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蛇毒血凝酶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茂娟 王亚萍 庄伟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83-587,共5页
目的:探讨蛇毒血凝酶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low fibrinogenemia,LF)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期间应用蛇毒血凝酶发生低纤维蛋白原血症57例患者(LF组)的临床资料,选取... 目的:探讨蛇毒血凝酶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low fibrinogenemia,LF)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期间应用蛇毒血凝酶发生低纤维蛋白原血症57例患者(LF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应用蛇毒血凝酶未发生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LF组患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于用药后(5.4±1.1)d,主要表现为手术或创伤部位渗血、纤维蛋白原(Fib)降至0.694±0.211 g/L、D-二聚体升至4.468±1.442μg/ml,停药后(3.9±0.6)d Fib恢复正常。2组在年龄、性别、原患疾病、蛇毒来源、疗程、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和给药途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7,OR=11.248)、疗程(P<0.001,OR=72.104)和给药途径(P=0.049,OR=13.389)为发生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高危因素。结论:应用蛇毒血凝酶应警惕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发生。老年、疗程长、静脉给药可增加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血凝酶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疾病特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纤维蛋白原Ββ-链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被引量:2
2
作者 方怡 王鸿利 +6 位作者 王学锋 傅启华 王文斌 谢爽 周荣富 戴菁 王振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086-1089,共4页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由于纤维蛋白原基因缺陷所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了对1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采集了该家系三代10人外周血,吸取上层血浆用血凝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由于纤维蛋白原基因缺陷所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了对1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采集了该家系三代10人外周血,吸取上层血浆用血凝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含量分别用Clauss法和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以常规酚氯仿法抽提家系所有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Fg基因FGA、FGB和FGG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和启动子区,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以检测基因突变。102例健康献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先证者表型诊断为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基因型呈FgΒβ链Arg17stop和Gly347Arg复合杂合突变,前者来源于母系,后者来源于父系。结论:FgΒβ链Arg17stop和Gly347Arg复合杂合突变是引起该家系先证者产生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纤维蛋白原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非孟德尔式遗传所致的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被引量:2
3
作者 方怡 王学锋 +4 位作者 王鸿利 傅启华 武文漫 丁秋兰 王振义 《检验医学教育》 2003年第2期36-40,共5页
目的:对一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方法:用PCR法对该家系纤维蛋白原基因FGA、FGB和FGG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结果:先证者在纤维蛋白原FGA基因3号外显子和3号内... 目的:对一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方法:用PCR法对该家系纤维蛋白原基因FGA、FGB和FGG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结果:先证者在纤维蛋白原FGA基因3号外显子和3号内含子的交界处g.1892~1899纯合缺失AGTA或GTAA,先证者父系家系有3名成员呈该突变位点的杂合子,但母系家系该位点均示正常基因型,而亲子鉴定结果又证实了母女关系。结论:纤维蛋白原FGA基因g.1892~1899四个碱基纯合缺失所引起的剪接位点变异是引起该家系先证者的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原因。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该病的非孟德尔式隐性遗传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孟德尔式遗传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基因突变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下载PDF
