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探讨柚皮素对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海潼 刘建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28,共6页
目的 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探讨柚皮素(NAR)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的损伤机制。方法 将HRMECs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HG)组、HG+NAR组(3 mg/L NAR)、HG+激活剂(AICAR)组(1 mmol/L A... 目的 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探讨柚皮素(NAR)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的损伤机制。方法 将HRMECs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HG)组、HG+NAR组(3 mg/L NAR)、HG+激活剂(AICAR)组(1 mmol/L AICAR)、HG+NAR+AICAR组(3 mg/L NAR+1 mmol/L AICAR);除对照组向培养基中加入5 mmol/L的D-葡萄糖处理外,其他各组均向培养基中加入30 mmol/L的D-葡萄糖处理。采用CCK-8及Transwell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自噬因子LC3 mRNA、p62 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AMPK/mTOR通路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G组细胞活力,迁移数,IL-1β、IL-6和TNF-α水平,p-AMPK/AMPK,LC3Ⅱ/LC3Ⅰ,LC3 mRNA表达增加,p-mTOR/mTOR、p62蛋白及p62 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G组相比,HG+NAR组细胞活力,迁移数,IL-1β、IL-6和TNF-α水平,p-AMPK/AMPK,LC3Ⅱ/LC3Ⅰ,LC3 mRNA表达下降,p-mTOR/mTOR、p62蛋白及p62 mRNA表达增加,但HG+AICAR组细胞活力,迁移数,IL-1β、IL-6和TNF-α水平,p-AMPK/AMPK,LC3Ⅱ/LC3Ⅰ表达增加,p-mTOR/mTOR、p62蛋白及p62 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G+NAR组相比,HG+NAR+AICAR组细胞活力,迁移数,IL-1β、IL-6和TNF-α水平,p-AMPK/AMPK,LC3Ⅱ/LC3Ⅰ,LC3 mRNA表达增加,p-mTOR/mTOR、p62蛋白及p62 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G+AICAR组相比,HG+NAR+AICAR组细胞活力,迁移数,IL-1β、IL-6和TNF-α水平,p-AMPK/AMPK,LC3Ⅱ/LC3Ⅰ,LC3 mRNA表达下降,p-mTOR/mTOR、p62蛋白及p62 mRN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R可减轻HG诱导的HRMECs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MPK/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霉素蛋白通路 自噬
下载PDF
腺嘌呤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转导通路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徐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775-3777,共3页
背景:腺嘌呤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的下游靶分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对细胞生长、分裂和蛋白质合成有重要意义。目的:综述腺嘌呤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转导相互调节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揭示腺嘌呤核苷酸活化... 背景:腺嘌呤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的下游靶分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对细胞生长、分裂和蛋白质合成有重要意义。目的:综述腺嘌呤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转导相互调节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揭示腺嘌呤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转导的交互作用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方法:以"(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OR mTOR)AND(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OR AMPK)AND signal transduction"为检索式,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相关内容的文献,最终纳入30篇可反映腺嘌呤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转导通路相互作用的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腺嘌呤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活化导致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转导减弱一定程度上抑制蛋白质合成,腺嘌呤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过多个位点磷酸化和活化而调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转导。腺嘌呤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马铃薯球蛋白会抑制Akt,ERK1/ERK2和p90rsk等其他蛋白激酶的作用。明确腺嘌呤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调节过程所起的作用,对揭示腺嘌呤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途径调控能量代谢和蛋白合成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嘌呤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磷酸化 蛋白 信号转导 组织工程
下载PDF
Alzheimer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的改变及意义
3
