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Coγ射线、激光及两者复合处理小麦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从宇 王敏 +2 位作者 张子学 崔广荣 胡能兵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3-255,270,共4页
研究了60Coγ射线、激光及两者复合处理小麦皖科0101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及其与激光复合处理的小麦M1代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苗高、根长、活力指数、出苗率、成株率均比对照低;出苗期、分蘖期... 研究了60Coγ射线、激光及两者复合处理小麦皖科0101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及其与激光复合处理的小麦M1代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苗高、根长、活力指数、出苗率、成株率均比对照低;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比对照分别推迟4、11、11、6和9d;越冬蘖、最高蘖、穗数、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产量比对照显著降低,而千粒重和成穗率比对照显著增加。60Coγ射线单一处理和与激光复合处理的M2代,均有少数植株发生株高、穗型、熟期、粒重、抗赤霉病变异。激光单因素处理的M1和M2代生育期及农艺性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激光 诱变 生物学效应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提高长春花生物碱含量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剑 李建国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9年第3期607-611,共5页
本实验采用长春花种子为材料,用60Coγ射线不同剂量处理,统计处理萌发率和成株率,并观察当代表型变异率和进行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分析60Coγ射线辐照长春花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平均为174Gy,照射长春花种子的较适宜剂量为200Gy。我们观察到... 本实验采用长春花种子为材料,用60Coγ射线不同剂量处理,统计处理萌发率和成株率,并观察当代表型变异率和进行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分析60Coγ射线辐照长春花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平均为174Gy,照射长春花种子的较适宜剂量为200Gy。我们观察到长春花M1代生长初期有明显的叶形不对称、叶缘卷曲等致变现象,各种畸形叶出现频率与辐照剂量大小有关。通过辐照,我们得到长春花高杆变异、矮杆变异等变异植株,并利用HPLC检测发现高杆变异株型长春花生物碱含量比未照射的CK多出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花 60coγ射线辐射 突变体 生物碱 HPLC
下载PDF
^60Coγ射线种子辐射对中华猕猴桃组织培养幼苗生长的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朱道圩 杨宵 +1 位作者 理莎莎 毛俊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7-988,共2页
关键词 种子萌发 中华猕猴桃 ^60coγ射线 组织培养 幼苗生长 辐射 辐照处理 MS培养基
下载PDF
^60Coγ射线空气比释动能量值国内比对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坤 张辉 +2 位作者 杨小元 胡家成 杨元第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7-380,共4页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为主导实验室,组织了全国15个实验室参加的^60Coγ射线空气比释动能量值比对。比对结果表明各参比实验室测量的比对点处空气比释动能率在0.6%以内吻合,核验比对给出的传递标准空气比释动能校准因子在0.8%以...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为主导实验室,组织了全国15个实验室参加的^60Coγ射线空气比释动能量值比对。比对结果表明各参比实验室测量的比对点处空气比释动能率在0.6%以内吻合,核验比对给出的传递标准空气比释动能校准因子在0.8%以内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空气比释动能 ^60coγ射线 比对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装置辐照场的剂量测量与分析
5
作者 陈玉霞 邱建辉 +2 位作者 谷峰 林勇 刘尚洪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1期184-188,共5页
