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位掺杂Bi_4Ti_3O_(12)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顾骏 李伟 +1 位作者 吕笑梅 朱劲松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298-301,共4页
制备了不同半径和价数的离子B位掺杂的BTNb,BTV,BTZr,BTHf陶瓷,并且对其性能进行了测量.发现B位掺杂可以显著增加陶瓷的2Pr,同时可以改善抗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掺杂离子半径和价数都对剩余极化有一定影响,此外掺杂离子和氧离子的电子... 制备了不同半径和价数的离子B位掺杂的BTNb,BTV,BTZr,BTHf陶瓷,并且对其性能进行了测量.发现B位掺杂可以显著增加陶瓷的2Pr,同时可以改善抗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掺杂离子半径和价数都对剩余极化有一定影响,此外掺杂离子和氧离子的电子轨道杂化也会影响材料的剩余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 钛酸铋 b位掺杂
下载PDF
B位掺杂对(Pb,Ca)(Fe1/2Nb1/2)O3陶瓷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卞建江 钟永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0期155-157,共3页
研究了B位分别掺杂Sn^4+、Zr^4+、Ce^4+对(Pb0.45Ca0.25)(Fe1/2Nb1/2)O3(PCFN)陶瓷的烧结行为、微观结构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杂样品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烧结(... 研究了B位分别掺杂Sn^4+、Zr^4+、Ce^4+对(Pb0.45Ca0.25)(Fe1/2Nb1/2)O3(PCFN)陶瓷的烧结行为、微观结构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杂样品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烧结(1200℃/2h),B位大半径离子的掺入使介电常数降低,适量的B位掺杂能不同程度的改进PCFN陶瓷的综合微波介电性能。用这种材料做成的带通滤波器在中心频率为928.4MHz下,插入损耗为2.469dB,满足插入损耗应小于3dB的要求,在移动通信中有着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损耗 PCFN陶瓷 b位掺杂 微波介电性能
下载PDF
B位掺杂对钙钛矿锰氧化物的磁电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桂英 刘宁 《宿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08-111,43,共5页
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离子B位掺杂对钙钛矿锰氧化物的磁性质和电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的价态磁性以及电子结构都是影响体系的磁电性质的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 钙钛矿锰氧化物 b位掺杂 双交换
下载PDF
B位掺杂(CH_3NH_3)Pb_(0.5)M_(0.5)I_3(M=C,Si,Ge,Sn)环境友好型光电转化材料第一性原理研究
4
作者 纪登辉 肖心举 +4 位作者 张聪敏 胡明哲 蒋会显 李秀玲 尹跃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308-314,共7页
采用Material Studio(MS)计算软件中的CASTEP软件包构建出环境友好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CH3NH3)Pb0.5M0.5I3(M=C,Si,Ge,Sn)包括母体在内的共计25种位形,研究了B位掺杂对其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GGA+WC关联函数对25种位形分... 采用Material Studio(MS)计算软件中的CASTEP软件包构建出环境友好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CH3NH3)Pb0.5M0.5I3(M=C,Si,Ge,Sn)包括母体在内的共计25种位形,研究了B位掺杂对其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GGA+WC关联函数对25种位形分别进行几何优化和能量优化,并获得最终优化后的几何结构与总能量;其次,寻找到能量最低对应的几何结构,并将该结构作为最稳定结构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所有位形都属于半导体.随着B位掺杂元素有效离子半径的减小,晶胞体积收缩,带隙有减小的趋势,在费米能级附近态密度分裂成的子带数量逐渐增加,电子密度逐渐降低,光学吸收峰逐渐从高频向低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b位掺杂 第一性原理 能带结构 光学吸收性能