作者 王珊 生晓娜 +3 位作者 郑为娜 徐倩倩 张国华 张冲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研究Alzheimer病(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分布及上游调控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对30例AD患者(AD组)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分布,用Western Blot... 目的研究Alzheimer病(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分布及上游调控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对30例AD患者(AD组)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分布,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淋巴细胞ERK1/2/m TOR通路和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p21的表达,并与帕金森病(PD)患者(PD组)及正常对照者(NC组)进行比较。分析AD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病程的关系。结果与NC组相比,AD组外周淋巴细胞分布于G1期的比例(G1%)显著下降而S%显著升高(均P<0.01);淋巴细胞中p-ERK1/2、pm TOR和p21水平显著下降(均P<0.01)。与NC组相比,PD组ERK1/2、p-ERK1/2、m TOR、p-m TOR、p2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D组外周血淋巴细胞p-m TOR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592,P=0.018),与病程呈负相关(r=-0.558,P=0.025)。结论 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分布存在异常,淋巴细胞的pERK1/2、p-m TOR和p21水平显著下降,并且病情越重、病程越长者p-m TOR水平下降越明显。外周血淋巴细胞p-ERK1/2、p-m TOR和p21有可能成为AD诊断及病情评价的外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细胞周期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哺乳动物霉素蛋白通路 淋巴细胞
下载PDF
薯蓣皂苷元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增强前列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徐林飞 刘晟 +1 位作者 林勇峰 林星长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12期34-39,共6页
目的探究薯蓣皂苷元(DG)增强前列腺癌(PCa)细胞放疗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分析细胞中γH2A... 目的探究薯蓣皂苷元(DG)增强前列腺癌(PCa)细胞放疗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分析细胞中γH2AX焦点形成数;免疫印迹分析细胞中增殖、凋亡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MPK/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当X线(IR)≥4Gy、DG≥25μM时,PCa细胞增殖活力被明显抑制(P<0.05)。DG干预可有效改善IR处理对PCa细胞增殖能力、LDH漏出率、细胞凋亡、γH2AX焦点形成数及AMPK/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AMPK抑制剂Compound C具有与DG相反的效果,且可部分逆转DG对以上指标的影响(P<0.05)。结论DG通过激活AMPK/mTOR通路增强PCa细胞放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元 前列腺癌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霉素蛋白通路 放疗敏感性
下载PDF
受体酪氨酸激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易金玲 吐比克孜·依比力 +1 位作者 古丽胡马尔·艾尼瓦尔 腊晓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7-12,16,共7页
目的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Axl)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收集5例卵巢EMS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和异位内膜组织,另选择5例正常内膜组织作为对照。分离培养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EcESCs)... 目的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Axl)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收集5例卵巢EMS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和异位内膜组织,另选择5例正常内膜组织作为对照。分离培养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EcESCs)、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EuESCs)及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EnESCs)并进行免疫组化鉴定,分析在细胞水平靶向上游Axl、mTOR激酶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s)凋亡的机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HEcESCs、HEuESCs及HEnESCs的Axl、mTOR mRNA的表达差异;在细胞水平选择siRNA转染调控Axl靶点,雷帕霉素调控mTOR靶点,采用蛋白质印迹法、qRT-PCR检测Axl、mTOR、磷酸化mTOR(p-mTOR)及CyclinD1表达差异。结果与HEnESCs比较,HEuESCs及HEcESCs中Axl mRNA、mTOR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帕霉素处理组、Axl-siRNA处理组Axl mRNA、CyclinD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雷帕霉素处理组相比,Axl-siRNA处理组中Axl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雷帕霉素处理组Axl mRNA、CyclinD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Axl-siRNA处理组中Axl mRNA、CyclinD1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帕霉素处理组中mTOR mRNA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mTO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帕霉素处理组、Axl-siRNA处理组中p-mTOR、CyclinD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控Axl、mTOR可促进HEcESCs凋亡,Axl通过介导mTOR信号通路参与EM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受体酪氨酸激酶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信号通路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婷婷 罗向霞 +1 位作者 张钰洁 王瑞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29期139-142,共4页
