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8篇文章
< 1 2 2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晚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BMI增长、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
1
作者 方亚军 夏晓莉 +1 位作者 姚玉叶 朱晓萍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3期83-85,共3页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孕晚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BMI增长、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1—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孕晚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BMI增长、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1—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孕妇相关信息,查阅孕妇围生期资料,获取孕晚期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BMI增长数据,并统计孕妇妊娠结局,采用组间比较、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晚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BMI增长、不良妊娠结局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HbAlc水平的GDM孕妇的BMI增长、分娩BMI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HbAlc水平与BMI增长呈正相关性(r=0.548,P<0.001);不同HbAlc水平的GDM孕妇出现巨大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产后感染、羊水过多等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早产儿、剖宫产、产后出血等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晚期HbAlc水平与BMI增长、部分不良妊娠结局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孕晚期 糖化血红蛋白 bmi增长 不良妊娠结局 相关性
下载PDF
天津成年人烟草暴露与BMI的关系分析
2
作者 范莉莉 郑文龙 +2 位作者 辛鹏 李静 李昌昆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分析天津市成年居民烟草暴露状况与BMI的关系。方法利用天津市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调查资料,选取有完整人口统计学特征、吸烟状况、体格测量数据和膳食摄入数据的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828人。利用Logistic回归分... 目的分析天津市成年居民烟草暴露状况与BMI的关系。方法利用天津市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调查资料,选取有完整人口统计学特征、吸烟状况、体格测量数据和膳食摄入数据的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828人。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烟草暴露与BMI的关系。结果共纳入有效调查样本1828人(男858,女970),平均年龄(53.94±14.67)岁。吸烟状况与BMI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11,P=0.004)、已婚(OR=1.590,P=0.005)、低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1.828,P=0.005,初中:OR=1.596,P=0.005)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而吸烟状况与超重肥胖无显著关联。二手烟暴露状况与BMI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二手烟暴露(OR=1.347,P=0.009)、年龄(OR=1.012,P=0.002)、城镇(OR=1.281,P=0.036)、已婚(OR=1.609,P=0.005)、低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OR=1.824,P=0.006,初中OR=1.542,P=0.010)是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未发现吸烟与BMI之间的关系,二手烟暴露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暴露 bmi 超重肥胖
下载PDF
BMI1基因下调使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对紫杉醇敏感
3
作者 赵奕婷 林燕 +1 位作者 杨玮丽 陈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4-943,共20页
目的研究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基因对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增殖浸润及紫杉醇耐受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首先利用Cbioportal、TCGA和CPTAC数据库分析BMI1基因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的突变及表达情况。接着对人宫... 目的研究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基因对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增殖浸润及紫杉醇耐受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首先利用Cbioportal、TCGA和CPTAC数据库分析BMI1基因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的突变及表达情况。接着对人宫颈癌组织样本和人子宫内膜癌组织样本中BMI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免疫组化分析。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MI1敲低后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细胞中BMI1下游调控因子的蛋白质水平变化。此外,通过细胞功能实验研究了BMI1在宫颈癌HeLa及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中的功能。最后,通过实验评估si BMI1联合紫杉醇治疗的协同抗生长作用。结果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BMI1在1.5%的子宫颈癌患者及1.9%的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扩增、错义及剪接突变。此外,高mRNA水平的BMI1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相关,且高蛋白质水平的BMI1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和肿瘤分级及较低的生存率相关。