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ABCD3-I量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致脑梗死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尚晓斌 李冉 +2 位作者 王子凡 彭璐 张海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
目的 分析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联合ABCD3-I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梗死价值。方法 选取117例TIA患者采用TCCS检查和ABCD3-I量表进行评估,以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成像(CTA)为金标准评估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预警脑梗... 目的 分析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联合ABCD3-I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梗死价值。方法 选取117例TIA患者采用TCCS检查和ABCD3-I量表进行评估,以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成像(CTA)为金标准评估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预警脑梗死风险。比较TCCS、ABCD3-I评估风险结果与金标准的符合情况,计算二者联合评估颅内血管狭窄程度的符合率。记录TCCS和ABCD3-I各自评估的风险亚组7 d脑梗死发生率,分析评价TCCS联合ABCD3-I预测TIA后7 d脑梗死效能。结果 TCCS联合ABCD3-I对颅内血管狭窄“无和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诊断或评估符合率分别为96.43%、89.47%、100%,TCCS联合ABCD3-I诊断或评估总符合率为95.73%(112/117),高于单用ABCD3-I评估符合率(P<0.01)。TCCS联合ABCD3-I诊断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946,95%CI为0.876~0.981,均大于TCCS和ABCD3-I单独诊断(P<0.01)。结论 TCCS联合ABCD3-I评估,能有效预测TIA脑梗死发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短暂性脑缺血 脑梗死 abcd3-i评分
下载PDF
急性轻型卒中早期ABCD3-I评分与病情转归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倪健强 赵红如 +4 位作者 王辉 胡小伟 徐敏 方琪 董万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087-2090,共4页
目的:观察ABCD3-I评分在预测急性轻型卒中病情转归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ABCD、ABCD2、ABCD3、ABCD3-I与ESSEN评分标准对255例轻型卒中患者进行评分,记录性别、年龄、梗死部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及血管疾病、临床症状、责任颈动... 目的:观察ABCD3-I评分在预测急性轻型卒中病情转归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ABCD、ABCD2、ABCD3、ABCD3-I与ESSEN评分标准对255例轻型卒中患者进行评分,记录性别、年龄、梗死部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及血管疾病、临床症状、责任颈动脉狭窄、DWI异常信号等与各评分相关的因素,并观察患者预后和早期加重的情况。结果:255例患者中,90 d内转归不良的患者4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转归不良组与转归良好组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及血管疾病、临床症状、责任颈动脉狭窄、DWI异常信号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BCD、ABCD2、ABCD3、ABCD3-I与ESSEN评分预测轻型卒中转归不良的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 0、0.798 3、0.827 9、0.930 0和0.735 9。不同严重程度ABCD3-I评分组转归不良和早期进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BCD3-I评分法可以预测急性轻型卒中的转归,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卒中 abcd3-i评分 转归
下载PDF
sVAP-1联合ABCD3-I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娜 张俊霞 +3 位作者 吉维忠 吴芬香 李沛 马玉青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265-1269,共5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sVAP-1)联合ABCD3-I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急性脑梗死(AC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诊的TIA患者90例,随访2年,根据是否发生ACI分为ACI组、非ACI组。比... 目的研究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sVAP-1)联合ABCD3-I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急性脑梗死(AC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诊的TIA患者90例,随访2年,根据是否发生ACI分为ACI组、非ACI组。比较两组血清sVAP-1水平、ABCD3-I评分及其他可能影响因素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IA后发生ACI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sVAP-1联合ABCD3-I评分对TIA后发生ACI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过程中8例患者失访,82例患者中发生ACI共计32例(39.02%),设为ACI组,其余50例设为非ACI组。与非ACI组比较,ACI组心脏病患者构成比、TIA发作频率、血清sVAP-1水平、ABCD3-I评分较高,TIA持续时间较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显示,高sVAP-1、高ABCD3-I评分均是TIA后发生AC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sVAP-1、ABCD3-I预测TIA后发生ACI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79.19 ng/mL、7.15分,两者单独及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8、0.788、0.844。结论TIA后ACI患者血清sVAP-1水平及ABCD3-I评分异常升高,两者联合对ACI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 abcd3-i评分 短暂性脑缺血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在TIA-ABCD3-I评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宏祥 赵永辰 +3 位作者 史曼 齐姣 刘一 王颖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3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采用ABCD3-I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作系统评估。