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是人体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蛋白质合成、葡萄糖转运及血管生成等大... 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是人体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蛋白质合成、葡萄糖转运及血管生成等大量细胞生命活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该通路的参与。本文对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与DR发展的关系以及该通路在DR进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DR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
下载PDF
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自噬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宋静 白吉祥 +2 位作者 王书惠 刘伦翠 赵志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8-584,共7页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活力、凋亡、自噬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PC-3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PC-3细胞活力,TUNEL染色检测PC-3细胞凋亡,吖啶橙染...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活力、凋亡、自噬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PC-3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PC-3细胞活力,TUNEL染色检测PC-3细胞凋亡,吖啶橙染色观察PC-3细胞自噬小泡,GFP-LC3质粒转染分析观察PC-3细胞自噬小体,Western blot分析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融合蛋白(LC3)、Beclin-1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槲皮素以浓度-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PC-3细胞活力,并诱导细胞凋亡;能够增加PC-3细胞自噬小泡和自噬小体的数量;能够升高PC-3细胞LC3-Ⅱ/LC3-Ⅰ及Beclin-1表达,同时降低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和磷酸化-mTOR的表达。结论槲皮素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PC-3细胞发生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前列腺癌 自噬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介导的自噬途径研究齐墩果酸预处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梁普博 赖迪生 +2 位作者 郑云龙 张望 苏丹霞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年第6期19-23,60,共6页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MPK/mTOR)介导的自噬途径研究齐墩果酸(OA)预处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5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OA组、OA联合AMPK抑制剂组,每组14只,除假手术...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MPK/mTOR)介导的自噬途径研究齐墩果酸(OA)预处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5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OA组、OA联合AMPK抑制剂组,每组1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45 min再灌注2 h建立MIRI大鼠模型,实验前3 d用100 mg/kg OA灌胃预处理OA组、OA联合AMPK抑制剂组,OA联合AMPK抑制剂组同时腹腔注射20 mg/kg Compound C。再灌注2 h后,检测室性期前收缩(PVCs)及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发生次数;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体积,计算梗死百分比;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形态情况;电镜观察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LC3-Ⅰ)、p62、Beclin1、AMPK、磷酸化(p)-AMPK、mTOR、p-mTOR蛋白等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PVCs、VT/VF、心肌梗死百分比、心肌组织中LC3-Ⅱ/Ⅰ、Beclin1、p-AMPK/AMPK蛋白表达升高,p62、p-mTOR/mTOR蛋白水平降低(P<0.05),心肌细胞产生明显的自噬性损伤。与模型组相比,OA组PVCs、VT/VF、心肌梗死百分比、心肌组织中p62、p-mTOR/mTOR蛋白水平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LC3-Ⅱ/Ⅰ、Beclin1、p-AMPK/AMPK蛋白表达升高(P<0.05),心肌细胞自噬性损伤减轻。与OA组相比,OA联合AMPK抑制剂组PVCs、VT/VF、心肌梗死百分比、心肌组织中p62、p-mTOR/mTOR蛋白水平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LC3-Ⅱ/Ⅰ、Beclin1、p-AMPK/AMPK蛋白表达降低(P<0.05),心肌细胞自噬性损伤加重。结论OA预处理可能通过激活AMPK/mTOR介导的自噬途径从而实现对MIRI大鼠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霉素蛋白通路 自噬 齐墩果酸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在变应性鼻炎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冯家茹 王明刚 +1 位作者 彭林峰 桂雄斌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902-906,共5页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失衡可介导AR发病,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经典信号通路干预AR可能与调控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和影...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失衡可介导AR发病,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经典信号通路干预AR可能与调控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和影响体内IgE、AR相关炎症因子及黏蛋白水平相关。