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RNA对肺癌细胞株bcl-2基因表达的抑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海燕 张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对bcl-2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Ambion公司提供的设计软件和试剂盒,设计合成以bcl-2基因为靶标的siRNA,通过脂质体将合成的siRNA转入A549和NCIH460细胞株,以未转染细胞和转染bcl2的反义药物G3139为对照,...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对bcl-2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Ambion公司提供的设计软件和试剂盒,设计合成以bcl-2基因为靶标的siRNA,通过脂质体将合成的siRNA转入A549和NCIH460细胞株,以未转染细胞和转染bcl2的反义药物G3139为对照,经MTT法检测siRNA对细胞生长的抑制,RTPCR检测bcl2m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和bcl-2蛋白表达,反应siRNA对bcl-2表达的抑制效应。结果siRNA组与对照组细胞存活率各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反义组在24、48h也有显著差异(P<0.05),而72h无差异(P>0.05)。转染12h后,siRNA组bcl-2mRNA与对照组和反义组有显著差异(P<0.05)。转染48h后,siRNA组bcl2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反义组,siRNA组和反义组细胞阻滞于S期。结论体外转录合成的siRNA可抑制A549和NCIH46细胞bcl2基因的表达,效率可达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基因表达 SIRNA 肺癌细胞株 bcl-2蛋白表达 bcl-2MRNA RT-PCR检测 流式细胞仪检测 bcl-2表达 MTT法检测 mRNA水平 A549 G3139 细胞存活率 对照组 抑制作用 设计合成 反义药物 转染细胞 细胞生长 细胞周期 抑制效应
下载PDF
大鼠单侧隐睾对侧睾丸生精细胞凋亡与T-AOC、MDA和Bcl-2基因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林超 郑新民 +2 位作者 李世文 杨志伟 胡礼泉 《医学新知》 CAS 2005年第3期15-16,19,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单侧隐睾对侧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发生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建立单侧隐睾大鼠模型。术后90d取手术对侧睾丸,采用TUNEL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l-2基因表达,化学比色... 目的探讨大鼠单侧隐睾对侧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发生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建立单侧隐睾大鼠模型。术后90d取手术对侧睾丸,采用TUNEL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l-2基因表达,化学比色法测定睾丸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实验组手术对侧睾丸重量减轻,生精细胞凋亡指数(AI)增高,Bcl-2基因表达降低,总抗氧化能力下降,丙二醛含量增高,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鼠单侧隐睾可导致对侧睾丸生精细胞过度凋亡,生精功能严重受损,致使生育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 对侧睾丸 凋亡 bcl-2 T—AOC MDA bcl-2基因表达 丙二醛(MDA) 生精细胞凋亡 SD雄性大鼠
下载PDF
TNF与U937细胞的bcl-2基因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媛 陈惠英 +2 位作者 刘文虎 苏长青 杨爱珍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与白血病U937细胞的bcl—2基因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关系。方法:首先用TNF处理U937细胞,提取小片段DNA进行DNA断裂分析,继而用RT—PCR和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U937细胞的bcl—2基因表达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与白血病U937细胞的bcl—2基因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关系。方法:首先用TNF处理U937细胞,提取小片段DNA进行DNA断裂分析,继而用RT—PCR和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U937细胞的bcl—2基因表达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TNF对U937细胞的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最后,用磷酸钙沉淀法将bcl—2基因转染到U937细胞,经G418筛选稳定转染子,用不同剂量TNF处理后观察转染与未转染细胞的存活率。结果:TNF可诱发U937细胞凋亡,经TNF处理的U937细胞bcl—2基因表达下降,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用bcl—2基因稳定转染的U937细胞经TNF处理,存活率明显高于未转染细胞。结论:TNF下调U937细胞bcl—2基因表达、改变细胞周期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bcl-2基因表达 细胞周期
下载PDF
β-淀粉样肽(25-35)对PC12细胞par-4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梅寒芳 曲喜英 祝其锋 《中国药理通讯》 2005年第3期33-33,共1页
目的:观察β-amyloid peptide25—35(Aβ25-35)对PC12细胞par-4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终浓度分别为0,5,10,201μmol/L的Aβ25-35处理PC12细胞24h,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凋... 目的:观察β-amyloid peptide25—35(Aβ25-35)对PC12细胞par-4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终浓度分别为0,5,10,201μmol/L的Aβ25-35处理PC12细胞24h,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凋亡的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par-4和bcl-2基因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ar-4和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随着Aβ25-35剂量的增加,PC12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明显增加,且par-4基因表达增加,bcl-2基因表达降低。结论: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可能与上调Par-4表达和下调Bcl-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基因表达 PC12细胞凋亡 Β-淀粉样肽(25-35) PAR-4 25-35 Western bcl-2蛋白 bcl-2表达 细胞存活率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梅寒芳 谢朝阳 祝其锋 《中国药理通讯》 2005年第3期35-35,共1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对β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PI荧光染色法检测凋亡,RT—PCR检测bax和bcl-2基因...