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1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合并抗凝血酶缺陷症的基因检测和分析
1
作者 王怡 吴瑛婷 +4 位作者 陈慧芬 李国华 鲍时华 戴菁 王学锋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 对1例妊娠合并遗传性抗凝血酶(AT)缺陷症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和分析。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 目的 对1例妊娠合并遗传性抗凝血酶(AT)缺陷症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和分析。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蛋白C活性(PC:A)、蛋白S活性(PS:A)等凝血指标。对患者的PROC、PROS1、SERPINC1、SERPIND1、PLG、PROCR、THBD、ADAMTS13、HRG、TFPI、CPB2、HABP2、PLAT、PLAU、SERPINA10、SERPINE1、SERPINF2、CALR、GP6、JAK2、MPL和凝血因子相关基因的转录起始点、5'-非翻译区(UTR)、编码区、剪切点8 bp内含子序列区域、转录终止子点突变、小缺失/重复和剪切位点进行突变检测。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变异位点。对变异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明确致病性。结果 患者AT:A降低。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者SERPINC1基因第2号外显子发生c.380G>A(p.Cys127Tyr)杂合突变,JAK2基因第10号外显子发生c.1324G>C(p.Glu442Gln)杂合突变,SERPINA10基因第2号外显子发生c.389T>G(p.Leu130Trp)杂合突变。SERPINC1基因c.380G>A(p.Cys127Tyr)变异在正常人群公共SNP数据库(ExAC数据库、1000G dbSNP13数据库和gnomAD数据库)中未被收录,ClinVar数据库、OMIM数据库和HGMD数据库中均未见该变异位点的相关报道,PolyPhen-2、MutationTaster和CADD在线软件预测其为致病性变异。JAK2基因c.1324G>C(p.Glu442Gln)变异和SERPINA10基因c.389T>G(p.Leu130Trp)评级均为意义不明确的变异。Sanger测序结果显示3个变异均存在。蛋白模拟结构分析结果显示,SERPINC1基因c.380G>A(p.Cys127Tyr)变异可导致蛋白结构改变,从而影响蛋白功能。结论 SERPINC1基因c.380G>A(p.Cys127Tyr)变异可能导致遗传性AT缺陷症。监测凝血相关指标,及时进行分子诊断,有助于改善遗传性AT患者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PINC1基因 易栓症 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 妊娠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继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凝血功能及外周血TIM-3 TAT ACE2水平变化分析
2
作者 李军 魏国峰 +1 位作者 蔡兆辉 李海山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36-441,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急性胰腺炎继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外周血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水平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年8月至2022年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急性胰腺炎继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外周血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水平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诊疗的1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亚特兰大分级标准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并据此进行分组:轻度组(n=72)和重度组(n=46),对两组患者间的凝血功能指标及外周血TIM-3、TAT、ACE2水平进行比较,并探究患者继发器官功能衰竭与各指标的联系。结果:重度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INR、APTT和FIB)和外周血中TIM-3和TAT水平均高于轻度组,ACE2水平低于轻度组(P<0.05);继发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INR、APTT和FIB)和外周血中TIM-3和TAT水平均高于未继发组,ACE2水平低于未继发组(P<0.05);经多因素分析可知,PT、INR、APTT、FIB、TIM-3、TAT、ACE2均会影响患者继发器官功能衰竭,其预测患者继发器官功能衰竭的AUC值分别为0.846、0.926、0.819、0.862、0.751、0.847、0.858。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外周血中TIM-3、TAT的升高和ACE2的降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急性胰腺炎继发器官功能衰竭风险有潜在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器官功能衰竭 凝血功能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下载PDF
抗凝血酶Ⅲ、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
3
作者 朱珊 王玉 胡益飞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进展性脑梗死47例为观察组,非进展性脑梗死48例为对... 目的探讨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进展性脑梗死47例为观察组,非进展性脑梗死48例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的45名志愿者为健康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治疗前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AT-Ⅲ活性、血清Lp-PLA2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组治疗前血浆AT-Ⅲ活性、血清Lp-PLA2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浆AT-Ⅲ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均P<0.05),血清Lp-PLA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均P<0.05);而对照组血浆AT-Ⅲ活性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3、5、7天血浆AT-Ⅲ活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而血清Lp-PLA2水平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治疗第5天比较,治疗第7天血浆AT-Ⅲ活性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Lp-PLA2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浆AT-Ⅲ活性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24,P<0.001),血清Lp-PLA2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87,P<0.001)。