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年昆明市A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基因特征分析
1
作者 简千棋 马丽波 +5 位作者 朱心 杨瑶 刘艳艳 刘如锦 侯敏 李文龙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800-806,共7页
目的分析昆明市暴发流感疫情A(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及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昆明市暴发的7起疫情病例及哨点医院监测病例分离得到的19株A(H3N2)... 目的分析昆明市暴发流感疫情A(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及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昆明市暴发的7起疫情病例及哨点医院监测病例分离得到的19株A(H3N2)亚型流感毒株进行测序,采用MegAlign分析同源性,采用Jmodeltest、PhyML 3.1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MEGA X分析突变位点。结果2019年昆明市流感暴发疫情集中在冬春季节的学校,来源于疫情和哨点医院的毒株均高度同源,同位于3C.2a1b.1b分支,与位于3C.3a1分支的2019年疫苗株A/Kansas/14/2017偏离。从疫情病例分离得到的13株毒株与从哨点医院监测病例分离得到的5株毒株分别在HA1抗原决定簇A区与B区增加T135K、S137F、K144S与S159Y、K160T突变位点,其中2株从疫情病例分离得到的毒株在抗原决定簇A区额外增加I140M突变位点,可能逃逸抗体识别,其中T135K、S137F位于130环,可能改变病毒与受体细胞的结合特性。在抗原决定簇B区增加158 NYTY糖基化位点,可能阻挡抗体识别病毒。所有分离株在NA抗原决定簇增加T329S突变位点。结论昆明市流感防控应该加强冬春季人员集中场所的监测,及时发现免疫逃逸和毒力增强的变异株,更新疫苗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A(h3n2)亚型 血凝素 神经氨酸酶 系统进化树 突变位点 暴发
原文传递
2013~2017年中国大陆流行的A(H3N2)亚型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维娟 谭敏菊 +6 位作者 李希妍 成艳辉 隗合江 肖宁 赵翔 曾晓旭 王大燕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3-799,共7页
为了解我国大陆流行的A(H3N2)亚型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敏感性,本文对2013年至2017年分离自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907株流感病毒进行了生物学耐药检测。4907株A(H3N2)亚型流感毒株均对Oseltamivir敏感,检测到7株(0.14%)对Zan... 为了解我国大陆流行的A(H3N2)亚型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敏感性,本文对2013年至2017年分离自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907株流感病毒进行了生物学耐药检测。4907株A(H3N2)亚型流感毒株均对Oseltamivir敏感,检测到7株(0.14%)对Zanamivir敏感性降低的毒株,其中2014年6株,检测的IC50值与参考IC50值(0.28nM)相比有24.03~49.21倍升高,序列分析发现6株毒株在NA基因上均有Q136K的变异;2017年1株,在NA基因上有Q136Q/K的混合变异,检测的IC50值与参考IC50值(0.31nM)相比有10.90倍的升高。上述检测毒株均来自MDCK细胞病毒分离培养物,由于未获得原始呼吸道咽拭子样本的序列,尚不能排除是细胞传代导致的Q136K位点突变。因此,上述监测数据表明2013~2017年我国大陆流行的A(H3N2)亚型流感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依然敏感,本研究为临床抗流感病毒药物的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A(h3n2)亚型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IC50值 敏感性
原文传递
奥司他韦对我国A(H3N2)亚型流感病毒红细胞凝集和抑制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成艳辉 黄维娟 +7 位作者 李希妍 隗合江 谭敏菊 赵翔 杨磊 肖宁 王大燕 舒跃龙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8,共6页
比较加入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对我国A(H3N2)亚型流感病毒红细胞凝集(Hemagglutination,HA)和凝集抑制(Hemagglutinin inhibition,HI)试验结果的影响,以期获得病毒更真实的HA和抗原性变异分析结果。选择2014年10月-201... 比较加入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对我国A(H3N2)亚型流感病毒红细胞凝集(Hemagglutination,HA)和凝集抑制(Hemagglutinin inhibition,HI)试验结果的影响,以期获得病毒更真实的HA和抗原性变异分析结果。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5月在中国大陆分离的395株A(H3N2)亚型流感病毒,在HA及HI试验中加入神经氨酸酶抑制剂Oseltamivir,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根据HA试验,挑选其中部分毒株进行基因组测序,比较NA氨基酸位点变异情况。在HA试验中加入神经氨酸酶抑制剂Oseltamivir后,44.8%的毒株HA滴度未改变;43.8%的毒株HA滴度下降,仅有11.4%的毒株HA滴度升高。