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tragalin attenuates diabetic cataracts via inhibiting aldose reductase activity in rats
1
作者 Na Wang Deepika Singh Qiong W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3年第8期1186-1195,共10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aldose reductase(AR)inhibition capacity of astragalin(AST)against streptozoticin-induced diabetic cataracts(DCs)in rats.METHODS:Ex vivo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by treating the lens of a go... AIM:To investigate the aldose reductase(AR)inhibition capacity of astragalin(AST)against streptozoticin-induced diabetic cataracts(DCs)in rats.METHODS:Ex vivo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by treating the lens of a goat placed for 72h in artificial aqueous humor(AAH)of pH 7.8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cataract-causing substance(55 mmol/L of galactose)and in vivo studies were performed on rats via induction with streptozotocin.AST was administered at different dose levels and scrutinize for DC activity.RESULTS:In diabetic rats,AST improved the body weight,blood insulin,and glucose as well as the levels of galactitol in a dose-dependent way,other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e.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 cytokines,and also suppress AR activity.The level of the antioxidant parameters such as superoxide dismutase(SOD),catalase(CAT),and glutathione(GSH)activity were also altered on a diabetic lens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AST.CONCLUSION:AST protects against lens opacification to avoid cataracts and polyols formation,indicating that it could be used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agent for diabe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agalin diabetic cataract LENS OPACIFICATION aldose reductase rats
原文传递
Effect of Astragalin on matrix secretion and β1 integrin mRNA expression in human mesangial cells 被引量:1
2
作者 倪兆慧 张庆怡 +1 位作者 钱家麒 王利民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2期7-11,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stragalin on human renal mesangial cells Methods Cultured human mesangial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Astragalin and Astragalin serum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presence or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stragalin on human renal mesangial cells Methods Cultured human mesangial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Astragalin and Astragalin serum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PDGF BB, the proliferation and type Ⅳ collagen secretion of mesangial cells were measured by MTT assay and ELISA, and expression of β1 integrin gene was estimat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 PCR) method, sespectively Results After 72 hours Astragalin or Astragalin serum treatment, the proliferation of mesangial cells induced by PDGF BB was inhibited significantly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controls ( P <0 05 and P <0 01) After 24 hours of Astragalin or Astragalin serum treatment, the secretion of type Ⅳ collagen protein in presence of PDGF BB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β1 integrin mRNA