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瘀祛斑胶囊 60Co-γ 射线辐照灭菌剂量的探究
1
作者 刘峰 王前 +2 位作者 吴建雄 薛阳 何枢衡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化瘀祛斑胶囊60Co-γ射线辐照灭菌的合适剂量。方法:建立化瘀祛斑胶囊特征图谱,采用特征峰数量、相对保留时间和特征图谱相似度对不同60Co-γ射线辐照量剂量(0、3、6、9 kGy)灭菌的化瘀祛斑胶囊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微生物限度... 目的:探究化瘀祛斑胶囊60Co-γ射线辐照灭菌的合适剂量。方法:建立化瘀祛斑胶囊特征图谱,采用特征峰数量、相对保留时间和特征图谱相似度对不同60Co-γ射线辐照量剂量(0、3、6、9 kGy)灭菌的化瘀祛斑胶囊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微生物限度检查和黄芩苷含量测定综合分析,确定化瘀祛斑胶囊60Co-γ射线辐照剂量。结果: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灭菌后的化瘀祛斑胶囊特征图谱的相似度、特征峰数量和特征峰相对保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灭菌后的化瘀祛斑胶囊微生物限度均合格,黄芩苷含量基本一致。结论: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化瘀祛斑胶囊质量无显著影响,特征图谱结合微生物限度检查和黄芩苷含量测定综合分析,辐照剂量为6 kGy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祛斑胶囊 柴胡 当归 薄荷 60co-γ射线辐照灭菌 特征图谱
下载PDF
川芎指纹图谱的建立及60Co-γ辐照对其有效成分的影响
2
作者 邱娅璐 高鹏 +2 位作者 何江 陈谦 王艳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5期60-72,共13页
为了建立川芎指纹图谱,考察不同剂量60Co-γ辐照对川芎8种有效成分的影响,以川芎为材料,采用SHIMADZU Shim-pack GIS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对8种有效成分的标准品和对照品储备液进行分析。设定不同剂量(3 kGy、6 kGy、10... 为了建立川芎指纹图谱,考察不同剂量60Co-γ辐照对川芎8种有效成分的影响,以川芎为材料,采用SHIMADZU Shim-pack GIS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对8种有效成分的标准品和对照品储备液进行分析。设定不同剂量(3 kGy、6 kGy、10 kGy、15 kGy)60Co-γ辐照处理川芎,处理后样品通过液相色谱法得到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相似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川芎各成分相似度均大于0.988;在低于10 kGy的射线辐照处理后,川芎的8种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该研究为辐照技术在川芎品质保障及川芎药材辐照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60co-γ辐照 有效成分 指纹图谱
下载PDF
^60Co γ辐照对稻草纤维组织及酶解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静萍 王克勤 +2 位作者 熊兴耀 李文革 彭玲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4-309,369,共7页
用60Coγ射线处理干稻草秸秆及粗纤维,评价辐照对稻草纤维组织降解作用以及提高稻草秸秆纤维酶降解效果。采用DNS法和硫酸-苯酚法分别测定稻草辐照样品热水浸提液中水溶性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通过高效气相色谱分析稻草秸秆各辐照处理提... 用60Coγ射线处理干稻草秸秆及粗纤维,评价辐照对稻草纤维组织降解作用以及提高稻草秸秆纤维酶降解效果。采用DNS法和硫酸-苯酚法分别测定稻草辐照样品热水浸提液中水溶性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通过高效气相色谱分析稻草秸秆各辐照处理提取液中还原糖各组分的变化,并用电子显微镜扫描观测辐照对稻草秸秆纤维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00~1500kGy的剂量处理稻草秸秆,能有效破坏稻草的纤维组织结构,特别是稻草表面硅晶结构和纤维结构,且随辐照剂量加大破坏程度增强,辐照稻草热水浸提液水溶性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显著增加。辐照与酶复合处理后稻草秸秆纤维的转化率提高到88.7%,辐照稻草秸秆酶降解后的水溶性还原糖含量达到214.4mg/g,总糖含量达758.5mg/g,极显著地提高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含量,其中葡萄糖含量提高最大,占单糖总量的62.64%,其次是甘露糖。辐照对稻草秸秆木质素降解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纤维 ^60co Γ辐照 酶水解 还原糖 总糖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射对番茄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朱宗文 查丁石 +2 位作者 朱为民 郭世荣 朱龙英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18,22,共5页