加入Oseltamivir后,与A/TX/50/2012鸡胚株抗原性类似的毒株的比例高于未加入Oseltamivir时,与A/SZ/9715293/13细胞株抗原性类似的毒株的比例低于未加入Oseltamivir时类似株的比例,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以A/TX/50/2012细胞分离株和A/SZ/9715293/133鸡胚分离株作为参考病毒,Oseltamivir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挑选19株A(H3N2)亚型流感毒株进行基因组测序,进行NA蛋白氨基酸位点分析,与A/TX/50/2012鸡胚分离株相比加入20nM Oseltamivir后,滴度降低超过4倍的5株毒株,没有共同氨基酸位点变异,但A/山东莱城/119/2015流感毒株有D151G氨基酸位点突变;A/吉林铁西/1194/2015流感毒株有V412I和T434A氨基酸位点变异。加入20nM Oseltamivir后,滴度降低为2~4倍的毒株,具有I26T、G93S、V149I、N234D、T267K、S416G等位点突变。在对我国近年流行的A(H3N2)亚型流感病毒进行血凝滴度和抗原性分析中,加入Oseltamivir可获得更为真实的HA和HI结果,分析病毒的变异情况,评价疫苗的匹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A(h3n2)亚型
原文传递
2013-2014年南宁市A(H3N2)亚型流感病毒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秦剑秋 王亮 +1 位作者 刘海燕 黄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0-565,共6页
目的分析南宁市2013-2014年A(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趋势。方法通过RT-PCR扩增毒株A(H3N2)病毒血凝素(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A)并进行同源比对,采用Mega5.1(N-J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统计氨基酸位点的差异,同源建模后分析蛋... 目的分析南宁市2013-2014年A(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趋势。方法通过RT-PCR扩增毒株A(H3N2)病毒血凝素(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A)并进行同源比对,采用Mega5.1(N-J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统计氨基酸位点的差异,同源建模后分析蛋白结构的变化。结果构建系统进化树,20株毒株HA基因与NA基因均分为4个类群,呈多侧支流行;部分毒株的HA蛋白A抗原决定簇144位点及B抗原决定簇156和158位点发生突变,二硫键和糖基化位点高度保守,未发生变化;NA蛋白抗原基本稳定,只有A/Nanning/43/2014(H3N2)毒株抗原决定簇312位点发生突变,二硫键、酶活性位点、糖基化位点及耐药性位点均未发生变化;HA和NA蛋白晶体结构分析显示氨基酸突变位点主要发生在β折叠部位和无规则卷曲处。结论南宁市A(H3N2)亚型流感病毒株变异活跃,在HA基因和NA基因进化树上疫苗株明显滞后于南宁市流行株,抗原决定簇位点出现氨基酸的替换,但关于疫苗的预防效果尚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3n2)亚型流感病毒 血凝素 神经氨酸酶 蛋白结构 同源建模
原文传递
A(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性及蛋白结构分析,以南宁市2009~2012年为研究案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秦剑秋 裴建新 +3 位作者 林新勤 王亮 黄莉 刘海燕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33-1841,共9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数据库研究南宁市2009~2012年度A(H3N2)亚型流感病HA基因的遗传变异规律及蛋白结构变化。通过RT-PCR扩增H3N2病毒HA基因并测序,同源比对统计毒株氨基酸位点的差异、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进化规律和同源建模分析蛋白...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数据库研究南宁市2009~2012年度A(H3N2)亚型流感病HA基因的遗传变异规律及蛋白结构变化。通过RT-PCR扩增H3N2病毒HA基因并测序,同源比对统计毒株氨基酸位点的差异、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进化规律和同源建模分析蛋白结构的变化。系统进化树表明53株HA基因序列被分为4个类群,呈多侧支流行;所有毒株的二硫键和受体结合位点(RBS)高度保守;部分毒株HA在第45位点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在第144位点丢失一个糖基化位点;HA抗原决定簇氨基酸累计有30个位点发生变异,涉及5个抗原决定簇;HA晶体结构分析抗原决定簇突变位点主要发生在无规则卷曲处,大多数替换的氨基酸种类和性质相同或相似。南宁市A(H3N2)亚型流感病毒株变异活跃,2012年A(H3N2)亚型流感病毒与当年WHO推荐的疫苗株具有较远的进化距离,多数毒株具备了形成新变种的条件,是否形成新的流行株,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3n2)亚型流感病毒 血凝素 蛋白结构 遗传变异 同源建模
原文传递
