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surfactant N-hydroxy-9,10-epoxy group-octadecanamide:Part II.It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in flotation separation of spodumene and albite
1
作者 Wei-di ZHANG Meng-jie TIAN Wei SU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3002-3015,共14页
A novel hydroxamic acid,N-hydroxy-9,10-epoxy group-octadecanamide(N-OH-9,10-O-ODA),was synthesised by 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f oleic acid.The carboxyl group of oleic acid was converted into an N-hydroxy amide group,... A novel hydroxamic acid,N-hydroxy-9,10-epoxy group-octadecanamide(N-OH-9,10-O-ODA),was synthesised by 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f oleic acid.The carboxyl group of oleic acid was converted into an N-hydroxy amide group,and an epoxy group was introduced into its structure.N-OH-9,10-O-ODA was used as a novel collector in the flotation separation of spodumene from one of its associated gangue minerals,specifically albite.N-OH-9,10-O-ODA exhibits remarkable selectivity,with a stronger affinity for collecting spodumene particles compared to albite particles.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s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ic analysis reveal that the adsorption quantity of N-OH-9,10-O-ODA on spodumene surface is comparable to that on albite surface.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demonstrate the diverse adsorption configurations of N-OH-9,10-O-ODA on surfaces of spodumene and albite,leading to its distinct collecting abilities for spodumene and albite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ydroxy-9 10-epoxy group-octadecanamide SPODUMENE ALBITE flotation separation oleic acid
下载PDF
连续流反应器中油酸无溶剂合成9,10-二羟基硬脂酸
2
作者 张铭远 邓林江 +1 位作者 陈治家 钮腾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0-114,共5页
为改善现有9,10-二羟基硬脂酸合成存在的反应不连续、反应时间过长等问题,以油酸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连续流反应器中合成9,10-二羟基硬脂酸,对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并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优化。结果表明,9,10-二羟基硬脂酸... 为改善现有9,10-二羟基硬脂酸合成存在的反应不连续、反应时间过长等问题,以油酸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连续流反应器中合成9,10-二羟基硬脂酸,对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并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优化。结果表明,9,10-二羟基硬脂酸,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磷钨酸为催化剂、不使用溶剂、30%过氧化氢与油酸物质的量比3∶1、反应温度60℃、催化剂用量10%(以油酸质量计)、反应时间23.6 min,在此条件下油酸转化率为91.2%,9,10-二羟基硬脂酸选择性为82.6%。该方法解决了传统间歇釜式反应器中制备9,10-二羟基硬脂酸时反应时间长、工艺烦琐等问题,且绿色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连续流反应器 9 10-二羟基硬脂酸 无溶剂
下载PDF
9,10-蒽亚基双(亚甲硫基乙酸)的合成及其对Cd^(2+)的识别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玉芹 李立冬 陈志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80-82,共3页
以蒽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了荧光分子9,10-蒽亚基双(亚甲硫基乙酸),其结构经I R1、H NMR所证实.利用紫外光谱法考察了该化合物对金属阳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Cd2+具有高选择识别能力.从主客体的大小形状匹配及配位识... 以蒽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了荧光分子9,10-蒽亚基双(亚甲硫基乙酸),其结构经I R1、H NMR所证实.利用紫外光谱法考察了该化合物对金属阳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Cd2+具有高选择识别能力.从主客体的大小形状匹配及配位识别原子等方面对受体的识别能力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10-蒽亚基双(亚甲硫基乙酸) 合成 表征 识别 CD^2+