用0~800 Gy剂量范围的60Co-γ射线对2个品种的番茄干种子和引发种(30%PEG-6000引发)进行辐射处理,采用发芽盒发芽法研究60Co-γ射线对番茄种子的萌发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对60Co-γ射线敏感性差异显著。黄盆栽抗辐射能力强于1479... 用0~800 Gy剂量范围的60Co-γ射线对2个品种的番茄干种子和引发种(30%PEG-6000引发)进行辐射处理,采用发芽盒发芽法研究60Co-γ射线对番茄种子的萌发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对60Co-γ射线敏感性差异显著。黄盆栽抗辐射能力强于1479,主要表现在种子发芽率、萌发速度上。不同萌动状态番茄种子对辐射的敏感性也不同,经过30%PEG引发的引发种对辐射较干种子敏感。大剂量辐射后种子虽能萌发,但其幼苗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主要表现在胚根的分化和生长上。根据半致死剂量(LD 50)可以确定番茄种子适宜的辐射剂量,黄盆栽500~600 Gy,1479为400~500 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辐射 番茄 干种子 引发种 萌发
下载PDF
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灭菌对葛根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指纹图谱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远芳 李文革 +5 位作者 邓钢桥 陈石新 张祺玲 周毅吉 张勇 彭玲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13-1721,共9页
为评价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灭菌对葛根提取物品质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0、2.8、5.7、8.3、10.6 kGy)和电子束(0、2.4、5.1、7.7、10.3 kGy)辐照处理葛根提取物,研究辐照对其微生物总数、抗氧化活性及指... 为评价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灭菌对葛根提取物品质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0、2.8、5.7、8.3、10.6 kGy)和电子束(0、2.4、5.1、7.7、10.3 kGy)辐照处理葛根提取物,研究辐照对其微生物总数、抗氧化活性及指纹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均能有效降低葛根提取物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随着吸收剂量增大,抑制作用增强。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吸收剂量分别为5.7 kGy和5.1 kGy时,葛根提取物均达到《中国药典》所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需氧菌总数为103 CFU·g^-1、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为102 CFU·g^-1);吸收剂量分别为5.7 kGy和7.7 kGy时,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均降至10 CFU·g^-1以下。此外,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与沙门氏菌(Salmonella)均未检出。2种辐照方式均对葛根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以及总还原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处理葛根提取物特征峰的相似度达到1.0,且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0.5%,表明2种辐照方式对葛根提取物指纹图谱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葛根提取物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种辐照方式均不会对葛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指纹图谱产生显著影响,不影响葛根提取物的有效性及质量稳定性。该研究为2种辐照技术,特别是电子束辐照在葛根药材、饮片及其中成药制剂灭菌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提取物 60co-γ射线 电子束 辐照灭菌 抗氧化活性 指纹图谱
下载PDF
^60Co γ辐照对木槿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秀芬 张德顺 +2 位作者 吴福兰 孟震农 曹际云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0-453,共4页
以60Co γ为辐照源,采用不同剂量率(50~500Gy/h)辐照木槿休眠种子,对辐照后种子进行播种观察。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低于200Gy时促进种子发芽,低于100Gy时能提高幼苗成活率;辐照剂量大于200 Gy时抑制发芽,并导致真叶和侧根难以形成,直至幼... 以60Co γ为辐照源,采用不同剂量率(50~500Gy/h)辐照木槿休眠种子,对辐照后种子进行播种观察。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低于200Gy时促进种子发芽,低于100Gy时能提高幼苗成活率;辐照剂量大于200 Gy时抑制发芽,并导致真叶和侧根难以形成,直至幼苗死亡。剂量率对辐照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得出以提高苗木成活率为目的进行辐照时的剂量以50~100Gy为宜,以促进变异为目的进行辐照时的剂量以100~200Gy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 Γ射线 木槿 半致死剂量 诱变
