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ATP结合盒转运体亚家族C成员8表达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组织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挺 常峰 +2 位作者 李立军 高刚 于晨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探究大鼠脊髓损伤发生后,损伤脊髓组织内ATP结合盒转运体亚家族C成员8(Abcc8)基因表达量变化及抑制Abcc8表达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组织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Allen重物坠落打击法造成成年雌性Wistar大鼠(6月龄,200-... 目的探究大鼠脊髓损伤发生后,损伤脊髓组织内ATP结合盒转运体亚家族C成员8(Abcc8)基因表达量变化及抑制Abcc8表达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组织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Allen重物坠落打击法造成成年雌性Wistar大鼠(6月龄,200-220 g)中度脊髓损伤5 d后,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脊髓损伤程度,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损伤脊髓组织内Abcc8基因表达产物磺脲受体1(SUR1)的表达量变化。大鼠脊髓损伤后立即通过经静脉给予反义核苷酸(ASO)抑制损伤脊髓内Abcc8基因表达,大鼠脊髓损伤28 d后通过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评价大鼠运动功能,通过HE染色检测脊髓组织损伤区域面积。结果大鼠脊髓损伤5 d后,HE染色显示,损伤脊髓组织出现明显空洞和组织缺损,伴有多量炎细胞浸润和残存组织变形移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法)显示,大鼠脊髓损伤中心区域邻近坏死组织的半暗区内SUR1抗原荧光强度显著增加。大鼠脊髓损伤28 d后的HE染色-损伤区域面积测定显示,脊髓损伤后立即接受Abcc8-ASO治疗的大鼠脊髓损伤节段病灶面积明显减少。BBB运动功能评分显示,脊髓损伤发生后即进行Abcc8-ASO静脉注射治疗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显著增强。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损伤脊髓组织内Abcc8基因表达量上升,抑制Abcc8表达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组织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结合转运体家族c成员8 黄脲受体1 脊髓损伤
下载PDF
ATP结合盒B亚家族1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癫痫耐药相关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董通 张庆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91-295,共5页
ATP结合盒B亚家族1转运蛋白基因(ABCB1)编码产物是P-糖蛋白(P-gp)。目前的诸多研究表明ABC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及其表达产物P-gp与癫痫耐药有关。但也有研究认为,ABCB1_SNPs及P-gp与癫痫耐药之间没有关联。可能是由于ABCB1_SNPs... ATP结合盒B亚家族1转运蛋白基因(ABCB1)编码产物是P-糖蛋白(P-gp)。目前的诸多研究表明ABC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及其表达产物P-gp与癫痫耐药有关。但也有研究认为,ABCB1_SNPs及P-gp与癫痫耐药之间没有关联。可能是由于ABCB1_SNPs的种族差异性,造成了各项研究结果不相一致。亦有研究认为ABCB1_3435C>T、1236C>T及2677G>T\A\A的多态性或许与癫痫耐药无关,但是其单体型与癫痫耐药有一定关联。因此,应在不同种族中进行ABCB1_SNPs及其单体型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发现真正的癫痫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结合B家族1转运蛋白基因 P-糖蛋白 抗癫痫药物 单核苷酸多态性 癫痫耐药
下载PDF
癫痫患儿ABCB1基因多态性与左乙拉西坦治疗疗效的关系分析
3
作者 王左华 段文浩 +4 位作者 王春霞 聂文莎 郑宇霞 张霞 王惠萍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究ATP结合盒B亚家族1转运蛋白(ABCB1)基因多态性与左乙拉西坦(LEV)治疗儿童癫痫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纳入94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规范使用LEV治疗,按疗效不同分为有效组(n=76)与无效组(n=18)。使用聚合酶链反应及荧光原位杂交(... 目的:探究ATP结合盒B亚家族1转运蛋白(ABCB1)基因多态性与左乙拉西坦(LEV)治疗儿童癫痫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纳入94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规范使用LEV治疗,按疗效不同分为有效组(n=76)与无效组(n=18)。使用聚合酶链反应及荧光原位杂交(PCR-FISH)法检测所有患儿ABCB1基因型,收集各项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及ABCB1基因型差异,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LEV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有效组相比,无效组首次发作为肌阵挛类型占比、发作频率、EEG异常、出生窒息占比均更高(P<0.05)。相比有效组,无效组ABCB1 C3435T TT型比例更高,T基因分布频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作频率(OR=5.812)、出生窒息(OR=3.274)、ABCB1基因型(OR=7.675)均为癫痫患儿LEV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以TT基因型的治疗无效风险较CC、CT型更高。结论:ABCB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癫痫LEV疗效密切相关,TT基因型可能是LEV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另外,发作频率较高、出生窒息者的LEV治疗无效风险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结合B家族1转运蛋白 癫痫 儿童 左乙拉西坦 疗效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可能通过调控ABCC1和CDC37的表达促进破骨细胞分化
4
