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AR校本研修模式: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探索
1
作者 吴聪慧 陈群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24年第3期4-7,共4页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2030学习罗盘”是“未来教育和技能2030”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研修路径和文化,学校基于“2030学习罗盘”中的能力发展循环圈,提出ADAR校本研修模式。...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2030学习罗盘”是“未来教育和技能2030”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研修路径和文化,学校基于“2030学习罗盘”中的能力发展循环圈,提出ADAR校本研修模式。该研修模式包括“预设航标—规划航向—实践航行—复盘航程”等流程,涉及顶层设计、精准实施、全程观测、方式革新四条策略,分别具有系统化、靶向性、可视化、研究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r校本研修模式 青年教师 专业成长
下载PDF
RNA编辑酶ADAR1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海涛 闵建平 朱公建 《甘肃医药》 2023年第8期679-683,共5页
A-to-I RNA编辑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后修饰过程,它由RNA腺苷脱氨酶(ADAR)酶催化,将编码和非编码RNA转录物中的腺苷转化为次黄苷(A-to-I),从而增加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多样性。作为ADAR家族的一员,RNA腺苷脱氨酶(ADAR1)介导的RNA编辑对哺乳... A-to-I RNA编辑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后修饰过程,它由RNA腺苷脱氨酶(ADAR)酶催化,将编码和非编码RNA转录物中的腺苷转化为次黄苷(A-to-I),从而增加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多样性。作为ADAR家族的一员,RNA腺苷脱氨酶(ADAR1)介导的RNA编辑对哺乳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异常的ADAR1活性与多种人类疾病有关,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代谢疾病、癌症等。已有研究表明,ADAR1通过RNA编辑、ADAR1自身基因突变和其他机制,深度参与到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本文旨在总结ADAR1在人类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浅析ADAR1及其介导的RNA编辑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I RNA编辑 adar1 人类疾病
下载PDF
3个中国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ADAR基因新变异的鉴定
3
作者 杨雪婷 郭可欣 +3 位作者 孙阳 王蓉蓉 马东来 张学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2期259-264,共6页
目的对3个中国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家系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及致病变异鉴定。方法收集3个中国DSH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采集外周血,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ES)对3个DSH家系的先证者进行变异筛查,并使用Sanger测序技术进... 目的对3个中国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家系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及致病变异鉴定。方法收集3个中国DSH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采集外周血,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ES)对3个DSH家系的先证者进行变异筛查,并使用Sanger测序技术进行家系基因型-表型共分离验证,最后通过系列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对新发现变异的致病性进行预测。结果3个中国DSH家系的先证者均表现为肢端色素沉着减少斑间杂色素沉着过度斑。WES结果发现3个先证者均携带ADAR基因(NM_001111.5)变异,先证者1携带ADAR基因c.3546T>G(p.Tyr1182*)无义变异,先证者2携带ADAR基因c.2770T>G(p.Tyr924Asp)错义变异,先证者3携带ADAR基因c.3116A>C(p.Lys1039Thr)错义变异。前两个变异均未在gnomAD和HGMD等公共数据库中收录,第三个变异在HGMD数据库中收录,人群频率为0。Sanger测序结果表明这3个家系中先证者的父母均未携带相应变异,提示这3个变异均为新发变异。这3个变异位点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且均位于双链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蛋白的腺苷脱氨酶催化结构域。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ADAR基因c.3546T>G无义变异被判定为致病(PVS1+PS2+PM2+PP3+PP4),c.2770T>G、c.3116A>C错义变异被判定为致病(PS2+PM1+PM2+PP3+PP4)以及(PS1+PS2+PM1+PM2+PP3+PP4)。结论ADAR基因的新发变异c.3546T>G、c.2770T>G和c.3116A>C可能分别是这3个中国DSH患者的发病原因,以上结果丰富了ADAR基因的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全外显子组测序adar基因 新发变异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两家系ADAR基因的突变 被引量:8
4
作者 林志淼 徐辉 +2 位作者 李岩 马志红 杨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70-471,500,共3页
目的检测两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ADAR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ADAR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并以50例无关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两个家系的患者中分别发现ADAR基因第... 目的检测两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ADAR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ADAR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并以50例无关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两个家系的患者中分别发现ADAR基因第5号外显子中的第2038位后插入两个碱基C(c.2038insCC)及ADAR基因3号外显子第1643位碱基缺失一个碱基C(c.1643delC)的杂合突变,分别导致编码氨基酸发生两种新的移码突变(p.A679fs,p.P547fs→564X),家系正常人及50例健康对照者均未发现相应突变。结论ADAR基因的c.2038insCC及c.1643delC移码突变可能为引起这两个家系患者临床表型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adar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小鼠原代淋巴细胞增殖过程中RNA编辑酶ADAR1的变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青川 张德新 +2 位作者 罗晓星 苏映军 杨静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 探索淋巴细胞增殖时RNA编辑酶ADAR1的变化。