进一步的免疫组化分析发现,与正常组织相比,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MI1蛋白水平表达升高,且与肿瘤的病理分化及浸润深度相关。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BMI1过表达导致HeLa及HEC-1-A细胞对多种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其中包括紫杉醇。为了进一步分析BMI1与紫杉醇耐受的关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BMI1敲除后HeLa及HEC-1-A细胞中BMI1下游因子的蛋白质水平变化。结果显示,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随着BMI1的敲低而表达水平下降,而促凋亡相关蛋白BAX则显著升高。此外,细胞功能实验结果显示,体外过表达BMI1可促进HeLa及HEC-1-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且BMI1低表达的HeLa及HEC-1-A细胞对紫杉醇更敏感。结论BMI1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过表达,BMI1的下调通过调控凋亡通路使CC和EC细胞对紫杉醇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bmi1 BCL-2 紫杉醇
原文传递
新冠疫情下普通高校学生BMI分布特征及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4
作者 宋鹏慧 于芳 《体育科技》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体质指数(BMI)分布特征及对体质健康的影响,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2021年某大学20616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2087人,女生8529人。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体质指数(BMI)分布特征及对体质健康的影响,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2021年某大学20616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2087人,女生8529人。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测试仪器采用京天元体质健康测试仪。【结果】(1)大学生BMI曲线呈“细峰右尾”型,65.04%的学生BMI处于正常范围之内;(2)BMI正常组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最高,其次为超重组、低体重组和肥胖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3)不同BMI等级下大学生肺活量、50m跑、立定跳远、1 000m/800m跑、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肺活量、50m跑、1 000m/800m跑与BMI等级正相关(P<0.01);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与BMI等级负相关(P<0.01,P<0.05)。【结论】BMI等级与大学生各体质指标具有相关性,BMI异常会对体质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大学生 bmi指数 体质健康
下载PDF
妊娠期BMI轨迹、产后体重滞留与产后1年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5
作者 张华凡 陈艺璇 +7 位作者 吴琳琳 吴晓霞 尹霭琦 胡凤巧 童嘉宁 黄旭娜 万艳梅 牛建民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3期191-195,共5页
目的:了解妊娠期BMI轨迹及产后体重滞留(PPWR)与产后1年代谢综合征(MetS)及其各诊断标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720例产妇进行产后1年随访,内容为问卷、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采用Spearma... 目的:了解妊娠期BMI轨迹及产后体重滞留(PPWR)与产后1年代谢综合征(MetS)及其各诊断标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720例产妇进行产后1年随访,内容为问卷、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不同轨迹亚组及产后体重滞留分组与MetS诊断指标异常数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轨迹亚组及产后体重滞留分组与MetS的相关性。结果:MetS患病率随体重轨迹组从低到高呈逐渐递增。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期BMI轨迹3的MetS患病风险OR(95%CI)值为6.15(2.81~13.44),PPWR较孕前≥1.85个BMI单位的妇女组患病风险值为3.63(1.10~11.96)。结论:妊娠期BMI轨迹组增高,MetS患病风险越大;产后较产前体重增加超过1.85个BMI单位的妇女患MetS风险增加了2.6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妊娠期bmi轨迹 产后体重滞留 潜类别增长模型
下载PDF
槐耳颗粒通过抑制Bmi-1与CD133表达减少三阴性乳腺癌全身转移的研究
6
作者 李竞岳 姜大庆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3期96-99,共4页
目的研究在不同给药方式下槐耳颗粒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效果,及槐耳颗粒是否可以影响Bmi-1进而调节肿瘤细胞CD133表达以发挥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方法选择40只3~4周龄雌性裸鼠随机分成四组,预防组、预防及治疗组、治疗组分别... 目的研究在不同给药方式下槐耳颗粒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效果,及槐耳颗粒是否可以影响Bmi-1进而调节肿瘤细胞CD133表达以发挥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方法选择40只3~4周龄雌性裸鼠随机分成四组,预防组、预防及治疗组、治疗组分别于建模前3周、建模前及建模后3周、建模后3周口服给予槐耳清膏溶液,对照组不给予药物治疗;建模方式采用左心室注射的方法建立三阴性乳腺癌全身转移模型,建模后六周观察期后统一处死裸鼠并取标本;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裸鼠生存时间,免疫组化法检测裸鼠转移灶内CD133及Bmi-1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预防及治疗组裸鼠的生存时间最长(MST=42d),其次为治疗组(MST=39d),再次为预防组(MST=38 d),对照组裸鼠的生存时间最短(MST=32d);预防及治疗组的Bmi-1平均表达最低,对照组的Bmi-1平均表达最高,不同给药方式与Bmi-1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预防及治疗组的CD133平均表达最低,对照组的CD133平均表达最高,不同给药方式与CD133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槐耳颗粒对三阴性乳腺癌全身转移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槐耳颗粒可能通过激活Bmi-1凋亡基因从而减少了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CD133的比例,进而发挥了预防及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全身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槐耳颗粒 CD133 bmi-1 乳腺癌全身转移