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对β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PI荧光染色法检测凋亡,RT—PCR检测bax和bcl-2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剂量PC预处理PC12细胞1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引起的凋亡,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减少Aβ25-35引起的核固缩,凝聚和碎裂,降低bax mRNA表达以及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mRNA表达以及Bcl-2蛋白表达。结论PC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凋亡基因bax和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基因表达 25-35 PC12细胞 基因BAX 原花青素 bcl-2蛋白表达 bcl-2MRNA表达 基因mRNA表达 Bax蛋白表达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par-4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梅寒芳 谢朝阳 祝其锋 《中国药理通讯》 2005年第3期35-35,共1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对β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法检测凋亡,RT—PCR检测par-4和bcl-2基因mRNA...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对β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法检测凋亡,RT—PCR检测par-4和bcl-2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ar-4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剂量PC预处理PC12细胞1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引起的凋亡,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减少Aβ25-35引起的核固缩,凝聚和碎裂,降低par-4 mRNA表达以及蛋白表达,增加bcl-2mRNA表达以及蛋白表达。结论PC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基因par-4和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凋亡 bcl-2基因表达 25-35 PAR-4 原花青素 bcl-2蛋白表达 bcl-2MRNA表达 基因MRNA表达 Western
下载PDF
醋酸铅对大鼠脑细胞凋亡及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荣 牛玉杰 +1 位作者 程云会 孙侠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 探讨醋酸铅 (PbAc)对大鼠脑细胞凋亡的诱发作用及对bcl 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腹腔分别注射PbAc 2 5、5 0、10 0mg/kg 5d ,第 6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其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和bcl 2基因的表达产物Bcl ... 目的 探讨醋酸铅 (PbAc)对大鼠脑细胞凋亡的诱发作用及对bcl 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腹腔分别注射PbAc 2 5、5 0、10 0mg/kg 5d ,第 6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其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和bcl 2基因的表达产物Bcl 2蛋白含量。结果 染铅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小脑细胞凋亡率 (% ) :2 5mg/kgPbAc组为 5 .80± 0 .87、4.82± 0 .37、4.82± 1.2 3 ,5 0 mg/kg组值高于 2 5mg/kg组 ,10 0mg/kg组值高于 5 0mg/kg组 ,均比对照组 (1.40± 0 .70、2 .0 0± 0 .6 3、1.6 6±0 .49)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并有剂量 -反应关系 (r值分别为 0 .998、0 .989、0 .997)。染铅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小脑bcl 2基因表达 (FI指数 ) :2 5mg/kgPbAc组为 0 .6 8± 0 .0 3、0 .6 1± 0 .0 6、0 .6 9± 0 .0 5 ;5 0mg/kg、10 0mg/kg组值均与 2 5mg/kg组接近 ,但均比对照组 (1.0 0± 0 .13、1.0 0±0 .17、1.0 0± 0 .13)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并有剂量 -反应关系 (r值分别为 0 .886、0 .787、0 .832 )。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细胞凋亡率与Bcl 2含量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 - 0 .75 0、- 0 .5 0 9、- 0 .6 6 7)。结论 铅可以诱发大鼠脑细胞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脑组织内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铅 脑细胞凋亡 bcl-2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胃炎消对胃癌癌前病变bcl-2癌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玲 劳绍贤 王建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28,共2页
观察胃炎消对胃癌癌前病变(PLGC)的治疗作用及其对PLGC组织中bcl-2凋亡相关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40例PLGC患者分为治疗组(胃炎消治疗)25例和对照组(维酶素治疗)15例,治疗前、后胃黏膜活检标本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标记... 观察胃炎消对胃癌癌前病变(PLGC)的治疗作用及其对PLGC组织中bcl-2凋亡相关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40例PLGC患者分为治疗组(胃炎消治疗)25例和对照组(维酶素治疗)15例,治疗前、后胃黏膜活检标本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标记法作bcl-2癌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检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00%,病理疗效以中度异型增生为好,作用优于对照药(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cl-2癌基因mRNA转录水平表达下调(P"0.05)。结论:胃炎消对PLGC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LGC组织中bcl-2癌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病变 中医药疗法 bcl-2基因表达
下载PDF
EBV感染胃癌细胞系NU-GC-3增强BCL-2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甄永占 周天戟 +2 位作者 章广玲 朱丽华 高俊玲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77-879,共3页
