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AD脑电定征辅助检测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郝丽俊 莫国民 +1 位作者 王艳 张志芳 《中国医学装备》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通过对老年痴呆(AD)患者与正常老年人在安静闭目时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析、比较,帮助早期诊断和预防。方法:从大量痴呆患者中随机检测若干样本进行分析,找到能够辅助诊断老年痴呆的脑电图(EEG)特征性信息。结果:老年痴呆患者额部脑电... 目的:通过对老年痴呆(AD)患者与正常老年人在安静闭目时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析、比较,帮助早期诊断和预防。方法:从大量痴呆患者中随机检测若干样本进行分析,找到能够辅助诊断老年痴呆的脑电图(EEG)特征性信息。结果:老年痴呆患者额部脑电图(EEG)能量变化较大。结论:研究对老年痴呆症的无创检测,探索AD患者易于辨别的普遍特征,以作为AD患者诊断的重要辅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G ad患者 数据挖掘 能量谱
下载PDF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临床应用达比加群酯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赵思佳 胡瑶瑶 +1 位作者 朱业 刘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33,38,共6页
目的 调查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达比加群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收集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心内科使用达比加群酯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信息,根据相关指南对临床应用、实验室指标、临床结局等情况进行统计... 目的 调查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达比加群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收集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心内科使用达比加群酯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信息,根据相关指南对临床应用、实验室指标、临床结局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无适应证用药14例,禁忌证12例;给药剂量不足93例,给药剂量过大9例,给药频次不合理13例,与其他抗凝药物转换不合理20例。实验室指标显示,服药1、3、6个月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结局显示,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率为3.33%(4/120),大出血发生率为1.67%(2/120),脑出血事件发生率为0.83%(1/120)。结论 本院达比加群酯的临床应用以给药剂量不足最为常见。药师应注重老年患者达比加群酯的规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老年患者 合理用药 抗凝治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5xFAD转基因小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特征的异同 被引量:1
3
作者 孟霞 李梦 +3 位作者 王晶晶 张静 陈柏安 卢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目的探明5xFAD转基因小鼠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斑块特征的异同。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染色通过单克隆抗体(4G8)检测了5xFAD转基因小鼠与AD患者大脑中的Aβ斑块,利用CaseVie... 目的探明5xFAD转基因小鼠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斑块特征的异同。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染色通过单克隆抗体(4G8)检测了5xFAD转基因小鼠与AD患者大脑中的Aβ斑块,利用CaseViewer和GraphPad Prism 8软件对其脑内Aβ斑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较5xFAD转基因小鼠与AD患者大脑中Aβ斑块在形态、数量、类型等特征上的异同。结果5xFAD转基因小鼠与AD患者大脑中Aβ斑块特征的主要相同点包括:在两者的大脑皮质和海马区中均可见明显的Aβ斑块;两者均可见弥散型Aβ斑块和致密型Aβ斑块;两者脑内均以直径<15μm的Aβ斑块占比最高;两者脑内相同面积中直径为[45,60)μm及≥60μm Aβ斑块的数量相似;两者脑内均可见明显的淀粉样脑血管病变(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5xFAD转基因小鼠与AD患者大脑中Aβ斑块特征的主要不同点包括:在5xFAD转基因小鼠脑内直径<15μm的Aβ斑块显著少于AD患者脑内相同面积中的Aβ斑块(P<0.001);而直径在[15,30)μm、[30,45)μm的Aβ斑块显著多于AD患者脑内相同面积中的Aβ斑块(P=0.001,P=0.020);此外,在AD患者脑内致密型Aβ斑块中可见有典型日冕结构的Aβ斑块,而5xFAD转基因小鼠脑内未见典型日冕结构的Aβ斑块。结论5xFAD转基因小鼠大脑中Aβ斑块出现的位置、主要形态、相同面积中直径为[45,60)μm及≥60μm以上Aβ斑块数量以及CAA等方面的特征与我国AD患者高度相似,但是在大脑相同面积中直径<15μm、[15,30)μm、[30,45)μm的Aβ斑块数量以及在有无典型日冕结构Aβ斑块等方面的特征与我国AD患者不同,明确以上特征是使用5xFAD转基因小鼠研究我国AD患者相关病变特征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Aβ斑块 5xFad转基因小鼠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下载PDF
基于多分类器和多模态特征的AD患者鉴别研究
4
作者 徐鑫秀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第13期1-4,共4页
已有很多成果利用结构功能磁共振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成像数据研究机器学习判别分析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经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能够综合利用多种模态成像特征数据将为分类器提供更丰富、全面的信息,有利于最终的... 已有很多成果利用结构功能磁共振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成像数据研究机器学习判别分析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经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能够综合利用多种模态成像特征数据将为分类器提供更丰富、全面的信息,有利于最终的判别分析。在这项研究中,提出一种将结构功能磁共振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两种成像模态提取的特征结合的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鉴别的方法,相比利用单一模态数据的鉴别模型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疾病辅助诊断 多模态 多分类器 MLDA SVM MRI R-fMRI