leve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control ( P <0 05, P <0 01) Conclusions Astragalin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atrix over synthesis which might be mediated, at least, partly by decrease of β1 integrin gene over expression The study suggested that Astragalin might play a role in preventing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re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agalin · MESANGIAL cell · β1 INTEGRIN · type COLLAGEN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广西桑叶及其炮制品中5种活性成分含量
3
作者 杨海玲 苏国惠 +3 位作者 黄华枫 颜彩莲 陆东萍 刘振杰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0期33-38,共6页
目的:建立HPLC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广西桑叶及其炮制品中5种活性成分含量,分析炮制对其影响。方法:以芦丁为参照物,建立绿原酸(A)、异槲皮苷(B)、紫云英苷(C)和槲皮素(D)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含量。对外标一点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的... 目的:建立HPLC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广西桑叶及其炮制品中5种活性成分含量,分析炮制对其影响。方法:以芦丁为参照物,建立绿原酸(A)、异槲皮苷(B)、紫云英苷(C)和槲皮素(D)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含量。对外标一点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校正因子计算的含量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经炮制后桑叶绿原酸、芦丁、紫云英苷和异槲皮苷含量升高,在蜜量相同情况下:蜜烘桑叶>蜜炙桑叶>蜜蒸桑叶>炒桑叶>桑叶;槲皮素含量:桑叶>炒桑叶>蜜烘桑叶>蜜炙桑叶>蜜蒸桑叶。结论:以芦丁为参照物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桑叶质量评价,加热和蜜制均对桑叶化学成分产生了一定影响,以蜜烘法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绿原酸 芦丁 紫云英苷 异槲皮苷 槲皮素 一测多评法
原文传递
β-环糊精-紫云英苷复合物的制备及对运动耐力的影响
4
作者 金仓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2-140,共9页
利用β-环糊精的结构特性,使其与紫云英苷产生包含作用,制备β-环糊精-紫云英苷复合物,并考察其对机体运动耐力的影响。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确定β-环糊精-紫云英苷复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后,采用动物试验评价其对机体运动耐力的影响... 利用β-环糊精的结构特性,使其与紫云英苷产生包含作用,制备β-环糊精-紫云英苷复合物,并考察其对机体运动耐力的影响。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确定β-环糊精-紫云英苷复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后,采用动物试验评价其对机体运动耐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β-环糊精与紫云英苷的质量比为3.7∶1,包合时间为2.2 h,包合温度为50℃,得到的复合物的包合率达到(65.1±1.6)%。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的β-环糊精-紫云英苷复合物可显著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P<0.01),明显降低运动后血清中乳酸、尿素氮的含量(P<0.05或P<0.01),并可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P<0.05或P<0.01)。因此,β-环糊精-紫云英苷复合物有助于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具有良好的舒缓疲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紫云英苷 复合物 水溶性 运动耐力
下载PDF
紫云英苷诱导炎性痛小鼠前扣带回皮质星形胶质细胞自噬
5
作者 林佳泓 王姝涵 +6 位作者 张润恒 杨翠珠 杨雅琪 周畅 唐佩 刘靖 马宇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58-2164,共7页
目的:探讨紫云英苷(astragalin,AST)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发的炎性痛模型小鼠前扣带回皮质内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6月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 目的:探讨紫云英苷(astragalin,AST)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发的炎性痛模型小鼠前扣带回皮质内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6月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control)组、生理盐水(saline)组和CFA模型组、CFA+60 mg/kg AST给药组,每组各6只动物。AST给药组小鼠按体重进行腹腔注射给予60 mg/kg AST,连续给药21 d。