作者 谭欣 张子元 刘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171-2179,共9页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趋势,探究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方法 从24只6~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9~21g)中提取骨髓...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趋势,探究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方法 从24只6~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9~21g)中提取骨髓来源巨噬细胞,随后采用M-CSF和RANKL共刺激构建小鼠破骨细胞分化模型,并用TRAP染色法、RT-qPCR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状况及EGFR的表达量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鉴定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基因,并通过RT-qPCR和EGFR激活及抑制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体外破骨细胞分化模型显示,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量持续上升(P<0.01)。RNA-seq数据表明,EGFR表达与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呈显著相关(P<0.05)。通过WGCNA及PPI分析,鉴定出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C member 1, ABCC1)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37(cell division cycle 37, CDC37)与EGFR之间存在共表达及相关性(P<0.0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ABCC1(P<0.05)和CDC37(P<0.01)在分化过程中表达量显著上升,且在激活EGFR时二者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抑制EGFR时二者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激活EGFR信号可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并上调ABCC1和CDC37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破骨细胞分化 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37
原文传递
肾移植患者ABCA1及GPIHBP1水平与术后血脂的相关性
5
作者 刘磊 丰贵文 +3 位作者 庞新路 王军祥 王志强 王志刚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2492-2496,共5页
目的分析尿毒症肾移植患者三磷酸腺苷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及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PIHBP1)水平与术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收治的97例尿毒症肾移... 目的分析尿毒症肾移植患者三磷酸腺苷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及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PIHBP1)水平与术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收治的97例尿毒症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血脂情况分为血脂正常组(n=34)和血脂紊乱组(n=6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ABCA1、GPIHBP1、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和他克莫司血药浓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术后ABCA1及GPIHBP1与血脂水平及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血脂紊乱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ABCA1、GPIHBP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紊乱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05±0.14)mmol/L、(1.14±0.18)mmol/L、(1.18±0.16)mmol/L、(1.23±0.17)mmol/L,均低于同时间段血脂正常组的(1.17±0.21)mmol/L、(1.37±0.28)mmol/L、(1.42±0.24)mmol/L、(1.50±0.3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肾移植患者的ABCA1与总胆固醇、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5),而GPIHBP1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均呈正相关(P<0.05)。血脂紊乱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9.21%,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肾移植患者ABCA1及GPIHBP1基因水平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及术后血脂水平有一定相关性,检测ABCA1及GPIHBP1基因水平能够为尿毒症肾移植患者术后管理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肾移植 三磷酸腺苷结合家族A成员1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 血脂 相关性
下载PDF
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对苯巴比妥透过癫痫患者血-脑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顾浩 李艺果 +1 位作者 赵变歌 陈红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对苯巴比妥(PB)透过癫痫患者血-脑屏障(BBB)及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接受PB单药治疗的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癫痫患者,记录6个月治疗期间的癫痫发作次数。对患者进行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基因分型,测... 目的探讨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对苯巴比妥(PB)透过癫痫患者血-脑屏障(BBB)及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接受PB单药治疗的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癫痫患者,记录6个月治疗期间的癫痫发作次数。