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MCV、14-3-3η蛋白和anti-RA33等在类风湿关节炎检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谭立明 张倩 +6 位作者 卢晓霞 宫阳阳 张皓承 刘宇晗 余建林 曾婷婷 彭卫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411-2414,共4页
目的:探究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anti-MCV)、14-3-3η蛋白、抗RA33抗体(anti-RA33)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61例RA患者、151例非RA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 目的:探究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anti-MCV)、14-3-3η蛋白、抗RA33抗体(anti-RA33)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61例RA患者、151例非RA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anti-MCV、14-3-3η蛋白和anti-RA33,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并进行统计分析和临床评价。结果:RA组血清各指标水平经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统计分析,显著高于非RA组(P<0.01)和健康对照组(P<0.01);anti-MCV对RA检测结果灵敏度最高为86.34%,anti-RA33灵敏度最低为37.62%;anti-MCV、14-3-3η蛋白、anti-RA33和R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852、0.664和0.762(P<0.05),其中anti-MCV对RA的诊断效能最大。结论:anti-MCV、血清14-3-3η蛋白、anti-RA33和RF对R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nti-MCV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 14-3-3η蛋白 抗RA33抗体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类风湿因子亚型、抗CCP和抗RA33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任春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19-142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类风湿因子(RF)亚型(包括IgG-RF、IgA-RF、IgM-RF)、抗CCP、抗RA33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可疑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RA组(135例)和... 目的探讨血清类风湿因子(RF)亚型(包括IgG-RF、IgA-RF、IgM-RF)、抗CCP、抗RA33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可疑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RA组(135例)和非RA组(1556例),测定两组血清IgG-RF、IgA-RF、IgM-RF、抗CCP、抗RA33水平,比较各项指标阳性表达情况,分析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RA组IgG-RF、IgA-RF、IgM-RF、抗CCP、抗RA33水平均高于非RA组(P<0.05);单项指标中,灵敏度和正确指数最高的是抗CCP,特异性最高的是IgG-RF;抗RA33灵敏度最低但特异性比较高。联合检测中以只要有阳性为判断标准,灵敏度和正确指数增加,灵敏度最高的是RF亚型/抗CCP/抗RA33(为99.26%),其次是RF亚型/抗CCP(95.56%);正确指数最高的是RF亚型/抗CCP/抗RA33(78.57%),其次是RF亚型/抗CCP(78.52%)。如果以联合检测中所有项目均阳性为判断标准,特异性明显升高,特异性最高的是RF亚型+抗CCP+抗RA33(99.55%),其次是RF亚型+抗RA33(98.78%)。结论RF亚型、抗CCP和抗RA33等指标对RA诊断具有一定价值,这些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性,提高早期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CCP抗体 类风湿因子 抗RA33抗体
下载PDF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抗RA-33、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的临床应用评估
3
作者 荀春华 江代红 瞿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93-2396,共4页
目的:评估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自身抗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门诊和住院送检的RA五项(anti-RA33、anti-CCP、RF、RF-IgM、RF-IgG),包括105例RA患者和71例疾... 目的:评估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自身抗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门诊和住院送检的RA五项(anti-RA33、anti-CCP、RF、RF-IgM、RF-IgG),包括105例RA患者和71例疾病对照组,所有项目均采用吖啶酯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检测指标对RA的诊断价值,Spearman相关分析检测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RA组血清anti-CCP、RF、RF-IgG、RF-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anti-RA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ti-CCP对RA诊断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约登指数最高,anti-RA33对RA诊断的灵敏度最低,但特异度最高;RF-IgG对RA诊断灵敏度最高。ROC曲线分析显示anti-RA33、anti-CCP、RF、RF-IgG、RF-IgM的AUC分别为0.520、0.870、0.816、0.853、0.848。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nti-CCP、RF、RF-IgG、RF-IgM之间显著相关(P<0.05),而anti-RA33与这4项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ani-RA33灵敏度过低,初筛检测anti-RA33容易漏诊,RF、RF-IgG、RF-IgM对RA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用于RA疾病初筛检测。Anti-CCP仍然是5种自身抗体诊断准确性最高的自身抗体,可用于RA的初筛和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类风湿因子 IgG IGM 类风湿关节炎 抗RA33抗体 抗CCP抗体
下载PDF
