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果实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体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彭涤非 钟彩虹 +2 位作者 周海燕 曾斌 王中炎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3-185,共3页
以人工栽培条件下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果实为试材,用80%乙醇分别提取果皮、果肉、种子中的有效成分,经离心过滤后,于旋转蒸发仪上减压蒸馏浓缩,再经真空干燥处理得到三叶木通乙醇提取物。以L-DOPA为底物,熊果苷作阳性对照,分析... 以人工栽培条件下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果实为试材,用80%乙醇分别提取果皮、果肉、种子中的有效成分,经离心过滤后,于旋转蒸发仪上减压蒸馏浓缩,再经真空干燥处理得到三叶木通乙醇提取物。以L-DOPA为底物,熊果苷作阳性对照,分析测定了该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百分率。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三叶木通果实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果肉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最佳,中等浓度的果肉乙醇提取物(200μg/mL)与270μg/mL的熊果苷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酪氨酸酶 美容
下载PDF
药用植物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 subsp.trifoliata)野生资源的地理分布与调查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燕君 党海山 +2 位作者 杨路路 魏国燕 王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3年第3期58-62,共5页
野生三叶木通广泛分布于华中、黄河流域以及秦岭地区,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应用前景广阔。由于过度采收造成野生三叶木通资源的急剧下降。利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在野生三叶木通集中分布的秦岭和中条山等地对其地理分布和资源状况进行了调... 野生三叶木通广泛分布于华中、黄河流域以及秦岭地区,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应用前景广阔。由于过度采收造成野生三叶木通资源的急剧下降。利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在野生三叶木通集中分布的秦岭和中条山等地对其地理分布和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野生三叶木通的密度以及单株和单位面积根、茎、叶的平均重量在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在陕西省镇安县,野生三叶木通具有最大的总储藏量、总年允收量和单位面积总重,分别为2 014.28 kg/hm2、437.3 kg和201.43 g/m2。根据三叶木通主产区各省份的森林面积,全国主产区总蕴藏量有223 805.65万t,年允收量有6 209.19万t。需要加强对三叶木通植物野生资源的保护力度,实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地理分布 资源现状 药用植物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f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被引量:2
3
作者 Yifei ZHOU Bo JIE +3 位作者 Guoliang WU Yalong CAO Wenjiang WU Haijun ME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6期1-4,8,共5页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is an important medicinal plant and important fruit tree resource to be developed in China.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advance in the botanical characteristics,nutriti...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is an important medicinal plant and important fruit tree resource to be developed in China.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advance in the botanical characteristics,nutrition and medicinal value,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 trifoliata,and the developing orientation of A. trifoliata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ebia trifoliata(Thunb.) Koidz Botanical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value Development trend
下载PDF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 kiodz)的开花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嘉瑞 李金光 税守岐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3-37,共5页
三叶木通的花序分为完全花序、雄花序和单生雌花三类,其中完全花序占84%,花期持续45天左右,其物候可划分为显序、离蕾、花药转黄、花药转红、雌蕊成熟、散粉、花药枯萎和落花8个时期。雌花脱落高峰在5月上、中旬出现。每个药室含有1200... 三叶木通的花序分为完全花序、雄花序和单生雌花三类,其中完全花序占84%,花期持续45天左右,其物候可划分为显序、离蕾、花药转黄、花药转红、雌蕊成熟、散粉、花药枯萎和落花8个时期。雌花脱落高峰在5月上、中旬出现。每个药室含有12000花粉粒,花粉在田间条件下寿命较短,它们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6~25℃.花粉形状为椭圆形,纵径与横径的平均长度为24.5μm×12.3μm,具有8条芽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花粉 花序 花期 开花生物学