下载PDF
^60Co-γ辐射对香软型水稻品种‘滇屯502’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伟 吴超 +7 位作者 李正和 姚伟 王春芳 罗方绕 郭效琼 文建成 陈丽娟 李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5,共9页
为了探讨^(60)Co-γ不同剂量辐射对云南优质籼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水稻辐射诱变育种提供依据。以云南特优香软米品种‘滇屯502’为供试材料,采用100、200、300、380 Gy 4个等级的^(60)Co-γ辐射剂量对成熟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研... 为了探讨^(60)Co-γ不同剂量辐射对云南优质籼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水稻辐射诱变育种提供依据。以云南特优香软米品种‘滇屯502’为供试材料,采用100、200、300、380 Gy 4个等级的^(60)Co-γ辐射剂量对成熟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研究^(60)Co-γ辐射对该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不同剂量辐射后,‘滇屯502’M1群体的株高、分蘖数、粒长、粒宽、穗长、千粒重和结实率表现差异极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300 Gy^(60)Co-γ辐射剂量与粒长(R=-0.323**)、结实率(R=-0.309**)呈极显著负相关。变异系数比较分析表明:当辐射剂量为300 Gy时,水稻M1群体的株高、分蘖、粒长、粒宽4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1.05%、38.34%、3.15%、3.62%。由此可见,^(60)Co-γ辐射对水稻的诱变效果明显,且当辐射剂量为300 Gy时,对供试材料‘滇屯502’的诱变效果最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滇屯502’ ^60co 辐射剂量 诱变效应
下载PDF
中药单体及其组方对^60Co-γ致小鼠生精功能障碍的治疗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卫星 王华礼 +3 位作者 王瑞 李锐 何伟 张天标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4-479,共6页
目的:依据现代中医理论,选择白藜芦醇、枸杞多糖、淫羊藿苷组成新的方剂,研究中药单体及其组方对60Co-γ致小鼠生精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105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A组正常饲喂,B、C、D、E、F、G组以60Co-γ6Gy和4Gy... 目的:依据现代中医理论,选择白藜芦醇、枸杞多糖、淫羊藿苷组成新的方剂,研究中药单体及其组方对60Co-γ致小鼠生精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105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A组正常饲喂,B、C、D、E、F、G组以60Co-γ6Gy和4Gy间隔7d两次全身均匀照射,1周后C、D、E、F、G组分别给予白藜芦醇悬液、白藜芦醇+枸杞多糖混悬液、白藜芦醇+淫羊藿苷混悬液、白藜芦醇+枸杞多糖+淫羊藿苷组方混悬液、白藜芦醇+枸杞多糖+淫羊藿苷+L-肉碱组方混悬液各80mg/(kg.d)灌胃60d,记录小鼠每天的一般状况、体征及体重变化,于灌胃结束24h后处死,测量小鼠体重和双侧睾丸重量,并计算睾丸指数;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FSH、LH、T和E2水平并计算T/E2比值;行睾丸组织学观察。结果:放射线损伤引起睾丸指数下降,灌药后有所恢复,以E、F、G组恢复较好;枸杞多糖对小鼠血清FSH、LH、T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淫羊藿苷能增加小鼠的血清T值,对睾丸增重有直接作用;E、F、G组能增加T/E2水平;各灌药组以F组效果最佳,能使小鼠紊乱的生殖内分泌水平恢复正常,使损伤的睾丸重新恢复生精功能。结论:中药单体组方制剂对60Co-γ导致的小鼠生精功能障碍治疗有效,且以白藜芦醇+枸杞多糖+淫羊藿苷组方混悬液组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单体 60co 生精功能障碍 性激素 治疗
原文传递
东北春大豆60Co-γ辐射和EMS诱变的突变特点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薛永国 刘鑫磊 +5 位作者 唐晓飞 曹旦 胡少新 王永斌 王广金 栾晓燕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4-182,共9页