下载PDF
Bi_4Ti_3O_(12)陶瓷及其A和B位掺杂的介电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姚阳阳 宋春花 +2 位作者 包志豪 朱劲松 王业宁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22-23,26,共3页
测量了Bi_4Ti_3O_12(BTO)陶瓷及其A和B位掺杂的系列材料介电损耗.在温度损耗谱上观察到一损耗峰,通过氧处理和内耗等相关实验手段,证实该峰(P1峰)是与氧空位有关的弛豫峰.同时观察该峰随不同掺杂类型的变化,分析了BTO陶瓷B位掺杂对铁电... 测量了Bi_4Ti_3O_12(BTO)陶瓷及其A和B位掺杂的系列材料介电损耗.在温度损耗谱上观察到一损耗峰,通过氧处理和内耗等相关实验手段,证实该峰(P1峰)是与氧空位有关的弛豫峰.同时观察该峰随不同掺杂类型的变化,分析了BTO陶瓷B位掺杂对铁电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4Ti3O12陶瓷 介电损耗 b位掺杂 弛豫峰 A掺杂 铁电性 铁电体 钛酸铋
下载PDF
sol-gel法制备B位掺杂铝酸镧红外辐射陶瓷材料 被引量:4
6
作者 常晴 李江霖 +1 位作者 刘庆生 游拯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49,共7页
采用sol-gel法制备Fe、Fe-Ni离子B位掺杂的LaAlO3基红外辐射陶瓷材料,通过XRD、FTIR、SEM、IR-2、XPS等手段对掺杂试样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后所得产物皆为钙钛矿结构复合氧化物,掺杂Fe后红外发射率有所提高但增加幅度较小,F... 采用sol-gel法制备Fe、Fe-Ni离子B位掺杂的LaAlO3基红外辐射陶瓷材料,通过XRD、FTIR、SEM、IR-2、XPS等手段对掺杂试样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后所得产物皆为钙钛矿结构复合氧化物,掺杂Fe后红外发射率有所提高但增加幅度较小,Fe-Ni共掺试样的红外辐射性能明显改善。当Fe3+掺杂量x=0.25时,在3~5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从0.345提高到了0.821。红外发射率提高的物理机制在于:B位掺杂后存在产生氧空位和化学价变化两种补偿机制。化学价变化可产生Ni 3+Ni 2+和Fe3+Fe2+等小极化子,有助于电子从价带到导带的跃迁;随着氧空位浓度的增加,吸附氧比例增大,有利于提高材料在近中红外波段的吸收性能。因此,铝酸镧型材料作为炉窑的内衬材料可提高炉内辐射传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镧 b位掺杂 SOL-GEL法 红外发射率 红外辐射 陶瓷材料
原文传递
A位和B位掺杂PZT压电陶瓷的性能对比分析
7
作者 张元松 钟敏 +1 位作者 张静 燕周民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0年第5期12-15,共4页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A位和B位掺杂的PZT压电陶瓷。通过XRD分析了两个体系的相结构,并研究了A位和B位掺杂量对体系介电、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体系组分的相结构均为单一的钙钛矿结构;A位掺杂组分的准同型相界向富锆区域移动,B位掺...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A位和B位掺杂的PZT压电陶瓷。通过XRD分析了两个体系的相结构,并研究了A位和B位掺杂量对体系介电、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体系组分的相结构均为单一的钙钛矿结构;A位掺杂组分的准同型相界向富锆区域移动,B位掺杂组分的准同型相界向富钛区域移动;A位和B位等量各掺杂到组分中,A位掺杂组分的介电和压电性能要比B位掺杂组分的性能要好。两种组分具有典型的介电驰豫特性,A位掺杂组分的居里温度要比B位掺杂的居里温度要高,且热稳定性要比B位掺杂组分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压电陶瓷 Ab位掺杂 介电和压电性能 介电驰豫特性 热稳定性
下载PDF
B位Mn/W共掺杂对Bi_(4)Ti_(3)O_(12)铋层状压电陶瓷的电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志豪 黄荣厦 张艺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9-726,共8页
