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打通BIM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1
作者 辛业洪 郑永康 《住宅与房地产》 2024年第11期9-14,共6页
本文通过调研BIM应用在项目落地的问题,以前海时代案例提出解决BIM落地的方式方法主要是管理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也是制度与流程的问题,而解决管理问题的路径为BIM全过程应用模式的选择,并列举了三种BIM全过程应用模式的优缺点对比、适... 本文通过调研BIM应用在项目落地的问题,以前海时代案例提出解决BIM落地的方式方法主要是管理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也是制度与流程的问题,而解决管理问题的路径为BIM全过程应用模式的选择,并列举了三种BIM全过程应用模式的优缺点对比、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政府103号文 bim报批报建 bim全过程应用模式 bim设计交底 bim施工应用 bim竣工验收
下载PDF
基于BIM 5D的项目安全与质量协同管理研究
2
作者 曹源 吴贤国 +2 位作者 冯宗宝 李昕奕 刘俊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为解决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无法直观表达、提前预防、及时整改等问题,本研究将BIM技术引入项目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中,验证了基于BIM 5D的工程安全与质量协同管理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得出:通过“事前预防”的BIM技术(建立Revit模型、深化... 为解决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无法直观表达、提前预防、及时整改等问题,本研究将BIM技术引入项目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中,验证了基于BIM 5D的工程安全与质量协同管理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得出:通过“事前预防”的BIM技术(建立Revit模型、深化设计、施工模拟、可视化技术交底),将项目质量和安全问题提前暴露,减少返工造成的不必要麻烦,保证物资的有序进场和合理堆放,为安全文明施工提供基础;通过“事中控制”的BIM 5D+智慧工地决策系统,将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归集、分析,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呈现,对关键问题进行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上述方法保证了项目安全,提升了工程质量,为施工企业应用BIM 5D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 安全管理 bim5D 协同管理 智慧工地 建筑信息模型(bim)
下载PDF
BIM模型编码可变性检验与自动匹配方法研究
3
作者 陈建兰 朱晟熙 顾云凡 《建筑技术》 2024年第6期764-768,共5页
为解决BIM元素变更导致的Web-BIM系统数据库与BIM元素无法匹配的问题,本研究首先根据各类BIM文件的特点,选择Rvt文件作为编辑BIM文件,选择Gltf文件作为Web端加载文件。对BIM模型的编码可变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BIM构件尺寸修改、属... 为解决BIM元素变更导致的Web-BIM系统数据库与BIM元素无法匹配的问题,本研究首先根据各类BIM文件的特点,选择Rvt文件作为编辑BIM文件,选择Gltf文件作为Web端加载文件。对BIM模型的编码可变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BIM构件尺寸修改、属性修改、位置移动等操作均不会改变构件的编码;若对BIM构件进行删除,该构件会被赋予新的编码,但其他构件的编码均不会被影响。本研究提出一种BIM模型变更前后自动匹配方法,通过建立元素识别和跟踪数据库、元素匹配算法、用户交互及确认、更新质量信息、定期检查等步骤,可以实现BIM模型变更前后Web端与BIM元素的匹配,为建筑项目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模型 编码变更 可变性检验 自动匹配 Web-bim
下载PDF
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第Ⅳ标段BIM正向设计优化与应用
4
作者 田新星 孙毅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24年第1期61-65,72,共6页
灌区工程线路长、范围广、渠系建筑物众多,随着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应用越来越广,在灌区设计中利用BIM进行三维正向设计与优化,有助于提高灌区设计质量,提升灌区整体管理水平。结合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第Ⅳ标段,介绍了利用水工建筑物... 灌区工程线路长、范围广、渠系建筑物众多,随着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应用越来越广,在灌区设计中利用BIM进行三维正向设计与优化,有助于提高灌区设计质量,提升灌区整体管理水平。结合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第Ⅳ标段,介绍了利用水工建筑物三维参数化正向设计、BIM技术进行隧洞进出口三维开挖正向设计、深挖方暗渠优化设计、主支洞交叉段三维正向设计、BIM模型在运维阶段的应用等应用点,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亭子口灌区 建筑信息模型 bim正向设计 bim+GIS 三维设计 参数化设计
下载PDF
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建设期BIM技术应用研究
5
