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oice and management of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in anterior cervical surgery
1
作者 Qi-Hang Su Kai Zhu +4 位作者 Yong-Chao Li Tao Chen Yan Zhang Jun Tan Song Gu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11期2201-2209,共9页
BACKGROUND Postoperative unobstructed drainag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avoiding hematoma formation and preventing complications from anterior cervical surgery.AIM 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points of c... BACKGROUND Postoperative unobstructed drainag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avoiding hematoma formation and preventing complications from anterior cervical surgery.AIM 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points of clinical management of two types of commonly use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systems in clinical settings.METHODS Two types of commonly used silica gel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balls and a type of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apparatus were fully emptied and then injected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water and air.Following this,the negative pressure values of the three devices were measured.Meanwhile,we undertook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1328 patients who had been treated with different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apparatuses during their anterior cervical surgery in our department between January 2007 and January 2018.RESULTS As the amount of injected air or water increased,the negative pressure of the silica gel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ball decreased rapidly,dropping to zero when 150 mL of water or air was injected.In contrast,the negative pressure of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apparatus decreased slowly,maintaining an ideal value even when 300 mL of water or air was injected.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patients who had been treated with the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apparatus were less likely to develop severe complications than those who had been treated with the silica gel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ball(P<0.05).CONCLUSION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apparatus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suction capacity,long duration of continuous negative pressure,and good drainage effect,all of which are the favorable factors for the use of this apparatus for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in anterior cervical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E anterior cervical surgery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apparatus Silica gel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ball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an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reconstruction using titanium mesh with locking plates in the manage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被引量:3
2
作者 Maolin He Zengming Xiao Shide Li Qianfen Chen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8年第4期260-264,共5页
颈的 spondylotic myelopathy 被认为是在超过 55 的病人的最普通的针的绳索混乱。在手术后的经期,不能令人满意的神经结果经常被归因于疾病过程而非到足够的解压缩的失败,成像研究没被执行为失败决定原因。为这个目的,有 CSM 的 91... 颈的 spondylotic myelopathy 被认为是在超过 55 的病人的最普通的针的绳索混乱。在手术后的经期,不能令人满意的神经结果经常被归因于疾病过程而非到足够的解压缩的失败,成像研究没被执行为失败决定原因。为这个目的,有 CSM 的 91 个病人临床上被检查,以及 radiologicaly 并且 electrophysiologicaly,并且在牛肉香肠的歌德大学的神经外科的神经外科, Kishinev 的医药大学,摩尔多瓦和部门的部门被操作,德国在从 1984-1996 的间隔期间。性比率是 male:female = 5.9:1。几乎所有病人被 MRI 扫描学习,常规 CT myelography 并且 electrophysiologically (SSEP 和 MEP ) 。SSEP 回答同等地与 CSM, pre- 和针的绳索的功能的手术后的状态在病人反映病理学的严厉。我们使用了操作的 5 种类型:没有熔化的前面的 discectomy 和 interbody 熔化,没有骨头 grafting 的前面的解压缩,利用 corpectomy 和 interbody 熔化的前面的解压缩, decompressive multilevel laminectomy 和部分 vertebrectomy。为在过程的不同类型以后评估外科的结果,我们使用了 Nurick 和 Crandall 规模。在 38 个病人手术后的结果:是 26 (68%)- 改善, 8 (21%)- 未改变,更坏 - 1 (3%) ,并且(8%) 3 死了。结论:1。有在有在 corpectomy 和 interbody 熔化以后的严重 CSM 的病人的好结果的流行。2。前面的 transdiscal 解压缩是在与 CSM 对待病人的选择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病 颈椎骨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钛笼倾斜角度与术后钛笼下沉的有限元分析
