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调控微小RNA-498/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
作者 李立恒 王蕊 +5 位作者 王晓明 张智轶 张璇 安峰 王芹 张凡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目的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OSCC细胞中hsa_circ_0085576、微小RNA-498(miR-498)以及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 目的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OSCC细胞中hsa_circ_0085576、微小RNA-498(miR-498)以及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的表达水平。使用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以及qRT-PCR、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SCC-15细胞增殖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以及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OSCC细胞中hsa_circ_0085576与BMI-1表达上调,miR-498表达下调(P<0.05)。下调hsa_circ_0085576表达或过表达miR-498后SCC-15细胞的增殖活性、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目以及细胞周期蛋白D1、波形蛋白表达水平下调,miR-498和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抑制miR-498表达可减弱下调hsa_circ_0085576表达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上调BMI-1表达可减弱过表达miR-498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下调hsa_circ_0085576表达可通过激活miR-498/BMI-1轴抑制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 微小RNA-498 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 口腔鳞状细胞
下载PDF
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的生物学功能及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史红娟 邵婷婷 +2 位作者 李群锋 祝美姣 姚水洪 《癌症进展》 2021年第5期445-447,498,共4页
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多梳基因家族(PcG)成员,BMI1在乳腺癌、结直肠癌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等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升高,参与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的调控,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耐药... 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多梳基因家族(PcG)成员,BMI1在乳腺癌、结直肠癌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等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升高,参与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的调控,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耐药性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BMI1基因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一系列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治疗靶点,因而日益被重视。本文就BMI1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肿瘤细胞中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 多梳基因家族 肿瘤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128-3p、Notch1 mRNA、BMI1 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晓蕊 靳荣 卢慧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24-29,共6页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微小RNA-128-3p(miRNA-128-3p)及缺口受体1(Notch1)、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及其癌旁组织各150例份,采用qRT-PCR法检测两组织miR-...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微小RNA-128-3p(miRNA-128-3p)及缺口受体1(Notch1)、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及其癌旁组织各150例份,采用qRT-PCR法检测两组织miR-128-3p及Notch1、BMI1 mRNA,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三指标间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M法绘制不同miR-128-3p、Notch1 mRNA、BMI1 mRNA表达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死亡影响因素。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128-3p、Notch1 mRNA、BMI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6±0.22、2.79±0.43、1.25±0.26,癌旁组织分别为1.00±0.21、2.02±0.37、0.76±0.28,两者比较,P均<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128-3p与Notch1 mRNA、BMI1 mRNA表达呈负相关(r分别为-0.744、-0.733,P均<0.05),Notch1 mRNA与BMI1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03,P<0.05)。miR-128-3p、Notch1 mRNA、BMI1 mRNA表达均与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miR-128-3p≥0.66、0.66者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56%(58/72)、57.69%(45/78),两者比较,P<0.05;Notch1 mRNA≥2.79、<2.79者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0.00%(45/75)、77.33%(58/75),两者比较,P<0.05;BMI1 mRNA≥1.25、<1.25者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5.84%(43/77)、82.19%(60/73),两者比较,P<0.05。FIGO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Notch1 mRNA≥2.79、BMI1 mRNA≥1.25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死亡独立风险因素,miR-128-3p≥0.66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128-3p低表达,Notch1、BMI1 mRNA高表达,均与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FIGO分期、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有关,是子宫内膜癌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可能成为患者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28-3p 缺口受体1 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