下载PDF
住院期间认知功能护理干预对AD老年患者的效果
5
作者 林冬梅 《智慧健康》 2018年第16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认知功能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AD老年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认知功能护理干预)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及临床痴呆评定量表。结果两组护...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认知功能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AD老年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认知功能护理干预)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及临床痴呆评定量表。结果两组护理前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及临床痴呆评定量表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低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认知功能护理干预可以改善AD老年患者的思维活动能力,延缓智能衰退和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ad 老年 患者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端粒长度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晏玉奎 孙晓燕 钮富荣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2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严重程度与淋巴细胞DNA端粒长度的关系。方法方便采集2005年1月-2018年4月该院就诊的82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MMSE、CDR及MoCA量表评分,并采集AD患者外周血,RT-PCR法测定DNA端粒长度,Kaplan-Meier法分... 目的探讨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严重程度与淋巴细胞DNA端粒长度的关系。方法方便采集2005年1月-2018年4月该院就诊的82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MMSE、CDR及MoCA量表评分,并采集AD患者外周血,RT-PCR法测定DNA端粒长度,Kaplan-Meier法分析A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DNA端粒长度的关系。结果轻中度CDR、MMSE评分患者较重度患者,其生存函数时间长,模拟DNA端粒长度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1.82,P=0.006;Log-Rank=1.46,P=0.004),具有轻中度MoCA量表评分的AD患者较重度患者,其生存函数时间长,模拟DNA端粒长度同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1.28,P=0.005)。结论 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端粒长度与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量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患者 DNA端粒长度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6
7
作者 马丽娟 李小洁 赵艳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4期285-28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某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经确诊的48例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测定其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ty living scale,ADL)评分。结果轻度... 目的探讨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某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经确诊的48例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测定其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ty living scale,ADL)评分。结果轻度痴呆的患者护理前的ADL平均得分为(33.41±4.24)分,护理后的平均得分为(24.38±4.28)分;中度痴呆的患者护理前的ADL平均得分为(43.35±4.45)分,护理后的平均得分为(41.32±4.11)分;重度痴呆的患者护理前的ADL平均得分为(50.32±2.34)分,护理后的平均得分为(49.12±2.64)分。结论护理干预较为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了患者预后,提高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患者 护理
下载PDF
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视空间注意和应答损害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媛媛 倪建良 +1 位作者 郑璐 徐方忠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3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在空间Simon任务中的冲突解决能力,进一步理解AD患者的注意机制、反应选择及认知加工过程。方法采用实验法研究。实验采用3(空间反应一致性:一致、不一致、中性)×2(组别:正常... 目的探讨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在空间Simon任务中的冲突解决能力,进一步理解AD患者的注意机制、反应选择及认知加工过程。方法采用实验法研究。实验采用3(空间反应一致性:一致、不一致、中性)×2(组别:正常老年组、轻度AD患者组)的混合实验设计,组别为被试间变量。每个被试需完成160个试次。分析反应时、错误率,并比较两组的Simon效应。结果反应时的方差分析显示:组别主效应显著(P<0.01),空间反应一致性主效应显著(P<0.01),组别和空间反应一致性的交互作用显著(P<0.01);比例分数的空间反应一致性主效应显著(P<0.01),组别主效应不显著,空间反应一致性和组别交互作用不显著;轻度AD患者组Simon效应量显著大于正常老年组;错误率的组别主效应显著(P<0.05),空间反应一致性主效应显著(P<0.01),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轻度AD患者较正常老年对照组表现出冲突解决能力的下降,但是当任务难度较低时,轻度AD患者主要表现为总体加工速度的下降,而不表现出特异的抑制损伤;当所需的注意资源增加时,轻度AD患者才表现出抑制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ad患者 空间注意 SIMON效应 冲突解决能力
下载PDF