作者 余卓衡 舒德伟 +3 位作者 谢韵致 白畯文 李念容 黄祖传 《水利信息化》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针对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建设期线路长、现场监管难、参与方多、沟通难等问题,以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期为例,根据项目特点及管理要求,建立BIM标准体系,创建建设期BIM模型,实现BIM协同,进行施工模拟及可视化交底。应用BIM技术实现电子沙盘及虚... 针对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建设期线路长、现场监管难、参与方多、沟通难等问题,以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期为例,根据项目特点及管理要求,建立BIM标准体系,创建建设期BIM模型,实现BIM协同,进行施工模拟及可视化交底。应用BIM技术实现电子沙盘及虚拟漫游,并通过BIM模型将建设期数据整合挂接至“智慧滇中引水”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融合GIS技术,进行工程建设辅助管理及文明施工监管,从而对安全质量、投资控制、进度管控、施工形象、现场监控等工程建设期核心内容,进行协同监测及管控并实现可视化图表展示,落实工程建设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为BIM技术在长距离引调水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应用 长距离引调水工程 bim标准体系 bim协同 模型创建 辅助管理 电子沙盘 建设期
下载PDF
BIM轻量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6
作者 代进雄 杨晓蕾 +6 位作者 李大可 潘虎 林晶 庄妍 张颖 王春艳 徐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5,共5页
为提高BIM轻量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全面性,分析总结当下主流的BIM轻量化技术,以密云水库改造消隐工程为例,提出水利工程BIM轻量化技术应用路线,改善不同建设阶段BIM轻量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在设计阶段综合运用模型减面优化... 为提高BIM轻量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全面性,分析总结当下主流的BIM轻量化技术,以密云水库改造消隐工程为例,提出水利工程BIM轻量化技术应用路线,改善不同建设阶段BIM轻量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在设计阶段综合运用模型减面优化法、渲染优化法以及BIM轻量化协同设计平台,能大幅度提高三维模型设计效率;采用BIM轻量化引擎将BIM设计模型传递至施工阶段,建立BIM轻量化施工管理平台,能有效提高施工管理质量,保障工程按时按质完成。针对当下BIM轻量化技术现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BIM轻量化技术应集成多种水利工程行业特色数据,完善BIM规范及标准,使BIM轻量化应用体系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轻量化技术 轻量化引擎 三维协同设计 施工管理 bim+GIS LOD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与模拟退火算法的村镇轻钢框架结构智能设计方法
7
作者 周婷 孙克肇 +1 位作者 陈志华 刘红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51,共13页
传统村镇住宅结构设计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试算与重复建模,而受制于建设成本,村镇住宅无法像城镇住宅一样通过设计师进行专业的结构设计与验算,其安全性与经济性均难以满足要求。为此,提出一种村镇轻钢框架结构智能设计方法,包括智能建... 传统村镇住宅结构设计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试算与重复建模,而受制于建设成本,村镇住宅无法像城镇住宅一样通过设计师进行专业的结构设计与验算,其安全性与经济性均难以满足要求。为此,提出一种村镇轻钢框架结构智能设计方法,包括智能建模与智能优化两个环节。基于图层自动识别算法、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自适应分块算法提出村镇轻钢框架结构BIM智能建模方法,包括图层识别、轴文本数据提取、墙体轮廓提取等,智能建模结果基本满足实际工程要求。基于提出的两阶段模拟退火算法给出村镇轻钢框架结构的智能优化方法,优化速度较快,优化效果良好。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对提出的智能设计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村镇轻钢框架结构智能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与传统的人工设计方法相比,设计周期可缩短70%以上,材料用量、结构设计指标接近人工设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住宅 轻钢框架结构 智能设计 bim技术 模拟退火算法
下载PDF
重型施工机械安拆吊装作业视觉可达性BIM仿真分析
8
作者 郑霞忠 吴俊 +1 位作者 晋良海 杜发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为提高重型施工机械安拆吊装作业安全工效,改善安拆作业过程中人员的可视性,提出基于可视锥法的多主体视觉可达性建筑信息模型(BIM)仿真方法。首先,通过重型施工机械视觉任务分解,得到重型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任务;其次,以wk-35型电铲安... 为提高重型施工机械安拆吊装作业安全工效,改善安拆作业过程中人员的可视性,提出基于可视锥法的多主体视觉可达性建筑信息模型(BIM)仿真方法。首先,通过重型施工机械视觉任务分解,得到重型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任务;其次,以wk-35型电铲安拆作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起重驾驶司机-信号工-司索工多主体视觉任务,运用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CATIA)人因仿真模块,构建安拆吊装作业多主体视觉的BIM仿真场景;然后,采用可视锥法,计算安拆吊装作业过程多主体视觉可达性量值,测度多主体视觉可达性水平,构建重型机械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评价模型;最后,调节BIM模型的过程参数,推演多主体视觉变化趋势,评价安拆吊装作业多主体视觉可达性。结果表明:安拆作业中起重司机在起升下降过程中视觉可达性较差,在平移过程中视觉可达性较好;信号工和司索工的位置与其视觉可达性联系紧密,当信号工处于视野刚好覆盖起重司机和司索工的位置时,其视觉可达性最好,而司索工需不断调整位置,使其视觉可达性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施工机械 安拆吊装作业 视觉可达性 多主体 建筑信息模型(bim)仿真
