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vel deletion mutation in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results in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A case report
1
作者 Xiao-Mei Hu Ke Yuan +5 位作者 Hong Chen Chun Chen Yan-Lan Fang Jian-Fang Zhu Li Liang Chun-Lin W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17期3859-3866,共8页
BACKGROUND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is a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caused by gene mutations of 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We found a new mutation point and summarize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erform... BACKGROUND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is a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caused by gene mutations of 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We found a new mutation point and summarize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erformed a literature review.CASE SUMMARY The proband was a 5-year-old boy.He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due to a recurrent cough and a fever that had persisted for a month.He had a history of multipl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nd sinusitis.There was no immunodeficiency or recurrent infection history among his family members.Agammaglobulinemia was characterized as follows:Immunoglobulin(Ig)A,90.0 mg/dL(90-450 mg/dL);IgG,20.0 mg/dL(800-1800 mg/dL);and IgM,18.0 mg/dL(60-280 mg/dL).Notably,the assessment of IgG subtype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very low levels:Subtype 1,0.26 g/L(3.62-12.28 g/L);subtype 2,0.10 g/L(0.57-2.9 g/L);subtype 3,0.009 g/L(0.129-0.789 g/L);and subtype 4,0.003 g/L(0.013-1.446 g/L).Cellular immunological test results were as follows:CD3,74.6%(50%-84.0%);CD4,47.3%(27.0%-51.0%);and CD8,24.9%(15.0%-44.0%).A de novo hemizygous deletion in BTK was detected:c.902_c.904delAAG/p.E301del.Transcript levels of the mutant BTK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wild-type gene,though overexpression resulted in markedly reduced levels of mutant BTK(9.49%±1.58%),relative to the wildtype BTK(75.8%±2.98%,P<0.01).CONCLUSION This case of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was attributed to a de novo hemizygous deletion mutation in BTK(c.902_c.904delAAG/p.E301del).The mutation resulted in markedly reduced BTK protein stability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ammaglobulinemia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MUTATION IMMUNODEFICIENCY Case report
下载PDF
A Novel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Mutation in Russian Patient with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2
作者 S. Deryabina I. Tuzankina +2 位作者 E. Vlasova A. Pavlova M. Bolkov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17年第10期241-249,共9页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XLA) is the major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in which the body is unable to produce the antibodies responsible for the defense against bacteria and viruses. The patient (a 6-month-old boy) w...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XLA) is the major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in which the body is unable to produce the antibodies responsible for the defense against bacteria and viruses. The patient (a 6-month-old boy) was born at term to non-consanguineous parents. Both parents and older sister are clinically healthy. At 3, 5 months of age he presented acute viral infection with glue ear. At 4 month—serous meningitis, at 5 month—laryngotracheitis and serous meningitis. The levels of immunoglobulins were decreased for Ig A and IgG isotypes. The virtual lack of CD19+ B-lymphocytes was defined. Additionally there was found a complete absence of KREC (kappa-deleting recombination excision circle) in dried blood spot. The molecular diagnostics of coding region of the BTK gene was performed. DNA sequencing analysis of patient showed a 13-bp deletion in exon 2 (c.64_76delCCTCTAAACTTCA), leading to occurrence of frameshift and 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 (p.Pro22fsTer28). This mutation was not described earlier. The mother and the sister of proband showed heterozygosity at the same position. Prenatal diagnostic testing has become available to this family for next pregna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BTK-Gene