为对比不同品种、不同诱变方法和剂量的诱变效果,以便给大豆诱变育种和突变体库构建提供有效途径,对4个东北春大豆品种黑农48、黑农84、绥农52和绥农42进行60Co-γ辐射和甲基磺酸乙酯(EMS)的诱变处理,调查分析其M1和M2代出苗率、成株率... 为对比不同品种、不同诱变方法和剂量的诱变效果,以便给大豆诱变育种和突变体库构建提供有效途径,对4个东北春大豆品种黑农48、黑农84、绥农52和绥农42进行60Co-γ辐射和甲基磺酸乙酯(EMS)的诱变处理,调查分析其M1和M2代出苗率、成株率、不育性、蛋白、脂肪及其它农艺性状。研究发现各品种对不同诱变方法反应敏感度不同,黑农48对辐射诱变敏感度高,黑农84、绥农52和绥农42对化学诱变敏感度高。辐射诱变和化学诱变M1代均会对各品种不同性状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多数由生理伤害造成。两种诱变方式对品种诱变影响各具特点,辐射诱变具有明显的苗后致死性,而且对不育性影响更明显;化学诱变更温和,M1代成株率更高。两种诱变M2代的出苗率、成株率、不育性、蛋白含量、脂肪含量及其它农艺性状趋于相同,但辐射诱变在叶型、分枝、黄化株、育性等方面的突变率比化学诱变高,这些变化特点的研究可为诱变育种或者构建突变体库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60co-Γ辐射 甲基磺酸乙酯 分离世代 突变
原文传递
^60Co-γ辐射诱导马铃薯表型变异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子瑜 黄先群 +5 位作者 唐章林 黄团 李丽 丁小令 林平 陈梦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8,共5页
为提高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变异频率,筛选新的变异类型,改良品种使其更加适应生产需要,对该品种的萌芽微型薯进行了6个60Co-γ辐照剂量处理[0(CK)、10、20、40、60、80 Gy],研究辐射当代(VM1)表型变异的效应。结果表明,60Co-γ射... 为提高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变异频率,筛选新的变异类型,改良品种使其更加适应生产需要,对该品种的萌芽微型薯进行了6个60Co-γ辐照剂量处理[0(CK)、10、20、40、60、80 Gy],研究辐射当代(VM1)表型变异的效应。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处理能明显延缓薯块的出苗期,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延缓效应逐渐增强;植株畸变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80 Gy处理的植株畸变率达到100%;株高、单株叶片数及茎粗与辐照剂量仅在幼苗期存在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在20~80 Gy辐照剂量范围与辐照剂量呈显著负相关,而10 Gy处理的单株产量显著高于CK和其他处理。认为:60Co-γ辐射对费乌瑞它微型薯VM1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并导致植株性状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变,剂量越高畸变率越高、畸变类型越多;费乌瑞它的辐照剂量在20~40Gy范围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马铃薯 辐射诱变 表型变异
下载PDF
^60Co-γ对Cl.beijerinckii原生质体的辐照诱变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娅 刘宏娟 +2 位作者 张建安 程可可 陈宗道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49-2554,共6页
以产丁醇菌Cl.beijerinckii为出发菌株,将其原生质体化后进行60Co-γ辐照诱变,筛选出了一株稳定高产的变异株。原生质体的最优制备条件为:将培养至15 h的细胞添加1 g.L-1甘氨酸和0.3 U.L-1青霉素培养2h后,37℃下,2×104U.L-1溶菌酶... 以产丁醇菌Cl.beijerinckii为出发菌株,将其原生质体化后进行60Co-γ辐照诱变,筛选出了一株稳定高产的变异株。原生质体的最优制备条件为:将培养至15 h的细胞添加1 g.L-1甘氨酸和0.3 U.L-1青霉素培养2h后,37℃下,2×104U.L-1溶菌酶作用8 h脱壁。经平板计数,原生质体形成率可达99.82%,原生质体再生率达10.12%。采用60Co-γ射线进行辐照诱变,当辐照剂量率5 Gy.min-1,辐照剂量为500 Gy时,原生质体致死率可达99.3%。经反复筛选,获得一株丁醇高产菌株R3,该菌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在P2半合成液体培养基中,37℃下静置培养72 h,总溶剂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81.46%,丁醇产量提高85.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醇 Cl.beijerinckii 原生质体 ^60co-γ射线 诱变
下载PDF
60Co-γ辐射对广适性水稻品种绥粳18的诱变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宝海 刘晴 +13 位作者 聂守军 刘宝民 付立新 王明泉 高世伟 刘宇强 常汇琳 张佳柠 马成 薛英会 白瑞 王洪彬 唐铭 门龙南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4期523-530,共8页
