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8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61铝合金搅拌摩擦增材堆焊工艺研究
1
作者 赵海涛 李辉 +2 位作者 李佳义 柴禄 郭德伦 《电焊机》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采用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技术进行A6061铝合金表面堆焊工艺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堆焊层的晶粒组织形貌,分析工艺参数对堆焊层形状尺寸和晶粒尺寸的影响,并进行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金属棒料... 采用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技术进行A6061铝合金表面堆焊工艺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堆焊层的晶粒组织形貌,分析工艺参数对堆焊层形状尺寸和晶粒尺寸的影响,并进行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金属棒料的旋转速度为338 r/min,送料速率为440 mm/min,刀具底部与金属底板表面的间隙为2.8 mm时,热塑变材料在长度方向的堆焊铺展效率最高;堆焊层的晶粒尺寸随着送料速率逐渐增加,表现为先显著减小而后逐渐趋缓;堆焊层的晶粒尺寸随着金属棒料旋转速度增加而增加;堆焊层各区域中的晶粒尺寸大小排列顺序为:中心>上方>下方;堆焊层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略高于锻件材料,两者的延伸率则基本相当,堆焊层拉伸断口为典型延性断裂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搅拌摩擦增材 堆焊层 晶粒尺寸 拉伸性能
下载PDF
6061铝合金/DP600钢电阻点焊接头特征及力学性能
2
作者 赵红光 翁福娟 张勇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提升6061-T6铝合金/DP600双相钢电阻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以满足该焊接结构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方法对6061-T6铝合金与DP600双相钢分别进行了直接电阻点焊试验及添加Ni中间层的电阻点焊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 目的提升6061-T6铝合金/DP600双相钢电阻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以满足该焊接结构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方法对6061-T6铝合金与DP600双相钢分别进行了直接电阻点焊试验及添加Ni中间层的电阻点焊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分析了接头界面宏微观组织、化学成分、元素分布等,此外还采用接头拉剪试验进行了2种接头的力学性能测试,并对接头的断口形貌及断裂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直接点焊接头熔核界面形成了厚度约为2.5μm的金属间化合物层,主要金属间化合物为靠近铝合金侧的Fe_(2)A_(l5)及靠近高强钢侧的Fe_(4)Al_(13)。直接点焊接头的拉剪载荷为3.1 kN,失效形式为界面断裂,断口呈以脆性为主的混合断裂特征。添加Ni中间层的点焊接头界面形成了Ni_(4)Al_(13)、Ni_(2)Al_(5)金属间化合物,抑制了焊接过程中Al-Fe互扩散并降低了Al-Fe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以及硬脆性Al-Fe金属间化合物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使接头拉剪载荷提高了67.7%,达到了5.2 kN,断口呈以韧性为主的混合断裂特征。结论添加Ni中间层可显著提升6061-T6铝合金/DP600双相钢电阻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T6铝合金 DP600双相钢 电阻点焊 组织特征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高熵合金中间层的Q235钢/6061铝合金电阻点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蒋淑英 蔡畅 +1 位作者 赵明 黄万群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78,I0007,共9页
钢和铝形成的复合结构,可以使铝的低密度、高导热性、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与钢的高强度、高韧性、低成本性结合起来,既能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性能优势,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钢和铝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差异较大、接头中易产生脆性金属间化... 钢和铝形成的复合结构,可以使铝的低密度、高导热性、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与钢的高强度、高韧性、低成本性结合起来,既能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性能优势,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钢和铝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差异较大、接头中易产生脆性金属间化合物而难以实现可靠的连接.将Fe_(0.2)CoCrMnNiAl_(0.2)高熵合金作为中间层进行了Q235钢/6061铝合金异种金属的电阻点焊研究,利用高熵合金的超级固溶性改善钢/铝异种金属的焊接质量.结果表明,采用Fe_(0.2)CoCrMnNiAl_(0.2)高熵合金作为中间层时,接头截面中钢侧和铝侧均有半椭圆形状的熔核,熔核成形美观,无明显的宏观裂纹和气孔等焊接缺陷,熔核内部组织均由面心立方的固溶体相组成,接头的平均最大拉剪力达到1913 N,比钢/铝直接电阻点焊接头提高了130%,断裂发生在铝合金侧熔核处,铝合金熔核在拉剪力的作用下被撕脱并留在高熵合金表面,呈现出“纽扣状”破坏特征.创新点:利用高熵合金的超级固溶特性,将高熵合金作为中间层应用到钢-铝异种金属的电阻点焊中,设计出了能够可靠连接钢-铝异种金属的高熵合金中间层材料,制备出了成形美观、无焊接缺陷的高质量钢/铝电阻点焊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35钢 6061铝合金 高熵合金中间层 电阻点焊