探讨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对TIA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医院治疗的96例TIA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均于发病后48 h内行危险因素评估及常规核磁、磁共振弥散加权... 目的采用ABCD3-I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作系统评估。探讨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对TIA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医院治疗的96例TIA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均于发病后48 h内行危险因素评估及常规核磁、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按ABCD3-I评分法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观察7 d内各组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并比较双联抗血小板聚集与阿司匹林单抗血小板聚集的疗效。结果 ABCD3-I评分的低危组(0~3分)、中危组(4~7分)、高危组(8~13分)7 d内卒中发生率双抗组为5.00%、13.33%、21.43%,单抗组为5.26%、25.00%、35.71%,低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危组及高危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BCD3-I评分中、高危组中,双联应用抗血小板可能较单药预防缺血性卒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abcd3-i评分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下载PDF
血清IL-6联合ABCD3-I评分对孤立性眩晕患者并发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晋芳 蔡霞 赵惠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24期2617-2620,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ABCD3-I评分对孤立性眩晕患者并发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孤立性眩晕患者87例,依据并发脑梗死情况分为并发组(n=20)、未并发组(n=67)两组。统...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ABCD3-I评分对孤立性眩晕患者并发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孤立性眩晕患者87例,依据并发脑梗死情况分为并发组(n=20)、未并发组(n=67)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血清IL-6水平、ABCD3-I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孤立性眩晕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统计分析孤立性眩晕患者并发脑梗死诊断中的血清IL-6水平、ABCD3-I评分单独与联合测定的价值。结果 87例患者中,并发脑梗死20例,脑梗死发病率为22.99%。并发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吸烟史、椎基底动脉狭窄/发育不良、脑灌注下降比率、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并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未并发组,ABCD3-I评分明显高于未并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孤立性眩晕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基底动脉狭窄/发育不良、高血清IL-6水平、高ABCD3-I评分(P<0.05)。孤立性眩晕患者并发脑梗死血清IL-6水平、ABCD3-I评分联合诊断孤立性眩晕并发脑梗死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IL-6水平、ABCD3-I评分单独检测(P<0.05)。结论 孤立性眩晕患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血清IL-6水平和ABCD3-I评分明显高于未并发脑梗死的患者,血清IL-6、ABCD3-I评分联合诊断孤立性眩晕并发脑梗死较单独血清IL-6水平、ABCD3-I评分检测诊断效能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眩晕 脑梗死 白细胞介素-6 abcd3-i评分 诊断价值
下载PDF
ABCD3-Ⅰ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发生卒中的风险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爽 玄明文 +3 位作者 李磊 梁松岚 李慧 闫晓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ABCD3-I法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卒中风险及TIA进展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108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比较ABCD2与ABCD3-I评分法。观察患者7天、90天内各组卒中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ABCD3-I法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卒中风险及TIA进展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108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比较ABCD2与ABCD3-I评分法。观察患者7天、90天内各组卒中的发生率;分析TIA进展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8例TIA患者7天卒中发生率为14.8%;90天卒中率为19.4%。用ABCD3-I评分法评估7天及90天内发生梗死率,低危组中7天及90天内发生梗死率均为0%,中危组中7天及90天内发生梗死率为6.3%和10.9%,高危组中7天及90天内发生梗死率为32.4%和37.8%。7天(P7)与90天(P90)组间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ABCD2与ABCD3-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95%CI)评估脑卒中风险,AUCROC 7天为0.74、0.84;90天为0.76、0.79。ABCD3-I评分法曲线下面积最大。TIA进展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同侧颈内动脉狭窄率>50%、MRI加权高信号及双重TIA的比值比(odds ratio,OR,95%CI),比值比7天内分别是6.11、5.63、1.67,90天内分别是5.74、3.45、1.12。同侧颈内动脉狭窄率>50%(P同侧颈内动脉狭窄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高信号(PDWI)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判断TIA后早期卒中风险ABCD3-I评分法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同侧颈内动脉狭窄率>50%,磁共振弥散加权高信号是TIA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风险评估 abcd3-i评分
下载PDF