对患者进行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基因分型,测定脑脊液(CSF)及血清(S)中PB的药物浓度,计算CSF/S-PB浓度比作为PB透过BBB的指标。结果62例患者经ABCB1基因C3435T基因测序分型,其中CC型17例,CT型32例和TT型13例;CC型、CT型和TT型患者CSF-PB分别为(44.71±10.95)μmol/L、(52.75±13.24)μmol/L、(65.64±14.34)μmol/L,CSF/S-PB分别为0.47±0.12、0.53±0.17、0.66±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型发作9次2例,8次1例,7次3例,6次2例,发作超过5次CT型和TT型仅有1例,CC基因型和低CSF/S-PB与癫痫发作频率增加相关(P<0.05)。结论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显著影响癫痫患者CSF/S-PB浓度比和癫痫发作频率,可能是癫痫耐药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子B家族成员1 多态性 耐药性 癫痫 脑脊液 苯巴比妥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SG-6、ABCA1预测溶栓后出血转化的价值及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慧昱 鄂盈 +2 位作者 任鲜卉 卫婧雅 虢瑾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037-1042,共6页
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ATP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预测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价值及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的... 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ATP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预测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价值及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的AIS患者185例(AIS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健康对照组),AIS患者根据溶栓后是否发生HT分为HT亚组56例和非HT亚组129例,根据溶栓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不良预后亚组47例和良好预后亚组13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SG-6、ABCA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溶栓后HT的影响因素,Pearson法分析血清TSG-6、ABCA1水平与AIS患者mRS评分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二者对AIS患者溶栓后HT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IS组血清TSG-6水平升高,ABCA1水平降低(t/P=12.178/<0.001、25.944/<0.001)。185例AIS患者溶栓后HT发生率为30.27%(56/185)。与非HT亚组比较,HT亚组血清TSG-6水平升高,ABCA1水平降低(t/P=7.607/<0.001、6.784/<0.001)。随访3个月,185例AIS患者溶栓后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5.41%(47/185)。与良好预后亚组比较,不良预后亚组血清TSG-6水平升高,ABCA1水平降低(t/P=6.876/<0.001、6.470/<0.001)。AIS患者mRS评分与血清TSG-6水平呈正相关(r/P=0.693/<0.001),与ABCA1水平呈负相关(r/P=-0.671/<0.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增加、心源性栓塞、TSG6升高为AIS患者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071(1.023~1.121)、2.907(1.077~7.845)、2.075(1.466~2.938)],ABCA1升高为保护因素[OR(95%CI)=0.900(0.858~0.945)]。血清TSG-6、ABCA1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AIS患者溶栓后HT的AUC分别为0.802、0.786、0.880,二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TSG-6、ABCA1水平单独预测(Z/P=3.161/0.002、3.298/0.001)。结论AIS患者血清TSG-6水平升高和ABCA1水平降低,与溶栓后HT发生和短期预后不良相关,血清TSG-6、ABCA1水平联合对AIS患者溶栓后HT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 atp结合家族A成员1 出血转化 短期预后
下载PDF
GPRC5A调控的ABCB1表达对肺腺癌增殖的影响
8
作者 李鋆 崔雯雯 +4 位作者 杨中法 刘文豪 边茂旺 邓炯 王彤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18,I0002,共11页
目的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1,ABCB1)的异常表达在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G蛋白偶联受体C家族5组A型(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family C group5 type A,GPRC5A)调控的ABCB... 目的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1,ABCB1)的异常表达在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G蛋白偶联受体C家族5组A型(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family C group5 type A,GPRC5A)调控的ABCB1表达对肺腺癌增殖的影响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了GPRC5A调控的ABCB1表达对肺腺癌增殖的影响。方法我们采用RT-PCR、Western-blot或免疫组化实验,分析ABCB1在肺腺癌细胞系、人肺腺癌组织以及GPRC5A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的气管上皮细胞和肺组织中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分析GPRC5A基因敲除小鼠气管上皮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皮下肿瘤形成实验探讨下调ABCB1表达是否可抑制体内肺腺癌增殖。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沉淀实验研究GPRC5A和ABCB1之间潜在的调控关系。结果ABCB1在肺腺癌细胞系和人类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GPRC5A基因敲除小鼠的气管上皮细胞及肺组织的ABCB1表达高于野生型小鼠。与GPRC5A野生型小鼠的气管上皮细胞相比,GPRC5A基因敲除小鼠的气管上皮细胞对塔立奇达和多柔比星更敏感。注射移植细胞28天后,接受ABCB1基因敲除细胞移植的GPRC5A-/-C57BL/6小鼠的肺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均明显低于野生型细胞移植小鼠(P=0.0043,P=0.0060)。此外,免疫荧光和免疫沉淀实验表明,GPRC5A通过直接结合方式调控ABCB1的表达。结论GPRC5A通过抑制ABCB1表达降低肺腺癌增殖。GPRC5A调节ABCB1表达的途径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结合B家族成员1 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c5组成员A 肺腺癌 小鼠