方法 ①ADAR1底物的合成 ,利用含有α -tropomyosin基因的质粒pBluescriptSK(+/- ) ,体外转录的方法 ,合成双链RNA底物 ,掺入α - 3 2 P -ATP标记 ;②分离小鼠脾脏和淋巴结内的淋巴细... 目的 探索淋巴细胞增殖时RNA编辑酶ADAR1的变化。方法 ①ADAR1底物的合成 ,利用含有α -tropomyosin基因的质粒pBluescriptSK(+/- ) ,体外转录的方法 ,合成双链RNA底物 ,掺入α - 3 2 P -ATP标记 ;②分离小鼠脾脏和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 ,加入IL - 2 /Con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 ,于不同的时间点收取细胞 ,裂解后用合成好的底物测定ADAR1的活性 ;③应用薄层色谱 ,观察细胞裂解物作用后的RNA中有多少腺嘌呤核苷变成了次黄嘌呤核苷 ;④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率。结果 加入IL - 2 /ConA的淋巴细胞与未加入的比较 ,前者于 30h起ADAR1的活性升高 ,72h达高峰 ,其变化与细胞增殖曲线相一致。结论 首次发现淋巴细胞增殖过程中ADAR1的活性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编辑酶 adar1 小鼠 原代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猪ADAR1基因cDNA全长克隆、序列信息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跃博 欧阳峰正 +5 位作者 王立刚 侯欣华 刘欣 颜华 张龙超 王立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5-1144,共10页
旨在克隆猪作用于RNA的腺苷脱氨酶1基因(ADAR1)cDNA全长序列,检测该基因在大白猪不同组织及不同日龄背膘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利用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克隆大白猪ADAR1基因mRNA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旨在克隆猪作用于RNA的腺苷脱氨酶1基因(ADAR1)cDNA全长序列,检测该基因在大白猪不同组织及不同日龄背膘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利用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克隆大白猪ADAR1基因mRNA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DAR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究不同日龄背膘中ADAR1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猪ADAR1基因cDNA全长6259bp,编码1145个氨基酸,与人、黑猩猩、猕猴、长臂猿、黄牛、山羊和绵羊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均不低于85%。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2个Zα结合结构域,3个双链RNA结合结构域和1个脱氨酶结构域。ADAR1在心、肝、脾、肺、肾、脑、肌肉、小肠和背部脂肪组织以及7、60、120和180日龄个体背膘组织中均表达,其表达量总体上表现出随个体发育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猪ADAR1基因cDNA全长序列,发现其在猪体内广泛表达,并且在不同日龄猪背膘组织中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为今后深入研究ADAR1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r1 表达 基因克隆 RACE
下载PDF
RNA编辑酶ADAR1对淋巴细胞系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赵青川 张德新 +2 位作者 罗晓星 苏映军 扬静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6-268,277,共4页
目的 探索ADAR1活性升高对淋巴细胞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①构建反转录病毒载体 :PCR从小鼠cDNA中放大ADAR1全长基因 ,连入反转录病毒MIEV载体 ,感染包装细胞后分泌病毒颗粒 ;②病毒颗粒感染T淋巴细胞CTLL2和B淋巴细胞A2 0 ,观察细胞... 目的 探索ADAR1活性升高对淋巴细胞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①构建反转录病毒载体 :PCR从小鼠cDNA中放大ADAR1全长基因 ,连入反转录病毒MIEV载体 ,感染包装细胞后分泌病毒颗粒 ;②病毒颗粒感染T淋巴细胞CTLL2和B淋巴细胞A2 0 ,观察细胞增殖的变化 ;③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结果 ADAR1/MIEV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后 ,使细胞增殖速度减慢。结论 ADAR1在淋巴细胞发挥功能方面起有重要的作用 ,但哪些物质需要编辑以及具体机制如何 ,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编辑酶 adar1 淋巴细胞 反转录病毒 细胞增生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1家系报告及ADAR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曹源 庞艳华 +2 位作者 孙婷婷 路雪艳 姜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8-590,共3页
目的鉴定1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突变,并对我国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致病基因ADAR基因突变位点加以分析。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DAR基因15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DNA直接测序明确突变位点,并以50例正常人作为对... 目的鉴定1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突变,并对我国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致病基因ADAR基因突变位点加以分析。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DAR基因15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DNA直接测序明确突变位点,并以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发现家系中先证者ADAR基因的2号外显子第1493位后缺失了两个碱基AG,造成编码氨基酸发生移码突变(c.1493-1494delAG),家系中健康者及正常对照不存在此种突变。结论 c.1493-1494delAG突变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特异性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adar基因 突变位点
原文传递
