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1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脑脉康调控PPARγ/LXRα/ABCA1通路介导脂质代谢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1
作者 张家瑞 丁春晓 +4 位作者 管仲莹 刘晶 陈巍 高静 庞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83-88,共6页
目的基于PPARγ/LXRα/ABCA1通路探讨心脑脉康改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心脑脉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 目的基于PPARγ/LXRα/ABCA1通路探讨心脑脉康改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心脑脉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予常规饲料喂养。阿托伐他汀组予阿托伐他汀钙混悬液灌胃,心脑脉康高、中、低剂量组予56、28、14 g/kg心脑脉康水煎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检测小鼠肝脏指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生化试剂盒检测肝组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HE染色观察主动脉内膜及肝组织形态,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质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肝X受体α(LXRα)、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A1、ABCG1、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血清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TC、TG含量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管壁增厚、内皮下泡沫细胞增多,肝细胞排列紊乱,可见大量脂肪空泡,肝组织PPARγ、LXRα、ABCA1、ABCG1、SR-BⅠ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心脑脉康高、中、低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TC、TG、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TC、TG含量显著降低(P<0.05),主动脉管壁增厚减轻,内皮下泡沫细胞减少,肝细胞排列较整齐,脂肪变性不同程度减轻,心脑脉康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肝组织PPARγ、LXRα、ABCA1、ABCG1、SR-BⅠ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心脑脉康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脂水平,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和肝组织脂质沉积,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PARγ/LXRα/ABCA1通路,调节脂质代谢,促进胆固醇逆转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脉康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逆转运 PPARγ/LXRα/ABCA1通路 ApoE^(-/-)小鼠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逆转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机制研究
2
作者 张婷 王丹 +6 位作者 刘华坤 李红星 张培法 刘震 韩文舫 何爱国 蔚红霞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5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究桂枝茯苓丸逆转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gene knockout,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建立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桂枝茯苓丸组、阿托伐他汀+桂枝... 目的探究桂枝茯苓丸逆转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gene knockout,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建立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桂枝茯苓丸组、阿托伐他汀+桂枝茯苓丸组。通过油红O染色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后主动脉病理形态变化及各组药物对斑块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量。结果①光镜下观察ApoE^(-/-)小鼠血管管腔明显狭窄,管腔内可见突起的斑块,内膜内泡沫细胞堆积,平滑肌紊乱,向内膜迁移,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②与模型组相比,桂枝茯苓丸组、阿托伐他汀+桂枝茯苓丸组主动脉斑块面积明显缩小(P<0.01)。③与模型组相比,桂枝茯苓丸组、阿托伐他汀+桂枝茯苓丸组主动脉根部斑块VEGF表达阳性面积明显缩小(P<0.01)。④各组主动脉根部斑块TGF-β1、α-SMA均未出现阳性表达。结论桂枝茯苓丸可改善管腔狭窄,稳定血管结构,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桂枝茯苓丸可能通过减少斑块局部VEGF表达,达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ApoE^(-/-)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金银花-连翘药对改善川崎病小鼠血管炎的作用及机制
3
作者 马锦 唐孕佳 +1 位作者 宋秀道 吕海涛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6,共8页
目的探讨金银花-连翘药对改善川崎病小鼠血管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模型组(6只)和中药组(5只)。采用腹腔注射0.2 mL白色念珠菌水溶物(20 mg·mL^(-1))复制川崎病小鼠模型,每日1次,连续5 d。模型... 目的探讨金银花-连翘药对改善川崎病小鼠血管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模型组(6只)和中药组(5只)。采用腹腔注射0.2 mL白色念珠菌水溶物(20 mg·mL^(-1))复制川崎病小鼠模型,每日1次,连续5 d。模型复制的同时,中药组小鼠给予金银花-连翘提取物(生药量2.6 g·kg^(-1))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量PBS。末次注射后,继续喂养14 d,然后取样进行后续实验。采用HE及EVG染色法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心脏组织中Ly6G、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外周血中40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并筛选差异表达细胞因子,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脏血管内皮粗糙,结构不完整,细胞排列无序,血管及周围心肌组织可见炎性细胞广泛浸润;心脏血管壁弹力纤维排列紊乱,松散断裂;血管及周围心肌组织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广泛浸润,Ly6G表达显著上调(P<0.01);心脏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鼠心脏血管内皮结构较完整,炎性细胞浸润减轻;心脏血管壁弹力纤维较规整,未见明显断裂;心脏血管区域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少,Ly6G表达显著下调(P<0.01);心脏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有28个差异表达细胞因子,均显著上调(P_(adj)<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有17个差异表达细胞因子,其中16个显著下调(P_(adj)<0.05),1个显著上调(P_(adj)<0.05)。