下载PDF
YTHDC1介导ABCB6上调诱导AD小鼠神经元细胞铁死亡促进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吴雅欣 赵锦华 +3 位作者 孟清琳 潘娜 刘养凤 苟英之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4-60,95,共8页
目的研究ATP结合盒B亚家族转运蛋白6(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transporter 6,ABCB6)对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潜在调控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注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 目的研究ATP结合盒B亚家族转运蛋白6(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transporter 6,ABCB6)对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潜在调控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注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构建体内AD小鼠模型;采用水迷宫测试和Y迷宫测试评估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空间探索能力。通过神经元HT22细胞和Aβ构建体外AD细胞模型;采用RNA免疫沉淀(RNA immunoprecipitation,RIP)分析YTH结构域包含蛋白1(YTH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s 1,YTHDC1)与ABCB6的结合关系;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过表达和敲低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YTHDC1和ABCB6蛋白,以及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活力;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Fe^(2+)含量。结果AD小鼠海马组织及Aβ诱导的HT22细胞中ABCB6 mRNA(3.51±0.17 vs 1.02±0.01,3.45±0.21 vs 1.02±0.01)和蛋白(3.25±0.14 vs 1.01±0.01,3.14±0.16vs 1.01±0.01)水平均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238,-20.349;-50.468,-23.013,均P<0.001)。敲低ABCB6显著降低AD小鼠抵达平台的时间、到达平台距离,增加小鼠自发交替率和进入新异臂次数的比值(t=27.007,11.264,24.414,19.901,均P<0.001)。敲低ABCB6促进HT22细胞增殖,抑制Aβ诱导的MDA,Fe^(2+)水平上调和GSH水平下调,减少ROS生成,促进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t=2.883~26.122,均P<0.05)。YTHDC1蛋白通过与ABCB6 mRNA结合促进其稳定性,上调ABCB6蛋白表达。敲低YTHDC1显著降低ABCB6蛋白水平(t=18.504,P<0.001),促进HT22细胞增殖,升高GSH含量及SLC7A11和GPX4蛋白水平,降低MDA和Fe^(2+)含量,抑制ROS生成(t=4.404~14.486,均P<0.05)。敲低YTHDC1可以改善AD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过表达ABCB6可逆转敲低YTHDC1对HT22细胞铁死亡和AD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结论YTHDC1可能通过介导ABCB6上调,诱导神经元细胞铁死亡,进而促进AD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YTH结构域包含蛋白1 atp结合B家族转运蛋白6 铁死亡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家族G2基因多态性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10
作者 席涛 王海 赵金龙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家族G2(ABCG2)基因多态性与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23例TBI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良好,n=99)和...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家族G2(ABCG2)基因多态性与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23例TBI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良好,n=99)和预后不良组(预后不良,n=24)。分析ABCG2基因多态性位点不同的等位基因与TBI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影响TBI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23例TBI患者中24例(19.51%)发生预后不良,其余99例(80.49%)预后良好。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合并脑挫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胸腹部损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中rs2032582基因G位点所占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rs2032582等位基因、年龄、合并脑挫伤、合并胸腹部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影响TBI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ABCG2基因多态性与TBI患者预后相关,入院时GCS评分、rs2032582等位基因、年龄、合并脑挫伤、合并胸腹部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影响TBI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创伤性 atp结合转运体 家族G 成员2/遗传学 多态现象 遗传 预后