采用直接反应烧结法制备Mn/W共掺杂的Bi_(4)Ti_(3-x)(Mn_(1/3)W_(2/3))_(x)O_(12)(BITMW-100x,0.01<x<0.07)铋层状高温压电陶瓷,研究Mn/W掺杂含量对BITMW-100x陶瓷的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XRD图谱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表现出单一... 采用直接反应烧结法制备Mn/W共掺杂的Bi_(4)Ti_(3-x)(Mn_(1/3)W_(2/3))_(x)O_(12)(BITMW-100x,0.01<x<0.07)铋层状高温压电陶瓷,研究Mn/W掺杂含量对BITMW-100x陶瓷的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XRD图谱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表现出单一相。随着Mn/W掺杂含量的增加,SEM图谱中观察到陶瓷晶粒的尺寸呈现先变大后变小的趋势。介温图谱中发现Mn/W的掺杂能有效抑制Bi_(4)Ti_(3)O_(12)陶瓷样品的介电损耗,同时居里温度也呈现小幅度下降。Mn/W在取代Ti离子后能减少Bi_(4)Ti_(3)O_(12)陶瓷的氧空位缺陷浓度,减少氧空位对电畴的钉扎效应,提升压电系数。当Mn/W掺杂含量x=0.05时,陶瓷样品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介电损耗(tanδ)为0.7%,居里温度为674℃,压电常数(d_(33))为18.1pC·N^(-1),同时压电常数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bi_(4)Ti_(3)O_(12) b位掺杂 铁电 铋层状结构
下载PDF
Ba/Ti摩尔比对B位钙掺杂钛酸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艳霞 姚熹 张良莹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14,共3页
研究了Ba/Ti摩尔比、B位钙掺杂量和烧结气氛对钛酸钡陶瓷的致密化、微观结构、电阻率以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a/Ti摩尔比的增加,样品密度增大,陶瓷晶粒变小,致密化程度增加,材料的居里点向低温方向移动,漏导损耗减小,电阻率... 研究了Ba/Ti摩尔比、B位钙掺杂量和烧结气氛对钛酸钡陶瓷的致密化、微观结构、电阻率以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a/Ti摩尔比的增加,样品密度增大,陶瓷晶粒变小,致密化程度增加,材料的居里点向低温方向移动,漏导损耗减小,电阻率增加。而随着钙掺杂量的增加,样品密度减小,孔洞增大增多,漏导损耗增大,电阻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ba/Ti摩尔比 b位掺杂 电阻率 介电性能
下载PDF
钛酸铜钙巨介电陶瓷的制备与B位钼掺杂改性研究
10
作者 樊慧庆 郑茜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8,共3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出B位Mo4+掺杂的钛酸钙铜(CaCu3Ti4O12)陶瓷,探讨了其相结构、显微组织和电学性能。Mo4+掺杂后CaCu3Ti4O12介电常数为8 187,100 Hz^1 MHz频率稳定性好,介电损耗值小于0.3,电学性能的改善与Mo4+掺杂后导致晶粒尺寸增...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出B位Mo4+掺杂的钛酸钙铜(CaCu3Ti4O12)陶瓷,探讨了其相结构、显微组织和电学性能。Mo4+掺杂后CaCu3Ti4O12介电常数为8 187,100 Hz^1 MHz频率稳定性好,介电损耗值小于0.3,电学性能的改善与Mo4+掺杂后导致晶粒尺寸增大和晶粒电阻减小有关。通过对CaCu3Ti4-x Mo x O12-δ(x=0.002 5)陶瓷变温介电频谱的分析,得到其介电弛豫的晶界热激活能(E a)为0.529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介电陶瓷 钛酸钙铜 b位掺杂 介电性能
下载PDF
B位Cr^(3+)-Fe^(3+)共掺杂铝酸镧的红外辐射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曲 张一帆 +1 位作者 王刚 张伟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8-101,共4页
以La 2O 3粉、Al_(2)O_(3)粉、Cr 2O 3粉、Fe 2O 3粉为原料,按照LaAl 1-x-y Cr x Fe y O 3(x=y=0,0.1,0.2,0.25)的化学计量比配料,依次经球磨、烘干、在1200℃预烧、再球磨、成型、1600℃保温2 h烧结后,制备了Cr 3+-Fe 3+共掺杂铝酸镧材... 以La 2O 3粉、Al_(2)O_(3)粉、Cr 2O 3粉、Fe 2O 3粉为原料,按照LaAl 1-x-y Cr x Fe y O 3(x=y=0,0.1,0.2,0.25)的化学计量比配料,依次经球磨、烘干、在1200℃预烧、再球磨、成型、1600℃保温2 h烧结后,制备了Cr 3+-Fe 3+共掺杂铝酸镧材料,然后利用XRD、XPS、IR等手段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掺杂后产物均为钙钛矿结构化合物。Cr 3+-Fe 3+共掺杂试样在近红外波段的辐射性较未掺杂的LaAlO 3大幅提高,试样LaAl 0.5 Cr 0.25 Fe 0.25 O 3在0.76~2.5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从0.236提高到0.83。红外发射率提高的机制在于:Cr 3+-Fe 3+共掺杂后形成了跃迁激活能仅为0.1 eV的Fe 3+Fe 4+小极化子,并且带隙中引入了对应于Cr 5+和Cr 6+的杂质能级,增强了杂质吸收和自由载流子吸收,从而提高了材料在近红外的发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镧 红外发射率 b位掺杂 陶瓷材料