有14个差异表达细胞因子为正常组vs模型组的上调基因,而在金银花-连翘干预后显著回调。差异表达细胞因子涉及白细胞迁移、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粒细胞趋化性等生物过程;涉及细胞因子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趋化因子活性等分子功能;以及涉及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结论金银花-连翘药对可改善川崎病小鼠的血管炎,其机制可能与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下调MMP9表达,以及抑制外周相关血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连翘药对 川崎病 血管炎 中性粒细胞 差异表达细胞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小鼠
原文传递
复方凉血消银饮对银屑病合并肥胖模型小鼠IGF-1水平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吴盘红 刘勇辉 +7 位作者 彭超杰 宰涵雪 吴晓晗 王会娟 王丽 张步鑫 刘爱民 丁虹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凉血消银饮对银屑病合并肥胖模型小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小鼠48只,共分为6组,每组8只,通过高脂饮食建立肥胖模型小鼠,再经咪喹莫特(IMQ)乳膏诱导制成肥胖合并银屑病小鼠模型,分别给予凉... 目的探讨复方凉血消银饮对银屑病合并肥胖模型小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小鼠48只,共分为6组,每组8只,通过高脂饮食建立肥胖模型小鼠,再经咪喹莫特(IMQ)乳膏诱导制成肥胖合并银屑病小鼠模型,分别给予凉血消银饮组及复方凉血消银组中药灌胃处理28 d。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皮损情况,免疫组化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析复方凉血消银饮对肥胖合并银屑病模型小鼠代谢指标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角蛋白17(KPT17)的影响。结果复方凉血消银组模型小鼠体质量显著低于其他4组,和正常空白对照组相当;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凉血消银饮可明显降低银屑病合并肥胖模型小鼠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减轻其鳞屑红斑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凉血消银饮干预后IGF-1、IGF-1R和IGFBP-3表达均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凉血消银饮可通过降低IGF-1、IGF-1R和IGFBP-3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有效抑制银屑病鳞屑产生及皮肤红肿、过度增生,同时有效降低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凉血消银饮 银屑病 肥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小鼠模型
下载PDF
基于PPARγ/LXRα/ABCA1信号通路探讨芪黄疽愈方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欣 葛建立 +6 位作者 苏坤 张敏妹 张静 何建明 马云龙 孙云朝 楚信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88-1693,共6页
目的 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肝X受体(LXR)α/三磷酸腺甘结合盒转运体(ABC)A1信号通路探讨芪黄疽愈方影响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5只C57BL/6小鼠作为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饲配... 目的 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肝X受体(LXR)α/三磷酸腺甘结合盒转运体(ABC)A1信号通路探讨芪黄疽愈方影响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5只C57BL/6小鼠作为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饲配合生理盐水灌胃,68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4只)、中药组(22只)、对照组(22只)给予高脂饲料喂饲配合对应药物灌胃,12 w后通过主动脉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证实造模成功,通过小鼠状态了解小鼠一般状况;主动脉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动脉硬化及脂质沉积情况;肝脏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红染脂滴情况,并通过Western印迹、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PPARγ、LXRα、ABCA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空白组皮毛水润光泽,精神状态良好,活跃,饮食饮水正常;模型组精神萎靡,皮毛晦暗,倦怠懒动,饮食差,饮水正常;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及对照组给药后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各组主动脉HE、油红O染色显示,空白组主动脉切片未见AS斑块,主动脉大体标本未见明显红染脂质;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主动脉切片可见斑块,大体标本可见明显红染脂质;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及对照组动脉切片中AS斑块面积较小,大体标本中红染脂质面积较小。小鼠肝脏HE、油红O染色显示,空白组肝细胞结构正常,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沿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四周放射排列,未见脂肪变性;油红O未见红染脂质;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细胞排列紊乱,胞内可见形态不同、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脂滴空泡,油红O切片可见大量红染脂质。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中药组肝脏病变程度减轻,肝细胞结构大部分清晰可见,脂滴数量减少,油红O红染脂质明显减少。Western印迹检测肝脏PPARγ、LXRα、ABCA1蛋白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PPARγ、LXRα、ABCA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均显著升高(P<0.05)。PCR检测肝脏PPARγ、LXRα、ABCA1 mRNA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PPARγ、LXRα、ABCA1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芪黄疽愈方能够影响小鼠动脉硬化,升高肝脏PPARγ、LXRα、ABCA1蛋白表达,调节肝脏脂质代谢,促进胆固醇逆转运,延缓AS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黄疽愈方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肝X受体(LXR)α/三磷酸腺甘结合盒转运体(ABC)A1信号通路 肝脏 脂质代谢 ApoE^(-/-)小鼠 胆固醇逆转运
下载PDF
