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Tongluo Shenggu Prescription on ARCO Stage Ⅱ non-traumatic femoral head necrosis: A prospective study
1
作者 Chen Yang Gao-Kui Zhang +3 位作者 Xue-Chao Yuan Wen-Xing Yu Yang-Quan Hao Chao Lu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0年第24期23-27,共5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results and therapeutic characteristics of Tongluo Shengg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RCOⅡnon-traumatic femoral head necrosis.Methods:120 patients with ARCOⅡnon-traumatic femor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results and therapeutic characteristics of Tongluo Shengg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RCOⅡnon-traumatic femoral head necrosis.Methods:120 patients with ARCOⅡnon-traumatic femoral head necrosis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tudied by prospective matched and controlled design.60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ongluo Shenggu Formula.The control group(60 cases)received high energy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The imaging stability rate,Harris score and SF-36 score were used as clinical efficacy indicators,followed up for 24 months,and the follow-up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Among the 120 patients,5 fell off and the rest were followed up.The imaging stability rate is heavy.The imaging stability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is 78.95%,while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is 72.41%.The two groups have the same stability rate(P>0.05).In Harris score,the Harris sco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2.678.45 points,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0.3924.65 point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pain degree,joint function and joint deformity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In the SF-36 score,the score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physiological function,physical pain,overall health,social function and emotional func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treatment period of the two groups was lower and the patients could relieve themselves in the later stage.Conclusion:Tongluo Shenggu prescription has definite curative effect in treating ARCOⅡnon-traumatic femoral head necrosis,especially in improving hip joint function,relieving hip joint pain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results and therapeutic characteristics of Tongluo Shengg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RCOⅡnon-traumatic femoral head necrosis.Methods:120 patients with ARCOⅡnon-traumatic femoral head necrosis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tudied by prospective matched and controlled design.60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ongluo Shenggu Formula.The control group(60 cases)received high energy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The imaging stability rate,Harris score and SF-36 score were used as clinical efficacy indicators,followed up for 24 months,and the follow-up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Among the 120 patients,5 fell off and the rest were followed up.The imaging stability rate is heavy.The imaging stability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is 78.95%,while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is 72.41%.The two groups have the same stability rate(P>0.05).In Harris score,the Harris sco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2.678.45 points,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0.3924.65 point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pain degree,joint function and joint deformity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In the SF-36 score,the score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physiological function,physical pain,overall health,social function and emotional func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treatment period of the two groups was lower and the patients could relieve themselves in the later stage.Conclusion:Tongluo Shenggu prescription has definite curative effect in treating ARCOⅡnon-traumatic femoral head necrosis,especially in improving hip joint function,relieving hip joint pain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ngluo Shenggu prescription arco II stage Non-traumat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Prospective study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ARCO 3A期平片分期准确性及误分期原因分析