3
作者 李智斐 杨尹 +3 位作者 陈华龙 梁钦秋 钟远鸣 张翼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3-1319,共7页
背景: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常规手段,钛笼是椎体次全切后维持颈椎稳定的重要植入物,近几年临床发现,术后很多患者出现钛笼下沉等并发症,其原因存在很大争议。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钛笼... 背景: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常规手段,钛笼是椎体次全切后维持颈椎稳定的重要植入物,近几年临床发现,术后很多患者出现钛笼下沉等并发症,其原因存在很大争议。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钛笼倾斜角度与术后钛笼下沉的内在生物力学关系。方法:通过正常人体颈椎CT图像建立C_(4)-C_(6)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三维模型中模拟颈椎前路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并模拟置入不同倾斜角度的钛笼(-6°至-1°称之为负角度,即钛笼前缘短于钛笼后缘为负角度;1°-6°称之为正角度,即钛笼前缘长于钛笼后缘为正角度)。在C_(4)椎体上分别施加预载荷50,100和150 N的应力作用,记录钛笼与C_(4)下终板和C_(6)上终板各个接触点的应力值(钛网接触面的各7个应力接触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钛笼倾斜角正角度组和负角度组分别在C_(4)椎体施加50,100和150 N应力下产生的数据经Mann-Whitn检验发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钛笼倾斜角正角度组在50,100和150 N应力条件下,其离散系数均小于负角度组;②在C_(4)椎体施加50,100和150 N应力条件下,钛笼倾斜角正角度组内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发现当角度设为1°-5°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当钛笼倾斜角设为6°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在C_(4)椎体施加50,100和150 N应力条件下,钛笼倾斜角负角度组内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发现当倾斜角设为-1°至-6°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提示矢状位上,钛笼倾斜角为正角度时比倾斜角为负角度时更加稳定,更加适合临床使用;钛笼倾斜角在1°-5°区间内表现相对稳定,当倾斜角为6°时则稳定性开始下降,容易出现术后钛笼下沉的并发症,临床上根据术中情况更适合选用倾斜角度在1°-5°的钛笼,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 钛笼倾斜角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不同负压引流方式联合氨甲环酸对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病人失血量、引流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4
作者 刘红正 郜顺兴 张楠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920-924,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负压引流方式联合氨甲环酸对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病人失血量、引流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照研究目标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多... 目的探究不同负压引流方式联合氨甲环酸对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病人失血量、引流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照研究目标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病人18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负压引流情况分为A组(持续负压引流联合氨甲环酸,46例)、B组(间断负压引流联合氨甲环酸,46例)、C组(持续负压引流,不使用氨甲环酸,45例)及D组(间断负压引流,不使用氨甲环酸,45例)。对比四组病人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72 h血红蛋白水平,生化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手术后,四组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后24 h引流量[A组(191.21±22.38)mL、B组(175.34±17.85)mL、C组(205.62±20.78)mL、D组(210.43±20.14)mL]、术后隐性失血量[A组(275.37±30.12)mL、B组(251.42±26.12)mL、C组(321.47±35.62)mL、D组(296.78±32.14)mL]、引流管留置时间[A组(1.85±0.51)d、B组(1.45±0.42)d、C组(2.32±0.65)d、D组(2.78±0.7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最优,其次为A组。四组术后72 h血红蛋白水平[A组(112.43±12.57)g/L、B组(120.53±17.85)g/L、C组(103.47±10.78)g/L、D组(102.58±11.12)g/L]均明显降低(P<0.05),但是B组下降最少,其次为A组。四组血清APTT、PT、Fib水平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各指标变化最明显,B组血清APTT水平变化最小;四组VAS评分与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发热、脑脊液漏、血肿压迫脊髓、下肢深静脉血栓、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中应用间断负压引流联合氨甲环酸利于手术时间缩短,并减少术后引流量及隐性失血量,改善血红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管 持续负压引流 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 氨甲环酸 凝血酶原时间 间断负压引流
下载PDF
颈椎前路Hybrid手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王理想 李春根 +5 位作者 柳根哲 赵子义 赵思浩 陈超 祝永刚 李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8-235,共8页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Hybrid手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OD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17年7月—202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手术治疗的70例多节段脊髓...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Hybrid手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OD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17年7月—202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手术治疗的7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前路组35例和后路组35例,前路组患者行Hybrid手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联合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CDR)],后路组患者行EODL。