肺泡巨噬细胞ADAR1基因在急性肺损伤中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吴玉梅 马雪 +4 位作者 熊晓云 孟静茹 胡静 李明凯 罗晓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观察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AMs)RNA腺苷脱氨酶1(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ADAR1)基因(ADAR1基因)在急性肺损伤中的变化,探讨该基因在急性肺损伤病理变化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i-... 目的:观察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AMs)RNA腺苷脱氨酶1(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ADAR1)基因(ADAR1基因)在急性肺损伤中的变化,探讨该基因在急性肺损伤病理变化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的方法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经瑞氏染色计数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灌洗液中AMs、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PMNs)并计算各自所占比例;以RT-PCR方法观察ADAR1基因在急性肺损伤中表达的变化。结果:气管内滴注脂多糖(2.5 mg.kg-1)成功制备的急性肺损伤模型中,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由对照组的1.74×106增加至炎症反应6 h时17.13×106,9 h时17.00×106。AMs所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则由98%下降为21%,而其绝对数量随时间的推移不断的上升,尤其以6 h和9 h为著。ADAR1基因在急性肺损伤肺泡巨噬细胞中呈现时间依赖性的升高。结论: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中,AMs绝对数量显著上升,且其中ADAR1基因表达呈时间依赖性的升高,提示ADAR1基因可能在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及病理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肺泡巨噬细胞 脂多糖 肺泡 灌洗液 adar1基因
下载PDF
ADAR1 mRNA在肝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洪涛 窦科峰 +5 位作者 冯全新 李宝定 李军 孔亚林 张福琴 赵青川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ADAR1mRNA在肝细胞肝癌(HCC)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诊断为HCC41例患者的肝癌及癌旁组织RNA编辑酶ADAR1mRNA的表达。结果所有肝癌组织RNA编辑酶ADAR1均有表达,相对表达量为... 目的探讨ADAR1mRNA在肝细胞肝癌(HCC)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诊断为HCC41例患者的肝癌及癌旁组织RNA编辑酶ADAR1mRNA的表达。结果所有肝癌组织RNA编辑酶ADAR1均有表达,相对表达量为3.340±0.863;所有癌旁组织有RNA编辑酶ADAR1表达,相对表达量为0.801±0.209;对照的26例正常肝组织及其他肝脏疾病标本RNA编辑酶ADAR1的相对表达量为0.880±0.226。将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ADAR1mRNA表达量进行成组t检验,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18.30,P<0.001);肝癌组织和对照肝组织的ADAR1mRNA表达量进行成组t检验,两者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t=17.65,P<0.001);将癌旁组织和对照肝组织检测到的ADAR1mRNA的表达量进行成组t检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P>0.10)。将从同一患者取材的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ADAR1mRNA表达量进行配对t检验,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18.53,P<0.001)。结论ADAR1mRNA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增高,可能在肝癌的发生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adar MRNA T检验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中ADAR基因的新突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佃艳 孟岩 +5 位作者 王铮 彭园园 李晓侨 周青 苏亮 黄尚志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1期17-19,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ADAR)基因的突变。方法调查一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采集该家系中患者及正常人血样,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ADAR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找到其突变位点。同时在其突... 目的研究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ADAR)基因的突变。方法调查一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采集该家系中患者及正常人血样,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ADAR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找到其突变位点。同时在其突变位点附近设计等位基因特异PCR引物,对该家系中的患者及40名无血缘关系健康对照者的该位点进行扩增电泳对比,以确认是突变而不是多态性。结果该家系中所有患者存在ADAR基因3号外显子c.1642的缺失,导致移码突变(p.P548fsX563)。结论该家系发病是由ADAR基因c.1642delC突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adar基因 突变分析 等位基因特异PCR
下载PDF
siRNA干扰ADAR1表达对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磊 霍斌亮 +2 位作者 张巍 张福琴 赵青川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4-417,共4页
目的:研究靶向ADAR1基因的siRNA在小鼠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所扮演的角色.方法:将化学合成的靶向ADAR1基因的siRNA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下转染处于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中的小鼠淋巴细胞,观察转染组与未转染组细胞表型的变化... 目的:研究靶向ADAR1基因的siRNA在小鼠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所扮演的角色.方法:将化学合成的靶向ADAR1基因的siRNA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下转染处于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中的小鼠淋巴细胞,观察转染组与未转染组细胞表型的变化;通过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ADAR1 mRNA的变化;细胞计数和台盼蓝拒染法检测靶向ADAR1基因的siRNA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评价转染化学合成的靶向ADAR1基因的siRNA后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在经典淋巴细胞混合培养试验中,转染靶向ADAR1基因的siRNA可以明显降低小鼠淋巴细胞内ADAR1的表达,同时ADAR1-siRNA对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结论:在经典淋巴细胞混合培养试验中,化学合成的靶向ADAR1基因的siRNA能有效抑制ADAR1基因在小鼠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并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培养试验 混合 RNA干扰 adar1基因 SIRNA 排斥反应