为使60Coγ射线辐照装置正常运行,对剂量测量系统进行了校准,对60Coγ射线辐照装置辐照场的剂量进行了检测,对辐照产品进行了剂量跟踪。结果表明,自制的低量程重铬酸银剂量计在3年中本底值标准偏差<0.3%,具有较好的稳定性;NDAS比对... 为使60Coγ射线辐照装置正常运行,对剂量测量系统进行了校准,对60Coγ射线辐照装置辐照场的剂量进行了检测,对辐照产品进行了剂量跟踪。结果表明,自制的低量程重铬酸银剂量计在3年中本底值标准偏差<0.3%,具有较好的稳定性;NDAS比对的测量偏差在±3%以内,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测量结果一致;放射源3层排列时垂直方向剂量不均匀度为1.12,呈均匀分布,水平方向剂量率分布表现为离源板越近剂量率越高,剂量率下降越快,离源板越远剂量率越低,剂量率下降越慢,呈非均匀分布。骨炎灵颗粒产品箱内吸收剂量分布为两端高中间低,不均匀度为1.38。产品箱中最低剂量点剂量为每流程1.00 kGy,这个剂量值是产品辐照剂量控制的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gDC NDAS 60coγ射线辐照场 剂量分布 剂量跟踪
下载PDF
^60Coγ射线体外照射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切除修复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亢继文 曹淑媛 邓志诚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5年第F06期8-12,共5页
本文研究了在0.5—5戈瑞的剂量范围内,^60Coγ射线体外照射全血,诱发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产额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对细胞DNA切除修复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着丝粒体畸变(dic)。无着丝粒断片(ace)。细胞畸变率(cell.a... 本文研究了在0.5—5戈瑞的剂量范围内,^60Coγ射线体外照射全血,诱发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产额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对细胞DNA切除修复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着丝粒体畸变(dic)。无着丝粒断片(ace)。细胞畸变率(cell.abr)分别适合配以二次多项式函数如下:Ydic=(0.2±0.59)D+(4.79±0.40)D^2,Yace=0.03+(4.49±1.31)D+(1.42±0.67)D^2,Ycell.abr=0.05+(7.43±1.80)D+(2.56±0.91)D^2。用u,v线诱发的细胞非预定性DNA合成(UDs)观察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切除修复能力的变化说明,该指标受γ射线急性照射的影响不显著,而且未发现有规律性变化;同时结果也表明.0.5—5戈瑞γ射线照射不能诱发可检出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U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切除 体外照射 诱发 修复能力 ^60coγ射线 影响 着丝粒 细胞DNA 畸变率
下载PDF
坎离生血汤对^60Coγ射线致贫血小鼠骨髓CD34^+细胞数的影响
7
作者 刘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34-1634,共1页
目的:观察验方坎离生血汤对60Coγ射线致贫血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及CD34+细胞数的影响. 方法:取雄性昆明种小鼠180只,分成3批次,即给药3 d、7 d、11d.每批次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坎离生血汤(小、中、大剂量)组、升白胺组.除正常组外,其... 目的:观察验方坎离生血汤对60Coγ射线致贫血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及CD34+细胞数的影响. 方法:取雄性昆明种小鼠180只,分成3批次,即给药3 d、7 d、11d.每批次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坎离生血汤(小、中、大剂量)组、升白胺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通过60Coγ射线造模.各批给药时间完成后,处死小鼠取股骨骨髓涂片,分别进行吉姆萨染色,以及CD34+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然后用Imag e Pro软件进行图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CD34^+细胞 小鼠骨髓 细胞数 生血汤 贫血 免疫组化染色 给药时间 昆明种小鼠
下载PDF
酸角抗^60Coγ射线和MMC诱变作用的研究
8
作者 张家华 肖太菊 陈艳 《攀枝花医药》 2004年第1期136-138,共3页
