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7篇文章
< 1 2 1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单克隆B淋巴细胞和单克隆浆细胞增殖的AITL 1例
1
作者 徐腾飞 刘金立 朱永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7期1195-1198,共4页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一种预后较差的侵袭性淋巴瘤。本文报道1例伴单克隆B淋巴细胞和单克隆浆细胞增殖AITL患者的诊疗经过,以提高对AITL的认识及诊疗水平,从而减少漏诊和误诊。
关键词 单克隆b淋巴细胞 单克隆浆细胞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
下载PDF
Zeste同源物2增强子在桥本甲状腺炎B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及其抑制剂的治疗机制及效果研究
2
作者 易圣果 曹业迪 +9 位作者 赵雪 卢桂芝 张杨 丛铁川 张澜波 张继新 梁振威 屈晨雪 张俊清 高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39-2645,共7页
背景甲状腺自身抗体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HT)的标志,B淋巴细胞在HT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Zeste同源物2增强子(EZH2)是一种表观遗传学蛋白,在淋巴细胞的发育与功能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本研究探讨EZH2在HT甲状腺组浆母细胞及浆... 背景甲状腺自身抗体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HT)的标志,B淋巴细胞在HT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Zeste同源物2增强子(EZH2)是一种表观遗传学蛋白,在淋巴细胞的发育与功能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本研究探讨EZH2在HT甲状腺组浆母细胞及浆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EZH2抑制剂在实验性自身免疫甲状腺炎(EAT)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0—2020年6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取肿瘤对侧的甲状腺组织(HT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各3例),通过RNA-seq筛选B淋巴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收集16例HT患者的甲状腺组织和8例健康对照(HD)甲状腺组织,分别利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验证EZH2在HT甲状腺组织中B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收集25例HT甲状腺细针穿刺液(FNA)、19例HT外周血以及12例健康人外周血样本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检测EZH2在浆母细胞及浆细胞中的表达改变。将15只7周龄NOD.H-2^(h4)小鼠EAT模型分为对照组(n=5)、EAT无注射(n=5)或注射EZH2抑制剂GSK126处理组(10 mg/kg,腹腔注射3次/周,n=5),8周后观察甲状腺炎症程度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的改变。结果RNA-seq结果显示,相较于正常甲状腺组织,HT甲状腺组织中EZH2水平上调,一些与B淋巴细胞表型相关的基因例如CD19、CD27、CD38、CD52相应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6例HT甲状腺组织标本中EZH2免疫组化染色均可在生发中心(GC)见到阳性细胞,呈强阳性,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染色中未观察到阳性细胞。HT甲状腺组织中EZH2染色高表达在GC区,EZH2特异性地表达在CD_(19)^(+)B淋巴细胞中。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HT FNA样本中CD_(19)^(+)B淋巴细胞、浆母细胞及浆细胞比例均高于HD外周血、HT外周血样本(P<0.01),HT FNA样本中EZH2在CD_(19)^(+)B淋巴细胞、浆母细胞中的阳性比例高于HT外周血(P<0.005)。小鼠实验中,EAT组甲状腺的淋巴细胞浸润较对照组增加。GSK126处理组炎症程度评分和TgAb水平高于对照组,低于EAT组(P<0.001)。结论EZH2在HT甲状腺组织CD_(19)^(+)B淋巴细胞中表达异常升高,可能促进了B淋巴细胞分化成浆细胞进而促进自身抗体生成破坏甲状腺,EZH2抑制剂可以减缓EAT模型甲状腺炎症程度。浆母细胞中EZH2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HT的发病机制,EZH2可能成为治疗HT的新靶点,相关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b淋巴细胞亚群 Zeste同源蛋白2增强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新发胚系TP53突变致Li-Fraumeni综合征相关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3
作者 徐启璐 冉学红 +3 位作者 孙艳花 刘军 卞倩玉 刘丽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患者男性,13岁。因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伴有间断性牙龈出血及鼻出血半个月于2020年10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血常规:白细胞(WBC)3.99×10^(9)/L,血红蛋白(HGB)101 g/L,血小板(PLT)55×10^(9)/L,C反应蛋白(CRP)138.3 mg/L。实验... 患者男性,13岁。因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伴有间断性牙龈出血及鼻出血半个月于2020年10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血常规:白细胞(WBC)3.99×10^(9)/L,血红蛋白(HGB)101 g/L,血小板(PLT)55×10^(9)/L,C反应蛋白(CRP)138.3 mg/L。实验室检查:腹部彩超示肝左叶前后径8.0 cm,肝右叶斜径16.1 cm;脾大,20.4 cm×5.8 cm。骨髓形态: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61%,外周血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17%。免疫分型:异常B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的14.7%,普通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B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骨髓染色体:46,XY[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基因 胚系突变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Li-Fraumeni综合征
下载PDF
CD93^(+)B淋巴细胞亚群在炎症及炎症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牛长平 孙思予 刘冬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2,共6页