结论血浆AT-Ⅲ活性、血清Lp-PLA2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发展及神经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抗凝血酶Ⅲ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神经功能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联合Geneva评分对肺癌患者并发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陆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7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联合Geneva评分对肺癌患者并发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50例肺癌并发PTE患者纳入PTE组,选取同期肺癌未并发...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联合Geneva评分对肺癌患者并发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50例肺癌并发PTE患者纳入PTE组,选取同期肺癌未并发PTE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清ATⅢ、FIB水平、Geneva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患者并发PTE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ATⅢ、FIB及Geneva评分对肺癌并发PTE的诊断价值。结果:PTE组冠心病、腺癌、TNM分期Ⅲ期、Ⅳ期、手术、化疗患者占比、D-二聚体、血红蛋白、ATⅢ、FIB及Genev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TⅢ、FIB、Geneva评分是肺癌并发PTE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ATⅢ、FIB、Geneva评分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9,高于ATⅢ、FIB、Geneva评分单独诊断的0.776、0.783、0.771。结论:ATⅢ、FIB、Geneva评分均能很好地预测肺癌并发PTE,三者联合时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血栓栓塞症 凝血因子Ⅲ 纤维蛋白原 Geneva评分
下载PDF
血清TAT、t-PAIC、TM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王澎 张春和 +6 位作者 赵舰 褚宁涵 吕欣哲 张林 吴丹蕾 左瑞菊 张睿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血栓调节蛋白(TM)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以及它们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沧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2月...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血栓调节蛋白(TM)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以及它们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沧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96例ICAS患者(ICAS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的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n=78)、中度组(n=64)和重度组(n=54);另选取196例与ICAS患者临床基本资料一致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TAT、t-PAIC、TM水平;Spearman法分析ICAS患者血清TAT、t-PAIC、TM水平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AS患者重度狭窄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TAT、t-PAIC、TM、总胆固醇(TC)水平对ICAS患者发生重度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CAS组血清TAT、t-PAIC、TM水平显著升高(P<0.05);ICAS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TAT、t-PAIC、TM、TC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ICAS患者血清TAT、t-PAIC、TM水平分别与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574,0.695,0.62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AT、t-PAIC、TM、TC是ICAS患者发生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TAT、t-PAIC、TM、TC联合检测预测ICAS患者发生重度狭窄的AUC为0.927,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6.62%,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_(联合检测-TAT)=4.617、Z_(联合检测-t-PAIC)=4.024、Z_(联合检测-TM)=4.004、Z_(联合检测-TC)=7.078,均P=0.000)。[结论]ICAS患者血清TAT、t-PAIC、TM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狭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这三者和TC联合检测对ICAS患者发生重度狭窄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程度
下载PDF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和血栓弹力图评估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价值
6
作者 赖媛媛 何振业 +4 位作者 沈化清 林一腾 刘熙君 齐军 林勇平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分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和血栓弹力图(TEG)评估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120例肿瘤患者(病例组),以同期体检健康者30... 目的 分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和血栓弹力图(TEG)评估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120例肿瘤患者(病例组),以同期体检健康者3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TAT、PIC、TEG各参数的差异。基于Caprini评分将肿瘤患者细分为不同血栓风险组,比较各组TAT、PIC、TEG各参数的差异。比较不同肿瘤类型患者3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AT、PIC、TEG各参数诊断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效能。结果 病例组TAT、PIC高于对照组(P<0.05)。血栓极高风险组TAT、PIC高于中/低风险组(P<0.05);肝癌、肺癌、肠癌、胃癌患者TAT、PIC水平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T、PIC、TEG评价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敏感性分别为85.0%、55.0%、56.70%,特异性分别为93.3%、81.7%、70.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72、0.63。结论 TAT、PIC可早于TEG提示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能更好地提示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 肿瘤
下载PDF
血清LA、CRP、AT-Ⅲ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价值
7
