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0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脐动脉血气指标联合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窒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凯红 王彤 +2 位作者 田渤 付洪涛 张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分析脐动脉血气指标联合Apgar评分应用于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57例1min 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160例1min Apgar评分≥8分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新生儿脐动脉... 目的分析脐动脉血气指标联合Apgar评分应用于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57例1min 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160例1min Apgar评分≥8分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血液酸碱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碳酸氢根(HCO_(3)^(-))、碱剩余(BE)和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及脏器损伤的数据,分析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指标对新生儿脏器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分析Apgar评分、pH值、PaO_(2)、PaCO_(2)、HCO_(3)^(-)、BE,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介于2.446~8.403之间),重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t值介于2.937~8.114之间),损伤组显著低于非损伤组(t值介于3.213~9.225之间);分析CO_(2)CP,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5.004),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t=4.023),损伤组显著高于非损伤组(t=4.907),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比较三种方法预测新生儿脏器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度,Apgar评分明显低于脐动脉血气分析(χ^(2)值分别为1.728、4.146、4.747),Apgar评分明显低于联合评估(χ^(2)值分别为5.722、9.013、10.581),脐动脉血气分析明显低于联合评估(χ^(2)值分别为4.551、3.693、4.3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可有效提高评估窒息新生儿脏器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度,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误诊率,对评估新生儿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脐动脉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新生儿脏器损伤 评估
下载PDF
外周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病情评价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桂莲 梁玉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09-0012,共4页
随着高危孕产妇的数量激增,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上升。此类患儿会给家庭、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低Apgar评分患儿神经系统预后仍是临床工作的关注及预防重点。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如何早期干预及改善患儿神经系统预后,当前血气分析和... 随着高危孕产妇的数量激增,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上升。此类患儿会给家庭、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低Apgar评分患儿神经系统预后仍是临床工作的关注及预防重点。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如何早期干预及改善患儿神经系统预后,当前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常在临床被用于评估新生儿窒息病情,且效果显著。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外周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病情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新生儿 窒息 病情评价
原文传递
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联合Apgar评分对早产儿脑损伤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吴萍 张彩宁 +1 位作者 闫学爽 贾松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对早产儿脑损伤(BIPI)及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4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BIPI组102例、非BIPI组140例,并将BIPI组根据脑损伤程度分为重度BIPI组53例、轻度BIPI...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对早产儿脑损伤(BIPI)及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4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BIPI组102例、非BIPI组140例,并将BIPI组根据脑损伤程度分为重度BIPI组53例、轻度BIPI组49例。检测各组脐动脉血pH及乳酸水平,并行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早产儿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对BIP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BIPI组、非BIPI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IPI组脐动脉pH低于非BIPI组,脐动脉乳酸水平高于非BIPI组,1、5 min Apgar评分低于非BIP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BIPI组脐动脉pH低于轻度BIPI组,乳酸水平高于轻度BIPI组,1、5、10 min Apgar评分均低于轻度BIP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脐动脉血pH与1、5 min Apgar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7、0.576,P均<0.05),脐动脉血乳酸与1、5 min Apgar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655、-0.691,P均<0.05),脐动脉血pH与乳酸呈负相关(r=-0.694,P<0.05)。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预测BIPI发生灵敏度、特异度较高,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联合预测BIPI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与任一单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Apgar评分对BIPI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脑损伤 脐动脉血pH 脐动脉血乳酸 apgar评分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基于家庭支持的中介效应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的关系
4
作者 胡渊博 赵丽 曲晓芹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183-186,189,共5页
目的基于家庭支持的中介效应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自我管理能力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的关系。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92例GDM患者,采用GDM专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价其自我管理能力,利用糖尿病专用... 目的基于家庭支持的中介效应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自我管理能力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的关系。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92例GDM患者,采用GDM专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价其自我管理能力,利用糖尿病专用家庭支持问卷评价其家庭支持情况,且均随访统计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出生1 min Apgar评分。Pearson法分析自我管理能力与家庭支持、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及家庭支持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的相关性;Mplus8.3软件分析家庭支持在GDM自我管理能力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间的中介效应,并经Bootstrap法验证。结果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72.08±13.03)分,家庭支持总分(20.33±4.2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308.10±1005.31)g,Apgar评分(8.23±1.69)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与家庭支持总分、Apgar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庭支持总分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pgar评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可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可影响家庭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支持在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间呈部分中介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能力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的直接效应为0.65、0.68,家庭支持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的间接效应为0.24、0.22,总效应为0.89、0.90。结论GDM自我管理能力待提升、家庭支持水平低,且二者均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有关,家庭支持在自我管理能力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间起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自我管理能力 新生儿 出生体质量 apgar评分 家庭支持 中介效应
