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下调AMP激活蛋白激酶对肝细胞脂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孙丽杰 李树臣 +3 位作者 赵勇华 于建武 康鹏 刘伟 《肝脏》 2013年第3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HCV核心蛋白对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表达及肝细胞脂类代谢的影响。方法表达HCV核心蛋白的质粒转染HepG2细胞。分别应用液体闪烁计数仪、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Western印迹检测AMPK活性、mRNA及蛋白的表达。试剂盒检测三... 目的探讨HCV核心蛋白对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表达及肝细胞脂类代谢的影响。方法表达HCV核心蛋白的质粒转染HepG2细胞。分别应用液体闪烁计数仪、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Western印迹检测AMPK活性、mRNA及蛋白的表达。试剂盒检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TC)的含量,液闪计数仪检测脂肪酸β氧化速度,流式细胞仪、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测定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RT-PCR检测AMPK下游调节脂类代谢的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SREBP-2、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HMGR)、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合成酶(HMG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PAR)α、PPARγ、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mRNA水平。结果与转染空载体的HepG2细胞相比,表达HCV核心蛋白HepG2细胞AMPKα2活性(0.2±0.05比1.0±0.2,t=9.505,P<0.01)、AMPKα2 mRNA(0.3±0.1比1.0±0.3,t=5.422,P<0.01)及磷酸化-AMPK蛋白的表达水平(0.25±0.05比0.6±0.2,t=4.159,P<0.01)明显下降,细胞内三酰甘油含量[(78.5±20.5)μg/mg比(40.5±11.0)μg/mg,t=4.078,P<0.01]和TC含量[(52.5±13.0)μg/mg比(32.0±8.5)μg/mg,t=3.233,P<0.01]明显升高,脂肪酸β氧化速度[(1.80±0.40)nmol·mg-1·h-1比(3.10±0.60)nmol·mg-1·h-1,t=4.416,P<0.01]明显减慢,ROS水平(3.8±0.7比1.0±0.2,t=9.421,P<0.01)明显升高,MDA含量[(8.50±2.40)nmol/mL比(3.00±0.60)nmol/mL,t=5.446,P<0.01]明显升高;SOD活性[(9.60±2.50)U/mL比(15.50±3.00)U/mL,t=3.764,P<0.01]明显降低。脂肪酸、胆固醇合成的相关基因SREBP-1c mRNA水平(1.9±0.4比1.0±0.3,t=4.409,P<0.01)、FAS mRNA水平(3.0±0.6比1.0±0.3,t=7.303,P<0.01)、ACC mRNA水平(2.6±0.5比1.0±0.3,t=6.721,P<0.01)、SREBP-2 mRNA水平(2.3±0.5比1.0±0.2,t=5.913,P<0.01)、HMGR mRNA水平(1.9±0.4比1.0±0.2,t=4.929,P<0.01)和HMGS mRNA水平(2.6±0.7比1.0±0.2,t=5.383,P<0.01)明显升高,脂肪酸β氧化的相关基因PPARα mRNA水平(0.3±0.1比1.0±0.3,t=6.971,P<0.01)和CPT1A mRNA水平(0.4±0.1比1.0±0.2,t=6.573,P<0.01)明显下降。结论 HCV核心蛋白下调AMPK活性及表达,改变其下游调节脂类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增加三酰甘油和TC合成,减少脂肪酸β氧化,增加脂质过氧化,导致肝细胞脂类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amp激活蛋白激酶 ampK 脂肪酸合成 脂肪酸β氧化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下调AMP激活蛋白激酶导致肝细胞糖代谢紊乱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丽杰 赵勇华 +3 位作者 李树臣 于建武 康鹏 刘伟 《肝脏》 2013年第6期374-377,397,共5页
目的探讨HCV核心蛋白对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表达及肝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表达HCV核心蛋白的质粒转染L02人肝细胞。分别应用液体闪烁计数仪、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检测AMPK活性、mRNA及蛋白的表达。应用放射同位素法... 目的探讨HCV核心蛋白对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表达及肝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表达HCV核心蛋白的质粒转染L02人肝细胞。分别应用液体闪烁计数仪、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检测AMPK活性、mRNA及蛋白的表达。应用放射同位素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肝细胞葡萄糖摄取率和糖异生。采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偶联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偶联比色法测定葡萄糖激酶(GK)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活性。RT-PCR检测AMPK下游调节糖代谢的基因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GLUT2、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GK mRNA水平。