血清信号素3A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宋丽云 宋丽青 +2 位作者 戴薇 曾频频 谭立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信号素3A(Sema3A)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到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者并分为三组:(1)RA组(病情活动性RA 51例,病情非活动性RA 52例)。(2)非RA组患者93例。(3)健康对照组(HC)50...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信号素3A(Sema3A)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到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者并分为三组:(1)RA组(病情活动性RA 51例,病情非活动性RA 52例)。(2)非RA组患者93例。(3)健康对照组(HC)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Sema3A、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和抗RA33抗体(anti-RA33);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RA组血清Sema3A、anti-CCP、RF和anti-RA33表达水平分别为(27.15±8.19)ng/ml、131.31(399.50)U/ml、105.90(167.50)U/ml和30.80(23.80)U/ml,与非RA组和HC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Sema3A对RA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76,标准误为0.03,95%可信区间(95%CI)为0.70~0.82。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对RA的诊断显示,特异度最高的是anti-CCP(Sp=0.92),灵敏度最高的是RF(Se=0.83),约登指数和曲线下面积最高的是anti-CCP(YDI=0.73,AUC=0.85)。RA病情活动组和非活动组血清Sema3A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清Sema3A与ESR、CRP、DAS28均呈负相关(r=-0.54,r=-0.66,r=-0.42,P<0.01)。结论Sema3A对RA患者具有良好诊断价值,与非RA患者比较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且可以用来判断RA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 信号素3A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抗RA33抗体
下载PDF
抗CCP、抗AKA和抗RA33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段发兰 李毅 +1 位作者 成国娟 胡筱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和抗RA33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8例RA患者和5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抗CCP和抗RA33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抗AKA抗体,速率... 目的探讨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和抗RA33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8例RA患者和5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抗CCP和抗RA33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抗AKA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观察各指标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抗CCP抗体、抗AKA抗体、抗RA33抗体和RF的敏感度分别为68.2,28.4,39.8和71.6,特异度为92.0,100,94.0和70.0;抗CCP抗体的检测阳性率高于抗AKA抗体和抗RA33抗体(P<0.01),与RF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622)。三种抗体对RF阴性组RA诊断的阳性率为63.0,37,44.4,与RF阳性组RA阳性率70.5,24.6,37.7相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AKA,抗RA33抗体均是RA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对诊断RF阴性RA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将上述抗体与RF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 RA33抗体
下载PDF
抗RA33、抗CCP抗体检测在RA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毅 石姜 程伟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033-1034,共2页
目的 探讨抗RA33、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 4 3例RA患者、2 3例非RA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4 5例正常对照血清中抗RA33、抗CCP抗体水平。结果 抗RA33、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 2 0 .9%、6 0 .5 ... 目的 探讨抗RA33、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 4 3例RA患者、2 3例非RA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4 5例正常对照血清中抗RA33、抗CCP抗体水平。结果 抗RA33、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 2 0 .9%、6 0 .5 % ,特异性分别为 88.2 %、97.1 %。结论 抗RA33抗体可作为RA的早期诊断指标 ,抗CCP抗体可以作为RA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RA33抗体 抗CCI3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AKA、抗CCP、抗RA33抗体和AP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正 邹毅 +3 位作者 袁文娟 周珣 胡小平 唐艳林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618-620,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抗RA33抗体和抗核周因子抗体(APF)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四者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RA患者,56例RA疑似患者和148例非RA的风湿... 目的通过比较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抗RA33抗体和抗核周因子抗体(APF)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四者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RA患者,56例RA疑似患者和148例非RA的风湿性疾病患者的血清进行AKA、抗CCP、抗RA33和APF检测,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KA、抗CCP、抗RA33和APF四种抗体在RA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3.1%、66.3%、34.7%、31.6%,联合检出率为94.9%;特异性分别为97.97%,94.59%,95.95%,99.32%,联合检测特异性为87.84%。在RA疑似组中检出率分别为16.1%,23.2%,8.9%,3.6%,联合检出率为39.3%。非RA疾病组中检出率分别为2.0%,5.4%,4.1%,0.7%。在RA组中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而特异性无显著差异。RA组中四种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RA疑似组和非RA疾病组(P<0.01)。四种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在RA疑似组中显著高于非RA疾病组(P<0.01)。结论四种抗体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对RA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同时不影响其特异性;四种抗体联合检测在RA疑似组中的高阳性率提示四种抗体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角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RA33抗体 抗核周因子抗体
下载PDF
含RA33核抗原的提取及在检测类风关自身抗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聂红 马宝骊 谭魁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68-269,272,共3页