原文传递
BMI1 overexpression is correlated with a poor prognosis and immune infiltra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7
作者 Min-Cong Wang Peng-Tao Yang +1 位作者 Yang Zhang Hong-Bing Ma 《Oncology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CAS 2024年第2期60-65,共6页
Background:Ow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primary or secondary tolerance,the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patients is limited.Therefore,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is tolerance needs to be fur... Background:Ow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primary or secondary tolerance,the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patients is limited.Therefore,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is tolerance needs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B cell–specific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 integration site 1(BMI1)is associated with cancer stem cell tumorigenesis,progression,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self-renewal.However,the effect of BMI1 expression on immune infiltration and prognosis in HCC is still unclear.Methods: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MI1 expression and HCC prognosis and immune infiltration,the GEPIA database,TIMER database,and K-M plotter were used.TIMER database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BMI1 in various tumor tissues and corresponding normal tissues,and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MI1 expression and tumor-infiltrating immune cells.GEPIA database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BMI1 expression in various tumor tissues and corresponding normal tissues.K-M Plotter was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BMI1 expression,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and survival rates.Results:BMI1 expression was markedly higher in various solid tumor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respective normal tissues,including HCC,and high expression led to poor relapse-free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 in HCC patients.BMI1 overexpression was also correlated with the infiltration of immune cells(eg,B cells,CD8+T cells,CD4+T cells,dendritic cells,neutrophils,and macrophages)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ubsets of T cells,monocytes,and M1 macrophages,among others.Conclusions: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high BMI1 expression i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immune infiltration and poor prognosis in HCC.Increased expression of BMI1 might thus be a potential mechanism of immune tolerance in thi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1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nosis Immune infiltrates
下载PDF
高校大学生BMI异常的成因分析与策略研究
8
作者 李妍 洪肇杰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第8期97-99,共3页
目的:本研究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超重及肥胖等日益严峻的现状,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BMI异常的发展趋势,并对造成高校大学生BMI异常的成因进行分析与讨论,探究BMI异常大学生的干预策略,提出针对性意见。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 目的:本研究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超重及肥胖等日益严峻的现状,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BMI异常的发展趋势,并对造成高校大学生BMI异常的成因进行分析与讨论,探究BMI异常大学生的干预策略,提出针对性意见。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与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与总结;与部分高校教师及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来探究造成高校大学生BMI异常的原因,且归纳总结前人针对此现象提出的相应干预策略,为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目前造成高校大学生BMI异常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地域环境、经济条件、遗传、生活习惯与方式因素、思想观念、心理原因以及体育锻炼等方面,针对此种现状,应结合异常原因积极采取策略应对此种现状,干预策略可以从教育干预、自身干预、学校干预、家庭干预、群体干预及心理干预等角度出发。结论:大学生BMI异常的人数越来越多,造成高校大学生BMI过重或过低的原因也众多,应结合影响因素,多方面多角度采取综合措施实施干预策略,预防BMI异常的发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bmi异常 成因分析 策略研究