下载PDF
小鼠肝脏RNA编辑酶ADAR1 4种剪切体: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德新 赵澎涛 +6 位作者 赵青川 罗晓星 聂勇战 苏映军 杨静华 R.RABINOVICI 樊代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35-640,共6页
RNA编辑是DNA转录为RNA后遗传信息发生改变的一种方式.A-to-IRNA编辑酶ADAR1(adenosinedeaminasethatactsonRNA1)具有将pre-mRNA中特定的腺嘌呤核苷转变为次黄嘌呤核苷的功能.通过RT-PCR技术从小鼠肝脏组织中克隆了小鼠A-to-IRNA编辑酶A... RNA编辑是DNA转录为RNA后遗传信息发生改变的一种方式.A-to-IRNA编辑酶ADAR1(adenosinedeaminasethatactsonRNA1)具有将pre-mRNA中特定的腺嘌呤核苷转变为次黄嘌呤核苷的功能.通过RT-PCR技术从小鼠肝脏组织中克隆了小鼠A-to-IRNA编辑酶ADAR1的4种剪切体,采用荧光示踪技术研究其在细胞内定位,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ADAR1重组杆状病毒并在sf9昆虫细胞内将其进行了表达,最后对表达产物进行了活性鉴定.结果发现,小鼠ADAR1在小鼠肝脏组织中主要以4种剪切方式存在,分别命名为ADAR1-La\Lb和ADAR1-Sa\Sb.这4种ADAR1剪切体在细胞内分布有着明显的区别,ADAR1-La\Lb主要分布于胞浆,而ADAR1-Sa\Sb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及核仁.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4种ADAR1剪切体蛋白的双链RNA编辑活性明显不同,提示各个ADAR1剪切体的底物识别和特异性RNA编辑功能可能有所不同.ADAR1剪切体的克隆和表达以及它们在细胞内定位和编辑活性的差异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及寻找它们的新底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编辑 杆状病毒 重组蛋白 adar1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中ADAR1基因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艳雯 汪峰 黎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18,121,共3页
目的研究一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后酶切测序的方法鉴定ADAR1基因是否存在变异。结果在先证者及其2个患病的儿子中同时检测到了ADAR1基因在编码区发现变异C.1105insA杂合改变,导致其编码... 目的研究一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后酶切测序的方法鉴定ADAR1基因是否存在变异。结果在先证者及其2个患病的儿子中同时检测到了ADAR1基因在编码区发现变异C.1105insA杂合改变,导致其编码的蛋白提前终止T369fsX374。结论 ADAR基因T369fsX变异导致了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adar1基因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下载PDF
野生型ADAR1蛋白与其R916W突变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扬 柳青 +4 位作者 赵谨 吕丹 华芮 罗阳 张学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和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研究野生型双链RNA腺苷酸脱氨基酶ADAR1蛋白(ADAR1WT)与其突变体R916W(ADAR1R916W)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探讨ADAR1基因错义突变在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中的分子致病机制。方法:通过RT-PCR方法...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和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研究野生型双链RNA腺苷酸脱氨基酶ADAR1蛋白(ADAR1WT)与其突变体R916W(ADAR1R916W)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探讨ADAR1基因错义突变在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中的分子致病机制。方法:通过RT-PCR方法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获得含ADAR1基因R916W突变的全长cDNA,将野生型和突变cDNA分别克隆到相关质粒载体上,利用MatchmakerTMGAL4酵母双杂交系统3和CheckMateTM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检测蛋白单体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在酵母细胞中未检测到野生型-野生型ADAR1蛋白及野生型-突变体ADAR1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与对照细胞相比,pBIND-ADAR1WT和pACT-ADAR1WT共转染的HeLa细胞中荧光素相对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共转染pBIND-ADAR1WT和pACT-ADAR1WT的HeLa细胞比较,pBIND-ADAR1R916W和pACT-ADAR1WT共转染的细胞中荧光素相对活性明显降低(P<0.05),为前者的66%。结论:在哺乳动物细胞中ADAR1WT自身相互作用,ADAR1WT和ADAR1R916W突变体蛋白相互作用依然存在但作用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r1蛋白 R916W突变 酵母双杂交系统 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
下载PDF
ADAR mRNA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岩 陈丽波 +1 位作者 魏君 姜涛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8-329,共2页
研究发现RNA编辑酶(Adenosine Deaminases Acting on RNA,ADAR)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提示RNA编辑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目前,国内外研究目标集中于ADAR1和ADAR2,它们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尚未明确。胰腺癌是我国最常见... 研究发现RNA编辑酶(Adenosine Deaminases Acting on RNA,ADAR)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提示RNA编辑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目前,国内外研究目标集中于ADAR1和ADAR2,它们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尚未明确。胰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胰腺癌 癌旁组织 RNA编辑酶 恶性肿瘤 adar1 表达异常 人类生命
下载PDF
ADAR1 shRNA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彬 张蓉 +3 位作者 刘小五 刘赞 王刚峰 梁英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92-1295,共4页