近年来,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成熟,但其影响AR发生和发展的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就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AR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AR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综述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调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斌 王猛 张囡囡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775-1779,共5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正常肝细胞MIHA、肝细胞癌细胞SK-Hep1中HDAC3的表达;将si-NC组(转染si-NC)、si-HD...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正常肝细胞MIHA、肝细胞癌细胞SK-Hep1中HDAC3的表达;将si-NC组(转染si-NC)、si-HDAC3组(转染si-HDAC3)、si-HDAC3+DMSO组[转染si-HDAC3并用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si-HDAC3+MHY1485组[转染si-HDAC3并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MHY1485处理]用脂质体法转染至SKHep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中Akt激酶、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核糖体p70S6激酶蛋白(S6K1)、磷酸化核糖体p70S6激酶蛋白(p-S6K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肝细胞MIHA(1.00±0.06)相比,肝细胞癌细胞SK-Hep1中HDAC3表达(4.38±0.34)显著上调(P<0.05)。敲减HDAC3后,SK-Hep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得到明显下调,凋亡能力得到明显上调。有趣的是,敲减HDAC3后,SK-Hep1细胞中mTOR信号通路关键基因Akt、4E-BP1、p-S6K1的表达均明显下调,并且激活mTOR信号通路可部分逆转敲减HDAC3对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调控作用。结论长链非编码RNAHDAC3可调控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TOR信号通路相关,可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肿瘤侵润 细胞凋亡 长链非编码RN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下载PDF
间歇性缺氧通过上调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促进S180实体瘤的生长
11
作者 杨盼 成林杰 +2 位作者 单玮碧 艾孜买提·肉孜江 姚巧玲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缺氧(Intermittent hypoxia,IH)对S180实体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2018年3—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动物房购买的8周龄清洁级昆明鼠为研究对象,将16只接种S180实体瘤的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常氧组(Room air,... 目的探讨间歇性缺氧(Intermittent hypoxia,IH)对S180实体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2018年3—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动物房购买的8周龄清洁级昆明鼠为研究对象,将16只接种S180实体瘤的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常氧组(Room air,RA)和IH组,每组8只,IH暴露两周后处死小鼠,取肿瘤组织称重量,TUNEL法检测肿瘤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及p-mTOR在RA组和IH组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IH组肿瘤组织重量明显高于RA组(P<0.05),IH组肿瘤组织凋亡小体数为(81.18±8.92)个,低于RA组肿瘤组织凋亡小体数(129.75±20.20 P<0.05),IH组肿瘤组织中Akt、mTOR的蛋白表达与R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H组肿瘤组织中p-Akt、p-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 IH可促进小鼠S180实体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同上调Akt/mTOR通路促进S180实体瘤的生长并抑制肿瘤组织的凋亡有关。本研究将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合并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间歇性缺氧(IH) 肿瘤 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霉素蛋白信号通路(Akt/mTOR) 凋亡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小鼠
下载PDF
lncRNA GAS5靶向miR-21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和自噬
12
作者 张茜 刘杰 马红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5期568-574,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AS5靶向微小RNA-21(miR-21)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和自噬。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lncRNA GAS5在5...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AS5靶向微小RNA-21(miR-21)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和自噬。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lncRNA GAS5在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及癌旁组中的表达。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lncRNA GAS5对miR-21的靶向作用。另将A549细胞分为5组,包括pcDNA-null组、pcDNA-GAS5组、pcDNA-GAS5+mimic-NC组、pcDNA-GAS5+mimic组、pcDNA-GAS5+mimic+BEZ235组。