载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6
作者 张丹丹 王燕 +1 位作者 赵冉 谭学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 探讨载5-氨基水杨酸(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ES-IOCS/5-AS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TNBS)模型组、5-ASA组和ES-IOCS/5-AS... 目的 探讨载5-氨基水杨酸(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ES-IOCS/5-AS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TNBS)模型组、5-ASA组和ES-IOCS/5-ASA组。通过TNB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5-ASA组和ES-IOCS/5-ASA组于TNBS造模后进行灌胃给药,连续灌胃7 d。7 d后处死小鼠,评估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小鼠肠道组织进行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道组织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凋亡相关斑点(ASC)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NBS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P<0.001),DAI评分显著升高(P<0.001),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0.001),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增加(P<0.001),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显著升高(P<0.05),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01)。与TNBS模型组相比,ES-IOCS/5-ASA组小鼠DAI评分显著降低(P<0.001),肠道缩短被抑制(P<0.001),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下降(P<0.001),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降低(P<0.05),但两组间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0.001)。5-ASA对小鼠肠道炎症无明显缓解作用。结论 ES-IOCS/5-ASA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来改善TNB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水杨酸 三硝基苯磺酸 溃疡性结肠炎 NLRP3炎症小体 纳米复合物 小鼠
下载PDF
有氧运动抑制炎症反应改善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心肌纤维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秦芳 马甜甜 +1 位作者 于子夫 刘西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562,共6页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S)会引发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等心血管病变,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重,发病人群逐渐增多。炎症反应是心肌纤维化的关键因素,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减轻炎症保护心肌功能。但有氧运动对AS心肌纤维化的保护机制尚不清楚。...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S)会引发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等心血管病变,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重,发病人群逐渐增多。炎症反应是心肌纤维化的关键因素,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减轻炎症保护心肌功能。但有氧运动对AS心肌纤维化的保护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氧运动对AS小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机制。方法2022年2—8月选取27只8周龄的雄性ApoE^(-/-)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有氧运动组,每组9只。制备AS小鼠模型,对小鼠进行运动训练,Masson染色、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NOD受体3(NLRP3)、白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情况,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表达量。结果Masson染色结果示模型组心肌组织纤维化较对照组明显加重;有氧运动组心肌组织纤维化较模型组明显改善。HE染色结果示模型组小鼠心肌细胞排列较错乱,细胞形态、大小异常,细胞间隙增大,存在炎性细胞浸润;有氧运动组小鼠心肌细胞排列尚整齐,细胞形态、大小异常,细胞间隙基本正常。模型组NLRP3、IL-1β、TGF-β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有氧运动组NLRP3、IL-1β、TGF-β1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SOD、GSH-Px表达量低于对照组,有氧运动组SOD、GSH-Px表达量高于模型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氧运动明显改善ApoE^(-/-)AS小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炎性反应、激活抗氧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纤维化 有氧运动 炎症 ApoE^(-/-)小鼠
下载PDF
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整装(whole-mount)主动脉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的血管外膜淋巴管成像
8
作者 何玉莲 钟文飞 +3 位作者 林彩燕 李玉婷 冯森玲 严鹏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7-531,共5页
目的 探索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整装(whole-mount)主动脉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血管外膜淋巴管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ApoE^(-/-)小鼠整装主动脉,进行淋巴管内皮受体1(LYVE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 目的 探索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整装(whole-mount)主动脉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血管外膜淋巴管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ApoE^(-/-)小鼠整装主动脉,进行淋巴管内皮受体1(LYVE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染色后组织经5 g/L苏丹黑B处理30 min、组织透明液透明,移至自制的样本容器中,荧光显微镜下成像。结果经5 g/L苏丹黑B处理的整装主动脉可见血管自发荧光显著降低,外膜淋巴管的特异性荧光强度显著增强,更易观察且不会对其他通道荧光产生干扰。结论 建立的ApoE^(-/-)小鼠整装主动脉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血管外膜淋巴管的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敲除(ApoE^(-/-)) 整装(whole-mount)小鼠主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淋巴管 苏丹黑B