下载PDF
硅烷化处理工艺参数对建筑用6061铝合金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余高 周锐 +1 位作者 卢凤莲 韦云满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66,共6页
采用硅烷处理工艺在建筑用6061铝合金型材表面制备了硅烷涂层,并进行了工艺优化研究。采用电化学测试,对比分析了硅烷处理前后6061铝合金在0.025 mol/L硼酸钠+0.05 mol/L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6061铝合金硅烷... 采用硅烷处理工艺在建筑用6061铝合金型材表面制备了硅烷涂层,并进行了工艺优化研究。采用电化学测试,对比分析了硅烷处理前后6061铝合金在0.025 mol/L硼酸钠+0.05 mol/L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6061铝合金硅烷化处理工艺为硅烷化时间180 s、硅烷溶液pH 11、固化温度90℃;最佳硅烷化处理工艺得到的硅烷涂层的厚度约为90 nm,涂层均匀致密,与铝合金基体结合良好;硅烷化处理后6061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硅烷化处理前,试样的阻抗值明显增大,表面接触角减小、黏附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硅烷化处理 工艺参数 耐蚀性
下载PDF
交叉累积叠轧法制备高强高韧6061铝合金
5
作者 欧玲 李林艳 +2 位作者 范才河 聂宇峰 阳建君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2001-2013,共13页
为了实现强度与塑性的良好匹配,在室温下采用交叉累积叠轧(CARB)技术制备7道次6061铝合金薄板。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RB试样的极限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明显... 为了实现强度与塑性的良好匹配,在室温下采用交叉累积叠轧(CARB)技术制备7道次6061铝合金薄板。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RB试样的极限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明显优于ARB试样。CARB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更小,有更多的小角度晶界转变成大角度晶界,且位错密度更高。CARB制备出的6061合金材料轧制织构明显弱化,以Brass{011}<211>织构为主。CARB6061合金的更高强度主要由超细晶粒强化和位错强化导致,更高延展性归因于更细小的晶粒和弱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累积叠轧 6061铝合金 电子背散射衍射 晶体学织构 拉伸力学性能
下载PDF
随焊冲击对6061铝合金焊接接头性能影响
6
作者 綦秀玲 张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53,共6页
6061-T6高强铝合金板进行TIG焊接时,焊接热影响区存在明显过时效软化现象。为抑制这种焊接缺欠,用随焊旋转冲击法对焊接接头过时效软化区进行加载。针对接头性能进行显微组织、硬度及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焊接接头过时效软化区经旋转... 6061-T6高强铝合金板进行TIG焊接时,焊接热影响区存在明显过时效软化现象。为抑制这种焊接缺欠,用随焊旋转冲击法对焊接接头过时效软化区进行加载。针对接头性能进行显微组织、硬度及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焊接接头过时效软化区经旋转冲击后,硬度由初始58.5HV升至71.2HV;随电压增加,冲击作用增强,硬度提高更明显。这主要是由于随焊旋转冲击产生的局部挤压、剪切综合作用,促进了新相沿晶粒边界生成,使接头软化区硬度上升,同时,耐蚀性也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随焊旋转冲击 焊接热影响区 组织与性能
原文传递
TA1/6061铝合金双金属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
7
作者 郝建军 成子兴 朱晓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2-109,共8页
以TA1/6061铝合金双金属为研究对象,采用Gleebe-38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350~500℃、应变速率为0.01~1 s^(-1)、变形量为40%的条件下进行了单向热压缩复合试验,研究了TA1/6061铝合金双金属的热变形行为,建立了TA1/6061铝合金双金... 以TA1/6061铝合金双金属为研究对象,采用Gleebe-38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350~500℃、应变速率为0.01~1 s^(-1)、变形量为40%的条件下进行了单向热压缩复合试验,研究了TA1/6061铝合金双金属的热变形行为,建立了TA1/6061铝合金双金属本构方程及热加工图。结果表明,TA1/6061铝合金双金属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随着温度的上升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基于试验数据建立的Arrhenius本构方程可以有效预测特定真应变下的真应力,其相关性系数为0.99642,热变形激活能为231434 J·mol-1;基于热加工图、SEM图像和EDS线扫描图像,确定最优热加工工艺窗口为:变形温度为482~500℃,应变速率为0.011~0.192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6061铝合金双金属 热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EDS线扫描