采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各组小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利用多重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前扣带回皮质自噬相关因子LC3、p62、ATG12和beclin-1的表达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前扣带回皮质内自噬相关蛋白LC3、p62、ATG12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AST显著提高CFA小鼠的机械疼痛阈值(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AST显著增强CFA小鼠前扣带回皮质LC3(P<0.01)、ATG12(P<0.01)、beclin-1(P<0.05)的荧光强度,减弱p62(P<0.05)的荧光强度,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表明,AST显著上调CFA小鼠前扣带回皮质内LC3(P<0.01)、ATG12(P<0.01)和beclin-1(P<0.01)的表达水平,下调p62(P<0.05)表达水平。结论:AST可缓解CFA小鼠的炎症性疼痛,其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CFA小鼠前扣带回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并促进其发生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苷 炎症性疼痛 前扣带回皮质 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自噬
下载PDF
紫云英苷抑制APP/PS 1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
6
作者 王姝涵 杨翠珠 +5 位作者 张润恒 林佳泓 杨雅琪 刘靖 李国营 马宇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3-990,共8页
【目的】探讨紫云英苷(AST)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8只6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APP/PS1、APP/PS1+40 mg/kg AST、APP/PS1+20 mg/kg DNP(Donepezil,DNP)三组,每组各6只动物。同时另选6只... 【目的】探讨紫云英苷(AST)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8只6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APP/PS1、APP/PS1+40 mg/kg AST、APP/PS1+20 mg/kg DNP(Donepezil,DNP)三组,每组各6只动物。同时另选6只同月龄C57BL/6雄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腹腔注射给药AST,每日一次,连续给药一个月后,Tunel染色法检测APP/PS1小鼠大脑皮质内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APP/PS1小鼠大脑皮质内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9、Cleaved-Caspase3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APP/PS1小鼠大脑皮质内Bax、Bcl-2、Caspase9及Caspase3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Tunel染色结果显示,40 mg/kg AST及20 mg/kg DNP均可减少APP/PS1小鼠大脑皮质内神经元凋亡,其中AST抑制效果尤为明显。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40 mg/kg AST及20 mg/kg DNP均抑制APP/PS1小鼠大脑皮质内神经元中Bax、Caspase9及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40 mg/kg AST及20 mg/kg DNP均可下调APP/PS1小鼠大脑皮质内神经元Bax(P<0.05,P<0.05)、Caspase9(P<0.005,P<0.05)及Caspase3(P<0.0001,P<0.0001),上调Bcl-2(P<0.05,P<0.05)。【结论】AST能够抑制APP/PS1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苷 APP/PS1小鼠 大脑皮质 神经元 凋亡
下载PDF
紫云英苷对慢性睡眠剥夺小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
7
作者 张文天 祝锴烨 +4 位作者 梁卫祺 龚治安 苗长久 林杨 张伟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678-4685,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紫云英苷对慢性睡眠剥夺小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将36只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正常睡眠组(DMSO组)、睡眠剥夺组(SD组)、睡眠剥夺+紫云英苷组(SD+AG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 本试验旨在研究紫云英苷对慢性睡眠剥夺小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将36只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正常睡眠组(DMSO组)、睡眠剥夺组(SD组)、睡眠剥夺+紫云英苷组(SD+AG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DMSO组不进行慢性睡眠剥夺,其余2组利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对其连续睡眠剥夺21 d。每日进行睡眠剥夺前,DMSO组和SD组灌胃0.04 mL生理盐水配制的0.1%DMSO溶液,SD+AG组灌胃等量由0.1%DMSO溶液溶解的20 mg/kg BW紫云英苷。每日13:00测量各组小鼠的摄食量,观察小鼠状态。