2
作者 史珊 佟海滨 +5 位作者 杨学东 范洋洋 刘欢 张阔 马云瑶 于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51-153,共3页
目的评估X线平片对股骨头坏死ARCO3A期分期的准确性,并分析其误分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7月同期行髋关节正、蛙式位X线及CT检查,且髋关节CT分期为ARCO3A期的15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14例为双侧ARCO3A期,共计172例A... 目的评估X线平片对股骨头坏死ARCO3A期分期的准确性,并分析其误分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7月同期行髋关节正、蛙式位X线及CT检查,且髋关节CT分期为ARCO3A期的15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14例为双侧ARCO3A期,共计172例ARCO3A期股骨头坏死,F/M=67/91,平均年龄43.7±11.8岁。观察髋关节X线正、蛙式位图像进行ARCO分期并统计结果。结果髋关节X线分期为ARCO 3A期139例,误分期为ARCO 2期33例,准确率为80.8%;对照同期髋关节CT图像,X线误分期病例中未发现软骨下骨折6例(18.2%)、未发现坏死区骨折4例(12.1%)、未发现股骨头局限塌陷23例(69.7%)。结论X线对股骨头坏死ARCO 3A期分期的准确性高,但仍存在误分期的状况。在临床工作中,正位结合蛙式位,仔细观察关节面局部轻微不光整及软骨下、坏死区骨折等征象有助于提高X线平片对股骨头坏死ARCO3A期分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arco 3A期 X线 CT 分期
下载PDF
基于中日友好医院分型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的自然塌陷病程
3
作者 赵汝顺 郝阳泉 +5 位作者 徐韩博 杨治 许鹏 郑鑫 张堃 鲁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71-4875,共5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难治性疾病之一,不同分期、分型下的股骨头坏死自然塌陷病程影响着该病的进展及预后。目的:探究不同中日友好医院(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CJFH)分型下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 背景: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难治性疾病之一,不同分期、分型下的股骨头坏死自然塌陷病程影响着该病的进展及预后。目的:探究不同中日友好医院(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CJFH)分型下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未塌陷患者5年内自然塌陷病程,并分析不同CJFH分型的股骨头塌陷率及塌陷风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门诊确诊为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未塌陷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塌陷将患髋分为塌陷组(n=82)和未塌陷组(n=70),统计不同CJFH分型的股骨头塌陷风险以及5年内塌陷时间、塌陷数量和塌陷率,并绘制不同CJFH分型股骨头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图。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患者97例,152髋,随访期间有82髋塌陷,总塌陷率为53.9%,其中M型、C型、L1型、L2型和L3型塌陷率分别为0.0%,36.7%,51.4%,72.2%和77.8%,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在塌陷风险方面,L1型塌陷风险为C型的1.704倍(P>0.05),而L2型、L3型塌陷风险分别为C型的3.866倍、6.423倍(P<0.05);③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方面,ARCOⅡ期患者股骨头中位生存时间为3年,95%置信区间为2.885-3.471年,第1,3,5年股骨头生存率分别为65.1%(99/152),50.7%(77/152),46.1%(70/152);④结果表明,不同CJFH分型影响着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塌陷率,其中L3型患者塌陷率最高,L2型和L1型患者次之,C型患者塌陷率较低,M型患者无塌陷,这表明股骨头外侧柱的保留对股骨头坏死自然塌陷病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塌陷 CJFH分型 arco分期 外侧柱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ARCO 2期CT征象对新发骨质吸收区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史珊 杨学东 +4 位作者 罗萍 孙黎 谢利民 于潼 白杨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5期148-150,156,共4页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ARCO 2期CT征象对新发骨质吸收区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7年进行髋关节CT检查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2期的股骨头坏死94例患者(F/M=24/70,中位年龄41...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ARCO 2期CT征象对新发骨质吸收区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7年进行髋关节CT检查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2期的股骨头坏死94例患者(F/M=24/70,中位年龄41.0(33.3-54.0)岁)。评估初次CT检查的征象,包括骨质坏死的位置、ARCO分期范围、密度和增生反应区的形态。根据随访3年有无骨质吸收区将病例分为新发骨质吸收组和无骨质吸收组。对比两组CT征象的差异,并分析单一和CT征象组合对新发骨质吸收区的预测价值。结果 骨质坏死位于中外侧柱或内中外侧柱、坏死范围大于30%及增生反应区呈横行在新发骨质吸收组显著多于无骨质吸收组。CT征象组合2(骨质坏死位置、坏死范围及增生反应区呈横行形态)对新发骨质吸收区的预测价值最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9,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13%和62.50%,阈值>1。结论 如果骨质坏死区位于中外侧柱或内中外侧柱,坏死范围大于30%,且增生反应区呈横行,则易发生骨质吸收区,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质吸收 CT arco 2期