ABCD^3-Ⅰ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晓丹 秦伟 胡文立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ABCD^3-I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进展为卒中的风险。方法收集在我院治疗的186例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均于发病后48小时内行常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 目的探讨采用ABCD^3-I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进展为卒中的风险。方法收集在我院治疗的186例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均于发病后48小时内行常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按照ABCD^3-I评分法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观察TIA后7天、90天内各组卒中的发生率,并比较ABCD^2评分法、ABCD^3评分法、ABCD^3-I评分法这3种评分方法的阳性预测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TIA后早期进展为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ABCD^3-I评分的低危组(0~3分)、中危组(4~7分)、高危组(8~13分)7天内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3.0%、33.8%,90天内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6.0%、52.3%。与低危组、中危组分别比较,高危组TIA后7天、90天内卒中发生率明显升高(P均<0.01)。与低危组比较,中危组90天内卒中发生率升高(P<0.01),两组7天内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双重TIA患者90天内预测卒中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为4.307,95%可信区间(credibility interval,CI)2.317~8.005,P<0.01;DWI检查出现高信号患者90天内预测卒中风险OR为1.102,95%CI 27.719~223.344,P<0.01;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90天内预测卒中风险OR为7.800,95%CI2.075~29.319,P=0.005。预测7天内卒中发生风险时,ABCD^2评分法、ABCD^3评分法、ABCD^3-I评分法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curve,AUC)分别为0.627、0.842、0.9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5.3%、68.4%、81%。预测90天卒中发生风险:ABCD^2评分法、ABCD^3评分法、ABCD^3-I评分法的AUC分别为0.608、0.796、0.86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1.5%、59.1%、73%。结论 ABCD^3-I评分≥8分时(高危组),TIA后7天及90天内卒中发生率均升高,ABCD^3-I评分≥4分时(中高危组),TIA后90天内卒中发生率升高。双重TIA、DWI检查出现高信号、同侧颈动脉狭窄与TIA后早期发生卒中相关。本研究提示ABCD^3-I评分法在预测TIA进展为卒中的阳性率上,明显优于ABCD^2评分法和ABCD^3评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卒中 危险性评估 abcd^3-Ⅰ评分 abcd^2评分
下载PDF
ABCD3-Ⅰ与ESSEN评分在预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病情转归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次旦卓嘎 巴桑普赤 +1 位作者 丁志杰 赵玉华 《空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ABCD3-Ⅰ与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在预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病情转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 目的探讨ABCD3-Ⅰ与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在预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病情转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资料结果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及疾病情况等一般临床资料、ABCD3-Ⅰ与ESSEN评分以及急性轻型卒中相关临床资料和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病情转归情况,并比较不同转归患者间上述资料的差异性。结果124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中出现转归不良的有30例(24.19%),6例死亡;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以及责任动脉出现狭窄、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测出高信号、5d内出现早期病情加重、7d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ABCD3-Ⅰ与ESSEN评分较高均与急性轻型卒中患者其病情转归不良率比较差异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顾性分析得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以及责任动脉出现狭窄、DWI检测出高信号、5d内出现早期病情加重、7d内出现TIA和ABCD3-Ⅰ与ESSEN评分较高均为影响急性轻型卒中患者病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得ESSEN评分对预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病情转归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ABCD3-Ⅰ评分高,但ABCD3-Ⅰ评分联合ESSEN评分共同评估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更佳(P<0.05)。结论ESSEN评分评分对预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病情转归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ABCD3-Ⅰ评分高,但ABCD3-Ⅰ评分联合ESSEN评分共同评估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更佳,更适用于作为临床上预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病情转归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3-Ⅰ评分 ESSEN评分 急性轻型卒中 病情转归 临床价值
下载PDF