下载PDF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induced by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A case report
3
作者 Ting Zhang Ming Li +1 位作者 Li Tan Xin L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9期1644-1648,共5页
BACKGROUND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and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are rare diseases in children.Many theories infer that immunodeficiency can induce PAP,but these reports are almost all review articles... BACKGROUND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and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are rare diseases in children.Many theories infer that immunodeficiency can induce PAP,but these reports are almost all review articles,and there is little clinical evidence.We report the case of a child with both PAP and XLA.CASE SUMMARY A 4-month-old boy sought medical treatment due to coughing and difficulty in breathing for>2 wk.He had been hospitalized multiple times due to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nd diarrhea.Chest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alveolar lavage fluid showed typical PAP-related manifestations.Genetic testing confirmed that the boy also had XLA.Following total lung alveolar lavage and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replacement therapy,the boy recovered and was discharged.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the number of respiratory infe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and PAP did not recur.CONCLUSION XLA can induce PAP and improving immune function contributes to the prognosis of children with this type of 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Children Immunodeficiency Alveolar lavage Case report
下载PDF
11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夏世梅 袁梅 +5 位作者 冯星星 蒋鸿超 段绍琴 李维熙 奎莉越 周百灵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5期1-4,共4页
目的 分析云南地区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患儿的临床特点及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昆明市儿童医院经基因检测确诊的11... 目的 分析云南地区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患儿的临床特点及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昆明市儿童医院经基因检测确诊的11例XLA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Sanger测序方法 分析BTK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11例患儿均为男性,发病年龄0.25~6.00岁,中位年龄1.50岁;基因诊断确诊年龄0.33~12.00岁,中位年龄4.17岁。临床表现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大部分患儿感染较重,其次为生长发育迟缓。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均较低,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百分比几乎缺如。基因检测结果 显示剪接突变4例,错义突变3例,无义突变2例,缺失突变2例。其中发现1例新发突变,突变位点为c.1908+1G>C。结论 对婴幼儿时期发生严重感染及生长缓慢的男童,应尽早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Bruton酪氨酸激酶 原发性免疫缺陷
下载PDF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合并肾损伤1例
5
作者 海亚美 焦剑 +1 位作者 樊威伟 张勉之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878-880,共3页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又称Bruton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或Bruton综合征,该病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致使机体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易发生反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该病是否会合并肾损伤尚不明确,天津市中医药研...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又称Bruton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或Bruton综合征,该病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致使机体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易发生反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该病是否会合并肾损伤尚不明确,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肾病科近日收治1例XLA合并肾损伤患儿,现对本病例的治疗进行总结报道,寻找二者存在的关联性,提高临床对XLA合并肾损伤疾病的认识,以更早更快诊断及治疗。XLA于1952年首次报道,是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1-2]。XLA为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发生率大约为20万分之一,多为男性发病,女性携带[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肾损伤 酪氨酸激酶
下载PDF
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辛明宇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6期28-31,共4页