下载PDF
B位离子掺杂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梦梦 白珏垚 +1 位作者 陈人杰 李会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41-1555,共15页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因其优异的发光性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但是因为其本身的Pb元素带来的毒性和较差的稳定性,使其在生产和应用方面依然面临着诸多阻碍。B位掺杂作为一种有效改善钙钛矿量子点发光性能和降低其毒性的方法得到了长...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因其优异的发光性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但是因为其本身的Pb元素带来的毒性和较差的稳定性,使其在生产和应用方面依然面临着诸多阻碍。B位掺杂作为一种有效改善钙钛矿量子点发光性能和降低其毒性的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涌现出的便于合成B位掺杂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方法,并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对B位掺杂的原理和其对于钙钛矿量子点发光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总结,同时展望了B位掺杂的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 b位掺杂 发光性能 稳定性
下载PDF
稀土Er^(3+)离子掺杂的全无机CsPbCl_(3)钙钛矿纳米晶的合成及发光性能
13
作者 王沐伊 李会利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08-1618,共11页
CsPbCl_(3)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PNC)的应用受到其弱发光、极低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以及长期暴露于氧气和湿气环境中稳定性差等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用稀土金属元素铒的三价阳离子(Er^(3+))作为B位掺杂元素,制备出了明亮蓝... CsPbCl_(3)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PNC)的应用受到其弱发光、极低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以及长期暴露于氧气和湿气环境中稳定性差等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用稀土金属元素铒的三价阳离子(Er^(3+))作为B位掺杂元素,制备出了明亮蓝紫光发射的Er^(3+)∶CsPbCl_(3)钙钛矿纳米晶发光材料。掺杂后的纳米晶具有最佳的形貌和发光性能:PLQY为16.7%、平均粒径约为7.98nm、荧光发射峰蓝移至400nm、半峰全宽仅为10.0nm。同时该纳米晶的环境稳定性也显著提升,在测试环境(温度60℃、湿度60%RH)下存放10天后,其发光强度仍能保持初始荧光发射强度的60%以上。此工作较大程度上改善了CsPbCl_(3)钙钛矿纳米晶存在的问题,对于其实际应用存在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纳米晶(PNC) CsPbCl_(3) 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 b位掺杂 稳定性
原文传递
掺杂钙钛矿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气直接转化制C_(2+)醇性能研究
14