原文传递
香菇多糖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
9
作者 郑学斌 黄玉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1-1415,共5页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LNT)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及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ApoE^(-/-)小鼠分为模型组、立普妥组(5 mg/kg)、LNT低(5 mg/kg)、中(10 mg/kg)、高(20 mg/kg)剂量组,以相似遗...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LNT)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及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ApoE^(-/-)小鼠分为模型组、立普妥组(5 mg/kg)、LNT低(5 mg/kg)、中(10 mg/kg)、高(20 mg/kg)剂量组,以相似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为对照组。灌胃给药12周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ELISA检测血清IL-6、IL-1β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整体主动脉斑块形成情况;HE染色观察主动脉根部斑块形成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检测主动脉AMPK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TG、LDL-C、IL-6、IL-1β水平、主动脉斑块面积、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主动脉组织NLRP3、IL-6、IL-1β表达显著升高,主动脉组织p-AMPK/AMPK表达和血清HDL-C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立普妥组、LNT中、高剂量组TC、TG、LDL-C、IL-6、IL-1β、主动脉斑块面积、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主动脉组织NLRP3、IL-6、IL-1β表达显著降低,主动脉组织p-AMPK/AMPK表达和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且LNT各剂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普妥组与LNT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T可能通过激活AMPK通路抑制AS小鼠炎症反应和AS斑块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ApoE^(-/-)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扶正通络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小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0
作者 杨泽虹 麦紫涵 +7 位作者 陈彦彤 江晓涛 安金琪 阮舒琪 曾颖凤 文艺 刘凤斌 李培武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8-348,共11页
目的探讨扶正通络解毒方(FTJF)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炎-癌”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检索TCMSP、HERB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FTJF方中各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TTD和DisD... 目的探讨扶正通络解毒方(FTJF)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炎-癌”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检索TCMSP、HERB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FTJF方中各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TTD和DisDeNet数据库检索、筛选获得CAG“炎-癌”转化相关疾病靶点;使用Venny 2.1在线平台对FTJF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CAG“炎-癌”转化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FTJF干预CAG“炎-癌”转化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筛选出核心活性成分;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潜在作用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筛选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2)采用N-甲基-N-亚硝基脲(MNU)化学诱导法复制CAG“炎-癌”转化小鼠模型。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FTJF低、中、高剂量组(生药量9.56、19.11、38.22 g·kg^(-1)),每组10只,灌胃给药,每日1次,持续8周。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及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法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胃功能激素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L-1β)的水平;q-PCR法检测胃黏膜组织肿瘤蛋白p53(TP53)、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MY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共筛选得到199种活性成分,795个作用靶点,2074个疾病相关靶点,FTJF干预CAG“炎-癌”转化的307个潜在作用靶点。分析得到槲皮素、芹菜素、木犀草素、熊果酸等核心活性成分;TP53、AKT1、GAPDH、MYC、EGFR、VEGFA、TNF、JUN、CASP3、INS等核心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癌症通路、乙型肝炎、PI3K/Akt信号通路等。(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胃黏膜结构严重破坏,细胞排列紊乱,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细胞明显空泡样变,腺腔形成大小不等的黏液湖,有分泌酸性黏液的肠化生腺体形成;部分黏膜呈锯齿样或U型管样,两个或多个腺腔单层上皮变为多层无规则排列、无管腔结构的细胞团,表现出组织异型性;血清PGⅠ水平显著降低(P<0.001),PGⅡ、G-17、IL-6、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胃黏膜组织TP53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01),MYC、EGFR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FTJF各剂量组小鼠胃黏膜组织细胞形态异常情况均有所好转,炎性浸润区域减少,空泡样变、黏液湖及组织异型性减少;血清PGI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01),PGⅡ、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胃黏膜组织TP53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MYC、EGFR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P<0.01)。FTJF中、高剂量组的血清G-17、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结论FTJF可能通过槲皮素、芹菜素等多种活性成分,调节胃功能激素分泌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下调癌症信号通路,发挥干预CAG“炎-癌”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通络解毒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炎-癌”转化 胃功能激素 炎症反应 癌症通路 小鼠