原文传递
BIM技术在建筑碳排放计算领域研究进展
9
作者 徐照 方卓祯 +1 位作者 李德智 吴刚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8,116,共12页
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BIM技术在建筑碳排放计算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研究进程的归纳,以及对建筑碳排放计算政策、计算方法、BIM技术适用性等影响因素的分析,总结BIM技术在建筑碳排放计算领域的研究现状。基于当前研究成果,将... 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BIM技术在建筑碳排放计算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研究进程的归纳,以及对建筑碳排放计算政策、计算方法、BIM技术适用性等影响因素的分析,总结BIM技术在建筑碳排放计算领域的研究现状。基于当前研究成果,将BIM技术在建筑碳排放计算领域的研究内容划分为理论方法、工具平台、应用价值三个层面。理论方法主要关注计算边界和计算方法的确定、BIM模型的数据提取方式以及BIM模型的参数扩展内容;工具平台主要探讨BIM建模工具、人工处理及算法程序、BIM软件插件、BIM平台系统的具体应用;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碳排放计算在建筑设计、物化、运营等各阶段的成果效益。三个层面虽已取得许多研究成果但也存在问题和难点。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数字技术融合和信息管理完善两个方面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建筑碳排放 碳排放计算方法 碳排放计算政策
下载PDF
基于BIM和知识图谱的自动审查方法
10
作者 龙丹冰 雷昕 +2 位作者 王初翀 方长建 康永君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2期29-33,共5页
本文在设计合规性审查中引入知识图谱技术,提出以规范知识图谱为核心的自动审查系统。通过对中国规范及结构设计规则(以下统称为规范)分析,提出面向规范最小语义单元的规范知识图谱元结构,建立了反映建筑规范复杂语义逻辑元结构的链接规... 本文在设计合规性审查中引入知识图谱技术,提出以规范知识图谱为核心的自动审查系统。通过对中国规范及结构设计规则(以下统称为规范)分析,提出面向规范最小语义单元的规范知识图谱元结构,建立了反映建筑规范复杂语义逻辑元结构的链接规则,进而以元结构为基元提出了规范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通过从图谱中获取数据,驱动代码生成模块自动生成用于信息检索和审查的可执行规范审查代码,可实现BIM模型的自动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合理性审查 自动审查 bim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BIM正向设计问答系统研究
11
作者 丁志坤 李金泽 刘明辉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4年第1期1-7,12,共8页
在正向设计中,设计人员能够通过BIM技术进行设计和管理建筑项目,以支持决策。然而,BIM正向设计过程中的信息处理和知识共享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快速获取和应用复杂建筑规范及设计知识方面。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大语言模型(LLM... 在正向设计中,设计人员能够通过BIM技术进行设计和管理建筑项目,以支持决策。然而,BIM正向设计过程中的信息处理和知识共享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快速获取和应用复杂建筑规范及设计知识方面。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大语言模型(LLM)设计了一套BIM正向设计问答系统,旨在探究LLM在BIM正向设计场景中的实际应用。通过采用基于QLoRA的LLM微调方式提高模型的专业性,并构建本地知识库形成问答系统,最后设计评价指标对系统进行主客观性能评估、专业问答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专业领域性能表现良好,并能根据特定设计场景生成建议和解决方案,验证了本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向设计 bim 大语言模型 专业问答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2
作者 黄宗辉 吴福飞 +2 位作者 赵振华 张平 蒋君 《河南建材》 2024年第1期151-154,共4页
以贵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对引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技术进行改革前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结果发现,在课程中引入BIM技术之后学生的参与度、学习主动性、课堂回答正确率以及期... 以贵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对引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技术进行改革前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结果发现,在课程中引入BIM技术之后学生的参与度、学习主动性、课堂回答正确率以及期末成绩等都有了显著提升。文章通过改变培养目标、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对土木工程课程进行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为面临相同现状的高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土木工程施工 施工技术 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基于BIM与GIS的水利水电工程开发设计应用研究