作者 徐晶 葛庆杰 孙剑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由合成气直接转化制C_(2+)醇(碳链中含两个及两个以上碳原子的醇类)是目前最有前景的醇类化合物合成路线之一,而钙钛矿结构的催化剂可用于提高该过程中的C_(2+)醇合成性能。采用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Co、Mn掺杂的钙钛矿LFC和LFM催化剂(L、... 由合成气直接转化制C_(2+)醇(碳链中含两个及两个以上碳原子的醇类)是目前最有前景的醇类化合物合成路线之一,而钙钛矿结构的催化剂可用于提高该过程中的C_(2+)醇合成性能。采用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Co、Mn掺杂的钙钛矿LFC和LFM催化剂(L、F、C和M分别指金属La、Fe、Co和Mn),系统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和掺杂元素对钙钛矿催化剂的C_(2+)醇合成性能的影响。多种表征结果显示,低焙烧温度可优化LF-600(“-”后的数字指焙烧温度)催化剂的结构和吸附行为,在LF-600催化剂上,CO解离和非解离位点的耦合有助于提高反应的CO转化率和总醇的选择性,分别达16.9%和31.2%(质量分数),且Co和Mn的掺杂可改变LF-600催化剂的产物分布和活性。与LF-600催化剂相比,LFC-600催化剂的H_(2)吸附能力低,有利于反应链增长,从而将C_(2+)醇在总醇中的比例从60.4%提高至71.6%。LFM-600催化剂具有更多的低温H_(2)吸附位点,导致醇类产物以甲醇为主,而Mn掺杂导致的颗粒团聚及Mn和O元素聚集会降低LFM-600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C_(2+)醇 钙钛矿催化剂 b位掺杂 焙烧温度
下载PDF
B位双掺杂类钙钛矿化合物La_4BaCu_(5-x-y-)Co_xNi_yO_(13+δ)的制备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学辉 尚福亮 +1 位作者 薛红亮 曹雪枫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8-40,共3页
运用改进的柠檬酸络合自燃法合成高纯相的B位双掺杂钙钛矿化合物La4BaCu5-x-yCoxNiyO13+δ,采用DTA-TG,XRD,SEM,BET等基础性测试手段对其物相结构、显微形貌等相关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基本的表征分析,利用Treor,Retveld等晶胞精修软件对... 运用改进的柠檬酸络合自燃法合成高纯相的B位双掺杂钙钛矿化合物La4BaCu5-x-yCoxNiyO13+δ,采用DTA-TG,XRD,SEM,BET等基础性测试手段对其物相结构、显微形貌等相关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基本的表征分析,利用Treor,Retveld等晶胞精修软件对XRD测试结果进行处理,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钙钛矿 柠檬酸络合自燃法 b掺杂钙钛矿化合物 物相结构 显微形貌 比表面积
下载PDF
B位Ce4+掺杂对Sm2Zr2O7组织结构及介电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振军 李昊 张红松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30,共6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Sm2(Zr1-xCex)2O7陶瓷材料,采用XRD和FT-IR技术分析了其晶体结构,用SEM技术分析了其显微组织,用阻抗仪测试其介电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Sm2(Zr1-xCex)2O7陶瓷显微组织致密,晶粒大小比较均匀,晶界十分干净,并且Sm2(Z...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Sm2(Zr1-xCex)2O7陶瓷材料,采用XRD和FT-IR技术分析了其晶体结构,用SEM技术分析了其显微组织,用阻抗仪测试其介电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Sm2(Zr1-xCex)2O7陶瓷显微组织致密,晶粒大小比较均匀,晶界十分干净,并且Sm2(Zr1-xCex)2O7陶瓷的相结构与掺杂量相关,Sm2(Zr1-xCex)2O7(x=0,0.1)为焦绿石结构,Sm2(Zr1-xCex)2O7(x=0.2,0.3,0.4)为萤石结构。Sm2(Zr1-xCex)2O7陶瓷材料在B位大半径离子掺杂时,分子总极化率随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锆酸盐 b位掺杂 极化率 介电常数
原文传递
B位Hf掺杂对0.94Bi0.5Na0.5TiO3-0.06BaTiO3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彭聪斐 黄荣厦 +2 位作者 黎家就 熊顺进 林华泰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1-226,233,共7页