CD93表达于原B(pro-B)细胞、前B(pre-B)细胞以及各种不成熟B细胞,CD93可以和膜突蛋白(moesin)、多聚素2(MMRN2)等分子相互作用参与细胞迁移、黏附和吞噬过程,进而在炎症以及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检测CD93+B细胞亚群对炎症... CD93表达于原B(pro-B)细胞、前B(pre-B)细胞以及各种不成熟B细胞,CD93可以和膜突蛋白(moesin)、多聚素2(MMRN2)等分子相互作用参与细胞迁移、黏附和吞噬过程,进而在炎症以及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检测CD93+B细胞亚群对炎症及炎症相关疾病,如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的胃炎、脓毒症、非肥胖型糖尿病以及牙周炎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93 b淋巴细胞亚群 胃炎 脓毒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综述
原文传递
齐墩果酸对B淋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其作用机制
5
作者 代雨鑫 梁立春 +5 位作者 彭琳茜 孟凡奇 韩献锋 张玥 杨玉 商宇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B淋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实验第1~5天每天给昆明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以建立免疫抑制动物模型。从造模第6天开始每天给予25 mg/kg齐墩果酸处理,连续28 d作为干...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B淋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实验第1~5天每天给昆明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以建立免疫抑制动物模型。从造模第6天开始每天给予25 mg/kg齐墩果酸处理,连续28 d作为干预组,同时设置模型组和空白组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的骨髓B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为探索齐墩果酸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使用PubChem数据库获得齐墩果酸的化学结构,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齐墩果酸的药物靶点,通过String平台对潜在的药物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在给药28 d后,模型组的成熟B细胞亚群(IgD与B220双阳性细胞)百分率为(2.585±0.248)%,明显低于空白组的(8.235±0.3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免疫抑制动物模型成功建立;而齐墩果酸干预组的成熟B细胞亚群百分率为(3.395±0.445)%,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到PTPN1、CD81等齐墩果酸的潜在药物靶点。经String平台分析和Cytoscape绘图计算后,连通性排名前5的节点蛋白有PPARG、PTGS2、PPARA、MAPK3和HMGCR。通过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得出,齐墩果酸的药理作用富集于脂质储存的负调控等生物过程及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结论:齐墩果酸能够增加骨髓成熟B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BCR信号通路在B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b淋巴细胞发育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伴B淋巴细胞增生2例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6
作者 范玲 李文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23年6~9月确诊的2例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病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的小RN... 目的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23年6~9月确诊的2例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病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的小RNA(Epstein-barr virus encoded small RNA,EBER)检测,观察其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原位杂交EBER检测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老年男性患者,病变部位均为右侧鼻腔,组织学特征为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细胞大中小不等,以中大细胞为主,胞核不规则,胞质淡染或透明,核椭圆形,染色质呈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较多见,凝固性坏死及凋亡明显;背景见小淋巴细胞灶状聚集,淋巴滤泡散在分布。免疫组织化学CD2,CD3,CD56,TIA-1和颗粒酶B(GrB)阳性表达;CD20,CD79a和PAX-5局灶阳性表达;CD21,CD23及CD35见残存FDC网;CD5阴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约30%。原位杂交检测EBER肿瘤细胞阳性。病理诊断: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结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伴B淋巴细胞增生少见,尤其是B淋巴细胞增生形成淋巴滤泡时,经验不足很容易造成诊断困扰,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综合分析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NK/T细胞淋巴 b淋巴细胞增生 反应性增生
下载PDF
免疫治疗在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7
作者 初琪慧 高彤 +1 位作者 曲素欣 闫美兴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6-889,共4页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被证实能够改善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免疫疗法(CAR-T)和单克隆抗体免疫疗法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多款药物已被批准上...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被证实能够改善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免疫疗法(CAR-T)和单克隆抗体免疫疗法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多款药物已被批准上市。本文对上述两种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得出CAR-T是一种个体化免疫疗法,理想靶标的选择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目前其临床研究中理想的靶点包括CD19、CD22、CD19/CD22;单克隆抗体主要包括博纳吐单抗和奥加伊妥珠单抗,其对复发/难治性B-ALL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免疫治疗比常规化疗显示出更优异的治疗效果,拓宽了复发/难治性B-ALL治疗方案的选择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治疗 CAR-T疗法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综合需求在B淋巴细胞白血病CAR-T治疗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命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8
