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热共生杆菌内消旋-2,6-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中Y76对辅酶偏好性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雷明 刘卫东 +4 位作者 陈曦 王敏 冯进辉 吴洽庆 朱敦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08-1118,共11页
辅酶NAD(H)相比NADP(H)有稳定性好、价格低廉及更广的辅酶循环方法等优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需将NADP(H)依赖型的脱氢酶改造成为NAD(H)依赖型的。来源于嗜热共生杆菌Symbiobacterium thermophilum的NADP(H)依赖型内消旋-2,6-二氨基庚... 辅酶NAD(H)相比NADP(H)有稳定性好、价格低廉及更广的辅酶循环方法等优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需将NADP(H)依赖型的脱氢酶改造成为NAD(H)依赖型的。来源于嗜热共生杆菌Symbiobacterium thermophilum的NADP(H)依赖型内消旋-2,6-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meso-2,6-diaminopimelate dehydrogenase,St DAPDH)及其突变体酶是催化还原氨化合成D-氨基酸的优良催化剂,本研究试图改变其辅酶偏好性,增强其应用优势。对其晶体结构分析可知,氨基酸残基Y76距离腺嘌呤较近,R35及R36和辅酶上磷酸基团有直接相互作用。依氨基酸侧链基团性质对Y76进行了定点突变,发现不同突变子对两种辅酶的偏好性都发生了变化;对与磷酸基团直接作用的R35、R36进行的双突变R35S/R36V,导致酶对NADP+的催化活力降低;将R35S/R36V和部分Y76突变进行了组合,发现三突变组合以NAD+为辅酶时的活力均大于以NADP+为辅酶的活力,实现了辅酶偏好性转变。这些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实现St DAPDH的辅酶偏好性完全转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 内消旋-2 6-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 偏好性 突变
原文传递
暗诱导油菜子叶衰老过程G-6-P脱氢酶和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杨万年 林志福 +2 位作者 任国领 杨莉 吕应堂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5,共4页
以离体油菜子叶为材料,研究了暗诱导子叶衰老过程中G-6-P脱氢酶(G6PDH)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暗诱导衰老过程中,2种酶的活性均呈急速下降的趋势。暗诱导1d G6PDH活性下降了40%以上,第4d活性下降了80%以上。G6PDH活... 以离体油菜子叶为材料,研究了暗诱导子叶衰老过程中G-6-P脱氢酶(G6PDH)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暗诱导衰老过程中,2种酶的活性均呈急速下降的趋势。暗诱导1d G6PDH活性下降了40%以上,第4d活性下降了80%以上。G6PDH活性的下降可能是导致植物细胞衰老过程中活性氧水平上升的因素之一,磷酸戊糖途径(PPP)活性的调节可能在诱导植物细胞的衰老中有重要作用。ADH在正常油菜子叶中维持有一定的活性,但在暗诱导离体子叶衰老过程中,ADH活性迅速下降,暗诱导1d活性下降了40%以上,第3d活性下降了60%以上。推测ADH活性变化可能对于衰老的诱导和加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子叶衰老 暗诱导 6-磷酸葡萄糖 乙醇 活性 呼吸速率
下载PDF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对皮层注射FeCl_3所致早期癫痫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国辉 方升 +5 位作者 石全红 但炜 詹彦 崔荣周 王佳 谢延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579-2582,共4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在外伤后早期癫痫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脑皮层微量注射FeCl3溶液建立癫痫大鼠动物模型。将24只SD大鼠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干预组(n=8),对照组和实...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在外伤后早期癫痫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脑皮层微量注射FeCl3溶液建立癫痫大鼠动物模型。将24只SD大鼠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干预组(n=8),对照组和实验组腹腔注射灭菌花生油10 ml/kg,干预组腹腔注射浓度为0.1μg/ml的G6PD激动剂1,25-(OH)2D3 1μg/(kg.d),连续7 d后,对照组为皮层注射pH为1.5的生理盐水5μl,实验组和干预组皮层注射100 mmol/LFeCl3 5μl。所有大鼠皮层注射后行脑电监测2 h,行为学观察6 h后处死;利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皮层脑组织G6PD表达,比色法检测大脑皮层脂质过氧化的主要代谢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抗氧化水平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以及G6PD活性。结果实验组、干预组均出现典型的痫性发作,与实验组比较,干预组癫痫发作次数少(5.14±3.27)次、且持续时间短(4.37±4.94)min(P<0.05);干预组皮层G6PD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实验组(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实验组比较,干预组G6PD活性、GSH含量增高(P<0.05),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G6PD可提高大鼠脑皮层的抗氧化能力,对FeCl3所致的早期癫痫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癫痫 葡萄糖-6-磷酸 还原型谷胱甘肽