结果与转染空载体的L02人肝细胞相比,表达HCV核心蛋白L02人肝细胞AMPKα2活性[(0.2±0.05)比(1.0±0.3),t=6.443,P<0.01]、AMPKα2 mRNA[(0.3±0.05)比(1.0±0.3),t=5.638,P<0.01]及磷酸化-AMPK蛋白的表达水平[(0.2±0.05)比(0.6±0.2),t=4.753,P<0.01]明显下降,PEPCK活性[mIU/min/mg蛋白:(35.80±8.70)比(25.50±5.80),t=2.413,P<0.05]明显升高,而GK活性[mIU/min/mg蛋白:(1.70±0.35)比(3.55±0.84),t=4.929,P<0.01]明显降低,葡萄糖摄取率[cpm:(5000±800)比(20000±5000),t=7.256,P<0.01]及其调节基因GLUT2mRNA水平[(0.5±0.1)比(1±0.3),t=3.873,P<0.01]明显下降;糖异生[(2.5±0.5)比(1.0±0.2),t=6.823,P<0.01]及其调节基因PEPCK[(2.8±0.7)比(1.0±0.3),t=5.789,P<0.01]、G6Pase mRNA水平[(2.5±0.5)比(1.0±0.2),t=6.822,P<0.01]明显升高;GK mRNA水平[(0.6±0.1)比(0.9±0.3),t=2.324,P<0.05]明显下降。结论HCV核心蛋白下调AMPK活性及表达,改变其下游调节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降低葡萄糖摄取能力,增加糖异生,导致肝细胞葡萄糖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amp激活蛋白激酶 ampK葡萄糖摄取 糖异生
下载PDF
AMP激活蛋白激酶与肥厚型心肌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傅春燕 周宪梁 +1 位作者 王曙霞 惠汝太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21-124,共4页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单基因疾病,其致病机理还不是十分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MP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与该病的发病有重要关系。AMPK是一种细胞能量状态的感受器,在心肌细胞的能量平衡...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单基因疾病,其致病机理还不是十分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MP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与该病的发病有重要关系。AMPK是一种细胞能量状态的感受器,在心肌细胞的能量平衡中起关键作用;AMPK能够通过影响翻译起始阶段和肽链延长阶段来抑制蛋白合成,从而抑制肥厚;PRKAG2编码AMPKγ2 subunit,其突变可以导致HCM合并WPW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amp激活蛋白激酶 能量平衡 蛋白合成 突变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能量代谢的AMP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4
作者 秦旭平 任俊芳 +4 位作者 邓水秀 吴峻 谌赟 陈临溪 肖瑞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19-823,共5页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探索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AMP激活蛋白激酶相关信号蛋白在该作用中的地位。方法组织贴块法体外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取第3~10...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探索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AMP激活蛋白激酶相关信号蛋白在该作用中的地位。方法组织贴块法体外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取第3~10代用于实验。分别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或/和血管紧张素Ⅱ处理细胞。MTT法及细胞计数法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细胞线粒体形态及体积;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磷酸化AMP激活蛋白激酶的表达。结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预处理能降低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P<0.05),同时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细胞内线粒体肿胀、ATP水平升高,在此过程中伴随细胞内磷酸化AMP激活蛋白激酶表达下调(P<0.05);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拮抗剂CGRP8-37能拮抗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血管紧张素Ⅱ促增殖和促代谢的抑制作用(P<0.05);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抑制剂PD98059能部分拮抗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磷酸化AMP激活蛋白激酶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显著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能量代谢,其细胞内信号通路可能涉及到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1型受体-丝裂原细胞外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AMP激活蛋白激酶信息传递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血管平滑肌细胞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amp激活蛋白激酶 能量代谢
下载PDF
AMP激活蛋白激酶激动剂研究进展
5
作者 潘清蓉 肖新华 《药品评价》 CAS 2010年第17期14-17,共4页