作者 孙晗 周婷 +3 位作者 孙文玲 张倩 黄莉莉 冯艳艳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综合需求在B淋巴细胞白血病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命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B淋巴细胞白血病CAR-T治疗患者127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一般自我效... 目的分析综合需求在B淋巴细胞白血病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命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B淋巴细胞白血病CAR-T治疗患者127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癌症患者综合需求评估量表(CNAT)、中文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综合需求与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间的相关性,建立综合需求在自我效能感和生命质量间的中介模型并验证。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27份(97.69%)。127例患者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和综合需求得分分别为(21.91±5.46)分、(68.18±17.23)分和(127.61±23.49)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自我效能感与生命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P<0.05),综合需求与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呈显著负相关(r<0,P<0.05)。自我效能感对综合需求、生命质量有直接预测作用(P<0.05),综合需求在自我效能感和生命质量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4.35%。结论B淋巴细胞白血病CAR-T治疗患者综合需求处于较高水平,且综合需求、生命质量及自我效能感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自我效能感能够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还可通过综合需求间接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临床应针对患者综合需求进行有效干预,影响患者自我效能感对生命质量的作用路径,提升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白血病 CAR-T治疗 自我效能感 生命质量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王秀玲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作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靶向药物能阻止疾病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给多数患者带来新生。但是一部分TKI治疗有效的患者,仍然向急变期进展。本文报告一例CML急变为急性B淋巴...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作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靶向药物能阻止疾病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给多数患者带来新生。但是一部分TKI治疗有效的患者,仍然向急变期进展。本文报告一例CML急变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CML急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变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CD4/CD8比值及总B淋巴细胞在中老年肺癌中应用及与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俊萍 张新 +2 位作者 张凤敏 俞博 史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929-4932,共4页
目的分析CD4/CD8比值及总B淋巴细胞在中老年肺癌中的应用及与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中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是否合并发生了放射性肺损伤分为损伤组(n=35)与未损伤组(n=57),对比两组实施放疗... 目的分析CD4/CD8比值及总B淋巴细胞在中老年肺癌中的应用及与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中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是否合并发生了放射性肺损伤分为损伤组(n=35)与未损伤组(n=57),对比两组实施放疗前后CD4/CD8比值及总B淋巴细胞比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放疗前CD4/CD8值及总B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价值。结果与放疗前相比,两组放疗后CD4/CD8比值显著降低,损伤组降低更显著(P<0.05)。与放疗前相比,两组放疗后总B淋巴细胞比值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损伤组与未损伤组放疗后总B淋巴细胞比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ROC曲线分析可见,放疗前CD4/CD8比值及总B淋巴细胞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临界值分别为97.90%(P=0.000)、4.214%(P=0.157),其中CD4/CD8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36(95%CI:0.634~0.838),敏感性为79.10%,特异性为48.60%;总B淋巴细胞预测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AUC值为0.588(95%CI:0.472~0.704),敏感性为47.40%,特异性为62.90%。结论CD4/CD8比值在合并放射性肺损伤的中老年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较低,在预测放射性肺损伤方面具有突出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8比值 b淋巴细胞 肺癌 放射性肺损伤
下载PDF
CD5^(+)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各1例报道
11
作者 王维维 章黎华 +3 位作者 姜文理 何珂骏 万江波 沈立松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96-199,共4页