目的提高增加类风湿关节炎的血清学检测手段。方法采用不同于常规ENA抗原的制备方法从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提取可溶性核抗原,进行免疫印迹法检测类风关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结果88例类风关患者血清中抗RA33抗体阳性为32例... 目的提高增加类风湿关节炎的血清学检测手段。方法采用不同于常规ENA抗原的制备方法从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提取可溶性核抗原,进行免疫印迹法检测类风关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结果88例类风关患者血清中抗RA33抗体阳性为32例,阳性率364%;RA33抗体可出现在类风关的早期。结论抗RA33抗体对类风关的诊断及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33核抗原 自身抗体 免疫印迹
下载PDF
联合检测RF、AKA、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洪雄新 胡润涛 +1 位作者 尤美霞 陈辉雄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4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0例RA患者(RA组)和62例非RA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自免组)血清,同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 目的:研究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0例RA患者(RA组)和62例非RA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自免组)血清,同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纳入人群检查RF、AKA、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RA组RF、AKA、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自免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项指标诊断RA的敏感性高低依次为抗CCP抗体>RF>AKA>抗RA33;特异性高低依次为抗RA33>AKA>抗CCP抗体>RF;四项指标联合检测进行平行诊断试验中敏感性高达96.0%,在系列诊断试验中特异性高达100%。结论:RF、AKA、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极大提高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利于提高RA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抗角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RA33抗体
下载PDF
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抗RA_(33)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雨凡 陈志伟 +2 位作者 顾美华 邓迎苏 武剑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CPA)和抗RA_(33)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94例RA和97例非RA风湿病患者血清中的CPA、抗RA_(3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CPA、抗RA33抗体和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 目的探讨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CPA)和抗RA_(33)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94例RA和97例非RA风湿病患者血清中的CPA、抗RA_(3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CPA、抗RA33抗体和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3·4%、31·9%和72·3%;特异性分别为96·9%、75·3%和77·3%;CPA与抗RA_(33)抗体或RF联合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CPA和RF滴度呈正相关。结论CPA对RA的诊断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抗RA_(33)抗体和RF为优,可作为RA诊断的血清学指标,与RF联合检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 抗RA33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抗体检测 蛋白抗体 瓜氨酸 类风湿因子 诊断 合成 血清学指标
下载PDF
抗CCP、RA33抗体的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程艳杰 王旭 +3 位作者 范存琳 曹华军 陈洁 刘希龙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3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索抗环瓜氨酸多肽 (CCP)抗体、RA33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 (R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31例RA、30例未分化关节炎 (早期RA)、30例其他自身免疫疾病以及 2 0例正常健康者CCP、RA33抗体 ,同时对这些标本检测类风湿因子... 目的 探索抗环瓜氨酸多肽 (CCP)抗体、RA33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 (R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31例RA、30例未分化关节炎 (早期RA)、30例其他自身免疫疾病以及 2 0例正常健康者CCP、RA33抗体 ,同时对这些标本检测类风湿因子 (RF)、抗核抗体 (ANA) ,以比较这几项指标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 抗CCP、RA33抗体对RA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 5 1.6 %、35 .5 % ;特异性分别为 98 0 %、96 0 %。RA组CCP、RA33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RA组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早期RA组CCP抗体在RF阴性组的阳性率高于RF阳性组 ,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RA和早期RA组 ,CC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RA33抗体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结论 抗CCP、RA33抗体有助于RA及早期RA的诊断 ,尤其是CCP抗体对早期RA的诊断意义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 抗体 早期 诊断 抗C 类风湿关节炎 CCP 多肽 分化 特异性
下载PDF
RF、抗RA33、抗CCP及ESR联合检测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钟瑞芬 叶敏南 +1 位作者 梁丽云 黎四平 《中外医疗》 2014年第3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RF、抗RA33、抗CCP及ESR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将130例早期RA患者作为观察组,1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者。两组均采用ELISA。检测抗RA33抗体和抗CCP抗体,采用生化仪检测RF,ESR测定采用魏氏法。结果 130例早...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RF、抗RA33、抗CCP及ESR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将130例早期RA患者作为观察组,1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者。两组均采用ELISA。检测抗RA33抗体和抗CCP抗体,采用生化仪检测RF,ESR测定采用魏氏法。结果 130例早期RA患者中,RF阳性92例,占70.7%;抗RA33抗体阳性15例,占11.5%;抗CCP抗体阳性77例,占59.2%;ESR阳性53例,占40.7%。对照组RF阳性2例,占1.6%;抗RA33抗体阳性1例,占0.8%;抗CCP抗体阳性1例,占0.8%;ESR阳性5例,占4.2%。结论联合检测RF、抗RA33、抗CCP及ESR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抗RA33 抗CCP ESR