下载PDF
ARCO 2/3期股骨头坏死骨质吸收区MR影像评估
5
作者 史珊 罗萍 +5 位作者 杨学东 范洋洋 刘欢 马云瑶 张阔 于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1期142-145,共4页
目的分析MR对ARCO2/3期股骨头坏死骨质吸收区的检出率及骨质吸收区MR特征,并探讨骨质吸收区不同MR信号可能的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骨科并行MR检查的312例ARCO 2/3期股骨头坏死病例,最终纳入41例,男/女=2... 目的分析MR对ARCO2/3期股骨头坏死骨质吸收区的检出率及骨质吸收区MR特征,并探讨骨质吸收区不同MR信号可能的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骨科并行MR检查的312例ARCO 2/3期股骨头坏死病例,最终纳入41例,男/女=29/12,其中5例为双侧股骨头坏死,共46例股骨头坏死。根据骨质吸收区T2WI信号特点将病例分为两组,组1-T2WIⅠ型信号(等、稍高信号),组2-T2WIⅡ型信号(高信号)。评估并比较两组间骨质吸收区及相关CT/MR征象。结果MR检出骨质吸收区的敏感性为70.6%,特异性为100%。组2骨质吸收区的数量、ADC值、骨髓水肿分级以及骨质吸收区是否与软骨下骨折相连的几率大于组1,组2骨质吸收区的密度低于组1。结论MR检出骨质吸收区有良好的敏感性和极高的特异性。骨质吸收区T2WIⅠ型信号可能混淆于骨髓水肿中,应仔细甄别;骨质吸收区T2WIⅡ型信号更常伴软骨下骨折和大范围骨髓水肿,可能提示破坏性修复,应密切随访、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MR 骨质吸收 arco 2/3期
下载PDF
基于病因和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分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骨代谢水平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立刚 何晓铭 +3 位作者 谭昱 肖育志 马春涛 郭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61-2466,共6页
背景:目前缺乏大样本研究对不同病因、分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骨代谢水平进行分析,这不利于制定更优的促坏死修复策略。目的:研究不同病因、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ARCO)分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骨代谢水平。方法:回顾性纳入股骨头坏死的患... 背景:目前缺乏大样本研究对不同病因、分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骨代谢水平进行分析,这不利于制定更优的促坏死修复策略。目的:研究不同病因、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ARCO)分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骨代谢水平。方法:回顾性纳入股骨头坏死的患者401例作为试验组,8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按照病因不同分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和创伤性股骨头坏死3组,并按ARCO分期的不同分为Ⅱ期/Ⅲ期/Ⅳ期。收集所有受试者的7项骨代谢相关指标,包括骨代谢调控激素25-羟基维生素D,骨转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β-胶原降解产物、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骨代谢一般生化标记血清Ca、P、碱性磷酸酶。比较各组受试者的骨代谢水平,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股骨头坏死发病相关的独立因素。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血清P、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②以是否发病为结局,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是与股骨头坏死发病相关的独立因素;③不同病因3组患者的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水平均高于正常参考值;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组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血清Ca水平均高于其他2组(P<0.05);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组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正常值;④ARCOⅡ、Ⅲ、Ⅳ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7项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但3组患者的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均高于正常参考值;ARCOⅡ期、Ⅳ期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低于正常参考值;⑤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骨代谢水平异常,不同病因、ARCO分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均高于正常参考值,处于高骨转换状态;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可能是股骨头坏死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代谢 病因 arco分期 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磁共振灌注参数与ARCO分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海平 敖国昆 +4 位作者 袁小东 杨素君 杨艳 吴涛 石清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ANFH)不同病变阶段的MR灌注特征,分析初始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iAUC)、转运常数(K^(trans))与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及45例ANFH初治患者,行MR灌注加权成...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ANFH)不同病变阶段的MR灌注特征,分析初始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iAUC)、转运常数(K^(trans))与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及45例ANFH初治患者,行MR灌注加权成像(PWI)检查和ARCO分期评估,比较对照组与ANFH组ARCO I期、II期、III期、IV期的iAUC值和K^(trans)值,分析ARCO分期与iAUC、K^(trans)值的相关性。结果 ANFH组83侧股骨头中,I期18侧,II期20侧,III期21侧,IV期24侧。对照组、I期、II期、III期、IV期的i AU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520,P<0.001),除I期与IV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期、II期、III期、IV期的K^(trans)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35,P<0.001),对照组K^(trans)值与I期、II期、III期、IV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I期、II期、III期、IV期与i AUC值、K^(trans)值呈正相关(r=0.612、0.557,P<0.001),其中对照组、I期、II期、III期与i AUC值、K^(trans)值呈显著正相关(r=0.906、0.854,P<0.01)。结论 PWI可以评估ANFH不同病程阶段的灌注特征,且i AUC、K^(trans)值与ARCO分期有较高的相关性,是反映ANFH不同病变阶段血流灌注的重要指标,可为ANFH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磁共振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arco分期