一个新的FGA突变导致的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族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薛峰 葛菁 +5 位作者 顾东生 杜伟廷 隋涛 赵海丰 张磊 杨仁池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021-1025,共5页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以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完全缺乏为特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了对1个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族成员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及基因分析,采集了该家族3代6人的外周血,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检...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以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完全缺乏为特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了对1个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族成员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及基因分析,采集了该家族3代6人的外周血,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Clauss法),并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抗原。以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先证者及其他家族成员DNA,应用PCR法扩增FGA、FGB及FGG基因编码区、侧翼序列及启动子区。通过直接DNA测序方法检测基因突变。结果表明:先证者的父母为3代近亲。先证者FGA基因发现为纯合突变c.934-935insA,造成蛋白序列改变p.Ser312fsX42。先证者父母、祖母、外祖母及姑母均为该突变的杂合子携带者。该突变为国际上首次报道。结论:FGAc.934-935insA纯合突变是先证者发病的原因,该突变是1个新的FGA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纤维蛋白原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错义变异所致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5
作者 郑晓勇 陈怡 +6 位作者 温梦珍 金艳慧 曾蔓霖 贾恺琦 陈元 王明山 杨丽红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76-281,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个新的杂合错义变异所致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IFD)家系的表型和基因变异,并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个分别于2021年3月30日和2021年5月27日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IFD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作为研究对... 目的回顾性分析2个新的杂合错义变异所致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IFD)家系的表型和基因变异,并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个分别于2021年3月30日和2021年5月27日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IFD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并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凝血指标,用Sanger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GA、FGB及FGG基因的变异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候选变异位点的保守性并预测变异蛋白的致病性,同时模拟变异前后蛋白质结构及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结果先证者1为18岁男性,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Fg:C)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抗原(Fg:Ag)均明显偏低,分别为0.80 g/L和1.00 g/L。先证者2为43岁男性,其Fg:C和Fg:Ag分别为1.35 g/L和1.30 g/L,均偏低;先证者1的父亲、先证者2的父亲及儿子的Fg:C和Fg:Ag均偏低。测序结果发现先证者1及其父亲FGG基因的第7外显子均存在c.688T>G(p.Phe230Val)杂合错义变异;先证者2及其父亲和儿子FGA基因的第6外显子均存在c.2516A>C(p.Asn839Thr)杂合错义变异。同源性分析表明Phe230和Asn839残基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提示p.Phe230Val和p.Asn839Thr变异均为致病性;蛋白模拟模型结果显示p.Asn839Thr变异使氨基酸之间的氢键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蛋白空间结构的稳定性。结论p.Phe230Val和p.Asn839Thr杂合错义变异可能是这2个家系发生IFD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症 纤维蛋白原 基因变异 蛋白预测模型 家系
原文传递
FGA基因c.1368delC纯合框移突变致先天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1例
6
作者 何丽婷 潘家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1期172-174,共3页