为加快选育出能够替代或超越广适性水稻绥粳18的新品种,探索完善寒地水稻60Co-γ射线辐射育种途径,采用220 Gy、250 Gy和280 Gy3个剂量辐射绥粳18水稻种子方法,对辐射后种子活力、出苗及M1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等进行统计分析... 为加快选育出能够替代或超越广适性水稻绥粳18的新品种,探索完善寒地水稻60Co-γ射线辐射育种途径,采用220 Gy、250 Gy和280 Gy3个剂量辐射绥粳18水稻种子方法,对辐射后种子活力、出苗及M1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0~280 Gy 60Co-γ辐射剂量范围内,绥粳18水稻种子辐射后15 d为最佳苗床播种时期,根活力指数和芽长是限制种子苗床出苗的主要因子,M1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变异幅度大,高剂量对成熟期延长、分蘖数增加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株高、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有显著抑制作用。M1群体农艺性状权重值大小依次为:穗实粒数(0.528 01)>结实率(0.352 72)>分蘖数(0.113 87)株高>(0.004 62)>成熟期(0.000 77)>千粒重(0.000 01)。明确今后辐射世代育种要注重早熟、强分蘖力、较高植株、多穗实粒数、高结实率等遗传变异性状材料的选择。本研究为开展替代或超越广适性水稻品种绥粳18的新种质创新,以及寒地水稻辐射育种可能有效途径探索,提供了一定的种质基础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 辐射 水稻 绥粳18 诱变
原文传递
60Co-γ射线辐射对木薯组培苗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6
13
作者 曾文丹 严华兵 +1 位作者 曹升 谢向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67-1676,共10页
为探究60Co-γ射线辐射对不同木薯品种组培苗的诱变效应,以2个木薯品种新选048和SC205离体单芽茎段为试验材料,以不同60Co-γ射线辐射剂量(0、5、10、20、40 Gy)进行处理,观察比较不同辐射处理条件下组培苗的生长情况以及移栽后植株的... 为探究60Co-γ射线辐射对不同木薯品种组培苗的诱变效应,以2个木薯品种新选048和SC205离体单芽茎段为试验材料,以不同60Co-γ射线辐射剂量(0、5、10、20、40 Gy)进行处理,观察比较不同辐射处理条件下组培苗的生长情况以及移栽后植株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增加,2个品种组培苗的生根率和萌发率均显著降低;新选048和SC205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15. 3 Gy和17. 2 Gy。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对继代组培苗及其生根苗的生长伤害程度逐渐加强,株高、生根率、移栽成活率等指标均显著降低。不同品种对60Co-γ射线辐射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新选048的辐射敏感性更强。经60Co-γ射线辐射后,2个木薯品种组培苗均出现叶柄颜色变异、叶形变异、黄化苗、矮化苗等不同程度的形态变异。经大田移栽后统计,新选048变异率为3. 3%,SC205变异率为6. 6%。对突变材料进行SSR分子标记检测发现,其中有3条引物可检测SC205对照与突变体材料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5条引物可检测新选048对照与突变体材料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利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创造木薯新种质以及木薯诱变育种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组培苗 60co-γ射线 诱变效应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高州油茶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雯 王刚涛 +4 位作者 王益 张登 施玲 颜正 奚如春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为给高州油茶种质资源创新及辐射诱变育种提供技术参考,研究了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条件下高州油茶的光合特性及与其相关的细胞结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10~70 Gy辐照处理后的高州油茶叶片各组织结构厚度都有增厚的趋势,... 为给高州油茶种质资源创新及辐射诱变育种提供技术参考,研究了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条件下高州油茶的光合特性及与其相关的细胞结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10~70 Gy辐照处理后的高州油茶叶片各组织结构厚度都有增厚的趋势,而以80 Gy辐照处理的叶片各组织结构的厚度均未改变甚至有减小的趋势;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后高州油茶叶片的Pn值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剂量在10~80 Gy内的辐照处理均能促进高州油茶的光合作用,其中以20 Gy辐照处理的高州油茶其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强,以60 