下载PDF
融合人脸图像深度和外观特征的BMI估计方法
9
作者 向成豪 郑秀娟 +1 位作者 庄嘉良 张畅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38,144,共5页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人类健康重要指标。从2D正脸图像中估计3D人脸信息并提出一个端到端BMI估计框架,以进一步提高BMI估计性能。首先,计算人脸468个3D关键点,并根据关键点相对头部质心的深度绘制深度人脸图;其次,提取人脸图像的方向梯...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人类健康重要指标。从2D正脸图像中估计3D人脸信息并提出一个端到端BMI估计框架,以进一步提高BMI估计性能。首先,计算人脸468个3D关键点,并根据关键点相对头部质心的深度绘制深度人脸图;其次,提取人脸图像的方向梯度直方图(HOG)并可视化以表示外观特征;最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VGGNet、ResNet分别对深度人脸图和HOG进行特征提取,并使用Hadamard积融合2个骨干网络的特征以估计BMI。与目前已有方法的对比实验中,本文提出方法在2个公开数据集上的整体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比最优结果低0.38和1。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融合3D人脸图像深度和外观特征的BMI估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质量指数估计 人脸3D关键点 人脸网格模型 方向梯度直方图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线BMI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关系
10
作者 闫焱 焦碧航 +4 位作者 周昆 高群 陈新峰 岳冬丽 张丽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3-377,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基线BMI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疗效及安全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接受基于ICI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19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治疗前BMI,将患者分为超重/肥胖组(BMI≥25.0...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基线BMI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疗效及安全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接受基于ICI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19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治疗前BMI,将患者分为超重/肥胖组(BMI≥25.0 kg/m^(2))和非超重组(BMI<25.0 kg/m^(2))。比较两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发生情况。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生存曲线的差异。应用Cox回归分析OS的影响因素。结果:超重/肥胖组DCR高于非超重组(87.5%vs 73.6%,P=0.028)。两组任意级别irAE发生率(29.7%vs 34.1%)和G3/G4 irAE发生率(4.7%vs 10.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组和非超重组OS生存曲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BMI是OS的影响因素(HR=0.557,95%CI为0.329~0.944)。结论:基线BMI与ICI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有关,BMI≥25.0 kg/m^(2)的患者DCR更高,存活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bmi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疗效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BMI1和ERK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李民英 闫新玉 +7 位作者 王婷 曾玉梅 张晶晶 郑斯明 周嘉雄 李娅妮 查雅文 文磊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025-1031,共7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组织中BMI1和ERK3的表达、两者的相关性及其在NP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检索并下载GEO数据库中NPC测序基因集GSE103611和GSE34573,分析BMI1和ERK3基因表达数据。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51例NPC患者组织和18例...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组织中BMI1和ERK3的表达、两者的相关性及其在NP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检索并下载GEO数据库中NPC测序基因集GSE103611和GSE34573,分析BMI1和ERK3基因表达数据。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51例NPC患者组织和18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BMI1和ERK3的表达情况,结合随访资料分析以上指标的临床意义。结果BMI1在NPC组织和慢性鼻咽炎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是56.9%和22.2%,ERK3在NPC组织和慢性鼻咽炎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是52.9%和11.1%。BMI1和ERK3在NPC组织中的阳性率均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P<0.05),尤其在NPC的N2~3组中两者呈显著高表达。BMI1与ERK3的表达呈正相关(r_(s)=0.345,P<0.05)。同时在NPC组织中BMI1和ERK3的表达与T分期、N分期以及总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初诊血清EBV DNA拷贝数无关(P>0.05)。结论BMI1/ERK3通路可在NPC的侵袭转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bmi1 ERK3 免疫组织化学 转移/侵袭
下载PDF
BMI-1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裸鼠体内淋巴瘤生长的机制研究
12
