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y environment on the expression of lacrimal gland S100A9,Anxa1,and Clu in rats via proteomics
1
作者 Yi-Lin Sun A-Yuan Cui +2 位作者 Li-Xin Wang Wang-Wang Zhang Hong Sh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4年第3期435-443,共9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dry environment(autumn dryness)affecting the lacrimal glands in rats.●METHODS:Twenty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rats were fed in spe... ●AIM: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dry environment(autumn dryness)affecting the lacrimal glands in rats.●METHODS:Twenty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rats were fed in specific pathogen free environment as the control group(n=10),and the rats fed in dry environment as the dryness group(n=10).After 24d,lacrimal gland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rats.The tissues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by hematoxylineosin(HE)staining.Tandem mass tags(TMT)quantitative proteomics analysis technology was used to screen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ed proteins of lacrimal glands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n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was performed.Further,the immunohistochemical(IHC)method was used to verify the target proteins.●RESULTS:In dryness group,the lacrimal glands lobule atrophied,the glandular cavities enlarged,the sparse nuclear distribution and scattered inflammatory infiltration between the acinus were observed.The proteomics exhibited that a total of 195 up-regulated and 236 downregulated differential expressed proteins screened from the lacrimal glands of rats.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biological processes(BP)of differential expressed proteins mainly included cell processes and single BP.The cellular compositions of differential expressed proteins mainly located in cells,organelles.The molecular functions of differential expressed proteins mainly included binding,catalytic activity.Moreover,the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pathwa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ed proteins mainly involved lysosome,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cascade,and ribosome pathway.The IHC result verified that the up-regulated expression proteins of Protein S100A9(S100A9),Annexin A1(Anxa1),and Clusterin(Clu)in lacrimal glands of rats in dryness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he up-regulated expression proteins of S100A9,Anxa1,and Clu may b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dry eye symptoms caused by dry environment.This study provides clues of dry environments causing eye-related diseases for further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 eye lacrimal gland S100A9 Clu anxa1 ENVIRONMENT RATS
原文传递
ANXA1在脑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上调并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的恶性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梦欣 惠磊 +3 位作者 汲乾坤 王树仁 李海明 金保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8-935,共8页
目的 分析ANXA1 mRNA和蛋白在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以及ANXA1在脑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及其与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关系;体外探讨ANXA1对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增殖、迁移、侵袭、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 (1)... 目的 分析ANXA1 mRNA和蛋白在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以及ANXA1在脑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及其与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关系;体外探讨ANXA1对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增殖、迁移、侵袭、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 (1)从公共数据库获取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及正常脑组织的表达数据及相应的临床数据。