本文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核姊妹染色体互换试验研究酸角的抗突变作用。全血经^60Coγ射线照线,37℃温育2h后加酸角培养,微核发生率比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有剂量-反应关系,最高剂量组降低了3.65倍。全血、丝裂霉素c,酸角同时... 本文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核姊妹染色体互换试验研究酸角的抗突变作用。全血经^60Coγ射线照线,37℃温育2h后加酸角培养,微核发生率比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有剂量-反应关系,最高剂量组降低了3.65倍。全血、丝裂霉素c,酸角同时加入,4℃放3h后培养,微核发生率核姊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比阳性对照组明显降低,剂量.反应关系明确,最高剂量组分别降低了2.30和0.85倍。结果表明,酸角对丝裂霉索C和^60Coγ射线所致人体细胞的遗传损伤有阻抑和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角 ^60coγ射线 MMC诱变 丝裂霉素C 姊妹染色单体互换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毛竹种子的细胞学诱变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新新 高健 +1 位作者 杨培浩 周立人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0-775,共6页
利用6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毛竹种子,研究γ射线辐照对毛竹种子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畸变及核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剂量低于60Gy的辐照对毛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促进和刺激效应;高于90Gy对毛竹根尖细胞有丝分... 利用6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毛竹种子,研究γ射线辐照对毛竹种子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畸变及核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剂量低于60Gy的辐照对毛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促进和刺激效应;高于90Gy对毛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辐照还能诱发染色体畸变和核畸变,出现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团)、游离染色体(团)、染色体断片、染色体粘连、微核、小核、双核、核出芽、核耳和核裂等类型。染色体畸变率、核畸变率与剂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5、0.9982,线性方程式分别为Y=0.0392X-0.4313,Y=0.0530X-0.0783;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间也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线性表达式为Y=0.8836X-0.4525,相关系数为0.8345,F=25.22>F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种子 60coγ射线辐照 染色体畸变 核畸变 有丝分裂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扶芳藤枝条的表型变异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敖妍 潘青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用60Coγ射线辐照扶芳藤枝条,扦插苗平均分枝数与辐照剂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倾斜和匍匐生长的植株比例呈增加趋势。80 Gy处理有利于使植株的叶色在冬季仍保持绿色。V1代筛选出株高、平均节长、粗/长、叶形指数、叶面... 用60Coγ射线辐照扶芳藤枝条,扦插苗平均分枝数与辐照剂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倾斜和匍匐生长的植株比例呈增加趋势。80 Gy处理有利于使植株的叶色在冬季仍保持绿色。V1代筛选出株高、平均节长、粗/长、叶形指数、叶面积以及枝条枯梢、分叉、叶序变化等性状的变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60coγ射线辐照 表型变异
下载PDF
裸鼹鼠心脏对60Coγ射线辐射耐受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李煜 刘尹航 陈超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415-419,共5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60Coγ射线辐射后裸鼹鼠心脏形态结构及组织生化指标变化,初步研究裸鼹鼠心脏在60Coγ射线辐射耐受方面的特性。方法裸鼹鼠经一次性10Gy 60Coγ射线全身辐照,分别于辐照后7 d和14 d采集裸鼹鼠心脏,制作石蜡切片,经HE染色... 目的观察和分析60Coγ射线辐射后裸鼹鼠心脏形态结构及组织生化指标变化,初步研究裸鼹鼠心脏在60Coγ射线辐射耐受方面的特性。方法裸鼹鼠经一次性10Gy 60Coγ射线全身辐照,分别于辐照后7 d和14 d采集裸鼹鼠心脏,制作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心脏显微结构;采用动物组织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心脏组织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等指标。结果镜检显示,辐照后裸鼹鼠心脏组织并未出现明显的萎缩、水肿、坏死及纤维化等病变。生化检测显示,辐照后心脏组织中的MDA含量显著上升(P<0.01),T-AOC、GSH和GSSG含量均呈现时间相关的递减趋势(均P<0.05)。结论裸鼹鼠心脏对60Coγ射线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受能力,但其具体耐受机制尚未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鼹鼠 心脏 60coγ射线 辐射耐受