作者 梁静静 许倩 +2 位作者 高磊 刘冬梅 晋兴林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狼疮抗凝物质(LA)、C反应蛋白(CRP)、抗凝血酶Ⅲ(AT-Ⅲ)对临床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URSA患者82例为URSA组,选择孕期未出现流产的健康孕妇60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孕... 目的探讨血清狼疮抗凝物质(LA)、C反应蛋白(CRP)、抗凝血酶Ⅲ(AT-Ⅲ)对临床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URSA患者82例为URSA组,选择孕期未出现流产的健康孕妇60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孕妇血清LA比值、CRP水平及AT-Ⅲ活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LA、CRP、AT-Ⅲ及三者联合对URSA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流产次数组(2次流产组、3次流产组、≥4次流产组)孕妇血清LA比值、CRP水平、AT-Ⅲ活性,以及LA、CRP、AT-Ⅲ阳性率。结果URSA组孕妇血清LA比值、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T-Ⅲ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LA、CRP、AT-Ⅲ预测URS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8(95%CI:0.713~0.862)、0.790(95%CI:0.718~0.863)、0.855(95%CI:0.794~0.916),截断值分别为1.33、6.39 mg/L、82.37%,LA、CRP及AT-Ⅲ联合检测预测URSA的AUC为0.962(95%CI:0.936~0.988),高于LA、CRP、AT-Ⅲ单独预测URSA的AUC(P<0.05)。不同流产次数组URSA孕妇LA比值、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次流产组、3次流产组孕妇LA比值均高于2次流产组(P<0.05),≥4次流产组孕妇CRP水平高于2次流产组和3次流产组(P<0.05)。不同流产次数组孕妇的LA、CRP、AT-Ⅲ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RSA患者血清LA比值、CRP水平升高,AT-Ⅲ活性降低;同时LA、CRP及AT-Ⅲ对URSA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且上述指标联合检测预测URSA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抗凝物质 C反应蛋白 抗凝血酶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预测价值
下载PDF
Hcy、ATⅢ和ACA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相关性及对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峰 何兆鹏 +1 位作者 刘鹏 张立科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4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抗凝血酶Ⅲ(ATⅢ)和抗心磷脂抗体(ACA)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及对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PTS 120例作为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抗凝血酶Ⅲ(ATⅢ)和抗心磷脂抗体(ACA)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及对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PTS 120例作为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及不同预后下肢深静脉PTS患者治疗前后Hcy、ATⅢ、ACA,分析Hcy、ATⅢ、ACA对下肢深静脉PTS发生风险的影响,探讨Hcy、ATⅢ和ACA与下肢深静脉PTS患者临床预后相关性,分析Hcy、ATⅢ和ACA对下肢深静脉PTS患者临床预后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前Hcy和ACA高于对照组,ATⅢ低于对照组(P<0.01)。Hcy、ATⅢ和ACA高水平下肢深静脉PTS发生风险是低水平的4.652、0.414和3.588倍。治疗后,预后不良下肢深静脉PTS患者Hcy和ACA高于预后良好下肢深静脉PTS患者,ATⅢ低于预后良好下肢深静脉PTS患者(P<0.01)。Hcy、ATⅢ和ACA治疗前后差值绝对值预后不良下肢深静脉PTS患者低于预后良好下肢深静脉PTS患者(P<0.01)。Hcy、ATⅢ和ACA治疗前后差值绝对值与下肢深静脉PTS患者预后不良独立相关(P<0.01)。Hcy、ATⅢ和ACA三者联合对下肢深静脉PTS患者临床预后预测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高于单一检测(P<0.05,P<0.01)。结论下肢深静脉PTS患者Hcy和ACA升高,ATⅢ降低。Hcy、ATⅢ、ACA与下肢深静脉PTS发病和临床预后相关,三者联合对下肢深静脉PTS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 同型半胱氨酸 抗凝血酶Ⅲ 抗心磷脂抗体 预后 Logistic模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不同治疗周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对难愈性糖尿病足的效果及成本-效益的影响
9
作者 王智 高冲 +1 位作者 刘晓东 徐同道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9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治疗周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对难愈性糖尿病足的效果及成本-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85例难愈性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自体富血... 目的探究不同治疗周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对难愈性糖尿病足的效果及成本-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85例难愈性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治疗1次/周)和观察组(42例,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治疗1次/2周)。统计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及抗凝血酶(AT)水平,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成本-效益比。结果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T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成本-效益比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难愈性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两周1次的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治疗并未降低临床效果,且降低了成本-效益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负压引流 难愈性糖尿病足 创面愈合 抗凝血酶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Ⅲ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
10