Gy处理的油茶其利用强光的能力最强;不同剂量辐照处理下高州油茶的光响应曲线之间存在差异,辐照对其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的影响均显著;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对高州油茶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合利用效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光合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且在不同的季节其影响的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州油茶 ^60co-γ辐照 光合特性 生理指标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寇式隐甲藻6号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佘隽 任扬 +2 位作者 田华 陈涛 何东平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寇氏隐甲藻是产DHA的优良藻种,期望通过60Co-γ射线诱变提高其DHA的产率,实现商业化生产DHA。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um cohnii 6号)经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分别辐照诱变,经分离培养获得了不同诱变剂量下藻体的致死率,并对它们的的生... 寇氏隐甲藻是产DHA的优良藻种,期望通过60Co-γ射线诱变提高其DHA的产率,实现商业化生产DHA。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um cohnii 6号)经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分别辐照诱变,经分离培养获得了不同诱变剂量下藻体的致死率,并对它们的的生长时间、生长速率以及生物量进行了比较,以确定最佳诱变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诱变剂量3.0kGy^5.4kGy时,死亡率达到99.999%以上,诱变剂量为1.8kGy的寇氏隐甲藻经培养后生物量最高,并在开始培养后36h就达到最大生长速率,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寇式隐甲藻 60co-γ射线 辐照 诱变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冷藏蓝莓果实软化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琛 高雅 +2 位作者 陶烨 崔智博 吴兴壮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2期8540-8546,共7页
目的探讨60Co-γ辐照对蓝莓果实软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0.5、2.5、3.0 kGy辐照剂量处理蓝莓果实,测定其在冷藏期间腐烂率、失重率、果实硬度、细胞壁物质、细胞壁多糖含量以及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的变化差异。结果0.5 kGy辐照对蓝莓... 目的探讨60Co-γ辐照对蓝莓果实软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0.5、2.5、3.0 kGy辐照剂量处理蓝莓果实,测定其在冷藏期间腐烂率、失重率、果实硬度、细胞壁物质、细胞壁多糖含量以及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的变化差异。结果0.5 kGy辐照对蓝莓冷藏效果不显著,3.0 kGy辐照加速了冷藏后期果实的变软,而2.5kGy辐照通过降低果胶甲酯酶(pectinesterase,P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纤维素酶(cellulase,Cx)活性,有效抑制了水溶性果胶(water soluble pectin,WSP)升高,延缓了离子型果胶(EDTA-soluble pectin,ESP)、共价结合型果胶(covalent soluble pectin,SCSP)、连接松散半纤维素、连接紧密半纤维素的下降,贮藏35d时蓝莓果实的硬度最高(1.08N),腐烂率和失重率最低,明显推迟了果实的软化进程。结论2.5kGy60Co-γ辐照对冷藏蓝莓果实硬度品质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辐照 冷藏 “蓝丰”蓝莓 果实软化 细胞壁多糖 水解酶
原文传递
60Co-γ和EMS诱变“天隆一号”突变体库变异特征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鑫 苏彤 +5 位作者 顾玉阳 张艺 姚陆铭 王彪 朱骏 顾大国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7-524,共8页
为培育新的适应长江流域气候类型的大豆品种,利用60Co-γ射线和EMS分别对大豆天隆一号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构建大豆突变体库。对350份有表型变异的株系进行连续两年田间鉴定,运用60对SSR标记进行分子检测,并对籽粒表型变化明显的突变株... 为培育新的适应长江流域气候类型的大豆品种,利用60Co-γ射线和EMS分别对大豆天隆一号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构建大豆突变体库。对350份有表型变异的株系进行连续两年田间鉴定,运用60对SSR标记进行分子检测,并对籽粒表型变化明显的突变株进行苯基丙酸类代谢主要酶qPCR分析。结果表明:350份材料中有145份在株高、叶形、花色、种皮色、结荚习性等方面有稳定可见的表型变异,101份材料中检测到与野生型天隆一号存在至少1个SSR位点差异,其中M3-SD-1与M3-SD-2有超过10个标记的差异。SSR分析表明,表型发生变异的突变体主要是由DNA变化引起的,且突变体发生了多位点变异,突变位点也彼此不同。qPCR检测结果显示,种皮色、脐色等发生突变的3个材料苯基丙酸类代谢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研究结果既可以为大豆品种改良提供新的种质资源,也有助于大豆功能基因组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 EMS 大豆 突变体库 SSR标记 qPCR
