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ect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formation of shallow lake algae-induced black bloom 被引量:44
1
作者 Qiushi Shen Cheng Liu +3 位作者 Qilin Zhou Jingge Shang Lei Zhang ChengXin F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2353-2360,共8页
Surface sedim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lake black blooms. The dissolved oxygen (DO) distribution and its penetration depth in surface sediments as well as the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redox sensitive elemen... Surface sedim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lake black blooms. The dissolved oxygen (DO) distribution and its penetration depth in surface sediments as well as the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redox sensitive elements such as Fe and S at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ould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the black bloom. In this study, dredged and undredged sediment cores with different surface properties were used to simulate black blooms in the laboratory. The Micro Profiling System was employed to explore features of the DO and ∑H2S distribution at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sediments and pore waters were also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diment dredging effectively suppressed the black blooms. In the undredged treatment, DO penetration depth was only 50 μm. Fe^2+ concentrations, ∑H2S concentrations, and ∑H2S production rates were remarkably higher in surface sediments and pore waters compared to control and dredged treatments. Furthermore, depletion of DO and accumulation of Fe^2+ and ∑H2S in surface sediments and pore waters provided favorable redox environments and necessary material sources for the blooms. The study results proved that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surface sediments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black bloom, and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long-term pre-control of black blo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bloom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DREDGING sediment micro interface lake
原文传递
Blossoming Characteristics in Black Cumin Genotypes in Relation Seed Yield Influenced by Sowing Time
2
作者 Md Ziaul Haq M. Mofazzal Hossain +2 位作者 M. Moynul Haque Mira Rani Das Muhammad Shamsul Huda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5年第8期1167-1183,共17页
