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8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ning Ancient Trees
1
作者 TANG YUANKAI 《Beijing Review》 2009年第24期42-43,共2页
west of Tiananmen Square in Beijing, in Zhongshan Park, there stand several ancient cypress trees, each more than 1,000 years old. Their leafy crowns are all more than 20 meters high, while four have trunks that are 6... west of Tiananmen Square in Beijing, in Zhongshan Park, there stand several ancient cypress trees, each more than 1,000 years old. Their leafy crowns are all more than 20 meters high, while four have trunks that are 6 meters in circumference. The most unique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ning ancient trees
原文传递
Investigation of Ancient and Large Tree Resources in Green Spaces of Urban Parks: A Case Study of Yunqizhujing Park in Hangzhou, China 被引量:5
2
作者 CHU Jiamiao LAI Shuifang +1 位作者 ZHONG Tailin LI Yua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2年第10期51-54,共4页
Conservation of ancient and large trees in domestic and overseas cities was compared, ancient and large trees were regarded as important cultural relic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optimizing urban natural environmen... Conservation of ancient and large trees in domestic and overseas cities was compared, ancient and large trees were regarded as important cultural relic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optimizing urba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enriching urban humanistic and natural landscapes, and they were also important contents of urban garden works symbolizing urban parks. A case study was carried out Yunqizhujing Park to study conservation of ancient and large trees in park green spaces of Hangzhou City, solutions to current problems were proposed,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were give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ncient and large trees in urban park green sp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 green SPACES ancient and LARGE valuable tree RESOURCES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Solutions
下载PDF
AHP-based System for the Health Assessment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Dongguan
3
作者 SU Chunlan HU Qiuyan +2 位作者 YE Yongchang LI Weihao LIU Songso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7年第1期19-21,24,共4页
By establishing an AHP-based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and assessment model,and apply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that is convenient and harmless for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this paper is significant for investigating and ... By establishing an AHP-based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and assessment model,and apply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that is convenient and harmless for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this paper is significant for investigating and assessing the health state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and protecting the limited resources. Fourteen indexes such as growth vigor,disease and pest were sele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verall situation,canopy,trunk and root,and AHP(appli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applied to define weights