原文传递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直肠癌二氢嘧啶脱氢酶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董秋美 黎莹 黄赛花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结直肠癌患者42例,于FOLFOX6方案化疗前,取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DPD的表达,观察其与毒性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癌旁正常组织DPD...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结直肠癌患者42例,于FOLFOX6方案化疗前,取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DPD的表达,观察其与毒性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癌旁正常组织DPD的表达高于相应癌组织(P<0.01)。结直肠癌组织DPD的表达状况和各种化疗反应无明显相关性(P>0.05)。正常组织DPD水平和口腔黏膜炎、腹泻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Ⅲ期结直肠癌DPD高表达组和DPD低表达组患者的平均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28.3个月、27个月和38.6个月、3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DPD的表达可以预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而癌旁正常组织DPD的表达可以预测5-FU相关毒性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FOLFOX6方案 化疗 5-氟尿嘧啶 反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嘧啶
下载PDF
大蒜硫醚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吕航 可钦 +4 位作者 檀德宏 周倩 吴朝霞 纪淑娟 白冰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141,共9页
从大蒜中提取大蒜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酶活实时监测技术,揭示大蒜油、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和二烯丙基三硫醚(DATS)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 6 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活性的抑制作用... 从大蒜中提取大蒜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酶活实时监测技术,揭示大蒜油、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和二烯丙基三硫醚(DATS)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 6 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活性的抑制作用。酶动力学分析表明DADS/DATS对G6PD的抑制作用属于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的混合性抑制。分子荧光技术分析表明DADS/DATS可对G6PD蛋白产生内源荧光淬灭,且为静态淬灭,提示DADS/DATS和G6PD蛋白结合位点数近似为1。热力学分析表明DADS-G6PD体系主要通过疏水作用结合,DATS-G6PD体系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利用3D和2D分子对接技术展示DADS/DATS可进入G6PD分子内部,且DADS与G6PD结合性能更好。DADS可与G6PD结合位点周围Ala-377、Val-376、Phe-216、Gly-222、Phe-221、Pro-223等疏水性氨基酸残基形成疏水作用,与Arg-219、Asn-218、Lys-275、Arg-215、Trp-225等极性氨基酸残基形成静电力,且以疏水作用为主。DATS可与G6PD结合位点周围Phe-253、Gly-254、Ala-335、Ile-472、Ile-255、Leu-469、Leu-305等疏水性氨基酸残基形成疏水相互作用,与Arg-175、Lys-476、Arg-257、Thr-334、Thr-333、Glu-473等极性氨基酸残基形成静电吸引。DATS中心位置的S可与Phe235形成氢键,键长为3.2?魡。疏水作用、静电力和氢键是DADS/DATS对G6PD的主要作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 烯丙基硫醚 烯丙基三硫醚 分子对接 机制
下载PDF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在紫花苜蓿干旱耐受性中的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熊丽丽 闫霜 +4 位作者 李萍 杨国柱 尹卫 严晓霞 张韩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56,共9页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H,EC1.1.1.49)是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限速酶,参与NADPH和磷酸核糖的合成,在植物响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方面有重要作用。研究了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在紫花苜蓿中对...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H,EC1.1.1.49)是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限速酶,参与NADPH和磷酸核糖的合成,在植物响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方面有重要作用。研究了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在紫花苜蓿中对干旱胁迫的响应。首先采用不同浓度的PEG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紫花苜蓿幼苗,通过测定不同PEG浓度下紫花苜蓿幼苗的株高、根长、干重、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筛选胁迫浓度来确定干旱胁迫的条件。