下载PDF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 min低Apgar评分的危险因素: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江苏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 韩树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9-914,共6页
目的探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 min低Apgar评分(≤7分)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江苏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多中心临床数据库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按生后1 min Apga... 目的探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 min低Apgar评分(≤7分)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江苏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多中心临床数据库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按生后1 min Apgar评分分为低Apgar评分组(Apgar评分≤7分)和正常Apgar评分组(Apgar评分>7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生后1 min低Apgar评分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评价相关指标对生后1 min低Apgar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1809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1 min低Apgar评分发生率为52.90%(957/18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越大,患儿出现1 min低Apgar评分的风险越小(OR=0.853,P<0.05);出生体重越大,患儿出现1 min低Apgar评分的风险越小(OR=0.999,P<0.05);羊水异常的患儿出现1 min低Apgar评分的风险较高(OR=1.646,P<0.05);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儿出现1 min低Apgar评分的风险较低(OR=0.502,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羊水异常和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4个指标联合预测出现1 min低Apgar评分的灵敏度为0.554,特异度为0.680。结论低胎龄、低出生体重、羊水异常可增加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 min低Apgar评分的风险,产前积极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利于降低生后1 min低Apgar评分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gar评分 窒息 危险因素 多中心研究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
下载PDF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妊娠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任兰花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妊娠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惠阳三和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9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建档编号单双数进行分组,双数为常规组(... 目的探讨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妊娠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惠阳三和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9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建档编号单双数进行分组,双数为常规组(n=29),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单数为研究组(n=30),实施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早产、新生儿窒息情况低于常规组,研究组新生儿出生1、10 min的Apgar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实施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妊娠结局,减少新生儿窒息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 常规护理 妊娠结局 新生儿apgar评分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科Apgar评分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及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李鹏 周丽丽 《大医生》 2023年第20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究胃癌患者外科Apgar评分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及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行胃癌根治术的294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估计失血、术中最低平均动脉压和最低心率测定患者外科Apgar... 目的 探究胃癌患者外科Apgar评分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及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行胃癌根治术的294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估计失血、术中最低平均动脉压和最低心率测定患者外科Apgar评分(SAS),根据SAS分为SAS<7组(n=56)和SAS≥7组(n=238),比较两组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和短期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年龄、BMI、糖尿病、ASA病情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S<7组患者性别男、吸烟史概率均高于SAS≥7组(P<0.05)。SAS<7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SAS≥7组(P<0.001)。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2.99%(244例)、53.06%(156例),SAS<7组患者短期生存率低于SAS≥7组(P<0.001)。SAS评估短期预后AUC为0.74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11和0.692。结论 外科Apgar评分与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密切,对患者的短期预后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apgar评分 胃癌根治术 术后并发症 短期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剖宫产产妇围术期中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其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8
作者 戴媚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1期1731-1733,共3页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剖宫产产妇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剖宫产产妇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事件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 8~10分占比为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围术期产妇行循证护理,能有效调节产妇紧张、焦虑情绪,减少不良事件,有进一步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焦虑 抑郁 apgar评分
下载PDF
一对一全产程陪护优质护理在产房护理应用效果及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
9