of these index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top 3 indexes in terms of weight are tree vigor,treetop death,internal decay and hole,while the indexes with lower weight are parasitism,root damage,ventilation and permeability. On the basis of assessment model and method as well as field investigation,health grade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A) can be obtained. By grading the health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to 3 levels,each level indicates a certain health state,so managers can take corresponding maintenance measures to develop the best ecological and social value of these tre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Health assessmen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Dongguan
下载PDF
木材分子考古研究进展
4
作者 焦立超 陆杨 +1 位作者 郭雨 殷亚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木材考古学研究是推动木质文物自然和历史信息挖掘、保护和修复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古DNA捕获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木质遗存中可获取古DNA信息,在木材解剖学基础上,创新开展以古DNA为核心的木材分子考古研究已成为木材考古学的... 木材考古学研究是推动木质文物自然和历史信息挖掘、保护和修复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古DNA捕获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木质遗存中可获取古DNA信息,在木材解剖学基础上,创新开展以古DNA为核心的木材分子考古研究已成为木材考古学的前沿热点。本文首先对木材分子考古研究进行概述,从古DNA的保存和降解、获取以及数据处理和序列分析3方面归纳木材古DNA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古DNA因高度降解、含量极低和化学损伤特征导致其难于提取和信息解译的难题。然后总结木材分子考古在解读先民认知与利用森林资源方式、复原历史时期地域性森林植被类型和物种多样性以及重建古代树木应对气候和生境变化的微进化反应等方面的主要应用。最后提出该研究领域未来应优先开展的工作:1)建立考古木材标本库及其DNA信息数据库;2)研究不同时空维度下木材古DNA损伤及变化规律;3)构建稳定高效的木材古DNA提取及序列信息解译技术体系。通过进一步加强木材分子考古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推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在木材学和考古学领域的应用,为木质文物的用材树种识别、保护利用以及重建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环境气候与人类活动的耦合关系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遗存 古DNA 树种 DNA提取 DNA损伤 分子考古
下载PDF
山东莱阳古梨树群系统的特征与保护实践
5
作者 孔维府 于岩 +1 位作者 孙少君 李兴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9-33,共5页
介绍了山东莱阳古梨树群系统概况,阐述了山东莱阳古梨树群系统的特征,包括历史、种质和生物物种资源、风土适应性、活态生产技艺、梨文化、沙地-古树景观及政策、科技、产品开发、管理和销售等方面,提出了山东莱阳古梨树群系统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莱阳古梨树 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实践
下载PDF
湛江市古树资源特征分析
6
作者 谢继红 郭乐东 +1 位作者 赵奕 黄华毅 《桉树科技》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为摸清湛江市古树资源情况,加强湛江市古树保护工作,基于广东省古树名木普查成果数据,对湛江市古树资源的树种结构、树龄、分布、生长环境、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湛江市共有古树7356株,隶属于46科84属111种;在湛江各县... 为摸清湛江市古树资源情况,加强湛江市古树保护工作,基于广东省古树名木普查成果数据,对湛江市古树资源的树种结构、树龄、分布、生长环境、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湛江市共有古树7356株,隶属于46科84属111种;在湛江各县级市、县区均有分布,其中徐闻县古树数量最多;优势树种主要是榕树(Ficusmicrocarpa)、垂叶榕(F.benjamina)、鹊肾树(Streblusasper)、樟(Camphoraofficinarum)等观赏树种和龙眼(Dimocarpuslongan)、荔枝(Litchi chinensis)等果树;古树生长场所主要为乡村,树龄主要分布在100~200年之间,三级古树多达7080株,占比96.25%;古树树高主要分布范围是7~20 m,平均树高为12.97 m,胸径主要分布范围是40~160 cm,平均胸径96.7 cm,冠幅主要分布范围4~20 m,平均冠幅13.55 m。总体而言,湛江市古树生长环境和生长势良好,古树资源物种多样性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市 古树 树龄 胸径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古树强度缺陷与破坏机制研究
7
作者 邵卓平 王福利 《安徽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9-14,23,共7页