比较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之间ANXA1 mRNA的表达差异及ANXA1 mRNA高低表达组之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2)通过人类蛋白质图谱公共数据库获取ANXA1蛋白在U251细胞内定位;免疫组化检测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ANXA1蛋白的表达。(3)体外培养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和U251,构建敲低ANXA1基因表达的小干扰RNA(ANXA1-siRNA)并转染至U87和U251细胞中。qRT-PCR和Western blot用于检测mRNA和蛋白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Transwell和流式细胞术分别用于检测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凋亡。结果 (1)在TCGA、Rembrandt和GSE16011队列中均发现ANXA1 mRNA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在这三个队列中均发现ANXA1 mRNA高表达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表达组患者(P <0.001)。(2)qRT-PCR和Western blot的分析结果均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ANXA1-siRNA组ANXA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3)CCK-8检测结果表明敲低ANXA1表达后,U87和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Transwell细胞迁移检测结果表明:敲低ANXA1表达后U87和U251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25.40±2.70)、(11.20±4.44);阴性对照组:(55.20±8.70)、(32.20±8.11)];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19.60±3.21)、(12.80±4.66);阴性对照组:(43.40±5.13)、(38.6±7.37)]能力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U87和U251细胞实验组凋亡细胞(11.84±2.50)%、(29.96±2.57)%均明显高于相应阴性对照组(7.42±2.56)%、(18.39±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NXA1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下调ANXA1基因表达能够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1 胶质瘤 生存预后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家兔ANXA1蛋白与猪瘟病毒E2蛋白相互作用并影响其复制的研究
3
作者 赵小天 谢利豹 +3 位作者 张柯慧 马吉飞 李永锋 仇华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9-567,共9页
本研究团队前期研究发现,猪瘟病毒(CSFV) HCLV株E2蛋白结构域Ⅰ (E2^(Domain Ⅰ))是HCLV株适应家兔的关键结构域,Domain Ⅰ中108位脯氨酸(P)和109位苏氨酸(T)是HCLV株适应家兔必需氨基酸。为进一步探究HCLV适应家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提... 本研究团队前期研究发现,猪瘟病毒(CSFV) HCLV株E2蛋白结构域Ⅰ (E2^(Domain Ⅰ))是HCLV株适应家兔的关键结构域,Domain Ⅰ中108位脯氨酸(P)和109位苏氨酸(T)是HCLV株适应家兔必需氨基酸。为进一步探究HCLV适应家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提取家兔脾脏淋巴细胞膜蛋白分别与CSFV Shimen (SM)株E2蛋白(SM E2)、HCLV株E2蛋白突变体(HCLV E2^(P108L-T109I))及HCLV株E2蛋白(HCLV E2)共孵育,经SDS-PAGE后通过蛋白质质谱鉴定,结果却意外发现,CSFV SM E2与家兔脾脏淋巴细胞膜蛋白作用后在37 ku左右处多出一条带;质谱分析结果显示其可能为细胞膜蛋白膜联蛋白1 (ANXA1),且与CSFV SM E2蛋白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为了分析ANXA1在HCLV适应家兔中的作用,将CSFV SM株和HCLV株分别接种家兔,48 h和72 h后分离各组兔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采用RT-q PCR方法检测ANXA1基因m 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家兔在接种SM株和HCLV株后,ANXA1基因m RNA转录水平均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下调,且与接种HCLV株的家兔相比,接种SM株家兔中ANXA1基因m RNA的转录水平极显著(P<0.001,72 h)或者显著(P<0.05,48 h)下调,表明接种SM株后的家兔可能通过调控ANXA1的转录水平抑制SM株的复制。将pCAGGS-Flag-ANXA1和pCAGGS-Flag分别转染HKE293T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样品,通过GST pulldown验证ANXA1与CSFV SM E2蛋白的相互作用;将pCAGGS-Strep-SME2+pCAGGS-Flag-ANXA1共转染HEK293T细胞作为强毒实验组,将pCAGGS-Myc-HCLV E2+pCAGGS-Flag-ANXA1共转染HEK293T细胞作为弱毒实验组,48 h后采用Co-IP试验验证ANXA1与不同CSFV E2的相互作用。上述结果进一步表明,ANXA1与CSFV SM E2存在相互作用,但其与HCLV E2无相互作用;将pCAGGS-Strep-SME2+pCAGGS-Flag-ANXA1共转染HEK293T细胞作为实验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SM E2蛋白和ANXA1蛋白共定位于细胞浆中。将表达ANXA1的重组质粒转染ST细胞,48 h后分别接种CSFV SM株和HCLV株,采用RT-q PCR检测CSFV基因的拷贝数。结果显示,与转染pCAGGS-Flag的ST细胞相比,接种CSFV SM株的细胞中病毒基因拷贝数极显著上升(P<0.01),而接种HCLV株细胞中病毒基因拷贝数无明显变化。表明过表达ANXA1后可以促进CSFV强毒株的复制,但不影响弱毒株的复制。本研究首次证实,家兔脾脏淋巴细胞ANXA1通过与CSFV SM E2蛋白的相互作用促进CSFV的复制,为进一步研究CSFV E2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蛋白 病毒复制 适应性 家兔脾脏淋巴细胞膜蛋白膜联蛋白1
下载PDF
ANXA1和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于观贞 陈颖 +2 位作者 潘军 王喜 王杰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691-694,共4页