作者 宋元华 杨震 +3 位作者 李文玲 沈茹 高燕 冯志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5-991,共7页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BMI-1对裸鼠体内淋巴瘤生长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培养鼠源淋巴瘤细胞FOX-NY,并对细胞进行BMI-1沉默和过表达处理,以及联合PI3K/Akt抑制剂处理。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通过腋窝下接种鼠源淋巴瘤细胞FOX...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BMI-1对裸鼠体内淋巴瘤生长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培养鼠源淋巴瘤细胞FOX-NY,并对细胞进行BMI-1沉默和过表达处理,以及联合PI3K/Akt抑制剂处理。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通过腋窝下接种鼠源淋巴瘤细胞FOX-NY、沉默BMI-1的FOX-NY(BMI-1^(-)-FOX-NY)、过表达BMI-1的FOX-NY(BMI-1^(+)-FOX-NY)建立裸鼠淋巴瘤动物模型。裸鼠分为:对照组、质粒空载组、BMI-1^(-)-FOX-NY组、BMI-1^(+)-FOX-NY组。对裸鼠体重、肿瘤体积和质量等指标进行检测。采用PCR技术测定裸鼠体内BMI-1 mRNA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印迹检测裸鼠瘤体BMI-1、p-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和空载组相比,BMI-1^(-)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BMI-1^(+)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升高。和BMI-1^(+)组细胞相比,BMI-1^(+)-Miltefosine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与空载组比较,BMI-1^(-)-FOX-NY组裸鼠体重显著降低(P<0.001)、肿瘤体积显著减小(P<0.001)、肿瘤组织病理学显著改善,瘤体BMI-1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01)、瘤体BMI-1、p-PI3K、p-Akt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01)。反之,BMI-1^(+)-FOX-NY组裸鼠体重显著增加(P<0.01)、肿瘤体积显著增加(P<0.01,P<0.001)、肿瘤组织病理学显著恶化,瘤体BMI-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01)、瘤体BMI-1、p-PI3K、p-Akt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01)。结论:BMI-1在淋巴瘤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BMI-1可以促进DLBCL的生长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1 PI3K/AKT 淋巴瘤 肿瘤生长
下载PDF
不同营养膳食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与BMI的影响
13
作者 崔含 吴志锋 +2 位作者 黄秀娟 祁志云 张秀薇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患者经过不同营养膳食的治疗后,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水平情况变化与体质指数(BMI)之间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3月—2...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患者经过不同营养膳食的治疗后,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水平情况变化与体质指数(BMI)之间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高蛋白质膳食组(n=37)及轻断食膳食组(n=36)。每6周随访一次,共随访两次,测量干预前后血清IGF-1、IGFBP1及IGFBP3水平与BMI的变化。结果第一次随访后,两组BMI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IGFBP1、IGFBP3、IGF-1/IGFBP3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随访后,两组BMI、IGF-1、IGFBP1、IGFBP3、IGF-1/IGFBP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IGFBP1及IGFBP3水平均与BMI呈负相关(r=-0.486、-0.530、-0.324,P<0.05)。结论蛋白质膳食模式及轻断食膳食模式对于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重管理均具有效果,在制订针对超重、肥胖人群的相关膳食疗法时,可以在具体的膳食指导建议和目标后给予个体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bmi 高蛋白质膳食模式 轻断食膳食模式
下载PDF
LncRNA-Mhrt、BMI1基因表达水平与心肌肥厚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研究
14
作者 熊小奇 韦伟 +5 位作者 康依 梁旭东 张林潮 张敬 罗长军 李君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4期52-56,共5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肌球蛋白重链相关RNA转录本(Mhrt)、BMI1基因表达水平与心肌肥厚患者心肌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心肌肥厚患者,患者均接受...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肌球蛋白重链相关RNA转录本(Mhrt)、BMI1基因表达水平与心肌肥厚患者心肌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心肌肥厚患者,患者均接受钆延迟强化(LGE)序列检测并根据患者累及的阳性节段数量分为LGE 1组和LGE 2组。观察两组LncRNA-Mhrt、BMI1基因表达情况、心功能及LGE评分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心肌肥厚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与LncRNA-Mhrt、BMI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LGE 2组的LncRNA-Mhrt、BMI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LGE 1组(P<0.05)。两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GE 2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心肌质量(LVM)水平均明显高于LGE 1组(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心肌肥厚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的LGE积分与LncRNA-Mhrt、BMI1基因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LncRNA-Mhrt及BMI1基因的异常高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患者并发心肌纤维化程度,对检测心肌肥厚患者病情发展及评估其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后续临床中针对该类患者可进行上述两项指标的监测并优化和完善相关诊疗方案,对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Mhrt bmi1基因 心肌肥厚 心肌纤维化 相关性