古树在经历过数百年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构成这些安全隐患的缺陷称之为强度缺陷,它们降低了古树抵抗风雪荷载的能力。本文将古树的强度缺陷归结为三种类型:腐朽空洞、结构缺陷、枯伤裂纹,并从树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强度缺陷如何... 古树在经历过数百年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构成这些安全隐患的缺陷称之为强度缺陷,它们降低了古树抵抗风雪荷载的能力。本文将古树的强度缺陷归结为三种类型:腐朽空洞、结构缺陷、枯伤裂纹,并从树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强度缺陷如何影响古树的强度和稳定性,阐述了古树的破坏方式及其力学机制,以期为古树保护与修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强度缺陷 破坏方式 力学机制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古树名木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8
作者 林洪 刘斌 +1 位作者 夏诗琪 戴序鹏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2-2022年的334篇期刊文献作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利用Citespace 6.1.R6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我国古树名木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主要发文作者、主要发文机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趋势及项目基金等...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2-2022年的334篇期刊文献作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利用Citespace 6.1.R6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我国古树名木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主要发文作者、主要发文机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趋势及项目基金等进行分析,并绘制出相关图谱,以探讨古树名木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古树名木领域年度发文量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在2013年达到最大值,近一年有下降趋势;发文最多的作者是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邢世岩(12篇)、发文机构最多的是北京林业大学(48篇),古树群、保护对策、资源调查、分布、复壮等是该领域研究热点,空间分布等方向是未来研究趋势,发文基金来源主要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文献计量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云南彝族地区不同城镇化水平区域的古树遗留特征
9
作者 郑梦菲 邓忠坚 +1 位作者 刘倬志 古旭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0-610,共11页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因受人类文化影响而保存下来的自然资源,被誉为“绿色文物”,是学者研究区域植被和民族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为探讨城镇化发展对区域古树遗留特征的影响,并探明城镇化发展、民族文化与古树遗留三者之间的关系,...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因受人类文化影响而保存下来的自然资源,被誉为“绿色文物”,是学者研究区域植被和民族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为探讨城镇化发展对区域古树遗留特征的影响,并探明城镇化发展、民族文化与古树遗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建立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角度出发的古树保护方案。该文以云南省彝族的主要聚居地楚雄市坝区为研究对象,对形成城镇化水平梯度的7个乡镇开展古树资源调查。结果表明:(1)楚雄市坝区有古树16科22属26种301株,其中黄连木、侧柏和云南山茶古树合计超过总数的75%。(2)城镇化率最高的鹿城镇、东瓜镇以及城镇化率最低的子午镇古树物种多样性在楚雄坝区的7个镇中都较高,但聚集分布于寺庙、学校和公园。(3)鹿城镇和东瓜镇的物种组成和空间分布展现出外来文化影响特征,子午镇则保留了更多的彝族“神树林”原生植被。(4)彝族人口占比高的乡镇并未拥有更高的古树多样性或遗留更多的传统“神木”。综上认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面临逐步丢失的困境,研究古树的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加强古树保护与提升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率 古树 物种多样性 分布特征 民族文化
下载PDF
四川九龙古茶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10
作者 牛小军 包兴伟 +7 位作者 郑旭霞 秦秀珍 邱金华 王小亚 沈世魁 辛国田 赵芸 黄海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58,共10页
为探究甘孜九龙古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区域、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基本统计分析、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67份九龙古茶树种质资源的21个质量性状和12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评价。结果... 为探究甘孜九龙古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区域、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基本统计分析、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67份九龙古茶树种质资源的21个质量性状和12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九龙古茶树资源农艺性状变异丰富,除树型和树姿外,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17~1.27,平均为0.82,其中以花瓣颜色多样性指数最小,果实形状的多样性指数最大;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38%~29.94%,平均为15.27%,以叶面积的变异系数最高,萼片数的变异系数最低。