B细胞免疫缺陷是由于B细胞发育停滞或者发育途径改变导致的,这会使免疫球蛋白缺失或减少。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目前已知的有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丙种球蛋白血症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丙种球蛋白血症,其中X-连锁无丙种球... B细胞免疫缺陷是由于B细胞发育停滞或者发育途径改变导致的,这会使免疫球蛋白缺失或减少。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目前已知的有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丙种球蛋白血症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丙种球蛋白血症,其中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最为常见,约占病例的85%。早期识别和尽快诊断这些疾病对于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情况以及预防后遗症和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这些基因突变的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缺乏相关性,使得诊断和结果预测相当困难。诊断技术的创新有助于促进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早期辨别并进行及时治疗。本文对已报告的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进行综述,旨在提升学界对这一疾病的重视程度,并促进实施专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 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基因突变 B细胞缺乏
下载PDF
中国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40例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莹 应文静 +4 位作者 孙金峤 刘丹如 俞晔珩 王静漪 王晓川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4-10,共7页
目的通过中国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儿临床表现、免疫功能评价、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的表达及BTK基因突变分析,分析基因型和表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诊为XLA患儿,使用抗BTK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单核... 目的通过中国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儿临床表现、免疫功能评价、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的表达及BTK基因突变分析,分析基因型和表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诊为XLA患儿,使用抗BTK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单核细胞BTK蛋白表达。采用RT-PCR获得患儿cDNA,使用8对不同引物分2步扩增BTKcDNA,PCR产物测序。突变结果通过对DNA外显子相应部位扩增、测序证实。并对确诊XLA患儿的母亲及家族中部分亲属进行BTK蛋白表达和BTK基因分析。结果①40/50例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经BTK基因突变分析确诊为XLA,以错义突变(16例,40.0%)和无义突变(13例,32.5%)为主。②突变类型为错义突变的患儿平均起病年龄为(1.4±1.1)岁,其他突变类型患儿为(1.4±0.7)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错义突变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无义突变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③34/40例(85.0%)B细胞<0.1%;4例(10.0%)B细胞在1%~2%,其中错义突变2例,无义突变1例,剪接突变1例;2例(5.0%)B细胞为2%,均为错义突变。④血清IgG<3g·L-1患儿BTK基因突变类型以错义突变和无义突变为主。⑤错义突变患儿BTK蛋白表达水平与其他突变类型无显著差异。⑥6/21例(28.6%)2031C/T多态性患儿伴有严重的关节炎,3/19例(15.8%)无多态性患儿有关节炎表现。⑦28/32例(87.5%)XLA患儿母亲为BTK基因杂合型。结论错义突变可能与确诊年龄较大有关,且某些位点的错义突变可能与较高的外周血B细胞数量和血清IgG水平及正常的BTK蛋白表达水平有关。BTK基因多态性(2031C/T)可能增加关节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Bruton's酪氨酸激酶 流式细胞仪 基因分型 基因型 表型
下载PDF
10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分析和基因诊断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志勇 赵晓东 +5 位作者 王墨 蒋利萍 崔玉霞 赵耀 安云飞 杨锡强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9-712,共4页
目的通过对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儿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基因变异和临床特征的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XLA的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0例XLA患儿外周静脉血,采用RT-PCR方法扩增BTK cDNA,PCR产物直接... 目的通过对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儿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基因变异和临床特征的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XLA的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0例XLA患儿外周静脉血,采用RT-PCR方法扩增BTK cDNA,PCR产物直接双向测序。突变结果经DNA相应外显子部位扩增、测序进一步证实。结果10例XLA患儿中7例患儿发现有BTK基因突变。6例位于编码区,1例位于内含子区。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3例,无义突变1例,缺失2例和内含子剪接位点突变1例。其中5例(F583L,135Nfs177X,R123X,C502Y,IVS9+2T>C)为首次报道的新型突变。进行基因分析的6例XLA患儿母亲均为携带者。结论BTK基因分析有助于XLA患儿的进一步明确诊断,而且有利于发现携带者和进行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Bruton’s酪氨酸激酶 突变分析 分子诊断
原文传递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小琳 付四毛 +3 位作者 刘玉玲 张莉 林国模 潘晓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0-693,共4页