13
作者 唐桂彬 周波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为了解决水利水电项目建设中任务量大、专业技能多、操作难度高、环境干扰严重的问题,往往要进行多次论证和优化工程步骤,保证施工质量。采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对水利建筑模... 为了解决水利水电项目建设中任务量大、专业技能多、操作难度高、环境干扰严重的问题,往往要进行多次论证和优化工程步骤,保证施工质量。采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对水利建筑模型进行优化,并对建筑进行外观设计,为模型的搭建提供坚实基础。结果表明,在水利水电项目建设过程中,以BIM+GIS技术模型为基础可快速模拟待查找的工程进度,有利于管控工程资金和监督工程实施进度,可以大幅度提升水利项目的信息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GIS 三维建模 水利水电工程
下载PDF
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工地平台在LNG码头施工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李家华 黄黎明 陈良志 《水运工程》 2024年第2期169-174,共6页
针对LNG(液化天然气)码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系数大、人员管控要求高、安装难度高、工期进度紧等问题,开展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工地平台的研究与应用。通过采用建立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融合的智慧工地管理方法,深化创建施工... 针对LNG(液化天然气)码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系数大、人员管控要求高、安装难度高、工期进度紧等问题,开展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工地平台的研究与应用。通过采用建立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融合的智慧工地管理方法,深化创建施工BIM模型,结合相应的智能化设备,实现模型与现场数据接入和集成的应用,解决了施工过程管控难、数据信息源集成多、劳务人员现场管理难等典型LNG码头工程施工问题。通过将BIM技术与智慧工地平台在施工阶段融合应用,有效提升了LNG码头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研究旨在为LNG码头领域的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推动智慧工地平台在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物联网技术 智慧工地 LNG码头
下载PDF
BIM技术在混合梁斜拉桥钢锚梁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袁媛 马志芳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7期189-192,共4页
本文依托一座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基于BIM建模软件Rhino对混合梁斜拉桥钢锚梁的正向设计、施工全过程开展精细化安装和参数化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BIM建模软件Rhino参数化建模高效准确,BIM技术在钢锚梁的设计优化、钢厂加工和施工交底... 本文依托一座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基于BIM建模软件Rhino对混合梁斜拉桥钢锚梁的正向设计、施工全过程开展精细化安装和参数化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BIM建模软件Rhino参数化建模高效准确,BIM技术在钢锚梁的设计优化、钢厂加工和施工交底等全过程中应用的技术方案可行。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锚梁 bim 全过程
下载PDF
基于BIM的公路工程标准化EBS分解方法
16
作者 何飞 戴玮 《山西建筑》 2024年第5期195-198,共4页
工程结构分解(EBS)是公路工程全寿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为了提高公路工程建设期信息化水平,基于BIM技术应用,提出了公路工程标准化EBS分解方法。标准化分解方法根据工程中不同路段,梳理专业划分以及空间位置划分原则,并依据行业标准... 工程结构分解(EBS)是公路工程全寿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为了提高公路工程建设期信息化水平,基于BIM技术应用,提出了公路工程标准化EBS分解方法。标准化分解方法根据工程中不同路段,梳理专业划分以及空间位置划分原则,并依据行业标准,确定标准化EBS结构的叶子节点,提供公路工程EBS结构树模板示例。研究结果旨在提高高速公路数字化交付中的数据处理标准建设,为实施公路工程数字化提供基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bim 标准化 EBS
下载PDF
基于双创背景下的BIM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7
作者 陶红霞 谢经纬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1期127-131,共5页