先天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出血包括脐部出血、青紫、鼻出血、牙龈出血、脾出血、肝出血、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出血等。本案例患者出生后反复出血、反复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经过先天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基因筛查及家系验证提... 先天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出血包括脐部出血、青紫、鼻出血、牙龈出血、脾出血、肝出血、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出血等。本案例患者出生后反复出血、反复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经过先天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基因筛查及家系验证提示患儿系FGA基因,核酸突变c.1368delC纯合框移变异,氨基酸突变p.T457Rfs*27。其父母均携带该位点杂合框移变异。后患儿出现肺出血,但无相关临床症状与体征,经过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早晚两次雾化吸入治疗1个月后,肺部出血病灶明显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基因筛查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一个FGG杂合缺失突变导致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谢耀盛 季伟丹 +4 位作者 李阳阳 金艳慧 杨丽红 程晓丽 王明山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5-311,共7页
目的对一个新的FGG基因杂合缺失突变导致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突变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4月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先证者临床资料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5人),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纤维蛋... 目的对一个新的FGG基因杂合缺失突变导致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突变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4月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先证者临床资料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5人),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Fg: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免疫比浊法检测纤维蛋白原抗原(Fg:Ag)、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含量;抽提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的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先证者纤维蛋白原的FGA、FGB及FGG基因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以及家系成员相应的突变位点区域,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同时采用克隆测序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色进一步验证;用ClustalX-2.1-win软件分析突变位点基因的保守性,并采用Pymol软件分析突变前后蛋白质空间结构及分子间作用力的改变。结果先证者Fg:C明显下降,而Fg:Ag含量正常,分别为0.30 g/L和2.00 g/L(参考范围均为2.00~4.00 g/L);母亲及外婆Fg:C和Fg:Ag分别为0.42 g/L、2.09 g/L及0.47 g/L和2.42 g/L。基因分析发现先证者FGG基因8号外显子存在c.944_c.952 delCCTTTGATG杂合缺失突变,导致氨基酸289_291delAla,Phe,Asp,其母亲和外婆同样携带此突变,父亲和外公为正常野生型。同源性分析表明Ala289,Phe290,Asp291残基在同源物种间高度保守;蛋白模型分析发现在野生型FGG蛋白质中,Ala289分别与Gly287、Gly292及Thr371形成3个氢键,Phe290分别与Tyr262、Tyr278、His307及Asn308形成4个氢键,Asp291分别与Asp288及Lys302形成2个氢键,当Ala289、Phe290和Asp291发生缺失突变后,原有的氢键连接全部消失。结论本研究发现了纤维蛋白原γ链289_291delAla,Phe,Asp杂合缺失突变会引起Fg分子空间结构重排,降低了结构稳定性,其与该家系引起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症 系谱 杂合子丢失 纤维蛋白原 突变 误义
原文传递
丙戊酸钠致血小板减少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被引量:9
8
作者 郭晨煜 郑文文 +1 位作者 李凯敏 陆丛笑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216-217,共2页
1例58岁男性患者因癫痫发作持续静脉泵入丙戊酸钠33.6 mg/ h,连续用药3 d。7 d后患者行左颞叶病灶切除术,手术次日 PLT 从入院时的242×109/ L 降至100×109/ L,未予以处理,继续按原剂量静脉泵入丙戊酸钠4 d 后 PLT 降至72&... 1例58岁男性患者因癫痫发作持续静脉泵入丙戊酸钠33.6 mg/ h,连续用药3 d。7 d后患者行左颞叶病灶切除术,手术次日 PLT 从入院时的242×109/ L 降至100×109/ L,未予以处理,继续按原剂量静脉泵入丙戊酸钠4 d 后 PLT 降至72×109/ L,凝血酶原时间(PT)由入院时的13.4 s 延长至20.7 s,纤维蛋白原(FIB)由2.08 g/ L 降至0.99 g/ L。考虑为丙戊酸钠所致血小板减少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遂停用丙戊酸钠并给予冷沉淀6.0 U。停用丙戊酸钠1周后复查,PLT 294×109/ L, PT 13.2 s,FIB 2.57 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血小板减少 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症
原文传递
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复合杂合基因缺陷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姜林林 王学锋 +7 位作者 丁秋兰 欧阳琦 许冠群 张利伟 戴菁 陆晔玲 奚晓东 王鸿利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2-327,共6页