下载PDF
BMI和性别对中老年人静动态平衡能力的研究
15
作者 张阳 康亚志 +2 位作者 陈昊 王凤 邵梦霓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96-102,共7页
目的:探讨BMI和性别对中老年人静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BMI和性别选取160名中老年人,其中,体重偏瘦、正常、超重、肥胖的人数均为40人,且男女比例均为1∶1.使用平衡仪测试受试者的静动态平衡能力,采用4×2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 目的:探讨BMI和性别对中老年人静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BMI和性别选取160名中老年人,其中,体重偏瘦、正常、超重、肥胖的人数均为40人,且男女比例均为1∶1.使用平衡仪测试受试者的静动态平衡能力,采用4×2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BMI和性别对平衡能力的影响效果.结果:在静态平衡方面,睁眼单足站立时平衡在组别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动态平衡方面,睁眼双足站立时的平衡在组别和性别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BMI等级的升高,中老年人的静动态平衡能力逐渐变差,超重、肥胖中老年人的静动态平衡能力更差.对同一BMI类型的中老年人,男性的静态平衡能力与女性相当;但是,男性的动态平衡能力却略优于女性,尤其是BMI偏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 性别 中老年人 静态平衡 动态平衡
下载PDF
驾驶员BMI对肌肉疲劳度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胡志刚 梅明萱 孙诗章 《人类工效学》 2023年第4期20-25,56,共7页
目的探究在相同驾驶条件下,个体BMI差异对驾驶员肌肉疲劳累积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试验对驾驶员不同BMI与腰背肌肉疲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12名被试以标准驾驶姿势进行时长60 min的模拟驾驶,采集被试驾驶期间腰背部竖脊肌及背阔肌表面... 目的探究在相同驾驶条件下,个体BMI差异对驾驶员肌肉疲劳累积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试验对驾驶员不同BMI与腰背肌肉疲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12名被试以标准驾驶姿势进行时长60 min的模拟驾驶,采集被试驾驶期间腰背部竖脊肌及背阔肌表面肌电信号MPF。试验从主观测评、客观数据两个维度入手,分析各被试BMI与表面肌电信号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长时间驾驶状态下,驾驶员不同BMI对腰背部肌肉疲劳度是否具有显著性影响。结果两组肌肉MPF值与驾驶时间均呈现显著性负相关。3组不同被试组间背阔肌、竖脊肌MPF值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肌肉MPF趋势变化图均表明BMI值越大,MPF值越早出现下降趋势,且竖脊肌MPF值波动明显>背阔肌。结论驾驶员BMI值越大,肌肉越早出现疲劳,且腰部竖脊肌比背部背阔肌更容易出现疲劳现象。研究结果可为驾驶疲劳个体差异问题研究、驾驶座椅设计及驾驶疲劳检测因素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工程 驾驶行为 疲劳驾驶 体质指数(bmi) 肌肉疲劳 表面肌电 平均功率频率(MPF)
下载PDF
Twist1调控Bmi1对胆囊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冬杏 唐波 +3 位作者 朱国 雷学芬 王秋虹 魏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8-33,共6页
目的 探讨Twist1对胆囊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以及对Bmi1、E-Cadherine、N-Cadherine的调控作用。方法 构建Twist1 shRNA慢病毒载体感染GBC-SD细胞做为实验组,空载慢病毒感染GBC-SD细胞为阴性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的GBC-SD细胞为空白对... 目的 探讨Twist1对胆囊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以及对Bmi1、E-Cadherine、N-Cadherine的调控作用。方法 构建Twist1 shRNA慢病毒载体感染GBC-SD细胞做为实验组,空载慢病毒感染GBC-SD细胞为阴性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的GBC-SD细胞为空白对照组。细胞划痕及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Twist1、Bmi1、E-Cadherine及N-Cadherine的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阴性组、空白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划痕愈合度低、侵袭数少(P <0.000 1),而阴性组及空白组间细胞迁移率、侵袭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阴性组及空白组的Twist1、Bmi1、NCadherine的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实验组(P <0.001),而E-Cadherine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则明显低于实验组(P <0.000 1),阴性组及空白组组间各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靶向沉默Twist1可以抑制胆囊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mi1的表达及抑制上皮间质转化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TWIST1 bmi1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孕前BMI对妊娠合并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贾朝霞 赵永鲜 +3 位作者 黄丽丽 赵曼 邹晓璇 武明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3期69-73,共5页