原文传递
超声喷丸对6061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李坤 张创创 +1 位作者 龚虎虎 沙豪杰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8期133-140,共8页
采用维氏显微硬度仪和三维形貌仪测量喷丸前后试样硬度、粗糙度及表面形貌;使用CHI660E电化学工作站来测量动电位极化曲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电化学腐蚀后的试样微观形貌,探讨经过超声喷丸处理形成的表面组织细化对6061-T6铝... 采用维氏显微硬度仪和三维形貌仪测量喷丸前后试样硬度、粗糙度及表面形貌;使用CHI660E电化学工作站来测量动电位极化曲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电化学腐蚀后的试样微观形貌,探讨经过超声喷丸处理形成的表面组织细化对6061-T6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弹丸对材料表面反复撞击,诱发了严重的塑性变形,铝合金表层硬度增加,晶粒尺寸在一定的深度范围内得到了细化,晶界增多阻碍内部裂纹的产生,从而促进材料钝化膜的产生,抑制了腐蚀液对金属的腐蚀,进而减小了腐蚀电流密度和速率,改善了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喷丸 6061铝合金 极化曲线 微观形貌
下载PDF
搅拌摩擦加工改性冷喷涂6061铝合金涂层的断裂行为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志浩 王文 +1 位作者 韩鹏 王快社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0-196,共7页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FSP)对冷喷涂(CS)6061铝合金涂层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后涂层的微观组织变化对其在静态和动态载荷下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FSP改性后的6061铝合金涂层颗粒边界消失,缺陷基本消除,晶粒显著细化,平均晶粒尺寸为3....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FSP)对冷喷涂(CS)6061铝合金涂层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后涂层的微观组织变化对其在静态和动态载荷下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FSP改性后的6061铝合金涂层颗粒边界消失,缺陷基本消除,晶粒显著细化,平均晶粒尺寸为3.1μm,极限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上升19%和1730%。静态载荷下CS和FSP试样分别呈现脆性和韧性断裂。动态载荷下,相比CS试样,FSP试样的循环周次显著提升,断口表面具有单一疲劳源,断口分区明显,呈疲劳断裂特征。FSP后涂层缺陷的消除抑制了断裂的产生,提高了涂层强度,晶粒细化提供了更多晶界,阻碍了裂纹扩展,延长了断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冷喷涂 搅拌摩擦加工 表面改性 断裂行为
原文传递
6061铝合金增材制造温度场仿真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俊旺 马贵春 +2 位作者 王政 张化斌 王磊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09-215,共7页
针对6061铝合金的电子束选区熔化(Selective Electron Beam Melting,SEBM)过程,采用ANSYS构建了温度场仿真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材料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特性,通过高斯面热源在粉末床上移动,研究了电子束功率、扫描速度和铝合金预... 针对6061铝合金的电子束选区熔化(Selective Electron Beam Melting,SEBM)过程,采用ANSYS构建了温度场仿真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材料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特性,通过高斯面热源在粉末床上移动,研究了电子束功率、扫描速度和铝合金预热温度对熔池尺寸、熔池热历史的影响,为6061铝合金电子束选区增材制造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熔池宽度、熔池深度随着电子束功率、预热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输入线能量小于0.19 J/mm时,熔池深度、宽度均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熔池长度随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输入线能量大于0.19 J/mm时,熔池深度、宽度均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速率减小,熔池长度随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电子束功率是影响熔池冷却速率的主要因素。不同扫描路径的粉末层温度分布不同,采用合理的扫描路径可使得整个零件的热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电子束增材制造 熔池尺寸 温度场
下载PDF