2型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持续上升。现有的降糖药物包括双胍类、磺酰脲类(SUs)、噻唑烷二酮类(TZDs)以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均有各自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
关键词 amp激活蛋白激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激动剂 噻唑烷二酮类 2型糖尿病 人类健康 降糖药物 磺酰脲类
下载PDF
AMP激活蛋白激酶对慢性心力衰竭进展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金爱萍 李蔚 +1 位作者 李冰 张倩榕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对慢性心力衰竭进展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共40只,随机分为四组,其中A组为生理盐水(NS)注射+假手术(sham),B组为AICAR注射+假手术(sham),C组为NS注射+行主动脉缩窄手... 目的:探讨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对慢性心力衰竭进展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共40只,随机分为四组,其中A组为生理盐水(NS)注射+假手术(sham),B组为AICAR注射+假手术(sham),C组为NS注射+行主动脉缩窄手术,D组为AICAR注射+行主动脉缩窄手术;比较不同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荧光共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结果:①C组心脏重量/体重比(HW/BW)、肺重量/体重比(LW/BW)、心脏重量/胫骨长度比(HW/TL)、肺重量/胫骨长度比(LW/TL)、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均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EF水平显著低于A、B组(P<0.05);D组HW/BW、LW/BW、HW/TL、LW/TL、LVEDd及LVESd水平均显著高于A、B组,但低于C组(P<0.05);D组射血分数(EF)水平显著低于A、B组,但高于C组(P<0.05)。②D组术后LC3B-Ⅱ/LC3B-Ⅰ和LC3B-Ⅱ/GAPDH比值显著低于C组,P62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5);C组和D组心脏LC3b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B组(P<0.05);D组心脏LC3b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C组(P<0.05);同时B组心脏LC3b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P<0.05)。③B组术后4EBP1、P70S6K及AKT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D组术后4EBP1、P70S6K及AKT(thr308)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D组术后AKT(Ser473)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AMPK激活可通过上调mTORC 2表达、抑制心脏自噬活性,从而达到有效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激活蛋白激酶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实验研究 小鼠
下载PDF
糖肾清2号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AMP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张红红 卜祥伟 +9 位作者 张建萍 何毓玺 张笑栩 王达利 张正菊 杨蕾 王洁 张承承 白华 孟凤仙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6-471,共6页
目的观察糖肾清2号方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予高脂饲料诱导3周诱导糖尿病肾病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以C57BL... 目的观察糖肾清2号方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予高脂饲料诱导3周诱导糖尿病肾病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以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组,每组各6只。正常组及模型组予去离子水0.1 mL/(10 g·d),阳性药组予缬沙坦13.33 mg/(kg·d),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按照糖肾清2号方生药量40.66、20.33、10.17 g/(kg·d)剂量灌胃。各组小鼠每日灌胃1次,连续干预治疗12周后取血清及肾脏。采用RT-PCR技术检测肾脏组织AMPK-α1、NF-κB P65、TNF-α、IL-6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技术、免疫组化法测定肾脏组织AMPK-α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MPK-α1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NF-κB P65、IL-6、TNF-α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大、中、小剂量组AMPK-α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有上调(P<0.05,P<0.01),NF-κB P65、IL-6、TNF-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P<0.01)。与阳性药组比较,中药各组AMPK-α1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NF-κB P65、TNF-α、IL-6 mRNA水平均明显上调(P<0.01),NF-κB P65、IL-6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P<0.01);中药大、中剂量组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糖肾清2号方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AMPK-α1活性,间接抑制NF-κB活性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肾清2号方 糖尿病肾病 amp激活蛋白激酶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的活性调节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金霞 任建功 李燕妮 《医学综述》 2012年第6期839-842,共4页