目的分析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XLA患儿的临床特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3例XLA患儿的发病年龄自11个月至6岁,中位诊断年龄为12岁。患儿均表现为多发反复细... 目的分析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XLA患儿的临床特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3例XLA患儿的发病年龄自11个月至6岁,中位诊断年龄为12岁。患儿均表现为多发反复细菌感染;关节炎症累及膝、踝、肘和髋等大关节。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循环B细胞明显降低。3例患儿均发现存在BTK基因突变,分别为外显子3的移码突变及无义突变,外显子10的移码突变,以及外显子18的错义突变。确诊为XLA后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替代治疗;合并关节炎加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酌情加用小剂量激素,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XLA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反复不同部位的细菌感染,扁桃体、淋巴结发育不良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是早期诊断XLA的重要环节;XLA合并关节炎使用IVIG和NSAIDs联合治疗,谨慎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关节炎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原发性免疫缺陷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17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临床表型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贺建新 赵顺英 江载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分析17例单中心临床诊断的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的临床表型特点。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根据临床反复感染表现、血IgG〈2g/L、外周血成熟B淋巴细胞缺失或明显降... 目的分析17例单中心临床诊断的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的临床表型特点。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根据临床反复感染表现、血IgG〈2g/L、外周血成熟B淋巴细胞缺失或明显降低(〈1%)诊断为XLA者,分析临床特点,总结规律。结果首次诊断年龄平均为7.7岁,88.2%患儿首次诊断年龄〉6岁。首次出现症状年龄平均为4.2岁,11.8%患儿首次出现症状年龄〈1岁,17.6%患儿首次出现症状年龄为1—2岁。64.7%患儿首发症状为呼吸系统感染,大部分患儿均以此为主诉人院。35.3%患儿有关节炎表现。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少见于〈1岁年龄组。大年龄组患儿可出现突发败血症和/或深位部感染。结论该组患儿发病年龄及首次诊断年龄均较迟,呼吸系统感染为最常见的主诉,关节炎的比例较高。〉1/2的患儿血CD4^+T细胞减少,CD8^+T细胞增加,CD4/CD8比例倒置,NK细胞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酪氨酸激酶 X-连锁 儿童
下载PDF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培伟 何学莲 +4 位作者 丁艳 康世秀 乐鑫 李隽 尹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特点及检测其致病基因BTK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的特点,同时复习XLA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等相关文献,尤其是有关XLA基因检测... 目的探讨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特点及检测其致病基因BTK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的特点,同时复习XLA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等相关文献,尤其是有关XLA基因检测的研究。结果 1例XLA患儿反复感染,表现为肺炎、急性支气管肺炎并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实验室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103 mg/L),各种免疫球蛋白均下降,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CD19+B淋巴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均为0。基因检测,BTK基因EXON7至EXON19缺失,下游基因TIMM8A也缺失。结论 XLA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感染,免疫球蛋白下降,外周血B细胞下降。检测BTK基因可帮助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BTK基因 基因检测
下载PDF
Bruton酪氨酸激酶Btk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庆伟 芦静 刘欣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90-95,共6页
酪氨酸激酶Btk是非受体酪氨酸家族的成员,它由PH结构域、TH结构域、SH3结构域、SH2结构域和催化结构域5部分组成.Btk参与多种信号通路,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Btk的突变可导致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一直以来都是... 酪氨酸激酶Btk是非受体酪氨酸家族的成员,它由PH结构域、TH结构域、SH3结构域、SH2结构域和催化结构域5部分组成.Btk参与多种信号通路,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Btk的突变可导致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笔者将围绕Btk的结构、功能、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内容加以综述,着重探讨Btk参与B细胞信号通路、TLR信号通路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等过程的具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K 信号通路 B细胞 TOLL受体 肥大细胞脱颗粒
下载PDF
HLA不全相合无关供者或单倍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被引量:2
13
作者 聂玲 苏涛 +5 位作者 杨开泰 赵俩 胡健 杨双汇 徐雅靖 付斌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21-827,共7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可治愈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唯一方法。该研究病例1为4岁男性患儿,行HLA不全相合无关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例2为儿童期起病的24岁男性患者,合并原发皮肤肢端CD8+T细胞淋巴瘤,行单倍体外周血干细...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可治愈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唯一方法。该研究病例1为4岁男性患儿,行HLA不全相合无关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例2为儿童期起病的24岁男性患者,合并原发皮肤肢端CD8+T细胞淋巴瘤,行单倍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两者均采用减低毒性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并用后置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甲氨蝶呤和环孢素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病例1+11 d (移植后为"+")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均植入,+90 d供者嵌合下降,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后于+150 d恢复。病例2移植后+20 d中性粒细胞植入,+87 d血小板植入,+30 d为完全供者嵌合。两患者的相关指标(IgG、IgM、IgA和外周血中CD19+B细胞比例)分别于移植后2个月内、1年余恢复正常。两患者均未发生急性GVHD,病例1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后出现局限性慢性皮肤GVHD,经治疗后好转。该研究首次报道采用HLA不全相合无关供者或单倍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后置环磷酰胺方案,配合改进的预处理方案成功治疗2例XLA患者,为供者的选择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HLA不全相合无关供者 单倍体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后置环磷酰胺 儿童