Black cumin (Nigella sativa L.;Family-Ranunculaceae) is an important spice crop. Mature seeds are consumed for edible and medical purposes and also used as a food additive and flavour. Seed of black cumin has great po... Black cumin (Nigella sativa L.;Family-Ranunculaceae) is an important spice crop. Mature seeds are consumed for edible and medical purposes and also used as a food additive and flavour. Seed of black cumin has great potentiality as spice crop due to nutritive and medicinal values.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t Bangabandhu Sheikh Mujibur Rahm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azipur during 2011 to 2012 to determine optimum planting time for seed production of black cumin. The experiment was two factorials. Factor A: 4 genotypes were V1: Exotic, Iran;V2: BARI kalozira-1;V3: Local, Faridpur and V4: Local, Natore. Factor B: sowing date: D1: 16 October;D2: 1 November;D3: 16 November and D4: 1 December. Therefore, treatment combinations were 16 in total. So, in 3 replications total plot was 48. Result revealed that significantly the highest 2.37 t/ha in V1, followed by V2 (1.96 t/ha). V2 and V3 (1.97 t/ha) were statistically similar and maximum yield was obtained from D2 (2.65 t/ha). In combined effect, maximum yield 3.00 t/ha was obtained in V1D2.. Investigation on time of sowing revealed that performance of black cumin was better in earlier sowings (16 October, 1 November) than later ones. The highest yield (4g plant-1;2.65 tha-1) was obtained when the crop was sown on 1 November. Among the genotypes, the exotic one with sowing in 1 November gave the highest seed yield (4.54 g·plant-1;3.00 t·h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CUMIN FLOWER bloomING Capsule Seed Yield SOWING Time
下载PDF
絮凝控制高浓度藻华对水质和植被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瑾晟 姜磊 +4 位作者 芦津 陈开宁 谢三桃 张民 史小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1-567,共7页
模拟了叶绿素a浓度为1001.63μg/L的高浓度蓝藻水华,选用聚合氯化铝(PAC),氯化铁(FeCl_(3)),阳离子淀粉-壳聚糖(CSC)3种絮凝剂实施应急控藻,探究其对水质和沉水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发现,FeCl_(3)和CSC处理后水体DO分别降至1.35,0.61mg/L... 模拟了叶绿素a浓度为1001.63μg/L的高浓度蓝藻水华,选用聚合氯化铝(PAC),氯化铁(FeCl_(3)),阳离子淀粉-壳聚糖(CSC)3种絮凝剂实施应急控藻,探究其对水质和沉水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发现,FeCl_(3)和CSC处理后水体DO分别降至1.35,0.61mg/L,氨氮则高达24.93,45.74mg/L,引发水体持续的重度黑臭;相比之下,PAC处理后ORP、DO、氨氮明显改善,分别为-76.00mV、3.64mg/L、9.25mg/L,且优于空白处理的-140.43mV、2.34mg/L、13.10mg/L,水体重度黑臭持续时长从15d减少至4d,沉水植被恢复潜力提升,其中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的生物量显著增加,优于无藻华对照(P<0.05);FeCl_(3)和CSC处理未能缓解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伊乐藻受到的生长胁迫,甚至加剧了对伊乐藻的生长胁迫,且CSC处理显著抑制了伊乐藻的叶数,株高,生物量的增长(P<0.05).结果表明,絮凝沉降可以快速控制湖滨带高浓度蓝藻水华,但可能会产生黑臭,应考虑增加曝气增氧等措施以缓解水质恶化,并选取合适的沉水植被进行生态修复,以期实现长效控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滨带 絮凝控藻 高浓度藻华 水体黑臭 沉水植物恢复