全文增补中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 Koidz)的花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金光 李嘉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2期48-51,106,共5页
以野生三叶木通为试材,研究了花芽结构、花芽着生部位和形态分化。结果表明:三叶木通的花芽是混合芽,主要着生于短缩枝的顶芽和攀援茎2至10节的叶腋间。顶花芽形态分化较早,也比较集中,腋花芽分化迟,分化期也长。用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三... 以野生三叶木通为试材,研究了花芽结构、花芽着生部位和形态分化。结果表明:三叶木通的花芽是混合芽,主要着生于短缩枝的顶芽和攀援茎2至10节的叶腋间。顶花芽形态分化较早,也比较集中,腋花芽分化迟,分化期也长。用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三叶木通花芽分化可分为未分化期、花蕾分化期、花被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等5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通科 花芽分化 野生果树 引种/三叶木通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Proces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by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4
6
作者 Houkang CAO Boting XI +2 位作者 Simao HUANG Xiaohua PANG Kefeng ZHANG 《Medicinal Plant》 2017年第2期15-18,共4页
[Objectives]To optimiz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evelopment and use of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Methods]The extraction ra... [Objectives]To optimiz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evelopment and use of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Methods]The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of Akebia trifoliata( Thunb.)Koidz. was taken as observation indicator. On the basis of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C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extraction temperature,extraction time,and ethanol concentration o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d binomial fitting were used,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was used to select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Results]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conditions for total flavonoids of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was extraction temperature: 83. 92 ℃; extraction time:96. 47 min; ethanol concentration: 63. 92%; extraction times: two times; solid to liquid ratio: 1 ∶ 20;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4. 55%. [Conclusions] The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CCD-RSM) is simple,convenient,and feasible for extrac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and the prediction results are rel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CCD-RSM) akebia trifoliata(Thunb.) Koidz. Total FLAVONOIDS Extraction PROCESS
下载PDF
生态因子对三叶木通和五叶木通居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7
作者 汤腾跃 余柯达 +1 位作者 王佳淇 范超洋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6-72,共7页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扩增技术和r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浙江省7个地区34个三叶木通和五叶木通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叶木通的聚类与海拔呈显著相关,而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相关性不大。对三叶木...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扩增技术和r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浙江省7个地区34个三叶木通和五叶木通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叶木通的聚类与海拔呈显著相关,而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相关性不大。对三叶木通进行ISSR分析,筛选出15对引物可获得26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比例是98.49%。聚类分析表明,同一地区的三叶木通各自聚为一类,说明三叶木通在不同地域间遗传差异显著。三叶木通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503 3,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689 0,表明三叶木通的遗传多样性较高。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这3种生态因子与三叶木通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不显著。综上,rDNA ITS序列分析和ISSR分子标记分别适用于五叶木通和三叶木通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表明,海拔与五叶木通的遗传多样性显著相关,三叶木通遗传多样性与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相关性不明显,但不同地域间三叶木通种群的遗传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五叶木通 ITS ISSR 生态因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白木通果实预知子的性状显微研究