末次灌胃后禁水禁食,断颈法处死小鼠,取其心脏、肝脏、肾脏和脑,称其重量,并检测小鼠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与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同时检测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基因及其下游基因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和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调节亚基(GCLM)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与DMSO组相比,SD组小鼠的肝脏AKP和ALT活性分别升高了112.03%(P<0.05)和32.96%(P<0.05),T-AOC、GSH含量和GSH-Px活性分别降低了8.33%(P<0.05)、39.79%(P<0.001)和9.00%(P<0.01),Nrf2、NQO1、GCLC和GCLM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降低了19.00%(P>0.05)、8.91%(P>0.05)、13.00%(P>0.05)和13.00%(P>0.05);SD+AG组小鼠肝脏AKP活性降低了45.11%(P<0.01),ALT活性升高了14.88%(P<0.001),T-AOC、GSH含量和GSH-Px活性分别升高了47.22%(P<0.05)、70.38%(P<0.01)和36.07%(P<0.001),Nrf2、NQO1和GCLC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升高了23.00%(P<0.001)、61.39%(P<0.01)和85.00%(P<0.01),GCLM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了19.00%(P<0.05)。与SD组相比,灌胃20 mg/kg BW紫云英苷的SD+AG组小鼠的脑系数显著升高(P<0.05),肝脏系数显著下降(P<0.05),同时肝脏AKP和ALT活性分别降低了74.11%(P<0.001)和13.60%(P<0.05),T-AOC、GSH含量和GSH-Px活性分别升高了60.61%(P<0.05)、182.99%(P<0.001)和49.53%(P<0.001),Nrf2、NQO1和GCLC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了51.85%(P<0.01)、77.17%(P<0.001)和112.64%(P<0.001),而GCLM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了7.03%(P>0.05)。综上可知,紫云英苷可上调肝脏中Nrf2基因及其下游基因NQO1、GCLC和GCLM的表达,修复慢性睡眠剥夺对小鼠肝脏造成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睡眠剥夺 氧化应激 肝脏损伤 核转录相关因子2 紫云英苷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新疆沙枣花中椴树苷与紫云英苷的含量
8
作者 郭敬宇 巴依尔太 +2 位作者 熊远果 万超超 孙芸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11期60-63,68,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新疆不同产地沙枣花中椴树苷、紫云英苷含量的HPLC法。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 建立了同时测定新疆不同产地沙枣花中椴树苷、紫云英苷含量的HPLC法。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椴树苷、紫云英苷浓度分别在12.6875~406.00μg·mL^(-1)、3.2813~105.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74%、98.40%,RSD值分别为2.78%、2.17%。该方法稳定可靠,可应用于沙枣花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HPLC 椴树苷 紫云英苷
下载PDF
老鹰茶质量标准研究
9
作者 唐子惟 刘应 +3 位作者 陶鹏 彭腾 唐爽 雍晋 《中药与临床》 2023年第4期42-46,57,共6页
目的:建立老鹰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定性鉴别紫云英苷;药典法测定水分、总灰分及水溶性浸出物含有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UV)测定老鹰茶中总黄酮的含量;采... 目的:建立老鹰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定性鉴别紫云英苷;药典法测定水分、总灰分及水溶性浸出物含有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UV)测定老鹰茶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老鹰茶中紫云英苷的含量。结果:TLC分离效果良好,斑点清晰。13批样品中,水分、水溶性浸出物、总灰分及总黄酮的含有量范围分别为:7.09%~11.67%、12.38%~24.57%、2.55%~4.81%、9.2%~19.9%。紫云英苷在0.0019~0.6mg/mL范围内与HPLC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9%,RSD=1.53%(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老鹰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鹰茶 质量标准 总黄酮 紫云英苷
下载PDF
基于糖基转移酶与蔗糖合酶级联催化合成紫云英苷的研究
10
作者 贾哲康 程歆然 窦文芳 《生物技术进展》 2023年第2期247-256,共10页
紫云英苷属于黄酮类3-O-糖苷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菌等多种药理学活性。利用来自葡萄柚中的糖基转移酶和大豆中的蔗糖合酶级联催化,将山奈酚转化为紫云英苷,同时将糖基化反应副产物二磷酸尿苷(uridine diphosphate,UDP)再生... 紫云英苷属于黄酮类3-O-糖苷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菌等多种药理学活性。利用来自葡萄柚中的糖基转移酶和大豆中的蔗糖合酶级联催化,将山奈酚转化为紫云英苷,同时将糖基化反应副产物二磷酸尿苷(uridine diphosphate,UDP)再生为UDP-葡萄糖,实现了UDP的循环再生。探究了级联催化反应的最适条件,并通过分批补料操作,紫云英苷的产量达到了1550.1 mg·L^(-1),转化率为86.5%,UDP循环了34.8次。对分离纯化后的物质进行鉴定,判断反应产物为紫云英苷。研究提出的紫云英苷合成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反应成本,为工业化生产紫云英苷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反应 蔗糖合酶 紫云英苷 山奈酚 UDP-葡萄糖