下载PDF
太湖草源性“湖泛”水域沉积物营养盐释放估算 被引量:32
4
作者 申秋实 周麒麟 +3 位作者 邵世光 刘成 张雷 范成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4,共8页
于太湖草源性“湖泛”暴发期,采集柱状沉积物并应用peeper被动采样装置获得“湖泛”区原位沉积物间隙水.泥水样品分析表明:“湖泛”发生水域表层(0 ~7 cm)沉积物的含水率、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区,其中有机质含量更是... 于太湖草源性“湖泛”暴发期,采集柱状沉积物并应用peeper被动采样装置获得“湖泛”区原位沉积物间隙水.泥水样品分析表明:“湖泛”发生水域表层(0 ~7 cm)沉积物的含水率、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区,其中有机质含量更是对照区样品的4倍左右,沉水植物残体促使表层沉积物物化性质改变的作用明显;“湖泛”发生水域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铵态氮(NH4+-N)、溶解性反应磷(SRP)及Fe2+含量远高于未发生区,植物残体降解对沉积物厌氧环境的营造显著.运用分子扩散模型对沉积物释放通量估算:“湖泛”发生区沉积物N4+-N、SRP和Fe2+的释放速率分别是对照区的49.8、15.3和123.1倍.研究认为,草源性“湖泛”水体氮、磷等营养物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沉积物的释放,而“湖泛”所营造的厌氧环境是氮、磷释放急剧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泛 沉积物释放 peeper 太湖
下载PDF
太湖月亮湾湖泛发生过程模拟及水土物化性质的响应 被引量:25
5
作者 申秋实 邵世光 +1 位作者 王兆德 范成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0-719,共10页
太湖湖泛具有在非确定区域非特定时间突发的特性,在野外很难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利用Y-型沉积物再悬浮发生模拟装置,进行了风浪作用下太湖月亮湾藻源性湖泛发生过程的室内模拟,研究了湖泛发生过程中上覆水体及沉积物基本指标的变化特... 太湖湖泛具有在非确定区域非特定时间突发的特性,在野外很难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利用Y-型沉积物再悬浮发生模拟装置,进行了风浪作用下太湖月亮湾藻源性湖泛发生过程的室内模拟,研究了湖泛发生过程中上覆水体及沉积物基本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湖泛发生过程中,上覆水体经历了显著的好氧-缺氧-厌氧阶段,溶解氧(DO)水平从起始阶段的大于6 mg/L下降到湖泛发生前后的小于0.5 mg/L;水体色度呈现出显著的升高趋势,但水体变成明显的黑色并发生湖泛却具有突发性;上覆水体NH4+-N及PO43--P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并形成明显的氮磷负荷污染;受湖泛区域氧化还原环境的影响,表层沉积物Fe(Ⅲ)开始向Fe(Ⅱ)转化,形成Fe(Ⅲ)/Fe(Ⅱ)<1的还原环境,同时表层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显著升高,并呈现垂向递减分布,表层最高值达到135.80μ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湖泛 沉积物 溶解氧
下载PDF
藻源性湖泛发生过程CDOM变化对水色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佐琛 段洪涛 +2 位作者 申秋实 张玉超 马荣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6-622,共7页