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是参与细胞及全身水平能量代谢调节的一个关键分子,AMPK通过各种途径激活后可以刺激分解代谢途径(脂肪酸氧化、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和糖酵解)和抑制合成代谢途径(糖原、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肪酸的合成),并具有直接调... 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是参与细胞及全身水平能量代谢调节的一个关键分子,AMPK通过各种途径激活后可以刺激分解代谢途径(脂肪酸氧化、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和糖酵解)和抑制合成代谢途径(糖原、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肪酸的合成),并具有直接调节下丘脑对食欲的影响,被称为"能量开关"。现就AMPK活性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激活蛋白激酶 活性调节 能量代谢
下载PDF
重组脂连蛋白通过非AMPK依赖的蛋白激酶C途径抑制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炎症相关蛋白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逊元 白浩 +5 位作者 吴勋 罗嘉宁 刘海啸 冯达云 屈延 赵振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6-602,共7页
目的探讨重组脂连蛋白(APN)是否通过蛋白激酶C(PKC)及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途径在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中发挥抗炎作用。方法MA1800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分别采用氧糖剥夺(OGD)2、4、6、8、12、24 h及(20、50、100、20... 目的探讨重组脂连蛋白(APN)是否通过蛋白激酶C(PKC)及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途径在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中发挥抗炎作用。方法MA1800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分别采用氧糖剥夺(OGD)2、4、6、8、12、24 h及(20、50、100、200、400、600、800、1000、1200、1600、2000)μmol/L氯化钴(CoCl2)进行OGD/R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KC、AMPK的磷酸化水平,确定后续实验中OGD/R处理条件。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OGD/R处理组、单纯APN处理组、OGD/R联合APN处理组、AMPK抑制剂联合OGD/R和APN处理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KCα、磷酸化的广谱PKC[p-PKC(pan)]、AMPKα、磷酸化的AMPKα(p-AMPKα)以及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炎性体和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在OGD处理6 h后复氧以及OGD处理中CoCl2为400μmol/L时,PKC磷酸化水平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PKCα、p-AMPKα水平,NLRP3炎性体及培养细胞上清中TNF-α水平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APN处理组和AMPK抑制剂联合APN处理组的p-PKC(pan)水平、NLRP3水平及培养基中的TNF-α水平降低,但对APN处理组AMPKα的磷酸化无显著影响。结论重组APN可能通过非AMPK依赖的PKC途径抑制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炎症相关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APN) 星形胶质细胞 蛋白激酶C(PKC) 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 炎症
原文传递
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细胞AMPK激活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亮 吴佳 +1 位作者 刘刚 杨则宜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的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探讨运动改善心血管健康的分子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AS组)、低强度运动模型组(ASL)和高强度运动模型组(ASH...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的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探讨运动改善心血管健康的分子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AS组)、低强度运动模型组(ASL)和高强度运动模型组(ASH)。研究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抑制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的浓度,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大鼠内皮细胞的总AMPK和p-AMPK蛋白量。