原文传递
汉族癫痫患者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与血清、脑脊液P-gp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浩 许贤瑞 +2 位作者 齐明山 董通 张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汉族癫痫(EP)患者ATP结合盒蛋白B亚家族成员1(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与脑脊液、血清P-gp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汉族EP患者118例,其中对抗癫痫药物(AEDs)敏感57例、耐药61例;AB-CB1基因CC型39例、非CC型79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 目的探讨汉族癫痫(EP)患者ATP结合盒蛋白B亚家族成员1(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与脑脊液、血清P-gp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汉族EP患者118例,其中对抗癫痫药物(AEDs)敏感57例、耐药61例;AB-CB1基因CC型39例、非CC型79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的脑脊液及血清P-gp,PCR-RFLP分析ABCB1C3435T基因型。结果 CC型、非CC型,CC型或非CC型对AEDs敏感及耐药患者的脑脊液、血清P-gp及其比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与EP患者的P-gp表达、AEDs耐药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P-糖蛋白 单核苷酸 多态性 atp结合蛋白B家族成员1
下载PDF
ABCE1基因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红丽 靳蕊霞 +1 位作者 韩亚荣 黄波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4-425,共2页
关键词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E1基因 atp结合转运子 ABc 家族成员 表达定位 组织器官 线粒体
下载PDF
转录因子SP1通过调控ABCC1影响小细胞肺癌H446/DDP细胞耐药的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月娟 李志平 +1 位作者 贺飞飞 王加良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5-1031,共7页
目的:探讨敲减转录因子特异蛋白1(SP1)对小细胞肺癌(SCLC)H466/DDP细胞顺铂(DDP)耐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敲减SP1同时过表达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ABCC1)的SCLC H466/DDP细胞,采用IHC法检测SP1、ABCC1在非耐药和耐药SCLC组... 目的:探讨敲减转录因子特异蛋白1(SP1)对小细胞肺癌(SCLC)H466/DDP细胞顺铂(DDP)耐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敲减SP1同时过表达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ABCC1)的SCLC H466/DDP细胞,采用IHC法检测SP1、ABCC1在非耐药和耐药SCLC组织中的表达,用Spearman r法分析SP1与ABCC1在SCL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WB法检测SP1、ABCC1、CD44在转染后H446/DDP细胞中的表达;CCK-8法、FCM术、微球实验检测转染后H446/DDP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自我复制能力的变化;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检测SP1是否是ABCC1的转录因子。结果:耐药细胞H446/DDP和耐药SCLC组织中的SP1、ABCC1蛋白水平均高于H446细胞和非耐药SCLC组织(均P<0.05),SCLC组织中的SP1、ABCC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敲减SP1抑制H446/DDP细胞的增殖活力,降低CD44、ABCC1蛋白表达水平、减少细胞微球形成数(均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SP1是ABCC1的转录因子。结论:转录因子SP1通过调控ABBC1的表达影响SCLC H446/DDP细胞的耐药,SP1是SCLC对DDP耐药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顺铂 H446/DDP细胞 耐药 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特异蛋白1 转录因子
原文传递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式亚家族C成员8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预测价值
14
作者 周开甲 刘彦伟 +2 位作者 赵征 张鸣 刘伯伟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36-841,共6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式亚家族C成员8(ABCC8)mRNA的表达及其作为预测脑胶质瘤预后评估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中304例脑胶质瘤患者(研究组)的性别、年龄、组织病理类型、WHO分级...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式亚家族C成员8(ABCC8)mRNA的表达及其作为预测脑胶质瘤预后评估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中304例脑胶质瘤患者(研究组)的性别、年龄、组织病理类型、WHO分级、IDH突变、1p/19q缺失、生存时间和ABCC8 mRNA表达水平等数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明确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并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的506例脑胶质瘤患者、分子脑肿瘤数据库(REMBRANDT)的271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验证。结果研究组304例脑胶质瘤组织中ABCC8 mRNA表达量为15.93±1.23。ABCC8 mRNA表达量与患者的年龄、组织病理类型、WHO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状态、1p/19q缺失状态、WHO分子分级有关(均P<0.01)。ABCC8 mRNA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5.60个月,明显长于低表达组(14.07个月,P<0.