利用Y-型沉积物再悬浮发生装置模拟湖泛发生过程,分析其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水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藻类死亡过程消耗大量的氧气,水中溶解氧在短时间内消失殆尽,形成厌氧环境;并同时分解产生大量CDOM,使得水中CDOM... 利用Y-型沉积物再悬浮发生装置模拟湖泛发生过程,分析其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水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藻类死亡过程消耗大量的氧气,水中溶解氧在短时间内消失殆尽,形成厌氧环境;并同时分解产生大量CDOM,使得水中CDOM显著增多.前期阶段,CDOM浓度随时间一直升高,第6 d时CDOM浓度达到峰值,CDOM在443 nm处的吸收系数ag(443)为4.48 m-1.水体黑度值(Fe S浓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值0.35 mmol/L同样出现在第6 d,整个过程中,CDOM浓度和黑度值变化趋势一致,ag(443)与水体黑度呈显著正相关.利用Hydrolight和CIE颜色匹配函数模拟不同梯度的CDOM对水色的影响,发现随ag(443)增大,水体颜色也逐渐由绿色转为棕色,整体向长波方向移动,水色逐渐变暗.因此,可以认为CDOM浓度变化是引起湖泛水体发黑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作为定量监测湖泛强度的指示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泛 光学特性 CDOM 水色
下载PDF
2009-2017年太湖湖泛发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俊杰 陆隽 +4 位作者 朱广伟 高鸣远 闻亮 姚敏 聂青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96-1205,共10页
湖泛是太湖蓝藻水华较为独特的灾害表征形式,也是危害湖泊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因素,认知其发生机制、演变特征对湖泊蓝藻水华灾害防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9-2017年江苏省水文部门逐年4-10月对太湖湖泛易发区现场巡查获得的湖泛发生... 湖泛是太湖蓝藻水华较为独特的灾害表征形式,也是危害湖泊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因素,认知其发生机制、演变特征对湖泊蓝藻水华灾害防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9-2017年江苏省水文部门逐年4-10月对太湖湖泛易发区现场巡查获得的湖泛发生状况数据,结合期间水质、入湖水量、营养盐负荷等环境条件变化监测,分析了太湖水域湖泛发生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了湖泛发生前后的环境因子变化规律,探讨了湖泛强度年际波动成因.结果表明,2009-2017年太湖共发现面积超过0.01 km^2的湖泛61起,年发生次数3~17次不等;湖泛发生位置主要集中在太湖湖西沿岸带,9年发生了32次,占总频次的一半以上;其次为梅梁湾;贡湖相对较少,而巡查的东部湖区未发现湖泛事件.通过对湖泛发生日与前10日的环境条件对比分析发现,湖泛发生前5天持续的高温、低压和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利于湖泛发生:气温连续高于25℃、气压低于101.0 k Pa,有利于诱发湖泛;主导风向为东南风也有利于太湖西北部蓝藻水华严重区域的湖泛发生;大量蓝藻水华物质是湖泛发生的重要物质基础:湖泛发生前10日,湖体平均藻密度基本在1500万cells/L以上.湖泛发生强度还受前一年营养盐外源负荷的影响,湖泛发生频次较高的年份,前一年总磷和总氮营养盐入湖负荷也均处于较高水平.研究表明,尽管2007年无锡贡湖水厂发生饮用水危机以来太湖流域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水环境治理工程,但是截至目前,太湖的湖泛发生风险仍处于较高水平,在营养盐还未控制到较低水平之前,太湖的湖泛巡查与防控仍是十分必要和艰巨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泛 蓝藻水华 气象条件 灾害预报 太湖
下载PDF
疏浚对湖泛的影响:以太湖八房港和闾江口水域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陈超 钟继承 +2 位作者 范成新 申秋实 刘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71-2077,共7页
通过采集太湖八房港和闾江口疏浚后与未疏浚沉积物柱状样于室内模拟"湖泛"的发生与消退过程来研究底泥疏浚对藻源性"湖泛"形成和消退的影响.结果发现,疏浚能有效的延缓"湖泛"发生的时间,八房港和闾江口... 通过采集太湖八房港和闾江口疏浚后与未疏浚沉积物柱状样于室内模拟"湖泛"的发生与消退过程来研究底泥疏浚对藻源性"湖泛"形成和消退的影响.结果发现,疏浚能有效的延缓"湖泛"发生的时间,八房港和闾江口疏浚后沉积物柱状样水体色度均要低于未疏浚对照样,水体泛黑的时间也分别比未疏浚对照样延迟6d和2d.疏浚沉积物对上覆水柱中营养盐的含量也有较好的控制,试验过程中八房港和闾江口疏浚后沉积物柱状样水体中NH4+-N的含量仅分别未疏浚对照组的40%和77.1%,PO43--P的含量也仅分别为未疏浚对照组的41.4%和78.1%.值得注意的是,疏浚沉积物所对应的水柱中Fe2+和S2-的含量均要高于未疏浚对照组.八房港和闾江口疏浚沉积物中亚铁的含量分别是未疏浚对照样的78.1%和76.4%,而闾江口疏浚后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含量则是未疏浚对照的1.36倍.沉积物中铁、AVS的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垂向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疏浚 藻源性湖泛 太湖