目的对1个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诊断和基因分析,并探讨该病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采集该家系3代共7人外周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1.)、凝血酶时间(TT)、蕲蛇酶时间(RT)、抗凝... 目的对1个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诊断和基因分析,并探讨该病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采集该家系3代共7人外周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1.)、凝血酶时间(TT)、蕲蛇酶时间(RT)、抗凝血酶活性(AT:A)、蛋白c活性(PC:A)和蛋白s活性(PS:A),纤维蛋白原(Fg)抗原和活性分别用免疫比浊法和Clauss法测定;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先证者及其父母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进行半定量检测及肽链相对分子质量分析;使用自动校正凝血酶生成仪测定先证者的凝血酶生成;应用血栓弹力图仪检测血液凝固的动态过程和纤维蛋白形成过程的动力学变化。抽提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Fg的3个基因(FGA、FGB和FGG)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DNA直接测序进行基因分析。结果先证者凝血功能检查显示Fg抗原为0.68g/L,活性为0.48g/L;TT延长为29.2S,RT延长为75.8S。SDS—PAGE结果显示,3条肽链相对分子质量正常,但含量明显减低;先证者凝血酶生成峰值为249.93nmol/L,凝血酶生成潜力为1007.0nmol·L·min;全血凝固的动态过程异常,凝血综合指数(cI)为-8.6,显示全血低凝状态。表型诊断为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基因分析发现先证者纤维蛋白原Aa链存在g.3175A〉C突变导致的Glnl43Pro突变,以及g.4642delc突变导致的438位苏氨酸后编码26个异常氨基酸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前者来源于母亲,后者来源于父亲。结论纤维蛋白原Aa链Gln143Pro和g.4642delC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该家系先证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症 纤维蛋白原 系谱 杂合子 突变
原文传递
β链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一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修才 周荣富 +4 位作者 吴竞生 方怡 王学锋 翟志敏 王鸿利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 检测 1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家系纤维蛋白原(Fg)基因突变。方法 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浆Fg∶C及Fg的水平,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Fg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内含子序列,检测其基因突变。结果 发... 目的 检测 1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家系纤维蛋白原(Fg)基因突变。方法 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浆Fg∶C及Fg的水平,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Fg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内含子序列,检测其基因突变。结果 发现先证者Fg基因共 2处突变,FGB基因 7972碱基处缺失G以及FGG基因 2543碱基处的纯合T→A。结论 FGG基因 2543碱基处为多态位点,形成γ144位氨基酸的I/K多态性。FGB基因 7972碱基处缺失G,导致β链 419位氨基酸之后的移码突变,形成了缺少最后 27个氨基酸的截短的β链,后者可能是导致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病理机制之一。FGB基因 7972碱基处缺失G为国际首次发现的Fg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症 纤维蛋白原 基因突变 遗传性 先证者 家系 首次发现 碱基 内含子 基因组DNA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FGA基因无义突变导致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淑燕 王兆钺 +2 位作者 董宁征 白霞 阮长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 对 1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基因分析,探讨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凝血酶法与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 (Fg)含量,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法扩增其Fg的FGA、... 目的 对 1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基因分析,探讨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凝血酶法与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 (Fg)含量,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法扩增其Fg的FGA、FGB和FGG基因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DNA序列分析Fg的基因异常。将先证者突变序列、家系成员和 50名正常人相应序列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RsaⅠ消化,以进一步确定基因突变位点并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 用Clauss法检测不到先证者及其父亲的血浆Fg,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时,Fg含量均<0. 02g/L。两人FGA基因外显子 4第 3108位核苷酸发生C→T纯合性改变,使Fg的Aα链第 150位密码子 (CAG,编码Gln)突变为终止密码TAG。先证者及其父亲的FGA基因外显子 4和侧翼序列的PCR产物,不能被RsaⅠ酶切,其母亲及部分家系成员的PCR产物被部分酶切,而正常人和该家系中的 5个成员的PCR产物可被完全酶切。结论 FGA基因(外显子 4)Q150X无义突变导致该家系先证者及其父亲遗传性无Fg血症,家系中部分成员为携带者,此突变是一种国际上尚未报道的新的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系 先证者 血症 纤维蛋白原 基因 遗传性 无义突变 PCR产物 外显子 酶切
原文传递
FGG基因c.1073C>A突变致新生儿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梦雅 刘燕 +1 位作者 秦苗 姜红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2年第3期323-329,共7页