目的:探讨ADAR1 shRNA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blot)检测ADAR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和正常成人中的表达。培养... 目的:探讨ADAR1 shRNA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blot)检测ADAR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和正常成人中的表达。培养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用慢病毒介导的siRNA转染K562细胞,建立稳定的敲减ADAR1的K562细胞株(shADAR1),q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K562细胞和shADAR1细胞中ADAR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ADAR1的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成人(P<0.05)。shADAR1细胞中ADAR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K562细胞(P<0.05)。shADAR1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K562细胞(P<0.05)。结论:ADAR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中表达增加,通过siRNA抑制ADAR1的表达能明显抑制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ADAR1基因可能成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r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K562
下载PDF
1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患者ADAR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志淼 徐辉 +3 位作者 马志红 谭艳红 杨勇 李若瑜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检测1例散发性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患者ADAR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ADAR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并以50例无关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该患者ADAR基因第4号外显子中的... 目的检测1例散发性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患者ADAR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ADAR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并以50例无关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该患者ADAR基因第4号外显子中的第1798位碱基发生C→T杂合突变(c.C1798T),导致其编码第600位氨基酸发生无义突变(p.Q600X),患者父母、妹妹及50例无关正常人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ADAR基因的Q600X无义突变可能为引起该患者临床表型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adar基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一例散发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ADAR1基因新突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吉津 郭琴 +1 位作者 章若画 李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6期321-323,共3页
目的:对1例散发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患者ADAR1基因中可能存在的突变进行检测。方法:提取1例散发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患者及其正常双亲和另外100份无亲缘关系正常人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ADAR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内... 目的:对1例散发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患者ADAR1基因中可能存在的突变进行检测。方法:提取1例散发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患者及其正常双亲和另外100份无亲缘关系正常人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ADAR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内含子侧翼序列并利用Sanger测序技术进行序列鉴定。结果:患者ADAR1基因检测到第2号外显子存在一个新发的无义突变,即c.1162G>T,第388位密码子翻译终止,(P.E388X),导致该基因翻译的蛋白截短。其正常双亲及无亲缘关系对照外周血中均未发现此突变。结论:ADAR1基因c.1162G>T突变可能与该例患者DSH发病有关,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基因突变 adar1基因
下载PDF
猪ADAR2基因全长cDNA克隆、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分析
20
作者 张跃博 王立刚 +4 位作者 侯欣华 刘欣 颜华 张龙超 王立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0-629,共10页
旨在克隆猪作用于RNA的腺苷脱氨酶2基因(ADAR2)全长cDNA序列,同时对该基因在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进行探索。利用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对大白猪ADAR2基因mRNA全长序列进行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荧光定量PCR... 旨在克隆猪作用于RNA的腺苷脱氨酶2基因(ADAR2)全长cDNA序列,同时对该基因在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进行探索。利用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对大白猪ADAR2基因mRNA全长序列进行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5日龄大白猪心、肝、肺、肾、脾、脑、小肠、背最长肌和背部脂肪9种组织中ADAR2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猪ADAR 2基因cDNA全长6305 bp,共包含12个外显子,编码704个氨基酸,与人、黑猩猩、猕猴、长臂猿、黄牛、山羊和绵羊的CDS区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均在84%以上。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2个双链RNA结合基序和一个脱氨酶结构域。猪ADAR2在检测的各组织中均表达,其中在肺中的表达量最高。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猪ADAR2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且发现其在猪体内广泛表达,为深入研究ADAR2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r2 表达 CDNA克隆 RA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