下载PDF
底泥和藻体对太湖湖泛的诱发及水体致黑物的供应潜力 被引量:13
9
作者 蔡萍 吴雨琛 +1 位作者 刘新 尹洪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5-582,共8页
为确定底泥和藻体在太湖湖泛形成过程中对致黑物形成的贡献,采用室内模拟系统,研究底泥、蓝藻以及底泥+蓝藻3种处理,模拟湖水在不同厌氧程度下湖泛特征参数(黑度、铁及硫形态)的变化,分析不同处理以及受不同聚藻程度影响区(八房港... 为确定底泥和藻体在太湖湖泛形成过程中对致黑物形成的贡献,采用室内模拟系统,研究底泥、蓝藻以及底泥+蓝藻3种处理,模拟湖水在不同厌氧程度下湖泛特征参数(黑度、铁及硫形态)的变化,分析不同处理以及受不同聚藻程度影响区(八房港、焦山)底泥对湖泛的诱发作用及致黑物供给潜力.结果表明,各处理组诱发太湖湖泛发生的难易顺序为:底泥+蓝藻处理组〉底泥处理组〉蓝藻处理组.底泥+蓝藻处理组中Fe^2+浓度为蓝藻处理组的11~94倍,其平均浓度为后者的33倍,而底泥+蓝藻处理组中还原性硫浓度为其他处理组的2~56倍.研究还发现,聚藻区底泥较非聚藻区更易发生湖泛,这是由于聚藻区底泥富集了更高浓度的铁、硫等还原性物质,但厌氧处理与非厌氧处理在诱发湖泛发生的风险差异不明显.以上结果证实,厌氧环境下低价铁硫供应潜力的差异是决定湖泛发生的主要物质来源,加强对聚藻区底泥及蓝藻的控制是有效防控太湖湖泛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泛 诱发 硫化亚铁 底泥 藻体 太湖
下载PDF
藻源性湖泛水体显黑颗粒的元素形态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16
10
作者 申秋实 范成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1-598,共8页
湖泛现象是我国超富营养化浅水湖泊面临的最严峻环境问题之一,水体发黑、发臭是湖泛水体最显著和基本的物理特征.针对太湖湖泛显黑颗粒缺乏从元素形态直接给出证据的问题,针对室内模拟藻体和沉积物存在下形成的湖泛水体,采用多种图谱分... 湖泛现象是我国超富营养化浅水湖泊面临的最严峻环境问题之一,水体发黑、发臭是湖泛水体最显著和基本的物理特征.针对太湖湖泛显黑颗粒缺乏从元素形态直接给出证据的问题,针对室内模拟藻体和沉积物存在下形成的湖泛水体,采用多种图谱分析技术,对厌氧截留分离的显黑颗粒物质及其化学组成和元素形态进行了分析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与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湖泛水体显黑颗粒物质以藻类残体和悬浮沉积物颗粒物为主,其组成元素以C、O、Si为主;与未发生湖泛的对照样相比,湖泛水体显黑颗粒物样品中具有更高的Fe、S含量.X射线光电子能谱Fe、S微区分析进一步表明:湖泛显黑颗粒物样品中Fe主要以Fe(Ⅱ)的形式存在、S则以还原态S2-的形式赋存,两者具有共同化合成Fe S的充要条件.因此,缺氧厌氧条件下,湖泛水体的显黑物质组成是Fe S,它可由水体中Fe2+和ΣS2-通过化学共沉淀形成,并主要通过吸附于悬浮颗粒物之上而使得整个水柱呈现黑色,指示湖泛的暴发过程和维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泛 显黑颗粒物 硫化物
下载PDF
藻源性湖泛发生过程的季节差异 被引量:7
11
作者 邵世光 薛联青 +4 位作者 刘成 申秋实 周麒麟 余居华 范成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11-2516,共6页
藻源性湖泛在春季和夏季均有发生,但湖泛发生的完整过程在野外很难被追踪到.本文利用专利装置进行了春季与夏季藻源性湖泛的室内发生模拟,研究了湖泛发生过程中水体视觉和嗅觉两方面特征指标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湖泛在春季比夏季需要... 藻源性湖泛在春季和夏季均有发生,但湖泛发生的完整过程在野外很难被追踪到.本文利用专利装置进行了春季与夏季藻源性湖泛的室内发生模拟,研究了湖泛发生过程中水体视觉和嗅觉两方面特征指标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湖泛在春季比夏季需要更长的酝酿时间方可发生,且持续时间较短;春季湖泛发生时水体真色度与悬浮固体含量均要高于夏季,且波动更显著;夏季湖泛致臭物质的变化较春季更明显,具有迅速、持久的特点;春季与夏季藻源性湖泛过程均具有嗅觉特征先于视觉效果显现的现象,即呈现先臭后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泛 季节差异 视觉特征 嗅觉特征 变化过程
下载PDF
藻源型湖泛发生过程水色变化规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佐琛 段洪涛 +2 位作者 张玉超 邵世光 马荣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4-532,共9页