作者 周丽娟 吴蔚 +2 位作者 刘彦 吉薇 沈连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8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Ⅲ(ATⅢ)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血管合并症(冠心病、高血压、糖...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Ⅲ(ATⅢ)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血管合并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排除泌尿系统病变而尿蛋白≥0.05 g/24 h)分为有合并症组与无合并症组;选择同期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接受vWF、ATⅢ检测,比较三组vWF、ATⅢ水平。结果:有合并症组与无合并症组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合并症组ATⅢ水平低于无合并症组,vWF水平高于无合并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合并血管病变患者ATⅢ活性下降,提示其血栓形成可能性较大;vWF可作为T2DM患者是否合并血管病变的鉴别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管病变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抗凝血酶Ⅲ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抗凝及纤溶活性变化
11
作者 赵慧茹 曹辉 +2 位作者 赵育婧 文梦 吴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555-558,630,共5页
目的 评估全关节置术患者围术期抗凝及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 238例(男性64例,女性174例,年龄57.8±7.0岁)于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矫形骨科接受全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42例),观... 目的 评估全关节置术患者围术期抗凝及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 238例(男性64例,女性174例,年龄57.8±7.0岁)于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矫形骨科接受全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42例),观察其在术前、术后24h及72h血浆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 Ⅲ)、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TFPI)、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和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水平变化。结果 (1)血浆AT-Ⅲ水平术后72h之内呈进行性升高,术后24h与72h分别较术前升高16.17%及6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TFPI水平术后72h之内呈进行性升高,术后24h与72h分别较术前升高20.78%及58.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t-PA水平术后72h之内亦呈进行性升高,术后24h与72h分别较术前升高24.60%及4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浆PAI-1水平术后72h之内进行性下降,术后24h与72h分别较术前下降15.51%及4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抗凝及纤溶活性进行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酶Ⅲ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 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物-1
下载PDF
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孕妇血清BNP、ATⅢ、Anti-β2-GPI水平对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建丽 李慧 +2 位作者 吴小妹 周玉华 马燕琳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596-601,共6页
目的 探讨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PTS-RSA)孕妇血清脑钠肽(BNP)、抗凝血酶-Ⅲ(ATⅢ)、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GPI)水平对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PTS-RSA孕妇13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RSA但不伴PTS孕妇68例为对照1组,正常孕妇6... 目的 探讨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PTS-RSA)孕妇血清脑钠肽(BNP)、抗凝血酶-Ⅲ(ATⅢ)、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GPI)水平对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PTS-RSA孕妇13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RSA但不伴PTS孕妇68例为对照1组,正常孕妇68例为对照2组。检测三组血清BNP、ATⅢ、Anti-β2-GPI水平,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BNP、ATⅢ、Anti-β2-GPI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TS-RSA孕妇保胎失败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BNP、ATⅢ、Anti-β2-GPI预测保胎失败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血清BNP、Anti-β2-GPI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1组高于对照2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清ATⅢ水平低于对照1组,对照1组低于对照2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BNP、Anti-β2-GPI低于治疗前,ATⅢ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调整年龄、流产次数、饮酒史、月经情况、孕前调理后,治疗前后BNP、ATⅢ、Anti-β2-GPI水平仍与保胎失败有关(P<0.05);治疗后血清BNP、ATⅢ、Anti-β2-GPI水平联合预测保胎失败的AUC最大,为0.833。结论 BNP、ATⅢ、Anti-β2-GPI的表达与PTS-RSA的发生、转归有关,通过检测上述指标水平有助于预测孕妇保胎情况,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P ATⅢ 复发性流产 血栓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及与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丙洋 袁波 娄志刚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分析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术前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复合物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颅脑创伤患者,依据术后30 d内患者是否死亡将其分为生存组(n=48)和死亡组(n=22),分析颅... 