用qPCR检测lncRNA GAS5和miR-21表达。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I3K、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mTOR(p-mTOR)、贝克兰蛋白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扭转蛋白1(Twist1)、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四唑溴化物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结果NSCLC组lncRNA GAS5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定A549细胞中lncRNA GAS5对miR-21有直接靶向作用。与pcDNA-null组比较,pcDNA-GAS5组细胞增殖活力减少,lncRNA GAS5、PI3K、p-Akt、p-mTOR、Beclin1、LC3-Ⅱ、N-cadherin、Vimentin、Twist1、Ki67、PCNA表达下调,miR-21、LC3-Ⅰ、E-cadherin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DNA-GAS5+mimic-NC组比较,pcDNA-GAS5+mimic组细胞增殖活力上调,PI3K、p-Akt、p-mTOR、Beclin1、LC3-Ⅱ、N-cadherin、Vimentin、Twist1、Ki67、PCNA表达上调,miR-21、LC3-Ⅰ、E-cadherin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DNA-GAS5+mimic组比较,pcDNA-GAS5+mimic+BEZ235组细胞增殖活力下调,PI3K、p-Akt、p-mTOR、Beclin1、LC3-Ⅱ、N-cadherin、Vimentin、Twist1、Ki67、PCNA表达下调,LC3-Ⅰ和E-cadherin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 GAS5通过miR-21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和自噬,减少细胞增殖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GAS5 微小RNA-21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肺癌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损伤及AMPK/mTOR通路的影响
13
作者 赵彩霞 刘建芳 +4 位作者 刘宏 李军 刘爽 庞鑫鑫 谷彦玲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3-27,69,共6页
目的探究雷公藤甲素(TP)对心力衰竭(HF)大鼠心肌损伤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TP组(TP-L组,100μg/kg TP)... 目的探究雷公藤甲素(TP)对心力衰竭(HF)大鼠心肌损伤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TP组(TP-L组,100μg/kg TP)、高剂量TP组(TP-H组,200μg/kg TP)和高剂量TP+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TP-H+CC组,200μg/kg TP+0.2 mg/kg Compound C)。除Sham组外,其余组大鼠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构建HF模型。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采用HE、TUNEL染色法分别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心肌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大鼠心肌组织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Ⅰ、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AMPK/mTOR信号通路及凋亡标志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F大鼠心功能下降、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心肌组织细胞排列紊乱,间隙变宽,心室壁变薄,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氧化应激反应;AMPK/mTOR信号通路被抑制。高剂量TP干预后,HF大鼠心功能得到提高;心肌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得以改善,AMPK/mTOR信号通路激活;而AMPK抑制剂Compound C减弱了TP对HF大鼠心肌损伤的改善。结论TP可能通过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减轻HF大鼠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藤甲素 心力衰竭 心肌损伤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霉素蛋白通路 大鼠
下载PDF
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在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和创面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宏 邱伟 +8 位作者 朱明 张娅 崔文慧 邢伟 李向云 安天琛 陈民佳 郭韡 徐祥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88-593,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和创面组织中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选取7~8周龄SD大鼠7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每组39只。糖尿病组...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和创面组织中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选取7~8周龄SD大鼠7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每组39只。糖尿病组大鼠一次性快速腹腔注射20mg/mL链脲佐菌素液(65mg/kg,采用柠檬酸缓冲液配制),建立糖尿病模型;非糖尿病组大鼠同法注射等量的柠檬酸缓冲液。于注射后1~8周2组每周各取3只大鼠,于背部切取约1.0cm×1.0cm的全层皮肤,行HE染色观测表皮厚度。注射后1周,2组各取15只大鼠同前取皮造成全层皮肤缺损,于伤后即刻及1、3、5、7d每组各取3只大鼠处死,伤后即刻每只大鼠沿创缘切取1块皮肤组织、伤后1~7d每只大鼠切取创面组织,取一部分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皮肤组织及创面组织中的Akt、磷酸化Akt、mTOR、磷酸化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取剩余组织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及创面组织中的磷酸化Akt与波形蛋白表达。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多重t检验。结果(1)注射后1、2周,2组大鼠表皮厚度相似(t值分别为0.25、1.33,P值均大于0.05);与非糖尿病组比较,注射后3周起糖尿病组大鼠表皮厚度明显变薄(t值为4.44~9.71,P〈0.05或P〈0.01)。