其次,检测胁迫浓度下紫花苜蓿幼苗中G6PDH的活性变化。第三,通过添加G6PDH的抑制剂Na_3PO_4,观察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情况并测定MDA、H_2O_2含量以及G6PDH活性的变化。最后,综合分析G6PDH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显示,不同浓度PEG处理下,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受到限制,例如株高、根长、鲜重、干重都随PEG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MDA和H_2O_2的含量随PEG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15%PEG处理的影响最大;同时,也发现随PEG浓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幼苗中G6PDH的活性也较对照增加,15%PEG处理时达最高值;故15%的PEG处理为干旱胁迫模拟最佳条件。通过添加G6PDH的抑制剂Na3PO4后发现,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明显地受到抑制,其叶片中MDA、H_2O_2含量分别较干旱胁迫下的增长28.4%、19.9%,G6PDH的活性也明显降低了49.4%。以上结果初步说明G6PDH可能参与调节了干旱胁迫引起的氧化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紫花苜蓿 过氧化 葡萄糖-6-磷酸
下载PDF
3,6-[二甲氨基]-二苯骈碘杂六环枸橼酸盐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邓秀玲 王美纳 +2 位作者 刘俊田 康爱群 邱培伦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09-210,共2页
目的 观察 3,6- [二甲氨基 ]-二苯骈碘杂六环枸橼酸盐 ( I- 65 )对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制备大鼠在体心肌缺血模型 ,于缺血 2 4 h后分别测定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结... 目的 观察 3,6- [二甲氨基 ]-二苯骈碘杂六环枸橼酸盐 ( I- 65 )对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制备大鼠在体心肌缺血模型 ,于缺血 2 4 h后分别测定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结果  I- 65能缩小大鼠心肌梗死范围 ,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 ,减少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结论 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氨基]-苯骈碘杂六环枸橼酸盐 心肌缺血 梗死范围 肌酸激 乳酸 游离脂肪酸
下载PDF
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发酵和生物催化产生L-2-氨基己二酸
8
作者 刘姣 夏仕文 黄文薪 《分子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5-292,I0003,共9页
以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XX-2为出发菌株,110 mmol/L L-赖氨酸单盐酸盐为发酵前体,144 h发酵后L-2-氨基己二酸浓度达到10.4 mmol/L,产率为9.5%.以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XX-2全细胞为生物催化剂,利用共生的L-赖氨酸6-脱氢酶和?-1-哌啶啉-6... 以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XX-2为出发菌株,110 mmol/L L-赖氨酸单盐酸盐为发酵前体,144 h发酵后L-2-氨基己二酸浓度达到10.4 mmol/L,产率为9.5%.以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XX-2全细胞为生物催化剂,利用共生的L-赖氨酸6-脱氢酶和?-1-哌啶啉-6-羧酸脱氢酶催化L-赖氨酸单盐酸盐转化为L-2-氨基己二酸.最优条件为:细胞浓度为45 g(干重)/L,L-赖氨酸单盐酸盐浓度为100 mmol/L,pH=7.0,温度为30℃,反应时间144 h.在最优条件下,从100 mmol/L L-赖氨酸单盐酸盐产生90 mmol/L L-2-氨基己二酸,产率为90%.我们推测了生物催化过程中L-2-氨基己二酸产生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XX-2 发酵 生物催化 L-2-氨基 L-赖氨酸6- ?-1-哌啶啉-6-羧酸
下载PDF
云南傣族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变异型研究──Gd(-)傣族临沧型〔Gd
9
作者 陈颖 田兴亚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采用WHO的标准方法发现1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严重缺乏但不伴有非球形红细胞溶血的傣族男性患者,其酶活性相当于正常的2.13%,电泳迁移率慢速,2-脱氧6-磷酸葡萄糖(2dG6P)、6-磷酸半乳... 本文采用WHO的标准方法发现1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严重缺乏但不伴有非球形红细胞溶血的傣族男性患者,其酶活性相当于正常的2.13%,电泳迁移率慢速,2-脱氧6-磷酸葡萄糖(2dG6P)、6-磷酸半乳糖(Gal-6P)及脱氨基辅酶Ⅱ(deamino-NADP)利用率均明显增高,辅酶Ⅱ米氏常数(KmNADP)增高,葡萄糖6-磷酸米氏常数(KmG6P)降低,pH曲线呈双峰,热稳定性明显降低,与国内外报道的G6PD变异型比较,认为是1种新型,命名为Gd(-)傣族临沧型〔Gd(-)Dai-Lincha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 红细胞 变异型 增高 男性患者 G6PD 新型 氨基 降低
全文增补中
生物催化法合成6-氰基-(3R,5R)-二羟基己酸叔丁酯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黎 王亚军 +2 位作者 曹政 柳志强 郑裕国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9-34,共6页