目的探讨编码纤维蛋白原(Fg)γ多肽链基因-FGG突变,所致新生儿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CA)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选择2021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诊治的1例CA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单基因病高通... 目的探讨编码纤维蛋白原(Fg)γ多肽链基因-FGG突变,所致新生儿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CA)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选择2021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诊治的1例CA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单基因病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本例患儿外周血FGG基因,患儿父母进行特定基因位点的Sanger法测序,以明确患儿基因突变来源。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数据库中,关于新生儿期起病的FGG基因突变所致CA病例进行检索,总结CA新生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监护人对患儿的诊治知情同意,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临床资料:本例患儿系女性,生后11.7 h时,因"发现面部淤斑4 h"入院,无发热,不伴其他部位出血等。除面部淤斑外,体格检查无异常。入院时凝血常规检查结果异常,主要为抗凝血酶Ⅲ与血浆Fg含量均较正常值低,分别为31.0%与0.18 g/L;凝血酶原时间与凝血酶时间均较正常值延长,分别为22.3 s与24.0 s。同时,患儿母亲于分娩前发现血浆Fg减少(为0.52 g/L),不伴出血症状。②本例患儿及其母亲外周血检出FGG(4q28|NM_000509.4)基因exon 8:c.1073C>A p.(Ser358Tyr)错义突变、杂合突变,患儿该突变来自其母亲。该突变位点在人类基因变异数据库(HGMD)等基因库中目前未见收录,亦未见文献报道,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其有致病可能。③经静脉输注冷沉淀治疗后,患儿症状好转出院,出院诊断为新生儿CA,低出生体重儿。对本例患儿随访至5个月龄,无出血表现。④文献检索结果:仅发现3例新生儿期起病的FGG基因突变所致CA患儿。其中,患儿1、2(患儿1缺乏详细描述,患儿2为女性,诊断时为10 d龄)为FGG基因缺失/移码突变(均为纯合子)所致CA,FGG基因突变分别为g.194delA、c.1096delC,临床症状为脐带断端出血和(或)关节腔积血。患儿3为男性,来自一个CA家系(母亲FGG基因突变纯合子,为先证者),患儿3基因检测为FGG基因c.1073C>G错义突变(杂合子),并且仅表现为轻度出血。结论新生儿期起病的CA患儿目前被报道较少,临床对该病认识尚不足。通过Fg相关基因检测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可预防危及其生命的成年期创伤、术后严重出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症 先天性 纤维蛋白原 FGG基因 突变 误义 出血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合并妊娠4例报告 被引量:8
13
作者 龚丽云 张震宇 路军丽 《中国病案》 2015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合并妊娠的病例,同时结合文献探讨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合并妊娠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某院近10年内接诊排除继发性纤维蛋白原降低的疾病,明确为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合并妊娠4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合并妊娠的病例,同时结合文献探讨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合并妊娠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某院近10年内接诊排除继发性纤维蛋白原降低的疾病,明确为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合并妊娠4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4例患者均为常规查体时发现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正常,在妊娠期间均无出血倾向,分娩前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120 mg/d L,同时伴凝血酶时间(TT)延长,4例患者妊娠期间均未发生流产、胎盘早剥,分娩期未发生产后出血及DIC.其中有3例患者在分娩前使用纤维蛋白原替代治疗。结论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对于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自然流产、胎盘早剥及产后出血。妊娠期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有无流产及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注意纤维蛋白原和其他凝血指标变化,必要时输入纤维蛋白原或冷沉淀物进行替代治疗。分娩前后维持血纤维蛋白原≥120mg/d L,必要时使用替代治疗以减少产后出血和DIC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妊娠
原文传递
纤维蛋白原FGB基因插入突变所致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剑 赵小娟 +7 位作者 王兆钺 余自强 曹丽娟 马珍妮 张杰 张威 白霞 阮长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51-756,共6页