下载PDF
MRI评估ARCO不同分期内单侧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双侧坐骨股骨间隙的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宋彦芳 张泽坤 +3 位作者 桑辉 王勇 贾丽英 张欲翔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68,共4页
目的分析ARCO不同分期内单侧股骨头缺血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双侧坐骨股骨间隙(ischiofemoral space,IFS)的变化情况。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单侧ONFH患者(试验组)、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双侧髋关节... 目的分析ARCO不同分期内单侧股骨头缺血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双侧坐骨股骨间隙(ischiofemoral space,IFS)的变化情况。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单侧ONFH患者(试验组)、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双侧髋关节MRI图像,按照ARCO标准将单侧ONFH患者进行分期,测量所有髋关节的IFS、股方肌间隙(quadratus femoris space,QFS)和颈干角(cervicodiaphyseal angle,CCD)。应用Kruskal-Wallis one-way test检验检测对照组髋关节、试验组股骨头坏死侧髋关节及试验组正常侧髋关节IFS、QFS、CCD的差别,应用配对t检验检测试验组内双侧髋关节间IFS、QFS、CCD的差别。结果试验组正常侧IFS[(21.16±7.09)mm]、QFS[(12.36±6.82)mm]小于对照组[IFS:(26.04±6.15)mm,QFS:(20.01±7.09)mm]及试验组坏死侧[IFS:(25.18±5.50)mm,QFS:(19.52±5.31)mm],试验组正常侧CCD[(137.74±3.88)°]大于对照组[(131.02±5.01)°]及试验组坏死侧[(132.40±7.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坏死侧IFS、QFS及CCD与对照组均无差别。57例单侧ONFH患者中ARCOⅠ期10例、Ⅱ期17例、Ⅲ期18例、Ⅳ期12例。ARCOⅠ、Ⅱ期的股骨头正常侧IFS[(17.49±6.33)mm(Ⅰ期)、(24.24±7.29)mm(Ⅱ期)]、QFS[(12.46±6.42)mm(Ⅰ期)、(14.93±6.78)mm(Ⅱ期)]、CCD[(134.56±6.06)°(Ⅰ期)、(131.94±9.08)°(Ⅱ期)]与坏死侧[(Ⅰ期IFS:(22.34±5.31)mm,QFS:(16.04±5.21)mm,CCD:(135.16±7.62)°;Ⅱ期IFS:(25.32±7.25)mm,QFS:(19.64±5.29)mm,CCD:(132.06±5.88)°]均无差别;而ARCOⅢ期的股骨头正常侧IFS[(19.76±7.97)mm]、QFS[(14.93±6.78)mm]均小于坏死侧IFS[(24.47±6.26)mm]、QFS[(19.64±5.29)mm],正常侧CCD[(135.76±5.70)°]大于坏死侧[(129.64±2.42)°];ARCOⅣ期的股骨头正常侧IFS[(23.17±6.86)mm]、QFS[(17.11±7.33)mm]亦均小于坏死侧IFS[(28.57±5.23)mm]、QFS[(22.88±6.24)mm],正常侧CCD[(137.63±7.62)°]大于坏死侧[(132.76±6.05)°]。结论单侧ARCOⅢ、Ⅳ期ONFH患者的正常侧髋关节IFS和QFS会减小,其并发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schiofemoral impingement,IFI)的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arco分期 坐骨股骨间隙 股方肌间隙 股骨颈干角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积液与坏死分期及髋关节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唐昊 常俊 +3 位作者 陆鸣 高维陆 詹维强 尹宗生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患者髋关节积液与坏死分期、关节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了解股骨头坏死对关节积液的影响。方法对46例NONFH患者74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MRI影像将关节积液分为0~Ⅲ级;依据ARCO分期将NONFH分为Ⅰ~Ⅳ期...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患者髋关节积液与坏死分期、关节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了解股骨头坏死对关节积液的影响。方法对46例NONFH患者74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MRI影像将关节积液分为0~Ⅲ级;依据ARCO分期将NONFH分为Ⅰ~Ⅳ期;髋关节功能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评分并分为4个等级。分析关节积液与坏死分期、Harri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74髋中65髋发生关节积液。ARCO分期与关节积液分级相关(r=0.50,P<0.001),不同ARCO分期的关节积液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1,P<0.001),关节积液分级随着坏死分期(Ⅰ~Ⅲ期)增加而增加,以Ⅲ期患者的关节积液最常见。Harris评分等级与关节积液分级有相关性(r=0.52,P<0.001),不同功能评分等级的关节积液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7,P<0.001),关节积液分级随Harris评分等级降低而增加。结论 NONFH关节积液的发生情况与坏死分期及关节功能评分明显相关,关节积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预测疾病发生和进展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关节积液 HARRIS评分 arco分期
下载PDF
抵抗素水平与股骨头坏死塌陷进程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0