结果:①AS组IL-6水平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ASH组则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或AS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AS组和ASL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ASH组和ASL显著低于AS组;AS造模后,各组血清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AS造模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②ASL和ASH组总AMPK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S组,与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③ASL和ASH组的p-AMPK蛋白均显著高于AS组,ASH组同时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同时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AMPK蛋白表达和磷酸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 amp激活蛋白激酶 血管
下载PDF
补糖和/或刺五加对大鼠运动后骨骼肌细胞AMPK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亮 杨则宜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研究补糖和刺五加对大鼠运动后骨骼肌细胞的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恢复期的时相性变化。方法:128只SD大鼠大鼠随机分为训练对照组(C组)、训练补糖组(G组)、训练补刺五加皂甙组(A组)和训练补糖补刺五加皂甙组(GA... 目的:研究补糖和刺五加对大鼠运动后骨骼肌细胞的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恢复期的时相性变化。方法:128只SD大鼠大鼠随机分为训练对照组(C组)、训练补糖组(G组)、训练补刺五加皂甙组(A组)和训练补糖补刺五加皂甙组(GA组)四大组,补糖和刺五加均在运动后0.5 h内灌胃给予。根据运动前和运动后不同时间(0 h,4 h,12 h)采样,共分为16小组(n=8)。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骨骼肌的AMPK蛋白含量。结果:①运动后骨骼肌的AMPK蛋白表达量上调,运动后即刻最高(209.23±21.32),随后逐渐恢复;②补药显著地提高了机体在消耗糖原运动后即刻和4 h后的股四头肌AMPK蛋白含量(225.11±20.58和186.31±15.26vs195.19±13.31和157.11±16.43),运动后12 h两组间没有差异;③补糖对骨骼肌AMPK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④补糖同时补药可提高运动后即刻和4 h后的股四头肌AMPK蛋白含量(217.96±19.25和191.86±14.69),但是运动后12h反而低于对照组(121.89±15.23vs137.92±16.01)。结论:运动可激活骨骼肌细胞AMPK,补充刺五加皂甙可上调运动后的AMPK蛋白表达,补糖则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amp激活蛋白激酶 补糖 刺五加
下载PDF
黄芪多糖活化AMPK减轻游离脂肪酸对C2C12成肌细胞的细胞毒性 被引量:12
12
作者 宋杰 李静 +2 位作者 胡阳黔 刘坚 欧阳静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减轻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s)对骨骼肌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C2C12成肌细胞分5组:对照组、APS组、5-氨基咪唑-4-甲酰胺-1-β-D-呋喃核糖苷(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 1-β-D-ribofur...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减轻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s)对骨骼肌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C2C12成肌细胞分5组:对照组、APS组、5-氨基咪唑-4-甲酰胺-1-β-D-呋喃核糖苷(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 1-β-D-ribofuranoside,AICAR)组、FFAs组和FFAs+APS组。MTT法检测C2C12细胞存活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和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表达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胞浆AMP/ATP比值。结果:(1)与FFAs组比较,APS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2)透射电镜观察发现,APS作用24 h后可以减轻FFAs导致的线粒体肿胀;(3)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FFAs组比较,APS作用24 h后显著增加p-AMPK表达(P<0.01)及p-ACC表达(P<0.05),而不影响总AMPK表达(P>0.05);(4)AMP/ATP比值检测结果:与FFAs组比较,APS作用24 h后细胞内AMP/ATP比值增加(P<0.01)。结论:APS可以减轻FFAs对骨骼肌细胞的毒性,其机制可能与保护线粒体、激活AMPK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游离脂肪酸 amp激活蛋白激酶 乙酰辅酶A羧化酶 线粒体
下载PDF
AMPK,SIRT1与能量代谢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红胜 周玥 许菲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02-206,共5页