下载PDF
蕨麻多糖对^(60)Coγ射线辐射损伤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代燕 冯洋洋 +4 位作者 张琳梓 刘前虔 李杭雨 央尖珍玛 封海波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1期74-82,共9页
选取48只小白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1组为对照组,2、3、4组为给药组,5组为照射组,6、7、8组为照射给药组,1~4组不照射,5~8组用5 Gy^(60)Coγ射线照射,照后30~60 min,1、5组和2~4、6~8组分别灌胃5 d蒸馏水和蕨麻多糖,第6天处死小鼠,采... 选取48只小白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1组为对照组,2、3、4组为给药组,5组为照射组,6、7、8组为照射给药组,1~4组不照射,5~8组用5 Gy^(60)Coγ射线照射,照后30~60 min,1、5组和2~4、6~8组分别灌胃5 d蒸馏水和蕨麻多糖,第6天处死小鼠,采集血液、肝脏、脾脏和股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蕨麻多糖可以使辐射小鼠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升高、红细胞比积增大,使脾脏指数、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上升,促进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一定程度提升辐射小鼠的DNA系数。蕨麻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的造血系统、抗氧化系统和骨髓细胞DNA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蕨麻多糖 造血系统 抗氧化功能
下载PDF
^(60)Coγ射线照射诱发小鼠恶性肿瘤 被引量:22
13
作者 韩玲 蔡建明 +6 位作者 李百龙 黄定德 黄越承 赵芳 孙顶 傅志超 陈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45-748,共4页
目的 :建立 γ射线诱发小鼠恶性肿瘤动物模型。 方法 :BAL B/ c小鼠经 6 0 Coγ射线全身照射 ,每次吸收剂量 1.75Gy,吸收剂量率 0 .88Gy/ min,每周 1次 ,共 4次。照后每隔 1~ 2个月处死一批小鼠 ,分别取胸腺、肺脏、肝脏、脾脏、肾脏... 目的 :建立 γ射线诱发小鼠恶性肿瘤动物模型。 方法 :BAL B/ c小鼠经 6 0 Coγ射线全身照射 ,每次吸收剂量 1.75Gy,吸收剂量率 0 .88Gy/ min,每周 1次 ,共 4次。照后每隔 1~ 2个月处死一批小鼠 ,分别取胸腺、肺脏、肝脏、脾脏、肾脏、胃、生殖腺、肠系膜、盲肠、大脑等组织器官 ,甲醛溶液固定后进行病理学检查及裸鼠致瘤实验。 结果 :照后 15个月 BAL B/ c小鼠出现的肿瘤类型以白血病为主 ,并发现汗腺瘤及恶性卵黄囊瘤 ;白血病经病理学证实为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白血病及汗腺瘤的裸鼠致瘤实验已稳定连续传至第 12代。 结论 :成功建立 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60coγ射线 照射 小鼠 病理学检查 吸收剂量
下载PDF
高能电子束与^(60)Coγ射线对大蒜辐照保鲜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杨俊丽 乔勇进 +2 位作者 王海宏 陈召亮 乔旭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0-265,共6页
我国大蒜辐照抑芽工艺规范没有对60Coγ射线和电子束应用的工艺参数做出区分,为明确两者对大蒜抑芽保鲜效果的差异,以60Co产生的γ射线和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分别对大蒜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剂量为200、500、800Gy,辐照后置于室温(... 我国大蒜辐照抑芽工艺规范没有对60Coγ射线和电子束应用的工艺参数做出区分,为明确两者对大蒜抑芽保鲜效果的差异,以60Co产生的γ射线和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分别对大蒜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剂量为200、500、800Gy,辐照后置于室温(5~25℃,RH70%~85%)贮藏,并对贮藏期间大蒜内芽生长情况及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辐照源均能有效抑芽,且相同辐照剂量下,电子束辐照抑芽效果强于60Coγ射线;200Gy和500Gy的两种辐照均能抑制大蒜呼吸作用,延缓质量损失,且对大蒜鳞茎外皮颜色和大蒜风味品质影响不大;而高剂量800Gy的两种辐照则刺激大蒜呼吸增强,失重率升高,大蒜干缩严重。从大蒜营养品质和商业品质的角度综合分析,电子束采用200Gy、60Coγ射线采用500Gy对大蒜的抑芽保鲜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电子束 60coγ射线 大蒜 辐照抑芽 保鲜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对墨兰根状茎生长和分化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傅雪琳 张志胜 +2 位作者 何平 欧秀娟 何琼英 《核农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33-336,共4页