目的:检测ANXA1和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变化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在含有1072例胃癌的组织芯片上,利用免疫组化检测ANXA1和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显示,ANXA1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35.5%(381/1072)... 目的:检测ANXA1和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变化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在含有1072例胃癌的组织芯片上,利用免疫组化检测ANXA1和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显示,ANXA1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35.5%(381/1072),而癌旁上皮中均有表达。在胃癌中,ANXA1的表达下降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疾病分期以及组织学分化高度相关(P<0.01)。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22.6%(242/1072),EGFR的过度表达与肿瘤部位、高分化和T分期相关(P<0.05)。生存分析表明ANXA1和EGFR是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ANXA1缺失表达和EGFR的过度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ANXA1和EGFR是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anxa1 EGFR 生存分析
下载PDF
ANXA1在胃癌和淋巴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洲 于观贞 +2 位作者 陈颖 潘军 王杰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601-604,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ANXA1在胃癌及其淋巴转移灶中的表达,探讨ANXA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mTOR通路激活状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在含有121例胃癌及淋巴转移灶的组织芯片上,利用免疫组化检测ANXA1、p-mTOR在淋巴转移灶中的表达,分析ANXA1... 目的通过检测ANXA1在胃癌及其淋巴转移灶中的表达,探讨ANXA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mTOR通路激活状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在含有121例胃癌及淋巴转移灶的组织芯片上,利用免疫组化检测ANXA1、p-mTOR在淋巴转移灶中的表达,分析ANXA1与临床病理特征、p-mTOR及预后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显示,ANXA1在胃癌淋巴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4.9%(18/121),低于胃癌原发部位的35.5%(43/121);而p-mTOR在胃癌淋巴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2%(74/121),高于胃癌原发部位的51.2%(62/121)。胃癌淋巴转移灶中ANXA1的表达与原发肿瘤部位、胃壁侵犯、p-mTOR以及组织学分化高度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ANXA1是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ANXA1缺失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ANXA1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转移 anxa1 免疫组化 生存分析
下载PDF
ANXA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华 廖国玲 +3 位作者 杨风琴 刘学英 王莉 郭乐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63-64,68,共3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膜联蛋白1(ANXAl)的表达,探讨ANXAl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对20例胃炎组织和80例胃癌组织中的ANXAl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ANXA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膜联蛋白1(ANXAl)的表达,探讨ANXAl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对20例胃炎组织和80例胃癌组织中的ANXAl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ANXA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80例胃癌组织中,ANXAl阳性表达率为90.0%(72/80),明显高于胃炎组织的表达(20.O%,4/20);ANXAl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胃壁侵犯、分期、分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NXAl高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1(anxa1) 胃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ANXA1在食道鳞癌中的表达以及其意义
7
作者 吴瑾瑜 门琼 +3 位作者 于观贞 冯菲 施媛 姚永华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8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检测ANXA1在食道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变化与食道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构建含有185例食道癌的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检测ANXA1在食道癌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食道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ANXA1... 目的检测ANXA1在食道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变化与食道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构建含有185例食道癌的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检测ANXA1在食道癌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食道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ANXA1在食道癌中的表达率为35.7%(66/185),而癌旁鳞状上皮中均有表达。ANXA1的缺失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疾病分期以及组织学分化高度相关。生存分析表明ANXA1是判断食道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ANXA1是鳞癌分化的重要指标,其缺失表达在食道癌的发生进展中起了重要作用。ANXA1可用来判断食道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癌 组织芯片 anxa1
下载PDF