目的分析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术前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复合物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颅脑创伤患者,依据术后30 d内患者是否死亡将其分为生存组(n=48)和死亡组(n=22),分析颅脑创伤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术前TAT复合物水平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及术前TAT复合物水平对颅脑创伤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年龄大于等于6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小于10 h、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小于5分、术前TAT复合物大于100 ng/mL、空腹血糖(FBG)大于10 mmol/L、手术时间≥大于等于3 h为颅脑创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TAT复合物水平与患者年龄、FBG水平和手术时间均呈正相关(P<0.05),与受伤至手术时间、入院GC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术前TAT复合物水平对颅脑创伤患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9,95%CI为0.723~0913,P<0.001,敏感度为80.32%,特异度为74.06%,最佳截断值为100 ng/mL,具有较佳的预测价值。结论TAT复合物水平为颅脑创伤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且与其他一些影响因素存在相关性,对颅脑创伤患者死亡有较佳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AT-Ⅲ、G6PD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明娟 冯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中的抗凝血酶-Ⅲ(AT-Ⅲ)、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表达水平,分析其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及与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确诊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77例为败血症组,确诊的细菌... 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中的抗凝血酶-Ⅲ(AT-Ⅲ)、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表达水平,分析其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及与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确诊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77例为败血症组,确诊的细菌感染非败血症患儿50例为感染组,同时选取健康新生儿100名为对照组。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清AT-Ⅲ的表达水平,简易比色法检测血清中G6PD的表达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被试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记录新生儿疾病危重评分(NCIS评分)。比较败血症组、感染组、对照组以及败血症患儿生存组与病死组患儿血清中AT-Ⅲ、G6PD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AT-Ⅲ、G6PD表达水平对新生儿败血症及病死的诊断价值,确定影响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病死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败血症组血清AT-Ⅲ、G6PD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败血症组血清AT-Ⅲ、G6PD表达水平低于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T-Ⅲ、G6PD水平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1(95%CI:0.748~0.874)、0.847(95%CI:0.788~0.905)。与生存组相比,病死组新生儿血清中PCT、WBC水平均显著升高,NCIS评分、血清中AT-Ⅲ及G6PD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清AT-Ⅲ、G6PD水平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病死的AUC分别为0.791(95%CI:0.671~0.911)、0.800(95%CI:0.678~0.92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T-Ⅲ、G6PD表达水平的降低是新生儿败血症病死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AT-Ⅲ和G6PD表达水平升高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及其不良预后联系密切,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鉴别及不良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抗凝血酶-Ⅲ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下载PDF
基于生物活性和分子对接的滇鸡血藤水煎液质量控制研究
15
作者 朱泓宇 乔子璇 +4 位作者 徐裕彬 任广喜 李萌 姜丹 刘春生 《中国药事》 CAS 2023年第11期1319-1325,共7页
目的:初步探究滇鸡血藤水煎液活血功效的生物评价方法并挖掘参与凝血酶抑制的核心成分。方法:采用体外凝血酶活性抑制试验,评价滇鸡血藤水煎液体外凝血酶抑制活性。然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挖掘滇鸡血藤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 目的:初步探究滇鸡血藤水煎液活血功效的生物评价方法并挖掘参与凝血酶抑制的核心成分。方法:采用体外凝血酶活性抑制试验,评价滇鸡血藤水煎液体外凝血酶抑制活性。然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挖掘滇鸡血藤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这些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进行评估,筛选核心抗凝成分。结果:凝血酶抑制试验表明滇鸡血藤的标准煎剂(0.2 g·m L^(-1))具有高达78.40%的凝血酶抑制率,并从滇鸡血藤水煎液中推测鉴定了14个化合物,将其与凝血酶进行分子对接评价:戈米辛C(-7.9 kcal·mol^(-1))、戈米辛G(-7.6 kcal·mol^(-1))、内南五味子素C(-8.1kcal·mol^(-1))、内南五味子素D(-9.4 kcal·mol^(-1))、阿里山五味子灵C(-9.4 kcal·mol^(-1))、五味子素C(-7.9 kcal·mol^(-1))、五味子素A(-7.3 kcal·mol^(-1))、异型南五味子素E(-8.2 kcal·mol^(-1))、五味子酯D(-8.6 kcal·mol^(-1))、红花五味子素(-7.4 kcal·mol^(-1))、内南五味子酯B(-7.6 kcal·mol^(-1))、内南五味子酯A(-8.1 kcal·mol^(-1))、乙酰基氧代南五味子烷(-8.5 kcal·mol^(-1))、内南五味子酯D(-9.2 kcal·mol^(-1))。其中内南五味子素D和阿里山五味子灵C与凝血酶蛋白具有紧密结合的空间构型以及理想的结合能。结论:滇鸡血藤水煎液具有较好的凝血酶抑制活性,筛选出的2个具有凝血酶抑制活性的核心成分,可作为其质量标志物候选成分,为滇鸡血藤水煎液生物活性评价方法的建立和质控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鸡血藤 抗凝血酶活性 分子对接 质量评价
下载PDF