本文报道了用60 Coγ射线辐照对墨兰根状茎生长和分化的效应。结果表明 ,低剂量 (0 2、0 5、8Gy)辐照能促进根状茎旺盛生长 ,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 ,根状茎的生长受到抑制 ,甚至死亡 ;低剂量辐照根状茎 ,其绿芽分化能力未受影响。对辐... 本文报道了用60 Coγ射线辐照对墨兰根状茎生长和分化的效应。结果表明 ,低剂量 (0 2、0 5、8Gy)辐照能促进根状茎旺盛生长 ,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 ,根状茎的生长受到抑制 ,甚至死亡 ;低剂量辐照根状茎 ,其绿芽分化能力未受影响。对辐照根状茎生化指标的分析表明 ,低剂量 (2、5、8Gy)辐照使根状茎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明显 ,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不一 ,2和 5Gy的低剂量辐照使根状茎POD活性稍有降低 ,8Gy的辐照使POD活性显著升高 ,说明一定水平的低剂量可诱导根状茎POD活性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兰 根状茎 ^60coγ射线辐照 生长 分化
下载PDF
^(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圆叶决明种子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翁伯琦 徐国忠 +2 位作者 郑向丽 应朝阳 黄毅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7-200,206,共5页
利用60 Coγ射线辐照豆科决明属 5个牧草品种的种子 ,通过盆栽试验观测其辐射效应。结果表明 ,辐射处理 5个决明品种的出苗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3472 1品种的茎长有显著下降、2 2 1 9品种的茎粗有显著增长、2 2 1 9品种的叶宽有极显... 利用60 Coγ射线辐照豆科决明属 5个牧草品种的种子 ,通过盆栽试验观测其辐射效应。结果表明 ,辐射处理 5个决明品种的出苗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3472 1品种的茎长有显著下降、2 2 1 9品种的茎粗有显著增长、2 2 1 9品种的叶宽有极显著增长 ,其余无显著差异。供试 5个品种的分枝数、叶数、叶长都无显著差异 ,但大多数经辐射处理的种子的叶子在早期出现黑褐色斑点。供试品种的地上部植株干重表现为双向性 ,既有增长又有下降 ,其中 92 985品种有极显著增长、3472 1品种有显著减少 ,其余 3个品种无显著差异 ;2 2 1 7品种植株全N含量有显著提高、92 985品种全P含量则显著下降。供试的 5个品种的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 ,初荚期、盛荚期、成熟期改变表现为双向性 ,既有提早 ,也有推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辐照处理 圆叶决明种子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对小麦种子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陆璃 吕金印 +1 位作者 刘军 高俊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62,共6页
采用3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3个不同小麦品种种子进行了辐照试验,对其引起的细胞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对小麦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正反两种效应,但随着γ射线剂量的增加,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不同... 采用3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3个不同小麦品种种子进行了辐照试验,对其引起的细胞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对小麦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正反两种效应,但随着γ射线剂量的增加,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60Coγ射线辐照能诱发根尖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核畸变,出现染色体桥、染色体断片、微核等多种畸变类型,并且随辐照剂量的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也相应增加,与辐照剂量之间呈正相关;另外,不同小麦品种对60Co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不同,在所选的3个品种中,郑引1号较敏感,长武131次之,陕合6号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小麦种子 辐射诱变育种 有丝分裂指数 染色体畸变率 微核率 辐照剂量