原文传递
60Co-γ射线辐照藜麦的效应及适宜剂量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云 唐力为 +5 位作者 张洁 李健伟 彭宇 宣朴 王颖 郭元林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4-390,398,共8页
【目的】为了了解藜麦的辐照效应,初步探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藜麦的适宜剂量。【方法】用60Co-γ射线对4份藜麦材料(NX-1,CX-2,SHX-8和SHX9)的干种子进行了7个剂量梯度的辐照处理,对辐照当代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成活率、株高、穗长... 【目的】为了了解藜麦的辐照效应,初步探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藜麦的适宜剂量。【方法】用60Co-γ射线对4份藜麦材料(NX-1,CX-2,SHX-8和SHX9)的干种子进行了7个剂量梯度的辐照处理,对辐照当代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成活率、株高、穗长、茎粗、千粒重和籽粒粗蛋白含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NX-1的M2代群体进行了选育和考种。【结果】不同藜麦材料间和不同剂量间的辐照效应均存在差异,参试藜麦的半致死剂量为84.2~152.4 Gy,平均116.2 Gy,致死剂量均低于320 Gy;随辐照剂量增大,发芽率、苗高、株高、穗长显著降低;千粒重、茎粗变化不明显;籽粒粗蛋白含量增加。辐照M1代中,剂量、苗高、发芽率、成活率、穗长、籽粒粗蛋白含量等性状间大多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千粒重、茎粗与其他性状相关性不显著。M2代中选单株主要来自80 Gy和160 Gy的后代,平均单株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比NX-1原始种质有一定提高。【结论】60Co-γ射线用于藜麦诱变育种的适宜剂量可能是平均半致死剂量(116.2 Gy)为中心的一个范围,在实践中,可采用本研究提出的平均半致死或更低的剂量进行辐照处理。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藜麦的辐照诱变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诱变育种 适宜剂量 半致死剂量 60co-γ射线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方竹种子萌发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龙治坚 郑升 +5 位作者 陈小军 邵征绩 任鹏 徐刚 黎青 胡尚连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24,共5页
为探讨60Co-γ辐照对方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在不同剂量(0、10、20、30、40 Gy和50 Gy)下进行种子辐照。结果表明:60Co-γ不同剂量辐照后,方竹种子的萌发进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 为探讨60Co-γ辐照对方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在不同剂量(0、10、20、30、40 Gy和50 Gy)下进行种子辐照。结果表明:60Co-γ不同剂量辐照后,方竹种子的萌发进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极显著降低;方竹幼苗的根长和芽长极显著降低,除了10 Gy有5株成苗外,其余处理组均未成苗;方竹种子的耐60Co-γ辐照能力较低,其半致死辐照剂量介于10~20 Gy之间。这表明方竹在辐照剂量为10~20 Gy的条件下更容易产生突变,且萌发率、成苗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 辐照剂量 方竹 萌发特性 幼苗生长
下载PDF
60Coγ射线对石斛兰辐照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任羽 张银东 +2 位作者 徐世松 黄少华 张志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72-1675,共4页
采用不同辐照剂量(10、20、30、40 Gy)的60Coγ射线处理088、166、168三个石斛兰品种幼苗(四叶期苗),通过观测辐照对成活率、株高、假鳞茎长、叶片长、宽的影响。结果显示:半致死剂量在30~60 Gy之间,品种间存在差异;不同辐照剂量对叶... 采用不同辐照剂量(10、20、30、40 Gy)的60Coγ射线处理088、166、168三个石斛兰品种幼苗(四叶期苗),通过观测辐照对成活率、株高、假鳞茎长、叶片长、宽的影响。结果显示:半致死剂量在30~60 Gy之间,品种间存在差异;不同辐照剂量对叶片宽度影响不明显,而对株高、假鳞茎长、叶片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30、40 Gy的辐照剂量作用明显,但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兰 60coy射线 半致死剂量 辐照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