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NO_3对苹果叶片培养的影响及其与乙烯产生的关系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喜文 范晖 +1 位作者 裘立群 王其会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9-44,共6页
在附加6BA30mg/L、IBA005mg/L的MS再生培养基中加入1~100μmol/LAgNO3,均显著促进苹果叶片再生不定芽,但以1μmol/L浓度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在培养早期(2~5d),1μmol... 在附加6BA30mg/L、IBA005mg/L的MS再生培养基中加入1~100μmol/LAgNO3,均显著促进苹果叶片再生不定芽,但以1μmol/L浓度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在培养早期(2~5d),1μmol/LAgNO3对乙烯的抑制率为16%~20%,在培养中后期则为25%~40%,因而显著降低了各培养时期,特别是中后期(芽分化期)培养容器中乙烯的浓度,降低了乙烯对芽发生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o_3 叶片培养 苹果 乙烯
下载PDF
基因型和AgNO_3对甘蓝型油菜子叶外植体植株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会珍 张志军 周伟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22,共3页
以甘蓝型油菜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配比激素组合的培养基,研究AgNO_3 及基因型对油菜子叶外植体再生频率的影响。通过对芽苗分化率的方差分析表明,基因型、AgNO_3及基因型与AgNO_3 互作对植株再生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影... 以甘蓝型油菜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配比激素组合的培养基,研究AgNO_3 及基因型对油菜子叶外植体再生频率的影响。通过对芽苗分化率的方差分析表明,基因型、AgNO_3及基因型与AgNO_3 互作对植株再生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影响程度为基因型>AgNO_3>基因型×AgNO_3。诱导芽苗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 MS+4mg/L BA+0.3mg/L NAA+5~10mg/L AgN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型 AGNO3 甘蓝型油菜 子叶 外植体 植株再生 再生频率
下载PDF
AgNO_3对甜瓜离体胚囊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韩丽华 王建设 陈贵林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甜瓜 雌核发育 单倍体 AGNO3 胚珠培养
下载PDF
影响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褐化的因素及AgNO_3对其褐化和分裂的作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淑红 王蒂 王清 《中国马铃薯》 2004年第2期77-81,共5页
影响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褐化的主要因素是6-BA和基因型,还有NAA等其它因素。在相同浓度的6-BA下,同一材料的原生质体褐化率在NAA1 2mg/L时最高,在0 8和1 0mg/L时相近。在相同NAA浓度下,6-BA浓度越高,同一材料的原生质体越容易褐化。原... 影响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褐化的主要因素是6-BA和基因型,还有NAA等其它因素。在相同浓度的6-BA下,同一材料的原生质体褐化率在NAA1 2mg/L时最高,在0 8和1 0mg/L时相近。在相同NAA浓度下,6-BA浓度越高,同一材料的原生质体越容易褐化。原生质体褐化率与基因型也有关。在相同的NAA和6-BA浓度配比下,6个材料的原生质体褐化难易顺序是CW-2-3>CW-1-4>CW-2-7,A-1>82-75>2-10,二倍体野生种的原生质体比双单倍体品系的更容易发生褐化。AgNO3可抑制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的褐化,从而提高细胞分裂频率。在本试验中,0 6mg/LAgNO3抑制效果最好,原生质体分裂频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叶肉原生质体 褐化 细胞分裂 硝酸银 基因型 抑制作用 NAA 6-BA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AgNO_3中的微量Cl^-、NO_2^-和SO_4^(2-)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利华 高敏 +1 位作者 林敏 彭月华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2年第2期41-42,共2页