下载PDF
低能N^+离子、紫外线和^(60)Coγ射线对绛红小单孢菌产庆大霉素的诱变效应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健 苏明杰 +9 位作者 戴桂馥 王卫东 张书 李宗伟 王雁萍 秦广雍 霍裕平 袁天阳 严欣 甘崇洁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研究了以庆大霉素生产菌绛红小单孢菌为供试菌株,比较了低能N+离子、紫外线和60Co γ 射线对绛红小单孢菌的剂量存活效应和诱变效果。结果发现,N+离子注入的存活曲线与紫外线、60Co γ 射线辐照不同,即紫外线,60Co γ 射线照射绛红小单... 研究了以庆大霉素生产菌绛红小单孢菌为供试菌株,比较了低能N+离子、紫外线和60Co γ 射线对绛红小单孢菌的剂量存活效应和诱变效果。结果发现,N+离子注入的存活曲线与紫外线、60Co γ 射线辐照不同,即紫外线,60Co γ 射线照射绛红小单孢菌的剂量存活曲线均是指数曲线,而N+离子注入呈复杂下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而且3种辐射在诱变效应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在相同死亡率条件下,紫外线诱变率低,但正变多于负变,而 γ 射线诱变率高,负变远远多于正变。适当剂量的N+离子注入表现出诱变率高、正变率高及正变幅度大的特点,效果更像紫外+LiCL的复合诱变。并确定了N+离子注入绛红小单孢菌的适宜诱变剂量是在存活率高峰处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绛红小单孢菌 离子注入 ^60coγ射线 紫外线 低能N^+离子 诱变效应 抗生素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晚粳稻低温干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于勇 王俊 +2 位作者 王爱华 罗剑毅 傅俊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5,共5页
本研究对晚粳稻经60 Coγ射线辐照预处理后进行低温热风干燥 ,探索了辐照剂量、热风温度和初始含水率对干燥过程及稻谷表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辐照处理的稻谷失水速率加快 ,相同时间内水分下降程度提高 ,其表面温度上升较快 ;稻... 本研究对晚粳稻经60 Coγ射线辐照预处理后进行低温热风干燥 ,探索了辐照剂量、热风温度和初始含水率对干燥过程及稻谷表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辐照处理的稻谷失水速率加快 ,相同时间内水分下降程度提高 ,其表面温度上升较快 ;稻谷的失水速率、相同时间内的水分下降程度及表面温度等都随着辐照剂量而增加 ,增高。辐照对稻谷在不同失水速率和含水率时其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也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粳稻 稻谷 失水速率 辐照处理 水分 ^60coγ射线 低温干燥 辐照剂量 热风干燥 含水率
下载PDF
复合抗氧化剂对荷瘤大鼠^(60)Coγ射线局部照射时血液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秦绪军 何伟 +5 位作者 海春旭 梁欣 张晓迪 赵康涛 陈宏莉 刘瑞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50-852,共3页
目的 探讨荷瘤大鼠 6 0 Coγ射线局部照射时血液学氧化损伤以及复合抗氧化剂抗损伤作用 .方法 采用 Walk-er- 2 5 6肿瘤细胞株接种大鼠皮下 ,得到实体瘤 ,摘除实体瘤分割成小块植入大鼠的右后腿皮下 ,制成大鼠荷瘤模型 ,将荷瘤大鼠分... 目的 探讨荷瘤大鼠 6 0 Coγ射线局部照射时血液学氧化损伤以及复合抗氧化剂抗损伤作用 .方法 采用 Walk-er- 2 5 6肿瘤细胞株接种大鼠皮下 ,得到实体瘤 ,摘除实体瘤分割成小块植入大鼠的右后腿皮下 ,制成大鼠荷瘤模型 ,将荷瘤大鼠分成 3组 ,分别为肿瘤组、照射组和抗氧化剂保护组 ,同时选取正常大鼠作为阴性对照组 .抗氧化剂保护组每日给予复合抗氧化剂 ig,分次对照射组和抗氧化剂保护组的荷瘤大鼠进行 6 0 Coγ射线局部照射 4次 ,每次间隔 1wk,累计剂量为4 7Gy,最后一次照射后 7d,活杀大鼠 ,取全血和血清测定过氧化氢酶 (CAT )、丙二醛 (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SOD)和总蛋白 .结果 照射组的 MDA含量显著高于非照射组和抗氧化剂保护组 (347μmol· g- 1 vs 2 92 ,30 5和 196μmol· g- 1 ,P<0 .0 5 ) ,复合抗氧化剂显示出良好的保护作用 .而照射组的抗氧化酶类如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 SOD)活性显著低于非照射组和抗氧化剂保护组 (3.6 5μkat· g- 1 vs4 .0 5 ,4 .82和 4 .70 μkat· g- 1 ,P<0 .0 5 ) ,CAT的活性在照射组显著低于肿瘤组和抗氧化剂保护组 (36 2 K· g- 1 vs 6 77和 6 72 K· g- 1 ,P<0 .0 5 ) .结论  6 0 Coγ射线局部照射可以产生自由基引发的全身氧化损伤 ,高效的复合抗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60coγ射线 照射 氧化损伤 荷瘤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