新型^(99m)Tc-DTPA-GGGRDN-IF7靶向肿瘤血管Anxa1分子探针的制备及SPECT显像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新 陈飞 +4 位作者 邵科晶 肖翼春 朱宝 胡伟 浦晓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制备针对肿瘤血管表面受体Annexin A1(Anxa1)分子探针^(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甘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GGGRDN)-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IFLLWQR,IF7),进行体外肿... 目的制备针对肿瘤血管表面受体Annexin A1(Anxa1)分子探针^(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甘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GGGRDN)-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IFLLWQR,IF7),进行体外肿瘤细胞(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U87细胞)实验;探讨^(99m)Tc-DTPA-GGGRDN-IF7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规律,并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像术(SPECT)进行显像研究。方法将100μg DTPA-GGGRDN-IF7溶于10μL二甲基亚砜(DMSO)中,充入氮气保护。加入10μL 1 mg/mL氯化亚锡(SnCl2)溶液(pH 4.0),再加入约111 MBq(3 mCi)Na^(99m)TcO_4,37℃水浴反应30 min,经C_(18)柱淋洗后制备^(99m)Tc-DTPA-GGGRDN-IF7。取样注入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分析^(99m)Tc-DTPA-GGGRDN-IF7的放射化学纯度及体外血清稳定性。将U87细胞与^(99m)Tc-DTPA-GGGRDN-IF7共同孵育后,测定放射性计数并计算摄取率。取30只4~5周龄18~20 g荷瘤裸鼠,建立U87荷瘤裸鼠模型,进行^(99m)Tc-DTPA-GGGRDN-IF7的体内分布实验及SPECT显像。结果 ^(99m)Tc-DTPA-GGGRDN-IF7标记产率大于95%,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在大鼠血清中37℃保温2 h后性状稳定,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2.3%。U87细胞在体外对^(99m)Tc-DTPA-GGGRDN-IF7摄取在60 min时达峰值(6.85%±0.97%),过量的GGGRDN-IF7可以明显降低细胞的摄取。体内分布实验结果显示,药物均在血浆清除较快,肝肾摄取高,主要从肝肾排泄。SPECT显像结果表明,肿瘤部位呈明显放射性浓聚态,注射2 h后肿瘤对^(99m)Tc-DTPA-GGGRDN-IF7摄取值为(3.56±0.44)%ID/g。结论 ^(99m)Tc-DTPA-GGGRDN-IF7合成简便,放射化学纯度高,易于推广;U87细胞对^(99m)Tc-DTPA-GGGRDN-IF7具有较强亲和力;SPECT显像表明肿瘤明显浓聚^(99m)Tc-DTPA-GGGRDN-IF7,体内生物分布理想,靶向性强,有望用于肿瘤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 anxa1 肿瘤血管表面受体 分子探针 99mTc DTPA-GGGRDN-IF7 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
原文传递
食管鳞癌中ANXA1的表达及其意义
9
作者 许齐 《世界肿瘤杂志》 2009年第1期40-42,52,共4页
目的检测ANXA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变化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构建含有185例食管癌的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检测ANXA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ANXA... 目的检测ANXA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变化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构建含有185例食管癌的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检测ANXA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ANXA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率为35.7%(66/185),而癌旁鳞状上皮中均有表达。ANXA1的缺失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疾病分期以及组织学分化高度相关。生存分析表明ANXA1是判断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ANXA1是鳞癌分化的重要指标,其缺失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ANXA1可用来判断食管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组织芯片 anxa1
下载PDF
COX-2与ANXA1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0
作者 厉成杰 刘竞 +2 位作者 陈巧佩 曾健 刘志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COX-2与ANXA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乳腺癌组49例,乳腺良性病变组23例,健康对照组20例血清中COX-2与ANXA1的水平。结果:①乳腺癌血清组COX-2水平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而ANXA1则低于...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COX-2与ANXA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乳腺癌组49例,乳腺良性病变组23例,健康对照组20例血清中COX-2与ANXA1的水平。结果:①乳腺癌血清组COX-2水平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而ANXA1则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二者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二者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灵敏度为95.9%,特异度为48.8%;③COX-2的表达与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程度有关;ANXA1的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程度有关。结论:血清COX-2与ANXA1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可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OX-2 anxa1 ELISA
下载PDF