下载PDF
两种反式-9,10-二氢-9,10-二乙基蒽-11,12-二羧酸为主体的氢键包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媛 张锦楠 +2 位作者 罗素蓉 宋晓红 李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904-1910,共7页
合成了反式-9,10-二氢-9,10-二乙基蒽-11,12-二羧酸(EADA)及其与硼酸共同构建主体晶格的正四丁基铵阳离子管状包合物(n-C4H9)4N+C18H13O-4?B(OH)3(1)和(n-C4H9)4N+C18H13O-4(2),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 合成了反式-9,10-二氢-9,10-二乙基蒽-11,12-二羧酸(EADA)及其与硼酸共同构建主体晶格的正四丁基铵阳离子管状包合物(n-C4H9)4N+C18H13O-4?B(OH)3(1)和(n-C4H9)4N+C18H13O-4(2),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晶体1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5699(1)nm,b=0.9955(6)nm,c=2.2933(1)nm,β=109.962(3)°,Z=4,R1=0.0434,wR=0.0759;晶体2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4005(3)nm,b=1.2821(2)nm,c=1.7657(3)nm,β=100.388(1)°,Z=4,R1=0.0584,wR=0.0966.在晶体1中,EADA阴离子和硼酸分子的氢键四聚体链交错平行排列,生成具有矩形截面的管道式主体晶格,每个管道内包含了两列规则排列的正四丁基铵阳离子(n-C4H9)4N+.在晶体2中,相互独立的EADA阴离子交错排列形成类蜂巢形截面的管道式主体晶格,正四丁基铵阳离子形成Z形长列被包合在这些管道里,阳离子的烃链穿插在管道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9 10-二氢-9 10-二乙基蒽-11 12-二羧酸 硼酸 正四丁基铵 包合物 晶体结构
下载PDF
共晶诱导增强的电化学发光9,10-二苯基蒽-苝微晶构建高效尿酸传感器 被引量:1
5
作者 廖妮 张捷源 +4 位作者 黄梓阳 赵晏汐 柴雅琴 袁若 卓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89-1995,共7页
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自组装方法,制得非共平面分子9,10-二苯基蒽(DPA)与平面型分子苝(Pe)形成的具有共晶诱导增强效应的电化学发光(ECL)新材料.DPA的引入不仅可以有效降低Pe分子因π-π作用聚集引起的聚集诱导猝灭(ACQ)效应,导致Pe分子的... 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自组装方法,制得非共平面分子9,10-二苯基蒽(DPA)与平面型分子苝(Pe)形成的具有共晶诱导增强效应的电化学发光(ECL)新材料.DPA的引入不仅可以有效降低Pe分子因π-π作用聚集引起的聚集诱导猝灭(ACQ)效应,导致Pe分子的ECL发射从二聚体或多聚体激发态(^1Pe^2*)转变为单体激发态(^1Pe*);还发挥了供体分子的作用,为受体分子Pe提供了有效的能量传递,进一步增强了ECL响应.将该共晶发光材料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新型ECL尿酸传感器,其对尿酸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μmol/L^5.0 mmol/L,检出限为4.0 nmol/L,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诱导增强电化学发光 9 10-二苯基蒽 尿酸 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9,10-二羟基硬脂酸的锂基润滑脂制备及流变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成思远 郭小川 +1 位作者 何燕 刘万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1-126,共6页
采用自制9,10-二羟基硬脂酸作为稠化剂制备了锂基润滑脂,与12-羟基硬脂酸锂制备的传统锂基润滑脂进行了流变学性能对比,并从分子结构角度对两者的性能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锂基润滑脂相比,9,10-二羟基硬脂酸制备的锂基润滑... 采用自制9,10-二羟基硬脂酸作为稠化剂制备了锂基润滑脂,与12-羟基硬脂酸锂制备的传统锂基润滑脂进行了流变学性能对比,并从分子结构角度对两者的性能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锂基润滑脂相比,9,10-二羟基硬脂酸制备的锂基润滑脂受外力剪切时更容易发生形态转变和流动,但受剪切后结构恢复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10-二羟基硬脂酸 12-羟基硬脂酸 锂基润滑脂 流变学性能
下载PDF
反-9,10-二羟基硬脂酸的合成 被引量:2
7
作者 艾买提江.萨伍提 夏木西卡玛尔 +2 位作者 阿依夏木古丽 吾满江.艾力 司马义.努尔拉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4-728,共5页
研究了一种无催化剂条件下,以低浓度过氧化氢氧化油酸制备反-9,10-二羟基硬脂酸的方法。考察了不同载氧剂、反应时间、物料质量比、过氧化氢的滴加温度、反应温度、分离纯化条件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较佳的工艺条件为:以甲酸为载氧剂,... 研究了一种无催化剂条件下,以低浓度过氧化氢氧化油酸制备反-9,10-二羟基硬脂酸的方法。考察了不同载氧剂、反应时间、物料质量比、过氧化氢的滴加温度、反应温度、分离纯化条件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较佳的工艺条件为:以甲酸为载氧剂,反应时间5 h,m(油酸)∶m(过氧化氢)∶m(甲酸)=8∶7∶5,过氧化氢的滴加温度为30-35℃,反应温度为60-65℃,将混合产物与乙酸乙酯按体积比1∶4进行分离纯化。在该条件下,该工艺顺利完成了500 L反应釜中试。结果显示,反-9,10-二羟基硬脂酸的收率可达92%。用IR及GC-MS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其质量分数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过氧化氢 反-9 10-二羟基硬脂酸 分离纯化 精细化工中间体