超声振动对6061铝合金焊接热裂纹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隋楚凡 刘政军 艾星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28,I0010,共8页
为解决硬铝合金焊接接头软化严重的问题,选用7075铝合金作为填充材料对6061铝合金进行高组配焊接.焊接接头硬度确有提升,但在焊接过程中产生了热裂纹.文中设计了一个超声辅助平台将超声振动引入到传统的钨极氩弧焊中,在确保焊接接头硬... 为解决硬铝合金焊接接头软化严重的问题,选用7075铝合金作为填充材料对6061铝合金进行高组配焊接.焊接接头硬度确有提升,但在焊接过程中产生了热裂纹.文中设计了一个超声辅助平台将超声振动引入到传统的钨极氩弧焊中,在确保焊接接头硬度的条件下解决焊接热裂纹的问题.结果表明,超声功率较低时热裂纹消失,但超声功率达到480 W时,热裂纹再次产生.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焊接接头的晶粒尺寸和形状发生了变化,熔合区的柱状晶被打碎,转变为较为细小的等轴晶,焊缝中心的等轴晶也发生了细化,在功率640 W时焊缝中心的平均晶粒尺寸最小.焊接接头中的析出相数量也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逐渐增多,分布逐渐均匀,对焊接热裂纹造成影响,因此存在一个超声功率的范围,能够同时解决焊接接头软化和焊接热裂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超声振动 焊接热裂纹 细化晶粒 低熔点共晶
下载PDF
超声滚压对6061铝合金第二相诱发局部腐蚀的影响
12
作者 樊磊 李波 +6 位作者 何锦航 白洁 毛进 张有佳 黄朝文 李伟 石维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139,共12页
采用超声滚压技术(USRP)改变6061铝合金表层,实现不同静压力下USRP对6061铝合金第二相组织的改变,从而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使用SEM,SKPFM以及激光共聚焦等手段,基于微区电偶腐蚀原理,在考虑溶液阻抗与氧化物阻抗的条件下,得出第二... 采用超声滚压技术(USRP)改变6061铝合金表层,实现不同静压力下USRP对6061铝合金第二相组织的改变,从而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使用SEM,SKPFM以及激光共聚焦等手段,基于微区电偶腐蚀原理,在考虑溶液阻抗与氧化物阻抗的条件下,得出第二相尺寸与局部腐蚀发展的关联规律,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原位观察,验证第二相尺寸对局部腐蚀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铝合金表层经0.10 MPa静压力滚压时,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初期自腐蚀电流密度仅为未处理试样的1/15,腐蚀速率降低了93.04%。Mg2Si相在滚压过程中并未发生显著形态变化,对USRP前后腐蚀性能变化无显著影响。长条状连续分布的AlFeSi相会在USRP作用下细化为微纳尺度的弥散状分布。充分细化后的AlFeSi相会因腐蚀微电池的局部阴阳极面积比减少而减弱电偶腐蚀效应,虽会促进铝合金基体的亚稳态点蚀形核率,但同时也会造成自身的快速溶解。当自溶解发生或在亚稳态蚀孔内壁形成Al2O3氧化膜保护时,AlFeSi相对铝合金基体电偶腐蚀效应大幅减弱,从而提高6061铝合金整体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超声滚压 AlFeSi相 局部腐蚀 电偶腐蚀
下载PDF
基于热模拟试验的大尺寸6061铝合金轮毂旋压工艺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建华 季云浩 李亨 《中国设备工程》 2023年第2期167-169,共3页
随着电池、轻量化技术的成熟,新能源汽车朝向大型化发展,带动大尺寸汽车轮毂的应用。开展大尺寸6061变形铝轮毂旋压工艺的研发,首先对6061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得到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拟合出本构方程。将... 随着电池、轻量化技术的成熟,新能源汽车朝向大型化发展,带动大尺寸汽车轮毂的应用。开展大尺寸6061变形铝轮毂旋压工艺的研发,首先对6061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得到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拟合出本构方程。将所得数据导入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某款大尺寸铝合金轮毂的轮辋进行旋压模拟,通过分析旋压过程中轮辋材料的流动,总结对比了轮辋上下分开旋压方案和轮辋上下同时旋压方案的优缺点;对轮辋旋压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场、温度场的分布规律进行总结,验证该成形方案的可行性,为大尺寸铝合金轮毂的旋压成形提供理论支持和工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轮毂 6061铝合金 热压缩试验 旋压工艺
下载PDF
超声滚压对6061铝合金晶间腐蚀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胡钟遥 石维 向嵩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4-205,共12页