ANXA1对口腔鳞癌TPF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东旺 孙文文 +2 位作者 赵铜超 钟来平 张志愿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目的:探讨ANXA1在口腔鳞癌TPF化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ANXA1过表达及低表达细胞系,通过细胞增殖、细胞毒性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分析ANXA1在TPF化疗中的作用,并探讨ANXA1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MT)通路在TPF化... 目的:探讨ANXA1在口腔鳞癌TPF化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ANXA1过表达及低表达细胞系,通过细胞增殖、细胞毒性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分析ANXA1在TPF化疗中的作用,并探讨ANXA1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MT)通路在TPF化疗中的作用机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过表达口腔鳞癌细胞系ANXA1后,细胞生长速率降低,细胞周期减慢,对TPF诱导化药物敏感性降低,口腔鳞癌细胞出现EMT;低表达口腔鳞癌细胞系ANXA1后,细胞生长速率增快,细胞周期加快,对TPF化疗药物敏感性增加,口腔鳞癌细胞出现逆EMT。结论:在口腔鳞癌TPF化疗中,ANXA1过表达导致细胞出现EMT,对化疗敏感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膜联蛋白A1 上皮-间质转化 化疗敏感性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phA7和ANXA1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雪玲 房辉 +3 位作者 张禾伟 甄艳凤 杨莹 李玉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2-555,共4页
目的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A7(Ephrin A7,Eph A7)和重组人膜联蛋白A1(Annexin A1,ANX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65例PTC、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9例... 目的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A7(Ephrin A7,Eph A7)和重组人膜联蛋白A1(Annexin A1,ANX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65例PTC、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9例癌旁甲状腺组织中Eph A7和ANXA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ph A7和ANXA1在PTC组中的阳性率(64.6%、61.5%)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26.3%、21.1%)以及癌旁甲状腺组(31.6%、26.3%,P均<0.05)。Eph A7蛋白和ANXA1蛋白在PTC伴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P<0.05)。PTC组中ANXA1蛋白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P均<0.05),ANXA1蛋白与患者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大小、TG-Ab值和TPO-Ab值无关(P均>0.05)。Eph A7蛋白表达与PTC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TG-Ab值和TPO-Ab值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部位无关(P均>0.05)。Eph A7与ANXA1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Eph A7与ANXA1可能参与PTC的发生、发展,促进肿瘤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EPHA7 anxa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ANX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营晓梅 陈亮 +2 位作者 吴晴晴 曹立宇 余宏铸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87-1990,共4页
目的研究膜联蛋白A1(ANX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ANXA1的表达在PT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在TCGA公开数据库中,查询并获取甲状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NXA1表达的相关数据,探究两者之间ANXA1的表... 目的研究膜联蛋白A1(ANX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ANXA1的表达在PT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在TCGA公开数据库中,查询并获取甲状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NXA1表达的相关数据,探究两者之间ANXA1的表达情况,分析ANXA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的关系;收集石蜡切片,其中包括PTC、结节性甲状腺肿(NG)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NT),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验ANXA1蛋白在三者之间的表达情况;收集上述3种组织的新鲜标本,应用qRT-PCR,分析ANXA1 mRNA在其三者之间的表达差异,并分析ANXA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通过数据库分析,ANXA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高于NT的表达(P<0.05),且ANXA1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存在关联(P<0.05);在收集到的石蜡标本和新鲜组织中,相对于甲状腺正常组织及NG,ANXA1蛋白在PTC中呈现高表达水平,而mRNA呈现低表达水平,临床数据分析结果提示,ANXA1与PTC部位、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均无关。结论ANXA1的表达与PTC存在密切联系,在以后的研究中可能作为潜在的临床诊断或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anxa1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 TCGA
下载PDF
基于ANXA1/VEGF通路研究片仔癀对肝癌腹水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雅 赖文芳 +2 位作者 李聪翀 刘毓东 林国清 《福建中医药》 2020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片仔癀对H22肝癌腹水小鼠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H22肝癌细胞法制备肝癌腹水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片仔癀组(0.2 g/kg)、环磷酰胺组(0.07 g/kg),造模24 h后予相应药液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 目的观察片仔癀对H22肝癌腹水小鼠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H22肝癌细胞法制备肝癌腹水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片仔癀组(0.2 g/kg)、环磷酰胺组(0.07 g/kg),造模24 h后予相应药液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7 d。