在调节细胞能量状态的蛋白激酶级联反应中,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是其中枢组成部分,AMPK的活性受AMP/ATP比值的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作为一种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同样在调节细胞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AMP... 在调节细胞能量状态的蛋白激酶级联反应中,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是其中枢组成部分,AMPK的活性受AMP/ATP比值的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作为一种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同样在调节细胞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AMPK与SIRT1相互起调控作用,阐明AMPK与SIRT1作用的上下游信号通路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代谢疾病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激活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抵抗素对内皮细胞活性氧生成及AM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志臻 李芳萍 +3 位作者 叶建红 严励 李焱 傅祖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抵抗素对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50、100 ng/ml抵抗素干预24 h,分别检测活性氧(ROS)生成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水平,并应用AICAR激活AMPK观察其对内皮ROS生成的影响。结果50、10... 目的探讨抵抗素对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50、100 ng/ml抵抗素干预24 h,分别检测活性氧(ROS)生成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水平,并应用AICAR激活AMPK观察其对内皮ROS生成的影响。结果50、100 ng/ml抵抗素作用组与对照组相比,内皮细胞AMPK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而ROS生成无明显改变;50 ng/ml抵抗素作用组加用AICAR干预后,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同时伴ROS生成显著降低。结论抵抗素可影响内皮细胞功能,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细胞AMPK的磷酸化水平,参与内皮细胞炎症过程的调节,激活内皮AMPK,减少ROS生成,对内皮损伤起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 内皮细胞 活性氧簇 amp激活蛋白激酶
下载PDF
糖脂代谢异常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SIRT1-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建武 李明荣 +3 位作者 张晓宇 孙丽杰 赵勇华 刘伟 《肝脏》 2019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油酸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肝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表达HCV核心蛋白的质粒转染HepG2细胞。表达HCV核心蛋白的HepG2细胞在不同终浓度的葡萄糖或油酸的...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油酸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肝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表达HCV核心蛋白的质粒转染HepG2细胞。表达HCV核心蛋白的HepG2细胞在不同终浓度的葡萄糖或油酸的无血清DMEM培养液中孵育24h。分别应用液体闪烁计数仪和蛋白质印迹检测SIRT1和AMPK活性及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葡萄糖浓度(1、2、4.5g/L)不断升高,SIRT1活性(1.0±0.2、0.6±0.15、0.2±0.05)及SIRT1蛋白表达(0.9±0.2、0.4±0.1、0.1±0.05)下降,AMPK活性(1.0±0.2、0.5±0.08、0.22±0.05)及p-AMPK蛋白表达(0.9±0.2、0.4±0.1、0.2±0.05)下降;随着油酸浓度(0、300、500uM/L)不断升高,SIRT1活性(1.0±0.2、0.6±0.1、0.2±0.05)及SIRT1蛋白表达(0.9±0.2、0.5±0.1、0.2±0.05)下降,AMPK活性(1.0±0.2、0.5±0.1、0.1±0.05)及p-AMPK蛋白表达(0.9±0.2、0.5±0.1、0.2±0.05)下降。结论高糖、高油酸可下调HCV感染肝细胞SIRT1-AMPK信号通路的活性及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高糖 高油酸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 amp激活蛋白激酶 ampK
下载PDF
AMPK过表达抑制姥鲛烷诱导的狼疮鼠中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合成及炎症反应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世英 赵欣欣 +2 位作者 时军 杨素霞 陈宝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79-1485,共7页