ABCD3-Ⅰ评分法对TIA患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清超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ABCD3-I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展脑梗死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87例以TIA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并且按照ABCD3-I评分法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观察30d和90d脑梗死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IA... 目的:探讨ABCD3-I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展脑梗死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87例以TIA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并且按照ABCD3-I评分法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观察30d和90d脑梗死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30d内脑梗死和90d内脑梗死发生率高危组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双重TIA发作(OR=7.364;95%CI:1.536~35.305)、同侧颈动脉狭窄≥50%(OR=6.562;95%CI:2.841~15.156)、磁共振DWI出现高信号(OR=6.215;95%CI:2.78313~879)是T队进展为脑梗死独立的危险因素。预测90d脑梗死方面,ABCD3-I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ABCD2和ABCD3。结论:ABCD3-I评分法能很好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可作为常规应用于临床,指导TLA危险分层评价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3-Ⅰ评分法
下载PDF
ABCD^(3)量表结合同型半胱氨酸及头颅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期预后评估
10
作者 刘宣 郭洁洁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3期13-16,F0003,共5页
目的分析ABCD^(3)量表结合同型半胱氨酸及头颅MRA对TIA短期脑卒中风险的预测。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于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TIA患者,对入组病例进行7、30、180 d随访,采用ABCD^(3)评分、ABCD^(3)-I评分及ABCD^(3... 目的分析ABCD^(3)量表结合同型半胱氨酸及头颅MRA对TIA短期脑卒中风险的预测。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于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TIA患者,对入组病例进行7、30、180 d随访,采用ABCD^(3)评分、ABCD^(3)-I评分及ABCD^(3)-I评分法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ABCD^(3)-HI)进行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进而对其预测再发卒中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ABCD^(3)-HI评分对TIA发作后7、180 d内发生脑卒中的AUC分别为0.913、0.917,高于ABCD^(3)-I评分及ABCD^(3)评分(0.895、0.906)、(0.857、0.809)。ABCD^(3)-HI评分及ABCD^(3)-I评分对TIA发作后30 d内发生脑卒中的AUC分别为0.907及0.913,两种方法均高于ABCD^(3)评分的0.831。结论ABCD^(3)-HI评分具有较好的预测TIA发作后再发脑卒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3)评分 abcd^(3)-i评分 abcd^(3)-HI评分 同型半胱氨酸 TIA
下载PDF
ABCD3-I评分联合TCD预测TIA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海燕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3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ABCD3-I评分联合经颅多普勒(TCD)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136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第7天定为终点事件时间,根据患者是否进展为脑梗死,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ABCD3-I评分联合经颅多普勒(TCD)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136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第7天定为终点事件时间,根据患者是否进展为脑梗死,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n=29)和非脑梗死组(n=107).采用ABCD3-I评分法和TCD计算TIA患者7d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两组间症状持续时间(≥60min)、双重TIA、同侧颈动脉狭窄≥50%、MR、DWI高信号、ABCD3-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D3-I评分高危组7d内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脑供血动脉重度狭窄TIA患者7d内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度狭窄和正常或轻度狭窄.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50%且ABCD3-I评分≥4分TIA患者7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50%且ABCD3-I评分≥4分TI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D3-I评分联合TCD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ABCD3-I评分和TCD.结论:ABCD3-I评分联合TCD对TIA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3-i评分 经颅多普勒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原文传递
血清Hcy,ABCD3-I评分联合经颅多普勒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评估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敏 王秀锦 +1 位作者 刘振兴 耿建红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Hcy,ABCD3-I评分及经颅多普勒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7d内继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9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2例,收集62例患者影像学、临床资料等,采用ABCD3-I评分法将患者分为低危组(16例... 目的探讨血清Hcy,ABCD3-I评分及经颅多普勒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7d内继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9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2例,收集62例患者影像学、临床资料等,采用ABCD3-I评分法将患者分为低危组(16例)、中危组(34例)、高危组(12例)。记录患者血清Hcy及经颅多普勒资料,计算患者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血清Hcy水平越高,7d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越大。