作者 何晓铭 龚水帝 +7 位作者 庞凤祥 陈哓俊 李伟峰 沈莹姗 陈立新 杨帆 刘少军 魏秋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9-583,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分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探究抵抗素水平与股骨头坏死塌陷进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实验组,ARCO分期Ⅱ期26例、Ⅲ期34例、Ⅳ期28例)和5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收集实验组患者的影像资料,按... 目的比较不同分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探究抵抗素水平与股骨头坏死塌陷进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实验组,ARCO分期Ⅱ期26例、Ⅲ期34例、Ⅳ期28例)和5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收集实验组患者的影像资料,按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标准分为ARCOⅡ期、ARCOⅢ期、ARCOⅣ期。使用ELISA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不同ARCO分期、不同坏死原因及塌陷前后两组试验对象血清中抵抗素水平的差异。结果 (1)实验组患者血清的抵抗素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P=0.026);(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RCOⅢ期、ARCOⅣ期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升高(P=0.001);(3)在实验组中,ARCOⅡ期患者的抵抗素水平与ARCOⅢ期、ARCOⅣ期患者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00),ARCOⅢ期、ARCOⅣ期患者的抵抗素水平均高于ARCOⅡ期,血清抵抗素水平在股骨头坏死塌陷后呈升高趋势,ARCOⅢ期、ARCOⅣ期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抵抗素水平在酒精性、药物性、特发性、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5)ROC分析提示血清抵抗素水平在诊断股骨头坏死塌陷存在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4%、61.5%)。结论抵抗素与股骨头坏死塌陷进程密切相关,抵抗素水平在股骨头坏死塌陷后明显升高,可为股骨头坏死后塌陷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抵抗素 软骨 arco分期
下载PDF
酒精性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外周血脂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闫玉珠 于燕 +2 位作者 刘俊叶 赵和平 王冀邯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2-880,共9页
目的: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又被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多数患者并发脂肪代谢紊乱。本研究探讨不同亚型的ONFH的脂代谢表达谱模式。方法:将受试者分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alcohol-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 目的: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又被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多数患者并发脂肪代谢紊乱。本研究探讨不同亚型的ONFH的脂代谢表达谱模式。方法:将受试者分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alcohol-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ONFH)组(n=16)、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组(n=29)、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n=32)。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串联(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 tandem apparatus,UPLC-MS/MS)技术对受试者的外周血标本进行脂质代谢物的检测,鉴定疾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对代谢物表达谱进行预处理,再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计算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 importance for the projection,VIP)来衡量各脂质代谢物的表达模式对各组样本分类判别的影响强度和解释能力。筛选出不同组间倍数改变(fold change,FC)>2、P<0.05且VIP>1的脂质代谢物作为差异脂质物。其中,AONFH组和SONFH组中共同存在的差异脂质物被视为ONFH的共有差异脂质物,单独存在的差异脂质物被视为AONFH组或SONFH组的特异性差异脂质物。在差异脂质物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评价差异脂质物对疾病的诊断价值。依据AONFH组和SONFH组患者的疾病分期信息,分析差异脂质物与疾病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血浆样本中共检测到1358种脂质代谢物。与NC组相比,AONFH组和SONFH组脂质代谢谱表达模式均有显著差异。分别在AONFH组和SONFH组患者外周血中筛选出62和64种差异脂质物(FC>2,P<0.05,VIP>1),且均以上调为主。进一步鉴定出AONFH组和SONFH组共有的差异脂质物有9种,AONFH组有6种脂质物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0.7,它们分别为1-myristoyl-2-docosahexaen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次黄嘌呤(hypoxanthin)、血清素(serotonin)、PE(19:0/22:5)、PE(19:0/22:5)、cholest-5-en-3-yl beta-Dglucopyranosiduronic acid;AONFH组鉴定出特异性差异脂质物53种。SONFH组鉴定出特异性差异脂质物55种,SONFH组有6种脂质物的曲线下面积大于0.9,分别为1D-myo-Inositol 1,2-cyclic phosphate、L-pyroglutamic acid、DL-carnitine、8-amino-7-oxononanoic acid、Clobetasol和presqualene diphosphate。AONFH组中有9种差异脂质代谢物与疾病分期有关,分别为LPG 18:1、serotonin、PC(22:4e/23:0)、PC(19:2/18:5)、hypoxanthin、PE(18:1/20:3)、LPE18:1、1-stearoyl-2-arachidonoyl-sn-glycerol、PE(16:0/18:1);随着AONFH疾病分期由Ⅰ/Ⅱ期向Ⅲ/Ⅳ期进展,该9种差异脂质物含量呈升高趋势。SONFH组中有8种差异脂质代谢物与疾病分期有关,分别为TM6076000、4-(1,1-dimethylpropyl)phenol、D-617、asarone、phenylac-gln-OH、肌酸(creatine)、leu-pro、8-amino-7-oxononanoic acid;随着SONFH疾病分期由Ⅰ/Ⅱ期向Ⅲ/Ⅳ期进展,该8种差异脂质物含量逐渐升高。