用离子色谱法测定AgNO_3溶液中的Cl^-、NO_2^-和SO_4^(2-),以5.0mmol/L Na_2CO_3-5.0mmol/L NaHCO_3混合溶液作淋洗液,采用离子交换法将AgNO_3转换成KNO_3,以除去Ag^+。讨论了NO_3^-对Cl^-、NO_2^-和SO_4^(2-)测定的影响。AgNO_3溶液中C... 用离子色谱法测定AgNO_3溶液中的Cl^-、NO_2^-和SO_4^(2-),以5.0mmol/L Na_2CO_3-5.0mmol/L NaHCO_3混合溶液作淋洗液,采用离子交换法将AgNO_3转换成KNO_3,以除去Ag^+。讨论了NO_3^-对Cl^-、NO_2^-和SO_4^(2-)测定的影响。AgNO_3溶液中Cl^-、NO_2^-和SO_4^(2-)的回收率分别为93.3%、108%和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AGNO3 硝酸银溶液 氯离子 硫酸根 亚硝酸根
下载PDF
AgNO_3溶液中meso—四—(对磺基苯)卟啉的表面增强Raman光谱
6
作者 牟春博 陈东明 +4 位作者 王秀燕 张保忠 何天敬 辛厚文 刘凡镇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2期49-54,共6页
本文研究了 AgNO_3溶液中 meso-四-(对磺基苯)卟啉(简称 H_2TSPP)的表面增强Raman 光谱(SERS).发现 H_2TSP P吸附于光还原的 Ag 溶胶颗粒表面与银进行了络合反应,生成 meso-四-(对磺基苯)卟啉银(Ⅰ)(简称 Ag(Ⅰ)TSPP).对 SERS 谱受波长... 本文研究了 AgNO_3溶液中 meso-四-(对磺基苯)卟啉(简称 H_2TSPP)的表面增强Raman 光谱(SERS).发现 H_2TSP P吸附于光还原的 Ag 溶胶颗粒表面与银进行了络合反应,生成 meso-四-(对磺基苯)卟啉银(Ⅰ)(简称 Ag(Ⅰ)TSPP).对 SERS 谱受波长及AgNO_2溶液浓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光还原 AgNO_3溶液所形成的 Ag 胶体,有希望成为一种制备简单而又具有实用价值的 SERS 活性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银 卟啉 H2TSPP 散射谱 SERS
下载PDF
H_2TSPP与AgNO_3在激光照射下的光反应
7
作者 张慧 牟春博 +2 位作者 陈东明 王秀燕 刘凡镇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S2期7-10,共4页
用激光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meso四-(对磺酸基苯)叶啉(H2TSPP)的水溶液与AgNO3的水溶液混和后,在激光照射下的化学反应.谱图显示-价银离子发生歧化反应;H2TSPP与银发生络合反应,生成其二价银络合... 用激光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meso四-(对磺酸基苯)叶啉(H2TSPP)的水溶液与AgNO3的水溶液混和后,在激光照射下的化学反应.谱图显示-价银离子发生歧化反应;H2TSPP与银发生络合反应,生成其二价银络合物Ag(Ⅱ)TS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四-(对碘酸基苯) 卟啉(H2TSPP)3 AgNO3 光反应
下载PDF
感光材料用高纯AgNO_3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
8
作者 资定红 吴国元 +2 位作者 张樱 刘正华 杨茂才 《贵金属》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0-53,共4页
研究了结晶法制备感光材料用AgNO3的工艺 ,经过实验室小试和扩大试验 ,制备的产品已达到国家感光材料 2级AgNO3指标 ,主要金属离子指标已达到国家感光材料 1级AgNO3标准 ,尤其是由感光行业提出的杂质Hg指标 ,稳定在 <5× 1 0 - 9。
关键词 感光材料 硝酸银 制备 结晶法 湿法冶金
下载PDF
硫酸-硫酸亚铁体系制备高分散球形银粉
9
作者 姚远 李玮 +4 位作者 李晨昊 张晓杰 李江辉 姚志强 黄富春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6-70,共5页
以AgNO_(3)作为银源,FeSO_(4)作为还原剂,H_(2)SO_(4)作为稳定剂,通过一步还原法制备球形银粉。研究了还原剂用量、稳定剂用量及操作方式对银粉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对2.5gAgNO_(3),当FeSO_(4)用量在11g,0.1mol/LH_(2)SO_(4)用量在0.1g... 以AgNO_(3)作为银源,FeSO_(4)作为还原剂,H_(2)SO_(4)作为稳定剂,通过一步还原法制备球形银粉。研究了还原剂用量、稳定剂用量及操作方式对银粉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对2.5gAgNO_(3),当FeSO_(4)用量在11g,0.1mol/LH_(2)SO_(4)用量在0.1g时,向AgNO_(3)-H_(2)SO_(4)溶液中快速加入FeSO_(4)溶液,制备所得银粉形貌均一,粒径分布范围窄,形貌为形状规则球形银粉,分散性好。对反应体系中的吸附反应机理进行分析,发现SO4^(2-)及Fe^(2+)浓度对银颗粒形貌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银粉 AgNO_(3) FeSO_(4) H_(2)SO_(4)
下载PDF
抗菌型超白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英良 位喜鹏 +7 位作者 张清山 韩艳丽 何峰 赵志永 李博 严建华 贺有乐 王长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501-4508,共8页