作者 张丽娜 李汶蓓 曹瑞红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产程陪护优质护理在产房护理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2年10月在我院产科就诊的产妇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干预组,均31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产程陪护优质护理在产房护理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2年10月在我院产科就诊的产妇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干预组,均31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一对一全产程陪护优质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母婴结局、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第一、二、三产程时长、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会阴侧切率、阴道助产率、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gar评分、阴道分娩率、护理质量、总满意度96.77%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对一全产程陪护优质护理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会阴侧切率、阴道助产率,缓解产妇不良情绪,缩短产程,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对一全产程陪护优质护理 产房 新生儿apgar评分 满意度 母婴结局
下载PDF
全程护理模式对行分娩镇痛初产妇分娩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10
作者 仲蓉蓉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2期183-185,共3页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模式对行分娩镇痛初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120例行硬膜外镇痛分娩产妇,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模式对行分娩镇痛初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120例行硬膜外镇痛分娩产妇,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21.67%,低于对照组的43.33%(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对行分娩镇痛初产妇分娩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 分娩镇痛 心理健康 分娩结局 新生儿apgar评分
下载PDF
丙泊酚诱导全麻剖宫产时血药浓度测定及其对新生儿Apgar评分和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5
11
作者 冯颢 金延武 +2 位作者 王端玉 冯昌 丁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80-682,共3页
目的:测定丙泊酚诱导全麻剖宫产时产妇静脉血和新生儿脐血中的药物浓度,观察它的麻醉效应和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能力(NBNA)的影响。方法:因特殊情况不宜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足月孕妇30例,用丙泊酚2mg/kg诱导联合琥珀胆碱辅助... 目的:测定丙泊酚诱导全麻剖宫产时产妇静脉血和新生儿脐血中的药物浓度,观察它的麻醉效应和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能力(NBNA)的影响。方法:因特殊情况不宜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足月孕妇30例,用丙泊酚2mg/kg诱导联合琥珀胆碱辅助肌松行全身麻醉剖宫产术(A组),于新生儿娩出时、脐带结扎后分别抽取胎盘侧脐带中脐静脉、脐动脉和母体外周静脉血各5ml,用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血中丙泊酚的浓度,记录产妇术前、意识消失、手术开始、胎儿娩出、手术结束和意识恢复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另随机选择30例常规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孕妇(B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5min时的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出生后3天和10天的NBNA分值。结果:丙泊酚在母体静脉血中的药物浓度为2.26±0.71μg/ml,在正常麻醉范围内。脐静脉血药浓度为0.83±0.25μg/ml,脐动脉血药浓度为0.78±0.24μg/ml,均低于苏醒浓度。术中产妇生命体征平稳,无意识恢复,术后随访无术中知晓发生。全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NBNA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2mg/kg诱导全麻剖宫产术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NBNA评分无明显影响,产妇处于镇静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麻醉 全身 剖宫产术 血药浓度 apgar评分 神经行为能力
下载PDF
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剖宫产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51
12
作者 房小斌 姚伟瑜 +3 位作者 谢钱灵 肖全胜 吴建文 李师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7-308,共2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用于产科麻醉的可行性。方法76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七氟醚组(S组)静注丙泊酚1.5mg/kg,并吸入3.5%(1&#...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用于产科麻醉的可行性。方法76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七氟醚组(S组)静注丙泊酚1.5mg/kg,并吸入3.5%(1·3MAC)七氟醚加3L/min氧吸入诱导后,插入喉罩,维持麻醉至胎儿娩出;对照组(R组)L2~3穿刺,蛛网膜下腔给予0.5%罗哌卡因10~15mg,切皮前给予丙泊酚1.5mg/kg。记录两组产妇的ECG、BP、SpO2等生命体征,记录给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以及出生后即刻、5-min、10-min的Apgar评分。结果给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两组均在5~10min。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氟醚组有3例新生儿Apgar评分≤7分(7.9%);对照组有2例(5.3%)。结论3·5%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剖宫产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剖宫产 apgar评分
下载PDF
窒息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许亚红 闵敏 +7 位作者 高宇 卢冬梅 陈勇 黄龙 何业结 康英 杨珍珍 郭特鎏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在诊断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Apgar评分8~10分的新生儿和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分别作为正常组和窒息组(4~7分为轻度窒息组,≤3分为重度窒息组),对两组的脐动脉血气检测结果进行对...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在诊断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Apgar评分8~10分的新生儿和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分别作为正常组和窒息组(4~7分为轻度窒息组,≤3分为重度窒息组),对两组的脐动脉血气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研究,并分析不同Apgar评分与不同脐动脉p H值新生儿出生时脏器损伤发生情况。结果窒息组出生时脐动脉血p H〈7.2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轻度窒息组脐动脉血p H〈7.2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重度窒息组(P〈0.05);窒息组脏器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脐动脉血p H〈7.2的新生儿脏器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p H≥7.2的新生儿(P〈0.05)。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评估新生儿窒息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与Apgar评分有很好的互补性;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分析结合,能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 apgar评分 血气分析 诊断
下载PDF
重度窒息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瑾 李丽 +2 位作者 阚亚楠 梁宏伟 陈家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7-819,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窒息新生儿5minApgar评分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入选103例出生后1minApgar评分为0-3分的重度窒息新生儿,根据出生后5minApgar评分分组,〉7分为A组(n=50),≤7分B组(n=53);同时以40例1、5minApgar评分均〉... 目的探讨重度窒息新生儿5minApgar评分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入选103例出生后1minApgar评分为0-3分的重度窒息新生儿,根据出生后5minApgar评分分组,〉7分为A组(n=50),≤7分B组(n=53);同时以40例1、5minApgar评分均〉7分的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三组新生儿均于出生后第3天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分析其HRV变化。结果B组较对照组及A组HRV时域指标PNN50、rMSSD、SDSD降低,SDNN、SDANN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对照组HRV时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损伤自主神经功能,5minApgar评分联合HRV时域参数可作为重度窒息新生儿自主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的无创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apgar评分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功能损伤 新生儿