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通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JOA改善率、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满意度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后路组比较,前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术前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后路组比较,前路组患者JOA评分和JOA改善率明显升高(P<0.01),NDI评分和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JOA评分明显升高(P<0.01),NDI和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按术后满意度评分评价,2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均较高。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Hybrid手术和EODL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Hybrid手术具有出血量少和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后路 椎管减压 颈椎前路手术 Hybrid手术
下载PDF
基于Mimics软件分析新型复合型颈椎前路内固定方式的可行性
6
作者 侯志鹏 叶森琦 +3 位作者 张吉辉 赵刘军 顾勇杰 于亮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Mimics软件分析新型复合型颈椎前路内固定方式——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nterior transpedicular screw,ATPS)固定+零切迹内固定方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50例行颈椎CT扫描的正常人行C_(1)-C_(7)节段扫描... 目的:探讨Mimics软件分析新型复合型颈椎前路内固定方式——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nterior transpedicular screw,ATPS)固定+零切迹内固定方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50例行颈椎CT扫描的正常人行C_(1)-C_(7)节段扫描,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5~65(46.0±9.0)岁。导出Dicom格式,刻入光盘,通过Mimics软件对各节段进行三维重建。并在图像上置入模拟螺钉,按照零切迹螺钉的临界值(头尾倾角44。,内倾角29。)置入,观察每个节段零切迹螺钉所在位置,确定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零切迹内固定方式的可行性。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于上位零切迹螺钉,50例研究对象的颈椎三维图像在C_(3)-C_(7)节段中均处于安全位置中,且没有出现上位零切迹螺钉与ATPS螺钉相交。对于下位零切迹螺钉,在C_(3)-C_(4)、C_(4)-C_(5)中,50例研究对象的颈椎三维图像中有4例处于安全位置,46例在最大尾倾角分别为(32.3±1.9)°和(36.1±2.2)°时可实现安全置钉;在C_(5)-C_(6)、C_(6)-C_(7)2个节段中,没有出现下位零切迹螺钉与ATPS螺钉相交,螺钉均处于安全位置。结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零切迹内固定方式通过选择的进钉点、位置可以实现置钉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MIMICS软件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7
作者 孙鸣晓 王金财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业达医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A、B组。A组38...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业达医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A、B组。A组38例实施标准开放ACDF治疗,B组40例实施显微镜辅助ACDF。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参数,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分别对两组术前、术后1年的疼痛度、颈椎神经功能进行评定,测量颈椎Cobb角,并计算颈椎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B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均较A组少(P<0.05),术后住院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发生2例脑脊液漏,B组无并发症发生,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同组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年NRS、JOA评分、颈椎Cobb角均明显改善(P<0.05),而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颈椎神经功能改善率89.47%与B组的92.5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实施显微镜辅助ACDF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具有手术用时短、术中失血量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手术 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 颈椎病 并发症 疼痛度 颈椎神经功能
下载PDF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后患者颈长肌和颈伸肌的影像观察
8
作者 李扬 葛邦新 +2 位作者 张康鑫 王振军 王博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129-132,136,共5页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的颈长肌和颈伸肌变化情况,并分析颈长肌和颈伸肌的术后变化与ACDF手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以该科2016年6月~2021年6月...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的颈长肌和颈伸肌变化情况,并分析颈长肌和颈伸肌的术后变化与ACDF手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以该科2016年6月~2021年6月开展单节段ACDF手术的6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进行VAS评分、mJOA评分和NDI指数等疗效指标评价;同时,采用颈椎MRI T2加权像检查并测量其颈长肌和颈伸肌的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 area,CSA),颈长肌的最长径/最短径比值(ratio of long and short lines,RLS)以及颈长肌和颈伸肌的容积。采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对颈长肌和颈伸肌容积与上述疗效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单节段ACDF手术且获访24~30个月、平均25.9个月。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颈肩痛VAS评分、mJOA评分和NDI指数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Odom标准评价,优38例,良22例,可2例。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颈长肌CSA和颈长肌容积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颈长肌RLS均显著增加(P<0.05);颈伸肌CSA和颈伸肌容积在手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3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的颈长肌容积与同时期的VAS评分和NDI指数均呈负相关性(P<0.05),与mJOA评分无明确相关性(P>0.05);而颈伸肌容积与同时期的VAS评分、NDI指数和mJOA评分均无明确的相关性(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ACDF手术后,颈长肌可出现一定程度退变,颈伸肌的退变并不显著。颈长肌的退变可对手术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手术 颈长肌 颈伸肌 颈深屈肌