高温环境5km武装越野重症中暑致多器官损害(附11例救治报告) 被引量:10
9
作者 钟正江 阳文新 +2 位作者 申红 承晓梅 胡星星 《东南国防医药》 2006年第6期414-416,共3页
目的探索提高夏季高温中高强度5km越野训练重症中暑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治愈率。方法通过11例高温中5km越野训练重症中暑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救治回顾,总结成败经验。结果8例治愈,1例有共济失调后遗症,2例死亡。结论采用“三早一积极”的抢救... 目的探索提高夏季高温中高强度5km越野训练重症中暑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治愈率。方法通过11例高温中5km越野训练重症中暑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救治回顾,总结成败经验。结果8例治愈,1例有共济失调后遗症,2例死亡。结论采用“三早一积极”的抢救措施(早期快速降温、早期快速扩溶、早期抗凝改善微循环;积极脏器功能支持)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多脏器功能衰竭
下载PDF
177例注射用头孢拉定致儿童血尿不良反应/事件文献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琰 胡昌勤 金少鸿 《中国药物警戒》 2009年第11期661-665,共5页
目的探讨头孢拉定特别是注射用头孢拉定致患儿血尿的临床特点及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头孢拉定"、"血尿"、"不良反应"、"儿童"等为检索词,检索1994~2007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 目的探讨头孢拉定特别是注射用头孢拉定致患儿血尿的临床特点及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头孢拉定"、"血尿"、"不良反应"、"儿童"等为检索词,检索1994~2007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收集到177例头孢拉定致儿童血尿不良反应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检索到头孢拉定致儿童血尿177例,患儿均无血尿及肾脏病史,出现不良反应停用头孢拉定及对症处理后,血尿很快消失,故均诊断为"药物性血尿"。3岁以下患儿血尿发生率最高,静脉给药产生血尿的可能性更大,且用药浓度、剂量、滴注速度等因素也与血尿的产生有关。结论儿科临床用此药时应严格按适应证及说明书用法、用量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拉定 血尿 不良反应/事件 儿童
下载PDF
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正国 常业恬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11期1975-1977,共3页
[目的]比较曲马多与吗啡对剖宫产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ASAⅠ-Ⅱ级的剖宫产术患者进行随机、双盲研究。分为3组:曲马多组(T组,n=20),吗啡组(M组,n=20),曲马多+恩丹西酮组(TO组,n=20),分别于术后4、8、12、16... [目的]比较曲马多与吗啡对剖宫产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ASAⅠ-Ⅱ级的剖宫产术患者进行随机、双盲研究。分为3组:曲马多组(T组,n=20),吗啡组(M组,n=20),曲马多+恩丹西酮组(TO组,n=20),分别于术后4、8、12、16、20、24 h观察BP、HR、疼痛评分VAS(视觉模拟评分法)、Prince Henry评分(PHS)及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并记录24 h的用药量。[结果]VAS、PHS评分3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T组与M组〉TO组,T组与M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瘙痒及尿潴留的发生率M组高于其他两组。[结论]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的患者能够获得与吗啡相同的镇痛效果且瘙痒及尿潴留的发生率低。虽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但联合应用恩丹西酮后可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镇痛 病人控制 曲马朵/投药和剂量
下载PDF
左旋布比卡因在乳腺癌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建兵 刘建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536-538,共3页
【目的】比较0.15%、0.20%和0.25%的左旋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用于乳癌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及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ASAⅠ~Ⅱ级择期乳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T3-4或T4-5常规硬膜外穿刺向... 【目的】比较0.15%、0.20%和0.25%的左旋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用于乳癌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及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ASAⅠ~Ⅱ级择期乳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T3-4或T4-5常规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先注入1%利多卡因3ml为试验量,5min后分别以0.15%(A组)、0.20%(B组)和0.25%(C组)的左旋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维持麻醉并继续行术后PCEA,持续镇痛治疗48h,由不知情者记录术后O~6h,6~24h,24~48h各时段休息和咳嗽时的VAS评分,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病人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B组与C组之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8±2.2vs2.7±2.1,P〉0.05),A组与B组之间VAS评分比较术后24h内均有有显著性差异(3.2±2.5vs2.8±2.1,P〈0.05),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三组各时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0.20%和0.25%的左旋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可满意而安全地用于乳腺癌根治手术后PC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布比卡因/投药和剂量 镇痛 病人控制 镇痛 硬膜外
下载PDF
健康老人与阿耳茨海默氏病患者EEG、BEAM比较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建农 杨建功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8期699-700,共2页