利用E.coli BL21/pCDFDuet-gdh-cr-X共表达全细胞催化6-氰基-(5R)-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不对称还原合成6-氰基-(3R,5R)-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结果表明:在菌体用量4.85 g/L、葡萄糖与底物质量浓度比为1∶1、温度28℃、pH 7.0条件下,80.0 g... 利用E.coli BL21/pCDFDuet-gdh-cr-X共表达全细胞催化6-氰基-(5R)-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不对称还原合成6-氰基-(3R,5R)-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结果表明:在菌体用量4.85 g/L、葡萄糖与底物质量浓度比为1∶1、温度28℃、pH 7.0条件下,80.0 g/L 6-氰基-(5R)-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生物还原2 h后,底物转化率可达99.0%,产物d.e.值大于99.5%。在考察范围内,NADP+用量对催化效率无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氰基-(3R 5R)-羟基己酸叔丁酯 羰基还原 葡萄糖 共表达
下载PDF
醇脱氢酶的纯化、酶学性质及其不对称催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书兰 魏淼 +1 位作者 许琳 严明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16年第1期8-13,共6页
为了研究木兰假丝酵母(Candida magnolia)中的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3(ADH3)的突变酶(AIDI)的纯化、酶学性质以及不对称还原合成(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能力。首先对AIDI进行(NH_4)_2SO_4沉淀、透析以及DEAE Sep... 为了研究木兰假丝酵母(Candida magnolia)中的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3(ADH3)的突变酶(AIDI)的纯化、酶学性质以及不对称还原合成(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能力。首先对AIDI进行(NH_4)_2SO_4沉淀、透析以及DEAE 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将纯化后的酶用于最适温度、pH、有机溶剂耐受等酶学性质的研究,同时考察底物浓度对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纯化获得了电泳纯的AIDI。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7.0。该醇脱氢酶的热稳定性较好,对环境pH的变化不敏感,在pH 4~8之间较为稳定。部分金属离子对该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Fe2+对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0.1 mol/L、pH 7.0的Na_3PO_4缓冲液中,底物质量浓度为50 g/L,30℃转化24 h,转化率能达到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R 5S)-6--3 5-羟基己酸叔丁酯 学性质
下载PDF
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关键氨基酸位点的改造提高对烷基取代2-酮酸的催化活力
12
作者 程新宽 陈曦 +2 位作者 冯进辉 吴洽庆 朱敦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19-2127,共9页
【背景】高效实现D-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meso-diaminopimelate dehydrogenase,DAPDH)能够直接催化2-酮酸和氨合成D-氨基酸。【目的】提高DAPDH对烷基取代2-酮酸的催化活力,并解释其催化... 【背景】高效实现D-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meso-diaminopimelate dehydrogenase,DAPDH)能够直接催化2-酮酸和氨合成D-氨基酸。【目的】提高DAPDH对烷基取代2-酮酸的催化活力,并解释其催化机制。【方法】以来源于嗜热共生杆菌(Symbiobacteriumthermophilum)的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StDAPDH)为模板,在前期结构分析结合被选择位点突变结果的基础上,确定对H227位进行定点饱和突变,并以D-丙氨酸、D-2-氨基丁酸、D-正缬氨酸、D-谷氨酸为底物进行筛选。【结果】获得突变体H227Q和H227N。突变体H227Q对丙酮酸、2-氧代丁酸、2-氧代戊酸、2-酮戊二酸的比活力比野生型分别提高了10.9、11.5、8.6和7.6倍。动力学参数表明,突变体H227Q同时提高了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及催化常数,使其对丙酮酸的催化效率(kcat/Km)相较于野生型提高了9.4倍。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分析突变体H227Q与产物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用表明,227位的谷氨酰胺通过与氨基酸的羧酸形成氢键,使得氨基酸产物Cα上的氢和辅酶烟酰胺环C4原子之间的距离缩短。【结论】利用定向进化技术提高DAPDH对烷基取代2-酮酸的催化活力,有助于开发新型的高效生物催化剂,这些工作也为下一步继续进行更具挑战性的D-氨基酸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取代2-酮酸 内消旋-氨基庚二酸 饱和突变 分子对接 D-氨基
原文传递
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不对称合成非天然手性D-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程新宽 殷利眷 +3 位作者 任思羽 彭磊 姚远 马龙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07-2217,共11页