随着建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行业岗位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为BIM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发展契机。目前BIM技术主要通过资格能力认证、行业会议与大赛、企业内训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随着行业需求的变化,如今的BIM人才除了需要... 随着建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行业岗位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为BIM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发展契机。目前BIM技术主要通过资格能力认证、行业会议与大赛、企业内训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随着行业需求的变化,如今的BIM人才除了需要具备基本的工程专业能力外,还需具备多角度BIM实操应用技能。本校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合力驱动“BIM+新技术”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弘扬工匠精神,大力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树立瞄准科技前沿开展产学研实践教育,构建“教训赛孵”双创教育体系,面向数字化新业态发展交出时代答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新技术 培养路径 创新创业 三位一体 课程思政
下载PDF
融合互联网与产学合作资源的BIM知识体系研究
18
作者 刘照球 董立坤 +3 位作者 蒋吉方 刘浩然 程天乐 张梦瑶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建筑信息模型BIM知识体系丰富,不仅有基础理论,也涵盖代表性软件的工程应用。本文以互联网和产学合作两种教育融合模式为例,分析了BIM相关的各类平台与知识资源。结合BIM理论、软件应用、案例分析、融合专业课程、技能培训以及学科竞赛... 建筑信息模型BIM知识体系丰富,不仅有基础理论,也涵盖代表性软件的工程应用。本文以互联网和产学合作两种教育融合模式为例,分析了BIM相关的各类平台与知识资源。结合BIM理论、软件应用、案例分析、融合专业课程、技能培训以及学科竞赛等方面内容,设计了BIM知识架构和教学内容,将各类资源系统性融入BIM整体框架中。通过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体现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综合应用的逐步递进实施原则,提升了BIM的专业融合度和更深层次的学习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知识体系 互联网 产学合作 资源融合 知识架构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住宅装修构造设计
19
作者 王唯佳 蔡响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7期138-141,共4页
装配式住宅是建筑行业中新建住宅应用率较高的建设形式,然而受到生产技术、设计理念的影响,装配式建筑装修时方法较为传统,存在资金、资源、人力浪费严重,施工过程污染高等问题。为充分展现装配式住宅优势,应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BIM信息... 装配式住宅是建筑行业中新建住宅应用率较高的建设形式,然而受到生产技术、设计理念的影响,装配式建筑装修时方法较为传统,存在资金、资源、人力浪费严重,施工过程污染高等问题。为充分展现装配式住宅优势,应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BIM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装修构造设计环节,在装修模块库创建与管理的基础上,可视化分析装配式住宅装修构造设计的缺陷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设计优化,以此提升装配式住宅装修构造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打造高品质的装配式住宅装修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装配式住宅 装修构造设计 科学性 合理性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BIM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
作者 肖全东 陈帆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2期1022-1027,共6页
新工科建设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管理专业传统的BIM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更大的挑战。通过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BIM实践教学的现状,明确了工程管理专业BIM技术的实践教学内容,建立了工程... 新工科建设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管理专业传统的BIM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更大的挑战。通过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BIM实践教学的现状,明确了工程管理专业BIM技术的实践教学内容,建立了工程管理专业BIM技术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优化实践教学的组织、创新实践教学的模式、打造实践教学的平台、提升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等手段,实现高质量的BIM实践教学,培养综合素质更高、更加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工程管理专业BIM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工程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