抗凝血酶Ⅲ活性联合常规凝血指标预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闫彬 翟素平 +4 位作者 胡天喜 芦翼飞 王雅 范春晖 杜伟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3期1817-182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联合常规凝血指标检测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1年1—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确诊的163例DVT患者(其中125例为初诊DVT患者,38例为取静脉滤器患... 目的探讨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联合常规凝血指标检测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1年1—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确诊的163例DVT患者(其中125例为初诊DVT患者,38例为取静脉滤器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137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DVT组中男性78例,女性85例,年龄(56.56±13.49)岁;对照组中男性92例,女性45例,年龄(42.31±10.32)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ATⅢ等计量资料在不同人群或DVT亚组中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性别等计数资料。对DVT组与对照组的相关检测指标进行Fisher判别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ATⅢ活性降低在DVT事件中诊断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VT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DVT组的ATⅢ活性低于对照组[(89.79±11.08)%比(96.52±8.28)%,t=37.895,P<0.001]。ATⅢ减低组(ATⅢ≤80%)患者合并手术史、心脑血管疾病史的比例高于ATⅢ正常组[71.43%(20/28)比47.42%(46/97),71.43%(20/28)比48.45%(47/97),χ2=5.024、4.612,均P<0.05]。Fisher判别函数评估ATⅢ水平联合传统凝血指标在甄别DVT中的应用:健康对照组Y1=0.114×年龄+1.742×凝血酶原时间-0.176×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479×凝血酶时间+7.798×纤维蛋白原-0.378×D-二聚体+0.021×血小板计数+1.035×ATⅢ-132.585;DVT组Y2=0.203×年龄+1.949×凝血酶原时间-0.16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246×凝血酶时间+8.158×纤维蛋白原+0.105×D-二聚体+0.018×血小板计数+0.937×ATⅢ-127.587,总符合率为85.11%(223/262)。ATⅢ判断DVT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706,截断值为86.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6.77%和91.24%。在调整了性别和年龄后,ATⅢ<86.5%是发生DVT事件的最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0.460,95%可信区间为4.676~23.400)。结论DVT患者的ATⅢ水平显著降低,ATⅢ联合常规凝血指标有助于甄别DVT事件。ATⅢ<86.5%是发生DVT事件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应警惕ATⅢ水平降低人群的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抗凝血酶Ⅲ 凝血检测 血栓风险
下载PDF
Antithrombin Ⅲ deficiency in a patient with recurrent venous thromboembolism:A case report
17
作者 Jia-Qing Luo Shuai-Shuai Mao +5 位作者 Jin-Yi Chen Xue-Ying Ke Yue-Feng Zhu Wei Huang Hai-Ming Sun Zhen-Jie Li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20期4956-4960,共5页
BACKGROUND Antithrombin Ⅲ(AT3)deficiency,an autosomal dominant disease,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an individual developing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Longterm anticoagulation treatment is required for those sufferi... BACKGROUND Antithrombin Ⅲ(AT3)deficiency,an autosomal dominant disease,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an individual developing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Longterm anticoagulation treatment is required for those suffering from AT3 deficiency.CASE SUMMARY A man aged 23,who had a history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experienced recurrent pain and swelling in his right lower extremity for three days following withdrawal of Rivaroxaban.He was diagnosed with DVT and antithrombin Ⅲ deficiency as genetic testing revealed a single nucleotide variant in SERPINC1(c.667T>C,p.S223P).The patient was advised to accept long-term anticoagulant therapy.CONCLUSION Inherited AT3 deficiency due to SERPINC1 mutations results in recurrent VTE.Patients may benefit from long-term anticoagulant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THROMBIN Venous thrombosis SERPINC1 Single nucleotide variant Anticoagulant therapy Case report
下载PDF
Studies on Extraction and Activity of Peptides from Haemadipsa hainana
18
作者 Lizi SHEN Yingchen YANG +2 位作者 Jinxing FU Yanling LIAO Bingmiao GAO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3年第3期70-74,78,共6页
[Objectives]Peptides was extracted from Haemadipsa hainana and its activity was studied.[Methods]Electric stimulation,water extraction and ultrasonic extraction were used to extract the peptides from H.hainana.Then th... [Objectives]Peptides was extracted from Haemadipsa hainana and its activity was studied.[Methods]Electric stimulation,water extraction and ultrasonic extraction were used to extract the peptides from H.hainana.Then the protein content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of H.hainana peptides were detected by the BCA method and SDS-PAGE method,respectively.The antithrombin activity and analgesic activity of the three peptide extracts of H.hainana were detected by Markwardt thrombin titration method and mouse hot plate experiment,respectively.