利用Y-型沉积物再悬浮发生模拟装置,模拟湖泛发生过程,分析水体吸收特性变化特征;同时,利用Hydrolight和CIE颜色匹配函数模拟水体颜色,分析湖泛水色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湖泛发生过程中,可溶性有色物质(CDOM)浓度(ag)不断增大,无机颗粒... 利用Y-型沉积物再悬浮发生模拟装置,模拟湖泛发生过程,分析水体吸收特性变化特征;同时,利用Hydrolight和CIE颜色匹配函数模拟水体颜色,分析湖泛水色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湖泛发生过程中,可溶性有色物质(CDOM)浓度(ag)不断增大,无机颗粒物浓度及吸收(ad)总体呈减小的趋势,而浮游植物色素浓度及吸收(aph)随时间变化不规律;基于Hydrolight模拟湖泛水体,离水辐亮度(Lw)和遥感反射比(Rrs)均随时间不断变小;3)另外,随SPIM或ag(443)的变大,水体颜色逐渐由绿色变为棕色.当SPIM增至40mg/L时,水体呈现棕色;当ag(443)达到10m-1时,水体呈现红棕色.通过研究湖泛发生过程水体光学特性和水色变化规律,有助于构建高精度的湖泛遥感监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泛 吸收特性 离水辐亮度 遥感反射比 水色
下载PDF
黑臭水体中不同浓度Fe^(2+)、S^(2-)与DO和水动力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玉琳 汪靓 华祖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27-633,共7页
以巢湖南淝河口湖湾区的黑臭水体为例,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黑臭水体中不同浓度Fe^(2+)、S^(2-)与DO及流速的定量关系.比较发现:分位数回归方法能够定量分析流速和DO对不同浓度Fe^(2+)、S^(2-)的作用;而普通线性回归则无法给出它们... 以巢湖南淝河口湖湾区的黑臭水体为例,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黑臭水体中不同浓度Fe^(2+)、S^(2-)与DO及流速的定量关系.比较发现:分位数回归方法能够定量分析流速和DO对不同浓度Fe^(2+)、S^(2-)的作用;而普通线性回归则无法给出它们彼此在不同浓度情况下的定量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水体流动主要通过分散作用降低黑臭水体中Fe^(2+)及S^(2-)的浓度;增加流速对降低南淝河口及黑臭水体边缘等Fe^(2+)、S^(2-)浓度梯度较大区域的污染效果显著;但对黑臭水体中间位置Fe^(2+)、S^(2-)浓度梯度较小区域污染没有显著影响.增加DO对减少S^(2-)浓度达到0.043mg/L以上或Fe^(2+)浓度达到0.80mg/L以上黑臭水体区域污染的效果明显;但对低浓度Fe^(2+)、S^(2-)污染的处理效果不佳.这些结果为治理浅水湖泊中的黑臭水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 分位数回归 流速 溶解氧 亚铁离子 硫离子 巢湖
下载PDF
藻类打捞对太湖聚藻区湖泛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邵世光 薛联青 +4 位作者 刘成 余居华 申秋实 周麒麟 范成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1-766,共6页
藻类打捞是多年来控制太湖沿岸藻源性湖泛的主要措施,为科学地指导藻类的打捞、防止湖泛的发生,采用能够模拟太湖风浪与沉积物再悬浮的大型装置,模拟湖泛易发的藻类聚集量下不同打捞频率(1次/d^1次/6 d)对湖泛发生时水体主要视觉指标和... 藻类打捞是多年来控制太湖沿岸藻源性湖泛的主要措施,为科学地指导藻类的打捞、防止湖泛的发生,采用能够模拟太湖风浪与沉积物再悬浮的大型装置,模拟湖泛易发的藻类聚集量下不同打捞频率(1次/d^1次/6 d)对湖泛发生时水体主要视觉指标和敏感指标〔ρ(DO)、Eh、ρ(Fe2+)、ρ(TFe)、ρ(∑S2-)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次/d和1次/2 d的高打捞频率能够有效预防湖泛的发生,当第4天对照组发生湖泛时,1次/d和1次/2 d打捞频率下ρ(DO)为0.60和0.06,Eh为48和37,ρ(Fe2+)是对照组的79.3%和90.7%,ρ(TFe)是对照组的64.8%和72.3%,ρ(∑S2-)是对照组的62.03%和64.56%;1次/3 d频率虽不能控制湖泛的发生,但能有效推迟湖泛发生时间约2~3 d;而1次/4 d^1次/6 d的低打捞频率既不能预防也不能推迟湖泛的发生.研究显示,在2.5 kg/(m2·d)鲜藻聚集速率下,1次/2 d的打捞频率是在控制湖泛发生前提下的最经济打捞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泛控制 藻体打捞 打捞频率 太湖
下载PDF