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不对称合成非天然的手性D-氨基酸是目前生物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具有优良的立体选择性,利用其进行酶催化不对称合成光学纯的手性D-氨基酸,被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精细化学... 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不对称合成非天然的手性D-氨基酸是目前生物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具有优良的立体选择性,利用其进行酶催化不对称合成光学纯的手性D-氨基酸,被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精细化学品等领域。为了促进生物催化法在合成手性D-氨基酸方向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催化合成D-氨基酸的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Ureibacillus thermosphaericus、Symbiobacterium thermophilum来源的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在新酶的挖掘、催化性能、晶体结构解析、分子改造、功能与催化机制、合成D-氨基酸新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的未来研究方向及策略进行了展望。本综述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的认识,也为具有挑战性的生物合成任务提供信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消旋-氨基庚二酸 生物催化 D-氨基
原文传递
大鼠杏仁皮质核内γ-氨基丁酸与一氧化氮共存神经元分布及对痛觉信息传递的调控(英文)
14
作者 倪晶晶 凌树才 朱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216-217,i008,共3页
背景:大鼠杏仁复合体分布有较多的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阳性神经元,γ-氨基丁酸也是广泛地存在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与一氧化氮合酶是否在大鼠杏仁复合体内共存目前尚不清楚。目... 背景:大鼠杏仁复合体分布有较多的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阳性神经元,γ-氨基丁酸也是广泛地存在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与一氧化氮合酶是否在大鼠杏仁复合体内共存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相结合的方法,观察杏仁皮质核内是否存在γ-氨基丁酸与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共存的神经元。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验证性对照研究。单位:两所大学的解剖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4-05/06在浙江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选择SD大鼠6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50~300g。干预:制备大鼠脑组织冠状连续冰冻切片,取4套切片分别用作尼氏染色、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组织化学、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组织化学和γ-氨基丁酸免疫组化双重染色以及检查抗体特异性的对照实验。计数杏仁皮质核核团内γ-氨基丁酸标记神经元数目、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阳性神经元数目以及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γ-氨基丁酸双标神经元的数目,计算出双标阳性神经元数占单标阳性神经元数的百分比。内氏染色用作核团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核苷酸 杏仁皮质 痛觉信息传递 神经元分布 共存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免疫组化双重染色 组织化学 抑制性神经递质 浙江大学医学院 阳性神经元数目 中枢神经系统 一氧化氮合 连续冰冻切片
下载PDF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加重小鼠肺缺血再灌注诱导的铁死亡
15
作者 杨柳青 彭君 +2 位作者 桑阿明 张静 李心怡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53-258,共6页
目的:探讨敲除糖基转移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t)加重小鼠缺血再灌注诱导肺损伤及其背后机制。方法:取6~8周龄Ogt条件性敲除的小鼠(Ogt-CKO)及未使用他莫昔芬诱导杂交同窝鼠(Ogtfl/fl)各12只,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假手术(sham)和... 目的:探讨敲除糖基转移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t)加重小鼠缺血再灌注诱导肺损伤及其背后机制。方法:取6~8周龄Ogt条件性敲除的小鼠(Ogt-CKO)及未使用他莫昔芬诱导杂交同窝鼠(Ogtfl/fl)各12只,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假手术(sham)和缺血再灌注(I/R),分成4组(n=6):sham+Ogtfl/fl;I/R+Ogtfl/fl;sham+OgtCKO;I/R+Ogt-CKO。建立I/R模型后,光镜下观察HE染色后肺组织病理改变;电镜下观察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后分析活性氧(ROS);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中SLC7A11、G6PDH及Nrf2表达。结果:与sham+Ogtfl/fl组相比,肺损伤在I/R+Ogtfl/fl组小鼠加重,电镜下表现出细胞缩小、核固缩,ROS增多,SLC7A11表达减少,G6PDH及Nrf2表达增多。敲除Ogt进一步加重I/R造成的肺组织损伤和铁死亡。结论:Ogt的敲除加重了缺血再灌注诱导的铁死亡,这一过程可能与Nrf2/G6PDH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 糖基化 铁死亡 肺缺血再灌注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6-磷酸葡萄糖