目的 评估产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对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北京市6家助产机构中按顺序入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分娩的产妇。从产检和分娩病历中获取孕妇的孕前BMI并进行分组,并记录孕期和分娩时... 目的 评估产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对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北京市6家助产机构中按顺序入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分娩的产妇。从产检和分娩病历中获取孕妇的孕前BMI并进行分组,并记录孕期和分娩时相关信息。结果 共纳入6 639名产妇,其中16.28%的产妇孕前超重,4.62%的产妇孕前肥胖。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与孕前体重正常组相比,孕前低体重会增加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转入NICU的风险(OR=1.53,P<0.05);而孕前超重、孕前肥胖增加了剖宫产(OR值分别为1.21、1.49)、子痫前期(OR值分别为2.67、9.05)、GDM(OR值分别为1.26、2.05)、产后出血(OR值分别为1.39、1.49)、巨大儿(OR值分别为1.74、2.67)的发生风险(P<0.05)。1 519例(23.14%)产妇在孕期增重不足,2 742例(41.77%)产妇增重合理,2 303例(35.09%)产妇增重过多;孕前BMI越高,孕期增重过多的比例越大,增重合理的比例越低(趋势χ^(2)检验:χ^(2)=5.614,P<0.05)。结论 孕前BMI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增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是目前孕前BMI过高的孕妇,其孕期体重管理并不理想。尚需要加强孕前和妊娠期体重的管理,以降低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体重指数 孕期增重 妊娠合并症 妊娠结局
下载PDF
BMI对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舒昊 郑高赞 +1 位作者 丰帆 郑建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222-3226,共5页
目的:探索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结直肠癌患者手术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我院消化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861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BMI将患者分为四组:过轻组(BMI<18.5 kg/m^(2)... 目的:探索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结直肠癌患者手术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我院消化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861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BMI将患者分为四组:过轻组(BMI<18.5 kg/m^(2))、正常组(18.5≤BMI<25 kg/m^(2))、超重组(25≤BMI<30 kg/m^(2))及肥胖组(BMI≥30 kg/m^(2))。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病理资料、术中情况以及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结果:BMI过轻组、正常组、超重组以及肥胖组分别有患者122例(6.6%)、1258例(67.6%)、436例(23.4%)以及45例(2.4%)。在基本的临床病理参数中,BMI仅与性别显著相关(P<0.001),男性患者的比率随着BMI的增加而上升。对于术中情况,BMI与手术时间(P<0.001)和淋巴结清扫数目(P=0.005)显著相关,手术时间随着BMI升高而增加,淋巴结清扫数目随着BMI升高而减少。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BMI、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分析显示,在总体人群中,BMI过轻组的OS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而其他三组间的OS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TNM亚组分析中发现,该差异主要体现在TNMⅡ和Ⅲ期患者中。结论:男性结直肠癌患者更易伴随高BMI。BMI越高,术中出血量越多,淋巴结清扫数目也越少。BMI低于正常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bmi 预后
下载PDF
不同年龄儿童BMI指数及贫血与龋齿的相互作用研究
20
作者 卓秋玲 黄丽红 +3 位作者 韩淑莉 陈丹 林淑妃 施良孙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3498-350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儿童BMI指数及贫血与龋齿的相互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进行口腔检查的15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体重、身高,并对其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采用speraman相关性...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儿童BMI指数及贫血与龋齿的相互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进行口腔检查的15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体重、身高,并对其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采用spera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龋齿数与儿童各生育指标的相关性。根据儿童是否患有龋齿分为龋齿组(n=63)和无龋齿组(n=87),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儿童BMI及贫血与龋齿的相互作用。结果共150例学龄前儿童总龋齿率为42.00%,其中4~5岁儿童的龋齿率为56.45%、3~4岁为35.00%、2~3岁为25.00%,组间对比,4~5岁儿童的龋齿率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偏高(P<0.05)。各年龄段患儿的BMI、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组儿童的dmft指数、dmft+DMFT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肥胖组儿童的dmft指数、dmft+DMFT指数最低。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MI与dmft指数、dmft+DMFT指数呈负相关(R=-0.063、-0.520,P<0.05)。根据儿童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对其进行分组,其中正常76例,贫血64例。血红蛋白水平正常组儿童的dmft指数、dmft+DMFT指数均明显低于贫血组儿童(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与dmft指数、dmft+DMFT指数呈正相关(R=0.454、0.865,P<0.001)。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偏瘦、贫血及家庭年收入≤3万元是影响其罹患龋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BMI偏低和发生贫血会明显增加学龄前儿童发生龋齿的风险,而龋齿的发生则会进一步阻碍幼儿的正常发育,提示应注意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bmi 贫血 龋齿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