结论:本研究分析了临床工作中常见AONFH和SONFH患者的血浆脂质表达谱特征,鉴定出了与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估有关的差异脂质物,为探索ONFH的脂质代谢变化和挖掘新型敏感性、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脂质组学 arco分期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股骨头坏死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庞凤祥 陈晓俊 +8 位作者 何晓铭 沈莹珊 杨帆 龚水帝 陈立新 李伟峰 方斌 何伟 魏秋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913-2917,共5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ONFH)是骨科临床难治性疾病,由于诊断不及时,塌陷进程快,很多患者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结局,寻找科学诊断早期ONFH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分析国际骨循环学会分期(ARCO)Ⅱ~Ⅳ期ONFH患者的... 背景股骨头坏死(ONFH)是骨科临床难治性疾病,由于诊断不及时,塌陷进程快,很多患者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结局,寻找科学诊断早期ONFH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分析国际骨循环学会分期(ARCO)Ⅱ~Ⅳ期ONFH患者的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研究其与ONFH发展进程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6-12月随机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住院治疗的ONFH患者为试验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收集试验组患者的影像资料,按ARCO标准分为ARCOⅡ期、ARCOⅢ期、ARCOⅣ期。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AGEs水平,分析两组间、试验组内不同坏死原因、不同ARCO分期及塌陷前后患者的AGEs水平。结果试验组AGEs水平〔(2.87±0.73)mg/L〕高于对照组〔(2.33±0.94)mg/L〕(t=3.692,P<0.001)。不同ARCO分期、塌陷前后、病因ONFH患者AGE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RCO分期Ⅱ期AGEs水平低于Ⅳ期,创伤性(T)病因患者AGEs水平高于酒精性(AI)、激素性(SI)、特发性(ID)(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GEs水平与ARCO分期呈正相关(rs=0.274,P=0.007)。ROC曲线下面积为0.651(0.567,0.729),AGEs水平切点为2.419mg/L时,灵敏度为72.45%,特异度为59.09%。结论 AGEs与ONFH的进展过程密切相关,对于诊断ONFH及病情监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rco分期 诊断 生物标志物 病情监测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在股骨头坏死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立新 龚水帝 +4 位作者 李伟峰 庞凤祥 何伟 陈镇秋 魏秋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目前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浓度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文中旨在通过检测CEACAM1浓度,探讨其在诊断股骨头坏死及病情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骨科住... 目的目前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浓度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文中旨在通过检测CEACAM1浓度,探讨其在诊断股骨头坏死及病情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骨科住院并确诊的9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股骨头坏死组。同时选取56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取外周静脉血,离心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开发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CEACAM1浓度。比较2组CEACAM1浓度差异以及塌陷前(ARCOⅡ期)与塌陷后(ARCOⅢ期或Ⅳ期)股骨头坏死患者CEACAM1浓度差异。结果股骨头坏死组CEACAM1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6.11±2.07)ng/mL vs(7.21±3.76)ng/mL,P=0.022]。股骨头坏死组ARCO分期II期CEACAM1浓度[(7.33±1.90) ng/mL]较III期[(6.08±2.26)ng/mL]明显升高(P=0.037);塌陷前(II期)与塌陷后(III期或IV期)的患者间CEACAM1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3±1.90)ng/mL vs(5.86±2.02)ng/mL,P=0.007]。塌陷前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10(0.608~0.798),敏感性为71.79%,特异性为58.82%,cut-off值为≤6.757 ng/mL。结论 CEACAM1有作为一种辅助诊断股骨头坏死和监测病情的生化标志物,可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 股骨头坏死 arco分期 塌陷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成像对股骨头坏死继发骨髓水肿的临床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姜胜攀 谭一清 +3 位作者 雷文峰 冷晓明 赵曼 韩晓蕊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通过收集股骨头坏死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Harris评分、ARCO分期与骨髓水肿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方法采用有序分组资料的线性趋势检验,观察Harris评分、ARCO分期的临床指标与骨髓水肿之间是否有统计学相关性。结果 Harris评分、... 目的通过收集股骨头坏死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Harris评分、ARCO分期与骨髓水肿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方法采用有序分组资料的线性趋势检验,观察Harris评分、ARCO分期的临床指标与骨髓水肿之间是否有统计学相关性。结果 Harris评分、ARCO分期与骨髓水肿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结论骨髓水肿是股骨头坏死过程中病情进展及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这对于深入研究骨髓水肿的发生机制及干预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髓水肿 HARRIS评分 arco分期 影像学
下载PDF