本文在超白玻璃配合料中引入AgNO_(3)作为有效抗菌成分,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一种具备高抗菌性的超白玻璃。该玻璃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率、色度值和抗菌性能,其中玻璃在380~780 nm的可见光透过率约为91.5%;随着AgNO_(3)含量的增加,玻璃... 本文在超白玻璃配合料中引入AgNO_(3)作为有效抗菌成分,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一种具备高抗菌性的超白玻璃。该玻璃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率、色度值和抗菌性能,其中玻璃在380~780 nm的可见光透过率约为91.5%;随着AgNO_(3)含量的增加,玻璃的明度逐渐降低,黄色相增加,但偏黄程度较低;玻璃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超过90%。通过XRD和XPS对玻璃进行了物相分析和掺入Ag元素的价态分析,并通过ICP-OES分析了玻璃样品中Ag^(+)的溶出量。XRD和XPS测试结果表明:该玻璃为非晶态,掺入的Ag元素以Ag^(+)而非Ag单质形式存在;玻璃中的Ag^(+)溶出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大,但Ag^(+)溶出速率减小,各组玻璃样品在24 h内的Ag^(+)溶出量与抗菌检测结果一致,证实了AgNO_(3)在玻璃中的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型超白玻璃 高温熔融法 AgNO_(3) 透过率 色度 抗菌率
下载PDF
高AgNO_(3)浓度下多元醇法制备银纳米线及其形貌调控
11
作者 衷水平 陈伊男 +3 位作者 肖妮 迟晓鹏 谭文 翁威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03-8109,共7页
高长径比银纳米线(AgNWs)符合其下游应用所需。提高AgNO_(3)浓度可提高AgNWs合成效率,但也同时增加了产物形貌可控难度。在高浓度AgNO_(3)条件下,采用两步多元醇法制备AgNWs。研究了Fe^(3+)与Cl^(-)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对AgNW... 高长径比银纳米线(AgNWs)符合其下游应用所需。提高AgNO_(3)浓度可提高AgNWs合成效率,但也同时增加了产物形貌可控难度。在高浓度AgNO_(3)条件下,采用两步多元醇法制备AgNWs。研究了Fe^(3+)与Cl^(-)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对AgNWs的尺寸及形貌的影响,并对第一步AgNO_(3)的添加浓度及添加速率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高效合成了直径71.0 nm、长度62.3μm、长径比877.3的AgNWs。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表征及分析。结果表明,Fe^(3+)和Cl^(-)对AgNWs的形貌有着重要的影响,二者的协同作用促进了高长径比AgNWs的形成;此外,通过调节PVP分子量、第一步AgNO_(3)的添加浓度及添加速率,进一步认识了高AgNO_(3)浓度下AgNWs的生长机理,并获得了合成高长径比AgNWs的优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线 多元醇法 高AgNO_(3)浓度 形貌调控 工艺条件
下载PDF
AgNO_(3)暴露对红车轴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12
作者 于川 莫凡 +2 位作者 高建政 崔明 李海波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5-319,共15页
从光合相关参数、显/超微结构和基因表达等方面探索了AgNO3对红车轴草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合色素含量、光系统Ⅱ最大量子效率(F_(v)/F_(m))、核酮糖-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和根长等指标在高浓度AgNO3(588 μmol·L^(-1))作用下... 从光合相关参数、显/超微结构和基因表达等方面探索了AgNO3对红车轴草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合色素含量、光系统Ⅱ最大量子效率(F_(v)/F_(m))、核酮糖-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和根长等指标在高浓度AgNO3(588 μmol·L^(-1))作用下分别降低了22.36%(叶绿素a)、18.6%(叶绿素b)、89.53%(Fv/Fm)、80.13%(核酮糖-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和62.47%(根长)。然而在29 μmol·L^(-1)AgNO_(3)暴露下,相比于对照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F_(v)/F_(m)、核酮糖-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和根长分别增加了32.68%、38.37%、30.63%、79.11%和159.53%(低促高抑,即毒物兴奋效应)。