主成分分析显示,前11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在76.49%,其中叶宽、叶长、叶色和花瓣颜色等性状是九龙古茶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表现出差异的主要因素。21个质量性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式距离为16.9时,可将67份九龙古茶树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聚类结果与海拔高度及地理位置无明显相关性。本次调查的古茶树种质资源中有13份种质位于海拔2400 m以上,长势良好,展现出良好的抗寒性和抗旱性。此外,还有2份种质花瓣颜色特异,1份种质籽粒较大且结果率高。研究结果为九龙古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利用奠定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 古茶树 农艺性状 多样性分析
原文传递
郑州市中心城区古树资源特征分析及保护对策
11
作者 唐蒲霞 刘畅 +3 位作者 王冬梦 刘艺平 雷雅凯 孔德政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132-139,共8页
基于2018年郑州市古树普查数据及实地调研数据,利用Excel、ArcGIS、SPSS等软件对郑州市中心城区古树资源现状及保护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中心城区古树共222株,属于17科26属27种,其中一级古树数量最多,三级古树数量最少,树... 基于2018年郑州市古树普查数据及实地调研数据,利用Excel、ArcGIS、SPSS等软件对郑州市中心城区古树资源现状及保护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中心城区古树共222株,属于17科26属27种,其中一级古树数量最多,三级古树数量最少,树龄结构稳定,生长态势良好;古树资源呈聚集状态,并多分布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古树生长主要受环境、土壤、市政建设、养护、病虫害、人为损害等影响;古树保护中存在保护措施粗放、保护力度不够、专业队伍缺失、财政保护资金不足、古树保护宣传力度弱等问题。以期为城市中的古树名木的调查统计和保护提供了数据依据及具有科学性和实施性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区 古树资源调查 生长势 保护对策
下载PDF
北京昌平区和门头沟区古树健康及病虫害调查
12
作者 范嘉慧 王志 +6 位作者 闫哲 李杨 严滕 王秋实 张永福 化滔 尚巧霞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古树具有极大的生态价值意义,通过调查北京市昌平区和门头沟区古树健康状况与病虫害发生情况,掌握两区古树生长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古树保护与精细化养护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北京十三陵林场、庆王坟、戒台寺、潭柘... 【目的】古树具有极大的生态价值意义,通过调查北京市昌平区和门头沟区古树健康状况与病虫害发生情况,掌握两区古树生长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古树保护与精细化养护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北京十三陵林场、庆王坟、戒台寺、潭柘寺、妙峰山古树群的古树进行健康状况及病虫害调查。【结果】调查的422棵古树中,81%的古树处于健康状态,腐朽率3.79%,流胶发生率为4.5%,新鲜蛀孔发生率为1.18%。其中国槐、银杏、七叶树、玉兰和元宝枫古树的健康率均为100%。在发生病虫害的古树中,油松古树腐朽率最低,为1.72%、病情指数1.72;白皮松古树流胶率发生最低,为2.86%;油松古树蛀干害虫危害率最低,为0.47%。【结论】北京昌平区、门头沟区古树整体处于健康水平,古树病虫害发生程度与健康等级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健康 病虫害 调查
下载PDF
不同树龄国槐叶片性状特征及其适应策略研究
13
作者 褚蓉蓉 冯国庆 +6 位作者 张中一 刘慧娇 董家鑫 文章镇 高祥斌 解孝满 刘丹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6,共9页
叶片性状的变异与相关关系能够反映植物的资源利用方式和适应生存策略。为探讨不同树龄国槐叶片性状特征及其变异规律,以聊城市不同树龄国槐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叶面积(leaf area,LA)、叶鲜重(leaf fresh weight,FW)、叶干重(leaf d... 叶片性状的变异与相关关系能够反映植物的资源利用方式和适应生存策略。为探讨不同树龄国槐叶片性状特征及其变异规律,以聊城市不同树龄国槐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叶面积(leaf area,LA)、叶鲜重(leaf fresh weight,FW)、叶干重(leaf dry weight,DW)、叶长(leaf length,LL)、叶宽(leaf width,LW)、叶柄长(petiole length,PL)、叶厚度(leaf thickness,LT)、叶轴长(rachis length,RL)、叶形指数(leaf shape index,LI)、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叶干物质含量(leaf dry matter content,LDMC)、叶组织密度(leaf tissue density,LTD)、比叶重(specific leaf weight,SLW)共13项指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分析探究不同树龄叶片性状特征,经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探究各树龄国槐叶片的适应规律。结果表明,后备资源的DW、LL、PL极显著高于其他树龄的(P<0.01);国槐13个叶片性状的总体变异系数在8.57%~81.48%,不同树龄叶片性状中后备资源的LTD变异系数最大,为92.86%,2级古树LDMC变异系数最小,仅5.84%;LA、FW、DW、LL和LW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SLA与FW、DW、LTD、SLW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LT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LDMC与FW、DW、LTD、SLW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后备资源叶片性状呈高LDMC、SLW,低SLA的特点,采取的是“快速投资-收益型”策略;2级古树和1级古树呈高SLA,低LDMC、SLW的叶片性状组合,采取的是“缓慢投资-收益型”策略。研究结果为制定不同龄级国槐养护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性状 变异系数 古树 适应策略 叶经济谱