富营养化浅水湖泊藻源性湖泛的短期数值预报方法——以太湖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未 秦伯强 +1 位作者 张运林 朱广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1-709,共9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富营养化浅水湖泊藻源性湖泛的短期数值预报方法.选取表征藻源性湖泛的代表性指标叶绿素a和溶解氧浓度作为预测变量,以天气预报中的风场为驱动力,求解浅水湖泊三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值模型,计算未来3 d浅水湖泊叶绿素a和... 本文建立了一种富营养化浅水湖泊藻源性湖泛的短期数值预报方法.选取表征藻源性湖泛的代表性指标叶绿素a和溶解氧浓度作为预测变量,以天气预报中的风场为驱动力,求解浅水湖泊三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值模型,计算未来3 d浅水湖泊叶绿素a和溶解氧浓度的时空分布,然后结合未来3 d的气象因子信息建立经验公式,计算湖泛易发水域发生湖泛的概率,并进一步确定湖泛发生位置和面积.以太湖为例,采用构建的方法于2013 2014年夏、秋季对太湖7段湖泛易发水域的湖泛发生概率及发生面积进行未来3 d的预测预报,预报正确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源性湖泛 数值模型 短期预报 浅水湖泊 太湖
下载PDF
湖泛水体沉积物-水界面Fe^2+/ΣS^2-迁移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申秋实 范成新 +2 位作者 王兆德 张雷 刘成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5-1184,共10页
湖泊水底Fe^(2+)和ΣS^(2-)浓度的快速增加是湖泛暴发最早发生于沉积物-水界面的主要前提,缺氧环境下水底扩散层附近Fe^(2+)和ΣS^(2-)的迁移是其在沉积物-水界面处稳定积累的重要原因.以蓝藻聚积水体沉积物-水界面为研究对象,应用湖泊... 湖泊水底Fe^(2+)和ΣS^(2-)浓度的快速增加是湖泛暴发最早发生于沉积物-水界面的主要前提,缺氧环境下水底扩散层附近Fe^(2+)和ΣS^(2-)的迁移是其在沉积物-水界面处稳定积累的重要原因.以蓝藻聚积水体沉积物-水界面为研究对象,应用湖泊过程模拟装置及间隙水被动采样等技术,重点研究了间隙水和底层上覆水中Fe^(2+)和ΣS^(2-)的垂向分布特征,并定量估算了二者的扩散通量及迁移方向.结果表明:湖泛样品水体沉积物-水界面处于典型的还原性环境,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Fe^(2+)和ΣS^(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样品,二者在表层沉积物中积累趋势明显.湖泛水体沉积物-水界面处Fe^(2+)释放通量较高,表现出较强烈的自沉积物向上覆水方向的释放能力;而湖泛样品ΣS^(2-)在沉积物-水界面处释放通量为负,迁移方向为自上覆水向沉积物扩散.Fe^(2+)和ΣS^(2-)在湖泛水体沉积物-水界面处不同的迁移特征证明:缺氧/厌氧条件下,湖泊水体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高浓度Fe^(2+)向上覆水的扩散为湖泛致黑物质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底层上覆水及界面水中SO^(2-)4在表层沉积物中被还原,为终端还原产物ΣS^(2-)为湖泛致黑物质的形成提供了另一重要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泛 沉积物-水界面 沉积物 湖泊 太湖
下载PDF
生源性湖泛水体主要含硫致臭物及其产生机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卢信 刘成 +1 位作者 尹洪斌 范成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3-590,共8页
由水生生物残体诱发的湖泛发生过程中水体高浓度的含硫致臭物质对水生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这些致臭物质的来源途径及其产生机制至今尚无详细报道.通过使用藻类、浮游动物、鱼类、底栖动物以及水生植物等多种生物残体进行了... 由水生生物残体诱发的湖泛发生过程中水体高浓度的含硫致臭物质对水生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这些致臭物质的来源途径及其产生机制至今尚无详细报道.通过使用藻类、浮游动物、鱼类、底栖动物以及水生植物等多种生物残体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发现各类生物残体均能导致湖泛的发生,其中藻类残体中含有的大量含硫氨基酸导致水体挥发性有机硫化物浓度升高尤为突出.使用蛋氨酸作为前驱物质进行模拟实验发现,影响蛋氨酸降解的非生物因素主要为光照和厌氧条件,其中光照的影响更大.对蛋氨酸降解率与铵态氮浓度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无论有无生物作用二者均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蛋氨酸降解的第一步应为发生脱氨基作用.对α-羟丁酸、α-酮丁酸和4-甲硫基-2-氧代丁酸等中间产物在体系中的变化进行研究后发现,4-甲硫基-2-氧代丁酸在体系中很难积累,而α-羟丁酸和α-酮丁酸则有较明显的累积过程,说明脱甲硫基作用可能在脱氨基作用后很短时间内发生,或二者同时发生,由此产生甲硫醇,甲硫醇再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以及硫化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泛 含硫氨基酸 蛋氨酸 挥发性硫化物 脱氨基作用 太湖 贡湖湾