下载PDF
AKA、CCP、RA33、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婷 何燕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0期96-98,10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抗体(anti-CCP)、抗RA33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A组、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AK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 目的探讨血清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抗体(anti-CCP)、抗RA33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A组、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AK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RF因子。结果 RA组中AKA、anti-CCP、抗RA33抗体、RF的阳性率分别为54.45%、81.12%、44.44%、75.56%,显著高于非RA组(5.61%、3.74%、8.41%、50.47%)及正常对照组(2.50%、2.50%、2.50%、7.50%,P<0.01);AKA、anti-CCP、抗RA33抗体和RF联合检测诊断RA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性为84.11%,敏感性分别高于AKA的54.45%、anti-CCP的81.12%、抗RA33抗体的44.44%和RF的75.56%。结论 AKA、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RF四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临床对RA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 抗角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RA33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抗CCP、抗RA33、RF检测联合MRI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史丽璞 郇稳 +1 位作者 和雅 魏艳林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4期26-27,共2页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RA33、类风湿因子(RF),检查手关节3.0磁共振(MRI),探讨RA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已确诊的64例RA患者,同时检测抗CCP、抗RA33(ELISA法)和RF(间接免疫荧光法),并检查手关节...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RA33、类风湿因子(RF),检查手关节3.0磁共振(MRI),探讨RA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已确诊的64例RA患者,同时检测抗CCP、抗RA33(ELISA法)和RF(间接免疫荧光法),并检查手关节MRI,观察有无骨侵蚀、骨髓水肿、滑膜炎、关节积液、关节间隙狭窄。结果抗CCP、抗RA33、RF均为阳性或阴性,手关节MRI可显示骨侵蚀、骨髓水肿、滑膜炎、关节积液、关节间隙狭窄等RA病理改变。结论检测抗CCP、RA33、RF联合MRI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尤其是对于抗体阴性的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RA33 类风湿因子 磁共振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一步免疫印迹法同时检测抗RA33抗体和抗ENA抗体及其对RA患人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学明 于秀明 +3 位作者 于雅婷 侯云峰 孙然 田园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第5期754-756,共3页
目的提高抗RA33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特异性。方法建立一步免疫印迹法,可同时检测抗RA33抗体和抗ENA抗体。并对266例不同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和24例正常人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抗RA33抗体阳性率:RA 38%(38/100),SLE 35.8%(24/67)... 目的提高抗RA33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特异性。方法建立一步免疫印迹法,可同时检测抗RA33抗体和抗ENA抗体。并对266例不同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和24例正常人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抗RA33抗体阳性率:RA 38%(38/100),SLE 35.8%(24/67),MCTD 36.4%(8/22),SS 8.3%(3/36)。抗RA33抗体阳性血清中抗ENA抗体的检出率:95.8%(23/24)SLE有抗Sm/u1RNP抗体,100%(8/8)MCTD有抗u1RNP抗体,100%(3/3)SS有抗SSA/SSB抗体,RA血清抗ENA抗体均为阴性。结论本文建立的一步免疫印迹法可有效地鉴别抗RA33抗体阳性的RA和SLE、MCTD等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RA33抗体 免疫印迹法 ENA抗体
下载PDF
抗RA33自身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卿之驹 秦立新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 了解抗RA3 3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抗RA3 3抗体。 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抗RA3 3的阳性率为 3 2 .1% (4 3 13 4)。其它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中阳性率为 9.4%(12 12 8)。抗RA3 3... 目的 了解抗RA3 3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抗RA3 3抗体。 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抗RA3 3的阳性率为 3 2 .1% (4 3 13 4)。其它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中阳性率为 9.4%(12 12 8)。抗RA3 3的特异性为 92 .9% ,在早期RA患者中 ,抗RA3 3的敏感性为 47.4% (2 7 5 7) ,特异性为 91.3 % ,以RA因子≥ 2 0u ml和抗RA3 3阳性为标准 ,其敏感性为 19.3 % (11 5 7) ,特异性为 10 0 %。 结论 抗RA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RA33抗体 类风湿 关节炎
下载PDF
抗CCP及抗RA33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RA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亮尹 李瑞莹 曾智华 《临床医药实践》 2004年第8期568-570,共3页