原文传递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围绝经期模型小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张可兴 张博 +3 位作者 朱珊珊 吴琼 黄莉莉 刘延东 《中国药业》 2025年第4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水煎液对围绝经期小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等体积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模型组(等体积1%CMC-Na溶液)、雌激素组(0.13 mg/kg)及给药组(14 mg/g),...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水煎液对围绝经期小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等体积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模型组(等体积1%CMC-Na溶液)、雌激素组(0.13 mg/kg)及给药组(14 mg/g),各10只。0.5%戊巴比妥钠麻醉小鼠后,结扎输卵管,摘取两侧卵巢以复制围绝经期小鼠模型。假手术组小鼠仅切除双侧卵巢附近等量脂肪组织。建模开始后第8天,进行电刺激(假手术组小鼠置刺激箱内10 min),每天1次,连续7 d;每天电刺激后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或CMC-Na溶液(0.2 m L/10 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小鼠日间、夜间血清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日间下丘脑Gn RH水平显著降低,给药组小鼠日间和雌激素组小鼠日间血清E_(2)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能通过稳定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激素昼夜节分泌,从而发挥改善睡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围绝经期 小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激素水平
下载PDF
2,6-DMBQ通过mTOR通路抑制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李娟 李舒芳 +3 位作者 熊晓曼 杨秋雁 谢雪丽 张艳丽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2-479,共8页
目的探究2,6-二甲氧基-1,4-苯醌(2,6-dimethoxy-1,4-benzoquinone,2,6-DMBQ)在哮喘小鼠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卵清蛋白(ovalbumin,OVA)组、融媒组、布地奈德(budesonide,BUD)组、2,6-DMBQ低... 目的探究2,6-二甲氧基-1,4-苯醌(2,6-dimethoxy-1,4-benzoquinone,2,6-DMBQ)在哮喘小鼠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卵清蛋白(ovalbumin,OVA)组、融媒组、布地奈德(budesonide,BUD)组、2,6-DMBQ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OVA诱导法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使用无创肺功能仪测定小鼠气道高反应性,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IL-10和血清免疫球蛋白E水平,细胞计数仪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过碘酸-希夫染色评估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相关蛋白(p-AKT/AKT、p-p70S6K/p70S6K)表达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肾功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VA组增强呼吸间歇值、苏木精-伊红染色炎性评分和过碘酸-希夫染色阳性面积、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IL-17/IL-10比值、血清免疫球蛋白E水平、p-AKT/AKT和p-p70S6K/p70S6K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OVA组相比,BUD组和2,6-DMBQ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降低(P<0.05)。结论2,6-DMBQ可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可能通过减轻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失衡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2 6-二甲氧基-1 4-苯醌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 Th17/Treg失衡 小鼠
下载PDF
关元穴麦粒灸对自然衰老小鼠睾酮低下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作用研究
13
作者 崔梦凡 马秉哲 +3 位作者 殷智洋 钱雨彤 焦丹丽 刘世敏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57-164,共8页
目的:探讨关元穴麦粒灸对自然衰老小鼠睾酮合成及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12月龄清洁级(SPF)雄性C57BL/6J小鼠正常饲养至15月龄,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麦粒灸组和衰老组,每组20只;选择4月龄SPF雄性C57BL/6J小鼠... 目的:探讨关元穴麦粒灸对自然衰老小鼠睾酮合成及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12月龄清洁级(SPF)雄性C57BL/6J小鼠正常饲养至15月龄,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麦粒灸组和衰老组,每组20只;选择4月龄SPF雄性C57BL/6J小鼠7只作为对照组。麦粒灸组采用关元穴麦粒灸,每次每穴灸5壮,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干预12周。衰老组小鼠正常饲养12周。完成干预后测定小鼠睾丸指数,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睾丸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小鼠睾丸组织内睾酮(T)、下丘脑组织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血清中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鼠睾丸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P53、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YP11A1)蛋白表达。结果:与青年组相比,衰老组小鼠毛发明显脱落且无光泽,精力减少;生精小管组织结构松散,伴随不同程度的细胞缺失和破裂,睾丸指数显著下降,呈现明显的衰老表型。与衰老组相比,麦粒灸组小鼠精力尚可,生精小管组织结构较清晰,各级细胞排列相对整齐且分化程度高。睾丸组织中T水平、SIRT1、GPX4和CYP11A1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5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HPG轴中GnRH、FSH、LH、tT、fT水平均显著上调。结论:关元穴麦粒灸可能通过保护自然衰老小鼠睾丸组织T合成功能,促进HPG轴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改善T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元穴 麦粒灸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睾酮 小鼠