目的探索姥鲛烷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过表达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对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合成和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姥鲛烷诱导建立小鼠SLE模型。ELISA检测血清自身抗体水平;分... 目的探索姥鲛烷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过表达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对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合成和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姥鲛烷诱导建立小鼠SLE模型。ELISA检测血清自身抗体水平;分离培养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原代肾小球系膜细胞,模型组小鼠原代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模型组、空载体组和过表达组。pEGFP-C1-vector和pEGFP-C1-AMPK分别转染空载组和过表达组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证明其过表达情况。AMPK过表达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系膜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21、P27、纤连蛋白(FN)和Ⅳ型胶原蛋白(Col4)、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抗dsDNA IgG、抗dsDNA IgM、抗Sm IgG、抗Sm IgM水平明显增加,说明建模成功。在SLE模型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过表达AMPK后,系膜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cyclin D1、PCNA和P21蛋白水平降低、P27蛋白水平增加。FN和Col4及IL-6和IL-1β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结论过表达AMPK抑制姥鲛烷诱导的狼疮鼠中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合成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 凋亡 增殖 基质合成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曲安奈德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对小鼠皮肤纤维化的自噬水平的调控作用
17
作者 张小超 黄永初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目的 探究曲安奈德对小鼠皮肤纤维化的自噬水平的调控作用,并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曲安奈德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及曲安奈德低、高剂量组小鼠采用博莱霉素[30μg/(kg·d),连续4周]皮... 目的 探究曲安奈德对小鼠皮肤纤维化的自噬水平的调控作用,并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曲安奈德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及曲安奈德低、高剂量组小鼠采用博莱霉素[30μg/(kg·d),连续4周]皮下注射法建立皮肤纤维化模型,对照组于同时间背部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建模期间观察各组小鼠于博莱霉素注射7 d、14 d、21 d、28 d时的一般情况;模型建立结束后,曲安奈德低、高剂量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20 g/(L·d)、80 g/(L·d)(连续给药8周),对照组、模型组小鼠于同时间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常规HE染色并于光学显微镜下测量小鼠皮肤组织厚度;免疫印迹法测量小鼠皮肤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LC3-Ⅰ)、LC3-Ⅱ、家蚕隔离体蛋白1(SQSTM1,又名p62)]、AMP激活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AMPK/mTOR)通路蛋白(AMPK、p-AMPK、mTOR、p-mTOR)水平变化。结果 建模期间模型组及曲安奈德低、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死亡1只、2只、1只。曲安奈德给药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曲安奈德低、高剂量组小鼠皮肤组织厚度、p62蛋白水平升高,LC3-Ⅱ/LC3-Ⅰ、p-AMPK/AMPK水平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曲安奈德低、高剂量组小鼠皮肤组织厚度、p62蛋白水平降低,LC3-Ⅱ/LC3-Ⅰ、p-AMPK/AMPK水平升高(均P<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曲安奈德可抑制小鼠皮肤纤维化发生发展,可能是通过促进AMPK-mTOR通路促进皮肤组织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纤维化 曲安奈德 自噬 amp激活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
下载PDF
α-酮戊二酸对脂多糖刺激断奶仔猪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付大波 王友炜 +4 位作者 侯永清 丁斌鹰 王蕾 刘玉兰 朱慧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4-822,共9页
【目的】研究α-酮戊二酸(AKG)对经脂多糖(LPS)多次刺激后断奶仔猪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LPS刺激(有、无)和AKG添加量(0、1%)为2个主效应,共4个处理组。选取24头(6.79±0.32)kg的断奶... 【目的】研究α-酮戊二酸(AKG)对经脂多糖(LPS)多次刺激后断奶仔猪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LPS刺激(有、无)和AKG添加量(0、1%)为2个主效应,共4个处理组。选取24头(6.79±0.32)kg的断奶仔猪(杜洛克×长白×大白),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猪)。