关键词 EBV 胃癌细胞 NU-GC-3 bcl-2基因表达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EGFR、PCNA及BCL-2基因表达与预后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绘宇 卞静 +3 位作者 徐广有 刘凤革 荣玮 刘婷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5期515-516,共2页
目的为了寻找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可靠分子指标,建立一种能被临床普遍应用的简易方法。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具有完整随访资料55例胃癌中EGFR、PCNA及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1)EGFR、PCNA及BCL2的表达与胃癌分期、浸润深度... 目的为了寻找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可靠分子指标,建立一种能被临床普遍应用的简易方法。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具有完整随访资料55例胃癌中EGFR、PCNA及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1)EGFR、PCNA及BCL2的表达与胃癌分期、浸润深度、生存时间呈显著相关性。病变为进展期、深浸润、低生存率者,其表达高(P<0.01)。(2)胃癌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者的EGFR和PCNA表达率高于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BCL2则高分化表达率高,与淋巴结有无转移关系不大(P>0.05)。结论测定EGFR、PCNA及BCL2基因的表达对临床判断预后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基因表达 PCNA EGFR 胃癌组织 预后价值 SP免疫组化方法 临床病理特征 无淋巴结转移 分子指标 简易方法 方法应用 随访资料 表达情况 胃癌分期 浸润深度 生存时间 临床判断 高分化 表达 相关性 进展期 生存率 低分化
原文传递
羊栖菜多糖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汤从容 曹高忠 叶晓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832-1834,共3页
目的:探讨羊栖菜多糖提取物(SFP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行为的干预作用及脑皮质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D-半乳糖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设计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片、羊栖菜多糖提取物不同剂量组,观察大鼠行... 目的:探讨羊栖菜多糖提取物(SFP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行为的干预作用及脑皮质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D-半乳糖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设计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片、羊栖菜多糖提取物不同剂量组,观察大鼠行为学及脑皮质Bcl-2和Bax基因表达指标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5),其Bcl-2/Bax值下降;与模型组相比,0.8g/kg、1.6g/kg羊栖菜多糖提取物治疗组均能较好的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且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其Bcl-2/Bax值增加。结论:SFPS能调节海马组织Bcl-2和Bax的表达,显著提高Bcl-2/Bax值,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羊栖菜多糖提取物 学习记忆 脑皮质bcl-2和Bax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白术挥发油对小鼠S_(180)的抑瘤作用及瘤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郁金 苏衍进 贺立虎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69-70,86,共3页
目的探讨白术挥发油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瘤作用及肿瘤凋亡相关基因bc l-2表达的影响;方法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表达bc l-2基因的瘤细胞数。结果白术挥发油各剂量组对小鼠S180肉瘤组织具有抑制作用;白术挥... 目的探讨白术挥发油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瘤作用及肿瘤凋亡相关基因bc l-2表达的影响;方法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表达bc l-2基因的瘤细胞数。结果白术挥发油各剂量组对小鼠S180肉瘤组织具有抑制作用;白术挥发油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小鼠S180肉瘤凋亡相关基因bc l-2的表达。结论白术挥发油可能通过调控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 l-2的表达而实现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挥发油 抑瘤作用 肿瘤凋亡 基因bcl-2表达
下载PDF
华蟾素对肿瘤细胞周期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1
13
作者 左小东 崔永安 +2 位作者 秦叔逵 陈惠英 王锦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567-568,共2页
目的 探讨华蟾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及免疫组化的方法 ,研究华蟾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阻断和抗凋亡基因bcl- 2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华蟾素能将肿瘤细胞阻断在S期 ,并能抑制bcl- 2基因的表达。结论... 目的 探讨华蟾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及免疫组化的方法 ,研究华蟾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阻断和抗凋亡基因bcl- 2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华蟾素能将肿瘤细胞阻断在S期 ,并能抑制bcl- 2基因的表达。结论 华蟾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与其能阻断细胞周期、抑制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bcl-2基因表达
下载PDF
神经节苷酯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丽娜 刘芳 +1 位作者 张伟玲 苏景秀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80-681,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W istar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神经节苷酯组、地塞米松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的A llen′s捶击法致大鼠T11、T12脊髓损伤,应用原位杂交化学方法观察脊髓损伤急性期bc l-2 mRNA...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W istar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神经节苷酯组、地塞米松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的A llen′s捶击法致大鼠T11、T12脊髓损伤,应用原位杂交化学方法观察脊髓损伤急性期bc l-2 mRNA的表达。结果脊髓损伤后3、7、14 d时神经节苷酯组bc l-2 mRNA阳性表达远远优于地塞米松组和模型组(P>0.01)。结论神经节苷酯可上调bc l-2 mRNA表达,从而减少或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酯 急性脊髓损伤 大鼠 bcl-2基因表达