下载PDF
黄芪提取物的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 被引量:40
11
作者 邹宇宏 杨雁 +2 位作者 吴强 陈敏珠 张胜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芪提取物抗乙型肝炎病毒 (HBV)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观察两种黄芪提取物黄芪总苷(AST)、黄芪多糖 (ASP)对HBV DNA转染的HepG2 2 2 15细胞分泌表面抗原 (HBsAg)和e抗原 (HBeAg)影响 ,同时用3 H TdR掺入法检测HepG2 2 ... 目的 研究黄芪提取物抗乙型肝炎病毒 (HBV)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观察两种黄芪提取物黄芪总苷(AST)、黄芪多糖 (ASP)对HBV DNA转染的HepG2 2 2 15细胞分泌表面抗原 (HBsAg)和e抗原 (HBeAg)影响 ,同时用3 H TdR掺入法检测HepG2 2 2 15细胞增殖。结果 AST( 4 0、80、16 0mg/L)、ASP( 2 5 6、5 12mg/L)对HBsAg、HBeAg分泌有抑制作用 ,ASP( 12 8mg/L)还可以抑制HBsAg分泌。AST( 4 0、80、16 0mg/L)、ASP( 12 8、2 5 6、5 12mg/L)可抑制HepG2 2 2 15细胞的增殖。抑制HepG2 2 2 15细胞分泌HBeAg、HBsAg和细胞增殖的半数有效浓度 (EC50 ) ,AST为88 14、92 0 7、32 81mg/L ,ASP为 35 0 5 9、35 4 38、139 5 5mg/L。结论 AST、ASP在体外实验中有抗HBV和抑制HepG2 2 2 15细胞增殖的作用 ,AST作用优于A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提取物 乙型肝炎病毒 黄芪甙 黄芪多糖 HBV—DNA转染 药理学 治疗
下载PDF
野马追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钱士辉 杨念云 +2 位作者 段金廒 袁丽红 田丽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2,共3页
的 :对野马追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黄酮类成分研究。方法 :溶剂提取和硅胶色谱法进行分离 ,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野马追中分离得到 6种黄酮类化合物 ,鉴定为 :棕矢车菊素 (jaceosidin)(Ⅰ )、山柰酚 (kaempferol) (... 的 :对野马追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黄酮类成分研究。方法 :溶剂提取和硅胶色谱法进行分离 ,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野马追中分离得到 6种黄酮类化合物 ,鉴定为 :棕矢车菊素 (jaceosidin)(Ⅰ )、山柰酚 (kaempferol) (Ⅱ )、槲皮素 (quceritin) (Ⅲ )、黄芪苷 (astragalin) (Ⅳ )、三叶豆苷 (trifolin) (Ⅴ )、金丝桃苷 (hy persoide) (Ⅵ )。结论 :化合物Ⅰ ,Ⅱ ,Ⅲ ,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马追 黄酮类成分 棕矢车菊素 山柰酚 黄芪苷
下载PDF
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调控LX-2细胞因子分泌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淑萍 许晓燕 +5 位作者 孙箴 周林福 羊正纲 陈峰 朱海红 陈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43-548,共6页
目的:用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对LX-2细胞分泌的与纤维化相关的主要细胞因子进行研究,以探讨黄芪抗纤维化的确切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和黄芪甙作用于LX-2细胞,以Real Time Cell Electronics Sensing技术实时检测细胞增殖状态... 目的:用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对LX-2细胞分泌的与纤维化相关的主要细胞因子进行研究,以探讨黄芪抗纤维化的确切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和黄芪甙作用于LX-2细胞,以Real Time Cell Electronics Sensing技术实时检测细胞增殖状态;分别再以25μg/ml和300μg/ml的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作用LX-2细胞24 h,提取细胞mRNA,以荧光定量PCR测定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的变化。结果:300μg/ml的黄芪多糖可抑制LX-2的增殖(P<0.05,94.7 h),但不同浓度的黄芪总甙对LX-2细胞均有促进增殖的作用(P<0.05);25μg/ml的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在TGF-β1促进分泌的同时,也上调其它抗纤维化因子,其中黄芪多糖对MMP2的上调(104.9倍)、黄芪总甙对IL-10的上调(550.65倍)最为显著;300μg/ml的黄芪多糖可抑制TGF-β1及HGF、MMP9、IL-10的表达,但仍然上调MMP2的表达,300μg/ml的黄芪总甙也可抑制TGF-β1的表达,但对抗纤维化因子MMP2、MMP9及IL-10仍有明显的上调作用。结论:低浓度(25μg/ml)和高浓度(300μg/ml)的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可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调控肝星状细胞因子的分泌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黄芪多糖主要以促进MMP2分泌为主,而黄芪总甙则主要通过上调MMP2、MMP9及IL-10的分泌而发挥作用。高剂量的黄芪多糖和总甙抗纤维化效果优于低剂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投药和剂量 黄芪甙/投药和剂量 细胞因子类 LX-2细胞 细胞因子 肝纤维化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免疫功能影响的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70