另外,AgNO_(3)明显破坏了红车轴草的细胞结构,呈现为叶绿体的解体与细胞内容物的聚集。转录组分析鉴别到了光合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例如SIGE、HD16和PSBQ),表明红车轴草积极调控基因表达以应对光合抑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表明PETC、PSBO_(1)与PSBO_(2)为核心光合抗逆基因,STRING分析显示,AgNO_(3)显著影响了乙醇酸通路、光呼吸和CO_(2)固定等生物过程。本研究系统探索了AgNO_(3)暴露对红车轴草光合作用的影响机制,可以加深AgNO_(3)对植物毒性作用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O_(3) 红车轴草 光合作用 亚细胞结构 基因调控
下载PDF
浅谈减少工业废水中COD检测的相对误差的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楠楠 云雪 +1 位作者 冯倩 刘鹏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3年第15期127-129,共3页
CO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COD可导致一般的水中生物都无法生存,生物死亡后它们的尸体又无法被充分氧化,就会被一些厌氧菌不完全氧化,产生很多有机毒物,生物毒性的物质,进入自然水体后,破坏水体平衡,造成... CO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COD可导致一般的水中生物都无法生存,生物死亡后它们的尸体又无法被充分氧化,就会被一些厌氧菌不完全氧化,产生很多有机毒物,生物毒性的物质,进入自然水体后,破坏水体平衡,造成除微生物之外几乎所有生物的死亡,不仅危害水体的生物,而且还可经过食物链的富集后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工业废水处理前后会对COD值进行检测,由于工业废水中大量的Cl-对检测会产生干扰,通常情况下使COD测定结果偏高。通过增加HgSO_(4)使用量和加入AgNO_(3)来消除Cl-的干扰,大大减少了工业废水中COD检测的相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 Cl^(-) HgSO_(4) AgNO_(3) 相对误差
下载PDF
HPLC法和改进型AgNO_(3)滴定法测定肉毒毒素冻干制剂中氯化钠的方法学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锡云 陈立宏 +3 位作者 马亚峰 张佳甲 陆俭 张若晖 《生物化工》 2023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通则3107氯化钠测定法”(AgNO_(3)滴定法),对自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改进型AgNO_(3)滴定法在肉毒毒素制剂中氯化钠含量检测的准确性进行比较,为肉毒毒素制剂质量控制中氯化钠含量测定提供方法... 目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通则3107氯化钠测定法”(AgNO_(3)滴定法),对自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改进型AgNO_(3)滴定法在肉毒毒素制剂中氯化钠含量检测的准确性进行比较,为肉毒毒素制剂质量控制中氯化钠含量测定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采用AgNO_(3)滴定法、HPLC法和改进型AgNO_(3)滴定法分别对肉毒毒素制剂中氯化钠进行测定,运用SPSS 25.0软件对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对三组方法精密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对HPLC法和改进型AgNO_(3)滴定法重复性测定值与标准方法测定值进行单组设计t检验。结果:HPLC法和改进型AgNO_(3)滴定法线性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9 9和0.999 3;AgNO_(3)滴定法、HPLC法和改进型AgNO_(3)滴定法回收率分别为95.05%~98.66%、91.74%~97.35%和93.56%~97.12%,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3%、0.25%、1.90%,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4%、0.21%和1.79%;统计分析表明,HPLC法和改进型AgNO_(3)滴定法与AgNO_(3)滴定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HPLC法和改进型AgNO_(3)滴定法线性良好,三种方法均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重复性。HPLC法具有快速、省时、方便、干扰小、污染小等优点,在实验室进行氯化钠含量测定时可以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冻干制剂 氯化钠 AgNO_(3)滴定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改进型AgNO_(3)滴定法
下载PDF
AgNO_(3)/NaY吸附纯化HFE-347的研究
15