下载PDF
胎心监护联合脐血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预测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6
15
作者 杨健红 谭艳丽 +3 位作者 唐红 姚毓筠 潘柳萍 文哲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对羊水粪染窒息新生儿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85例羊水粪染新生儿进行分娩前胎心监护,出生后立即采集脐动脉血进行p H值测定,进行Apgar评分,分析3项指标与脏器损伤的关系,以及三者联合诊断...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对羊水粪染窒息新生儿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85例羊水粪染新生儿进行分娩前胎心监护,出生后立即采集脐动脉血进行p H值测定,进行Apgar评分,分析3项指标与脏器损伤的关系,以及三者联合诊断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结果 585例羊水粪染新生儿中共确诊窒息49例,占8.4%。随着p H值、Apgar评分的降低出现脏器损伤的新生儿比例升高(P<0.05),胎心监护异常组的脏器损伤发生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低Apgar评分(≤7分)联合异常胎心监护、脐动脉血p H值<7诊断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的敏感性为44.9%,特异性为100.0%,符合率为57.1%;低Apgar评分联合脐动脉血p H值<7.2、异常胎心监护诊断窒息的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78.6%,符合率为82.5%。结论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可有效地预测评价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为窒息新生儿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羊水粪染 胎心监护 脐动脉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诊断
下载PDF
脐动脉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联合应用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萍 赵丽丽 李海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3015-3017,共3页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的关系及二者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4例足月新生儿出生即进行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并追踪新生儿结局。结果宫内窘迫组脐动脉血pH值为(7.25±0.21),无宫内窘迫组pH值为(7.29±0....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的关系及二者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4例足月新生儿出生即进行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并追踪新生儿结局。结果宫内窘迫组脐动脉血pH值为(7.25±0.21),无宫内窘迫组pH值为(7.29±0.04)。宫内窘迫组pH<7.2占30.36%,<7.1占23.21%,<7.0占16.07%;无宫内窘迫组pH<7.2占14.06%,<7.1占10.16%,<7.0占5.4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7.2、7.1、7.0为pH界值,Apgar评分≤7分组中低于pH界值的百分比明显高于Apgar评分>7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gar评分≤7分组中pH<7.2敏感性为58.82%,特异性为57.14%;pH<7.1敏感性为55.88%,特异性为73.08%;pH<7.0敏感性为35.29%,特异性为75.00%。pH值越低,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越高。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能更客观、更灵敏地反映胎儿缺氧、缺血的程度,并对判断新生儿近、远期预后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 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窒息 新生儿
下载PDF
B型脑尿钠肽检测及外科Apgar评分对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余伟 黄长山 +4 位作者 王谦 丁月超 黄涛 马超 马洪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B型脑尿钠肽检测(BNP)及术中Apgar评分对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检测41例行外科治疗的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前后BNP水平,并对术中情况进行外科Apgar评分,统计其术后出现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的情况与两... 目的探讨B型脑尿钠肽检测(BNP)及术中Apgar评分对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检测41例行外科治疗的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前后BNP水平,并对术中情况进行外科Apgar评分,统计其术后出现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的情况与两者的关系。结果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前BNP水平较基线水平升高(P<0.05),术后随着心功能改善可出现明显下降,术前BNP水平高者术后出现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几率增加;术中Apgar评分较低者术后出现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几率增加。结论血浆BNP水平及术中外科Apgar评分系统对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出现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心脏主要不良事件 BNP apgar评分
下载PDF
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1
18
作者 余燕红 陈影 陈少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7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在评估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8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4例窒息新生儿为观察组.5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新生儿出生时...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在评估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8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4例窒息新生儿为观察组.5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脏器损伤的关系,脐动脉血pH值与出生1minApgar评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pH值〈7.2者占38.2%,对照组中pH值〈7.2者占16.0%,脐动脉血pH值较低的患儿,Apgar评分也较低,同时窒息的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估新生儿窒息不能没有血气分析的结果,脐动脉血气分析比Apgar评分对评估新生儿窒息更具客观性,两者结合,能反映胎儿宫内缺氧缺血程度,为临床正确及时诊断新生儿窒息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 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术中孕妇循环和新生儿Apgar评分及血气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凤玫 许波 陈东生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3年第6期497-500,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剖宫产麻醉方式对孕妇循环和新生儿Apgar评分及血气分析的影响,以期为优化剖宫产麻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在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的孕妇80例(全麻组)与椎管内麻醉失败后行全身麻醉... 目的比较不同剖宫产麻醉方式对孕妇循环和新生儿Apgar评分及血气分析的影响,以期为优化剖宫产麻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在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的孕妇80例(全麻组)与椎管内麻醉失败后行全身麻醉下剖宫产的孕妇6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妇血流动力学、麻醉开始至新生儿出生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全麻组与对照组孕妇麻醉前后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与对照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者的比例分别为96.3%(77/80)和75.0%(4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插管率分别为1.3%(1/80)和13.3%(8/60),新生儿脐动脉pH值分别为7.29±0.41和7.23±0.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全麻组麻醉开始至新生儿出生时间分别为(8.3±3.2)min和(3.2±2.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身麻醉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手术,合理用药、缩短新生儿出生时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剖宫产 新生儿 apgar评分 脐动脉血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