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组织病理类型、WHO分级、IDH突变状态、1p/19q缺失状态、术后放疗、术后化疗及ABCC8 mRNA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时间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WHO分级(HR=3.117,95%CI:1.970~4.930)、1p/19q缺失状态(HR=0.285,95%CI:0.155~0.526)、术后化疗(HR=0.680,95%CI:0.488~0.948)及ABCC8 mRNA表达(HR=0.690,95%CI:0.491~0.971)为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在TCGA数据集中,ABCC8 mRNA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3.70个月,长于低表达组患者(19.60个月,P<0.001)。在REMBRANDT数据集中,ABCC8 mRNA高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7.93月,长于低表达组患者(15.83个月,P<0.001)。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ABCC8 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恶性程度越高,表达越低。ABCC8 mRNA的表达水平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ABCC8 mRNA高表达者预后好于低表达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三磷酸腺苷结合家族c成员8 分子分型 预后
原文传递
miRNA-145通过靶向调节ABCC1增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支小飞 华如衡 于鹏飞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5期327-330,共4页
目的 :探讨miRNA-145(miR-145)通过调控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亚家族C成员1(adenosine triphosphate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C member 1, ABCC1)的表达介导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细胞对伊马替尼... 目的 :探讨miRNA-145(miR-145)通过调控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亚家族C成员1(adenosine triphosphate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C member 1, ABCC1)的表达介导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细胞对伊马替尼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间质瘤细胞株GIST-T1及伊马替尼耐药株GIST-TI-R中miR-145的表达水平;脂质体转染法将miR-145 mimic转染至GIST-TI-R细胞,RT-PCR检测GIST-TI-R细胞中miR-145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45对ABCC1的调节作用;Western Blot检测ABCC1蛋白水平的变化;细胞增殖试验(cell counting kit-8, CCK-8)检测细胞药物敏感性的改变。结果:相比于GIST-T1细胞,miR-145在GIST-TI-R细胞中表达下调,而ABCC1蛋白表达上调;过表达miR-145后,GIST-T1-R细胞中ABCC1表达降低,且miR-145可以靶向调节ABCC1的3′非编码区;miR-145过表达组GISTT1-R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显著增加。结论:miR145可通过下调ABCC1的表达,增强GIST-T1-R细胞对伊马替尼的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miRNA-145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家族c成员1 伊马替尼
下载PDF
PLA2G4和ABCC1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患儿孟鲁司特疗效的研究
16
作者 任梦洋 魏兵 +4 位作者 李令雪 贾京晶 张世楠 尤瑄 支艳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胞浆型磷脂酶A2(PLA2G4)基因和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AB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支气管哮喘儿童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孟鲁司特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121例... 目的探讨胞浆型磷脂酶A2(PLA2G4)基因和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AB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支气管哮喘儿童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孟鲁司特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121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受试儿童均采用常规治疗+孟鲁司特方案治疗1个月。应用imLDRTM技术检测受试儿童PLA2G4基因rs10157410、rs10489409、rs932476位点和ABCC1基因rs215066位点的SNPs,探究各位点不同基因型间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指标及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孟鲁司特治疗前后PLA2G4基因rs10157410、rs10489409、rs932476位点不同基因型间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治疗后,PLA2G4基因rs10157410位点GC和GG基因型、rs10489409位点CT和TT基因型、rs932476位点GA和AA基因型及ABCC1基因rs215066位点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用力呼出50%和75%肺活量时的瞬时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升高(P<0.05)。孟鲁司特治疗后,PLA2G4基因rs10489409位点CC基因型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改善不显著(P>0.05),PLA2G4、ABCC1基因各位点不同基因型的免疫球蛋白(IgE)、呼出气一氧化氮均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孟鲁司特治疗后,PLA2G4基因rs10157410位点GC基因型良好控制比例高于GG基因型,未控制低于GG基因型(P<0.05);PLA2G4基因rs932476位点GA和AA基因型良好控制比例与GG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A2G4基因rs10157410位点GC基因型良好控制比例是GG基因型的5.639倍[OR=5.639(95%CI:2.078,15.298)],rs932476位点GG基因型良好控制比例是AA基因型的0.053倍[OR=0.053(95%CI:0.006,0.430)]。结论PLA2G4基因rs10157410位点GC基因型和rs932476位点AA基因型对孟鲁司特具有更好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儿童 基因多态性 胞浆型磷脂酶A2 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孟鲁司特