(2)与伤后即刻皮肤组织比较,非糖尿病组大鼠伤后1~7d创面组织Akt、磷酸化Akt、roTOR(伤后3d除外)及磷酸化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值为3.75~21.44,P〈0.05或P〈0.01。与伤后即刻皮肤组织比较,糖尿病组大鼠伤后1~7d创面组织中Akt、roTOR蛋白表达水平(伤后ldmTOR除外)无明显变化(t值为0.03~2.32,P值均大于0.05);伤后1~7d创面组织中磷酸化Akt(伤后1d除外)、磷酸化ro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t值为3.79~8.11,P〈0.05或P〈0.01)。伤后即刻,2组大鼠皮肤组织中Akt蛋白表达水平相近(t=0.66,P〉0.05),但糖尿病组大鼠皮肤组织中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水平(0.310±0.035)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0.790±O.032,t=6.20,P〈0.05)。与非糖尿病组大鼠比较,糖尿病组大鼠伤后即刻皮肤组织中roTOR和磷酸化roTOR蛋白表达水平及伤后1~7d创面组织中Akt、磷酸化Akt、roTOR和磷酸化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t值为3.52~13.44,P〈0.05或P〈0.01)。(3)与伤后即刻皮肤组织比较,2组大鼠伤后l~7d创面组织中磷酸化Akt、波形蛋白表达呈逐渐增强趋势,其中糖尿病组大鼠皮肤组织和创面组织中各指标的表达均明显弱于非糖尿病组。结论创伤能刺激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上调关键蛋白表达;糖尿病皮肤组织和创面组织中该信号通路的活性低下可能是导致创面难愈的关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伤口愈合 皮肤 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RAD001和LY294002对不同分子特征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斌 杨乐 +2 位作者 孙刚 董朝 马斌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43-2145,共3页
目的 观察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RAD001和LY294002对人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PI3 K/蛋白激酶B (Akt)/mTOR信号通路上下游不同靶点联合阻滞对不同亚型人乳... 目的 观察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RAD001和LY294002对人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PI3 K/蛋白激酶B (Akt)/mTOR信号通路上下游不同靶点联合阻滞对不同亚型人乳腺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RAD001和LY294002单独或者联合使用,通过噻唑蓝(MTT)实验计算药物半数抑制剂量(IC50).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结果 LY294002和RAD001单药均使能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抑制细胞增殖、阻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联合用药后各细胞株的抗肿瘤效应明显增强.结论 针对P13 K/Akt/mTOR信号通路的靶向干预可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其凋亡,且通路中不同靶点联合干预的抗肿瘤效应更加显著,尤其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的MDA-MB-231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LY294002 RAD001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α-硫辛酸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轩 季虹 +3 位作者 陈雅洁 田思宇 阎红伶 刘宽芝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16-922,共7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LA)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改善T2DM大鼠肾脏病变。方法 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2DM组、LA组、复合物C组(Comp C)和LA+Comp C组,每组各8只。检测各组大鼠FPG、2... 目的探讨α-硫辛酸(LA)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改善T2DM大鼠肾脏病变。方法 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2DM组、LA组、复合物C组(Comp C)和LA+Comp C组,每组各8只。检测各组大鼠FPG、24 h尿蛋白水平,计算肾脏肥大指数,光镜和电镜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Weatern blot检测大鼠肾脏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T2DM组FPG、肾脏肥大指数、24 h尿蛋白升高(P<0.01),光镜和电镜下均可见肾脏组织病变严重,p-AMPK、哺乳动物ATG6同源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II蛋白表达降低(P<0.01),p-mTOR、p62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与T2DM组比较,LA组肾脏肥大指数、24 h尿蛋白降低(P<0.01),肾脏病理学改变有所改善,p-AMPK、Beclin-1、LC3BII蛋白表达增加(P<0.05或P<0.01),p-mTOR、p62蛋白表达减少(P<0.05或P<0.01)。与LA组比较,LA+Comp C组p-AMPK、Beclin-1、LC3BII水平降低(P<0.05或P<0.01),p-mTOR、p62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 T2DM大鼠肾脏组织中AMPK/mTOR通路受抑制,应用LA可激活此通路,延缓DKD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脏疾病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霉素蛋白通路
原文传递