目的探讨一个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应用Clauss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抗原。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DNA,PCR扩增纤维蛋白原FGA、FGB和FGG基因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 目的探讨一个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应用Clauss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抗原。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DNA,PCR扩增纤维蛋白原FGA、FGB和FGG基因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构建纤维蛋白原野生型和突变型表达载体。在先证者血浆中加入凝血酶进行纤维蛋白聚集曲线测定;应用Westernblot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用野生型或FGB突变型质粒转染COS-7细胞,用Westernblot和ELISA法检测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及细胞培养上清中纤维蛋白原的表达。结果先证者APTT、PT、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及纤维蛋白原抗原检测结果均为0;先证者FGB基因2号外显子核苷酸2833~2834之间插入GTTT(纯合突变),先证者父亲、母亲、胞弟和儿子为杂合突变;凝血酶诱导的血浆纤维蛋白聚集曲线显示患者血浆无纤维蛋白聚集;Westernblot分析显示,非还原条件下先证者血浆缺乏完整的纤维蛋白原分子和纤维蛋白原半分子,在还原条件下未检出截短的BB链。在转染突变型质粒的COS-7细胞裂解液中检出异常纤维蛋白原分子(相对分子质量〉340000),细胞培养上清中未检出异常纤维蛋白原。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转染的COS.7细胞裂解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7±0.30)μg/ml对(2.65±0.60)μg/ml,P=0.0889];转染突变型质粒的COS-7细胞培养上清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低于转染野生型质粒的COS-7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0.01)μg/ml对(3.80±0.80)μg/ml,P=-0.0001]。结论纤维蛋白原FGB基因插入突变是该家系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分子发病机制;该突变导致纤维蛋白原分子合成异常、组装及分泌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症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突变
原文传递
一例FGG IVS7-12A>G剪接位点变异导致的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的表型及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晓欧 杨啸 +6 位作者 王锦乐 舒旷怡 李帆帆 杨威 阮积晨 王施施 江明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对1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用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 目的对1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用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degradation products,FDPs]、D二聚体(D-dimer,D-D)、纤溶酶原活性(plasminogen activity,PLG:A)及硫酸鱼精蛋白对TT的纠正实验;分别用Clauss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活性和抗原含量;用PCR扩增纤维蛋白原FGA、FGB和FGG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寻找基因变异位点并排除基因多态性;利用Human Splicing Finder、MutationTaster、PROVEAN在线软件对变异引起的剪接位点改变和致病性进行预估和评分。结果先证者FDPs、D-D正常,PT、APTT、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活性及抗原含量明显降低(均<0.1 g/L);其妹与父母TT轻度延长(18.20~18.50 s),纤维蛋白原活性(1.27~1.54 g/L)及抗原含量(1.34~1.56 g/L)轻度降低;基因分析显示先证者携带FGG基因IVS7-12A>G(g.4147A>G)纯合变异,其妹及父母均携带FGG IVS7-12A>G杂合变异;Human Splicing Finder、Mutation Taster软件分析表明,该变异可产生新的剪接位点,导致第7外显子长度增加11个碱基,造成编码序列改变。PROVEAN预测为有害的变异。结论FGG IVS7-12A>G可能导致剪接位点的改变,是该先证者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纤维蛋白原 基因分析 剪接位点
原文传递
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和长春地辛联合化疗引起严重心脏和血液毒性反应致死亡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颖佩 吴东方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459-460,共2页
1例46岁女性胃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CHOP方案(表柔比星120 mg静脉滴注,第1天;环磷酰胺1200 mg静脉滴注,第1天;长春地辛2 mg静脉滴注,第1天;泼尼松片100 mg口服,第1~5天)治疗。治疗前患者心功能Ⅱ级、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均正常。化疗... 1例46岁女性胃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CHOP方案(表柔比星120 mg静脉滴注,第1天;环磷酰胺1200 mg静脉滴注,第1天;长春地辛2 mg静脉滴注,第1天;泼尼松片100 mg口服,第1~5天)治疗。治疗前患者心功能Ⅱ级、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均正常。化疗第3天出现一过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继之出现心力衰竭、广泛性心肌梗死、严重骨髓抑制(白细胞计数1.65×10^9/L,中性粒细胞0.85,血小板计数57×10^9/L)。尽管经过积极救治,患者仍然于化疗第11天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柔比星 环磷酰胺 长春地辛 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症 心脏毒性 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原文传递
继发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伴下肢静脉栓塞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毛建芬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0,共2页