目的 观察Alzheimer病 (AD)患者脑电图 (EEG)、脑电地形图 (BEAM)变化特点。方法 以健康老人 (n=35 )为对照组 ,选择AD患者 (n =35 )进行EEG、BEAM比较观察组。结果 统计学处理表明 ,两组间呈显著性差异P值 <0 .0 0 1。AD组EEG、B... 目的 观察Alzheimer病 (AD)患者脑电图 (EEG)、脑电地形图 (BEAM)变化特点。方法 以健康老人 (n=35 )为对照组 ,选择AD患者 (n =35 )进行EEG、BEAM比较观察组。结果 统计学处理表明 ,两组间呈显著性差异P值 <0 .0 0 1。AD组EEG、BEAM改变 ,特别是慢波、慢波相对功率谱 (饼形图 )较正常组明显。结论 EEG、BEAM检查 ,对于AD早期诊断、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老性痴呆 健康老人 脑电图 脑电地形图 比较
下载PDF
术后病人静脉曲马多自控镇痛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怀萍 王忱 李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3年第11期853-854,857,共3页
目的观察开胸手术后病人曲马多自控静脉镇痛 (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6 0例开胸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PCIA组 (n =30 ) ,曲马多 80 0mg ,氟哌利多 5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10 0ml。持续量 2ml/h +PCIA量 0 .5ml/次 ,安全锁定时间... 目的观察开胸手术后病人曲马多自控静脉镇痛 (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6 0例开胸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PCIA组 (n =30 ) ,曲马多 80 0mg ,氟哌利多 5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10 0ml。持续量 2ml/h +PCIA量 0 .5ml/次 ,安全锁定时间 15min。对照组 (n =30 ) ,术后根据病人需要间断肌注哌替啶。术后随访并记录PCIA使用次数、疼痛评分、呼吸频率、血压、镇静状态及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等副作用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疼痛评分、镇静状态等观察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CIA组疼痛控制率达 10 0 %。结论曲马多作为术后PCIA镇痛药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曲马多 静脉自控镇痛 临床应用 开胸手术 氟哌利多
下载PDF
舒芬太尼-罗比卡因术后PCEA对老年患者细胞因子和皮质醇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际童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10期1796-1798,共3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比卡因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老年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IL-6、TNF-α和皮质醇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为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组;Ⅱ组术后根据...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比卡因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老年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IL-6、TNF-α和皮质醇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为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组;Ⅱ组术后根据需要间断肌注哌替啶镇痛。记录术后1h、12h、24h和48h时间点VAS评分。分别于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术后1d、2d和5d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IL-6、TNF-α和皮质醇的浓度。【结果】术后1h、12h、24h和48h时间点Ⅰ组VAS评分低于Ⅱ组(P<0.05)。两组患者术毕与术后1d皮质醇的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Ⅱ组患者术后2d仍高于术前(P<0.05),Ⅰ组患者术后1d和2d皮质醇的浓度低于Ⅱ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浓度于术毕至术后2d均较术前升高,Ⅰ组患者术后1d和2d血清IL-6、TNF-α浓度均低于Ⅱ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比卡因行PCEA镇痛效果良好,减少了应激反应,适合老年患者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病人控制 舒芬太尼/投药和剂量 酰胺类/投药和剂量 生物因子 氢化可的松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经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秦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经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式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分别给予不同药物组成的PCIA。观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经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式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分别给予不同药物组成的PCIA。观察组术后给予盐酸右关托咪定0.10μg/(kg·h)、舒芬太尼0.02μg/(kg·h)、托烷司琼5mg。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O.04μg/(kg·h)、托烷司琼5mg。对比观察两组术后24h内总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术后2、4、6、8、12、24h各时间点的VAS和Ramsay评分。【结果】观察组24h内PCIA总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在术后4、8、12h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术后24h内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减少了舒芬太尼用量,明显提高了镇痛、镇静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其用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PCIA优于单独应用舒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病人控制 子宫切除术 右美托咪啶 投药和剂量 舒芬太尼 投药和剂量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病人满意度监测的政策和技术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辉 Shane Thomas +1 位作者 张拓红 刘峰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6年第4期11-13,共3页