目的 研究不同静压力条件下形变诱导梯度变形层对6061铝合金晶间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 使用超声滚压技术(USRP,Ultrasonic surface rolling processing)强化6061铝合金表层,采用激光共聚焦、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酸化Na Cl溶液体系下3种... 目的 研究不同静压力条件下形变诱导梯度变形层对6061铝合金晶间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 使用超声滚压技术(USRP,Ultrasonic surface rolling processing)强化6061铝合金表层,采用激光共聚焦、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酸化Na Cl溶液体系下3种静压力条件对6061铝合金晶间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 随着静压力的增大,6061铝合金表层组织呈梯度变化,且形变层深度可延伸至近300μm。在酸化NaCl溶液腐蚀加速条件下,在相同时间内滚压后试样沿晶腐蚀的路径大幅缩短,向下扩展的深度降低了50%,使得6061铝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显著提高。表征结果表明,晶间腐蚀扩展路径与表面粗糙度无相关性,它主要与第二相(AlFeSi相)在形变层中的弥散分布有关。未经USRP处理的6061铝合金在沿晶界连续分布的AlFeSi相促进下发生了明显的沿晶腐蚀。相比之下,经USRP处理后,AlFeSi相会因晶粒形变而呈断续分布,减弱了它在晶界区域对铝合金基体的电偶腐蚀作用,降低了腐蚀通道的连通性,从而阻碍了腐蚀路径的扩展。结论 USRP可提高6061铝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其表面粗糙度并非是提高晶间腐蚀抗性的主要因素,经USRP细化和分散后的AlFeSi相是阻断沿晶腐蚀路径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超声滚压 组织形变 AlFeSi相 晶间腐蚀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含钛6061铝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15
作者 肖小军 刘允中 +1 位作者 程文 刘小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45,共10页
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6061铝合金易形成粗大的柱状晶和热裂纹。采用低能球磨组装修饰法制备TiH_(2)/AA6061铝基复合粉末,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含钛6061铝合金试样,分析不同TiH_(2)添加量对试样显微组织和... 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6061铝合金易形成粗大的柱状晶和热裂纹。采用低能球磨组装修饰法制备TiH_(2)/AA6061铝基复合粉末,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含钛6061铝合金试样,分析不同TiH_(2)添加量对试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TiH_(2)(质量分数,下同)即可使合金熔池边界形成连续的等轴晶区,平均晶粒尺寸从59.8μm减小到2.53μm,粗大的柱状晶粒和裂纹被抑制,添加1.5%TiH_(2)时,SLM试样的粗大柱状晶组织绝大部分消失。显微组织转变归因于Ti元素增强成分过冷以及原位反应形成L12-Al_(3)Ti形核质点,该质点与铝基体形成共格界面,具有较强的异质形核作用,显著促进Al基体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及晶粒细化。经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后,添加1%TiH_(2)的试样抗拉强度为274 MPa,屈服强度为238 MPa,断后伸长率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热裂 TiH_(2) 6061铝合金
下载PDF
二维超声振动车削6061铝合金圆筒表面粗糙度研究
16
作者 刘自强 童景琳 +2 位作者 卞平艳 宰鹏辉 张志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8-317,共10页
目的研究分析二维超声振动车削加工中切削参数和声学参数对6061铝合金圆筒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结合二维超声振动特性,建立二维超声振动车削表面粗糙度理论模型,采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获得二维超声振动车削6061铝合金圆筒过程中... 目的研究分析二维超声振动车削加工中切削参数和声学参数对6061铝合金圆筒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结合二维超声振动特性,建立二维超声振动车削表面粗糙度理论模型,采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获得二维超声振动车削6061铝合金圆筒过程中切削参数和声学参数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选取其中4组进行二维超声振动车削与普通车削对比实验,并通过白光干涉仪和超景深显微镜对加工后的工件表面进行观测。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切深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不明显,超声振幅、转速、进给量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分别为84.35%、11.36%、4.29%。超声和无超声对比实验表明,二维超声振动车削相较于普通车削能显著降低车削表面的粗糙度,最大下降率为47.65%,最小下降率为11.27%;相比于普通车削加工,二维超声振动车削表面具有均匀分布的鱼鳞状微织构。结论加工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的显著从高到低为超声振幅>转速>进给量>切深,最优加工参数为fr=0.15 mm/r、n=400 r/min、A=2μm、ap=0.2 mm。采用二维超声振动车削的加工方法,可以显著降低6061铝合金圆筒表面的粗糙度值,并且加工表面有均匀分布的鱼鳞状微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振动车削 6061铝合金圆筒 单激励椭圆振动车刀 表面粗糙度 微织构
下载PDF
6061铝合金储氢气瓶疲劳断口分析
17
作者 何振波 杨曼 +5 位作者 王生朝 郭奉彬 牌君君 欧玲 郑云志 蹇海根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23年第9期54-57,共4页