作者 林柯行 邓梦珊 +4 位作者 卢信清 马睿 傅仰河 朱伟东 王树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82-3085,共4页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成功制备了AgNO_(3)/NaY吸附剂,并对其进行XRD、N2吸-脱附和ICP-AES等表征。将制备的AgNO_(3)/NaY应用于1,1,2,2-四氟乙基-2,2,2-三氟乙基醚(HFE-347)中的杂质1,1,1-三氟乙基-1,1,2-三氟乙烯基醚的吸附脱除研究。结果表...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成功制备了AgNO_(3)/NaY吸附剂,并对其进行XRD、N2吸-脱附和ICP-AES等表征。将制备的AgNO_(3)/NaY应用于1,1,2,2-四氟乙基-2,2,2-三氟乙基醚(HFE-347)中的杂质1,1,1-三氟乙基-1,1,2-三氟乙烯基醚的吸附脱除研究。结果表明,4%-AgNO_(3)/NaY可将HFE-347中1,1,1-三氟乙基-1,1,2-三氟乙烯基醚的浓度由920 mg/kg降至82 mg/kg,去杂率高达91%,为HFE-347在高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氟醚 HFE-347 1 1 1-三氟乙基-1 1 2-三氟乙烯基醚 AgNO_(3)/NaY 吸附纯化
下载PDF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Ag/Co-Ce composite oxides during soot combustion in O_2 and NO_x:Insights into the effects of silver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谷初 范泽云 +4 位作者 姚鑫 张溢 张志翔 陈铭夏 上官文峰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4-573,共10页
The composite oxides xAg/Co_(0.93)Ce_(0.07)(x=Ag/(Co+Ce) molar ratio),intended for use as high performance catalytic materials,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via citric acid complexation.The effects of silver on ... The composite oxides xAg/Co_(0.93)Ce_(0.07)(x=Ag/(Co+Ce) molar ratio),intended for use as high performance catalytic materials,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via citric acid complexation.The effects of silver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substances during soot combustion were subsequently investigated.Under O_2,the 0.3Ag/Co_(0.93)Ce_(0.07) catalyst resulted in the lowest ignition temperature,T_(10),of197 ℃,while the minimum light-off temperature was obtained from both 0.2Ag/Co_(0.93)Ce_(0.07) and0.3Ag/Co_(0.93)Ce_(0.07) in the NO_x atmosphere.These materials were also characterized by various techniques,including H_2,soot and NO_x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X-ray diffraction,and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Raman,X-ray photoelectron,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ic analyses.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silver significantly alters the catalytic behavior under both O_2 and NO_x,even though the lattice structure of the mixed oxide is not affected.Surface silver oxides generated under the O_2 atmosphere favor soot combustion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redox cycles between soot and the silver oxide,whereas the AgNO_3 that forms in a NO_x-rich atmosphere facilitates soot abatement at a lower temperature.The inferior activity of AgNO_3 relative to that of Ag_2O results in the differ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the presence of NO_x or 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alytic removal SOOT NO_x Silver oxides Co-Ce composite oxide agno_3