下载PDF
武汉植物园(磨山园区)古树及其后备资源调查与保育策略
14
作者 孙攀 李震 刘艳玲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开展武汉植物园古树及其后备资源保育管理、养护复壮等工作,掌握古树及其后备资源种类、数量等概况,通过资源调查、树龄检测、调查走访、文献查阅进行分析,对古树及其后备资源开展养护管理措施。结果表明:武汉植物园现有古树3株,古树... 为开展武汉植物园古树及其后备资源保育管理、养护复壮等工作,掌握古树及其后备资源种类、数量等概况,通过资源调查、树龄检测、调查走访、文献查阅进行分析,对古树及其后备资源开展养护管理措施。结果表明:武汉植物园现有古树3株,古树后备资源276株,隶属13科24属30种。数量较多的树种有池杉、樟、二球悬铃木、湿地松、龙柏,占比为70.62%;从树龄结构看,树龄100 a以上的有3株,50~99 a有276株。从径级结构上看,树高主要集中在20~30 m之间,占比为75.27%;胸径以50~80 cm为主,占比73.12%;冠幅主要集中在5~10 m,占比为38.35%。从生长势来看,74.55%的为正常株,生长轻度衰弱的占24.01%,重度衰弱的占1.43%,无濒临死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古树后备资源 树龄分布 生长状况 保育策略
下载PDF
湖南省辰溪县古树群特征与分级研究
15
作者 向东 陶德树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对辰溪县44个古树群调查研究,分析古树群群落特征,计算树种重要值和古树群生物多样性指数,对古树群评估分级,希望为辰溪县乃至更大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古树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实地专业调查,测量古树胸径、树高等因... 对辰溪县44个古树群调查研究,分析古树群群落特征,计算树种重要值和古树群生物多样性指数,对古树群评估分级,希望为辰溪县乃至更大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古树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实地专业调查,测量古树胸径、树高等因子,访问居民了解村寨和古树群基本情况,从生态、人文、民居、交通、利用现状及潜能这五个方面对古树群评分。44个古树群共有2258株古树,隶属23科41属49种;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树种以马尾松、枫香树、栓皮栎、麻栎和青冈为主;株数按科分以松科、壳斗科、金缕梅科、漆树科和榆科为主,按属分以松属、金缕梅属、栎属、青冈属、黄连木属为主。古树群综合评分后分3级,其中Ⅰ级3个、Ⅱ级34个、Ⅲ级7个。经计算,古树群物种丰富度指数49、Shannon-Wiener指数1.8345、Simpson指数0.6339、Pielou均匀度指数0.4714、种间相遇率指数0.6339。研究认为辰溪县古树群树种和株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指数均不高,但群落生态和景观稳定性很好;分值较大的古树群生态和景观价值很高,可以结合县域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乡村振兴建设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辰溪县 古树群 群落特征 生物多样性指数 古树群分级
下载PDF
文冠果古树优良单株筛选与健康评价
16
作者 连琛 敖妍 +2 位作者 谷飞云 赵艳玲 芦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古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与科研价值,筛选出古树优良单株,并科学、准确地评价古树的健康状况,有利于及时、合理地利用文冠果古树种质资源,制定保护措施。以52株文冠果古树为研究对象,使用熵权法筛选优...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古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与科研价值,筛选出古树优良单株,并科学、准确地评价古树的健康状况,有利于及时、合理地利用文冠果古树种质资源,制定保护措施。以52株文冠果古树为研究对象,使用熵权法筛选优良单株,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影响古树健康的特征指标作为类型划分指标,运用类平均法对各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聚类。结果表明:(1)筛选出5个文冠果古树优良单株,其各表型性状的均值全部高于参试群体均值。(2)文冠果古树分为优、良、中、差4个健康等级,其中,8株(占比15.38%)文冠果古树健康为优,33株(占比63.46%)文冠果古树健康为良,8株(占比15.38%)文冠果古树健康为中,3株(占比5.77%)文冠果古树健康为差。(3)所选古树优良单株可以作为优良种质资源进行扩繁推广;健康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一致,高径比、冠高比、一级枝平均长度和主干倾斜度等是影响文冠果古树健康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古树 优良单株 健康评价
下载PDF
古雄性毛白杨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17
作者 司瑞新 李世安 +2 位作者 崔劲 赵玲 马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21-124,共4页
采用以基质配比、吲哚丁酸(IBA)质量浓度、处理时间为因素的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古毛白杨雄株经组培繁育的5龄子代的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研究古雄性毛白杨嫩枝扦插技术,综合不同基质配比床面反射光强及叶面温度等因素影响,得出... 采用以基质配比、吲哚丁酸(IBA)质量浓度、处理时间为因素的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古毛白杨雄株经组培繁育的5龄子代的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研究古雄性毛白杨嫩枝扦插技术,综合不同基质配比床面反射光强及叶面温度等因素影响,得出古雄性毛白杨嫩枝在珍珠岩∶蛭石(体积比1∶1)的基质配比中扦插生根效果明显高于蛭石、珍珠岩;在该基质配比的基础上,采用IBA 500 mg/L或IBA 1 000 mg/L浸泡插穗基部10、30、60 min,均能获得90%以上的生根率,平均每株生根数在7.0~8.7条,其中,以珍珠岩∶蛭石(体积比1∶1)+IBA 1 000 mg/L+浸泡30 min生根效果最佳,扦插生根率可达98.3%,每株平均生根数为8.2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扦插 古树 飞絮 雄株