6061铝合金储氢气瓶在批量应用前的疲劳试验中发生失效断裂。本试验通过宏微观形貌观察,对该疲劳失效断口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裂纹萌生于气瓶的自由表面或粗晶相位置,且加工过程中的压入物加速了试件的断裂... 6061铝合金储氢气瓶在批量应用前的疲劳试验中发生失效断裂。本试验通过宏微观形貌观察,对该疲劳失效断口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裂纹萌生于气瓶的自由表面或粗晶相位置,且加工过程中的压入物加速了试件的断裂过程。在旋压工序增加清洁生产措施,做好表面检查与防护措施,提高了6061铝合金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储氢气瓶 疲劳断裂 微观形貌
下载PDF
6061铝合金激光焊接头的软化机理
18
作者 蔡佳思 王新元 +3 位作者 李秀梅 魏艳红 龙金卫 孔斌 《焊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8,共10页
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 mm厚的6061铝合金薄板的焊接性及接头软化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及探讨。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热输入的增加,接头宏观成形呈现从未焊透向成形优良及焊穿过渡的趋势,抗拉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 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 mm厚的6061铝合金薄板的焊接性及接头软化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及探讨。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热输入的增加,接头宏观成形呈现从未焊透向成形优良及焊穿过渡的趋势,抗拉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在激光功率为2.6 kW、焊接速度为1.5 m/min的最优工艺下,接头强度达到母材强度的98%,几乎和母材等强,接头软化程度最低。采用微观组织表征设备(SEM,OM)观察并测量气孔位置和尺寸、焊缝塌陷高度、咬边最大距离及联生结晶区柱状晶主干长度随塌陷位移的变化,全方面分析总结接头软化的原因。建立宏微观耦合跨尺度组织演化有限元-元胞自动机模型(FEM-CAM),对比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模拟结果和试验测量的熔池形貌,验证了FEM的准确性;将宏观温度场模拟结果作为热输入,基于固液界面溶质平衡法计算枝晶生长驱动力。联生结晶区柱状晶一次枝晶干长度沿厚度方向变化CAM模拟结果和OM表征测量结果一致。因此,文中建立的耦合模型可以揭示熔池凝固过程枝晶的动态演化机制及生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激光焊 接头软化 有限元模型 元胞自动机模型
下载PDF
6061铝合金半连续铸造数值模拟与工艺优化
19
作者 张卓 何生平 +6 位作者 王新璋 叶强 杨林 王依山 姜凯曦 单长智 郝海 《铸造技术》 CAS 2023年第7期671-679,共9页
为解决6061铝合金半连续铸造产品出现的热裂纹等缺陷问题,利用ProCAST软件,建立了φ254 mm6061铝合金圆锭的半连续铸造热-力耦合模型,结合实际工况温度场确定了可靠的边界换热条件,分析了铸造速度、铸造温度以及引锭头启动时间对温度场... 为解决6061铝合金半连续铸造产品出现的热裂纹等缺陷问题,利用ProCAST软件,建立了φ254 mm6061铝合金圆锭的半连续铸造热-力耦合模型,结合实际工况温度场确定了可靠的边界换热条件,分析了铸造速度、铸造温度以及引锭头启动时间对温度场、应力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当降低铸造速度和铸造温度可以获得较好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对φ254 mm圆锭而言,铸造速度为80~84 mm/min,铸造温度介于680~690℃之间是6061铝合金半连续铸造最优的生产工艺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半连续铸造 数值模拟 热力耦合
原文传递
航空用6061铝合金恒载荷应力腐蚀行为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祯 拜斌 +1 位作者 张小明 孟嘉琳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69,共6页
采用恒载荷全浸腐蚀拉伸、断口扫描和室温拉伸等方法研究了拉应力对两种热处理状态6061铝合金(6061-T4和6061-T6)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2和Cl-共存环境中,6061-T4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很低,力学性能降低主要受腐蚀介质的... 采用恒载荷全浸腐蚀拉伸、断口扫描和室温拉伸等方法研究了拉应力对两种热处理状态6061铝合金(6061-T4和6061-T6)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2和Cl-共存环境中,6061-T4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很低,力学性能降低主要受腐蚀介质的电化学腐蚀影响;6061-T6铝合金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高于6061-T4铝合金,其应力腐蚀开裂倾向受腐蚀影响为主,力学因素影响为辅;应力腐蚀后,6061-T4和6061-T6铝合金表层腐蚀区域为沿晶脆断,次表层为准解离断裂,中心为穿晶断裂;在腐蚀介质与应力同时作用下,6061-T4铝合金由点蚀发展为晶间腐蚀,并随应力增大变为剥落腐蚀;6061-T6铝合金点蚀不明显,但晶间腐蚀深度随应力增大而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应力腐蚀 恒载荷 热处理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