8
作者 占丽琴 马杰 +3 位作者 王银红 罗艳 孙辉 丁野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为中药白木通果实预知子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体视显微镜及数码相机观察预知子的正面观、侧面观、剖面观及粉末显微特征。结果:分别从正面、侧面、底面、顶面、表面描述了预知子的性状特征;从纵剖面、横剖面记录了预知子的剖... 目的:为中药白木通果实预知子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体视显微镜及数码相机观察预知子的正面观、侧面观、剖面观及粉末显微特征。结果:分别从正面、侧面、底面、顶面、表面描述了预知子的性状特征;从纵剖面、横剖面记录了预知子的剖面特征;并对预知子的显微特征进行翔实描述。结论:研究结果明确了预知子的性状和显微特征,对预知子的鉴别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通 预知子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原文传递
八月瓜茎段初代培养基本条件筛选
9
作者 桂平 王小红 +1 位作者 徐小茜 袁瑞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5期43-45,共3页
为探索八月瓜组织培养适宜的基本培养条件,以八月瓜当年生幼嫩带芽茎段为试材,开展了适宜消毒方式与基本培养基的筛选。结果表明,70%酒精30 s+0.1%HgCl212 min是八月瓜带芽茎段最适宜的消毒方式,污染率19.82%,成活率达81.47%;最佳的基... 为探索八月瓜组织培养适宜的基本培养条件,以八月瓜当年生幼嫩带芽茎段为试材,开展了适宜消毒方式与基本培养基的筛选。结果表明,70%酒精30 s+0.1%HgCl212 min是八月瓜带芽茎段最适宜的消毒方式,污染率19.82%,成活率达81.47%;最佳的基本培养基是WPM,芽诱导率为67.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瓜 幼嫩茎段 初代培养
下载PDF
秦巴山区八月炸籽主要成分提取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0
作者 谢娟平 王雯婷 +3 位作者 陈嘉悦 侯国良 常永宏 罗雅丽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陕西安康地区八月炸籽主要成分和籽油的提取并测定含量,分析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提取、索氏提取比较八月炸籽油的提取,采用紫外法检测八月炸籽粕中黄酮和多糖含量,采用HPLC法检测八月炸籽粕中齐墩果酸含量。DPPH自... [目的]研究陕西安康地区八月炸籽主要成分和籽油的提取并测定含量,分析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提取、索氏提取比较八月炸籽油的提取,采用紫外法检测八月炸籽粕中黄酮和多糖含量,采用HPLC法检测八月炸籽粕中齐墩果酸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法分析八月炸籽主要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籽油提取率28.87%,籽油的不饱和度平均值为2.835,籽粕中黄酮、多糖、齐墩果酸的含量分别为0.60%,0.12%和0.17%。籽油EC_(50)为0.021 mg/mL,籽粕多糖EC_(50)为0.028 mg/mL,籽粕黄酮EC_(50)为0.0071 mg/mL。[结论]陕西安康地区八月炸籽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籽粕黄酮、多糖和齐墩果酸含量丰富,抗氧化活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炸 种籽 籽油 提取分析 抗氧化
下载PDF
果用型三叶木通的种源选择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毅 毕勇 +2 位作者 李小春 胡艳波 刘湘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68-71,76,共5页
从资源选择和生物学特性两方面对果用型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种源选择方面,在选择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e)和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 subsp.Australis)优质种源的基础上,再从丰产、... 从资源选择和生物学特性两方面对果用型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种源选择方面,在选择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e)和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 subsp.Australis)优质种源的基础上,再从丰产、品质、抗逆等方面遴选优株,提高可食率和实现无子化是育种的重点。生物学特性方面,从物候期、茎藤生长、花芽分化、开花和果实发育4个方面进行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 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 subsp.Australis) 果用型 种源选择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八月瓜籽油纳米乳液制备及其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仁威 武奕彤 +2 位作者 胡深德 沈俊利 陆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0-137,共8页
通过高压均质法制备八月瓜籽油纳米乳液,油相选择八月瓜籽油,乳化剂选择吐温-80,助乳化剂选择丙二醇,以乳液粒径、Zeta电位以及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乳液配方与制备工艺,得出制备八月瓜籽油... 通过高压均质法制备八月瓜籽油纳米乳液,油相选择八月瓜籽油,乳化剂选择吐温-80,助乳化剂选择丙二醇,以乳液粒径、Zeta电位以及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乳液配方与制备工艺,得出制备八月瓜籽油纳米乳液的最佳配方为:八月瓜籽油、吐温-80、丙二醇质量分数分别为10%、2.25%、0.75%;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在100 MPa下均质5次。所制得的八月瓜籽油纳米乳液为水包油(oil in water,O/W)型,平均粒径为(146.43±0.47)nm,Zeta电位为(-25.67±0.21)mV,PDI为0.16±0.01,在4、25、60℃下贮藏25 d后的结果表明,八月瓜籽油纳米乳液在低温环境下贮藏期稳定性较好,Ke值为(2.72±0.11)%,吸光比为0.182±0.005;八月瓜籽油纳米乳液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为(52.29±2.341)μmol Trolox/g,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瓜籽油 纳米乳液 高压均质 稳定性