下载PDF
ABCB1与肝细胞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瑾瑜 刘亨晶 +2 位作者 汪泳 于晓辉 张久聪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574-578,共5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对化疗极不敏感,原因之一是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易产生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其机制异常复杂,其中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作为药物外排泵对MDR的产生发挥重...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对化疗极不敏感,原因之一是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易产生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其机制异常复杂,其中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作为药物外排泵对MDR的产生发挥重要作用,尤其以ATP结合盒转运体超家族B族成员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super-family B member 1,ABCB1)最为显著。本文就ABCB1介导肝癌细胞发生MDR的机制以及如何抑制ABCB1过表达、逆转MDR和提高HCC对化疗的敏感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atp结合转运体超家族B族成员1 多药耐药
下载PDF
甲状腺癌患者组织及手术前后血清中NR3C2和ZEB1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仲亚东 孔德桐 马伯敏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94-99,共6页
目的探讨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2(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3,group C,member 2,NR3C2)和E盒结合锌指蛋白1(E-box-bindingzincfingerprotein1,ZEB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手术前后血清NR3C2mRNA和ZEB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2(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3,group C,member 2,NR3C2)和E盒结合锌指蛋白1(E-box-bindingzincfingerprotein1,ZEB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手术前后血清NR3C2mRNA和ZEB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在邹城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癌组织>3cm)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CC)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R3C2和ZEB1的表达;分别收集甲状腺癌患者(实验组)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血清样本,以及同期到该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R3C2 mRNA和ZEB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析NR3C2mRNA和ZEB1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术前NR3C2和ZEB1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患者三年生存率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分析,采用对数秩检验进行组间生存曲线差异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甲状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显示,癌组织中NR3C2阳性表达率(36.47%)低于癌旁组织(72.94%),癌组织中ZEB1阳性表达率(67.06%)高于癌旁组织(3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814,22.624,均P<0.001);实验组术前血清NR3C2 mRNA表达水平(0.55±0.14)低于对照组表达水平(0.97±0.22),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血清NR3C2mRNA表达水平(0.55±0.14,0.69±0.15,0.89±0.19)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038,F=95.217,P<0.001);实验组术前ZEB1 mRNA表达水平(1.88±0.28)高于对照组表达水平(1.02±0.41),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血清ZEB1mRNA表达水平(1.88±0.28,1.43±0.32,1.15±0.29)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716,F=130.564,P<0.001);甲状腺癌患者血清NR3C2 mRNA表达和ZEB1mRNA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包膜浸润有关(t=2.449,2.081,3.938,2.212;2.013,2.348,2.029,2.096,均P<0.05);NR3C2 mRNA高表达组三年生存率(86.00%)显著高于低表达组(40.00%),ZEB1 mRNA高表达组三年生存率(35.29%)显著低于低表达组(8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68,5.593,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NR3C2 mRNA和ZEB1 mRNA均为甲状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癌组织和血清中NR3C2表达下调,ZEB1表达上调,NR3C2和ZEB1表达水平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率,对甲状腺癌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核受体家族3c成员2 E结合锌指蛋白1