下载PDF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合并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晓川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70-472,共3页
目的 探讨X 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XLA)合并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JIA)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特点。方法与结果  3例患儿在婴幼儿期即开始发生反复感染 ,随后出现关节炎症表现 ,之后反复多次发生关节炎症和关节外感染。关节炎症累及... 目的 探讨X 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XLA)合并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JIA)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特点。方法与结果  3例患儿在婴幼儿期即开始发生反复感染 ,随后出现关节炎症表现 ,之后反复多次发生关节炎症和关节外感染。关节炎症累及膝、踝、肘和髋等大关节 ,个别伴有肝脏肿大。实验室检查 :血清丙种球蛋白明显低下 ,外周血B细胞缺如。确诊为XLA后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IVIG)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 ,病情得到迅速控制 ,关节未发生进一步损害。结论 用IVIG和NSAIDs治疗XLA合并的JIA ,可有效控制JIA的临床症状。谨慎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合并症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会贞 卫海燕 陈永兴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6期36-37,共2页
目的提高对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认识。方法通过1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基因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有反复肺炎、中耳炎病史,有家族史。当地予抗感染治疗疗效差。查IgM、IgA、IgG明显降低,B细胞缺乏,给予抗... 目的提高对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认识。方法通过1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基因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有反复肺炎、中耳炎病史,有家族史。当地予抗感染治疗疗效差。查IgM、IgA、IgG明显降低,B细胞缺乏,给予抗感染及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查IgM、IgA、IgG、B细胞升高。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患儿存在BTK基因突变。结论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临床常表现为反复感染,本病诊断多依赖临床和血丙种球蛋白测定,BTK基因突变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临床表现 基因检测
下载PDF
8例非Bruton酪氨酸激酶基因突变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静 张慧 +1 位作者 龚若兰 陈同辛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4期232-236,共5页
目的分析8例非Bruton酪氨酸激酶(BTK)基因突变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多态性特点。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但BTK基因未检测出突变的患儿为研... 目的分析8例非Bruton酪氨酸激酶(BTK)基因突变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多态性特点。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但BTK基因未检测出突变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结果。Sanger法检测其常见致病基因,包括IGHM、IGLL1、CD79a和CD79b。结果共纳入8例患儿,男女比例为3:1,平均发病年龄(3.7±2.4)岁。所有患儿均有反复感染史,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1例患儿检测出IGLL1基因突变,其他致病基因未明。结论非BTK基因突变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常见呼吸系统感染,可通过基因分析进行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Bruton酪氨酸激酶基因突变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疾病特征 多态现象 遗传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回顾性研究
17
作者 廖琨 宋红艳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3期35-39,共5页
目的 回顾性研究单中心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中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PICU中PID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明确1例,高度怀疑4例;起病年龄1... 目的 回顾性研究单中心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中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PICU中PID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明确1例,高度怀疑4例;起病年龄1~132个月,平均36.4个月;入院主诉为发热伴上呼吸道症状为主;感染性疾病为脓毒血症4例(1例铜绿假单胞菌),肺炎4例(非主要表现),双侧化脓性中耳炎1例(铜绿假单胞菌),慢性腹泻病伴重度营养不良1例.高IgM综合征明确4例,其中1例为基因诊断,高度怀疑2例;起病年龄4~60个月,平均18.4个月;诊断年龄4~186个月,平均62个月;入院主诉主要为咳嗽伴发热和腹泻;感染性疾病肺炎6例,1例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间质性肺炎伴呼吸衰竭.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明确9例,1例明确基因诊断为X-SCID;起病年龄2~7个月,平均4.1个月;入院主诉主要为咳嗽伴发热,其他为腹泻、肝脾大、面色黄;感染性疾病脓毒症6例(1例肝脓肿,1例怀疑肝脓肿),肺炎6例(1例伴ARDS,1例伴呼吸衰竭),腹泻2例(1例伴重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1例.慢性肉芽肿病高度怀疑2例;平均起病年龄1个月;入院主诉发热、咳嗽、腹泻;感染性疾病为败血症2例,肺炎2例,感染性休克1例,多脏器衰竭1例.最近5年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既往7年的检出率(20/2).结论 随着认识水平提高,PICU中PID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对重症感染患儿,需注意基础疾病PID的可能,针对原发病进行合理治疗可能会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高IGM综合征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慢性肉芽肿病