14
作者 刘印华 赵志强 +1 位作者 李树义 张庆波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应用和相关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每批40只小鼠,随机分为黄芪多糖组1(低剂量),黄芪多糖组2(中等剂量)和黄芪多糖组3(高剂量)以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黄芪多糖组每天灌服0.2 ml...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应用和相关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每批40只小鼠,随机分为黄芪多糖组1(低剂量),黄芪多糖组2(中等剂量)和黄芪多糖组3(高剂量)以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黄芪多糖组每天灌服0.2 ml浓度为5、10、20 mg/ml的黄芪多糖溶液,正常对照组每天灌服0.2 ml0.9%氯化钠溶液,10 d后处死,取样测定小鼠各项免疫指标。固有免疫:检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细胞免疫:小鼠后足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体液免疫:血凝法测定小鼠血清中溶血素含量;免疫器官:对脾脏和胸腺称重计算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黄芪多糖3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芪多糖3组小鼠左右后足重量差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有明显提高(P<0.01);黄芪多糖3组小鼠抗体积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黄芪多糖3组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小鼠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黄芪多糖可以显著提高机体的固有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固有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免疫功能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桑叶中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的含量 被引量:18
15
作者 严安定 袁野 +3 位作者 吴亮 马陶陶 谢晋 张群林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目的建立晾晒、烘干及鲜桑叶中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Shim pack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5℃,流动相为0.4%磷酸乙腈溶液(A)和0.4%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设... 目的建立晾晒、烘干及鲜桑叶中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Shim pack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5℃,流动相为0.4%磷酸乙腈溶液(A)和0.4%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设为1.0 ml.min-1。结果三种黄酮类成分在35 min内达到良好分离,芦丁在0.076~1.920 mg.L-1,异槲皮苷在0.086~2.148 mg.L-1,紫云英苷在0.042~2.108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n=6),三种成分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RSD=2.5%)9、8.8%(RSD=2.4%)和99.5%(RSD=4.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为评价桑叶药材炮制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同时也可用于桑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芦丁 异槲皮苷 紫云英苷 HPLC
下载PDF
荨麻安冲剂中黄芪甲甙的薄层扫描法测定 被引量:10
16
作者 崔东滨 徐雅娟 +2 位作者 黄恩喜 高继山 徐东铭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41-42,共2页
采用大孔树脂纯化黄芪甲甙,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测定黄芪甲甙含量,以控制剂质量。
关键词 黄芪 甲甙 薄层扫描 荨麻安冲剂
下载PDF
南方菟丝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郭澄 韩公羽 苏中武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对中药南方菟丝子(Cuscutaaustralis)的种子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研究。方法:采用溶剂分离法结合柱色谱法进行成分分离。所得成分再分别采用5种色谱:UV、IR、1HNMR、13CNMR和MS测定其... 目的:对中药南方菟丝子(Cuscutaaustralis)的种子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研究。方法:采用溶剂分离法结合柱色谱法进行成分分离。所得成分再分别采用5种色谱:UV、IR、1HNMR、13CNMR和MS测定其结构。结果:从南方菟丝子的种子中分离得到6种成分,经光谱鉴定分别为紫云英苷(astragalin,Ⅰ)、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Ⅱ)、虫漆醋酸(lacceroicacid,Ⅲ)、β谷甾醇3OβD吡喃木糖苷(βsitosterol3OβDxylopyranoside,Ⅳ)、山萘酚(kaempferol,Ⅴ)、槲皮素(quercetin,Ⅵ)。结论:化合物Ⅳ为新化合物;除化合物Ⅱ以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菟丝子 Β-谷甾醇 吡喃木糖苷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南方菟丝子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郭洪祝 李家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8-39,共2页