以HfO2的形式将Hf元素掺杂到BNBT陶瓷中,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Bi0.5Na0.5)0.94 Ba0.06Ti1−0.01xHf0.01xO3(100BNBT-xHf,x=0~2.0,摩尔分数)无铅陶瓷,系统研究Hf掺杂对100BNBT-xHf陶瓷晶体结构、显微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10... 以HfO2的形式将Hf元素掺杂到BNBT陶瓷中,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Bi0.5Na0.5)0.94 Ba0.06Ti1−0.01xHf0.01xO3(100BNBT-xHf,x=0~2.0,摩尔分数)无铅陶瓷,系统研究Hf掺杂对100BNBT-xHf陶瓷晶体结构、显微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100BNBT-xHf陶瓷均处于准同型相界区,为纯钙钛矿结构。添加少量HfO2可有效地促进100BNBT-xHf陶瓷的晶粒长大,100BNBT-1.0Hf的平均晶粒尺寸达到2.30μm。从室温环境下测量的电滞回线中发现,随HfO2含量增加,该100BNBT-xHf陶瓷从正常铁电相变为弛豫铁电相再转变为顺电相,其中的100BNBT-1.0Hf表现出优异的铁电性,而100BNBT-2.0Hf陶瓷则具有良好的储能特性,储能效率达到38.23%;在电致应变方面,100BNBT-1.0Hf陶瓷具有高电场应变和大逆压电常数,分别为0.35%和583 p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T-bT Hf掺杂 场致应变 b位掺杂 固相烧结
下载PDF
B位离子掺杂对LaSrFeMO_(6)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王玮 吴梦龙 +1 位作者 吴凯 郑建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94-1398,共5页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酸蚀法制备了LaSrFeMO_(6)(M=Co,Cr,Mn,Cu,Ni)催化剂,利用XRD,BET,H2-TPR,TG-DSC,SEM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将制备的催化剂应用于甲烷燃烧反应,考察了B位离子掺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酸蚀法制备了LaSrFeMO_(6)(M=Co,Cr,Mn,Cu,Ni)催化剂,利用XRD,BET,H2-TPR,TG-DSC,SEM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将制备的催化剂应用于甲烷燃烧反应,考察了B位离子掺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B位离子掺杂对催化剂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LaSrFeMO_(6)催化剂均具有双钙钛矿型结构,但比表面积存在较大差异,其中,LaSrFeMnO_(6)催化剂稳定的比表面积最大,为35.1 m^(2)/g,该催化剂被硝酸酸蚀效果显著,不仅形成了双钙钛矿型催化剂结构而且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及反应位点,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甲烷燃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钙钛矿 b离子掺杂 酸蚀 甲烷催化燃烧
下载PDF
Nd_(2)Zr_(2)O_(7)烧绿石A、B位晶格固化钍的结构演化及化学稳定性研究
19
作者 王烈林 谢华 +4 位作者 谢宇骐 胡平涛 尹雯 任馨玥 丁芸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73-1078,共6页
A_(2)B_(2)O_(7)烧绿石以其高包容性和物理化学稳定性而成为高放废物固化体候选基材。研究通过喷雾热解-高温烧结制备了Nd_(2)Zr_(2)O_(7)烧绿石A、B位钍掺杂Nd_(1.8)Th_(0.2)Zr_(2)O_(7)和Nd_(2)Zr_(1.8)Th_(0.2)O_(7)固化体,利用不同... A_(2)B_(2)O_(7)烧绿石以其高包容性和物理化学稳定性而成为高放废物固化体候选基材。研究通过喷雾热解-高温烧结制备了Nd_(2)Zr_(2)O_(7)烧绿石A、B位钍掺杂Nd_(1.8)Th_(0.2)Zr_(2)O_(7)和Nd_(2)Zr_(1.8)Th_(0.2)O_(7)固化体,利用不同检测手段分析样品结构,并通过MCC-1方法研究了样品化学稳定性。Nd_(2)Zr_(2)O_(7)烧绿石A和B位掺杂Th均能形成纯烧绿石结构,掺杂将造成烧绿石结构中48f氧位置参数增大,烧绿石向无序化结构转变。A位掺杂导致烧绿石AO_(8)六面体结构扭曲,B位掺杂导致BO_(6)八面体部分形变。Nd_(1.8)Th_(0.2)Zr_(2)O_(7)和Nd_(2)Zr_(1.8)Th_(0.2)O_(7)固化体在42 d周期后Th离子浸出率在10^(-5) g·m^(-2)·d^(-1)量级,说明锕系核素Th在Nd_(2)Zr_(2)O_(7)的A、B位均能很好地被包容,固化体表现出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绿石 结构演化 化学稳定性 A掺杂 b位掺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