实验结束后(7 d后)检测4组小鼠体质量、腹围、腹水量,酶速率法检测血清ALT、AST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膜联蛋白A-1 (ANXA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及核因子κB(NF-κB) p50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腹水,肝脏病理提示肝细胞变性坏死,血清ALT、AST含量升高,肝组织ANXA1蛋白表达下降,VEGF、VEGFR、NF-κBp50表达增强(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片仔癀组腹水量明显减少,肝脏病理显示片仔癀组肝小叶结构较为清晰,脂肪空泡减少,肝细胞的液化、退变现象明显减少,血清ALT、AST含量明显下降,肝细胞ANXA1蛋白表达上升,VEGF、VEGFR及NF-KB p50蛋白表达下降(P<0.01或P<0.05)。结论片仔癀可通过调控ANXA1/VEGF通路对H22肝癌腹水小鼠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仔癀 H22肝癌细胞 腹水 膜联蛋白A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NF-κB 小鼠
下载PDF
ANXA1在孕早期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作用
15
作者 李红梅 刘学庆 +4 位作者 余秋波 董艳玲 丁裕斌 王应雄 何俊琳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553-558,共6页
采用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分析妊娠早期胚胎绒毛和子宫蜕膜组织细胞的蛋白质组。结果发现一个等电点约6.6、分子量约38kDa的蛋白质点在蜕膜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其胶内... 采用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分析妊娠早期胚胎绒毛和子宫蜕膜组织细胞的蛋白质组。结果发现一个等电点约6.6、分子量约38kDa的蛋白质点在蜕膜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其胶内酶解后的肽质量指纹谱(peptide mass fingerprint,PMF)和数据库搜索鉴定此蛋白质点为膜联蛋白-A1(ANXA1)。进一步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了ANXA1在胚胎绒毛和子宫蜕膜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证实了ANXA1 mRNA水平及其蛋白质在蜕膜组织细胞中呈现低水平表达,实验结果提示ANXA1可能在滋养细胞浸润和胎盘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1 绒毛 蜕膜 蛋白质组学 胚胎植入
下载PDF
ANXA1与FPR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6
作者 杨华 杨风琴 +1 位作者 廖国玲 郭乐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膜联蛋白1(ANXA1)与甲酰肽受体1(FPR1)的表达,探讨其变化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IHC)对80例胃癌组织中的ANXA1与FPR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N...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膜联蛋白1(ANXA1)与甲酰肽受体1(FPR1)的表达,探讨其变化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IHC)对80例胃癌组织中的ANXA1与FPR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NXA1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0%(72/80),ANXA1过度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呈高度相关(P﹤0.05)。FPR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5%(46/80),FPR1表达与患者性别、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ANXA1与FPR1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 ANXA1与FPR1的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膜联蛋白1 甲酰肽受体 免疫组化
下载PDF
PN和ANXA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7
作者 阳海红 吕小元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9期2822-2824,共3页
目的:探讨骨膜蛋白(Periostin,PN)和膜联蛋白(Annexin A1,ANXA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N和ANXA1在86例甲状腺癌组织、2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2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 目的:探讨骨膜蛋白(Periostin,PN)和膜联蛋白(Annexin A1,ANXA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N和ANXA1在86例甲状腺癌组织、2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2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PN和ANXA1在FTC组的阳性率均高于PTC组,然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FTC组和PTC组中PN和ANXA1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NT组和NG组(P<0.05)。对于PTC和FTC患者而言,PN和ANXA1阳性率与TNM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性别、年龄以及肿瘤大小无相关(P>0.05)。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N和ANXA1,无论是在PTC还是FTC中均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PTC中r=0.911,P<0.01;FTC中r=0.942,P<0.01)。结论:PN和ANXA1在甲状腺癌患者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 anxa1 甲状腺癌 临床价值
下载PDF
ANXA1的肿瘤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荣华 朱莉 +2 位作者 李诗 张莉 胡琛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7-131,共5页
膜联蛋白A1(Annexin-A1,ANXA1)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抗炎介质,现在越来越被证实与肿瘤有关,但其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有些还存在矛盾。ANXA1的表达可能取决于肿瘤的分期或类型。ANXA1作为一把双刃剑,通常是抗增殖的,保护细胞免... 膜联蛋白A1(Annexin-A1,ANXA1)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抗炎介质,现在越来越被证实与肿瘤有关,但其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有些还存在矛盾。ANXA1的表达可能取决于肿瘤的分期或类型。ANXA1作为一把双刃剑,通常是抗增殖的,保护细胞免受DNA损伤,但同时它又可促进转移。因此应该根据肿瘤的类型、等级和分期,选择使用ANXA1作为癌症治疗或预后标志物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1 肿瘤特性