通络生骨胶囊(复方生脉成骨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14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海阔 李可大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10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通络生骨胶囊(复方生脉成骨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142例住院及门诊患者予以复方生脉成骨胶囊,4粒/次,3次/d,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Harris评分、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通络生骨胶囊(复方生脉成骨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142例住院及门诊患者予以复方生脉成骨胶囊,4粒/次,3次/d,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Harris评分、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评价、不良反应。连续治疗8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61例,显效52例,有效1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0.00%。Harris与保髋疗效评分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ARCO分期多重比较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P<0.01)。[结论]通络生骨胶囊(复方生脉成骨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蚀 通络生骨胶囊(复方生脉成骨胶囊) 补肾活血 补益肝肾 HARRIS评分 arco分期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江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4599-4604,共6页
背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方法有多种,最佳的保髋方法仍在努力探索中,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一种保髋方法,其有效性及影响因素临床报道差异较大。目的:评估髓芯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 背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方法有多种,最佳的保髋方法仍在努力探索中,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一种保髋方法,其有效性及影响因素临床报道差异较大。目的:评估髓芯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远期效果。方法:此项回顾性研究获得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号:2018-JS037。经查阅病例系统,2008至2012年有95例患者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纳入符合标准的6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接受了髓芯减压和骨髓干细胞移植,男53例,女12例,平均年龄43.1(20-61)岁,共65髋,ARCO分期1期29髋,2期36髋;ARCO分型A型15髋,B型33髋,C型17髋。平均随访时间为7.5(6.5-10.1)年,评估治疗后股骨头塌陷率和髋关节置换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治疗后股骨头塌陷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在随访的65例髋中,塌陷30例,塌陷率46%(30/65),在1期和2期的塌陷率分别为34.5%(10/29),55.6%(20/36),在A、B、C型中的塌陷率分别为26.7%(4/15),42.4%(14/33),70.1%(12/17)。在65例髋中,髋关节置换率为23%(15/65)。体质量指数、治疗前ARCO分期和ARCO分型与治疗后塌陷率明显相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是股骨头塌陷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 股骨头塌陷 髋关节置换 体质量指数 arco分期 arco分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92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候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朋涛 周志锋 +1 位作者 刘子嘉 曹玉举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2年第10期20-23,27,共5页
目的:了解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治疗提供研究资料。方法:对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筛查分析,根据筛选标准及研究内容,制定调查记录表内容包括姓名、性... 目的:了解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治疗提供研究资料。方法:对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筛查分析,根据筛选标准及研究内容,制定调查记录表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程、患侧、ARCO分期及中医证型。结果:共收集1926例患者,男1413例,女513例。958例患者有饮酒史,523例患者有激素应用史,超过1170例患者有吸烟史。患者来源河南省内1158例,其余768例分布全国各地。患者民族以汉族为主,占80.43%;职业以农民为主,占97.40%。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4.58±11.75)岁,男性(43.45±11.03)岁,女性(47.44±13.1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P=0.001)。患者病程最短3 d,最长30.30年;男性(18.20±11.50)个月,女性(26.14±12.4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7,P=0.001)。双侧坏死者1472例(76.43%),仅左侧坏死者238例(12.36%),仅右侧坏死者216例(15.14%)。共计3398髋,以ARCO分期,Ⅰ期25髋,Ⅱ期1004髋,Ⅲ期1359髋,Ⅳ期1010髋。中医证型:肝肾亏虚证684例(35.51%),湿热蕴结证241例(12.51%),痰瘀互结证317例(16.56%),寒湿痹阻证172例(8.93%),气滞血瘀证248例(12.88%),肾虚血瘀证264例(13.71%)。结论:股骨头坏死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发病时间早,且病程较短。股骨头坏死双侧型较多,左侧与右侧之间无差异。临床ARCO分期以Ⅲ期最为多见,中医证型常见肝肾亏虚证,男女性别之间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临床特点 中医证型 arco分期
下载PDF