下载PDF
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吞咽困难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9
作者 王瑞奇 滕晓菊 李新新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9-125,85,共8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已发表的关于颈椎前路术后...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已发表的关于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吞咽困难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开始到2023年7月。经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后运用Re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篇病例对照研究,包括9篇中文文献和11篇英文文献,共计4161例受试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所纳入研究共计有10个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女性[OR=2.34,95%CI(1.82,3.01)]、高龄[OR=2.70,95%CI(1.87,3.91)]、吸烟[OR=1.43,95%CI(1.22,1.67)]、合并糖尿病[OR=2.87,95%CI(2.33,3.53)]、手术时间>2 h[OR=1.88,95%CI(1.56,2.23)]、手术节段高于C4[OR=1.92,95%CI(1.52,2.41)]、手术节段数>2[OR=4.64,95%CI(3.07,7.03)]、病程>8个月、颈前软组织过厚[OR=2.31,95%CI(1.06,3.35)]、dC2~7角>50[OR=1.39,95%CI(1.26,1.54)]。结论女性、高龄、吸烟、糖尿病、手术时间>2 h、手术节段高于C4、手术节段数>2、病程>8个月、颈前软组织过厚、dC2~7角>50的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吞咽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吞咽困难 META分析 颈椎前路手术
下载PDF
颈前微切口腔镜手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疗效、凝血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
10
作者 年建泽 包召玉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30-234,共5页
目的 探讨颈前微切口腔镜手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疗效及对凝血、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DTC 168例,根据术式分为研究组87例和对照组81例。研究组采用颈前微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甲... 目的 探讨颈前微切口腔镜手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疗效及对凝血、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DTC 168例,根据术式分为研究组87例和对照组81例。研究组采用颈前微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炎性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及切口美观度。结果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短,淋巴结清扫数目则较对照组多,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短于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术前,但研究组APTT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1)。2组术后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年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及患者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前微切口腔镜手术治疗DTC效果较好,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切口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颈前微切口腔镜手术 甲状腺切除术 颈淋巴结清扫术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预后
下载PDF
The Surgical Approaches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and the Predictive Factors for the Surgical Outcomes
11
作者 Jia Liu Xi-jing He +2 位作者 Li Zhang Hao-peng Li Si-yue X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1年第2期158-165,共8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fferent surgical approaches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and the predictive factors for the outcome of surgery.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68 consecutive patients...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fferent surgical approaches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and the predictive factors for the outcome of surgery.