原文传递
A Two-dimensional Anthracene-9,10-dicarboxylate Zinc(Ⅱ) Coordination Polymer Based on Binuclear [Zn_2Cl_2] Nod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军杰 张仁春 +2 位作者 张道军 常泽 章应辉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5期695-700,共6页
A two-dimensional(2D) 44 topological ZnⅡ coordination polymer {[Zn2Cl2(L)(4bpy)2]}∞(H2L = anthracene-9,10-dicarboxylic acid, 4bpy = 4,4ˊ-bipyridine) based on binuclear [Zn2Cl2] nodes has been synthesized an... A two-dimensional(2D) 44 topological ZnⅡ coordination polymer {[Zn2Cl2(L)(4bpy)2]}∞(H2L = anthracene-9,10-dicarboxylic acid, 4bpy = 4,4ˊ-bipyridine) based on binuclear [Zn2Cl2] nodes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elemental analysis,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Moreover, the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the correspon- ding compound have been briefly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nc(Ⅱ) coordination polymer anthracene-9 10-dicarboxylic acid binuclear [Zn2Cl2] nodes luminescent properties
下载PDF
1,2,3,5,6,7-六羟基-9,10-蒽醌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9
作者 雷响 张闽峰 +2 位作者 胡可欣 柯宇 郑德勇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68,共5页
以甲烷磺酸为催化剂,没食子酸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合成了1,2,3,5,6,7-六羟基-9,10-蒽醌,通过紫外-可见光(UV-vis)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核磁共振(NMR)波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分析手段验证目标产物结构,并... 以甲烷磺酸为催化剂,没食子酸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合成了1,2,3,5,6,7-六羟基-9,10-蒽醌,通过紫外-可见光(UV-vis)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核磁共振(NMR)波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分析手段验证目标产物结构,并从清除ABTS自由基(ABTS^(+)·)、DPPH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能力评价了六羟基蒽醌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1,2,3,5,6,7-六羟基-9,10-蒽醌在最大吸收波长293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ε_(λmax))为3.25×10^(4) L/(cm·mol),达到常用紫外吸收剂4-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OMC)的2倍多,是一种性能优良的UVB波段紫外吸收剂;六羟基蒽醌清除ABTS^(+)·、DPPH·、O_(2)^(-)·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42.1、39.4和30.8μmol/L,其对ABTS^(+)·、DPPH·的清除能力比Vc强,比没食子酸稍弱;对O_(2)^(-)·的清除能力强于Vc和没食子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EDEL-CRAFTS反应 没食子酸 1 2 3 5 6 7-六羟基-9 10-蒽醌 体外抗氧化活性 紫外吸收剂
下载PDF
9,10-环甲基十七烷酸干预下灵芝深层发酵合成三萜酸的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婧 王思贤 +3 位作者 薛菲菲 王晓玲 张家顺 刘高强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3,共9页
利用Sigmoid模型对比研究了添加9,10-环甲基十七烷酸(9,10-CMA)前后灵芝深层发酵产三萜酸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显示,灵芝对照组中三萜酸在4–9d大量合成,并于第9天达到最大值(268.62mg/L);添加9,10-CMA组中三萜酸的合成量于第8天时达到... 利用Sigmoid模型对比研究了添加9,10-环甲基十七烷酸(9,10-CMA)前后灵芝深层发酵产三萜酸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显示,灵芝对照组中三萜酸在4–9d大量合成,并于第9天达到最大值(268.62mg/L);添加9,10-CMA组中三萜酸的合成量于第8天时达到最大值(343.52mg/L)。添加9,10-CMA后,灵芝菌丝体细胞对底物葡萄糖的利用速度加快,细胞比生长速率在3.2天达到最大值(Μmax),为0.94d^-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88d^-1(在第3.4天获得);葡萄糖比消耗速率在第1.7天达到最大值(QS, max),为8.34d^-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d^-1(在第2.1天获得)。胞内三萜酸比合成速率显著提高,在第6.2天达到最大值(QITA,max)13.76d^-1,是对照组9.66d^-1的1.42倍。两组中灵芝三萜酸的合成与细胞生长均呈现部分偶联关系,添加9,10-CMA后,没有改变细胞生长和三萜酸合成在发酵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三萜酸 深层发酵 9 10-环甲基十七烷酸 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4,5-二取代的菲和9,10-二氢菲衍生物的合成及液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建华 李敏 +1 位作者 隋岩 华瑞茂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49-2356,共8页