下载PDF
济南市古树资源调查及特征分析
18
作者 韩尚君 井琪 +5 位作者 徐婷 梁江涛 张宏巍 葛磊 张照义 刘丹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探究济南市古树资源现状,对济南市古树资源的种类组成、区系分布、生长状况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方法:以区县为单位,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群众、查阅历史资料与文献等方法全面收集古树资料,开展实地调查。结果:济南市现有古树9 982株... 目的:探究济南市古树资源现状,对济南市古树资源的种类组成、区系分布、生长状况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方法:以区县为单位,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群众、查阅历史资料与文献等方法全面收集古树资料,开展实地调查。结果:济南市现有古树9 982株,隶属于32科58属79种,以蔷薇科、豆科为优势科,以柿、槐、侧柏等树种为优势种。古树资源属的分布区类型具有明显的温带属性和由温带向热带过渡的特点。古树在全市13个区、2个县均有分布,其中以莱芜区分布的古树数量最多。城乡分布差异巨大,生长在城区和乡村的古树分别为914和9 068株。生长势衰弱和濒危古树占比达10%。古树树龄结构呈金字塔型,随树龄增加古树数量逐渐减少,树龄主要集中在100~150 a。古树的树高与胸径、树高与冠幅、胸径与冠幅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济南市古树资源丰富,空间分布不均,具有明显的温带属性,长势衰弱和濒危的古树较多,下一步应从落实管护责任人制度、分树种制定复壮技术规范、开展动态监测以及加强科普宣传4方面做好古树的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 古树 资源调查 特征分析
下载PDF
翁源县古树资源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19
作者 苏洋 岑嘉欣 +3 位作者 黄夏宁 宋凯 施媛 郭志嵘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1期69-77,共9页
以翁源县调查登记的古树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源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翁源县现有古树433株,隶属于20科24属29种,以樟Camphora officinarum、龙眼Dimocarpus longan、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乡土树种为主。从结构特征上看,... 以翁源县调查登记的古树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源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翁源县现有古树433株,隶属于20科24属29种,以樟Camphora officinarum、龙眼Dimocarpus longan、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乡土树种为主。从结构特征上看,树龄主要集中在100~210 a,平均树龄为170 a;树高主要集中在11~16 m,平均树高为14.14 m;胸径主要集中在0.50~1.00 m,平均胸径为0.89 m;冠幅主要集中在10.00~16.25 m,平均冠幅为14.19 m。从生长状况上看,生长势正常、衰弱、濒危、死亡的古树分别有356,16,5,56株。从空间分布特征上看,古树在8个镇区均有分布,呈聚集型分布,存在6个核密度估计值较高且聚集古树15株以上的集聚区。风俗文化和自然环境是影响翁源县古树种类组成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源县 古树 资源特征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广安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保护对策
20
作者 赵燕波 黄雄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131-137,共7页
为进一步加强广安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统计分析了广安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结果表明:广安市共有古树名木792株,一、二、三级古树和名木分别为:7株,占比0.88%;64株,占比8.08%;709株,占比89.52%;12株,占比1.52%。树种多样,隶属21科27属29... 为进一步加强广安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统计分析了广安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结果表明:广安市共有古树名木792株,一、二、三级古树和名木分别为:7株,占比0.88%;64株,占比8.08%;709株,占比89.52%;12株,占比1.52%。树种多样,隶属21科27属29种,黄葛树占大多数,其次为银杏、柏木、皂荚、木樨、樟、润楠等。古树名木主要为散生分布,在邻水县、岳池县、广安区分布较多,武胜县、华蓥市、前锋区分布较少,集中分布在海拔500 m以下区域,占比91.16%,海拔700 m以上为润楠、樟、扁刺锥等树种。古树名木胸围、树高、冠幅集中分布在100~599 cm、10.00~29.99 m、5.00~24.99 m,胸围、树高、冠幅最大的均为黄葛树。柏木平均树龄317年最高,大多数树种平均树龄低于200年。古树生长环境较差的有51株、占比6.44%,生长势濒危或衰弱的有60株、占比7.58%。剖析了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措施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保护管理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资源特征 保护对策 广安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