羟基喹啉锰配合物催化H_2O_2选择氧化乙苯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春丽 伏再辉 +4 位作者 刘亚纯 刘凤兰 秦金纬 何乡陵 尹笃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705-2710,共6页
设计合成了5,7-二溴-8-羟基喹啉锰的四齿和六齿配合物(Q2MnⅡ和Q3MnⅢ),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以醋酸铵和醋酸为助剂,丙酮-水作溶剂,两个锰配合物在室温20℃下能高选择性催化双氧水氧化乙苯制苯乙酮的反... 设计合成了5,7-二溴-8-羟基喹啉锰的四齿和六齿配合物(Q2MnⅡ和Q3MnⅢ),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以醋酸铵和醋酸为助剂,丙酮-水作溶剂,两个锰配合物在室温20℃下能高选择性催化双氧水氧化乙苯制苯乙酮的反应,Q3MnⅢ比Q2MnⅡ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乙苯转化率达27%,苯乙酮的选择性>95%;而且催化剂稳定性良好,可循环使用三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8-羟基喹啉锰配合物 六齿配合物 乙苯 苯乙酮 选择氧化
下载PDF
1-(8-氨基喹啉-5-偶氮)-8-羟基3,6-萘二磺酸与铜的显色反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建为 王英 +2 位作者 周康 杨光宇 徐其亨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4-36,共3页
研究了新显色剂 1 (8 氨基喹啉 5 偶氮 ) 8 羟基 3 ,6 萘二磺酸 (简称AQAHNA)与铜 (Ⅱ )的显色反应条件。在Tween 80存在下 ,pH5 0的乙酸 乙酸钠缓冲溶液中 ,AQAHNA与铜形成 2∶1的红紫色络合物 ,其最大的吸收峰位于5 90nm ,表观... 研究了新显色剂 1 (8 氨基喹啉 5 偶氮 ) 8 羟基 3 ,6 萘二磺酸 (简称AQAHNA)与铜 (Ⅱ )的显色反应条件。在Tween 80存在下 ,pH5 0的乙酸 乙酸钠缓冲溶液中 ,AQAHNA与铜形成 2∶1的红紫色络合物 ,其最大的吸收峰位于5 9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为 8 7× 10 4 。铜浓度在 0~ 0 4mg/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反应 1-(8-氨基喹啉-5-偶氮)-8-羟基-3 6-磺酸 分光光度法 AQAHNA
下载PDF
2-(8-羟基喹啉-5-磺酸-7-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秋云 俞英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76-980,共5页
用平衡透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 2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7 偶氮 ) 1,8 二羟基 3,6 萘二磺酸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在酸性溶液中的结合反应 ,认为 8Q5SAC与BSA之间的结合力是以静电引力为主的非共键作用力 ,并探讨了其结合模型。在... 用平衡透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 2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7 偶氮 ) 1,8 二羟基 3,6 萘二磺酸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在酸性溶液中的结合反应 ,认为 8Q5SAC与BSA之间的结合力是以静电引力为主的非共键作用力 ,并探讨了其结合模型。在 2 98K下 ,测得这一反应的最大结合数为 35~ 40 ,结合常数为 6 .1× 10 5L mol。还研究了溶液基本条件如酸度和离子强度等对 8Q5SAC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复合物形成的影响 ,在pH =3.34条件下 ,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 0 .2 0~ 46 .90m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8-羟基喹啉-5-磺酸-7-偶氮)-1 8-羟基-3 6-磺酸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平衡透析法 分光光度法 蛋白质
下载PDF
钯-8-羟基喹啉-5-磺酸络合物电极反应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增敏机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邹洪 张妮娜 +3 位作者 郭启华 钱春燕 朱若华 谷学新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6-410,共5页
钯 8 羟基喹啉 5 磺酸形成的络合物的峰电流 (pH 8.6 ,- 0 .6 8V)具有吸附特性 ,为不可逆电极反应过程。其电子转移数 (n)、电子转移系数 (α)及饱和吸附量 (Γs)分别为 2、0 .4 6和 2 .2× 10 - 9mol cm2 ;钯 与8 羟基喹啉 ... 钯 8 羟基喹啉 5 磺酸形成的络合物的峰电流 (pH 8.6 ,- 0 .6 8V)具有吸附特性 ,为不可逆电极反应过程。其电子转移数 (n)、电子转移系数 (α)及饱和吸附量 (Γs)分别为 2、0 .4 6和 2 .2× 10 - 9mol cm2 ;钯 与8 羟基喹啉 5 磺酸的络合比为 1∶2 ;稳定常数 (K)为 8.73× 10 7。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未形成三元络合物 ,催化电流是由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共吸附在电极表面上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氧化了络合物的电极反应中间体所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5-磺酸 络合物 电极反应 烷基硫酸钠 增敏机理