QFS/FO/CCD值与股骨头坏死患者ARCO分期关系及诊断效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洋 杨莹 唐文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6期2808-2811,2816,共5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测定股方肌间隙(QFS)、股骨偏心距(FO)、股骨颈干角(CCD)值与股骨头坏死患者ARCO分期的关系及对股骨头坏死塌陷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单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测定股方肌间隙(QFS)、股骨偏心距(FO)、股骨颈干角(CCD)值与股骨头坏死患者ARCO分期的关系及对股骨头坏死塌陷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单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MRI扫描检查,评估QFS、FO、CCD值;利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QFS、FO、CCD值与ARCO分期的关系,以患者是否出现股骨头坏死塌陷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QFS、FO、CCD值对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QFS、F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CD明显高于对照组,随ARCO分期升高,QFS、FO明显降低,CCD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坏死塌陷组患者QFS、FO水平均明显低于股骨头坏死未塌陷组,CCD水平明显高于股骨头坏死未塌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患者QFS、FO与ARCO分期均呈明显正相关,CCD与ARCO分期呈明显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FS、FO、CCD预测患者股骨头坏死塌陷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大于90%,且曲线下面积均高于0.9。结论MRI测定QFS、FO、CCD值与股骨头坏死患者ARCO分期呈明显相关,且各指标对股骨头坏死塌陷的诊断效能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方肌间隙 股骨偏心距 股骨颈干角 股骨头坏死 arco分期 股骨头坏死塌陷
下载PDF
MRI不同征象对股骨头坏死Ⅱ和ⅢA期分期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星 康嗣如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7-821,共5页
目的提高磁共振成像对股骨头坏死Ⅱ和ⅢA期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骨头坏死Ⅱ和ⅢA期的患者142例,以CT作为股骨头坏死Ⅱ和ⅢA期分期的参考标准,评价5个磁共振成像单一征象(股骨头关节面不光整、坏死-存活截面最大宽度、股骨头... 目的提高磁共振成像对股骨头坏死Ⅱ和ⅢA期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骨头坏死Ⅱ和ⅢA期的患者142例,以CT作为股骨头坏死Ⅱ和ⅢA期分期的参考标准,评价5个磁共振成像单一征象(股骨头关节面不光整、坏死-存活截面最大宽度、股骨头骨髓水肿、股骨头囊性改变及患侧坐骨-股骨间隙)及联合征象[联合征象1=股骨头关节面不光整(基本征象)+坏死-存活截面最大宽度(>3 mm);联合征象2=股骨头关节面不光整(基本征象)+股骨头骨髓水肿;联合征象3=股骨头关节面不光整(基本征象)+股骨头不规则高信号]对分期的评价准确性。结果4个磁共振成像单一征象[股骨头关节面不光整、坏死-存活截面最大宽度(>3 mm)、股骨头骨髓水肿、股骨头囊性改变]对股骨头坏死Ⅱ和ⅢA期分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股骨头关节面不光整是最有价值的(AUC=0.921),且联合征象1可进一步提高分期准确性(AUC=0.967)。而患侧坐骨-股骨间隙对股骨头坏死Ⅱ和ⅢA期分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征象中股骨头关节面不光整、坏死-存活截面最大宽度(>3 mm)、股骨头骨髓水肿、股骨头囊性改变对鉴别股骨头坏死分期Ⅱ和ⅢA期有价值,且联合征象1可进一步提高分期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Ⅱ期 股骨头坏死ⅢA期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股骨头坏死MRI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与软骨下骨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魏秋实 何伟 +5 位作者 洪志楠 杨帆 沈莹姗 李子祺 陈镇秋 郑越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10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观察ARCOⅡ、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MRI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与软骨下骨折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自2016-12—2018-09确诊的304例(500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Ⅱ期257髋,ARCOⅢ期243髋。观察MRI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与CT显... 目的观察ARCOⅡ、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MRI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与软骨下骨折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自2016-12—2018-09确诊的304例(500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Ⅱ期257髋,ARCOⅢ期243髋。观察MRI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与CT显示软骨下骨折的特征,选取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股骨头50髋,将股骨头标本与MRI、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脂肪抑制像可见软骨下低信号带的ARCOⅡ、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出现疼痛症状、骨髓水肿、软骨下骨折的概率更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RI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与疼痛(r=0.686,P<0.001)、软骨下骨折(r=0.654,P<0.001)、骨髓水肿(r=0.547,P<0.001)、ARCO分期(r=0.485,P<0.001)呈正相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理标本证实MRI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是软骨下骨折线。结论ARCOⅡ、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MRI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提示软骨下骨折或塌陷,预示着股骨头不稳定,可为塌陷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理选择保髋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软骨下骨折 核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像 arco分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