下载PDF
Allergic and non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ren: The role of nasal cytology
18
作者 Maria Cristina Provero Alberto Macchi +2 位作者 Sara Antognazza Maddalena Marinoni Luigi Nespoli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3年第2期133-138,共6页
Nasal cytology is a diagnostic tool currently used in rhinology to study either allergic and vasomotor rhinological disorders or infectious and inflammatory rhiniti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nasal cytology has been ra... Nasal cytology is a diagnostic tool currently used in rhinology to study either allergic and vasomotor rhinological disorders or infectious and inflammatory rhiniti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nasal cytology has been rarely used in pediatrics, nevertheless its clinical and scientific applications seem to be very promising. The advantages of this technique are different: the ease of performance, the noninvasiveness allowing repetition and the low cost. We evaluated 100 children, from 2 to 15 years old, referred to our outpatient service for allergic children for suspected allergic rhinitis (AR). After skin prick test (SPT) or Radio Allergo Sorbent Test (RAST), 59/100 subjects were classified as affected by AR, while 8 children refused to be tested. According to ARIA guidelines, the 59 children with AR (4 - 15 years old) were divided in 56 with persistent AR and 3 with an intermittent form. Nine out of 59 children with AR had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neutrophils and eosinophils at the nasal cytology, documenting the presence of “minimal persistent inflammation”. Eleven out of 59 AR patients showed a positive swab for bacteria. Children with nonallergic rhinitis (NAR) were 33/100 (2 - 15 years old). After nasal cytology, 17/33 children were classified as NARES (nonallergic rhinitis with eosinophils), including one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XLA) child, 1/33 as NARESMA (nonallergic rhinitis with eosinophils and mast cell) and another 1/33 as NARMA (nonallergic rhinitis with mast cell). In conclusion, nasal cytology allowed us to correctly classify children with NAR and to better assess the condition of children with 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ERGIC RHINITIS CHILDREN NASAL CYTOLOGY Nonallergic RHINITIS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下载PDF
5例儿童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报告及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星梅 张冲 +1 位作者 林毅 张秋业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65-69,共5页
目的总结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儿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高度疑诊XLA的5例男童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采用二代测序+一代验证技术对患儿及父母进行BTK基因测序。结果 5例病儿... 目的总结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儿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高度疑诊XLA的5例男童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采用二代测序+一代验证技术对患儿及父母进行BTK基因测序。结果 5例病儿均为男性、汉族,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发鼻炎、鼻窦炎2例,关节炎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体格检查显示浅表淋巴结和扁桃体缺如;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B细胞显著降低;基因检测示5例患儿均存在人类酪氨酸激酶(BTK)基因半合子突变,均来自母亲,分别为c.1349+5G>T,c.1154deIC,p.(Pro386fs),c.1632-1G>T,c.110T>G和c.1751C>A。结论男性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及外周淋巴结缺如、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B细胞显著降低或缺如是XLA的重要特征,BTK基因突变是确诊依据;BTK基因c.1632-1G>T和c.1751C>A突变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人类酪氨酸激酶基因 儿童
下载PDF
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Btk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海 黄冬生 +3 位作者 洪建 沈蕾 应大明 顾友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0-172,共3页
通过对8例性联低丙球血症 (XLA)患儿Btk蛋白表达的研究 ,了解Btk蛋白表达缺陷与XLA的相关性。应用蛋白印迹技术 ,观察患儿及对照组儿童Btk蛋白表达条带分布情况 ,结果发现正常儿Btk蛋白表达正常 ,而XLA者则有Btk蛋白表达缺陷。
关键词 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Btk蛋白血症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