自南方菟丝子中分得6种黄酮成分,其中4种分别鉴定为山奈酚、槲皮素、紫云英甙及金丝桃甙。同正品菟丝子中的化学成分比较,菟丝子中主要含槲皮素及山奈酚甙类,南方菟丝子中主要含山奈酚及槲皮素甙类,提示黄酮类成分可以用于鉴别这... 自南方菟丝子中分得6种黄酮成分,其中4种分别鉴定为山奈酚、槲皮素、紫云英甙及金丝桃甙。同正品菟丝子中的化学成分比较,菟丝子中主要含槲皮素及山奈酚甙类,南方菟丝子中主要含山奈酚及槲皮素甙类,提示黄酮类成分可以用于鉴别这两种菟丝子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菟丝子 山奈酚 槲皮素 黄酮类成分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杜仲叶中8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留记 李宁 +3 位作者 屠万倩 李向阳 王昌华 邵战波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383-3387,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杜仲叶中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儿茶素、绿原酸、车叶草苷、芦丁、异槲皮苷和紫云英苷等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杜仲叶中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儿茶素、绿原酸、车叶草苷、芦丁、异槲皮苷和紫云英苷等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桃叶珊瑚苷、儿茶素)、239 nm(京尼平苷酸、车叶草苷)、220 nm(绿原酸)、354 nm(芦丁、异槲皮苷)、266 nm(紫云英苷),进样量为5μL。结果: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儿茶素、绿原酸、车叶草苷、芦丁、异槲皮苷和紫云英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812~6.090μg(r=0.9993)、0.438~3.285μg(r=0.9992)、0.045~0.336μg(r=0.9992)、0.882~6.615μg(r=0.9993)、0.097~0.726μg(r=0.9991)、0.064~0.483μg(r=0.9993)、0.048~0.360μg(r=0.9991)、0.014~0.108μg(r=0.9997);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5%(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60%、103.06%、99.77%、96.93%、98.17%、96.75%、98.97%、99.60%,RSD分别为1.42%、2.65%、2.78%、2.05%、2.26%、0.93%、2.79%、3.08%(n=6)。不同采集时间、不同种植品种的12批杜仲叶样品中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儿茶素、绿原酸、车叶草苷、芦丁、异槲皮苷和紫云英苷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0.903~17.245、5.578~7.892、0.198~0.440、13.890~19.782、1.008~1.547、1.102~2.396、0.267~0.701、0.150~0.412 mg/g,含量波动较大;杜仲皮样品中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儿茶素、绿原酸、芦丁、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分别为0.299、0.123、0.580、0.112、0.026、1.961 mg/g。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评价杜仲叶的质量;不同采集时间、不同种植品种的杜仲的不同药用部位(皮、叶)中的成分组成及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高效液相色谱法 桃叶珊瑚苷 京尼平苷酸 儿茶素 绿原酸 车叶草苷 芦丁 异槲皮苷 紫云英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黄芪皂苷Ⅳ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神经元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莹 李文媛 +1 位作者 郑海星 佟晓杰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Ⅳ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Bc l-2、Bax及神经元细胞凋亡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皂苷Ⅳ组、尼莫地平对照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Ⅳ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Bc l-2、Bax及神经元细胞凋亡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皂苷Ⅳ组、尼莫地平对照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Bc l-2、Bax蛋白表达,TUNEL方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结果与模型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比较,黄芪皂苷Ⅳ组Bax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Bc l-2蛋白表达及Bc l-2/Bax比值明显上调(P<0.05)。结论黄芪皂苷Ⅳ能够促进海马神经元Bc l-2表达,抑制Bax表达,升高Bc1-2/Bax比值,降低细胞凋亡指数,这可能是其抑制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细胞凋亡 黄芪苷 尼莫地平 海马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