下载PDF
5,7-二溴-8-羟基喹啉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铁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学畅 乔永锋 +1 位作者 胡秋芬 孙海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9-271,273,共4页
研究了5,7-二溴-8-羟基喹啉(DBHQ)与铁的显色反应,在pH7.0的乙酸铵溶液中,CTMAB存在下,DBHQ与铁反应生成3:1稳定的蓝紫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可被Waters SepPark-C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的配合物用乙醇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配... 研究了5,7-二溴-8-羟基喹啉(DBHQ)与铁的显色反应,在pH7.0的乙酸铵溶液中,CTMAB存在下,DBHQ与铁反应生成3:1稳定的蓝紫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可被Waters SepPark-C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的配合物用乙醇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配合物λmax=610nm,在此波长下其它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无光吸收,对铁选择性很好。铁含量在0~5mg·L^-1,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水样中痕量铁的测定,回收率为97%~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光度法 5 7--8-羟基喹啉 显色反应
下载PDF
N,N-二(8-羟基-5-喹啉甲基)甘氨酸乙酯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林红 桑斌 +2 位作者 牛金芳 项金根 尚仁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5-308,共4页
运用分子轨道理论中的半经验AM1、PM 3方法和Hartree Fock从头算方法 ,通过能量梯度全优化率先计算了新近合成的化合物N ,N 二 (8 羟基 5 喹啉甲基 )甘氨酸乙酯的平衡几何构型、电子结构以及生成热、偶极矩等分子基本性质 ,并联系经典... 运用分子轨道理论中的半经验AM1、PM 3方法和Hartree Fock从头算方法 ,通过能量梯度全优化率先计算了新近合成的化合物N ,N 二 (8 羟基 5 喹啉甲基 )甘氨酸乙酯的平衡几何构型、电子结构以及生成热、偶极矩等分子基本性质 ,并联系经典有机电子结构理论进行讨论。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构参数基本一致 ,和实验测量的晶体结构符合较好。在稳定构型基础上 ,用AM1方法进行正则振动频率分析 ,得到C—C双键、C—N单双键、C—O单双键和羟基OH的振动基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8-羟基-5-喹啉甲基)甘氨酸乙酯 半经验方法 几何构型 量子化学 喹啉衍生物
下载PDF
8-羟基喹啉-[2-(2-羟苯基)-5-苯基-1,3,4-噁二唑]合锌(Zn(ODZ)q)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钢铁 张志勇 +1 位作者 曹湖军 彭清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59,共5页
利用8-羟基喹啉、2-(2-羟苯基)-5-苯基-1,3,4-噁二唑与醋酸锌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8-羟基喹啉-[2-(2-羟苯基)-5-苯基-1,3,4-噁二唑]合锌(Zn(ODZ)q).研究了其发光性能、热稳定性.制作了器件结构为ITO(120nm)/NPB(40nm)/... 利用8-羟基喹啉、2-(2-羟苯基)-5-苯基-1,3,4-噁二唑与醋酸锌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8-羟基喹啉-[2-(2-羟苯基)-5-苯基-1,3,4-噁二唑]合锌(Zn(ODZ)q).研究了其发光性能、热稳定性.制作了器件结构为ITO(120nm)/NPB(40nm)/Zn(ODZ)q(60nm)/Al(150nm)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峰值为588nm.在驱动电压14V时,器件的最高亮度为1 290cd/m2;电流密度为38.3mA/cm2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达到1.49c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2-(2-羟苯基)-5-苯基-1 3 4-唑]合锌 合成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5,7-二硝基-8-羟基喹啉的合成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惠琴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23-624,627,共3页
在微波辐射下,8-羟基喹啉与硝酸铈铵在乙腈和聚乙二醇溶液中反应生成5,7-二硝基-8-羟基喹啉。最佳反应条件为n(8-羟基喹啉)∶n(硝酸铈铵)=1∶1.3,反应时间6min,5,7-二硝基-8-羟基喹啉的产率达76.2%。
关键词 8-羟基喹啉 硝酸铈铵 5 7-硝基-8-羟基喹啉 硝化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