原文传递
邻苯二甲酸单丁酯和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经cGAS/STING/NF-κB信号通路诱导小鼠睾丸间质细胞衰老的机制
14
作者 黄静 田选恩 +4 位作者 李玲 李庆元 冯海伦 撒开清 冶月秀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42-248,258,共8页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和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EHP)经环磷酸鸟苷-腺苷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诱导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细胞)衰老的机制。方法对TM-3细胞分别进行400μmol...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和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EHP)经环磷酸鸟苷-腺苷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诱导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细胞)衰老的机制。方法对TM-3细胞分别进行400μmol·L^(-1)的MBP、MEHP单药处理及400μmol·L^(-1) MBP+400μmol·L^(-1) MEHP联合处理24 h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活性氧(ROS)检测以说明发生氧化应激,β-半乳糖苷酶(β-Gal)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程度,qPCR检测线粒体DNA(mtDNA)是否释放进入细胞质,RT-q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GAS、STING、p65、p-p65、P16及P21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相比于对照组,MBP和MEHP染毒TM-3细胞出现扁平状态、空泡扩大,细胞发生皱缩。细胞内ROS水平升高,SA-β-Gal活性增加,mtDNA拷贝数增加,cGAS、STING、NF-κB、P16、P21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升高(P均<0.05);MBP和MEHP联合染毒对TM-3细胞的ROS含量、SA-β-Gal活性、mtDNA拷贝数、衰老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具有拮抗作用(P均<0.01)。结论MBP和MEHP可能通过cGAS/STING/NF-κB信号通路诱导小鼠睾丸间质细胞衰老,且表现为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AS/STING/NF-κB 小鼠睾丸间质细胞 细胞衰老 邻苯二甲酸单丁酯 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
下载PDF
褪黑素调控GPX4/NF-κB p65信号通路干预铁死亡促进小鼠皮肤创面修复
15
作者 芦周洲 高栋梁 王亚康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增殖和铁死亡的作用,并探究其促进小鼠皮肤创面修复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HSF细胞增殖能力,选取细胞增殖率最高的褪黑素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将HSF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谷氨酸组、谷氨...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增殖和铁死亡的作用,并探究其促进小鼠皮肤创面修复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HSF细胞增殖能力,选取细胞增殖率最高的褪黑素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将HSF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谷氨酸组、谷氨酸+褪黑素组。谷氨酸+褪黑素组用100μmol/L褪黑素预处理细胞60 min,随后除对照组外,另两组加入谷氨酸(10 mmol/L)诱导铁死亡。采用相应试剂盒检测HSF细胞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Fe^(2+)水平。构建小鼠为全层皮肤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褪黑素组,每组10只。褪黑素组在皮肤损伤处外敷含5 mg褪黑素的凡士林乳膏,对照组外敷等量凡士林乳膏,每日清洁换药,连续9 d。计算术后第5、7、9天各组创面愈合率。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第5、9天小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胶原纤维生成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术后第9天创面组织中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术后第9天创面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核因子(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褪黑素浓度为100μmol/L时HSF细胞增殖率最高,故选取100μmol/L褪黑素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谷氨酸组HSF细胞GSH水平降低,ROS、MDA、Fe^(2+)水平升高(均P<0.05)。与谷氨酸组比较,谷氨酸+褪黑素组HSF细胞GSH水平升高,ROS、MDA、Fe^(2+)水平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褪黑素组小鼠术后第5、7、9天创面愈合率增加(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褪黑素组小鼠术后第5、9天创面组织再上皮化程度更高,胶原纤维生成比例增加(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褪黑素组小鼠术后第9天创面组织Ki-67免疫荧光强度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褪黑素组小鼠术后第9天创面组织GPX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褪黑素能够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细胞铁死亡,促使小鼠创面组织再上皮化和胶原纤维形成,加快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调控GPX4/NF-κB p65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修复 褪黑素 铁死亡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核因子-κB p65 小鼠
下载PDF
甲型流感病毒重组血凝素1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产生β-防御素和γ-干扰素
16
作者 雷琪 赵兵兵 +2 位作者 罗红 陈强 江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2期6905-6912,共8页