下载PDF
烫伤大鼠小肠肌间神经丛bax/bcl-2表达的变化及银杏叶提取物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王秋桂 陈业文 吕建国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2-334,i002,共4页
目的:观察烫伤大鼠小肠肌间神经丛Bax/Bcl-2蛋白的表达特征,了解银杏叶提取物(EGb)干预的作用机制。方法:动物分烫伤组和治疗组,各组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材,制成肠肌间神经丛铺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Bax/Bcl-2检测。结果:Bax/B... 目的:观察烫伤大鼠小肠肌间神经丛Bax/Bcl-2蛋白的表达特征,了解银杏叶提取物(EGb)干预的作用机制。方法:动物分烫伤组和治疗组,各组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材,制成肠肌间神经丛铺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Bax/Bcl-2检测。结果:Bax/Bcl-2的表达是以烫伤后24h阳性最强,以后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治疗组较对应时间点的烫伤组Bax阳性信号明显减弱,Bcl-2阳性信号明显增强。结果:细胞凋亡是大鼠严重烫伤后小肠肌间神经丛神经元丢失的重要原因,而Bax/Bcl-2是参与神经细胞凋亡的重要凋亡调控基因。并推测EGb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Bax/Bcl2基因表达,而起到保护烫伤后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肌间神经丛 银杏叶提取物 保护作用 烫伤大鼠 bcl-2表达 Bax/bcl-2蛋白 bax bcl-2基因表达 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凋亡调控基因 神经细胞凋亡 阳性信号 神经元丢失 表达特征 作用机制 不同时间 时间延长
下载PDF
镉诱导LLC-PK_1细胞凋亡与bcl-2、p53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云清 任香梅 +2 位作者 许冬青 王明艳 吴小丽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3-665,共3页
目的 探讨镉诱导LLC PK1 细胞凋亡及与bcl 2、p5 3(mtp5 3)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率、琼脂糖凝胶DNA电泳方法确定镉对LLC PK1 细胞诱导的凋亡作用 ,以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bcl 2和p... 目的 探讨镉诱导LLC PK1 细胞凋亡及与bcl 2、p5 3(mtp5 3)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率、琼脂糖凝胶DNA电泳方法确定镉对LLC PK1 细胞诱导的凋亡作用 ,以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bcl 2和p5 3基因表达产物bcl 2蛋白、mtp5 3蛋白。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发现 4 0 μmol LCdCl2 作用LLC PK1 细胞 12h后 ,出现典型的凋亡小体 ;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凋亡率为 32 6 1% ,并高于对照组 (1 0 8% ) (P <0 0 1) ;琼脂糖凝胶DNA电泳呈明显梯形条带。 0、10、2 0、4 0 μmol LCdCl2 作用LLC PK1 细胞 4h、8h ,8h后 ,bcl 2基因表达逐渐下降 ,并呈良好的剂量 -反应关系 (r=- 0 910 ,P <0 0 5 ) ;作用 4h、8h后mtp5 3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 ,并有剂量 -反应关系 (r值分别为 - 0 716、- 0 972 ,P值均 <0 0 5 )。结论 镉诱导LLC PK1 细胞凋亡可能与镉抑制bcl 2、mt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LLC-PK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bcl-2和mtp53蛋白
下载PDF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BAX基因表达上调 被引量:6
17
作者 门秀丽 张连元 +2 位作者 杨全会 董淑云 张一兵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在体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肺组织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损伤动物模型上,用TUNEL法、电泳法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观察LIR后肺损伤发生过程中,肺组织细胞凋亡变化以及BAX和BCL2蛋白质表达... 目的探讨在体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肺组织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损伤动物模型上,用TUNEL法、电泳法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观察LIR后肺损伤发生过程中,肺组织细胞凋亡变化以及BAX和BCL2蛋白质表达的改变。结果大鼠LIR后,肺血管内皮细胞及附壁的炎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肺组织BCL2表达的变化不大,但BAX蛋白质表达明显上调,DNA断链率升高,活性氧(ROS)含量增加,且与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增加相一致。结论肺组织细胞凋亡以及BAX和BCL2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LIR后肺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 BAX基因 表达上调 肺组织细胞凋亡 bcl-2表达 bcl-2基因表达 肺血管内皮细胞 蛋白质表达 TUNEL法 免疫组织化学 炎细胞凋亡 LIR 在体大鼠 动物模型 发生过程 肺损伤 电泳法 DNA 活性氧
下载PDF
THE ROLES OF bcl-2 GENE FAMILY IN THE PULMONARY ARTERY REMODELING OF HYPOXIA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RATS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成 王胜发 +3 位作者 梁桃 王巨 王凯 王柏春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82-184,共3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apoptosis in the pulmonary artery remodeling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secondary to hypoxia and illustrate the relative genes expression. Methods. Thirty rats were divided into h...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apoptosis in the pulmonary artery remodeling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secondary to hypoxia and illustrate the relative genes expression. Methods. Thirty rats were divided into hypoxia group( 10% O2, 8h/d)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On the 15th day of hypoxia,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and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 were measured and pulmonary artery vessels were studied by light microscope. Then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nucleosomal DNA fragmentation of apoptotic cells.