以维州住院病人满意度监测为例,讨论澳大利亚如何运用病人满意度监测信息,对社会卫生政策和医疗服务系统产生影响。文章认为病人满意度监测可以作为政府绩效的证据,用来完善政府管制措施,确定优先卫生政策,建立利益集团之间的信任,实现... 以维州住院病人满意度监测为例,讨论澳大利亚如何运用病人满意度监测信息,对社会卫生政策和医疗服务系统产生影响。文章认为病人满意度监测可以作为政府绩效的证据,用来完善政府管制措施,确定优先卫生政策,建立利益集团之间的信任,实现病人权利。满意度监测可以有效地减少医疗负性事件,给管理者提供自身比较和同行学习的机会,优化病人管理措施。在讨论满意度监测的局限性后,作者提出要从观念转变、政策协调、技术研制、实践检验、持续完善等战略着手,重视政策、技术和时间的投入,使满意度研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病人满意度监测 政策 技术 增值
下载PDF
曲马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曾力行 雷健 路璐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曲马多配伍其他静脉用药在术后镇痛镇静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 12 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分成三组 ,A组用药为芬太尼 +氟哌啶 ;B组为曲马多 +氟哌啶 ;C组为曲马多 +小剂量芬太尼 +氟哌啶 ,观察在 4 8h内三组的镇痛、镇静及... 目的观察曲马多配伍其他静脉用药在术后镇痛镇静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 12 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分成三组 ,A组用药为芬太尼 +氟哌啶 ;B组为曲马多 +氟哌啶 ;C组为曲马多 +小剂量芬太尼 +氟哌啶 ,观察在 4 8h内三组的镇痛、镇静及副作用。结果A组、C组镇痛满意 ,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B组最差 ,与A组、C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P <0 .0 5 ) ;C组镇静适当 ,A组镇静过度 ,B组最轻 ,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0 1) ;副作用恶心、呕吐 ,B显著高于A组、C组 ,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0 1)。结论曲马多加小剂量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运用于术后静脉镇痛 ,并可按需要镇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朵 投药 剂量 芬太尼 镇痛 病人控制 手术后期间
下载PDF
小剂量纳洛酮对吗啡PCEA镇痛效能及其副作用的影响
19
作者 黄选刁 张永发 +1 位作者 邱树彬 刘怀萍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4期561-562,56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洛酮对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剖宫产妇镇痛效能及副作用的影响。[方法]160例剖宫产术后镇痛患者随机分为4组,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PCEA。M组:吗啡7mg+罗哌卡因150mg+昂丹司琼8mg;MNl组:吗啡7mg+罗...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洛酮对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剖宫产妇镇痛效能及副作用的影响。[方法]160例剖宫产术后镇痛患者随机分为4组,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PCEA。M组:吗啡7mg+罗哌卡因150mg+昂丹司琼8mg;MNl组:吗啡7mg+罗哌卡因150mg+纳洛酮0.25mg;MN2组:吗啡7mg+罗哌卡因150mg+纳洛酮0.40mg;MN3组:吗啡7mg+罗哌卡因150mg+纳洛酮0.55mg。各组均加盐水至100mL,在镇痛开始后48h内不同时间观察VAs疼痛评分、Ramsay’s评分、恶心呕吐、瘙痒、排气时间及呼吸抑制。[结果]MN1组、MN2组和M组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MN3组的VAS评分则明显升高,与M组比较,MN1组的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MN2组与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7mg吗啡伍用0.40mg纳洛酮用于PCEA对吗啡镇痛效果无影响,并可有效地减少吗啡术后镇痛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投药和剂量 纳洛酮/投药和剞量 镇痛 病人控制 镇痛 硬膜外
下载PDF
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减量IAG方案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0
作者 高飞 杜明珠 +3 位作者 李光 王浩 刘锋 宋艳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24期4015-4018,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减量IAG方案(IDA、Ara-C、G-CSF)诱导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5年7月至2017... 目的:观察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减量IAG方案(IDA、Ara-C、G-CSF)诱导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53例老年MDS转化的AML患者,采用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减量IAG方案诱导治疗,观察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所有53例患者均完成2疗程化疗,骨髓造血恢复后复查骨髓象评估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 23例(43. 4%),部分缓(partial remission,PR) 11例(20. 8%),总有效率(overall remission rate,ORR) 64. 2%(34/53)。所有患者均出现Ⅲ-Ⅳ级血液学毒性,主要合并症为粒细胞减少所致的感染及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恶心呕吐、肝肾功损害、心脏毒性等非血液学毒性均可耐受,无治疗相关死亡。性别、年龄、KPS评分对完全缓解率无明确影响,细胞遗传学良好者较细胞遗传学不良者缓解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减剂量IAG方案治疗老年MDS转化的AML疗效确切,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可耐受,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伊达比星 老年患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