背景:β-防御素具有抗甲型流感病毒活性,并能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内一系列炎症反应。关于甲型流感病毒表面蛋白血凝素1单独作用于原代小鼠气管上皮细胞后,是否能够诱导分泌β-防御素和γ-干扰素还未见研究报道。目的:探讨重... 背景:β-防御素具有抗甲型流感病毒活性,并能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内一系列炎症反应。关于甲型流感病毒表面蛋白血凝素1单独作用于原代小鼠气管上皮细胞后,是否能够诱导分泌β-防御素和γ-干扰素还未见研究报道。目的:探讨重组血凝素1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产生β-防御素和γ-干扰素的水平。方法:将原代小鼠气管上皮细胞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重组血凝素1组(200 ng/mL)、重组血凝素1+甲型流感病毒组、甲型流感病毒组(2×TCID50)、灭活甲型流感病毒组、重组血凝素1+灭活甲型流感病毒组。各组分别处理小鼠气管上皮细胞4,8,24 h后,苏木精-伊染色行病理学观察;qRT-PCR法检测细胞中β-防御素2,3,4及γ-干扰素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中β-防御素2,3,4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γ-干扰素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重组血凝素1单独作用或与甲型流感病毒联合作用可致气管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可观察到细胞出现空泡、核固缩以及细胞融合等现象;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重组血凝素1单独存在或与甲型流感病毒或灭活甲型流感病毒共同存在的情况下,可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分泌β-防御素2、β-防御素3、β-防御素4及γ-干扰素(P<0.05);③结果表明,重组血凝素1单独或联合甲型流感病毒均能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产生β-防御素2-4和γ-干扰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重组血凝素1 Β-防御素 Γ-干扰素 气管上皮细胞 小鼠
下载PDF
健脾祛痰方对限制活动ApoE^(-/-)小鼠体成分/行为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高乐 姜钧文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16-20,25,共6页
目的:观察健脾祛痰方对限制活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小鼠体成分/行为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3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以及健脾祛痰方低浓度组、健脾祛痰方中浓度组、健脾祛... 目的:观察健脾祛痰方对限制活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小鼠体成分/行为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3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以及健脾祛痰方低浓度组、健脾祛痰方中浓度组、健脾祛痰方高浓度组;将6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5组以高脂饲料喂养,阿托伐他汀组进行阿托伐他汀2.4 mg/(kg·d)灌胃,健脾祛痰方低浓度组、健脾祛痰方中浓度组、健脾祛痰方高浓度组以健脾祛痰方[2.97 g/(kg·d)、5.94 g/(kg·d)、11.88 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进行脾虚痰浊模型评价。实验期间每周观察小鼠的皮毛色泽、活动能力及大便性状,检测体成分,以旷场实验、跑台实验进行动物行为学评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旷场实验运动总距离减少,跑台实验跑步力竭时间降低,体脂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祛痰方低浓度组、健脾祛痰方中浓度组、健脾祛痰方高浓度组小鼠旷场实验运动总距离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健脾祛痰方中、高浓度组小鼠跑台实验跑步时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阿托伐他汀组和健脾祛痰方低浓度组跑步时间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健脾祛痰方低浓度组、健脾祛痰方中浓度组、健脾祛痰方高浓度组小鼠体脂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阿托伐他汀组小鼠体脂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健脾祛痰方可增加限制活动ApoE^(-/-)小鼠的行为活动,但对体成分改善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祛痰方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行为学 体脂 ApoE^(-/-)小鼠
下载PDF
丹蒌片通过PTP1B/PP2A/SP1途径影响甘油三酯合成改善ApoE^(-/-)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机制研究
18
作者 张美菱 朱敬轩 +3 位作者 王杰 宋囡 隋国媛 贾连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1-575,共5页
目的 探讨丹蒌片对Apo E^(-/-)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16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给药组各8只,8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饲,其余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饲,8... 目的 探讨丹蒌片对Apo E^(-/-)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16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给药组各8只,8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饲,其余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饲,8周后给药组予丹蒌片连续灌胃4周,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血脂水平;比色法试剂盒测定各组小鼠肝脏中甘油三酯(TG)水平,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及脂质沉积情况;RT-qPCR法检测肝脏组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N)、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的mRNA表达水平,WB法检测PTP1B、蛋白磷酸酶2A(PP2A)、P-PP2A、特异性蛋白1(SP1)、P-SP1、SREBP-1c、FASN、SCD1、GPA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的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TC、TG、LDL-C及肝组织TG含量显著升高(P<0.01),病理结果显示肝脏组织存在脂肪变性,以及明显的脂质沉积;小鼠肝脏PTP1B、SREBP-1c、FASN、SCD1、GPA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P-PP2A/PP2A、P-SP1/SP1比值显著降低(P<0.01)。经丹蒌片治疗后,小鼠血清的TC、TG、LDL-c及肝脏TG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肝脏脂肪变性及脂质沉积程度改善,小鼠肝脏PTP1B、SREBP-1c、FASN、SCD1、GPA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P-PP2A/PP2A、P-SP1/SP1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 丹蒌片可能通过PTP1B/PP2A/SP1途径影响肝脏甘油三酯合成而缓解Apo E^(-/-)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进而达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蒌片 ApoE^(-/-)小鼠 肝脏脂质沉积 甘油三酯合成