目的 :同时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Anti CCP抗体 )、抗RA3 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 (RF)在类风湿关节炎 (RA)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在RA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抗CCP抗体及抗RA3 3抗体 ,乳胶凝集试验检测类风湿因子 (... 目的 :同时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Anti CCP抗体 )、抗RA3 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 (RF)在类风湿关节炎 (RA)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在RA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抗CCP抗体及抗RA3 3抗体 ,乳胶凝集试验检测类风湿因子 (RF)。共检测 10 5例RA患者、4 0例非RA弥慢性结缔组织病、3 5例非风湿性疾病中的Anti CCP抗体、抗RA3 3抗体及RF的分布。比较三者之间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三者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 :Anti CCP抗体、抗RA3 3抗体及RF对RA的敏感性分别为 4 2 .9%、2 8.6%、4 7.6% ,特异性分别为 96%、92 %、5 6.0 %。RF与Anti CCP抗体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P <0 .2 5 ) ,与Anti RA3 3抗体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2 5 )。Anti CCP抗体和Anti RA3 3抗体与RF的关系不密切。结论 :Anti CCP抗体和抗RA3 3抗体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可视为RA早期诊断新的血清学指标 ,与RF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Anti CCP抗体和抗RA3 3抗体与RF的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RA33抗体 类风湿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RF,抗RA33抗体,CRP,ANA与ENA联合检测在间质性肺炎及相关疾病中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彭道荣 郝晓柯 +3 位作者 余妍 张小宁 程晓东 王菁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3-47,共5页
目的了解引起间质性肺炎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血清RF,抗RA33抗体,CRP,ANA及ENA联合检测在间质性肺炎及相关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对32例间质性肺炎患者,3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例普通肺炎患者和3... 目的了解引起间质性肺炎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血清RF,抗RA33抗体,CRP,ANA及ENA联合检测在间质性肺炎及相关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对32例间质性肺炎患者,3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例普通肺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抗RA33抗体的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免疫比浊法进行类风湿因子(RF)及CRP的检测。结果闷质性肺炎组患者RF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间质性肺炎组患者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间质性肺炎组患者抗RA33抗体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疾病组间抗RA33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RF,抗RA33抗体,CRP及ANA诊断间质性肺炎灵敏度分别为:34.38%,25.00%,56.25%,78.13%;诊断普通肺炎灵敏度分别为:10.00%,6.67%,80.00%,16.67%;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灵敏度分别为:81.08%,32.45%,43.24%,62.16%。RF,抗RA33抗体,CRP及ANA诊断各疾病组的特异度分别为:93.33%,93.33%,90.00%,96.67%。ENA的检出率各组间均较低。结论对间质性肺炎患者进行RF,抗RA33抗体,CRP,ANA,ENA联合检测,对于疾病的进展、病因分析、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RA33抗体 普通间质性肺炎 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 普通肺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抗CCP抗体、RA33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9
作者 冀春梅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8年第3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RA33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120例RA患者、115例非RA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RF。结果抗CCP抗...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RA33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120例RA患者、115例非RA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RF。结果抗CCP抗体、RA33抗体和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59.2%、33.3%、77.5%;特异性分别为98.7%、94.8%、76.8%,抗CCP抗体、RA33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RF(P<0.0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3%、83.3%、72.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7%、64.8%、81.5%。结论抗CCP抗体、RA33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优于RF(P<0.01),可作为RA诊断的特异性血清学指标;RF与抗CCP抗体和RA33抗体同时检测用于RA的诊断是临床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RA33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RA33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杜晓瑜 赵燕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索抗RA33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未肯定诊断的关节痛关节炎病人28例,确诊为RA的病人19例、健康对照者20例,ELISA法定量检测抗RA33抗体,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RF、CRP,并随访观察。结果 三组间RA33水平无... 目的探索抗RA33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未肯定诊断的关节痛关节炎病人28例,确诊为RA的病人19例、健康对照者20例,ELISA法定量检测抗RA33抗体,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RF、CRP,并随访观察。结果 三组间RA33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且RA33结果与RF、CRP无相关性;28例诊断未明的关节痛/关节炎患者,9例RA33抗体阳性中3例(33.3%)确诊为RA,19例抗RA33抗体阴性患者中3例(15.8%)确诊为RA,随访后确诊为RA和非RA的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A33虽然可以出现于RA的早期阶段,但单纯RA33阳性并不足以诊断为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RA33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