下载PDF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血清SDC-1、ANXA1与炎性反应、凝血功能和内皮功能的关系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文涛 陈艳新 +3 位作者 张立春 孙丽丽 于静 苗莉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45-549,共5页
目的分析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s)患儿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膜联蛋白A1(ANXA1)水平与炎性反应、凝血功能和内皮功能指标的关系,以及川崎病患儿发生CAL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9月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儿... 目的分析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s)患儿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膜联蛋白A1(ANXA1)水平与炎性反应、凝血功能和内皮功能指标的关系,以及川崎病患儿发生CAL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9月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川崎病患儿82例(川崎病组),其中合并CALs 24例(合并CALs亚组),未合并CALs 58例(无CALs亚组);另选择健康儿童63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SDC-1、ANXA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分析血清SDC-1、ANXA1与炎性反应、凝血功能、内皮功能指标及CALs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川崎病患儿发生CALs的危险因素。结果川崎病组血清ANXA1水平、TT、APT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P=16.377/0.000、5.519/0.000、13.252/0.000),血清SDC-1、TNF-α、IL-6、ET-1、ICAM-1及血浆FIB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P=13.318/0.000、16.679/0.000、25.641/0.000、9.386/0.000、75.893/0.000、16.879/0.000);合并CALs亚组血清ANXA1水平及TT、APTT低于无CALs亚组(t/P=28.450/0.000、10.686/0.000、5.302/0.000),血清SDC-1、TNF-α、IL-6、ET-1、ICAM-1及血浆FIB水平高于无CALs亚组(t/P=10.856/0.000、39.316/0.000、6.901/0.000、6.399/0.000、5.811/0.000、15.489/0.000)。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川崎病组血清SDC-1水平与TNF-α、IL-6、ET-1、ICAM-1水平呈正相关(r/P=0.675/0.000、0.702/0.000、0.611/0.000、0.532/0.000),血清ANXA1水平与TNF-α、IL-6、ET-1、ICAM-1及FIB水平呈负相关(r/P=-0.635/0.000、-0.698/0.000、-0.584/0.000、-0.503/0.002、-0.431/0.009),与TT、APTT呈正相关(r/P=0.356/0.015、0.302/0.019)。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SDC-1、IL-6、FIB,低水平ANXA1是川崎病患儿发生CALs的危险因素[OR(95%CI)=1.933(1.865~2.096)、1.881(1.724~1.937)、2.003(1.945~2.235)、0.825(0.705~0.964)]。结论川崎病合并CALs患者血清SDC-1水平升高,ANXA1水平降低,高水平SDC-1和低ANXA1可加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多配体蛋白聚糖-1 膜联蛋白A1 炎性反应 凝血功能 内皮功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ANXA1、dickkopf-1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20
作者 姚寅生 叶士露 +2 位作者 雷钟奇 丁鑫 袁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I(ANXA1)、dickkopf相关蛋白1(dickkopf-1)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2018年11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aSAH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I(ANXA1)、dickkopf相关蛋白1(dickkopf-1)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2018年11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aSAH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ANXA1、dickkopf-1水平,比较两组血清ANXA1、dickkopf-1水平差异。分析血清ANXA1、dickkopf-1水平与aSAH患者脑损伤程度和手术治疗后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ANXA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dickkopf-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ANXA1与Hunt-Hess评分、WFNS评分和改良Fisher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dickkopf-1与Hunt-Hess评分、WFNS评分和改良Fisher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经统计术后预后不良患者有56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ANXA1水平为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高dickkopf-1水平、高Hunt-Hess评分、高WFNS评分、高改良Fisher评分是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血清ANXA1、dickkopf-1及Hunt-Hess评分、WFNS评分、改良Fisher评分对aSAH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最高,ROC-AUC(0.95CI)为0.843(0.748~0.942)。结论:aSAH患者血清ANXA1、dickkopf-1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联合血清ANXA1、dickkopf-1与病情评分对aSAH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损伤 anxa1 DICKKOPF-1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