原文传递
黄连解毒汤与降脂药对ApoE^(-/-)小鼠固有免疫反应影响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揭珊珊 陈冰 +2 位作者 曾辉 薛欣 马雅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349-1355,共7页
目的比较黄连解毒汤及降脂药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对高脂饮食饲喂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全身固有免疫反应及主动脉局部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比较法将60只雌性8周龄ApoE^(-/-)小... 目的比较黄连解毒汤及降脂药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对高脂饮食饲喂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全身固有免疫反应及主动脉局部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比较法将60只雌性8周龄ApoE^(-/-)小鼠分为对照、模型、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罗格列酮和黄连解毒汤6组,每组10只,10只匹配的C57BL/6J小鼠为野生对照组。对照组与野生对照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给药组小鼠造模同时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3 mg/kg)、非诺贝特(33 mg/kg)、罗格列酮(0.67 mg/kg)、黄连解毒汤水煎液(5 g/kg)灌胃。4周后,每组取5只小鼠,生化检测血浆血脂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及表面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清道夫受体CD36的表达、单核细胞亚型比例,HE染色检测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RT-qPCR检测主动脉组织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余下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流式微球阵列(cytometric bead array,CBA)和ELISA检测血浆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与野生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小鼠血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明显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明显降低(P<0.01);外周血单核细胞炎症亚型Ly6C++比例升高(P<0.05),Ly6C-和Ly6C+比例降低(P<0.05);主动脉组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MCP)-1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2表达升高(P<0.05);LPS刺激后,对照组小鼠血浆IL-6和TNF-α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C、TG、HDL和LDL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比例增多(P<0.05),CD36的表达增加(P<0.05);主动脉组织炎性因子IL-1β、IL-12、TNF-α和NOS-2表达升高(P<0.05);LPS刺激后,血浆IL-1β、IL-12 p70和MCP-1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干预没有改善血脂水平(P<0.05),但降低主动脉组织炎性因子IL-1β、IL-6、IL-12、TNF-α、MCP-1和NOS-2 mRNA表达(P<0.05)。非诺贝特干预降低HDL水平(P<0.01);LPS刺激后,降低主动脉组织IL-12、TNF-α、MCP-1和NOS-2 mRNA表达(P<0.05)。罗格列酮干预没有改善血脂水平(P>0.05),但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炎症亚型Ly6C^(++)比例(P<0.05),降低主动脉组织IL-1β、IL-6、IL-12、TNF-α和NOS-2 mRNA表达(P<0.05);LPS刺激后,罗格列酮降低血浆IL-12 p70的水平(P<0.05)。黄连解毒汤干预并未改善血脂水平,但显著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炎症亚型Ly6C^(++)比例以及TLR4和CD36在单核细胞的表达水平(P<0.05),降低主动脉组织IL-1β、IL-12和NOS-2 mRNA表达(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减轻高脂血症引发的固有免疫反应,且其免疫调节作用不依赖于降脂作用。其中黄连解毒汤和罗格列酮对全身固有免疫的调控作用优于阿托伐他汀和非诺贝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降脂药 ApoE^(-/-)小鼠 高脂血症 固有免疫
下载PDF
昆布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性ApoE-/-小鼠的辅助降血脂作用机制
20
作者 徐新颖 刘姿杉 +2 位作者 倪钦帅 于竹芹 周缜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3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昆布多糖在动脉粥样硬化性ApoE-/-小鼠的辅助降血脂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性ApoE-/-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昆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普通饲料喂养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治疗... 目的研究昆布多糖在动脉粥样硬化性ApoE-/-小鼠的辅助降血脂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性ApoE-/-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昆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普通饲料喂养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昆布多糖(1 g/kg、2 g/kg、4 g/kg)灌胃,隔日1次;阳性药组给予腹腔注射波立达(10 mg/kg),1次/周,疗程4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同步给予等容积的0.9%氯化钠溶液,疗程4周。应用生化法检测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H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瘦素(LEP)和脂联素(APN)水平,苏木素尹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的脂质沉积。结果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昆布多糖组和阳性药组小鼠体质量均明显下降(P<0.05),血清TG、TC、LDL-C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LEP和APN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脂质沉积均显著改善。结论昆布多糖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脂质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LEP和APN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布多糖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瘦素 脂联素 APOE-/-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