CD5通常在T细胞上强表达,在B细胞上有一小群弱表达。一般情况下,CD5的异常表达与疾病预后相关。本研究报道2例CD5异常表达的急性白血病病例:1例CD5^(+)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和1例CD5^(+)急性髓系... CD5通常在T细胞上强表达,在B细胞上有一小群弱表达。一般情况下,CD5的异常表达与疾病预后相关。本研究报道2例CD5异常表达的急性白血病病例:1例CD5^(+)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和1例CD5^(+)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 leukemia,AML),临床少见,需要与多种疾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异常伴随 急性白血病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淋巴 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调节性B淋巴细胞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
12
作者 何丹 马建华 +3 位作者 马娟 杜磊 张艳 郝晨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513-2517,共5页
背景调节性B淋巴细胞(Breg)是一类具有负向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表达异常,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系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关于Breg在NMOS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的研究较少。目的研究Breg在NMOSD患者外周... 背景调节性B淋巴细胞(Breg)是一类具有负向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表达异常,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系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关于Breg在NMOS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的研究较少。目的研究Breg在NMOS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NMOSD患者55例作为NMOSD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正常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19^(+)CD24^(hi)CD38^(hi) Breg、CD19^(+)CD24^(hi)CD27^(+)Breg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白介素10(IL-10)、白介素35(IL-35)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结果NMOSD组患者CD19^(+)CD24^(hi)CD38^(hi) Breg、CD19^(+)CD24^(hi)CD27^(+)Breg细胞表型比例低于对照组(t=6.235、12.131,P<0.05)。NMOSD组患者IL-10、IL-35、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4.249、7.316、2.057,P<0.05)。结论Breg及其细胞因子在NMOSD患者中表达下降,提示负性免疫调节在NMOSD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b淋巴细胞 调节性 细胞因子类 免疫调节 细胞介素类 淋巴细胞表型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CXCL13和PD-L1~+B淋巴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13
作者 胡洋 扬力 陈静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92-97,共6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3(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3,CXCL13)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ligand 1,PDL1)+B淋巴细胞水平变...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3(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3,CXCL13)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ligand 1,PDL1)+B淋巴细胞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4~12月收治的激素敏感型初发PNS患儿52例,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同期在医院体检的30例正常儿童作为健康对照。收集两组儿童临床实验室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儿童外周血中总B细胞及其PD-L1~+B淋巴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CXCL13,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solubility 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ligand 1,s PD-L1)及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CXCL13和PD-L1~+B淋巴细胞及其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PNS组外周血总B细胞(12.54%±4.23%vs 4.95%±2.83%)和PD-L1~+B淋巴细胞比例(1.17%±0.38%vs 0.35%±0.12%),血清CXCL13(121.03±30.52 pg/ml vs 53.67±12.42 pg/ml)和s PD-L1(116.25±25.68pg/ml vs 47.27±8.14 pg/ml)水平及细胞因子TGF-β1(17.91±2.04 ng/ml vs 12.53±1.62 ng/ml),TNF-α(77.65±7.27ng/ml vs 52.43±4.68 ng/ml),IL-10(14.21±3.56 pg/ml vs 4.76±1.25 pg/ml),IL-1β(64.38±7.46 ng/ml vs 35.57±5.92ng/ml)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54,-11.468,-11.526,-14.271,-12.360,-17.048,-14.017,-18.103,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PNS组患儿治疗后外周血总B细胞(6.20%±2.48%)和PD-L1~+B淋巴细胞比例(0.43%±0.25%),血清CXCL13(65.27±14.16 pg/ml),s PD-L1(55.63±11.44 pg/ml),TGF-β1(14.35±1.82ng/ml),TNF-α(56.48±4.16ng/ml),IL-10(5.15±1.09 pg/ml),IL-1β(39.38±4.05 ng/ml)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324,11.731,11.951,15.549,9.930,18.226,17.548,21.237,均P<0.05)。PNS患儿PD-L1~+B淋巴细胞比例与血清ALB和Ig G水平呈负相关(r=-0.619,-0.587,均P<0.05),与Ig M水平呈正相关(r=0.563,P<0.05)。CXCL13表达水平与血清ALB和Ig G水平呈负相关(r=-0.574,-0.522,均P<0.05)。PD-L1~+B淋巴细胞比例与CXCL1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32,P<0.05)。结论 外周血CXCL13和PD-L1~+B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与PNS患儿体液免疫紊乱相关。CXCL13可能通过促进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趋化性,促进免疫细胞生产炎症细胞因子,加重PNS过度免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3 b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患儿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特征