下载PDF
ABCB1 rs10276036、TLR4 rs11536889和IL-10 rs155428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尤文肉瘤患者化疗耐药及肺部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柴艳梅 邹龙 柴晓婧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19-423,共5页
目的 分析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 (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1,ABCB1) rs10276036、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rs11536889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 rs1554286基因多态性与尤文肉瘤患者化疗... 目的 分析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 (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1,ABCB1) rs10276036、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rs11536889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 rs1554286基因多态性与尤文肉瘤患者化疗耐药及并发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80例尤文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各患者外周血并提取DNA,定量PCR检测ABCB1 rs10276036、TLR4 rs11536889和IL-10 rs1554286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别对ABCB1 rs10276036 CC、CT和TT基因型,TLR4 rs11536889位点CC、CT和TT基因型以及IL-10 rs1554286位点GG、GA和AA基因型进行分析,并探究其与尤文肉瘤患者化疗耐药及并发肺部感染的关系。结果 80例尤文肉瘤患者的ABCB1 rs10276036、TLR4 rs11536889和IL-10 rs1554286位点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4.253,P>0.05),具有群体代表性。ABCB1 rs10276036位点中CC基因型占比高于CT和TT基因型(χ^(2)=93.863,P<0.001),TLR4 rs11536889位点中GG基因型占比高于GC和CC基因型(χ^(2)=60.788,P<0.001),IL-10 rs1554286位点中GG基因型占比高于GA和AA基因型(χ^(2)=41.213,P<0.001)。依据化疗耐药的界定,ABCB1 rs10276036位点CC基因型和CT/TT基因型的化疗耐药分别为78.33%和5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6,P=0.043)。TLR4 rs11536889位点GG基因型和GC/CC基因型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0.94%和25.9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81,P=0.032)。IL-10 rs1554286位点GG基因型和GA/AA基因型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8.33%和28.1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23,P=0.013)。连锁不平衡测试结果显示,ABCB1 rs10276036、TLR4 rs11536889和IL-10 rs1554286位点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D′:0.88~0.91,P<0.05)。结论 ABCB1 rs10276036位点的多态性影响尤文肉瘤患者的化疗耐药,TLR4 rs11536889位点和IL-10 rs1554286位点的多态性则与尤文肉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文肉瘤 化疗耐药 肺部感染 atp结合B家族成员1 Toll样受体4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细胞膜转运分子ABCC3和SLC7A7在肠道病毒A71型感染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王嘉琪 胡栩策 +3 位作者 刘延刚 陈生林 任浩 戚中田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1年第1期10-18,共9页
肠道病毒A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是导致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目前对其治疗尚无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研究表明,细胞膜转运相关分子参与病毒的入侵、复制以及感染性子代病毒颗粒的释放。为... 肠道病毒A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是导致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目前对其治疗尚无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研究表明,细胞膜转运相关分子参与病毒的入侵、复制以及感染性子代病毒颗粒的释放。为寻找宿主中可有效抑制EV-A71感染的细胞膜转运分子,本研究以人结肠癌细胞(Caco-2)为靶细胞,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细胞中14个转运相关膜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针对这14个膜蛋白目的基因设计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均能有效抑制靶蛋白的表达,有效抑制率达50%以上(P<0.05),且各siRNA转染均未对细胞产生明显毒性。其中,转染ATP结合盒转运蛋白C3(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 subfamily C member 3,ABCC3)siRNA(SEQ ID NO:1)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7(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7,SLC7A7)siRNA(SEQ ID NO:29)的干扰效率分别高达87.82%和88.44%。ABCC3和SLC7A7基因下调可明显抑制EV-A71的复制,抑制率分别达87.05%和81.66%。结果表明,ABCC3和SLC7A7在EV-A71感染Caco-2细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为临床EV-A71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结合转运蛋白c3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7 人结肠癌细胞(caco-2) RNA干扰 肠道病毒A7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