下载PDF
底泥覆盖对浅水湖泊藻源性湖泛的控制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商景阁 何伟 +1 位作者 邵世光 范成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9-606,共8页
湖泛的发生与湖泊底部氧化还原条件和致黑致臭物充足供给直接相关.利用黄土和细沙对太湖湖泛易发区(月亮湾)底泥进行覆盖,模拟在湖泛可形成条件下,底泥-水体系及其界面主要物化性质与感官变化过程.结果表明:0.5 cm黄土和1.0 cm细沙的覆... 湖泛的发生与湖泊底部氧化还原条件和致黑致臭物充足供给直接相关.利用黄土和细沙对太湖湖泛易发区(月亮湾)底泥进行覆盖,模拟在湖泛可形成条件下,底泥-水体系及其界面主要物化性质与感官变化过程.结果表明:0.5 cm黄土和1.0 cm细沙的覆盖,从水色和嗅味半定量角度达到了对湖泛黑臭的控制,与对照组相比,覆盖组底泥间隙水中主要致黑物Fe2+浓度仅为对照组的1/3,主要致臭物甲硫醇和二甲基三硫醚等浓度则不到50%.进一步分析底部水体和底泥性质发现:经覆盖处理底部水体的溶解氧浓度提高近1倍,氧化还原电位基本处于250 m V以上水平,覆盖层1 cm左右表层氧化还原电位和p H均远高于对照底泥.以黄土为主的底泥覆盖,主要因阻隔了下层底泥中物质迁移供给和对厌氧微生物参与的控制,以及黄土本身性质对湖底物化环境的影响等,在藻体大量聚集和死亡的水柱环境中,较好地阻止了致黑致臭物的形成,从而较有效控制湖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泛控制 底泥覆盖 氧化还原 FE^2+
下载PDF
巢湖南淝河口黑水团区流速和溶解氧与Fe^(2+)、S^(2-)浓度的空间关联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玉琳 汪靓 +1 位作者 华祖林 丁士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0-717,共8页
黑臭现象在我国东部地区浅水湖泊频繁发生,已经严重影响环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厌氧环境和高浓度Fe^(2+)、S^(2-)是引起黑臭现象的必要条件.本文解析巢湖南淝河口区黑臭水团范围内Fe^(2+)、S^(2-)与DO、流速的分布特性;基于空间计量模... 黑臭现象在我国东部地区浅水湖泊频繁发生,已经严重影响环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厌氧环境和高浓度Fe^(2+)、S^(2-)是引起黑臭现象的必要条件.本文解析巢湖南淝河口区黑臭水团范围内Fe^(2+)、S^(2-)与DO、流速的分布特性;基于空间计量模型重点探讨了流速、DO和Fe^(2+)、S^(2-)分布的空间关联性.结果发现,水体流动在黑臭水团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使Fe^(2+)、S^(2-)和DO彼此产生空间相关性以及通过分散作用改变局部Fe^(2+)、S^(2-)浓度分布;同时流速通过增强复氧间接影响Fe^(2+)及S^(2-)总体浓度的作用较小.流速与Fe^(2+)、S^(2-)之间均满足线性空间滞后模型;而线性回归模型中流速对Fe^(2+)的影响低估了约7%,对S^(2-)的影响则低估了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 Fe2+ S2- 流速 溶解氧 空间计量模型 巢湖 南淝河
下载PDF
电化学氧化技术对藻源性湖泛的降解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莉 冯胜 +2 位作者 张运林 李忠玉 吴攀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9-586,共8页
为探索电化学氧化技术降解藻源性湖泛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选取太湖藻华发生水域的浓缩藻类在室内稀释后,于高温黑暗条件下腐烂形成湖泛水样.用钛基阴阳极板于24 V额定电压、100 W额定功率的变压器下在室内进行降解,并分别设置3个试验组... 为探索电化学氧化技术降解藻源性湖泛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选取太湖藻华发生水域的浓缩藻类在室内稀释后,于高温黑暗条件下腐烂形成湖泛水样.用钛基阴阳极板于24 V额定电压、100 W额定功率的变压器下在室内进行降解,并分别设置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结果表明:反应51 h后ρ(Chla)从初始的2 909.87μg/L降至72.02μg/L,降解率达97.6%;悬浮物〔OSM(有机悬浮物)、ISM(无机悬浮物)、TSM(总悬浮物)〕、含氮污染物〔TN、TDN(溶解性总氮)〕、CODMn、DOC(溶解性有机碳)的降解率分别为40.8~94.7%、37.4~58.9%、78.8%、40.1%;电化学氧化法对水体有机物的降解效果好,而短期内水体藻类污染物的自降解能力较为微弱.电化学氧化法能有效去除湖泊水体中的藻类污染物,并且极板功率较小、反应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湖泛 藻华 碳氮污染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