南宁分离株A(H3N2)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遗传变异及蛋白结构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秦剑秋 裴建新 +3 位作者 林新勤 王亮 黄莉 刘海燕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77-581,586,共6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南宁市2007-2012年A(H3N2)亚型流感病毒分离株神经氨酸酶NA的遗传变异规律、二硫键、酶活性中心位点、抗原决定簇位点、糖基化位点及蛋白结构变化情况。方法通过RT-PCR扩增H3N2病毒NA基因并测序,运用生物软...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南宁市2007-2012年A(H3N2)亚型流感病毒分离株神经氨酸酶NA的遗传变异规律、二硫键、酶活性中心位点、抗原决定簇位点、糖基化位点及蛋白结构变化情况。方法通过RT-PCR扩增H3N2病毒NA基因并测序,运用生物软件对所测序列进行拼接和同源比对;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进化规律,通过同源建模分析蛋白结构的变化。结果系统进化树将40株NA基因序列分为4个类群,呈多侧支流行;毒株的二硫键高度保守,酶活性中心位点224和位点276出现氨基酸的替换,部分毒株NA抗原决定簇328、332、336、434氨基酸位点发生替换;所有毒株200、329和402糖基化位点全部丢失,部分毒株在367位点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在234位点丢失一个糖基化位点;HA晶体结构分析氨基酸突变位点主要发生在β折叠部位和无规则卷曲部位。结论南宁分离株A(H3N2)亚型流感病毒变异活跃,抗原决定簇位点、酶活性中心位点、糖基化位点均出现氨基酸的替换。因此应继续加强对南宁市的流感监测,及时了解当地流感的流行趋势和病毒的抗原变异情况,为全国的流感预防、控制、预测及流感疫苗株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3n2)亚型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遗传变异 蛋白结构 同源建模
原文传递
2011年区域监测点流感分布趋势探讨
7
作者 周铭 江芳 张雨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0期90-91,共2页
目的:了解本院2011年住院患儿流感流行特征和病原学变化规律,为流感防制提供科学依。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流感监测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1)进行统计,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鉴定病毒型别,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度IL1的高峰... 目的:了解本院2011年住院患儿流感流行特征和病原学变化规律,为流感防制提供科学依。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流感监测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1)进行统计,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鉴定病毒型别,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度IL1的高峰出现在第1~3月。共分离到313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212株,占67.75%,H3N2亚型6株,占1.92%,H1N1亚型96株,占30.35%。结论:2011年本院监测的流感样病例四季均有发生,春、冬季为高发季节,春、冬季的流行株为B型流感毒株和新型H1N1亚型流感毒株,夏季流行株为B型流感毒株,发生在8月份。秋季流行株为B型和A(H3N2)亚型流感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监测 流感病毒 A(h1n1)亚型 A(h3n2)亚型 新型h1n1亚型
下载PDF
上海市浦东新区2008—2010年流感监测点疫情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马平 张爱华 +3 位作者 王闻卿 刘青 章红红 潘丽峰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262-264,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流感流行趋势及病原学特征。[方法]监测点医院每周填写流感样病例(ILI)报表并上报网络,监测点医院每周采集ILI鼻咽试子5~20份送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感病原检测。[结果]流行病学监测及病原学监测显...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流感流行趋势及病原学特征。[方法]监测点医院每周填写流感样病例(ILI)报表并上报网络,监测点医院每周采集ILI鼻咽试子5~20份送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感病原检测。[结果]流行病学监测及病原学监测显示,2008年(3月、8月)、2009年(1月、8月、12月)、2010年(9月)的ILI百分率值及ILI流感病毒阳性率均为监测峰值。2008年2月以B(Yam agata)亚型毒株为主,3月以A(H3N2)亚型毒株为主;2008年7月—2009年2月以A(H1N1)亚型毒株为主,2009年7月—8月以A(H3N2)亚型毒株为主,2009年9月—2010年1月以甲型H1N1亚型毒株为主,2010年2月—3月以B(V ictoria)型毒株为主,2010年8月—11月以A(H3N2)型毒株为主。[结论]2008年呈现冬春季和夏秋季的双峰型分布,2009年呈现冬春、夏秋季、冬季延伸至2010年春3峰流行,2010年呈现夏秋季高峰流行。流感毒株亚型循环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A(h1n1)亚型 A(h3n2)亚型 甲型h1n1亚型 B(Victoria)亚型 B(Yamagata)亚型 监测 病原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