下载PDF
八月瓜籽油护肤霜的研制和性能评价
13
作者 闵文 屈大龙 +3 位作者 林发坤 李航 彭俊 张前军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70-72,101,共4页
鉴于八月瓜籽油良好的生物活性,以其为护肤霜的主要基质油,研制一款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护肤霜。讨论了不同水油比例以及不同的八月瓜籽油含量对八月瓜籽油护肤霜补水能力影响,并对产品的性能和抗氧化活性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八月瓜籽油... 鉴于八月瓜籽油良好的生物活性,以其为护肤霜的主要基质油,研制一款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护肤霜。讨论了不同水油比例以及不同的八月瓜籽油含量对八月瓜籽油护肤霜补水能力影响,并对产品的性能和抗氧化活性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八月瓜籽油护肤霜性能稳定,安全性高,对皮肤无刺激性,并具有较好的补水保湿以及抗氧化活性功效,能改善皮肤粗糙程度,因此八月瓜籽油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瓜籽油 护肤霜 保湿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桃花八月瓜袋泡乌龙茶的研制
14
作者 刘美秀 陈盛相 +1 位作者 罗世杰 黄福琼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6期141-145,共5页
本实验以桃花、八月瓜及乌龙茶为原料进行袋泡茶配方的研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设计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结果为指标,筛选出了4组较优的配方;并根据生化成分的比较,对配方进行评价,确定最佳复配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当桃花、八月瓜... 本实验以桃花、八月瓜及乌龙茶为原料进行袋泡茶配方的研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设计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结果为指标,筛选出了4组较优的配方;并根据生化成分的比较,对配方进行评价,确定最佳复配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当桃花、八月瓜、乌龙茶的比例为0.5∶0.6∶1.2时,感官审评得分最高,茶汤的水浸出物、多酚、氨基酸、咖啡碱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37.8292±1.32)%、(11.4775±0.97)%,(3.00±0.15)%、(1.38±0.01)%、(5.65±0.07)%。冲泡出的茶汤清澈明亮,汤色绿黄,香气协调、茶香显露,滋味醇滑,理化品质较好,符合袋泡茶GB/T 23776—2018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 八月瓜 乌龙茶 袋泡茶
下载PDF
中条山区野生三叶木通果实性状研究
15
作者 顾思思 杨延青 张彩红 《山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3-15,共3页
本研究选择了中条山区5个三叶木通集中分布区的野生单株,对其果实性状、种子性状及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中条山区野生三叶木通单果纵径为88.0 mm~119.3 mm,横径为50.8 mm~66.3 mm,单果重为116.9 g~226.9 g,可食率为25.8%... 本研究选择了中条山区5个三叶木通集中分布区的野生单株,对其果实性状、种子性状及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中条山区野生三叶木通单果纵径为88.0 mm~119.3 mm,横径为50.8 mm~66.3 mm,单果重为116.9 g~226.9 g,可食率为25.8%~40.9%,种子千粒重为55.4 g~96.7 g,果实营养成分丰富,综合性状较好。不同研究地果实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皋落林场、同善林场、南樊林场果肉可食率较高,种子饱满度较低;祁家河林场、太宽河保护区果实较大,果皮较厚,可食率低,种子饱满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中条山区 果实性状 种子性状 果实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三叶木通栽培条件下果实性状及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36
16
作者 万明长 刘学武 +6 位作者 班小重 罗克明 石乐娟 张朝君 杨永英 李真进 郝永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3期121-122,F0004,共3页
从2005年起搜集野生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观察其果实性状表现,并对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栽培条件下,果实最大单果重313.5 g,最小89.5 g,平均单果重158.5 g,测出的15种氨基酸平均总量... 从2005年起搜集野生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观察其果实性状表现,并对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栽培条件下,果实最大单果重313.5 g,最小89.5 g,平均单果重158.5 g,测出的15种氨基酸平均总量达1415.6 mg/100 g。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为921.0 mg/100 g,占总氨基酸的65.06%。三叶木通经人工栽培,其果实品质得到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果实性状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三叶木通齐墩果酸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卫国 杨文钰 肖启银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确定三叶木通齐墩果酸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 (34 )方法,考察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间隙超声时间比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并与常规提取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所考察的因素对三... 