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68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from 2003-08-01 to 2006-12-01 were collected. The quantiz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operation was made by applying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JOA) scoring system, based on which the recovery rate and satisfaction rate were calculated. In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anterior approach, we compared the recovery rate among the subgroups of different duration of symptoms, age at surgery and the severity of diseases. Any surgery-related complications were also noted. Results 73.5% (50/68) patients underwent anterior approach, with an average recovery rate of (68.21 ± 10.06)%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88.00%;20.6% patients (14/68) underwent posterior approach, with an average recovery rate of (64.03 ± 7.07)%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100%. The recovery rat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wo approaches. Only 4 patients (5.9%) underwent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ombined approach, and the recovery rate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were 65.10% and 100%, respectively. In the group of patients who accepted anterior approac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recovery rates of different age subgroups and different duration of symptom subgroups;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covery rates between the moderate and severe subgroups were identified. Minor complications, such as asymptomatic screw misplacement, transient dysphagia/odynophagia, pain related to the donor site and axial syndrome, were observed in a few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JOA score can be improved by applying the appropriate approaches and the high recovery and satisfaction rates can be achieved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icacies of anterior and posterior approaches were similar. The complications of surgery were minor. In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anterior approach, the severity of diseases was a predictive factor for the outcome of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vical SPONDYLOSIS MYELOPATHY surgery anterior POSTERIOR
下载PDF
日间管理模式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龙 陈宇 +6 位作者 汪凡栋 刘元彬 宋昭君 王淼 周永 刘会毅 郑佳状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3-799,共7页
目的:探究将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s,CDD)纳入日间管理模式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3月接受日间ACDF... 目的:探究将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s,CDD)纳入日间管理模式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3月接受日间ACDF手术治疗的12例CDD患者。其中,女性10例,男性2例,年龄53.7±8.6岁(36~67岁),单节段手术8例,双节段手术4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出院后30d再入院率及并发症、患者就医满意度等,评价手术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结果。术前和出院当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recovery rate,RR)评估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神经功能。术后2d,拍摄颈椎X线片、CT及MRI以评估置入物的位置、神经减压情况和颈椎生理曲度。结果: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时间2.5±0.8个月(1~6个月),患者疼痛症状及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手术时间为71.3±20.5min,术中出血量为14.6±8.4mL,术后引流量为8.8±7.3mL。出院当日VAS(2.1±0.9分)、NDI[(22.4±3.5)%]、JOA评分(14.3±1.1分)较术前VAS(6.6±1.7分)、NDI[(66.3±4.7)%]、JOA评分(8.3±1.3分)分别明显改善(P<0.05),JOA评分RR为100%。术后1例患者出现轻度吞咽困难(8.3%),未经特殊处理,症状自行消失。随访期间,无出院后30d内再入院病例,1例患者出院后6d出现切口血肿,患者无呼吸及吞咽困难,经专科检查评估后行加压包扎,4d后自愈。所有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置入物位置理想,神经减压充分,术后颈椎生理曲度(28.7°±2.0°)较术前(15.7°±4.6°)明显改善(P<0.05)。结论:日间ACDF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较为满意,可为合适的CDD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手术模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颈椎退变性疾病 安全性 早期疗效
原文传递
不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对颈椎矢状面平衡参数的影响
13
作者 黄定安 汪颖峰 +2 位作者 詹文豪 胡鸣 李毅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54-556,共3页
目的:研究3种不同颈椎前路手术方式治疗颈椎病对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方法:收集黄山市人民医院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40例患者,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减压椎间融合术(ACDF)组、单节段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融... 目的:研究3种不同颈椎前路手术方式治疗颈椎病对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方法:收集黄山市人民医院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40例患者,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减压椎间融合术(ACDF)组、单节段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融合术(ACCF)组以及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减压椎间融合术(dACDF)组,通过收集影像学数据对比分析手术前后颈椎矢状面平衡参数变化情况。结果:一般资料对比分析数据显示,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CF组、ACDF组的术后3 d及末次随访的C2-7Cobb参数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的术后3 d及末次随访的SVA值均较ACCF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ACDF及ACCF能够在手术后立即改善并维持颈椎前凸角。3种手术方式都能很好地维持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颈椎病 颈椎矢状面平衡