以2-氨基-3-取代的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自偶联反应、酯化、还原、氧化、环合反应制备了4,5-二取代的菲衍生物,并以还原后的联苯中间体为原料经溴化、格氏化反应制备了4,5-二取代的9,10-二氢菲衍生物,以4,5-二取代的菲和4,5-二取... 以2-氨基-3-取代的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自偶联反应、酯化、还原、氧化、环合反应制备了4,5-二取代的菲衍生物,并以还原后的联苯中间体为原料经溴化、格氏化反应制备了4,5-二取代的9,10-二氢菲衍生物,以4,5-二取代的菲和4,5-二取代的9,10-二氢菲衍生物为原料经过卤化、偶联反应制备了液晶单体化合物.产物结构经过了1H NMR,13C NMR的确证,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这类液晶具有较大的光学各向异性和介电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3-取代的苯甲酸 9 10-二氢菲 液晶 铁电液晶 合成
原文传递
Production profile and comparison analysis of main toxin components of Fusarium oxysporum f.sp.sesami isolates with different pathogenicity levels
12
作者 Hailing Li Yinghui Duan +7 位作者 Guizhen Xu Shuxian Chang Ming Ju Yin Wu Wenen Qu Hengchun Cao Haiyang Zhang Hongmei Miao 《Oil Crop Science》 CSCD 2023年第2期104-110,共7页
Fusarium wilt is a common fungal disease in sesame caused by Fusarium oxysporum f.sp.sesami(FOS).To determine the toxin production profiles of the FOS isolates with different pathogenicity levels under various culture... Fusarium wilt is a common fungal disease in sesame caused by Fusarium oxysporum f.sp.sesami(FOS).To determine the toxin production profiles of the FOS isolates with different pathogenicity levels under various culture conditions,we assessed the content variation of fusaric acid(FA)and 9,10-dehydrofusaric acid(9,10-DFA)produced by the four representative FOS isolates.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FA reached to a maximum of 2848.66μg/mL in Czapek medium,while 9,10-DFA was mainly produced in Richard and Lowcarbon Richard medium.The concentration of 9,10-DFA on Richard culture medium varied from 0μg/mL to 716.89μg/mL.Of the five culture media used in this study,Czapek culture medium was the most conductive to produce FA.FA production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culture medium,culture time,and their interactions.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oxin production and pathogenicity level of FOS isolates.These findings provide key information for the mechanism analysis of FOS-sesame interaction and pathogen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arium oxysporum Fusaric acid 9 10-dehydrofusaric acid Pathogenicity level
下载PDF
鹿蹄草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14
13
作者 任凤霞 张爱军 赵毅民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研究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Andre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鹿蹄草水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数据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鹿蹄草中分离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高熊果酚苷(1),4-hydroxy-2-... 目的研究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Andre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鹿蹄草水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数据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鹿蹄草中分离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高熊果酚苷(1),4-hydroxy-2-[(E)-4-hydroxy-3-methyl-2-butenyl]-5-methylphenyl β-D-glucopyranoside(2),草夹竹桃苷(3),pisumionoside(4),反式-9,10-十八碳烯酰胺(5),棕榈酸(6),棕榈酰基葡萄糖苷(7)。结论化合物(2)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4)^(7)为该属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蹄草 糖苷类 棕榈酸 反式-9 10-十八碳烯酰胺