目的:确定三叶木通齐墩果酸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 (34 )方法,考察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间隙超声时间比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并与常规提取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所考察的因素对三叶木通齐墩果酸提取的影响程度为:超声时间 >乙醇浓度 >超声功率 >间隙超声时间比,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为:A2B3C1D2。结论:与常规的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提取具有提取时间短、简单、收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超声提取工艺 乙醇浓度 因素 常规 测定含量 正交设计 超声功率 收率 提取法
下载PDF
三叶木通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2
18
作者 郭林新 马养民 +2 位作者 乔珂 李梦云 王娜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8-342,共5页
目的研究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az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DPPH法筛选三叶木通95%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部位,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再评... 目的研究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az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DPPH法筛选三叶木通95%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部位,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再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最显著,从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6,7,10-三羟基-8-十八烯酸(2)、正三十四烷(3)、2,6-二氧甲基-1,4-苯醌(4)、β-谷甾醇(5)、香草酸(6)、咖啡酸(7)、秦皮乙素(8)。化合物7和8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IC50分别为14.939μg/m L和15.631μg/m L。结论化合物3、4、6为首次从木通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而且化合物7和8抗氧化活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分离鉴定 DPPH
下载PDF
三叶木通愈伤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沈国林 邵爱娟 +1 位作者 黄璐琦 林淑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99-901,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三叶木通愈伤组织诱导因素,建立三叶木通愈伤组织培养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方法,比较不同外植体、培养基、pH、温度、光照、植物生长物质种类及其配比对三叶木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叶片的诱导率最高,为87.5%;茎... 目的:探讨影响三叶木通愈伤组织诱导因素,建立三叶木通愈伤组织培养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方法,比较不同外植体、培养基、pH、温度、光照、植物生长物质种类及其配比对三叶木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叶片的诱导率最高,为87.5%;茎段次之,叶柄较差;培养基MS,B5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达到了80%以上,高于培养基H,SH和改良W h ite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偏低的pH对愈伤组织生长有利,出愈率高,但从愈伤组织生长质量方面看,不同pH差异不明显;愈伤组织诱导最适温度为25℃。结论:三叶木通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2,4-D 4.0 mg.L-1+NAA 1.0 mg.L-1+KT 1.0 mg.L-1(pH 5.8),培养温度为25℃,暗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愈伤组织 诱导
下载PDF
三叶木通不同部位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陆俊 罗丹 +3 位作者 张佳琦 黄晖 富春亚 李忠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2-135,223,共5页
分别用超声波法和回流提取法对三叶木通不同部位进行提取,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部位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优于回流提取法,不同部位中以藤茎超声波提取物多酚、黄酮含量最高和抗氧化能力最强,其多酚含... 分别用超声波法和回流提取法对三叶木通不同部位进行提取,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部位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优于回流提取法,不同部位中以藤茎超声波提取物多酚、黄酮含量最高和抗氧化能力最强,其多酚含量(TPC)、黄酮含量(TF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值分别为(63.033±0.482)mg/g,(26.395±0.731)mg/g,(380.860±5.462)μmol Trolox/g,(337.181±1.586)μmol Trolox/g,(387.406±1.773)μmol Trolox/g。两种方法测得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呈现以下趋势:藤茎>叶片>果皮>种子>果肉。Spearman相关性研究表明,多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强相关。研究结果为三叶木通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抗氧化 黄酮 多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