下载PDF
碱改性HZSM-5的表征及其对乙烯乙烷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星 费德君 +4 位作者 党亚固 王佳杰 张欢 罗仕忠 杨景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8-112,114,共6页
将碱改性HZSM-5沸石负载活性组分AgNO_3的吸附剂应用于乙烯乙烷吸附分离。通过N2吸附-脱附、傅里叶红外(FI-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吸附等温线等,对改性前后吸附剂孔道、晶体结构、... 将碱改性HZSM-5沸石负载活性组分AgNO_3的吸附剂应用于乙烯乙烷吸附分离。通过N2吸附-脱附、傅里叶红外(FI-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吸附等温线等,对改性前后吸附剂孔道、晶体结构、外观形貌、元素含量变化、活性组分的最佳单层分散量和乙烯乙烷吸附分离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0.4 mol/L Na OH处理的改性样品的平均孔径可达5.5 nm。改性吸附剂负载活性组分AgNO_3的最佳单层分散量为33.3%,25℃、0.5 MPa时其对乙烯乙烷混合组分吸附平衡的分离系数可达2.78,对变压吸附(PSA)具有很好的分离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SM-5沸石 agno_3 碱改性 乙烯乙烷 吸附剂 吸附分离
原文传递
从鱼油中提取分离高纯度二十二碳六烯酸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亚平 吴守- +1 位作者 陈钧 李国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1-35,共5页
研究了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与硝酸银络合相结合的方法,从鱼油提取分离高纯度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试验工艺。结果表明:单独用超临界CO2只能将DHA浓缩到75%左右;而用两步法则可获得纯度为95%以上的DHA。
关键词 硝酸银 二十二碳六烯酸 鱼油 分离 提取
下载PDF
硝酸银对冰糖橙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范永梅 李东栋 +1 位作者 甘霖 邓秀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8-340,共3页
为了诱导冰糖橙的愈伤组织和建立胚性细胞系,以冰糖橙成熟果实中未发育胚珠为外植体,将乙烯合成抑制剂AgNO3应用于冰糖橙胚性细胞系的建立,AgNO3设有5,10,12mg/L等3个处理,以未加AgNO3的MT培养基为对照.结果表明,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AgNO... 为了诱导冰糖橙的愈伤组织和建立胚性细胞系,以冰糖橙成熟果实中未发育胚珠为外植体,将乙烯合成抑制剂AgNO3应用于冰糖橙胚性细胞系的建立,AgNO3设有5,10,12mg/L等3个处理,以未加AgNO3的MT培养基为对照.结果表明,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AgNO3不能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反而抑制了胚状体的发生.然而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5mg/L的AgNO3有利于小而弱的胚状体基部形成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达28%.经过5次继代处理建立了冰糖橙的胚性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糖橙 未发育胚珠 胚性愈伤组织 胚状体 硝酸银
下载PDF
西葫芦花发育特性及其化学改良措施 被引量:6
20
作者 戚艺军 程国旺 +1 位作者 王春生 吴李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2-455,共4页
自然条件下,西葫芦自第一节起的基部是雄花集中发生的区段,较高节位才有雌花;在早熟栽培中,相邻节位的雌花发育速度明显快于雄花。一般情况下,用40~100mg·L-1的2,4 D溶液均匀涂抹子房较处理其他部位保花促果作用更有效。用质量浓... 自然条件下,西葫芦自第一节起的基部是雄花集中发生的区段,较高节位才有雌花;在早熟栽培中,相邻节位的雌花发育速度明显快于雄花。一般情况下,用40~100mg·L-1的2,4 D溶液均匀涂抹子房较处理其他部位保花促果作用更有效。用质量浓度为300mg·L-1的AgNO3溶液在第一真叶展平始期开始喷洒全株,诱雄作用显著,具有位置效应。经分析推断,Ag+的促雄作用发生在雌蕊原基形成以前。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雄花需要量确定适宜的喷洒时期和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花发育 2 4-D AGNO3 位置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