下载PDF
Zero-P颈椎前路融合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张硕 刘正 +3 位作者 吴四军 贾俊秀 唐冲 汪文龙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Zero-P颈椎前路融合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因颈椎退行性疾病行双节段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的患者,应用传统椎间融合器+钉板固定系统者为A组,应用Zero-P融合器者为B组。对... 目的探讨Zero-P颈椎前路融合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因颈椎退行性疾病行双节段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的患者,应用传统椎间融合器+钉板固定系统者为A组,应用Zero-P融合器者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B组(P<0.05),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24个月)的JOA评分、NDI指数和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颈椎整体前凸角、颈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显著矫正(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上述指标在末次随访时的矫正程度有所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ero-P手术治疗双节段颈椎病,可取得与传统钉板系统固定同样的手术效果,且手术时间短、吞咽困难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零切迹融合器 颈椎前路手术 椎间融合 吞咽困难
下载PDF
双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应用零切迹系统或钢板联合融合器固定后颈椎生物力学变化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宏衡 方志超 +4 位作者 梁梓杨 张嘉锐 梁德 任辉 江晓兵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8-154,162,共8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零切迹(zero-profile,ZP)系统与钢板联合融合器(cage-and-plate,CP)固定后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采集1例正常成...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零切迹(zero-profile,ZP)系统与钢板联合融合器(cage-and-plate,CP)固定后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采集1例正常成年女性志愿者颈椎C3~C7节段CT扫描数据,建立C3~C7颈椎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对比前期研究验证模型有效性。ZP固定模型与CP固定模型的手术节段均设定为C4/5与C5/6节段。在C3椎体上方施加轴向压缩负荷73.6N的模拟重力,并逐步施加1.8N·m的转矩,进而模拟屈伸、侧屈及轴向旋转等颈椎运动。测定并比较手术模型融合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邻近节段椎间盘内应力、C5椎体及融合器装置应力。结果:CP固定模型融合节段的ROM在屈伸、侧屈、旋转位均明显小于ZP固定模型;CP固定模型相邻节段(C3/4、C6/7)的椎间盘内应力均远远高于ZP固定模型,两种模型融合节段上方的椎间盘内应力均高于融合节段下方;各工况下,ZP固定模型的C5椎体应力均明显高于CP固定模型,在前屈位时,两模型C5椎体应力最小(ZP固定模型为7.36Mpa,CP固定模型为2.01Mpa);各工况下,ZP固定模型的C4/5、C5/6椎间融合器的应力均大于CP固定模型。结论:相较于CP固定,ACDF术中应用ZP固定对手术节段的限制更小,手术节段ROM更高、微运动更多,融合器及中间椎体应力更大,术后更易发生融合器下沉甚至中间椎体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zero-profile系统 钢板联合融合器 中间椎体 三维有限元研究
原文传递
颈椎连续三节段Hybrid手术与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维 张亚丽 +4 位作者 戎鑫 黄康康 张小刚 刘浩 靳忠民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 比较颈椎连续三节段Hybrid手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人工颈椎间盘置换(cervical disc arthroplasty,CDA)]与三节段ACDF对颈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基于CT数据建立C1~T1颈胸椎有限... 目的 比较颈椎连续三节段Hybrid手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人工颈椎间盘置换(cervical disc arthroplasty,CDA)]与三节段ACDF对颈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基于CT数据建立C1~T1颈胸椎有限元模型,通过植入Prestige LP和Zero-P假体模拟3种模型,包括两种Hybrid模型(AFA:C3~4、C5~6节段植入Prestige LP,C4~5节段植入Zero-P;FAF:C3~4、C5~6节段植入Zero-P,C4~5节段植入Prestige LP)和三节段ACDF模型(FFF)。比较各模型前屈、后伸、侧弯以及轴向旋转时相邻节段及整体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以及相邻节段椎间盘内压力(intradiscal pressure,IDP)及小关节接触力(facet contact force,FCF)的变化。结果 AFA模型相邻节段及整体ROM都更接近完整模型,FAF、FFF模型相邻节段ROM最大增幅分别为15.0%和23.4%。AFA、FAF、FFF模型相邻节段最大IDP最大增幅分别为19.0%、66.7%、147.6%,FCF最大增幅分别为17.4%、55.7%、80.1%。结论 研究结果为三节段Hybrid手术治疗连续三节段颈椎病提供生物力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手术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 颈椎间盘置换 三节段颈椎病
原文传递
3D打印椎间融合器行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研究
17