回顾性分析1例继发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伴下肢静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总结此例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经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保证静脉通路通畅,正确输注血制品,做好心理护理和肢体护理,使患者顺利好... 回顾性分析1例继发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伴下肢静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总结此例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经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保证静脉通路通畅,正确输注血制品,做好心理护理和肢体护理,使患者顺利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症 静脉血栓形成 格林-巴利综合征 护理
原文传递
奥布替尼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18
作者 张丽娜 方薇 +2 位作者 李进峰 高健 王冰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2年第9期492-494,共3页
1例78岁女性患者因淋巴瘤复发给予奥布替尼100 mg口服、1次/d,用药第2天患者粪潜血呈弱阳性,3 d后纤维蛋白原0.61 g/L,经冷沉淀凝血因子和冰冻血浆静脉滴注治疗后,纤维蛋白原略有恢复,患者未按医嘱规律服用奥布替尼,纤维蛋白原恢复至1.7... 1例78岁女性患者因淋巴瘤复发给予奥布替尼100 mg口服、1次/d,用药第2天患者粪潜血呈弱阳性,3 d后纤维蛋白原0.61 g/L,经冷沉淀凝血因子和冰冻血浆静脉滴注治疗后,纤维蛋白原略有恢复,患者未按医嘱规律服用奥布替尼,纤维蛋白原恢复至1.71 g/L。再次给予规律奥布替尼治疗,纤维蛋白原降至0.74 g/L,并出现双下肢内侧皮肤多处不规则瘀斑及出血点。停用奥布替尼,给予2次冷沉淀凝血因子10 U静脉滴注后,患者纤维蛋白原恢复至2.17 g/L。再次给予奥布替尼治疗后,纤维蛋白原降至0.94 g/L,再次间断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治疗3次,患者纤维蛋白原恢复至3.82 g/L。考虑患者纤维蛋白原降低为奥布替尼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奥布替尼
原文传递
飞行员房间隔缺损合并原发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一例
19
作者 王照峰 张虎 +1 位作者 朱美财 冯戟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148-148,共1页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6岁,歼击机飞行员,飞行时间240h,参加歼-7飞行不足10h。因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就诊于我院。术前检查,凝血检查中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量明显降低,多次检查均在0.22~0.26g/L之间,其他3项...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6岁,歼击机飞行员,飞行时间240h,参加歼-7飞行不足10h。因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就诊于我院。术前检查,凝血检查中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量明显降低,多次检查均在0.22~0.26g/L之间,其他3项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症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两个遗传性低且异常纤维蛋白原缺陷症家系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元 贾恺琦 +6 位作者 邹安庆 曾蔓霖 杨丽红 杨建荣 李小龙 金艳慧 王明山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07-1213,共7页
目的对两个复合杂合突变导致低且异常纤维蛋白原(Fg)缺陷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并初步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调查两个先证者及家系成员(3代7人和3代10人)。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时间(TT)和Fg活性(Fg:C),免疫比浊法检测Fg抗原(F... 目的对两个复合杂合突变导致低且异常纤维蛋白原(Fg)缺陷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并初步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调查两个先证者及家系成员(3代7人和3代10人)。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时间(TT)和Fg活性(Fg:C),免疫比浊法检测Fg抗原(Fg:Ag)。DNA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g的FGA、FGB和FGG基因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及家系成员相应的突变位点区域。通过凝血酶诱导进行Fg聚集试验;用ClustalX-2,1-win软件分析突变位点的保守性;PROVEAN和Mutation Taster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突变位点的致病性;用Pymol软件分析突变前后蛋白质空间结构及分子作用力的变化。结果先证者A和先证者B,Fg:C明显下降(分别为0.74和0.78 g/L),Fg:Ag同步降低(分别为0.96和0.94 g/L),两个先证者TT均延长。基因测序分析显示,先证者A和先证者B的FGA第6外显子均存在c.2185G>A(p.AαGlu710Lys)杂合错义突变;另外,先证者A的FGG第7外显子存在c.701G>T(p.γTrp208Leu)杂合错义突变,先证者B的FGG第8外显子存在c.1015A>C(p.γSer313Arg)杂合错义突变。保守性分析结果表明,p.AαGlu710、p.γTrp208和p.γSer313在8个同源物种间高度保守;2个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p.AαGlu710Lys、p.γTrp208Leu和p.γSer313Arg均为致病突变。蛋白模型分析显示,这些突变改变了分子间的氢键和/或空间结构,影响蛋白结构稳定性。结论两个低且异常纤维蛋白原缺陷症先证者可能与p.AαGlu710Lys和p.γTrp208Leu复合杂合突变及p.AαGlu710Lys和p.γSer313Arg复合杂合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症 基因突变 复合杂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