[Results]There extraction methods of electric stimulation,water extraction and ultrasonic extraction were used to extract the peptide extract of H.hainana,and the yields were as follows:water extraction>electrical stimulation>ultrasonic extraction.The three peptide extracts from H.hainana had antithrombin activity,and the antithrombin activity was as follows:water extraction>ultrasonic extraction>electrical stimulation.Through the hot plate experiment in mice,it was verified that the three peptide extracts of H.hainana had analgesic activity,and the analgesic activity was water extraction>electric stimulation>ultrasonic extraction.The analgesic activity of high-dose(100 mg/kg)group of H.hainana obtained by water extraction was slightly weaker than that of tramadol.[Conclusions]This study confirmed that the peptide extract of H.hainana had certain antithrombin and analgesic activity,laying a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H.haina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emadipsa hainana Extraction method Antithrombin activity Analgesic activity
下载PDF
新型血栓四项联合常规凝血指标预测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价值
19
作者 洪丽荣 陈雨佳 +3 位作者 江庆来 贾汝琳 李春 冯亮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3-1038,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血栓四项联合常规凝血指标在预测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APS患者1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血... 目的:探讨新型血栓四项联合常规凝血指标在预测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APS患者1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血栓将患者分为血栓组(50例)和非血栓组(71例)。比较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患者包括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在内的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其静脉血浆中新型血栓四项[包括凝血酶调节蛋白抗原(thrombomodulin,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α2 plasmin inhibitor complex,PI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complex,t-PAIC)]水平。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PS患者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估各指标预测血栓风险的效能。结果:血栓组APS患者年龄显著高于非血栓组APS患者[49(32,64)岁vs.36(32,39)岁,P<0.05],血栓组APS患者中男性、吸烟、高血压、全面抗磷脂综合征评分(global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score,GAPSS)≥10分的比例均高于非血栓组APS患者(P均<0.05)。血栓组APS患者中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cdy,aCL)、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阳性率更高(P均<0.05),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水平更高(P均<0.05)。血栓组静脉血栓19例(38.00%),其中深静脉血栓16例(84.21%),肺栓塞5例(26.32%);动脉血栓35例(70.00%),其中心肌梗死6例(17.14%),脑梗死30例(85.71%)。血栓组患者的TM水平明显大于非血栓组(P<0.05),两组间TAT(Z=-1.420,P=0.156)、PIC(Z=-0.064,P=0.949)和t-PAIC(Z=-1.487,P=0.137)血浆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1.126,P=0.002]、TM升高[OR=1.325,P=0.048]、PT延长[OR=4.127,P=0.008]是APS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上述3个独立危险因素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年龄、PT、TM三项联合检测对APS血栓形成的诊断性能最佳[AUC为0.916(0.862,0.969)],具有最高的约登(Youden)指数(0.727)和敏感性(83.0%),特异性为89.7%。结论:TAT、PIC、TM和t-PAIC可以从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内皮系统反映血栓形成。TM、PT联合年龄优于单一标志物的应用,对APS血栓形成的早期识别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抗原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 抗磷脂综合征
下载PDF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的建立
20
作者 安倩 余枝广 +3 位作者 柴凡 孙怀娟 李俊鑫 万晓春 《集成技术》 2023年第6期72-82,共11页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是人体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的产物,反映人体的凝血状态,其检测结果可用于血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该研究建立了人血浆样本中TAT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该...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是人体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的产物,反映人体的凝血状态,其检测结果可用于血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该研究建立了人血浆样本中TAT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该研究以TAT为免疫原制备杂交瘤抗体,以双抗体夹心模式建立TAT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经过反应优化,磁珠浓度和吖啶酯抗体浓度确定为0.20 g/L和0.2 mg/L,样本量为50μL,在37℃条件下,磁珠抗体和待测物孵育5 min,再与吖啶酯标记抗体孵育5 min。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含有凝血酶原(0.20 mg/mL)和抗凝血酶Ⅲ(0.31 mg/mL)的样本没有交叉反应,且与日本希森美康的TAT试剂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较高(r>0.95)。此外,该方法的各项性能指标良好:空白限LoB≤0.20 ng/mL,检出限LoD≤0.40 ng/mL,在0.40~120 ng/mL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准确度在±8%的范围内,可满足临床上对血栓性疾病进行辅助诊断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检测方法 性能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