下载PDF
一种含磷阻燃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曲铭海 柴长义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3期1-2,5,共3页
以邻苯基苯酚和三氯化磷通过傅-克反应、水解反应,合成9,10-二氢-9-氧杂-10-磷酰杂菲(DOPO),用衣康酸(ITA)与DOPO加成反应制备阻燃单体9,10-二氢-9-氧杂-10-磷酰杂菲-丁二酸(DDP)。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 以邻苯基苯酚和三氯化磷通过傅-克反应、水解反应,合成9,10-二氢-9-氧杂-10-磷酰杂菲(DOPO),用衣康酸(ITA)与DOPO加成反应制备阻燃单体9,10-二氢-9-氧杂-10-磷酰杂菲-丁二酸(DDP)。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进行了中试生产,产品质量指标与实验室合成产物一致,表明配比和工艺路线完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9 10-二氢-9-氧杂-10-磷酰杂菲-丁二酸(DDP) 衣康酸(ITA) 制备 表征
下载PDF
一种含丙烯酸酯类双键有机磷阻燃剂的制备与表征
15
作者 代金月 马松琪 +2 位作者 刘小青 江艳华 朱锦 《塑料助剂》 2016年第3期39-41,共3页
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衣康酸(I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原料合成新型反应型阻燃剂DI-GMA,并通过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对该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详细鉴定。
关键词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 衣康酸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表征
下载PDF
HPLC-QAMS法同时定量分析归芪补血口服液中8种成分含量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华玲 邓霞 +1 位作者 任强 周金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630-637,共8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法(HPLC-QAMS)同时定量分析归芪补血口服液中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去氢土莫酸、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法(HPLC-QAMS)同时定量分析归芪补血口服液中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去氢土莫酸、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25℃。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54 nm(检测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和210 nm(检测去氢土莫酸、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进样量为10μL。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为内参物,建立党参炔苷、紫丁香苷、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去氢土莫酸、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含量,并与外标法(ESM)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的HPLC-QAMS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去氢土莫酸、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分别在1.91~47.75、0.64~16.00、1.57~39.25、0.98~24.50、1.40~35.00、0.76~19.00、0.58~14.50、1.16~29.00μg/mL(r≥0.999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98.2%(0.97%)、97.0%(1.05%)、100.1%(0.76%)、98.7%(1.32%)、99.1%(1.43%)、97.2%(0.89%)、97.3%(1.38%)和98.4%(1.69%)。HPLC-QAMS法计算结果与ESM实测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所建立的HPLC-QAMS法为归芪补血口服液现有质量标准提供了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 归芪补血口服液 相对校正因子 党参炔苷 紫丁香苷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芒柄花苷 9 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 去氢土莫酸 去氢茯苓酸 茯苓酸
下载PDF
DOPO双键加成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旺龙 王定坤 金立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9-192,共4页