原文传递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新生儿筛查、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61
16
作者 顾学范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1-414,共4页
葡萄糖-15-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是由于红细胞膜的G6PD缺陷,导致红细胞戊糖磷酸途径中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生成减少,使得维持红细胞膜稳定性的还... 葡萄糖-15-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是由于红细胞膜的G6PD缺陷,导致红细胞戊糖磷酸途径中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生成减少,使得维持红细胞膜稳定性的还原型谷胱甘肽生成减少而不能抵抗氧化损伤,最终导致红细胞破坏并溶血的一种遗传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缺乏症 新生儿筛查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核苷酸 红细胞膜稳定性 谷胱甘肽还原 还原型谷胱甘肽 专家 治疗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PFK、G-6PD和AR的活性及MDA浓度的影响
17
作者 代秀娟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501-502,共2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红细胞磷酸果糖激酶(PFK)、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醛糖还原酶(AR)的活性及血浆丙二醛(MDA)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股骨头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开始诱...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红细胞磷酸果糖激酶(PFK)、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醛糖还原酶(AR)的活性及血浆丙二醛(MDA)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股骨头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开始诱导麻醉前10 min输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术中给予0.3μg/kg/h右美托咪定麻醉维持,对照组麻醉诱导前及术中输注与观察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其余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用药两组相同。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手术时间,检测患者麻醉前、术后24 h PFK、G-6PD和AR的活性及MDA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时PFK较术前降低(P<0.05)、G-6PD和AR及MDA较术前升高(P<0.05或P<0.01),术后24 h对照组较观察组PFK降低、G-6PD和AR及MDA升高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围术期红细胞代谢状态,减轻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股骨头置换术 红细胞磷酸果糖激 葡萄糖-6-磷酸 醛糖还原
下载PDF
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50例分析
18
作者 余涛 杨涛毅 +3 位作者 柳宇红 戴缨 李载明 李炜如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5年第2期115-116,共2页
本文总结1993年7月至2002年12月,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诊治的50例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新生儿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缺陷症 新生儿科 2002年12月 第三人民医院 1993年 病例报道 四川大学 成都市 医院
原文传递
G6PD缺乏患者红细胞膜蛋白氧化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树德 冯维扬 +1 位作者 童淑芬 黄尤光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2-26,共5页
目的研究G6PD缺乏患者红细胞膜蛋白氨基酸残基的氧化修饰,定量分析红细胞膜蛋白的氧化损伤程度.方法设置3组研究对象,分别是G6PD正常组和G6PD缺乏无急性溶血组;G6PD缺乏急性溶血组,用NDPH法分别测定各组红细胞膜蛋白活性羰基含量,荧光... 目的研究G6PD缺乏患者红细胞膜蛋白氨基酸残基的氧化修饰,定量分析红细胞膜蛋白的氧化损伤程度.方法设置3组研究对象,分别是G6PD正常组和G6PD缺乏无急性溶血组;G6PD缺乏急性溶血组,用NDPH法分别测定各组红细胞膜蛋白活性羰基含量,荧光比色法测定色氨酸残基荧光强度的改变.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G6PD缺乏无急性溶血组、G6PD缺乏急性溶血组的红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下降,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水平显著升高;(2)G6PD缺乏无急性溶血组、G6PD缺乏急性溶血组的红细胞膜蛋白羰基含量均显著增加,色氨酸残基荧光强度显著下降;(3)G6PD缺乏急性溶血组与非急性溶血组差异之间红细胞TBARS、膜蛋白羰基含量、色氨酸残基荧光强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05).结论G6PD缺乏可引起红细胞膜脂质和蛋白氧化损伤,但这些损伤不是急性溶血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 膜蛋白 氨基酸残基修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