LPS刺激组仔猪在试验的第10、13和15天腹腔注射100μg·kg-1 BW LPS,无LPS刺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第16天仔猪麻醉后进行屠宰,取腓肠肌样品,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腓肠肌细胞内腺苷酸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腓肠肌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和乙酰CoA羧化酶(ACC)表达及其磷酸化。【结果】(1)日粮添加1%AKG和LPS刺激对仔猪腓肠肌AMP含量和AMP/ATP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仔猪日粮中添加1%AKG能显著提高腓肠肌ADP水平(P<0.05),缓解了LPS刺激引起的AMP水平和AMP/ATP升高、ADP和能荷(EC)降低(P<0.05)。(2)LPS刺激和日粮中添加AKG对AMPK表达量和AMPK磷酸化水平(pAMPK/AMPK)均无影响。(3)日粮中添加1%AKG抑制了ACC的磷酸化;LPS刺激使ACC表达量升高(P<0.05),并促进ACC磷酸化(P<0.05)。【结论】LPS刺激增加肌肉能量损耗,日粮中添加1%AKG有利于肌肉维持正常的能量代谢;日粮添加AKG通过调控ACC的活性与表达影响肌肉能量代谢;AKG可能通过ACC信号影响肌肉能量代谢,进而改善LPS刺激下机体能量代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戊二酸 脂多糖 断奶仔猪 肌肉能量代谢 amp激活蛋白激酶 乙酰CoA羧化酶
下载PDF
抵抗素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焱 何娟 +6 位作者 李芳萍 罗招凡 刘珊英 黎峰 刘丹 徐明彤 严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8-692,共5页
目的:探讨抵抗素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载有抵抗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经尾静脉注射构建高抵抗素血症小鼠模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及病毒对照组,取肝脏组织切片行PAS糖原染色半定量观察肝糖代谢的变化;以Western b... 目的:探讨抵抗素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载有抵抗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经尾静脉注射构建高抵抗素血症小鼠模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及病毒对照组,取肝脏组织切片行PAS糖原染色半定量观察肝糖代谢的变化;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以磷酸化AMPK/总AMPK的比值代表AMPK激活程度;以实时PCR检测肝组织糖异生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重组腺病毒注射第5 d,获得血中抵抗素高表达构建了高抵抗素血症动物模型,糖原染色示高抵抗素血症小鼠肝糖原含量较正常对照及病毒对照组降低,分别为0.78±0.06vs0.93±0.13、0.89±0.05(P<0.05);高抵抗素血症组肝AMPK磷酸化水平较正常对照及病毒对照组下降,磷酸化AMPK/总AMPK比值分别为0.78±0.06vs0.93±0.13、0.89±0.05(P<0.05)。高抵抗素血症小鼠G6Pase和PEPCK的mRNA表达升高,高抵抗素血症组、对照组及空载病毒组G6Pase分别为2.136±0.857vs1.353±0.490、1.250±0.770(P<0.05);高抵抗素血症组、对照组及空载病毒组PEPCK分别为3.54±0.90vs2.75±0.78、2.63±0.67(P<0.05)。结论:抵抗素可能通过抑制肝脏AMPK活性,增加肝糖异生关键酶的表达而影响机体肝糖代谢,降低肝糖储量,参与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 肝脏胰岛素抵抗 肝糖原 amp激活蛋白激酶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 葡糖-6-磷酸酶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脂多糖刺激仔猪肌肉能量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震国 张伟 +4 位作者 侯永清 丁斌鹰 王蕾 刘玉兰 朱惠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5-621,共7页
本试验研究了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脂多糖(LPS)刺激仔猪肌肉能量状况的影响。选取18头杜洛克×长白×大白健康仔猪,体重(11.58±0.26)kg,随机分成3个处理(对照组、LPS组和NAC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和... 本试验研究了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脂多糖(LPS)刺激仔猪肌肉能量状况的影响。选取18头杜洛克×长白×大白健康仔猪,体重(11.58±0.26)kg,随机分成3个处理(对照组、LPS组和NAC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NAC组饲喂基础饲粮+500m g/kg NAC,LPS组和NAC组仔猪分别于试验的第10、13、20天腹膜注射100μg/kg BW的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第21天仔猪麻醉后进行屠宰,取腓肠肌待测。试验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NAC缓解了LPS刺激导致的肌肉三磷酸腺苷(ATP)、腺苷酸池(TAN)和能荷(EC)水平(P<0.05)的降低及一磷酸腺苷(AM P)水平和AM P/ATP比值的升高(P<0.05);2)饲粮中添加NAC显著缓解了LPS刺激引起的磷酸化的AM P激活蛋白激酶(pAM PK)与AM P激活蛋白激酶(AM PK)比值的升高(P<0.05);3)饲粮中添加NAC显著缓解了LPS刺激引起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的升高(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500m g/kg NAC可缓解LPS刺激导致的肌肉AM P和AM P/ATP的升高及ATP、TAN和EC的升高,缓解LPS刺激引起的肌肉能量过度损耗;饲粮中添加500m g/kg NAC可能通过抑制AM PK磷酸化,对肌肉的能量状况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脂多糖 仔猪 肌肉能量状况 amp激活蛋白激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