以丙烯酸(AA)、衣康酸(ITA)、丙烯酰胺(AM)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原料进行加成反应,分别制备了带单羧基、双羧基和酰胺基功能性官能团的3种磷系阻燃剂,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3种阻燃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发... 以丙烯酸(AA)、衣康酸(ITA)、丙烯酰胺(AM)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原料进行加成反应,分别制备了带单羧基、双羧基和酰胺基功能性官能团的3种磷系阻燃剂,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3种阻燃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在合成物DOPO-AA和DOPO-AM红外谱图中出现P-C键的特征伸缩振动吸收峰,证明产物DOPO-AA、DOPO-ITA和DOPO-AM有生成;通过热重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热稳定性,并对其失重10%时的分解温度进行比较,发现DOPO-ITA此时对应的分解温度最高,达到279.2℃,明显高于DOPO-AA和DOPO-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丙烯酸 衣康酸 丙烯酰胺
原文传递
DOPO-肉桂酰胺阻燃剂制备及其在PLA中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旺龙 王定坤 金立维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5-139,156,共6页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肉桂酰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氮磷复合型阻燃剂(DOPO-CDE),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显示DOPO-CDE成功制备。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肉桂酰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氮磷复合型阻燃剂(DOPO-CDE),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显示DOPO-CDE成功制备。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阻燃剂产率的影响,发现在DOPO:肉桂酰胺物质的量之比为1.5∶1,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10 h时,产率可达38.13%。此外,通过热重表征,发现合成阻燃剂比DOPO热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在聚乳酸(PLA)中添加质量分数5%的DOPO和质量分数5%的DOPO-CDE得到两种阻燃复合材料,并分别测试其极限氧指数(LOI)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添加DOPO和DOPO-CDE的PLA阻燃复合材料的LOI由PLA的20.1%分别提高到26.4%和27.4%;添加DOPO-CDE的PLA阻燃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55.1 MPa和8.7%,比添加DOPO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13.6%和1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肉桂酰胺 阻燃剂 聚乳酸
下载PDF
兵豆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玉军 洪永福 +2 位作者 郭学敏 杨根金 孙连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研究云南产的兵豆(LensculinarisMedic.)种子中的化学成分,为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溶剂法和层析法分离、纯化兵豆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鉴定与波谱分析,测定所分离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与... 目的:研究云南产的兵豆(LensculinarisMedic.)种子中的化学成分,为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溶剂法和层析法分离、纯化兵豆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鉴定与波谱分析,测定所分离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与结论:从兵豆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β-谷甾醇棕榈酸酯(Ⅱ)、胡萝卜苷(Ⅲ)、棕榈酸(Ⅳ)、9,10-二羟基硬脂酸(Ⅴ)、乙基-α-D-吡喃葡糖苷(Ⅵ)、3-O-甲基-D-手性肌醇(Ⅶ)和兵豆苷(Ⅷ)。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Ⅷ为一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豆 Β-谷甾醇 胡萝卜苷 化学成分 兵豆苷
下载PDF
基于二羟基硬脂酸的复合锂基润滑脂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燕 王晶 +4 位作者 惠泽宇 向硕 成思远 王楠钦 李霞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7期1365-1368,共4页
采用自制的9,10-二羟基硬脂酸(DHSA)与12-羟基硬脂酸(HSA)为原料,使用直接皂化法制备三组分的复合锂基润滑脂,开研究了DHSA和HAS的摩尔比及中小分子酸种类对所制润滑脂稠度、高温性、胶体安定性以及流变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 采用自制的9,10-二羟基硬脂酸(DHSA)与12-羟基硬脂酸(HSA)为原料,使用直接皂化法制备三组分的复合锂基润滑脂,开研究了DHSA和HAS的摩尔比及中小分子酸种类对所制润滑脂稠度、高温性、胶体安定性以及流变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二酸制备的复合锂基润滑脂的各项性能较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10-二羟基硬脂酸 12-羟基硬脂酸 中小分子酸 复合锂基润滑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