14
作者 周楠 刘曼 +4 位作者 宋浩斌 赵青 常梦林 王明华 陈超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2099-2105,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及紫癜性肾炎(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外周血B细胞及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B细胞水平,初步探讨B细胞在HSP及HSPN中的... 目的:通过分析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及紫癜性肾炎(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外周血B细胞及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B细胞水平,初步探讨B细胞在HSP及HSPN中的变化趋势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2月确诊的HSP患儿163例,分为HSP不伴肾炎组(HSP-wN组,130例)及HSPN组(33例),分析外周血B细胞水平。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的18例HSP患儿(FC-HSP组),其中含HSPN的患儿8例(FC-HSPN组),同时纳入体检正常的23例儿童为正常对照组(NC组),再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检测B细胞、IgA^(+)B细胞及肠源性IgA^(+)B细胞水平,分析FC-HSP组与FC-HSPN组患儿各细胞水平的特征差异。结果:HSPN组B细胞水平低于HSP-wN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中有消化道症状者B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无消化道症状者(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与NC组相比,FC-HSP组患儿外周血B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2组间外周血浆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与NC组相比,HSPN组的IgA^(+)B细胞显著升高(P<0.05);FC-HSP组和FC-HSPN组肠源性IgA^(+)整合素β7^(+)(IgA^(+)Integrinβ7^(+))B细胞均显著升高(分别P<0.05,P<0.01);IgA^(+)趋化因子受体9^(+)(IgA^(+)chemokine receptor 9^(+),IgA^(+)CCR9^(+))B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表达肠源性标志物的B细胞(包括CCR9^(+)B细胞、integrinβ7^(+)B细胞、CCR9^(+)integrinβ7^(+)B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SPN患儿外周血B细胞水平下降,但IgA^(+)B细胞水平升高,尤其是肠源性IgA^(+)integrinβ7^(+)B细胞升高,提示肠道黏膜免疫异常导致肠源性IgA^(+)B细胞活化可能参与疾病的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b淋巴细胞
下载PDF
博纳吐单抗治疗成人复发/难治Ph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阳敏 张亚运 +9 位作者 史琳 刘建新 王春键 王芳 张瑶 李燕 张梅香 胡文青 任汉云 江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2-1357,共6页
目的:探讨CD19/CD3双抗体博纳吐单抗(blinatumomab)治疗成人难治和复发性Ph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10例成人R/R B-ALL患者接受博纳吐单抗治疗,每治疗周期用药28 d,停14 d。第1个周期的d 1-7 d剂量为9... 目的:探讨CD19/CD3双抗体博纳吐单抗(blinatumomab)治疗成人难治和复发性Ph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10例成人R/R B-ALL患者接受博纳吐单抗治疗,每治疗周期用药28 d,停14 d。第1个周期的d 1-7 d剂量为9μg/d,如无不良反应,d 8-28剂量为28μg/d。从第2个周期开始,每日剂量均为28μg。观察治疗后白血病缓解情况、生存期(EFS和OS)及不良反应。结果:可评价疗效患者9例,4例在1个疗程后获得CR,1例在2个疗程后获CR,总缓解率为55.6%(5/9例),中位EFS为4(1-12)个月,中位OS为6(2-44)个月。10例患者中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血清IL-6、IL-10、IL-17和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发现不同程度升高;2例患者分别因神经毒性和CRS中断治疗1周后恢复用药;1例患者因3级CRS停药并死于热带念珠菌血症。结论:博纳吐单抗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获得较好的缓解率,但缓解期维持时间较短。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CRS和神经毒性,细胞因子IL-6、IL-10、IL-17和IFN-γ可以作为监测CRS的指标。该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R/R-AL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纳吐单抗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复发/难治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
原文传递
2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儿童应用贝林妥欧单抗桥接治疗分析
16
作者 刘晓飞 唐雪 +5 位作者 王璐璐 王缨 刘仕林 周桂池 李统慧 麦惠容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82-1286,共5页
该文报道2例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桥接治疗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患儿。病例1为4个月女婴,化疗期间反复高热伴肢体肌力下降,血培养及外周血、支... 该文报道2例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桥接治疗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患儿。病例1为4个月女婴,化疗期间反复高热伴肢体肌力下降,血培养及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脑脊液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均阴性,但胸部CT和头颅MRI可见明显感染灶。病例2为2岁男性患儿,化疗期间反复高热伴多部位炎性包块,外周血及包块脓液NGS均检出热带念珠菌,血培养及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例患儿经抗真菌和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后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明显好转,并且B-ALL处于持续缓解状态。该报道表明,B-ALL合并IFD患儿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桥接治疗可在免疫抑制合并严重真菌感染时重建免疫系统并控制原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贝林妥欧单抗 侵袭性真菌病 儿童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长期疗效分析