作者 白长双 张义德 +3 位作者 郭建平 刘权祥 李增新 宋扬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 评估3D打印椎间融合器行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6例行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30例选择3D打印椎间融合器(3D打印组)进行治疗,26例选择聚醚醚酮(PEEK)椎间融合器(PEEK组)... 目的 评估3D打印椎间融合器行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6例行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30例选择3D打印椎间融合器(3D打印组)进行治疗,26例选择聚醚醚酮(PEEK)椎间融合器(PEEK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价上肢和颈部疼痛改善情况,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并计算术后3 d与术前、术后6个月与术后3 d的差值.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3D打印组手术时间少于PEEK组(P<0.05),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EK组术后1例患者发生进食呛咳,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JOA和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较术前Cobb角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 d两组间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3D打印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PEEK融合器相当,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椎间融合 颈椎前路融合手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颈椎前路Hybrid手术治疗双或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吴家昌 方国芳 +4 位作者 赖国华 庄伟达 李修往 王洪 桑宏勋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3期207-212,共6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Hybrid手术治疗双或多节段颈椎病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采用Hybrid手术方式治疗的13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Hybrid手术治疗双或多节段颈椎病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采用Hybrid手术方式治疗的13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颈椎X线片及CT扫描三维重建等资料评估置换手术节段活动度、颈椎整体活动度、颈椎间盘假体位置、内固定融合率、异位骨化等影像学指标。结果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5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9.12±1.86)°与术前(9.21±1.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整体活动度(39.67±5.57)°较术前(52.12±6.43)°显著减小(P<0.05)。术后1个月随访,VAS评分[(1.37±0.78)分]较术前[(4.85±1.25)分]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随访,JOA评分[(15.32±1.92)分]较术前[(11.36±2.11)分]显著改善(P<0.05)。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固定节段全部融合,随访期间未见内置物松动和下沉,人工椎间盘位置良好,无异位骨化发生。术后发生近端邻椎病1例。结论颈椎前路Hybrid手术治疗双或多节段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融合节段,保留颈椎活动度。该术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一定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 Hybrid手术 颈椎病
下载PDF
快速进展性脊髓型颈椎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向治成 郭晓鹏 +6 位作者 岑毕文 张洋 陈瑞 沈天宇 祝昊 尚晖 冯梦媛 《骨科》 CAS 2023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进展性脊髓型颈椎病(rp⁃CSM)的危险因素及其颈前路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98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神经功能障碍的恶化时间和严重程度分为rp⁃CSM组和慢性脊髓型颈椎病(c... 目的探讨快速进展性脊髓型颈椎病(rp⁃CSM)的危险因素及其颈前路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98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神经功能障碍的恶化时间和严重程度分为rp⁃CSM组和慢性脊髓型颈椎病(c⁃CSM)组。所有病人均行前路手术,并进行18个月的随访。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BMI)、基础病、是否先天性椎管狭窄以及MRI T2髓内高信号,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以及JOA改善率评估神经功能情况,将有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rp⁃CSM的危险因素。结果98例病人中有32例(32.7%)诊断为rp⁃CSM。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病程、糖尿病、先天性椎管狭窄、MRI T2髓内高信号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OR=4.340,95%CI:1.462~12.883,P=0.008)、先天性椎管狭窄(OR=5.714,95%CI:1.455~22.442,P=0.013)以及MRI T2髓内高信号(OR=3.390,95%CI:1.019~11.278,P=0.047)是rp⁃CSM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后18个月,两组的ASIA分级、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p⁃CSM组的JOA改善率显著高于c⁃CSM组(68.70%±10.87%vs.41.61%±20.02%),rp⁃CSM组在颈前路减压手术后表现出良好的神经恢复效率。结论合并糖尿病、MRI T2髓内高信号和先天性椎管狭窄是rp⁃CSM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rp⁃CSM是一种可以通过早期减压手术获得良好神经功能恢复的可逆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快速进展 危险因素 颈椎前路手术 糖尿病 MRI 先天性椎管狭窄
下载PDF
基于干预图的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康复干预方案构建 被引量:3
20
作者 晏蓉 李素云 +6 位作者 王慧文 王星星 何燕 刘玮 李雪丹 罗婕 李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70-74,共5页
目的构建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康复干预方案,为临床康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干预图与行为改变轮理论,在循证及对11例患者半结构访谈基础上,构建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康复干预方案。结果构建的干预方案包括动机、能力、机会3个层面,教育、说... 目的构建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康复干预方案,为临床康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干预图与行为改变轮理论,在循证及对11例患者半结构访谈基础上,构建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康复干预方案。结果构建的干预方案包括动机、能力、机会3个层面,教育、说服、激励、强制、培训、环境重建等要素,以及12项具体措施。结论构建的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康复干预方案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作为临床康复干预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疾病 颈椎前路手术 干预图 行为改变轮理论 康复干预 方案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