与<10μmol/L组相比,其余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15μmol/L组相比,血清Hcy升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危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为12.50%,中危组26.47%,高危组58.33%,高危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中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或轻度、中度、重度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4.17%,9.52%,58.82%,重度狭窄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或轻度、中度狭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Hcy,ABCD3-I评分结合经颅多普勒可有效提高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7d内继发脑梗死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HCY abcd3-i评分 经颅多普勒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期预后
原文传递
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ABCD3-Ⅰ评分对TIA后继发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海志 王海滨 +3 位作者 李岚 付信飞 李小勇 李跃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2期2396-2400,共5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AR)联合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继发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87例TIA患者,均行MAR检查及ABCD3-Ⅰ评分,随访90 d内继发脑梗死情况,分为继发脑梗死组与无脑梗死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AR)联合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继发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87例TIA患者,均行MAR检查及ABCD3-Ⅰ评分,随访90 d内继发脑梗死情况,分为继发脑梗死组与无脑梗死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MAR检查结果及ABCD3-Ⅰ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AR联合ABCD3-Ⅰ评分对脑梗死预测价值。结果:继发脑梗死组与无脑梗死组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房颤、高脂血症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脑梗死组中度狭窄与严重狭窄-闭塞占比、ABCD3-Ⅰ评分高危占比高于无脑梗死组(P均<0.001);MAR检查、ABCD3-Ⅰ评分及二者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3、0.827、0.942,联合预测具有较高预测效能,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4.2%。结论:MAR联合ABCD3-Ⅰ评分对TIA后继发脑梗死具有较高预测效能,能够用于脑梗死的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磁共振血管成像 abcd3-Ⅰ评分 脑梗死
原文传递
ABCD2-I与ABCD3-I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近期发生脑卒中风险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莲红 温仲民 包仕尧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3年第5期519-526,共8页
目的 探讨并比较采用ABCD2-I与ABCD3-I评分系统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154例TIA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运用ABCD2、ABCD3、ABCD2-I、ABCD3-I评分法进行评分,采用曲线下面积(AUC... 目的 探讨并比较采用ABCD2-I与ABCD3-I评分系统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154例TIA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运用ABCD2、ABCD3、ABCD2-I、ABCD3-I评分法进行评分,采用曲线下面积(AUC)值评估并比较ABCD2-I与ABCD3-I评分系统预测TIA后脑卒中风险的价值.结果 154例TIA患者于7d内进展为脑卒中12例(7.8%)、90 d内19例(12.3%).按ABCD3-I评分分为低危组(0~3分)、中危组(4~7分)、高危组(8~13分).分别与低危组、中危组比较,高危组TIA后7和90 d脑卒中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预测TIA后7d内脑卒中风险时,ABCD2、ABCD2-I、ABCD3、ABCD3-I评分AUC分别为0.733、0.898、0.830和0.935;预测TIA后90 d内脑卒中风险时,分别为0.699、0.857、0.778和0.906.结论 ABCD3-I评分法预测TIA后脑卒中发生率时,其准确性优于ABCD2-I评分法,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卒中 危险评估 abcd2-i评分 abcd3-i评分
原文传递
应用ABCD3-I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的预测
15
作者 田茂伟 黄玉霞 徐秀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34期26-28,共3页
【摘要】目的探讨ABCD3-I评分在判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兀A)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根据ABCD2、ABCD3、ABCD3-I评分标准,对106例TIA患者进行评定,观察7,90d内脑梗死的发生情况。按照脑梗死风险程度分级,ABCD3.I评分0—3分为低危组... 【摘要】目的探讨ABCD3-I评分在判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兀A)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根据ABCD2、ABCD3、ABCD3-I评分标准,对106例TIA患者进行评定,观察7,90d内脑梗死的发生情况。按照脑梗死风险程度分级,ABCD3.I评分0—3分为低危组(36例),4—7分为中危组(36例),8~13分为高危组(34例)。结果高危组7,90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7d内:23.5%(8/34)比2.8%(1/36)和5.6%(2/36),90d内:38.2%(13/34)比2.8%(1/36)和11.1%(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D3.I评分中症状持续时间≥10min、伴有糖尿病、双重TIA发作、同侧颈动脉狭窄≥50%、弥散加权成像出现高信号是TIA患者7,90d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ABCD3-I评分预测7,90d内TIA患者脑梗死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大于ABCD2和ABCD3评分(0.914比0.614和0.877,0.869比0.633和0.773)。结论ABCD3.I评分可更好地预测TIA患者早期脑梗死风险,帮助临床鉴别不同危险级别患者,以便采取最佳的措施分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预后 abcd3-i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