鸢尾素通过磷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调控自噬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炎性反应和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牟仁奎 向水 +4 位作者 黄进启 郑勇 蔡彦力 李旭 姚元波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探讨鸢尾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培养原代大鼠胸主动脉VSMC,加入鸢尾素预孵育后,再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 目的探讨鸢尾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培养原代大鼠胸主动脉VSMC,加入鸢尾素预孵育后,再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检测VSMC增殖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分子AMPK/p-AMPK(Thr172)、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磷酸化(p)-ACC(Thr308)、mTOR/p-mTOR(Ser2448)、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K6)/p-70SK6(Thr389)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细胞自噬相关分子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Ⅰ、LC3Ⅱ、核孔糖蛋白P62(P62)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PFGF-BB刺激后,VSMC中AMPK(0.39±0.11比0.83±0.18,t=14.250,P<0.01)、p-AMPK(0.25±0.03比0.49±0.12,t=12.370,P<0.01)、ACC(0.54±0.16比1.07±0.24,t=10.670,P<0.01)、p-ACC(0.38±0.07比0.97±0.30,t=18.130,P<0.01)表达下调,mTOR(2.57±0.53比1.23±0.25,t=21.350,P<0.01)、p-mTOR(1.35±0.0.37比0.57±0.12,t=8.870,P<0.01)、p70SK6(1.85±0.39比0.81±0.19,t=7.170,P<0.01)、p-70SK6(0.69±0.22比0.38±0.11,t=9.260,P<0.01)表达上调,LC3Ⅰ(0.67±0.21比0.67±0.21,t=5.780,P<0.01)、LC3Ⅱ(0.42±0.13比0.93±0.38,t=6.820,P<0.01)表达下调,P62(1.24±0.38比0.58±0.14,t=5.270,P<0.01)表达上调,VSMC增殖明显增加[(146.62±11.96)%比100.00%,t=13.250,P<0.01],炎性细胞因子IL-1β(37.9±8.5比10.8±2.9,t=18.620,P<0.01)、IL-6(57.4±14.1比32.4±8.7,t=6.250,P<0.01)、MCP-1(158.3±39.1比57.2±12.5,t=14.280,P<0.01)、ICAM-1(371.8±77.3比160.4±39.8,t=10.850,P<0.01)、TNF-α(16.3±3.8比7.8±2.4,t=7.390,P<0.01)水平升高。与PDGF-BB刺激组比较,经鸢尾素预孵育后,再经PDGF-BB刺激,VSMC中AMPK(0.72±0.26,t=2.670,P<0.05)、p-AMPK(0.46±0.13,t=3.280,P<0.05)、ACC(0.95±0.28,t=5.870,P<0.01)、p-ACC(0.78±0.25,t=3.140,P<0.01)表达上调,mTOR(1.16±0.33,t=6.910,P<0.01)、p-mTOR(0.66±0.18,t=6.830,P<0.01)、p70SK6(1.12±0.34,t=2.360,P<0.05)、p-70SK6(0.37±0.12,t=3.120,P<0.01)表达下调,LC3Ⅰ(1.34±0.35,t=1.960,P<0.05)、LC3Ⅱ(1.03±0.19,t=7.260,P<0.01)表达上调,P62(0.68±0.18,t=3.360,P<0.05)表达下调,VSMC增殖明显降低[(122.14±9.42)%,t=4.970,P<0.01]。炎性细胞因子IL-1β(17.38±4.10,t=6.740,P<0.01)、IL-6(34.9±8.9,t=2.760,P<0.05)、MCP-1(47.28±9.20,t=16.270,P<0.01)、ICAM-1(169.2±55.8,t=7.780,P<0.01)、TNF-α(6.9±2.0,t=8.180,P<0.01)水平降低。结论鸢尾素抑制VSMC炎性反应和增殖的可能机制是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而上调VSMC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自噬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静脉移植物再狭窄
原文传递
沙格列汀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大鼠肝组织AMPK/mTOR-TFEB自噬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汪晓燕 钟雪玉 吴春燕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大鼠对肝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转录因子EB(TFEB)自噬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沙格...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大鼠对肝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转录因子EB(TFEB)自噬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沙格列汀干预组,每组14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构建NAFLD合并T2DM模型。在建模成功后,分别给予沙格列汀或生理盐水灌胃8 w。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胰岛素(INS,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Western bloting法检测肝组织p-AMPK、mTOR、TFEB和自噬标记物LC3B-II蛋白表达。结果沙格列汀处理组大鼠体质量、肝质量和肝脏指数分别为(341.53±5.15)g、(11.06±0.49)g和(3.32±0.25)%,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353.27±8.74)g、(12.77±0.84)g和(3.67±0.18)%,P<0.05】;FPG、INS和HOMA-IR水平分别为(9.45±0.71)mmol/L、(7.92±0.34)mIU/L和(3.44±0.36),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13.97±0.92)mmol/L、(14.57±0.84)mIU/L和(9.03±0.91),P<0.05】;TC、TG、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79±0.17)mmol/L、(0.81±0.13)mmol/L、(68.76±4.11)IU/L和(54.49±5.21)IU/L,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4.05±0.20)mmol/L、(2.04±0.15)mmol/L、(119.73±3.94)IU/L和(83.27±7.68)IU/L,P<0.05】;肝组织p-AMPK、TFEB和LC3B-II表达分别为(1.13±0.11)、(1.23±0.13)和(1.17±0.12),显著强于模型组【分别为(0.62±0.07)、(0.48±0.05)和(0.37±0.04)】,而mTOR表达为(0.89±0.08),显著弱于模型组【(1.53±0.16),P<0.05】。结论沙格列汀可能通过调控AMPK/mTOR-TFEB自噬信号通路显著降低NAFLD合并T2DM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肝脂肪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型糖尿病 沙格列汀 自噬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霉素蛋白-转录因子EB自噬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