17
作者 喻南州 隗佳 +7 位作者 黄亮 郑邈 肖毅 黄梅 李春蕊 孟力 周剑峰 张义成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评价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序贯治疗复发/难治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接受CAR19/22 T细胞序贯治疗的35例复发/难治B-ALL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CAR-T疗效、不良反应和转归,应用Kaplan-Me... 目的:评价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序贯治疗复发/难治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接受CAR19/22 T细胞序贯治疗的35例复发/难治B-ALL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CAR-T疗效、不良反应和转归,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特征。随访截至2023年2月28日。结果:所有患者的CAR-T治疗总反应率为77.1%(27/35),中位总生存期为12.2(0.3~59.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5(0.3~57.3)个月。治疗无反应组患者回输前均伴高肿瘤负荷和高危遗传学/分子学异常,其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显著低于有反应组(P均<0.0001)。27例(77.1%)携带高危遗传学异常患者的总生存期(P=0.0344)和无进展生存期(P=0.0244)显著低于低危组。回输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91.4%(32/35)和17.1%(6/35)。10例(28.6%)CAR-T治疗后复发患者的CD19/CD22表达仍为双阳性(2例CD19弱表达)。结论:CAR19/22 T细胞序贯治疗能有效降低抗原逃逸复发率,不良反应可控。伴高肿瘤负荷或高危遗传学异常的患者预后不佳,回输前降低肿瘤负荷、回输后予以积极抗炎治疗以及长期病情监测有助于改善其预后。此外,回输2年后处于存活状态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复发/难治 成人 长期疗效
下载PDF
MXRA7基因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EH细胞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马鲲鹏 孙振江 +2 位作者 沈莹 王宜强 林丹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发掘基质重塑相关7(MXRA7)基因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关联,并探究MXRA7对B-ALL细胞系REH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Blood Spot数据库检索并分析MXRA7在血液疾病中的表达情况。应用Real-time q PCR检测B-ALL细胞株69... 目的:发掘基质重塑相关7(MXRA7)基因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关联,并探究MXRA7对B-ALL细胞系REH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Blood Spot数据库检索并分析MXRA7在血液疾病中的表达情况。应用Real-time q PCR检测B-ALL细胞株697、REH细胞中MXRA7的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介导的sh RNA干扰技术敲低REH细胞中MXRA7的表达,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和7-AAD流式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数据库分析显示MXRA7在B-ALL患者中高表达,Real-time q PCR结果表明MXRA7在细胞株697、REH细胞中也存在较高表达;敲低MXRA7后REH细胞增殖能力降低,且细胞G_(0)/G_(1)期比例升高;阿糖胞苷处理后,敲低MXRA7的REH细胞凋亡比例升高,且Caspase-3及Caspase-9活化水平升高。结论:敲低MXRA7可通过抑制REH细胞增殖、增加REH细胞对阿糖胞苷的敏感性等来减弱REH细胞的恶性程度。这些结果提示MXRA7可能成为B-ALL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重塑相关7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凋亡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B淋巴细胞缺乏影响小鼠心脏结构及心肌免疫细胞组成
19
作者 齐婷 刘成峰 +3 位作者 石爽 王军奎 王西强 李飞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1-366,共6页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对心脏发育过程中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使用心动超声、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分别评估野生型小鼠(WT小鼠)及B淋巴细胞缺陷小鼠(μMT小鼠)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免疫细胞的组成。结果与WT小鼠相...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对心脏发育过程中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使用心动超声、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分别评估野生型小鼠(WT小鼠)及B淋巴细胞缺陷小鼠(μMT小鼠)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免疫细胞的组成。结果与WT小鼠相比,μMT小鼠心脏质量与小鼠体质量比及左心室质量显著减低(P<0.05),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显著减小(P<0.001),且μMT小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0.05)。mRNA测序结果显示,WT小鼠及μMT小鼠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心脏发育及肥厚型心肌病信号通路上。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μMT小鼠心肌具有更少的Ly6g^(+)中性粒细胞(P<0.001)、CD4^(+)阳性T淋巴细胞(P<0.01)及CD8^(+)T淋巴细胞(P<0.05)。结论B淋巴细胞缺失改变心肌中免疫细胞的组成,降低左心室质量,并增加心肌收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 心脏结构及功能 免疫细胞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