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RT- PCR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bcl- 2 and bax. Results. The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and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 of hypoxia group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pulmonary artery wall of hypoxic group become incrassate than control group. Apoptotic cells can be found in lung with hypoxia or without hypoxia.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poptotic index of hypoxic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rough the methods of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RT- PCR, we found the expression of bcl- 2 increased whereas bax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hypoxic group. Conclusion. The alternation in bcl- 2 and bax expression induced by hypoxia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ulmonary artery remodeling which is the main pathologic change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secondary to hypox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狭窄重建术 组织缺氧 细胞凋亡 bcl-2基因表达 动物实验
下载PDF
Induction of apoptosis and change of bcl-2 expression in macrophage Ana-1 cells by all-trans retinoic acid
19
作者 YIN DE LING XIU HAI REN +5 位作者 SHI ZHONG BU YA LAN WU LI ZHEN JIANG ZHI JIANG WU WEI HU GANG PEI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l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31, China)(Correspondence: Dr. G. Pei,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ll Biology Chine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37-144,共8页
Macrophage cel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itiation and regulation of the immune response.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 and its natural and synthetic analogs (retinoids) affect a large number of biological pro... Macrophage cel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itiation and regulation of the immune response.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 and its natural and synthetic analogs (retinoids) affect a large number of biological processes.Recently , retinoids have been shown promise in the therapy and prevention of various cancers. However, many interesting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activities of retinoids remain to be answered: (Ⅰ) Molecular mechanisms by which retinoids exert their effects; (Ⅱ) why the clinical uses of retinoids give undesirable side effects of varying severity with a higher freqllency of blood system symptoms; (Ⅲ)little is known for its impacts on macrophage cells etc. We set up this experiment, therefore, to examine the apoptosis of ATRA on macrophage Ana-1 cell line. Apoptosis of the cells was quantitated, after staining cells with propidium iodide (PI), by both accounting nuclear condensation and flow cytometry. When the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ATRA at or higher than 1 μM for more than 24 h, significant amount of the apoptotic cells was observed. Induction of apoptosis of Ana-1 cells by ATRA was in time- and dose-dependent manners, exhibiting the similar pattern as the apoptosis induced by actinomycin D (ACTD). ATRA treatment of Ana-1 cells also caused the changes of the mRNA levels of apoptosis-associated gene bcl-2, as detected by Northern blot analysis. The temporal changes of bcl-2 expression by ATRA was also parallel to that by ACTD. In conclusion,ATRA can induce apoptosis in macrophage cells, which may be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of immunological functions retino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视网膜酸 诱导 巨噬细胞 Ana-1细胞 B细胞 细胞凋亡 bcl-2基因表达 抗癌药物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bcl-2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雪峰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0-181,共2页
关键词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围绝经期 bcl-2基因表达 子宫内膜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